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

來源:張氏宗祠

為了瞭解格來古張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歷史,為了格來古張氏家族不屈不撓的尋根過程,幾經周折後,一個涼爽的早上,筆者敲開了張萍女士家的門。熱情的張女士搬出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和現存中壩鄉野鴨塘村8組張旭輝家的由張紹鋆修編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為《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三冊影印本。

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到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筆者由衷感嘆:不論多麼艱難困苦,格來古張氏家族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

來源:張氏宗祠

為了瞭解格來古張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歷史,為了格來古張氏家族不屈不撓的尋根過程,幾經周折後,一個涼爽的早上,筆者敲開了張萍女士家的門。熱情的張女士搬出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和現存中壩鄉野鴨塘村8組張旭輝家的由張紹鋆修編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為《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三冊影印本。

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到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筆者由衷感嘆:不論多麼艱難困苦,格來古張氏家族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

先祖率旨領兵建南征伐


"

來源:張氏宗祠

為了瞭解格來古張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歷史,為了格來古張氏家族不屈不撓的尋根過程,幾經周折後,一個涼爽的早上,筆者敲開了張萍女士家的門。熱情的張女士搬出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和現存中壩鄉野鴨塘村8組張旭輝家的由張紹鋆修編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為《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三冊影印本。

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到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筆者由衷感嘆:不論多麼艱難困苦,格來古張氏家族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

先祖率旨領兵建南征伐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水有源,樹有根。續寫家譜是一個順序記錄家族延續的歷史,更是一個尋根溯源的過程。

“張家自明朝定居西昌格來古,經數百年經營,蒼松翠柏,果園連接,梨園、石榴園、金桔園,盛果時期,紅透遍山,影映邛海,海面都呈紅色。祖墳遍地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半月形的山形,像初生出的半個月亮,在邛海看得清澈,因此人們稱為‘月山’。”

這是西昌張家大院主人之一的張宗華老先生生前對格來古的描述,裡面提到的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都在今新村那一帶的瀘山上。那麼,格來古確切的位置在哪裡呢?

老先生告訴我們,格來古就是現在的新村一帶。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記載,確切地點在今邛海公園至黃家灣沿邛海一線。

據《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出師之兵丁有願住建南者,或接受土著民田,或佔山荒地開墾,以報秋糧。於是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便是“格來古張氏”的由來。

自2000年春到2003年秋,格來古張氏家族的後人開始又一次的續修家譜工作,也開始了又一次的尋根之旅。


"

來源:張氏宗祠

為了瞭解格來古張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歷史,為了格來古張氏家族不屈不撓的尋根過程,幾經周折後,一個涼爽的早上,筆者敲開了張萍女士家的門。熱情的張女士搬出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和現存中壩鄉野鴨塘村8組張旭輝家的由張紹鋆修編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為《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三冊影印本。

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到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筆者由衷感嘆:不論多麼艱難困苦,格來古張氏家族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

先祖率旨領兵建南征伐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水有源,樹有根。續寫家譜是一個順序記錄家族延續的歷史,更是一個尋根溯源的過程。

“張家自明朝定居西昌格來古,經數百年經營,蒼松翠柏,果園連接,梨園、石榴園、金桔園,盛果時期,紅透遍山,影映邛海,海面都呈紅色。祖墳遍地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半月形的山形,像初生出的半個月亮,在邛海看得清澈,因此人們稱為‘月山’。”

這是西昌張家大院主人之一的張宗華老先生生前對格來古的描述,裡面提到的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都在今新村那一帶的瀘山上。那麼,格來古確切的位置在哪裡呢?

老先生告訴我們,格來古就是現在的新村一帶。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記載,確切地點在今邛海公園至黃家灣沿邛海一線。

據《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出師之兵丁有願住建南者,或接受土著民田,或佔山荒地開墾,以報秋糧。於是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便是“格來古張氏”的由來。

自2000年春到2003年秋,格來古張氏家族的後人開始又一次的續修家譜工作,也開始了又一次的尋根之旅。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宗祠。 王仁剛 攝

"

來源:張氏宗祠

為了瞭解格來古張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歷史,為了格來古張氏家族不屈不撓的尋根過程,幾經周折後,一個涼爽的早上,筆者敲開了張萍女士家的門。熱情的張女士搬出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和現存中壩鄉野鴨塘村8組張旭輝家的由張紹鋆修編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為《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三冊影印本。

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到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筆者由衷感嘆:不論多麼艱難困苦,格來古張氏家族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

先祖率旨領兵建南征伐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水有源,樹有根。續寫家譜是一個順序記錄家族延續的歷史,更是一個尋根溯源的過程。

“張家自明朝定居西昌格來古,經數百年經營,蒼松翠柏,果園連接,梨園、石榴園、金桔園,盛果時期,紅透遍山,影映邛海,海面都呈紅色。祖墳遍地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半月形的山形,像初生出的半個月亮,在邛海看得清澈,因此人們稱為‘月山’。”

這是西昌張家大院主人之一的張宗華老先生生前對格來古的描述,裡面提到的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都在今新村那一帶的瀘山上。那麼,格來古確切的位置在哪裡呢?

老先生告訴我們,格來古就是現在的新村一帶。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記載,確切地點在今邛海公園至黃家灣沿邛海一線。

據《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出師之兵丁有願住建南者,或接受土著民田,或佔山荒地開墾,以報秋糧。於是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便是“格來古張氏”的由來。

自2000年春到2003年秋,格來古張氏家族的後人開始又一次的續修家譜工作,也開始了又一次的尋根之旅。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宗祠。 王仁剛 攝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聖旨”等珍貴文物原件,查考《明史通鑑》等史書資料;又根據明清以來格來古等地遺存的墓誌、碑誌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一些文字記載;加上遍訪西昌以及周邊家族後人,基本理清了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至2003年上下621年的格來古張氏家族的輩分排序。

這很重要,因為戰亂和自然災害,自第七代起就有人陸續遷往各地,近的遍及安寧河兩岸及邛海周邊,遠的遷到鹽源、普格及外省各地。由於居住分散,基本沒有往來,許多都沒有按輩分排序取名字,不但“彼此陌生,路遇不相識”,而且單名、重名太多,“宗支世系沒有理續”。

更重要的,是再一次明確:格來古張氏是清河世系,來自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來建昌至2003年,已621年,“迄傳20代”(截止2003年)。

《西昌縣誌·政制志》記載:“張德,明直隸正定府人,幼有大志,倜儻不羈。元末隨太祖起兵數年,戰、攻、守禦,厥功居多,官至昭信校尉。太祖登基之三年,大封功臣,敕受昭信校尉,管軍百戶。”

昭信校尉是武散官名,相當於現在的軍銜,上尉之類的。金始置,正七品,元升正六品。《三國志·費禕傳》:“(諸葛)亮以初從南歸,以禕為昭信校尉,使吳。”

百戶,官名。金初設置,為世襲軍職,元代相沿。明代衛所兵制亦設百戶所,為世襲軍職,百戶統兵120人,正六品。百戶是軍隊裡的擔任的職務,根據管轄的人數來看,相當於現在的連長吧。

"

來源:張氏宗祠

為了瞭解格來古張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歷史,為了格來古張氏家族不屈不撓的尋根過程,幾經周折後,一個涼爽的早上,筆者敲開了張萍女士家的門。熱情的張女士搬出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和現存中壩鄉野鴨塘村8組張旭輝家的由張紹鋆修編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為《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三冊影印本。

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到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筆者由衷感嘆:不論多麼艱難困苦,格來古張氏家族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

先祖率旨領兵建南征伐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水有源,樹有根。續寫家譜是一個順序記錄家族延續的歷史,更是一個尋根溯源的過程。

“張家自明朝定居西昌格來古,經數百年經營,蒼松翠柏,果園連接,梨園、石榴園、金桔園,盛果時期,紅透遍山,影映邛海,海面都呈紅色。祖墳遍地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半月形的山形,像初生出的半個月亮,在邛海看得清澈,因此人們稱為‘月山’。”

這是西昌張家大院主人之一的張宗華老先生生前對格來古的描述,裡面提到的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都在今新村那一帶的瀘山上。那麼,格來古確切的位置在哪裡呢?

