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奇點'

""哲學的奇點

……在宇宙中存在一點,在該處理論自身失效。這正是數學家稱為奇點的一個例子。

---《時間簡史》(第三章,33頁)

我永遠不能理解大爆炸理論,也讀不懂《時間簡史》,但是我卻記住了“奇點”這個詞彙,並記住了使理論失效的意思。我不時地會想到這個詞,總是感到它對我的哲學思考會有一種啟示,即是說,有沒有一個哲學上的奇點,在那裡,我們從古至今的一切哲學理論都自身失效?或者再更進一步說,一切現有的思維模式或“意識結構”自身失效?當我們聯想到哲學的“無前提”,無前提的意識的本初狀態,自我意識、純粹自我等等觀念時,我又一次想到了奇點。

哲學有一種抑制不住的衝動和無法平息的渴求:就是要尋求一個“絕對”,這一絕對不以任何他物為前提或條件,同時又是一切他物和它自身的前提和條件,它同時是第一因、自因和最終因。

這一絕對在歷史上呈現出各種不同而又相互聯繫的形態,被賦予各種各樣的名稱,構成各式各樣的理論體系,並且是所有這些體系得以建立的本體論基礎,沒有這樣一個基礎,哲學家便不會感到滿意,哲學的意向性永遠意向著這樣一種東西,哲學史上的形而上學只是這種絕對的各種版本而已。

不管我們把它稱為絕對、存在本身、實體、自因、第一因、純粹意識、絕對精神、先驗自我,還是生命衝動、意志、本體、物自體、純粹經驗、“事物本身”,抑或別的什麼,哪怕是個體偶在、上帝等等,凡是追求這最終“落腳點”和“出發點”的“無前提”的前提的,都是標有不同名稱的同一個東西,或者是那同一個東西之不同側面和方面,或者是對那同一個東西認識過程或認識方法的描述,或者是思想家們思想這同一個東西時選取的角度、視角上的差異,也就是說,我們使用不同名稱,在極其複雜,甚至相互對立、矛盾和衝突的意義下理解到的那唯一的實在(或非實在,人們對實在的理解也極其複雜),那最後的東西,也許就是一個哲學上的奇點,這一點上所有的理論自身失效。之所以沒有一種形而上學達到“科學”的程度,沒有一種形而上學理論能夠令人滿意,其原因也許在於人們總是要在奇點處試圖維護理論本身的有效性,而這恰恰是與奇點之為奇點是相矛盾的,也就是說形而上學的傳統,它的悖論恰在於試圖要在一個理論自身失效的地方構建理論,這就好比挖掉一切根基去尋找“真正的”根基一樣,並把大廈建在地面之下,此大廈永遠處於下沉狀態,或失重狀態,因為要麼它被地基吸引而衝向地基,要麼自身需要立在地基上才立得住,所以它必須一直處於尋找地基的狀態,要麼因為沒有這種吸引,也沒有尋找地基的“慾望”而處於失重的飄忽不定中。

形上學的大廈建在各式各樣的地基上,但是所有地基最終都承擔不住形上學的重壓,所以形上學大廈不時傾覆,或者一再地從一個地基轉向另一個地基,因為每一個地基,他們本身還不是穩固的,自身也需要他物的支撐,因而最後下沉或失重的不僅是形上學的大廈,而且還有諸多地基,它們的目標是落實到一個唯一的、絕對的、永恆的、純粹的地基上去,在這個地基上再沒有可以下沉的地方,所有的大廈和那些自身不穩固的地基都在這一奇點處達到了歸宿,這一點就是哲學的奇點。

哲學史上的巨人們窮盡了各種方法,歷經了各種苦難,始終對於這樣的無前提的前提,絕對、純粹和存在本身嚮往不已,並總是要試圖理解它、規定它,不管形而上學以何面目出現,並且表現得有多麼獨特、深邃、奇異,它們追尋的卻只是同樣的東西,解釋的也是同樣的東西。總體上看主要採取了以下的主要路線:

一、柏拉圖主義路線,或理念論的路線,把絕對視為是一種獨立於,且高於具體萬物的理念型相。

一切被稱之為“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家,如黑格爾也可歸入這一類,他的絕對精神就是。

二、笛卡爾主義路線。我思故我在,一切都是我或我思,現象學的純粹意識,康德的先驗唯心主義等等。

大體而言,這是西方哲學主客二分式的表現,要麼把主體消融在客體中並把客體絕對化為存在本身,這種客體如有精神的特性,就叫做客觀唯心主義,要有物質的特性就叫做唯物主義;要麼把客體消融在主體之中,並把主體絕對化,本體化為存在本身,這種絕對化了的主體同時又被看成是客觀的(因為它是絕對的),但是人們叫它為唯心主義。(對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種沒有哲學頭腦的粗暴劃分,我之所以要沿用它,就是要表明它是何等粗陋,何等狹隘和片面,部分地也是為了讓習慣於這種劃分的人容易理解我的思路的進展,免得他們失去了“主義”的劃分和“陣營”的歸屬而失去方向感。在哲學裡把自己劃入某個主義,或歸於某個陣營之下,已然出離了哲學,遠離了哲學,違背了哲學,打著不論什麼主義的探照燈都會使自己成為思想的蝙蝠,只會使自己什麼也看不見。在進入哲學之前,受了任何主義的蠱惑等於先弄瞎了眼睛再開始尋寶,或等於戴了有色眼鏡去尋找各種不同色彩的東西一樣。)要麼意識到主客二分造成的困難,而試圖將兩者溝通起來,並且只能在主體性的前提下溝通起來,稱之為主體間性(主體際性,主體交互性,inter-subjectivity)用以表示一種即是主體又是客體,既不是主體又不是客體的東西。

