中考後,從體制內轉入國際學校,家長該如何準備?

隨著各地的中考成績紛紛放榜,擇校再次成為熱詞,但這次不少家長都將視野投向了體制外的教育。

根據7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最新出臺的教育政策,第17條,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新政策一出,各家長群真是炸開了鍋。這意味著不論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好學校”或是“差學校”,都將實行超額搖號。

其實,類似的政策-全區搖號-早就在上海長寧區實行了,但長寧只是公辦搖號,民辦並沒有。

我身邊就有一位受到搖號福利的家長朋友,他對他家女兒一向是放養教育,去年因為學區房搖號,孩子幸運地進了宋慶齡的母校市三女中初中部。


中考後,從體制內轉入國際學校,家長該如何準備?

市三女中正門圖片


本以為孩子會在好學校順利地讀完初高中,可他竟然告訴我要安排孩子轉學,並且目標十分明確,鎖定了兩所國際學校:常州威雅公學和上師大附二外。

其實,這種從公立學校轉去國際學校的情況每隔一段時間就能聽到,其中很多孩子的成績也都非常優秀。可是,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家長們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1. 體制內轉體制外,家長的初衷是什麼?

知名主持人楊瀾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道,她的女兒先是在一所公立小學讀書,然後在北京的國際學校上中學。有一次她在餐桌上問女兒,兩種學校的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


中考後,從體制內轉入國際學校,家長該如何準備?

楊瀾和女兒


女兒想了想說,“在本地的學校,老師總是讓我們別犯錯誤;在國際學校,老師會鼓勵我們不要怕犯錯誤。”

這個回答想必令很多家長心生感慨吧。孩子的視角最能直觀地反映出公立學校和國際學校教育理念的差異。

中考後,從體制內轉入國際學校,家長該如何準備?

中考後,從體制內轉入國際學校,家長該如何準備?

常州威雅公學中學運動會


和傳統的“填鴨式”“分數至上”的體制內學校不同,大多數國際學校都引入了國外的全人教育,會鼓勵孩子去不斷地自我嘗試和探索,除了學習,它們還注重培養孩子認知、生活、社交等多方面的能力。

正如那位要把女兒轉入國際學校的家長朋友所說:“再知名的學校,成績再好,孩子不快樂又有什麼用呢?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在多元化的國際學校中,見識世界的多樣性,收穫更開闊的視野。我也希望她的人生可以多一些選擇,而不只是侷限於分數。”

中考後,從體制內轉入國際學校,家長該如何準備?

中考後,從體制內轉入國際學校,家長該如何準備?

常州威雅公學學生藝術作品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改變擇校觀念,青睞國際教育,這也是他們對教育的反思。一個好的教育,應該是能發掘孩子的潛能,讓他們能懂得自我欣賞,在自由開闊的環境中不斷地自我挑戰,遇見更好的自己。

2. 什麼時候最適合轉入國際學校?

基本上,每個下定決心送孩子去國際學校讀書的家長都有類似的心路歷程,他們都想為孩子爭取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環境。那麼,何時轉入國際學校對孩子最合適呢?

目前,轉校最普遍的時間節點為小學結束後和初中結束後。據分析和觀察,中考後轉入國際學校的比例最高,也是一個最佳的轉校時機。

中考後,從體制內轉入國際學校,家長該如何準備?

黃多多節目中和外籍人無障礙溝通

在現今社會孩子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是很多家長一直追求的目標。從孩子英語學習的角度來看,越早接觸國際教育,孩子的英語越能趨近於“母語”水平。10歲以下,孩子的接受度更高。

從孩子的適應能力來說,相對小學階段的孩子,中學階段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高,轉學後適應得也會更好。同時,國際學校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管理能力要求比較高,孩子太小,如果自控力不好,會很難適應新的校園環境。


3. 轉學前,家長需要做哪些準備?