老先生告訴我們,格來古就是現在的新村一帶。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記載,確切地點在今邛海公園至黃家灣沿邛海一線。

據《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出師之兵丁有願住建南者,或接受土著民田,或佔山荒地開墾,以報秋糧。於是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便是“格來古張氏”的由來。

自2000年春到2003年秋,格來古張氏家族的後人開始又一次的續修家譜工作,也開始了又一次的尋根之旅。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宗祠。 王仁剛 攝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聖旨”等珍貴文物原件,查考《明史通鑑》等史書資料;又根據明清以來格來古等地遺存的墓誌、碑誌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一些文字記載;加上遍訪西昌以及周邊家族後人,基本理清了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至2003年上下621年的格來古張氏家族的輩分排序。

這很重要,因為戰亂和自然災害,自第七代起就有人陸續遷往各地,近的遍及安寧河兩岸及邛海周邊,遠的遷到鹽源、普格及外省各地。由於居住分散,基本沒有往來,許多都沒有按輩分排序取名字,不但“彼此陌生,路遇不相識”,而且單名、重名太多,“宗支世系沒有理續”。

更重要的,是再一次明確:格來古張氏是清河世系,來自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來建昌至2003年,已621年,“迄傳20代”(截止2003年)。

《西昌縣誌·政制志》記載:“張德,明直隸正定府人,幼有大志,倜儻不羈。元末隨太祖起兵數年,戰、攻、守禦,厥功居多,官至昭信校尉。太祖登基之三年,大封功臣,敕受昭信校尉,管軍百戶。”

昭信校尉是武散官名,相當於現在的軍銜,上尉之類的。金始置,正七品,元升正六品。《三國志·費禕傳》:“(諸葛)亮以初從南歸,以禕為昭信校尉,使吳。”

百戶,官名。金初設置,為世襲軍職,元代相沿。明代衛所兵制亦設百戶所,為世襲軍職,百戶統兵120人,正六品。百戶是軍隊裡的擔任的職務,根據管轄的人數來看,相當於現在的連長吧。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

來源:張氏宗祠

為了瞭解格來古張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歷史,為了格來古張氏家族不屈不撓的尋根過程,幾經周折後,一個涼爽的早上,筆者敲開了張萍女士家的門。熱情的張女士搬出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和現存中壩鄉野鴨塘村8組張旭輝家的由張紹鋆修編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為《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三冊影印本。

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到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筆者由衷感嘆:不論多麼艱難困苦,格來古張氏家族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

先祖率旨領兵建南征伐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水有源,樹有根。續寫家譜是一個順序記錄家族延續的歷史,更是一個尋根溯源的過程。

“張家自明朝定居西昌格來古,經數百年經營,蒼松翠柏,果園連接,梨園、石榴園、金桔園,盛果時期,紅透遍山,影映邛海,海面都呈紅色。祖墳遍地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半月形的山形,像初生出的半個月亮,在邛海看得清澈,因此人們稱為‘月山’。”

這是西昌張家大院主人之一的張宗華老先生生前對格來古的描述,裡面提到的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都在今新村那一帶的瀘山上。那麼,格來古確切的位置在哪裡呢?

老先生告訴我們,格來古就是現在的新村一帶。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記載,確切地點在今邛海公園至黃家灣沿邛海一線。

據《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出師之兵丁有願住建南者,或接受土著民田,或佔山荒地開墾,以報秋糧。於是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便是“格來古張氏”的由來。

自2000年春到2003年秋,格來古張氏家族的後人開始又一次的續修家譜工作,也開始了又一次的尋根之旅。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宗祠。 王仁剛 攝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聖旨”等珍貴文物原件,查考《明史通鑑》等史書資料;又根據明清以來格來古等地遺存的墓誌、碑誌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一些文字記載;加上遍訪西昌以及周邊家族後人,基本理清了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至2003年上下621年的格來古張氏家族的輩分排序。

這很重要,因為戰亂和自然災害,自第七代起就有人陸續遷往各地,近的遍及安寧河兩岸及邛海周邊,遠的遷到鹽源、普格及外省各地。由於居住分散,基本沒有往來,許多都沒有按輩分排序取名字,不但“彼此陌生,路遇不相識”,而且單名、重名太多,“宗支世系沒有理續”。

更重要的,是再一次明確:格來古張氏是清河世系,來自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來建昌至2003年,已621年,“迄傳20代”(截止2003年)。

《西昌縣誌·政制志》記載:“張德,明直隸正定府人,幼有大志,倜儻不羈。元末隨太祖起兵數年,戰、攻、守禦,厥功居多,官至昭信校尉。太祖登基之三年,大封功臣,敕受昭信校尉,管軍百戶。”

昭信校尉是武散官名,相當於現在的軍銜,上尉之類的。金始置,正七品,元升正六品。《三國志·費禕傳》:“(諸葛)亮以初從南歸,以禕為昭信校尉,使吳。”

百戶,官名。金初設置,為世襲軍職,元代相沿。明代衛所兵制亦設百戶所,為世襲軍職,百戶統兵120人,正六品。百戶是軍隊裡的擔任的職務,根據管轄的人數來看,相當於現在的連長吧。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收藏的明朝洪武三年聖旨。

其任職的“文件”,即皇帝詔書現在還完整保留,原文如下:

 奉天承運皇帝聖旨:

朕以武功定天下,必任勇毅之士宣力以廣疆宇。考之古典,有功者宣報焉。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張德,事朕以來,戰、攻、守禦,勤勞居多。今天下已定,論功行賞,進以武秩,使爾子孫世世承襲。爾尚蓋加恭謹,嚴紀律以撫軍士,保祿職以及後人,庶稱朕報功之意。可仍前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宣令張德准此。

洪武三年十一月


這份600多年前的“文件”不太好讀懂,沒關係,只要弄懂裡面說的兩個意思就行:一是封張德為昭信校尉,管軍百戶。二是使爾子孫世世承襲。

然後就有《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帶著這個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就很清楚了:格來古張家的祖先就是這位637年前,帶著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的張興。

"

來源:張氏宗祠

為了瞭解格來古張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歷史,為了格來古張氏家族不屈不撓的尋根過程,幾經周折後,一個涼爽的早上,筆者敲開了張萍女士家的門。熱情的張女士搬出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和現存中壩鄉野鴨塘村8組張旭輝家的由張紹鋆修編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為《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三冊影印本。

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到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筆者由衷感嘆:不論多麼艱難困苦,格來古張氏家族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

先祖率旨領兵建南征伐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水有源,樹有根。續寫家譜是一個順序記錄家族延續的歷史,更是一個尋根溯源的過程。

“張家自明朝定居西昌格來古,經數百年經營,蒼松翠柏,果園連接,梨園、石榴園、金桔園,盛果時期,紅透遍山,影映邛海,海面都呈紅色。祖墳遍地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半月形的山形,像初生出的半個月亮,在邛海看得清澈,因此人們稱為‘月山’。”

這是西昌張家大院主人之一的張宗華老先生生前對格來古的描述,裡面提到的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都在今新村那一帶的瀘山上。那麼,格來古確切的位置在哪裡呢?

老先生告訴我們,格來古就是現在的新村一帶。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記載,確切地點在今邛海公園至黃家灣沿邛海一線。

據《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出師之兵丁有願住建南者,或接受土著民田,或佔山荒地開墾,以報秋糧。於是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便是“格來古張氏”的由來。

自2000年春到2003年秋,格來古張氏家族的後人開始又一次的續修家譜工作,也開始了又一次的尋根之旅。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宗祠。 王仁剛 攝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聖旨”等珍貴文物原件,查考《明史通鑑》等史書資料;又根據明清以來格來古等地遺存的墓誌、碑誌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一些文字記載;加上遍訪西昌以及周邊家族後人,基本理清了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至2003年上下621年的格來古張氏家族的輩分排序。

這很重要,因為戰亂和自然災害,自第七代起就有人陸續遷往各地,近的遍及安寧河兩岸及邛海周邊,遠的遷到鹽源、普格及外省各地。由於居住分散,基本沒有往來,許多都沒有按輩分排序取名字,不但“彼此陌生,路遇不相識”,而且單名、重名太多,“宗支世系沒有理續”。

更重要的,是再一次明確:格來古張氏是清河世系,來自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來建昌至2003年,已621年,“迄傳20代”(截止2003年)。

《西昌縣誌·政制志》記載:“張德,明直隸正定府人,幼有大志,倜儻不羈。元末隨太祖起兵數年,戰、攻、守禦,厥功居多,官至昭信校尉。太祖登基之三年,大封功臣,敕受昭信校尉,管軍百戶。”

昭信校尉是武散官名,相當於現在的軍銜,上尉之類的。金始置,正七品,元升正六品。《三國志·費禕傳》:“(諸葛)亮以初從南歸,以禕為昭信校尉,使吳。”

百戶,官名。金初設置,為世襲軍職,元代相沿。明代衛所兵制亦設百戶所,為世襲軍職,百戶統兵120人,正六品。百戶是軍隊裡的擔任的職務,根據管轄的人數來看,相當於現在的連長吧。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收藏的明朝洪武三年聖旨。

其任職的“文件”,即皇帝詔書現在還完整保留,原文如下:

 奉天承運皇帝聖旨:

朕以武功定天下,必任勇毅之士宣力以廣疆宇。考之古典,有功者宣報焉。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張德,事朕以來,戰、攻、守禦,勤勞居多。今天下已定,論功行賞,進以武秩,使爾子孫世世承襲。爾尚蓋加恭謹,嚴紀律以撫軍士,保祿職以及後人,庶稱朕報功之意。可仍前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宣令張德准此。