三、非理性主義路線。這是與上述兩種路線都對立的第三條路線,在它看來,那我們所追求的唯一者,或絕對,只是我們的主觀意志,一種求生存的意志,求強力的意志,一種盲目的生命衝動,一種意識之流,一種當下的私人體驗,或對上帝的愛等等,基本上都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的某種或某幾種盲目的衝動、欲求、煩、畏、死等體驗、情感、心理狀態、道德意識、宗教情感等等非理性的東西作為最終因或第一因的。這樣的路線和上面兩條几乎一樣古老,但在近代表現得更為系統、明確,並形成了意志主義、生命哲學、存在主義等等各種形態。實際上這只是“唯心主義”那一派裡面傾向於非理性因素的部分。或者是心理主義的哲學形式,哲學化了的心理。

最終,上述各種路線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唯一點,或者他們的大廈仍在下沉、傾覆,幾乎稱不上大廈,所以有人站起來反對這樣的“徒勞”,斥之為胡說的“廢話”,並且主張凡是不能被我們經驗證實或證偽的都是形而上學,都應該一律從科學中清除出去。這種主張實際上是要取消哲學。然而取消哲學的主張卻成了一個很哲學的主張,並被當做重要的哲學思想,這實在是奇觀。但是這一主張本身即刻向我們證明哲學無法取消,因為取消本身就即刻成了哲學。因為一個人,他的思想不達到一定的高度,就無法說出取消哲學這樣富有哲理的話,一個敢於“取消”哲學的人,已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哲學家了。

既然形而上學全是胡說,那麼在邏輯或語言上必然出現了問題。如果對邏輯或語言進行“分析”,分析成可被經驗證實的程度,則“胡說”可以休矣。於是,在醫治哲學病的胡言亂語中,出現了新的胡言亂語,七嘴八舌,在試圖分析語言的過程中越發使他們的語言異常難以理解,於是醫生成了更嚴重的病人,不但沒有治好病,自己先被感染了。語言分析哲學成了新形態下的胡說和廢話。

如果分析學派和實證主義從他們的立場和視角把形而上學稱為胡說和廢話,形而上學甚至於用不著對它們加以反駁,因為形而上學本身足以對它們做出回答,這個回答恰好就是分析和實證主義派自己所說的那些話。因為“拒斥”形而上學就等於承認了它,並將它視為威脅,而每一個拒斥的行動都在強化著形而上學,所以他們的勞動的確不是徒勞的,而是適得其反,他們在證明形上學是廢話的時候,讓我們再一次經歷了對形上學的深思、再思,從而深化了我們對形上學的理解。他們的拒斥和反對,是從反面深化了我們對形上學的考察。所以形上學一定對拒斥它的偉人們表示謝意的。如果我們不瞭解形上學,我們就不明白何以要拒斥它。我們瞭解了它,則我們沒有拒斥它,反而被它給吸引了。這就是形上學的力量。

可見,哲學取消不了,形上學也拒斥不了。不管科學發展到多麼高深的程度,哲學始終在。並且哲學每面臨一次大的危機,必定伴隨著大的發展,新的視域的開闢,新的視角的發現,新的理論的湧現。因為精神不息,哲學不死,死掉的都不是哲學,只是披著哲學外衣的真正的“廢話”。

在哲學的奇點處,一切以主客二分或對立統一為基礎的思維模式都將自身失效。因為這個奇點沒有主體、客體、精神、物質、思維、存在、現象、本質、內在、外在、原因、結果、主詞、謂詞、實體、屬性……的區分,也沒有可以使它們聯繫起來的中介,沒有是的判斷,因為它什麼都不是,說它是什麼這樣的判斷是不存在的,即沒有主次,也沒有謂詞,也沒有連接詞,既沒有主體,也沒有客體,也沒有主體對客體的認識,也沒有主體的自我意識,純粹自我,沒有自我、我思和我思對象,沒有意向性,什麼都沒有,必須把一切都清除出去,連自我意識,先驗自我這樣的東西都要清除出去,所有的一切都被清除了以後還剩下來的東西就是奇點,也就是說奇點就是無。這個無,是把一切都清除了以後,或還原了以後還“剩下來的東西”,因而又是有,這個奇點就是存在本身,它既有有,又有無,既無有,有無無,是大有與大無的統一。說它在,它恰好不在,說它不在,則剛好表明它在,任何對它的陳述都恰好成為相反的意思,是兩可,兩不可,既是又不是的一個不是東西的東西,一種不是什麼的是,和一種什麼都是的不是。

這種奇點,頗似佛學中的“頑空”。

但它也不是不加分析,不假思索地胡亂說出來的東西。我們必須找到這麼一個什麼都不是的是來,說它什麼都不是,是因為它是無規定的,因而不是這個或那個是,說它還仍然是個是,因為它什麼都不是。

這個什麼都不是的是,就是形上學追求的終極目標,因而形上學十分接近虛無主義,容易讓人抓摸不住,感到沒有抓手,因而形上學的大廈容易下沉和傾覆。

因為形上學的大廈,其建築過程恰恰是拆卸過程,只有把一切的一切都拆解完了,形上學的形象才巍然屹立起來,只有消除了所有根基以後才露出形上學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無,但它卻是一個根基,因而又是有。

對於形上學而言,建構就是解構,解構卻是建構。形上學無構可建,無構可解,因而常理失效,理智和理性都失效,邏輯失效,語言失效,是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的。然而這種不可思議,並不是說它是神祕的或背理的,也不是說它是夢囈,而只是說它只是無,它是奇點,是言說和思議失效的地方,因為言說和思議不適合這樣一個獨特的對象,竟至於“開口便是錯”,所以應當保持沉默。然而達到這種心安理得的沉默,必須經過所有思議和言說的路,一直迴歸到這個奇點才行,否則你將忍不住還要思議,還要言說。那種抑制不住的衝動正是奇點的神奇吸引,它向一切深思之士投出曖昧的誘惑,並且總在你眼前一亮的時候消失殆盡,無影無蹤。因而人類思維是被奇點迷惑了,所勾引,人類在這一點上已經難以自拔,這是思之宿命。