一般來說,國際學校的招生考試大部分在上半年開考,多數學校會在4月-7月的時間段開設不同批次的招生考試。針對那些想在中考之後送孩子去國際學校的家長,又該幫助孩子做好哪些準備呢?

1)語言準備

孩子在國際學校將學習國外體系的課程,老師也大都是外教,你要確保ta能接受全英文的授課模式。


中考後,從體制內轉入國際學校,家長該如何準備?

2)入學考試準備

國際學校的入學考試分為筆試和麵試,有些學校是筆試通過後才有資格參加面試。

筆試一般包括英語和數學部分,主要考察學生的學術能力;面試主要考察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表達能力及其他綜合素質等。


中考後,從體制內轉入國際學校,家長該如何準備?

必益學員Bob


大多數孩子在備考前都會接受針對性的輔導課程,比如必益學員Bob為了能進自己的夢想學校威雅公學,連續2個月,他每天放學後都會來必益學輔上課,主攻英語和數學科目。

數學本來就是我們中國孩子的強項,只要熟知數學方面的英語詞彙,在入學考試中拿到高分並不是件難事。每天全英文的教學環境令Bob的英語聽說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最終為他贏得了威雅公學的一席之位。


3)心理準備

孩子從體制內轉入體制外,不僅語言環境變了,教育體系和教學模式也將發生轉變。

在國際學校,除了學術課程,每個學生還會被要求參加若干個課外活動,可以是體育、藝術、音樂或者話劇。所以,準備進國際學校的孩子一定要提前懂得管理自己的時間,寄宿生還需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並要學會與他人合作溝通。

中考後,從體制內轉入國際學校,家長該如何準備?

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


再者,國際學校大多為雙語融合課程“兩條腿走路”,並不如大家想象中那麼輕鬆。尤其到了高三,除了正常的學習以外,學生還要忙著寫申請、備考、對海外學校做調研等等,相比普通高中,國際學校的“累”體現在各個方面。

所以建議家長在做決定之前跟孩子做好溝通,把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挑戰都提前告知,也讓孩子能有一個心理準備。

4. 國際學校那麼多,家長又該如何選擇?

根據胡潤財富榜,2018年全國共有國際學校661所,大都分佈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一般國際學校類型可分為:民辦國際化學校、公立學校國際部和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 民辦國際學校


提供中外結合的雙語教育,主要面對準備接受國際教育、希望未來出國留學的學生,基本上都同時招收中國學生與外籍學生。比較有名的有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上海平和雙語學校等等。


中考後,從體制內轉入國際學校,家長該如何準備?

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


  • 公立學校國際部


公立學校開設的國際部,每個學校國際部的招生標準不同,一般同時招收中外籍學生,但也有學校只招收外籍學生。最有名的包括:上中國際部、復旦附中國際部等等。

  •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學校只招收在中國境內持有居留證件的外籍人員子女,中國子女但為外國國籍的,至少要求父母一方為外籍且持有工作籤。被眾人所熟知的有上海美國學校、上海德威英國國際學校等等。

在選擇國際學校時,家長們還需要了解三大國際課程:


中考後,從體制內轉入國際學校,家長該如何準備?


IB課程

我們通常所說的IB是指IB高中文憑課程,針對16-19歲的高中生。IB課程對學生的學術能力要求較高,要求學生必須選擇6門課程,其中3門高難度課程,3門標準難度課程,涵蓋了文科、理科及藝術專業課程。IB課程針對各個國家的申請都適用。

美國方向課程

AP課程是為高中生開設的具有大學水平的課程,學生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若干科目,AP考試於每年5月舉行,成績還可用來換取大學學分。


英國方向課程

國內聽到比較多的是IGCSE和A-Level課程。IGCSE是劍橋全球測試CIE的一部分,用以銜接A-Level、IB或AP。A-Level課程體系除了可用於申請英聯邦國家的大學,也可以用來申請美國的大學。


全世界有160多個國家約11,000所大學都認可A-Level課程體系。和IB、AP一樣,A-Level成績也可以用來換取美國大學的學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