洪武三年十一月


這份600多年前的“文件”不太好讀懂,沒關係,只要弄懂裡面說的兩個意思就行:一是封張德為昭信校尉,管軍百戶。二是使爾子孫世世承襲。

然後就有《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帶著這個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就很清楚了:格來古張家的祖先就是這位637年前,帶著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的張興。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所立“張氏宗祠合族子孫繁衍字派碑”,格來古張家自第十一代起按照:“國、達、懷、耀、志、紹、宗、祖、修、齊、治、平、德、明、文、武”的順序排輩,我對面這位張萍女士應該是格來古張家第17代傳人。

繼續追根溯源,初步明確:“先祖的根是從陝西遷徙到長沙,又從長沙遷南京直肆府,又遷蘇州府新陽縣、華陽縣千百年。”這個結論雖然沒有直接的文字證明,但《中華姓氏通史》《蘇州張氏家譜等》相關內容給出了有力證據。

格來古張家的先祖張德是從蘇州參加朱元璋農民起義的,屢立戰功後定居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的,而不是有些文章中所說的“原籍北京鎮定府(正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的張德,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

"

來源:張氏宗祠

為了瞭解格來古張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歷史,為了格來古張氏家族不屈不撓的尋根過程,幾經周折後,一個涼爽的早上,筆者敲開了張萍女士家的門。熱情的張女士搬出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和現存中壩鄉野鴨塘村8組張旭輝家的由張紹鋆修編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為《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三冊影印本。

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到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筆者由衷感嘆:不論多麼艱難困苦,格來古張氏家族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

先祖率旨領兵建南征伐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水有源,樹有根。續寫家譜是一個順序記錄家族延續的歷史,更是一個尋根溯源的過程。

“張家自明朝定居西昌格來古,經數百年經營,蒼松翠柏,果園連接,梨園、石榴園、金桔園,盛果時期,紅透遍山,影映邛海,海面都呈紅色。祖墳遍地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半月形的山形,像初生出的半個月亮,在邛海看得清澈,因此人們稱為‘月山’。”

這是西昌張家大院主人之一的張宗華老先生生前對格來古的描述,裡面提到的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都在今新村那一帶的瀘山上。那麼,格來古確切的位置在哪裡呢?

老先生告訴我們,格來古就是現在的新村一帶。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記載,確切地點在今邛海公園至黃家灣沿邛海一線。

據《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出師之兵丁有願住建南者,或接受土著民田,或佔山荒地開墾,以報秋糧。於是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便是“格來古張氏”的由來。

自2000年春到2003年秋,格來古張氏家族的後人開始又一次的續修家譜工作,也開始了又一次的尋根之旅。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宗祠。 王仁剛 攝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聖旨”等珍貴文物原件,查考《明史通鑑》等史書資料;又根據明清以來格來古等地遺存的墓誌、碑誌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一些文字記載;加上遍訪西昌以及周邊家族後人,基本理清了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至2003年上下621年的格來古張氏家族的輩分排序。

這很重要,因為戰亂和自然災害,自第七代起就有人陸續遷往各地,近的遍及安寧河兩岸及邛海周邊,遠的遷到鹽源、普格及外省各地。由於居住分散,基本沒有往來,許多都沒有按輩分排序取名字,不但“彼此陌生,路遇不相識”,而且單名、重名太多,“宗支世系沒有理續”。

更重要的,是再一次明確:格來古張氏是清河世系,來自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來建昌至2003年,已621年,“迄傳20代”(截止2003年)。

《西昌縣誌·政制志》記載:“張德,明直隸正定府人,幼有大志,倜儻不羈。元末隨太祖起兵數年,戰、攻、守禦,厥功居多,官至昭信校尉。太祖登基之三年,大封功臣,敕受昭信校尉,管軍百戶。”

昭信校尉是武散官名,相當於現在的軍銜,上尉之類的。金始置,正七品,元升正六品。《三國志·費禕傳》:“(諸葛)亮以初從南歸,以禕為昭信校尉,使吳。”

百戶,官名。金初設置,為世襲軍職,元代相沿。明代衛所兵制亦設百戶所,為世襲軍職,百戶統兵120人,正六品。百戶是軍隊裡的擔任的職務,根據管轄的人數來看,相當於現在的連長吧。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收藏的明朝洪武三年聖旨。

其任職的“文件”,即皇帝詔書現在還完整保留,原文如下:

 奉天承運皇帝聖旨:

朕以武功定天下,必任勇毅之士宣力以廣疆宇。考之古典,有功者宣報焉。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張德,事朕以來,戰、攻、守禦,勤勞居多。今天下已定,論功行賞,進以武秩,使爾子孫世世承襲。爾尚蓋加恭謹,嚴紀律以撫軍士,保祿職以及後人,庶稱朕報功之意。可仍前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宣令張德准此。

洪武三年十一月


這份600多年前的“文件”不太好讀懂,沒關係,只要弄懂裡面說的兩個意思就行:一是封張德為昭信校尉,管軍百戶。二是使爾子孫世世承襲。

然後就有《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帶著這個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就很清楚了:格來古張家的祖先就是這位637年前,帶著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的張興。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所立“張氏宗祠合族子孫繁衍字派碑”,格來古張家自第十一代起按照:“國、達、懷、耀、志、紹、宗、祖、修、齊、治、平、德、明、文、武”的順序排輩,我對面這位張萍女士應該是格來古張家第17代傳人。

繼續追根溯源,初步明確:“先祖的根是從陝西遷徙到長沙,又從長沙遷南京直肆府,又遷蘇州府新陽縣、華陽縣千百年。”這個結論雖然沒有直接的文字證明,但《中華姓氏通史》《蘇州張氏家譜等》相關內容給出了有力證據。

格來古張家的先祖張德是從蘇州參加朱元璋農民起義的,屢立戰功後定居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的,而不是有些文章中所說的“原籍北京鎮定府(正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的張德,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

來源:張氏宗祠

為了瞭解格來古張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歷史,為了格來古張氏家族不屈不撓的尋根過程,幾經周折後,一個涼爽的早上,筆者敲開了張萍女士家的門。熱情的張女士搬出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和現存中壩鄉野鴨塘村8組張旭輝家的由張紹鋆修編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為《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三冊影印本。

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到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筆者由衷感嘆:不論多麼艱難困苦,格來古張氏家族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

先祖率旨領兵建南征伐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水有源,樹有根。續寫家譜是一個順序記錄家族延續的歷史,更是一個尋根溯源的過程。

“張家自明朝定居西昌格來古,經數百年經營,蒼松翠柏,果園連接,梨園、石榴園、金桔園,盛果時期,紅透遍山,影映邛海,海面都呈紅色。祖墳遍地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半月形的山形,像初生出的半個月亮,在邛海看得清澈,因此人們稱為‘月山’。”

這是西昌張家大院主人之一的張宗華老先生生前對格來古的描述,裡面提到的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都在今新村那一帶的瀘山上。那麼,格來古確切的位置在哪裡呢?

老先生告訴我們,格來古就是現在的新村一帶。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記載,確切地點在今邛海公園至黃家灣沿邛海一線。

據《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出師之兵丁有願住建南者,或接受土著民田,或佔山荒地開墾,以報秋糧。於是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便是“格來古張氏”的由來。

自2000年春到2003年秋,格來古張氏家族的後人開始又一次的續修家譜工作,也開始了又一次的尋根之旅。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宗祠。 王仁剛 攝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聖旨”等珍貴文物原件,查考《明史通鑑》等史書資料;又根據明清以來格來古等地遺存的墓誌、碑誌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一些文字記載;加上遍訪西昌以及周邊家族後人,基本理清了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至2003年上下621年的格來古張氏家族的輩分排序。

這很重要,因為戰亂和自然災害,自第七代起就有人陸續遷往各地,近的遍及安寧河兩岸及邛海周邊,遠的遷到鹽源、普格及外省各地。由於居住分散,基本沒有往來,許多都沒有按輩分排序取名字,不但“彼此陌生,路遇不相識”,而且單名、重名太多,“宗支世系沒有理續”。

更重要的,是再一次明確:格來古張氏是清河世系,來自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來建昌至2003年,已621年,“迄傳20代”(截止2003年)。

《西昌縣誌·政制志》記載:“張德,明直隸正定府人,幼有大志,倜儻不羈。元末隨太祖起兵數年,戰、攻、守禦,厥功居多,官至昭信校尉。太祖登基之三年,大封功臣,敕受昭信校尉,管軍百戶。”

昭信校尉是武散官名,相當於現在的軍銜,上尉之類的。金始置,正七品,元升正六品。《三國志·費禕傳》:“(諸葛)亮以初從南歸,以禕為昭信校尉,使吳。”

百戶,官名。金初設置,為世襲軍職,元代相沿。明代衛所兵制亦設百戶所,為世襲軍職,百戶統兵120人,正六品。百戶是軍隊裡的擔任的職務,根據管轄的人數來看,相當於現在的連長吧。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收藏的明朝洪武三年聖旨。

其任職的“文件”,即皇帝詔書現在還完整保留,原文如下:

 奉天承運皇帝聖旨:

朕以武功定天下,必任勇毅之士宣力以廣疆宇。考之古典,有功者宣報焉。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張德,事朕以來,戰、攻、守禦,勤勞居多。今天下已定,論功行賞,進以武秩,使爾子孫世世承襲。爾尚蓋加恭謹,嚴紀律以撫軍士,保祿職以及後人,庶稱朕報功之意。可仍前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宣令張德准此。

洪武三年十一月


這份600多年前的“文件”不太好讀懂,沒關係,只要弄懂裡面說的兩個意思就行:一是封張德為昭信校尉,管軍百戶。二是使爾子孫世世承襲。

然後就有《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帶著這個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就很清楚了:格來古張家的祖先就是這位637年前,帶著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的張興。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所立“張氏宗祠合族子孫繁衍字派碑”,格來古張家自第十一代起按照:“國、達、懷、耀、志、紹、宗、祖、修、齊、治、平、德、明、文、武”的順序排輩,我對面這位張萍女士應該是格來古張家第17代傳人。

繼續追根溯源,初步明確:“先祖的根是從陝西遷徙到長沙,又從長沙遷南京直肆府,又遷蘇州府新陽縣、華陽縣千百年。”這個結論雖然沒有直接的文字證明,但《中華姓氏通史》《蘇州張氏家譜等》相關內容給出了有力證據。

格來古張家的先祖張德是從蘇州參加朱元璋農民起義的,屢立戰功後定居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的,而不是有些文章中所說的“原籍北京鎮定府(正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的張德,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野鴨塘張氏家譜》內文。

家族歷代名人輩出


據《開闢川南小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自北京正定府趕赴建南平叛,“斯時人丁稀少,寥寥如晨星矣。”“故請旨安民,邀楊、郭、沈、陳、何、王、李、姚等姓同人募化,在瀘山建修寺廟十八重,招僧道尼流以為常住”。“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公舍良田三十畝於瀘山寺院,以備香燈之資。”

就是說,為了解決當時人丁稀少的問題,格來古先祖張興請示朝廷後,與幾家大戶人家共同出資,在瀘山修建了一個大“道場”——即現在的旅遊勝地——瀘山景區。他還捐出30畝好田給寺院,以解決那些僧眾的生活問題。

這還不算,這位先祖還“公又奉旨於帝,邀同人共立建城,修其郭固,以益商人,以利交通,以培瀘峰邛池……又修建城街衢十五里”。

這段話該這樣解釋:他還主持修建建昌城,讓經商的商人們感覺很安全,讓南來北往的路人感覺很舒適方便,同時也讓邛海瀘山熱鬧起來,接著一鼓作氣,重修建昌城方圓約十五里。

《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說得更加具體: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公等受命興工起窯,燒磚取石,夯土築建昌城。洪武二十三年完工,洪武二十四年又建修廳、府、衛衙門。洪武二十五年安鎮立府,設衛開建昌城,名曰“小云南”。

《西昌縣誌》記載:“寧遠府城,西昌縣附郭,即建昌衛。明洪武中建土城,宜德二年(1427年)砌以磚石。高三丈、周九里三分。門四、安定、建平、大通、寧遠。”

至今西昌老城區仍保持著明代佈局,這個功績非同小可,後人應該永遠記住這個名字——張興。


格來古張氏家族名人輩出,科舉時代,幾乎代代都有人考取功名,秀才、舉人、貢生比比皆是。到近代,有一位名人該大書特書。他就是張劍波。

張劍波(1911—1993),字紹淵,應該是格來古張氏家族的第16代傳人。民國時期西昌著名的實業家,與人合夥開辦銀行、商號、工廠、電影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昌軍管會財經處副處長,後被選為西昌市人大第一二三屆副主任。他是民盟西昌縣委的創始人,早年西昌《建寧報》的創刊人之一。書法善行楷、魏碑,現大巷口月城雕塑上“月城”二字就是他留下來的墨寶。

到了當代,據張萍女士介紹,木裡山火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張浩就是格來古張氏家族後人,這個名字永遠留在了國家英雄譜上。

張浩(1990—2019),生前是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四中隊中隊長,中共黨員,1990年6月出生,2009年9月入伍,曾榮立三等功一次,嘉獎三次,獲評優秀學員兩次,優秀基層幹部一次,優秀教練員一次。

他的悼詞是這樣的:

他能力素質全面,在廣大指戰員中,有很好的口碑和威信,在武警學院兩次被評為優秀學員。畢業後,自願選擇到高寒缺氧、森林火災頻發的木裡藏區工作。他始終嚴於律己,勇於擔當,是大家的暖心人。在擔任中隊長以來,先後帶領中隊圓滿完成30多次火災撲救任務。

2019年,面對森林火災頻發的情況,張浩自願放棄休假回家的機會,先後參與13次滅火戰鬥,從未缺席一場,每次任務都戰鬥在最前線,用頑強毅力克服疲勞和傷痛。他不辱使命,用生命踐行了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

2019年4月6日早上10點40分,張浩骨灰安放在西昌烈士陵園。



"

來源:張氏宗祠

為了瞭解格來古張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歷史,為了格來古張氏家族不屈不撓的尋根過程,幾經周折後,一個涼爽的早上,筆者敲開了張萍女士家的門。熱情的張女士搬出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和現存中壩鄉野鴨塘村8組張旭輝家的由張紹鋆修編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為《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三冊影印本。

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到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筆者由衷感嘆:不論多麼艱難困苦,格來古張氏家族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

先祖率旨領兵建南征伐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水有源,樹有根。續寫家譜是一個順序記錄家族延續的歷史,更是一個尋根溯源的過程。

“張家自明朝定居西昌格來古,經數百年經營,蒼松翠柏,果園連接,梨園、石榴園、金桔園,盛果時期,紅透遍山,影映邛海,海面都呈紅色。祖墳遍地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半月形的山形,像初生出的半個月亮,在邛海看得清澈,因此人們稱為‘月山’。”

這是西昌張家大院主人之一的張宗華老先生生前對格來古的描述,裡面提到的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都在今新村那一帶的瀘山上。那麼,格來古確切的位置在哪裡呢?

老先生告訴我們,格來古就是現在的新村一帶。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記載,確切地點在今邛海公園至黃家灣沿邛海一線。

據《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出師之兵丁有願住建南者,或接受土著民田,或佔山荒地開墾,以報秋糧。於是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便是“格來古張氏”的由來。

自2000年春到2003年秋,格來古張氏家族的後人開始又一次的續修家譜工作,也開始了又一次的尋根之旅。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宗祠。 王仁剛 攝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聖旨”等珍貴文物原件,查考《明史通鑑》等史書資料;又根據明清以來格來古等地遺存的墓誌、碑誌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一些文字記載;加上遍訪西昌以及周邊家族後人,基本理清了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至2003年上下621年的格來古張氏家族的輩分排序。

這很重要,因為戰亂和自然災害,自第七代起就有人陸續遷往各地,近的遍及安寧河兩岸及邛海周邊,遠的遷到鹽源、普格及外省各地。由於居住分散,基本沒有往來,許多都沒有按輩分排序取名字,不但“彼此陌生,路遇不相識”,而且單名、重名太多,“宗支世系沒有理續”。

更重要的,是再一次明確:格來古張氏是清河世系,來自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來建昌至2003年,已621年,“迄傳20代”(截止2003年)。

《西昌縣誌·政制志》記載:“張德,明直隸正定府人,幼有大志,倜儻不羈。元末隨太祖起兵數年,戰、攻、守禦,厥功居多,官至昭信校尉。太祖登基之三年,大封功臣,敕受昭信校尉,管軍百戶。”

昭信校尉是武散官名,相當於現在的軍銜,上尉之類的。金始置,正七品,元升正六品。《三國志·費禕傳》:“(諸葛)亮以初從南歸,以禕為昭信校尉,使吳。”

百戶,官名。金初設置,為世襲軍職,元代相沿。明代衛所兵制亦設百戶所,為世襲軍職,百戶統兵120人,正六品。百戶是軍隊裡的擔任的職務,根據管轄的人數來看,相當於現在的連長吧。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收藏的明朝洪武三年聖旨。

其任職的“文件”,即皇帝詔書現在還完整保留,原文如下:

 奉天承運皇帝聖旨:

朕以武功定天下,必任勇毅之士宣力以廣疆宇。考之古典,有功者宣報焉。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張德,事朕以來,戰、攻、守禦,勤勞居多。今天下已定,論功行賞,進以武秩,使爾子孫世世承襲。爾尚蓋加恭謹,嚴紀律以撫軍士,保祿職以及後人,庶稱朕報功之意。可仍前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宣令張德准此。

洪武三年十一月


這份600多年前的“文件”不太好讀懂,沒關係,只要弄懂裡面說的兩個意思就行:一是封張德為昭信校尉,管軍百戶。二是使爾子孫世世承襲。

然後就有《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帶著這個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就很清楚了:格來古張家的祖先就是這位637年前,帶著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的張興。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所立“張氏宗祠合族子孫繁衍字派碑”,格來古張家自第十一代起按照:“國、達、懷、耀、志、紹、宗、祖、修、齊、治、平、德、明、文、武”的順序排輩,我對面這位張萍女士應該是格來古張家第17代傳人。