家醍醐灌頂的生命策略

普通人學習哲學,並不是要做學問,而是想從哲學中獲得啟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經驗上,不斷地思索、懷疑、反思······從而組織成自己的哲學,找到應對各種問題的方法。

這門哲學課程將圍繞人生中有關孤獨、愛恨、生死、迷惘、慾望等20個“大問題”展開,每個“大問題”分為5講,為你講述海德格爾、亞里士多德、叔本華、尼采、加繆、柏拉圖、薩特等20位古今哲學家的思想體系,從中探索出屬於自己的生命策略。

"哲學的奇點

……在宇宙中存在一點,在該處理論自身失效。這正是數學家稱為奇點的一個例子。

---《時間簡史》(第三章,33頁)

我永遠不能理解大爆炸理論,也讀不懂《時間簡史》,但是我卻記住了“奇點”這個詞彙,並記住了使理論失效的意思。我不時地會想到這個詞,總是感到它對我的哲學思考會有一種啟示,即是說,有沒有一個哲學上的奇點,在那裡,我們從古至今的一切哲學理論都自身失效?或者再更進一步說,一切現有的思維模式或“意識結構”自身失效?當我們聯想到哲學的“無前提”,無前提的意識的本初狀態,自我意識、純粹自我等等觀念時,我又一次想到了奇點。

哲學有一種抑制不住的衝動和無法平息的渴求:就是要尋求一個“絕對”,這一絕對不以任何他物為前提或條件,同時又是一切他物和它自身的前提和條件,它同時是第一因、自因和最終因。

這一絕對在歷史上呈現出各種不同而又相互聯繫的形態,被賦予各種各樣的名稱,構成各式各樣的理論體系,並且是所有這些體系得以建立的本體論基礎,沒有這樣一個基礎,哲學家便不會感到滿意,哲學的意向性永遠意向著這樣一種東西,哲學史上的形而上學只是這種絕對的各種版本而已。

不管我們把它稱為絕對、存在本身、實體、自因、第一因、純粹意識、絕對精神、先驗自我,還是生命衝動、意志、本體、物自體、純粹經驗、“事物本身”,抑或別的什麼,哪怕是個體偶在、上帝等等,凡是追求這最終“落腳點”和“出發點”的“無前提”的前提的,都是標有不同名稱的同一個東西,或者是那同一個東西之不同側面和方面,或者是對那同一個東西認識過程或認識方法的描述,或者是思想家們思想這同一個東西時選取的角度、視角上的差異,也就是說,我們使用不同名稱,在極其複雜,甚至相互對立、矛盾和衝突的意義下理解到的那唯一的實在(或非實在,人們對實在的理解也極其複雜),那最後的東西,也許就是一個哲學上的奇點,這一點上所有的理論自身失效。之所以沒有一種形而上學達到“科學”的程度,沒有一種形而上學理論能夠令人滿意,其原因也許在於人們總是要在奇點處試圖維護理論本身的有效性,而這恰恰是與奇點之為奇點是相矛盾的,也就是說形而上學的傳統,它的悖論恰在於試圖要在一個理論自身失效的地方構建理論,這就好比挖掉一切根基去尋找“真正的”根基一樣,並把大廈建在地面之下,此大廈永遠處於下沉狀態,或失重狀態,因為要麼它被地基吸引而衝向地基,要麼自身需要立在地基上才立得住,所以它必須一直處於尋找地基的狀態,要麼因為沒有這種吸引,也沒有尋找地基的“慾望”而處於失重的飄忽不定中。

形上學的大廈建在各式各樣的地基上,但是所有地基最終都承擔不住形上學的重壓,所以形上學大廈不時傾覆,或者一再地從一個地基轉向另一個地基,因為每一個地基,他們本身還不是穩固的,自身也需要他物的支撐,因而最後下沉或失重的不僅是形上學的大廈,而且還有諸多地基,它們的目標是落實到一個唯一的、絕對的、永恆的、純粹的地基上去,在這個地基上再沒有可以下沉的地方,所有的大廈和那些自身不穩固的地基都在這一奇點處達到了歸宿,這一點就是哲學的奇點。

哲學史上的巨人們窮盡了各種方法,歷經了各種苦難,始終對於這樣的無前提的前提,絕對、純粹和存在本身嚮往不已,並總是要試圖理解它、規定它,不管形而上學以何面目出現,並且表現得有多麼獨特、深邃、奇異,它們追尋的卻只是同樣的東西,解釋的也是同樣的東西。總體上看主要採取了以下的主要路線:

一、柏拉圖主義路線,或理念論的路線,把絕對視為是一種獨立於,且高於具體萬物的理念型相。

一切被稱之為“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家,如黑格爾也可歸入這一類,他的絕對精神就是。

二、笛卡爾主義路線。我思故我在,一切都是我或我思,現象學的純粹意識,康德的先驗唯心主義等等。

大體而言,這是西方哲學主客二分式的表現,要麼把主體消融在客體中並把客體絕對化為存在本身,這種客體如有精神的特性,就叫做客觀唯心主義,要有物質的特性就叫做唯物主義;要麼把客體消融在主體之中,並把主體絕對化,本體化為存在本身,這種絕對化了的主體同時又被看成是客觀的(因為它是絕對的),但是人們叫它為唯心主義。(對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種沒有哲學頭腦的粗暴劃分,我之所以要沿用它,就是要表明它是何等粗陋,何等狹隘和片面,部分地也是為了讓習慣於這種劃分的人容易理解我的思路的進展,免得他們失去了“主義”的劃分和“陣營”的歸屬而失去方向感。在哲學裡把自己劃入某個主義,或歸於某個陣營之下,已然出離了哲學,遠離了哲學,違背了哲學,打著不論什麼主義的探照燈都會使自己成為思想的蝙蝠,只會使自己什麼也看不見。在進入哲學之前,受了任何主義的蠱惑等於先弄瞎了眼睛再開始尋寶,或等於戴了有色眼鏡去尋找各種不同色彩的東西一樣。)要麼意識到主客二分造成的困難,而試圖將兩者溝通起來,並且只能在主體性的前提下溝通起來,稱之為主體間性(主體際性,主體交互性,inter-subjectivity)用以表示一種即是主體又是客體,既不是主體又不是客體的東西。

