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盛世另一面:《飢餓的盛世》

中國歷史 乾隆 唐朝 文景之治 歷史捭闔 2017-06-06

乾隆盛世另一面:《飢餓的盛世》

今天推薦的書是歷史學者張宏傑的《飢餓的盛世》,作者用生動的史實,試圖還原一個真實的乾隆。

1

有人曾認真統計過在《資治通鑑》, 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這1363年期間。

“大飢”這個詞一共出現41次。也就是說平均每33.1年這片土地上就發生一次值得被寫入史書的饑荒。

“人相食”這個詞一共出現33次,平均每41年出現一次。

可以說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朝代更替,戰爭迭起,充滿苦難,真正國家和平人民安居樂業的時期是非常短的。

連毛澤東在他的詩詞《賀新郎·讀史》也感慨: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

“人世難逢開口笑”,這是對中華民族過去幾千年的苦難史最真實的寫照。這才有了“殷憂啟聖,多難興邦”,中華民族的苦難中踽踽前行。

盛世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夢。生逢盛世,是每一箇中國人對時代的最大期望。

所謂盛世,不過就是儒家“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就是內無嚴重的政治腐敗,外無迫在眉睫的敵國外患,社會治安良好,老百姓普遍能吃飽飯的時代。

2

在中國歷史上,這樣大規模的盛世只出現過三次,即漢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開元盛世以及清康雍乾盛世。

乾隆盛世另一面:《飢餓的盛世》

乾隆皇帝是最有福氣的皇帝,在做了六十年皇帝后,把皇位傳給嘉慶皇帝,自己做太上皇。在歸政時,他說自己“今明足授受,為千古第一聖人,不特三代以下所未有,以視堯舜,不啻過之。”並自稱成就十全武功,在晚年精選和田玉,鐫“十全老人”之寶。

乾隆盛世是傳統中國的巔峰,GDP佔全球三分之一,國庫充盈,四海臣服,威加海內。

如此的輝煌盛世,卻在乾隆(1799)死後的四十年,英國的戰艦駛向中國,大清政府一敗塗地,中國進入備受列強欺凌的屈辱一百年。

3

盛世為何如此不牢固?

當把盛世的光鮮外表揭開,掩蓋著的內在腐爛才曝露出來。乾隆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縝密最完善最牢固的專制統治的時代,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文字獄打斷了“士人”的脊骨,從此中國的知識分子再也沒能站起來;屈服於皇權淫威的官員們用貪腐腐蝕著帝國的肌體……

而乾隆所處的18世紀,更是人類歷史偉大的轉折點。在這以前,人類進步的腳步一直是遲緩的。而從這是世紀起,歷史開始跑步前進。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國經歷了產業革命的全過程。

1793年,馬嘎爾尼來華,在世界大勢面前整個帝國茫然無知,錯失了最後一次主動融入世界的機會,天朝上國慢慢淪為一艘破舊不堪的舊船,種下了鴉片戰爭的種子。

4

乾隆的成功在於他的統治縱向看是中國曆朝歷代最成功的,他的失敗就是在於雖然是登峰造極,但不過是文景之治和貞觀開元盛世的歷史大重複,它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時候。把他的統治成就放在乾隆所處的18世紀的人類歷史上看,又變得暗淡無光。乾隆盛世,不過是逆人類文明主流的產物。

天道忌盈,最有福氣的千古一帝,十全老人,他絕對不會想到,在他的專制時代之後,大清王朝就滑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落後捱打,其慘狀也創了歷史之冠。他自己,也在百年之後遭遇墳墓被炸,“十全天子骨難存”。

用作者的話做一個小總結:只有透徹瞭解了乾隆時代的另一面,對這個時代的得與失進行一個全面準確的評估,我們的民族才算沒有白白經歷乾隆盛世。

乾隆盛世另一面:《飢餓的盛世》

推薦這本書,去了解具體的另一面。

附:

論曰:高宗運際郅隆,勵精圖治,開疆拓宇,四徵不庭,揆文奮武,於斯為盛。享祚之久,同符聖祖,而壽考則逾之。自三代以後,未嘗有也。惟耄期倦勤,蔽於權幸,上累日月之明,為之嘆息焉。

-----《清史稿》評乾隆皇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