繼續追根溯源,初步明確:“先祖的根是從陝西遷徙到長沙,又從長沙遷南京直肆府,又遷蘇州府新陽縣、華陽縣千百年。”這個結論雖然沒有直接的文字證明,但《中華姓氏通史》《蘇州張氏家譜等》相關內容給出了有力證據。

格來古張家的先祖張德是從蘇州參加朱元璋農民起義的,屢立戰功後定居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的,而不是有些文章中所說的“原籍北京鎮定府(正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的張德,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野鴨塘張氏家譜》內文。

家族歷代名人輩出


據《開闢川南小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自北京正定府趕赴建南平叛,“斯時人丁稀少,寥寥如晨星矣。”“故請旨安民,邀楊、郭、沈、陳、何、王、李、姚等姓同人募化,在瀘山建修寺廟十八重,招僧道尼流以為常住”。“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公舍良田三十畝於瀘山寺院,以備香燈之資。”

就是說,為了解決當時人丁稀少的問題,格來古先祖張興請示朝廷後,與幾家大戶人家共同出資,在瀘山修建了一個大“道場”——即現在的旅遊勝地——瀘山景區。他還捐出30畝好田給寺院,以解決那些僧眾的生活問題。

這還不算,這位先祖還“公又奉旨於帝,邀同人共立建城,修其郭固,以益商人,以利交通,以培瀘峰邛池……又修建城街衢十五里”。

這段話該這樣解釋:他還主持修建建昌城,讓經商的商人們感覺很安全,讓南來北往的路人感覺很舒適方便,同時也讓邛海瀘山熱鬧起來,接著一鼓作氣,重修建昌城方圓約十五里。

《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說得更加具體: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公等受命興工起窯,燒磚取石,夯土築建昌城。洪武二十三年完工,洪武二十四年又建修廳、府、衛衙門。洪武二十五年安鎮立府,設衛開建昌城,名曰“小云南”。

《西昌縣誌》記載:“寧遠府城,西昌縣附郭,即建昌衛。明洪武中建土城,宜德二年(1427年)砌以磚石。高三丈、周九里三分。門四、安定、建平、大通、寧遠。”

至今西昌老城區仍保持著明代佈局,這個功績非同小可,後人應該永遠記住這個名字——張興。


格來古張氏家族名人輩出,科舉時代,幾乎代代都有人考取功名,秀才、舉人、貢生比比皆是。到近代,有一位名人該大書特書。他就是張劍波。

張劍波(1911—1993),字紹淵,應該是格來古張氏家族的第16代傳人。民國時期西昌著名的實業家,與人合夥開辦銀行、商號、工廠、電影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昌軍管會財經處副處長,後被選為西昌市人大第一二三屆副主任。他是民盟西昌縣委的創始人,早年西昌《建寧報》的創刊人之一。書法善行楷、魏碑,現大巷口月城雕塑上“月城”二字就是他留下來的墨寶。

到了當代,據張萍女士介紹,木裡山火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張浩就是格來古張氏家族後人,這個名字永遠留在了國家英雄譜上。

張浩(1990—2019),生前是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四中隊中隊長,中共黨員,1990年6月出生,2009年9月入伍,曾榮立三等功一次,嘉獎三次,獲評優秀學員兩次,優秀基層幹部一次,優秀教練員一次。

他的悼詞是這樣的:

他能力素質全面,在廣大指戰員中,有很好的口碑和威信,在武警學院兩次被評為優秀學員。畢業後,自願選擇到高寒缺氧、森林火災頻發的木裡藏區工作。他始終嚴於律己,勇於擔當,是大家的暖心人。在擔任中隊長以來,先後帶領中隊圓滿完成30多次火災撲救任務。

2019年,面對森林火災頻發的情況,張浩自願放棄休假回家的機會,先後參與13次滅火戰鬥,從未缺席一場,每次任務都戰鬥在最前線,用頑強毅力克服疲勞和傷痛。他不辱使命,用生命踐行了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

2019年4月6日早上10點40分,張浩骨灰安放在西昌烈士陵園。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張氏祠堂大門。

矢志不渝,立公約告後人


國家的命運,就是民族的命運,就是家族的命運。從先祖張興“夯土築建昌城,以培瀘峰邛池”,到張劍波“實業救國”,格來古張氏家族還有飽受戰亂、自然災害及國民黨反動派蹂躪的歷史記錄。

"

來源:張氏宗祠

為了瞭解格來古張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歷史,為了格來古張氏家族不屈不撓的尋根過程,幾經周折後,一個涼爽的早上,筆者敲開了張萍女士家的門。熱情的張女士搬出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和現存中壩鄉野鴨塘村8組張旭輝家的由張紹鋆修編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為《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三冊影印本。

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到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筆者由衷感嘆:不論多麼艱難困苦,格來古張氏家族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

先祖率旨領兵建南征伐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水有源,樹有根。續寫家譜是一個順序記錄家族延續的歷史,更是一個尋根溯源的過程。

“張家自明朝定居西昌格來古,經數百年經營,蒼松翠柏,果園連接,梨園、石榴園、金桔園,盛果時期,紅透遍山,影映邛海,海面都呈紅色。祖墳遍地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半月形的山形,像初生出的半個月亮,在邛海看得清澈,因此人們稱為‘月山’。”

這是西昌張家大院主人之一的張宗華老先生生前對格來古的描述,裡面提到的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都在今新村那一帶的瀘山上。那麼,格來古確切的位置在哪裡呢?

老先生告訴我們,格來古就是現在的新村一帶。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記載,確切地點在今邛海公園至黃家灣沿邛海一線。

據《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出師之兵丁有願住建南者,或接受土著民田,或佔山荒地開墾,以報秋糧。於是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便是“格來古張氏”的由來。

自2000年春到2003年秋,格來古張氏家族的後人開始又一次的續修家譜工作,也開始了又一次的尋根之旅。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宗祠。 王仁剛 攝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聖旨”等珍貴文物原件,查考《明史通鑑》等史書資料;又根據明清以來格來古等地遺存的墓誌、碑誌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一些文字記載;加上遍訪西昌以及周邊家族後人,基本理清了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至2003年上下621年的格來古張氏家族的輩分排序。

這很重要,因為戰亂和自然災害,自第七代起就有人陸續遷往各地,近的遍及安寧河兩岸及邛海周邊,遠的遷到鹽源、普格及外省各地。由於居住分散,基本沒有往來,許多都沒有按輩分排序取名字,不但“彼此陌生,路遇不相識”,而且單名、重名太多,“宗支世系沒有理續”。

更重要的,是再一次明確:格來古張氏是清河世系,來自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來建昌至2003年,已621年,“迄傳20代”(截止2003年)。

《西昌縣誌·政制志》記載:“張德,明直隸正定府人,幼有大志,倜儻不羈。元末隨太祖起兵數年,戰、攻、守禦,厥功居多,官至昭信校尉。太祖登基之三年,大封功臣,敕受昭信校尉,管軍百戶。”

昭信校尉是武散官名,相當於現在的軍銜,上尉之類的。金始置,正七品,元升正六品。《三國志·費禕傳》:“(諸葛)亮以初從南歸,以禕為昭信校尉,使吳。”

百戶,官名。金初設置,為世襲軍職,元代相沿。明代衛所兵制亦設百戶所,為世襲軍職,百戶統兵120人,正六品。百戶是軍隊裡的擔任的職務,根據管轄的人數來看,相當於現在的連長吧。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收藏的明朝洪武三年聖旨。

其任職的“文件”,即皇帝詔書現在還完整保留,原文如下:

 奉天承運皇帝聖旨:

朕以武功定天下,必任勇毅之士宣力以廣疆宇。考之古典,有功者宣報焉。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張德,事朕以來,戰、攻、守禦,勤勞居多。今天下已定,論功行賞,進以武秩,使爾子孫世世承襲。爾尚蓋加恭謹,嚴紀律以撫軍士,保祿職以及後人,庶稱朕報功之意。可仍前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宣令張德准此。

洪武三年十一月


這份600多年前的“文件”不太好讀懂,沒關係,只要弄懂裡面說的兩個意思就行:一是封張德為昭信校尉,管軍百戶。二是使爾子孫世世承襲。

然後就有《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帶著這個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就很清楚了:格來古張家的祖先就是這位637年前,帶著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的張興。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所立“張氏宗祠合族子孫繁衍字派碑”,格來古張家自第十一代起按照:“國、達、懷、耀、志、紹、宗、祖、修、齊、治、平、德、明、文、武”的順序排輩,我對面這位張萍女士應該是格來古張家第17代傳人。

繼續追根溯源,初步明確:“先祖的根是從陝西遷徙到長沙,又從長沙遷南京直肆府,又遷蘇州府新陽縣、華陽縣千百年。”這個結論雖然沒有直接的文字證明,但《中華姓氏通史》《蘇州張氏家譜等》相關內容給出了有力證據。