三、非理性主義路線。這是與上述兩種路線都對立的第三條路線,在它看來,那我們所追求的唯一者,或絕對,只是我們的主觀意志,一種求生存的意志,求強力的意志,一種盲目的生命衝動,一種意識之流,一種當下的私人體驗,或對上帝的愛等等,基本上都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的某種或某幾種盲目的衝動、欲求、煩、畏、死等體驗、情感、心理狀態、道德意識、宗教情感等等非理性的東西作為最終因或第一因的。這樣的路線和上面兩條几乎一樣古老,但在近代表現得更為系統、明確,並形成了意志主義、生命哲學、存在主義等等各種形態。實際上這只是“唯心主義”那一派裡面傾向於非理性因素的部分。或者是心理主義的哲學形式,哲學化了的心理。

最終,上述各種路線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唯一點,或者他們的大廈仍在下沉、傾覆,幾乎稱不上大廈,所以有人站起來反對這樣的“徒勞”,斥之為胡說的“廢話”,並且主張凡是不能被我們經驗證實或證偽的都是形而上學,都應該一律從科學中清除出去。這種主張實際上是要取消哲學。然而取消哲學的主張卻成了一個很哲學的主張,並被當做重要的哲學思想,這實在是奇觀。但是這一主張本身即刻向我們證明哲學無法取消,因為取消本身就即刻成了哲學。因為一個人,他的思想不達到一定的高度,就無法說出取消哲學這樣富有哲理的話,一個敢於“取消”哲學的人,已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哲學家了。

既然形而上學全是胡說,那麼在邏輯或語言上必然出現了問題。如果對邏輯或語言進行“分析”,分析成可被經驗證實的程度,則“胡說”可以休矣。於是,在醫治哲學病的胡言亂語中,出現了新的胡言亂語,七嘴八舌,在試圖分析語言的過程中越發使他們的語言異常難以理解,於是醫生成了更嚴重的病人,不但沒有治好病,自己先被感染了。語言分析哲學成了新形態下的胡說和廢話。

如果分析學派和實證主義從他們的立場和視角把形而上學稱為胡說和廢話,形而上學甚至於用不著對它們加以反駁,因為形而上學本身足以對它們做出回答,這個回答恰好就是分析和實證主義派自己所說的那些話。因為“拒斥”形而上學就等於承認了它,並將它視為威脅,而每一個拒斥的行動都在強化著形而上學,所以他們的勞動的確不是徒勞的,而是適得其反,他們在證明形上學是廢話的時候,讓我們再一次經歷了對形上學的深思、再思,從而深化了我們對形上學的理解。他們的拒斥和反對,是從反面深化了我們對形上學的考察。所以形上學一定對拒斥它的偉人們表示謝意的。如果我們不瞭解形上學,我們就不明白何以要拒斥它。我們瞭解了它,則我們沒有拒斥它,反而被它給吸引了。這就是形上學的力量。

可見,哲學取消不了,形上學也拒斥不了。不管科學發展到多麼高深的程度,哲學始終在。並且哲學每面臨一次大的危機,必定伴隨著大的發展,新的視域的開闢,新的視角的發現,新的理論的湧現。因為精神不息,哲學不死,死掉的都不是哲學,只是披著哲學外衣的真正的“廢話”。

在哲學的奇點處,一切以主客二分或對立統一為基礎的思維模式都將自身失效。因為這個奇點沒有主體、客體、精神、物質、思維、存在、現象、本質、內在、外在、原因、結果、主詞、謂詞、實體、屬性……的區分,也沒有可以使它們聯繫起來的中介,沒有是的判斷,因為它什麼都不是,說它是什麼這樣的判斷是不存在的,即沒有主次,也沒有謂詞,也沒有連接詞,既沒有主體,也沒有客體,也沒有主體對客體的認識,也沒有主體的自我意識,純粹自我,沒有自我、我思和我思對象,沒有意向性,什麼都沒有,必須把一切都清除出去,連自我意識,先驗自我這樣的東西都要清除出去,所有的一切都被清除了以後還剩下來的東西就是奇點,也就是說奇點就是無。這個無,是把一切都清除了以後,或還原了以後還“剩下來的東西”,因而又是有,這個奇點就是存在本身,它既有有,又有無,既無有,有無無,是大有與大無的統一。說它在,它恰好不在,說它不在,則剛好表明它在,任何對它的陳述都恰好成為相反的意思,是兩可,兩不可,既是又不是的一個不是東西的東西,一種不是什麼的是,和一種什麼都是的不是。

這種奇點,頗似佛學中的“頑空”。

但它也不是不加分析,不假思索地胡亂說出來的東西。我們必須找到這麼一個什麼都不是的是來,說它什麼都不是,是因為它是無規定的,因而不是這個或那個是,說它還仍然是個是,因為它什麼都不是。

這個什麼都不是的是,就是形上學追求的終極目標,因而形上學十分接近虛無主義,容易讓人抓摸不住,感到沒有抓手,因而形上學的大廈容易下沉和傾覆。

因為形上學的大廈,其建築過程恰恰是拆卸過程,只有把一切的一切都拆解完了,形上學的形象才巍然屹立起來,只有消除了所有根基以後才露出形上學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無,但它卻是一個根基,因而又是有。

對於形上學而言,建構就是解構,解構卻是建構。形上學無構可建,無構可解,因而常理失效,理智和理性都失效,邏輯失效,語言失效,是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的。然而這種不可思議,並不是說它是神祕的或背理的,也不是說它是夢囈,而只是說它只是無,它是奇點,是言說和思議失效的地方,因為言說和思議不適合這樣一個獨特的對象,竟至於“開口便是錯”,所以應當保持沉默。然而達到這種心安理得的沉默,必須經過所有思議和言說的路,一直迴歸到這個奇點才行,否則你將忍不住還要思議,還要言說。那種抑制不住的衝動正是奇點的神奇吸引,它向一切深思之士投出曖昧的誘惑,並且總在你眼前一亮的時候消失殆盡,無影無蹤。因而人類思維是被奇點迷惑了,所勾引,人類在這一點上已經難以自拔,這是思之宿命。

