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竟然通過植樹造林來對付蒙古騎兵

洪武以降 , 明帝國為防禦蒙古部族南下 , 於北部的邊境上屯駐重兵 , 後來逐漸形成所謂的九鎮 , 又稱九邊 。這九個軍鎮 , 由東至西 , 依序為遼東鎮 、薊鎮 、宣府鎮 、大同鎮 、太原鎮 、延綏鎮 、陝西鎮 、寧夏鎮 、甘肅鎮 。除了駐兵之外 , 在這九個軍鎮轄境 , 也修築不同材質的邊牆 (如砌磚 、壘石或夯土 ) , 東起薊鎮山海關 , 西至甘肅鎮嘉峪關 , 全長五千六百五十公里 。 在這國防的最前線 , 朝廷派駐了近九十萬的軍隊 , 其後各有增損 , 至萬曆年間為六十八萬人 。在明代森林史上 , 長城沿線是一個特殊的個案 , 它不僅是兩軍戰火交織 的防線 , 也是森林砍伐與保育對立最為明顯的地 區 。正如學者所指出 , 長城一帶的森林 , 因軍士濫伐 , 與京師建材 、燃料等需求而大量消失 。除此之外 , 王府 、木商 、豪強 、山民與守軍之間的利益勾結 , 也導致邊關禁山的樹木被盜砍販賣 。 而在15世紀中葉以後 , 五臺山 、太行山、陝北及隴山等地受到墾山風潮的影響 , 森林也大量被砍伐 , 甚至出現放火燒林之事 。百姓山區移墾與山民盜伐林木 , 成為邊關禁山的兩大問題 。 由於邊關森林減少 , 蒙古鐵騎易於穿越 , 故從15 世紀中葉起 , 官員除奏請嚴格執行封禁政策之外 , 也一再呼籲在邊關山區種樹 。這樣的呼籲後來得到朝廷重視 , 下令在山谷栽植當地適合的樹種 。薊鎮先年就是仗著有屬夷(兀哈良)藩籬,林木為險阻,蒙古騎兵基本絕跡。

請奏的栽種樹由朝廷委任大小官員完成後欽賞。 但是這些栽種的上報數目,未必是實數。種植成活的樹木數量保存,沒有成活的樹木補種,並等候調查。要是各路的大小將領以及原來的負責官員,仍舊懈怠,重處。每年,各兵備道派人嚴查原來種植的樹木存活率,成活量高的有獎勵,低的買種子補種,買的種子數目和負責人員進行登記,日後嚴查。種植樹木的地方,不允許人員擅自樵採,以及每年年終的時候在此地燒荒,破壞林木。如果發現了,就要按例發配煙瘴之地充軍。每年春冬個檢查一次。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明代在長城地帶種植林木是為了防止虜患,用種植林木來阻礙蒙古人的騎兵的穿行,同樣的明軍還有出寨燒荒的行為!就是為了讓蒙古騎兵馬匹得不到需要的草料,製造一定的軍事阻礙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