格來古張家的先祖張德是從蘇州參加朱元璋農民起義的,屢立戰功後定居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的,而不是有些文章中所說的“原籍北京鎮定府(正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的張德,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野鴨塘張氏家譜》內文。

家族歷代名人輩出


據《開闢川南小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自北京正定府趕赴建南平叛,“斯時人丁稀少,寥寥如晨星矣。”“故請旨安民,邀楊、郭、沈、陳、何、王、李、姚等姓同人募化,在瀘山建修寺廟十八重,招僧道尼流以為常住”。“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公舍良田三十畝於瀘山寺院,以備香燈之資。”

就是說,為了解決當時人丁稀少的問題,格來古先祖張興請示朝廷後,與幾家大戶人家共同出資,在瀘山修建了一個大“道場”——即現在的旅遊勝地——瀘山景區。他還捐出30畝好田給寺院,以解決那些僧眾的生活問題。

這還不算,這位先祖還“公又奉旨於帝,邀同人共立建城,修其郭固,以益商人,以利交通,以培瀘峰邛池……又修建城街衢十五里”。

這段話該這樣解釋:他還主持修建建昌城,讓經商的商人們感覺很安全,讓南來北往的路人感覺很舒適方便,同時也讓邛海瀘山熱鬧起來,接著一鼓作氣,重修建昌城方圓約十五里。

《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說得更加具體: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公等受命興工起窯,燒磚取石,夯土築建昌城。洪武二十三年完工,洪武二十四年又建修廳、府、衛衙門。洪武二十五年安鎮立府,設衛開建昌城,名曰“小云南”。

《西昌縣誌》記載:“寧遠府城,西昌縣附郭,即建昌衛。明洪武中建土城,宜德二年(1427年)砌以磚石。高三丈、周九里三分。門四、安定、建平、大通、寧遠。”

至今西昌老城區仍保持著明代佈局,這個功績非同小可,後人應該永遠記住這個名字——張興。


格來古張氏家族名人輩出,科舉時代,幾乎代代都有人考取功名,秀才、舉人、貢生比比皆是。到近代,有一位名人該大書特書。他就是張劍波。

張劍波(1911—1993),字紹淵,應該是格來古張氏家族的第16代傳人。民國時期西昌著名的實業家,與人合夥開辦銀行、商號、工廠、電影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昌軍管會財經處副處長,後被選為西昌市人大第一二三屆副主任。他是民盟西昌縣委的創始人,早年西昌《建寧報》的創刊人之一。書法善行楷、魏碑,現大巷口月城雕塑上“月城”二字就是他留下來的墨寶。

到了當代,據張萍女士介紹,木裡山火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張浩就是格來古張氏家族後人,這個名字永遠留在了國家英雄譜上。

張浩(1990—2019),生前是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四中隊中隊長,中共黨員,1990年6月出生,2009年9月入伍,曾榮立三等功一次,嘉獎三次,獲評優秀學員兩次,優秀基層幹部一次,優秀教練員一次。

他的悼詞是這樣的:

他能力素質全面,在廣大指戰員中,有很好的口碑和威信,在武警學院兩次被評為優秀學員。畢業後,自願選擇到高寒缺氧、森林火災頻發的木裡藏區工作。他始終嚴於律己,勇於擔當,是大家的暖心人。在擔任中隊長以來,先後帶領中隊圓滿完成30多次火災撲救任務。

2019年,面對森林火災頻發的情況,張浩自願放棄休假回家的機會,先後參與13次滅火戰鬥,從未缺席一場,每次任務都戰鬥在最前線,用頑強毅力克服疲勞和傷痛。他不辱使命,用生命踐行了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

2019年4月6日早上10點40分,張浩骨灰安放在西昌烈士陵園。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張氏祠堂大門。

矢志不渝,立公約告後人


國家的命運,就是民族的命運,就是家族的命運。從先祖張興“夯土築建昌城,以培瀘峰邛池”,到張劍波“實業救國”,格來古張氏家族還有飽受戰亂、自然災害及國民黨反動派蹂躪的歷史記錄。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和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以及其它資料記載: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3年),格來古張氏家族傳人在格來古新建宗祠,正殿三間。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修建耳房四間,公眾橘園一處。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八月初七大地震,天崩地裂,宗祠損壞重修。

這是天災。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逆發入川,將宗祠之神座譭棄……再次重建,擬定字派國、達、懷、耀、志、紹、宗、祖、修、齊、治、平、德、明、文、武。”

這是戰亂。

還有人禍!

魚市街張家大院主人之一、格來古張氏家族傳人張宗華生前撰寫的回憶錄中憤怒地寫道:“紅軍(長征)路過西昌時,我已經有一歲多點,那時國民黨防紅軍攻進西昌城,搞所謂“堅壁清野”,把城外邊魚市街等處的房子,(用)西洋油放火燒光了。那時我父母在下魚市街做染布作坊,被國民黨兵強趕出門,放火燒房,(我父母)什麼東西也沒有帶,逃難到邛海彎腰樹下……”

“(逃難)回來後一無所有,(只好)在洗魚溝破院子趙國太處借住……”

他還在其生前撰寫的《格來古老張家介紹》中憤怒控訴:抗日戰爭中,蔣介石看中格來古,在此大興土木。以至於“格來古許多民房破壞,草屋被拆,果園沒有了,大樹沒有了,張氏祠堂只剩門面了,後殿拆除了。”

國民黨反動派甚至將“防空洞出土掩埋墓地,碑石遍散山下……”

"

來源:張氏宗祠

為了瞭解格來古張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歷史,為了格來古張氏家族不屈不撓的尋根過程,幾經周折後,一個涼爽的早上,筆者敲開了張萍女士家的門。熱情的張女士搬出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和現存中壩鄉野鴨塘村8組張旭輝家的由張紹鋆修編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為《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三冊影印本。

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到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筆者由衷感嘆:不論多麼艱難困苦,格來古張氏家族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

先祖率旨領兵建南征伐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水有源,樹有根。續寫家譜是一個順序記錄家族延續的歷史,更是一個尋根溯源的過程。

“張家自明朝定居西昌格來古,經數百年經營,蒼松翠柏,果園連接,梨園、石榴園、金桔園,盛果時期,紅透遍山,影映邛海,海面都呈紅色。祖墳遍地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半月形的山形,像初生出的半個月亮,在邛海看得清澈,因此人們稱為‘月山’。”

這是西昌張家大院主人之一的張宗華老先生生前對格來古的描述,裡面提到的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都在今新村那一帶的瀘山上。那麼,格來古確切的位置在哪裡呢?

老先生告訴我們,格來古就是現在的新村一帶。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記載,確切地點在今邛海公園至黃家灣沿邛海一線。

據《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出師之兵丁有願住建南者,或接受土著民田,或佔山荒地開墾,以報秋糧。於是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便是“格來古張氏”的由來。

自2000年春到2003年秋,格來古張氏家族的後人開始又一次的續修家譜工作,也開始了又一次的尋根之旅。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宗祠。 王仁剛 攝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聖旨”等珍貴文物原件,查考《明史通鑑》等史書資料;又根據明清以來格來古等地遺存的墓誌、碑誌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一些文字記載;加上遍訪西昌以及周邊家族後人,基本理清了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至2003年上下621年的格來古張氏家族的輩分排序。

這很重要,因為戰亂和自然災害,自第七代起就有人陸續遷往各地,近的遍及安寧河兩岸及邛海周邊,遠的遷到鹽源、普格及外省各地。由於居住分散,基本沒有往來,許多都沒有按輩分排序取名字,不但“彼此陌生,路遇不相識”,而且單名、重名太多,“宗支世系沒有理續”。

更重要的,是再一次明確:格來古張氏是清河世系,來自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來建昌至2003年,已621年,“迄傳20代”(截止2003年)。

《西昌縣誌·政制志》記載:“張德,明直隸正定府人,幼有大志,倜儻不羈。元末隨太祖起兵數年,戰、攻、守禦,厥功居多,官至昭信校尉。太祖登基之三年,大封功臣,敕受昭信校尉,管軍百戶。”

昭信校尉是武散官名,相當於現在的軍銜,上尉之類的。金始置,正七品,元升正六品。《三國志·費禕傳》:“(諸葛)亮以初從南歸,以禕為昭信校尉,使吳。”

百戶,官名。金初設置,為世襲軍職,元代相沿。明代衛所兵制亦設百戶所,為世襲軍職,百戶統兵120人,正六品。百戶是軍隊裡的擔任的職務,根據管轄的人數來看,相當於現在的連長吧。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收藏的明朝洪武三年聖旨。

其任職的“文件”,即皇帝詔書現在還完整保留,原文如下:

 奉天承運皇帝聖旨:

朕以武功定天下,必任勇毅之士宣力以廣疆宇。考之古典,有功者宣報焉。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張德,事朕以來,戰、攻、守禦,勤勞居多。今天下已定,論功行賞,進以武秩,使爾子孫世世承襲。爾尚蓋加恭謹,嚴紀律以撫軍士,保祿職以及後人,庶稱朕報功之意。可仍前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宣令張德准此。