家醍醐灌頂的生命策略

普通人學習哲學,並不是要做學問,而是想從哲學中獲得啟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經驗上,不斷地思索、懷疑、反思······從而組織成自己的哲學,找到應對各種問題的方法。

這門哲學課程將圍繞人生中有關孤獨、愛恨、生死、迷惘、慾望等20個“大問題”展開,每個“大問題”分為5講,為你講述海德格爾、亞里士多德、叔本華、尼采、加繆、柏拉圖、薩特等20位古今哲學家的思想體系,從中探索出屬於自己的生命策略。

哲學的奇點

02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學史的智慧課程

這門課程不追求“效率”,並非把教科書式的哲學導論直接扔給你,而是精心地把艱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動的故事和輕鬆的講述,用一整年的時間,通過104堂課程,帶你一點點了解漫長的哲學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講人會為你解析《存在與時間》《理想國》《沉思錄》《會飲篇》等20本經典哲學著作的精華內容。涵蓋古希臘羅馬哲學、近代早期西歐哲學、德意志古典哲學、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等內容。

"哲學的奇點

……在宇宙中存在一點,在該處理論自身失效。這正是數學家稱為奇點的一個例子。

---《時間簡史》(第三章,33頁)

我永遠不能理解大爆炸理論,也讀不懂《時間簡史》,但是我卻記住了“奇點”這個詞彙,並記住了使理論失效的意思。我不時地會想到這個詞,總是感到它對我的哲學思考會有一種啟示,即是說,有沒有一個哲學上的奇點,在那裡,我們從古至今的一切哲學理論都自身失效?或者再更進一步說,一切現有的思維模式或“意識結構”自身失效?當我們聯想到哲學的“無前提”,無前提的意識的本初狀態,自我意識、純粹自我等等觀念時,我又一次想到了奇點。

哲學有一種抑制不住的衝動和無法平息的渴求:就是要尋求一個“絕對”,這一絕對不以任何他物為前提或條件,同時又是一切他物和它自身的前提和條件,它同時是第一因、自因和最終因。

這一絕對在歷史上呈現出各種不同而又相互聯繫的形態,被賦予各種各樣的名稱,構成各式各樣的理論體系,並且是所有這些體系得以建立的本體論基礎,沒有這樣一個基礎,哲學家便不會感到滿意,哲學的意向性永遠意向著這樣一種東西,哲學史上的形而上學只是這種絕對的各種版本而已。

不管我們把它稱為絕對、存在本身、實體、自因、第一因、純粹意識、絕對精神、先驗自我,還是生命衝動、意志、本體、物自體、純粹經驗、“事物本身”,抑或別的什麼,哪怕是個體偶在、上帝等等,凡是追求這最終“落腳點”和“出發點”的“無前提”的前提的,都是標有不同名稱的同一個東西,或者是那同一個東西之不同側面和方面,或者是對那同一個東西認識過程或認識方法的描述,或者是思想家們思想這同一個東西時選取的角度、視角上的差異,也就是說,我們使用不同名稱,在極其複雜,甚至相互對立、矛盾和衝突的意義下理解到的那唯一的實在(或非實在,人們對實在的理解也極其複雜),那最後的東西,也許就是一個哲學上的奇點,這一點上所有的理論自身失效。之所以沒有一種形而上學達到“科學”的程度,沒有一種形而上學理論能夠令人滿意,其原因也許在於人們總是要在奇點處試圖維護理論本身的有效性,而這恰恰是與奇點之為奇點是相矛盾的,也就是說形而上學的傳統,它的悖論恰在於試圖要在一個理論自身失效的地方構建理論,這就好比挖掉一切根基去尋找“真正的”根基一樣,並把大廈建在地面之下,此大廈永遠處於下沉狀態,或失重狀態,因為要麼它被地基吸引而衝向地基,要麼自身需要立在地基上才立得住,所以它必須一直處於尋找地基的狀態,要麼因為沒有這種吸引,也沒有尋找地基的“慾望”而處於失重的飄忽不定中。

形上學的大廈建在各式各樣的地基上,但是所有地基最終都承擔不住形上學的重壓,所以形上學大廈不時傾覆,或者一再地從一個地基轉向另一個地基,因為每一個地基,他們本身還不是穩固的,自身也需要他物的支撐,因而最後下沉或失重的不僅是形上學的大廈,而且還有諸多地基,它們的目標是落實到一個唯一的、絕對的、永恆的、純粹的地基上去,在這個地基上再沒有可以下沉的地方,所有的大廈和那些自身不穩固的地基都在這一奇點處達到了歸宿,這一點就是哲學的奇點。

哲學史上的巨人們窮盡了各種方法,歷經了各種苦難,始終對於這樣的無前提的前提,絕對、純粹和存在本身嚮往不已,並總是要試圖理解它、規定它,不管形而上學以何面目出現,並且表現得有多麼獨特、深邃、奇異,它們追尋的卻只是同樣的東西,解釋的也是同樣的東西。總體上看主要採取了以下的主要路線:

一、柏拉圖主義路線,或理念論的路線,把絕對視為是一種獨立於,且高於具體萬物的理念型相。

一切被稱之為“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家,如黑格爾也可歸入這一類,他的絕對精神就是。

二、笛卡爾主義路線。我思故我在,一切都是我或我思,現象學的純粹意識,康德的先驗唯心主義等等。

大體而言,這是西方哲學主客二分式的表現,要麼把主體消融在客體中並把客體絕對化為存在本身,這種客體如有精神的特性,就叫做客觀唯心主義,要有物質的特性就叫做唯物主義;要麼把客體消融在主體之中,並把主體絕對化,本體化為存在本身,這種絕對化了的主體同時又被看成是客觀的(因為它是絕對的),但是人們叫它為唯心主義。(對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種沒有哲學頭腦的粗暴劃分,我之所以要沿用它,就是要表明它是何等粗陋,何等狹隘和片面,部分地也是為了讓習慣於這種劃分的人容易理解我的思路的進展,免得他們失去了“主義”的劃分和“陣營”的歸屬而失去方向感。在哲學裡把自己劃入某個主義,或歸於某個陣營之下,已然出離了哲學,遠離了哲學,違背了哲學,打著不論什麼主義的探照燈都會使自己成為思想的蝙蝠,只會使自己什麼也看不見。在進入哲學之前,受了任何主義的蠱惑等於先弄瞎了眼睛再開始尋寶,或等於戴了有色眼鏡去尋找各種不同色彩的東西一樣。)要麼意識到主客二分造成的困難,而試圖將兩者溝通起來,並且只能在主體性的前提下溝通起來,稱之為主體間性(主體際性,主體交互性,inter-subjectivity)用以表示一種即是主體又是客體,既不是主體又不是客體的東西。

三、非理性主義路線。這是與上述兩種路線都對立的第三條路線,在它看來,那我們所追求的唯一者,或絕對,只是我們的主觀意志,一種求生存的意志,求強力的意志,一種盲目的生命衝動,一種意識之流,一種當下的私人體驗,或對上帝的愛等等,基本上都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的某種或某幾種盲目的衝動、欲求、煩、畏、死等體驗、情感、心理狀態、道德意識、宗教情感等等非理性的東西作為最終因或第一因的。這樣的路線和上面兩條几乎一樣古老,但在近代表現得更為系統、明確,並形成了意志主義、生命哲學、存在主義等等各種形態。實際上這只是“唯心主義”那一派裡面傾向於非理性因素的部分。或者是心理主義的哲學形式,哲學化了的心理。

最終,上述各種路線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唯一點,或者他們的大廈仍在下沉、傾覆,幾乎稱不上大廈,所以有人站起來反對這樣的“徒勞”,斥之為胡說的“廢話”,並且主張凡是不能被我們經驗證實或證偽的都是形而上學,都應該一律從科學中清除出去。這種主張實際上是要取消哲學。然而取消哲學的主張卻成了一個很哲學的主張,並被當做重要的哲學思想,這實在是奇觀。但是這一主張本身即刻向我們證明哲學無法取消,因為取消本身就即刻成了哲學。因為一個人,他的思想不達到一定的高度,就無法說出取消哲學這樣富有哲理的話,一個敢於“取消”哲學的人,已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哲學家了。

既然形而上學全是胡說,那麼在邏輯或語言上必然出現了問題。如果對邏輯或語言進行“分析”,分析成可被經驗證實的程度,則“胡說”可以休矣。於是,在醫治哲學病的胡言亂語中,出現了新的胡言亂語,七嘴八舌,在試圖分析語言的過程中越發使他們的語言異常難以理解,於是醫生成了更嚴重的病人,不但沒有治好病,自己先被感染了。語言分析哲學成了新形態下的胡說和廢話。

如果分析學派和實證主義從他們的立場和視角把形而上學稱為胡說和廢話,形而上學甚至於用不著對它們加以反駁,因為形而上學本身足以對它們做出回答,這個回答恰好就是分析和實證主義派自己所說的那些話。因為“拒斥”形而上學就等於承認了它,並將它視為威脅,而每一個拒斥的行動都在強化著形而上學,所以他們的勞動的確不是徒勞的,而是適得其反,他們在證明形上學是廢話的時候,讓我們再一次經歷了對形上學的深思、再思,從而深化了我們對形上學的理解。他們的拒斥和反對,是從反面深化了我們對形上學的考察。所以形上學一定對拒斥它的偉人們表示謝意的。如果我們不瞭解形上學,我們就不明白何以要拒斥它。我們瞭解了它,則我們沒有拒斥它,反而被它給吸引了。這就是形上學的力量。

可見,哲學取消不了,形上學也拒斥不了。不管科學發展到多麼高深的程度,哲學始終在。並且哲學每面臨一次大的危機,必定伴隨著大的發展,新的視域的開闢,新的視角的發現,新的理論的湧現。因為精神不息,哲學不死,死掉的都不是哲學,只是披著哲學外衣的真正的“廢話”。

在哲學的奇點處,一切以主客二分或對立統一為基礎的思維模式都將自身失效。因為這個奇點沒有主體、客體、精神、物質、思維、存在、現象、本質、內在、外在、原因、結果、主詞、謂詞、實體、屬性……的區分,也沒有可以使它們聯繫起來的中介,沒有是的判斷,因為它什麼都不是,說它是什麼這樣的判斷是不存在的,即沒有主次,也沒有謂詞,也沒有連接詞,既沒有主體,也沒有客體,也沒有主體對客體的認識,也沒有主體的自我意識,純粹自我,沒有自我、我思和我思對象,沒有意向性,什麼都沒有,必須把一切都清除出去,連自我意識,先驗自我這樣的東西都要清除出去,所有的一切都被清除了以後還剩下來的東西就是奇點,也就是說奇點就是無。這個無,是把一切都清除了以後,或還原了以後還“剩下來的東西”,因而又是有,這個奇點就是存在本身,它既有有,又有無,既無有,有無無,是大有與大無的統一。說它在,它恰好不在,說它不在,則剛好表明它在,任何對它的陳述都恰好成為相反的意思,是兩可,兩不可,既是又不是的一個不是東西的東西,一種不是什麼的是,和一種什麼都是的不是。

這種奇點,頗似佛學中的“頑空”。

但它也不是不加分析,不假思索地胡亂說出來的東西。我們必須找到這麼一個什麼都不是的是來,說它什麼都不是,是因為它是無規定的,因而不是這個或那個是,說它還仍然是個是,因為它什麼都不是。