洪武三年十一月


這份600多年前的“文件”不太好讀懂,沒關係,只要弄懂裡面說的兩個意思就行:一是封張德為昭信校尉,管軍百戶。二是使爾子孫世世承襲。

然後就有《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帶著這個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就很清楚了:格來古張家的祖先就是這位637年前,帶著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的張興。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所立“張氏宗祠合族子孫繁衍字派碑”,格來古張家自第十一代起按照:“國、達、懷、耀、志、紹、宗、祖、修、齊、治、平、德、明、文、武”的順序排輩,我對面這位張萍女士應該是格來古張家第17代傳人。

繼續追根溯源,初步明確:“先祖的根是從陝西遷徙到長沙,又從長沙遷南京直肆府,又遷蘇州府新陽縣、華陽縣千百年。”這個結論雖然沒有直接的文字證明,但《中華姓氏通史》《蘇州張氏家譜等》相關內容給出了有力證據。

格來古張家的先祖張德是從蘇州參加朱元璋農民起義的,屢立戰功後定居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的,而不是有些文章中所說的“原籍北京鎮定府(正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的張德,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野鴨塘張氏家譜》內文。

家族歷代名人輩出


據《開闢川南小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自北京正定府趕赴建南平叛,“斯時人丁稀少,寥寥如晨星矣。”“故請旨安民,邀楊、郭、沈、陳、何、王、李、姚等姓同人募化,在瀘山建修寺廟十八重,招僧道尼流以為常住”。“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公舍良田三十畝於瀘山寺院,以備香燈之資。”

就是說,為了解決當時人丁稀少的問題,格來古先祖張興請示朝廷後,與幾家大戶人家共同出資,在瀘山修建了一個大“道場”——即現在的旅遊勝地——瀘山景區。他還捐出30畝好田給寺院,以解決那些僧眾的生活問題。

這還不算,這位先祖還“公又奉旨於帝,邀同人共立建城,修其郭固,以益商人,以利交通,以培瀘峰邛池……又修建城街衢十五里”。

這段話該這樣解釋:他還主持修建建昌城,讓經商的商人們感覺很安全,讓南來北往的路人感覺很舒適方便,同時也讓邛海瀘山熱鬧起來,接著一鼓作氣,重修建昌城方圓約十五里。

《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說得更加具體: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公等受命興工起窯,燒磚取石,夯土築建昌城。洪武二十三年完工,洪武二十四年又建修廳、府、衛衙門。洪武二十五年安鎮立府,設衛開建昌城,名曰“小云南”。

《西昌縣誌》記載:“寧遠府城,西昌縣附郭,即建昌衛。明洪武中建土城,宜德二年(1427年)砌以磚石。高三丈、周九里三分。門四、安定、建平、大通、寧遠。”

至今西昌老城區仍保持著明代佈局,這個功績非同小可,後人應該永遠記住這個名字——張興。


格來古張氏家族名人輩出,科舉時代,幾乎代代都有人考取功名,秀才、舉人、貢生比比皆是。到近代,有一位名人該大書特書。他就是張劍波。

張劍波(1911—1993),字紹淵,應該是格來古張氏家族的第16代傳人。民國時期西昌著名的實業家,與人合夥開辦銀行、商號、工廠、電影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昌軍管會財經處副處長,後被選為西昌市人大第一二三屆副主任。他是民盟西昌縣委的創始人,早年西昌《建寧報》的創刊人之一。書法善行楷、魏碑,現大巷口月城雕塑上“月城”二字就是他留下來的墨寶。

到了當代,據張萍女士介紹,木裡山火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張浩就是格來古張氏家族後人,這個名字永遠留在了國家英雄譜上。

張浩(1990—2019),生前是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四中隊中隊長,中共黨員,1990年6月出生,2009年9月入伍,曾榮立三等功一次,嘉獎三次,獲評優秀學員兩次,優秀基層幹部一次,優秀教練員一次。

他的悼詞是這樣的:

他能力素質全面,在廣大指戰員中,有很好的口碑和威信,在武警學院兩次被評為優秀學員。畢業後,自願選擇到高寒缺氧、森林火災頻發的木裡藏區工作。他始終嚴於律己,勇於擔當,是大家的暖心人。在擔任中隊長以來,先後帶領中隊圓滿完成30多次火災撲救任務。

2019年,面對森林火災頻發的情況,張浩自願放棄休假回家的機會,先後參與13次滅火戰鬥,從未缺席一場,每次任務都戰鬥在最前線,用頑強毅力克服疲勞和傷痛。他不辱使命,用生命踐行了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

2019年4月6日早上10點40分,張浩骨灰安放在西昌烈士陵園。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張氏祠堂大門。

矢志不渝,立公約告後人


國家的命運,就是民族的命運,就是家族的命運。從先祖張興“夯土築建昌城,以培瀘峰邛池”,到張劍波“實業救國”,格來古張氏家族還有飽受戰亂、自然災害及國民黨反動派蹂躪的歷史記錄。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和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以及其它資料記載: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3年),格來古張氏家族傳人在格來古新建宗祠,正殿三間。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修建耳房四間,公眾橘園一處。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八月初七大地震,天崩地裂,宗祠損壞重修。

這是天災。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逆發入川,將宗祠之神座譭棄……再次重建,擬定字派國、達、懷、耀、志、紹、宗、祖、修、齊、治、平、德、明、文、武。”

這是戰亂。

還有人禍!

魚市街張家大院主人之一、格來古張氏家族傳人張宗華生前撰寫的回憶錄中憤怒地寫道:“紅軍(長征)路過西昌時,我已經有一歲多點,那時國民黨防紅軍攻進西昌城,搞所謂“堅壁清野”,把城外邊魚市街等處的房子,(用)西洋油放火燒光了。那時我父母在下魚市街做染布作坊,被國民黨兵強趕出門,放火燒房,(我父母)什麼東西也沒有帶,逃難到邛海彎腰樹下……”

“(逃難)回來後一無所有,(只好)在洗魚溝破院子趙國太處借住……”

他還在其生前撰寫的《格來古老張家介紹》中憤怒控訴:抗日戰爭中,蔣介石看中格來古,在此大興土木。以至於“格來古許多民房破壞,草屋被拆,果園沒有了,大樹沒有了,張氏祠堂只剩門面了,後殿拆除了。”

國民黨反動派甚至將“防空洞出土掩埋墓地,碑石遍散山下……”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

來源:張氏宗祠

為了瞭解格來古張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歷史,為了格來古張氏家族不屈不撓的尋根過程,幾經周折後,一個涼爽的早上,筆者敲開了張萍女士家的門。熱情的張女士搬出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和現存中壩鄉野鴨塘村8組張旭輝家的由張紹鋆修編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為《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三冊影印本。

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到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筆者由衷感嘆:不論多麼艱難困苦,格來古張氏家族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息過。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

先祖率旨領兵建南征伐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水有源,樹有根。續寫家譜是一個順序記錄家族延續的歷史,更是一個尋根溯源的過程。

“張家自明朝定居西昌格來古,經數百年經營,蒼松翠柏,果園連接,梨園、石榴園、金桔園,盛果時期,紅透遍山,影映邛海,海面都呈紅色。祖墳遍地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半月形的山形,像初生出的半個月亮,在邛海看得清澈,因此人們稱為‘月山’。”

這是西昌張家大院主人之一的張宗華老先生生前對格來古的描述,裡面提到的小陡坡、麻櫟樹、堰塘坎都在今新村那一帶的瀘山上。那麼,格來古確切的位置在哪裡呢?

老先生告訴我們,格來古就是現在的新村一帶。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記載,確切地點在今邛海公園至黃家灣沿邛海一線。

據《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出師之兵丁有願住建南者,或接受土著民田,或佔山荒地開墾,以報秋糧。於是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便是“格來古張氏”的由來。

自2000年春到2003年秋,格來古張氏家族的後人開始又一次的續修家譜工作,也開始了又一次的尋根之旅。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宗祠。 王仁剛 攝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清河世系葉冊、茂冊、補遺及零星資料》的《野鴨塘張氏家譜》,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聖旨”等珍貴文物原件,查考《明史通鑑》等史書資料;又根據明清以來格來古等地遺存的墓誌、碑誌以及家族後人保存的一些文字記載;加上遍訪西昌以及周邊家族後人,基本理清了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率旨領兵來建南征伐,“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至2003年上下621年的格來古張氏家族的輩分排序。

這很重要,因為戰亂和自然災害,自第七代起就有人陸續遷往各地,近的遍及安寧河兩岸及邛海周邊,遠的遷到鹽源、普格及外省各地。由於居住分散,基本沒有往來,許多都沒有按輩分排序取名字,不但“彼此陌生,路遇不相識”,而且單名、重名太多,“宗支世系沒有理續”。

更重要的,是再一次明確:格來古張氏是清河世系,來自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來建昌至2003年,已621年,“迄傳20代”(截止2003年)。