這個什麼都不是的是,就是形上學追求的終極目標,因而形上學十分接近虛無主義,容易讓人抓摸不住,感到沒有抓手,因而形上學的大廈容易下沉和傾覆。

因為形上學的大廈,其建築過程恰恰是拆卸過程,只有把一切的一切都拆解完了,形上學的形象才巍然屹立起來,只有消除了所有根基以後才露出形上學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無,但它卻是一個根基,因而又是有。

對於形上學而言,建構就是解構,解構卻是建構。形上學無構可建,無構可解,因而常理失效,理智和理性都失效,邏輯失效,語言失效,是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的。然而這種不可思議,並不是說它是神祕的或背理的,也不是說它是夢囈,而只是說它只是無,它是奇點,是言說和思議失效的地方,因為言說和思議不適合這樣一個獨特的對象,竟至於“開口便是錯”,所以應當保持沉默。然而達到這種心安理得的沉默,必須經過所有思議和言說的路,一直迴歸到這個奇點才行,否則你將忍不住還要思議,還要言說。那種抑制不住的衝動正是奇點的神奇吸引,它向一切深思之士投出曖昧的誘惑,並且總在你眼前一亮的時候消失殆盡,無影無蹤。因而人類思維是被奇點迷惑了,所勾引,人類在這一點上已經難以自拔,這是思之宿命。

家醍醐灌頂的生命策略

普通人學習哲學,並不是要做學問,而是想從哲學中獲得啟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經驗上,不斷地思索、懷疑、反思······從而組織成自己的哲學,找到應對各種問題的方法。

這門哲學課程將圍繞人生中有關孤獨、愛恨、生死、迷惘、慾望等20個“大問題”展開,每個“大問題”分為5講,為你講述海德格爾、亞里士多德、叔本華、尼采、加繆、柏拉圖、薩特等20位古今哲學家的思想體系,從中探索出屬於自己的生命策略。

哲學的奇點

02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學史的智慧課程

這門課程不追求“效率”,並非把教科書式的哲學導論直接扔給你,而是精心地把艱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動的故事和輕鬆的講述,用一整年的時間,通過104堂課程,帶你一點點了解漫長的哲學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講人會為你解析《存在與時間》《理想國》《沉思錄》《會飲篇》等20本經典哲學著作的精華內容。涵蓋古希臘羅馬哲學、近代早期西歐哲學、德意志古典哲學、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等內容。

哲學的奇點

03

100+部文藝作品的哲思與啟示

每堂課程開始,主講人都會以一部電影,一本小說或一首樂曲切入,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從鮮活的感情經驗和體悟出發,再上升到哲學性的疑問和反思,讓聽眾更輕鬆地打開哲學思考大門。

另一方面,好的文藝作品除了娛樂的功能,背後還包含著一種生命體驗、一種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藝作品背後的內涵,不拘泥於自我,更加了解他人,瞭解外部世界。

"哲學的奇點

……在宇宙中存在一點,在該處理論自身失效。這正是數學家稱為奇點的一個例子。

---《時間簡史》(第三章,33頁)

我永遠不能理解大爆炸理論,也讀不懂《時間簡史》,但是我卻記住了“奇點”這個詞彙,並記住了使理論失效的意思。我不時地會想到這個詞,總是感到它對我的哲學思考會有一種啟示,即是說,有沒有一個哲學上的奇點,在那裡,我們從古至今的一切哲學理論都自身失效?或者再更進一步說,一切現有的思維模式或“意識結構”自身失效?當我們聯想到哲學的“無前提”,無前提的意識的本初狀態,自我意識、純粹自我等等觀念時,我又一次想到了奇點。

哲學有一種抑制不住的衝動和無法平息的渴求:就是要尋求一個“絕對”,這一絕對不以任何他物為前提或條件,同時又是一切他物和它自身的前提和條件,它同時是第一因、自因和最終因。

這一絕對在歷史上呈現出各種不同而又相互聯繫的形態,被賦予各種各樣的名稱,構成各式各樣的理論體系,並且是所有這些體系得以建立的本體論基礎,沒有這樣一個基礎,哲學家便不會感到滿意,哲學的意向性永遠意向著這樣一種東西,哲學史上的形而上學只是這種絕對的各種版本而已。

不管我們把它稱為絕對、存在本身、實體、自因、第一因、純粹意識、絕對精神、先驗自我,還是生命衝動、意志、本體、物自體、純粹經驗、“事物本身”,抑或別的什麼,哪怕是個體偶在、上帝等等,凡是追求這最終“落腳點”和“出發點”的“無前提”的前提的,都是標有不同名稱的同一個東西,或者是那同一個東西之不同側面和方面,或者是對那同一個東西認識過程或認識方法的描述,或者是思想家們思想這同一個東西時選取的角度、視角上的差異,也就是說,我們使用不同名稱,在極其複雜,甚至相互對立、矛盾和衝突的意義下理解到的那唯一的實在(或非實在,人們對實在的理解也極其複雜),那最後的東西,也許就是一個哲學上的奇點,這一點上所有的理論自身失效。之所以沒有一種形而上學達到“科學”的程度,沒有一種形而上學理論能夠令人滿意,其原因也許在於人們總是要在奇點處試圖維護理論本身的有效性,而這恰恰是與奇點之為奇點是相矛盾的,也就是說形而上學的傳統,它的悖論恰在於試圖要在一個理論自身失效的地方構建理論,這就好比挖掉一切根基去尋找“真正的”根基一樣,並把大廈建在地面之下,此大廈永遠處於下沉狀態,或失重狀態,因為要麼它被地基吸引而衝向地基,要麼自身需要立在地基上才立得住,所以它必須一直處於尋找地基的狀態,要麼因為沒有這種吸引,也沒有尋找地基的“慾望”而處於失重的飄忽不定中。