《西昌縣誌·政制志》記載:“張德,明直隸正定府人,幼有大志,倜儻不羈。元末隨太祖起兵數年,戰、攻、守禦,厥功居多,官至昭信校尉。太祖登基之三年,大封功臣,敕受昭信校尉,管軍百戶。”

昭信校尉是武散官名,相當於現在的軍銜,上尉之類的。金始置,正七品,元升正六品。《三國志·費禕傳》:“(諸葛)亮以初從南歸,以禕為昭信校尉,使吳。”

百戶,官名。金初設置,為世襲軍職,元代相沿。明代衛所兵制亦設百戶所,為世襲軍職,百戶統兵120人,正六品。百戶是軍隊裡的擔任的職務,根據管轄的人數來看,相當於現在的連長吧。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收藏的明朝洪武三年聖旨。

其任職的“文件”,即皇帝詔書現在還完整保留,原文如下:

 奉天承運皇帝聖旨:

朕以武功定天下,必任勇毅之士宣力以廣疆宇。考之古典,有功者宣報焉。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張德,事朕以來,戰、攻、守禦,勤勞居多。今天下已定,論功行賞,進以武秩,使爾子孫世世承襲。爾尚蓋加恭謹,嚴紀律以撫軍士,保祿職以及後人,庶稱朕報功之意。可仍前昭信校尉,管軍百戶。宣令張德准此。

洪武三年十一月


這份600多年前的“文件”不太好讀懂,沒關係,只要弄懂裡面說的兩個意思就行:一是封張德為昭信校尉,管軍百戶。二是使爾子孫世世承襲。

然後就有《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記載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帶著這個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前後三年奏凱。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張氏鎮守缸窯口,落業定居格來古邛池之地。

這就很清楚了:格來古張家的祖先就是這位637年前,帶著聖旨領兵來建南征伐的張興。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所立“張氏宗祠合族子孫繁衍字派碑”,格來古張家自第十一代起按照:“國、達、懷、耀、志、紹、宗、祖、修、齊、治、平、德、明、文、武”的順序排輩,我對面這位張萍女士應該是格來古張家第17代傳人。

繼續追根溯源,初步明確:“先祖的根是從陝西遷徙到長沙,又從長沙遷南京直肆府,又遷蘇州府新陽縣、華陽縣千百年。”這個結論雖然沒有直接的文字證明,但《中華姓氏通史》《蘇州張氏家譜等》相關內容給出了有力證據。

格來古張家的先祖張德是從蘇州參加朱元璋農民起義的,屢立戰功後定居北京鎮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的,而不是有些文章中所說的“原籍北京鎮定府(正定府)清河縣青石橋轉拐第三家的張德,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野鴨塘張氏家譜》內文。

家族歷代名人輩出


據《開闢川南小序》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張興自北京正定府趕赴建南平叛,“斯時人丁稀少,寥寥如晨星矣。”“故請旨安民,邀楊、郭、沈、陳、何、王、李、姚等姓同人募化,在瀘山建修寺廟十八重,招僧道尼流以為常住”。“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公舍良田三十畝於瀘山寺院,以備香燈之資。”

就是說,為了解決當時人丁稀少的問題,格來古先祖張興請示朝廷後,與幾家大戶人家共同出資,在瀘山修建了一個大“道場”——即現在的旅遊勝地——瀘山景區。他還捐出30畝好田給寺院,以解決那些僧眾的生活問題。

這還不算,這位先祖還“公又奉旨於帝,邀同人共立建城,修其郭固,以益商人,以利交通,以培瀘峰邛池……又修建城街衢十五里”。

這段話該這樣解釋:他還主持修建建昌城,讓經商的商人們感覺很安全,讓南來北往的路人感覺很舒適方便,同時也讓邛海瀘山熱鬧起來,接著一鼓作氣,重修建昌城方圓約十五里。

《清河開闢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說得更加具體: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公等受命興工起窯,燒磚取石,夯土築建昌城。洪武二十三年完工,洪武二十四年又建修廳、府、衛衙門。洪武二十五年安鎮立府,設衛開建昌城,名曰“小云南”。

《西昌縣誌》記載:“寧遠府城,西昌縣附郭,即建昌衛。明洪武中建土城,宜德二年(1427年)砌以磚石。高三丈、周九里三分。門四、安定、建平、大通、寧遠。”

至今西昌老城區仍保持著明代佈局,這個功績非同小可,後人應該永遠記住這個名字——張興。


格來古張氏家族名人輩出,科舉時代,幾乎代代都有人考取功名,秀才、舉人、貢生比比皆是。到近代,有一位名人該大書特書。他就是張劍波。

張劍波(1911—1993),字紹淵,應該是格來古張氏家族的第16代傳人。民國時期西昌著名的實業家,與人合夥開辦銀行、商號、工廠、電影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昌軍管會財經處副處長,後被選為西昌市人大第一二三屆副主任。他是民盟西昌縣委的創始人,早年西昌《建寧報》的創刊人之一。書法善行楷、魏碑,現大巷口月城雕塑上“月城”二字就是他留下來的墨寶。

到了當代,據張萍女士介紹,木裡山火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張浩就是格來古張氏家族後人,這個名字永遠留在了國家英雄譜上。

張浩(1990—2019),生前是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四中隊中隊長,中共黨員,1990年6月出生,2009年9月入伍,曾榮立三等功一次,嘉獎三次,獲評優秀學員兩次,優秀基層幹部一次,優秀教練員一次。

他的悼詞是這樣的:

他能力素質全面,在廣大指戰員中,有很好的口碑和威信,在武警學院兩次被評為優秀學員。畢業後,自願選擇到高寒缺氧、森林火災頻發的木裡藏區工作。他始終嚴於律己,勇於擔當,是大家的暖心人。在擔任中隊長以來,先後帶領中隊圓滿完成30多次火災撲救任務。

2019年,面對森林火災頻發的情況,張浩自願放棄休假回家的機會,先後參與13次滅火戰鬥,從未缺席一場,每次任務都戰鬥在最前線,用頑強毅力克服疲勞和傷痛。他不辱使命,用生命踐行了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

2019年4月6日早上10點40分,張浩骨灰安放在西昌烈士陵園。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張氏祠堂大門。

矢志不渝,立公約告後人


國家的命運,就是民族的命運,就是家族的命運。從先祖張興“夯土築建昌城,以培瀘峰邛池”,到張劍波“實業救國”,格來古張氏家族還有飽受戰亂、自然災害及國民黨反動派蹂躪的歷史記錄。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根據《格來古張氏家譜》和中壩鄉野鴨塘《野鴨塘張氏家譜》以及其它資料記載: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3年),格來古張氏家族傳人在格來古新建宗祠,正殿三間。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修建耳房四間,公眾橘園一處。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八月初七大地震,天崩地裂,宗祠損壞重修。

這是天災。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逆發入川,將宗祠之神座譭棄……再次重建,擬定字派國、達、懷、耀、志、紹、宗、祖、修、齊、治、平、德、明、文、武。”

這是戰亂。

還有人禍!

魚市街張家大院主人之一、格來古張氏家族傳人張宗華生前撰寫的回憶錄中憤怒地寫道:“紅軍(長征)路過西昌時,我已經有一歲多點,那時國民黨防紅軍攻進西昌城,搞所謂“堅壁清野”,把城外邊魚市街等處的房子,(用)西洋油放火燒光了。那時我父母在下魚市街做染布作坊,被國民黨兵強趕出門,放火燒房,(我父母)什麼東西也沒有帶,逃難到邛海彎腰樹下……”

“(逃難)回來後一無所有,(只好)在洗魚溝破院子趙國太處借住……”

他還在其生前撰寫的《格來古老張家介紹》中憤怒控訴:抗日戰爭中,蔣介石看中格來古,在此大興土木。以至於“格來古許多民房破壞,草屋被拆,果園沒有了,大樹沒有了,張氏祠堂只剩門面了,後殿拆除了。”

國民黨反動派甚至將“防空洞出土掩埋墓地,碑石遍散山下……”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格來古張氏家族:遷居建昌六百餘年 見證西昌發展變遷


瀘山腳下格來古。 王仁剛 攝


儘管如此,格來古張氏家族歷代傳人依舊“尊祖訓、守本分”,渴盼西昌早日解放,張宗華的五叔還參加了地下黨。西昌解放後,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為建設美麗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2003年修編的《格來古張氏家譜》更是訂立《格來古張氏閣族公約》共10條,其中前7條是這樣的:

1、愛祖國,關心集體,熱心公益。

2、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做違法的事,不販毒吸毒。維護社會治安。

3、搞好精神文明,做到“五講”“四美”“三熱愛”,爭當文明標兵。

4、敬老愛幼,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愛護弟妹。

5、學習科學、技術、文化。張氏子女必須上學讀書。

6、團結、有愛,和睦對人,互相幫助。

7、勤儉持家,勤勞致富,早日實現小康。

…… 

光陰荏苒,時代變遷。但邛海邊的張氏祠堂依舊保存完好,彷彿在訴說格來古張氏家族600多年的繁衍生息史,也就是我們居住的西昌市600多年的發展變遷史。


  文/圖 特約撰稿 王青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