形上學的大廈建在各式各樣的地基上,但是所有地基最終都承擔不住形上學的重壓,所以形上學大廈不時傾覆,或者一再地從一個地基轉向另一個地基,因為每一個地基,他們本身還不是穩固的,自身也需要他物的支撐,因而最後下沉或失重的不僅是形上學的大廈,而且還有諸多地基,它們的目標是落實到一個唯一的、絕對的、永恆的、純粹的地基上去,在這個地基上再沒有可以下沉的地方,所有的大廈和那些自身不穩固的地基都在這一奇點處達到了歸宿,這一點就是哲學的奇點。

哲學史上的巨人們窮盡了各種方法,歷經了各種苦難,始終對於這樣的無前提的前提,絕對、純粹和存在本身嚮往不已,並總是要試圖理解它、規定它,不管形而上學以何面目出現,並且表現得有多麼獨特、深邃、奇異,它們追尋的卻只是同樣的東西,解釋的也是同樣的東西。總體上看主要採取了以下的主要路線:

一、柏拉圖主義路線,或理念論的路線,把絕對視為是一種獨立於,且高於具體萬物的理念型相。

一切被稱之為“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家,如黑格爾也可歸入這一類,他的絕對精神就是。

二、笛卡爾主義路線。我思故我在,一切都是我或我思,現象學的純粹意識,康德的先驗唯心主義等等。

大體而言,這是西方哲學主客二分式的表現,要麼把主體消融在客體中並把客體絕對化為存在本身,這種客體如有精神的特性,就叫做客觀唯心主義,要有物質的特性就叫做唯物主義;要麼把客體消融在主體之中,並把主體絕對化,本體化為存在本身,這種絕對化了的主體同時又被看成是客觀的(因為它是絕對的),但是人們叫它為唯心主義。(對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種沒有哲學頭腦的粗暴劃分,我之所以要沿用它,就是要表明它是何等粗陋,何等狹隘和片面,部分地也是為了讓習慣於這種劃分的人容易理解我的思路的進展,免得他們失去了“主義”的劃分和“陣營”的歸屬而失去方向感。在哲學裡把自己劃入某個主義,或歸於某個陣營之下,已然出離了哲學,遠離了哲學,違背了哲學,打著不論什麼主義的探照燈都會使自己成為思想的蝙蝠,只會使自己什麼也看不見。在進入哲學之前,受了任何主義的蠱惑等於先弄瞎了眼睛再開始尋寶,或等於戴了有色眼鏡去尋找各種不同色彩的東西一樣。)要麼意識到主客二分造成的困難,而試圖將兩者溝通起來,並且只能在主體性的前提下溝通起來,稱之為主體間性(主體際性,主體交互性,inter-subjectivity)用以表示一種即是主體又是客體,既不是主體又不是客體的東西。

三、非理性主義路線。這是與上述兩種路線都對立的第三條路線,在它看來,那我們所追求的唯一者,或絕對,只是我們的主觀意志,一種求生存的意志,求強力的意志,一種盲目的生命衝動,一種意識之流,一種當下的私人體驗,或對上帝的愛等等,基本上都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的某種或某幾種盲目的衝動、欲求、煩、畏、死等體驗、情感、心理狀態、道德意識、宗教情感等等非理性的東西作為最終因或第一因的。這樣的路線和上面兩條几乎一樣古老,但在近代表現得更為系統、明確,並形成了意志主義、生命哲學、存在主義等等各種形態。實際上這只是“唯心主義”那一派裡面傾向於非理性因素的部分。或者是心理主義的哲學形式,哲學化了的心理。

最終,上述各種路線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唯一點,或者他們的大廈仍在下沉、傾覆,幾乎稱不上大廈,所以有人站起來反對這樣的“徒勞”,斥之為胡說的“廢話”,並且主張凡是不能被我們經驗證實或證偽的都是形而上學,都應該一律從科學中清除出去。這種主張實際上是要取消哲學。然而取消哲學的主張卻成了一個很哲學的主張,並被當做重要的哲學思想,這實在是奇觀。但是這一主張本身即刻向我們證明哲學無法取消,因為取消本身就即刻成了哲學。因為一個人,他的思想不達到一定的高度,就無法說出取消哲學這樣富有哲理的話,一個敢於“取消”哲學的人,已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哲學家了。

既然形而上學全是胡說,那麼在邏輯或語言上必然出現了問題。如果對邏輯或語言進行“分析”,分析成可被經驗證實的程度,則“胡說”可以休矣。於是,在醫治哲學病的胡言亂語中,出現了新的胡言亂語,七嘴八舌,在試圖分析語言的過程中越發使他們的語言異常難以理解,於是醫生成了更嚴重的病人,不但沒有治好病,自己先被感染了。語言分析哲學成了新形態下的胡說和廢話。

如果分析學派和實證主義從他們的立場和視角把形而上學稱為胡說和廢話,形而上學甚至於用不著對它們加以反駁,因為形而上學本身足以對它們做出回答,這個回答恰好就是分析和實證主義派自己所說的那些話。因為“拒斥”形而上學就等於承認了它,並將它視為威脅,而每一個拒斥的行動都在強化著形而上學,所以他們的勞動的確不是徒勞的,而是適得其反,他們在證明形上學是廢話的時候,讓我們再一次經歷了對形上學的深思、再思,從而深化了我們對形上學的理解。他們的拒斥和反對,是從反面深化了我們對形上學的考察。所以形上學一定對拒斥它的偉人們表示謝意的。如果我們不瞭解形上學,我們就不明白何以要拒斥它。我們瞭解了它,則我們沒有拒斥它,反而被它給吸引了。這就是形上學的力量。

可見,哲學取消不了,形上學也拒斥不了。不管科學發展到多麼高深的程度,哲學始終在。並且哲學每面臨一次大的危機,必定伴隨著大的發展,新的視域的開闢,新的視角的發現,新的理論的湧現。因為精神不息,哲學不死,死掉的都不是哲學,只是披著哲學外衣的真正的“廢話”。

在哲學的奇點處,一切以主客二分或對立統一為基礎的思維模式都將自身失效。因為這個奇點沒有主體、客體、精神、物質、思維、存在、現象、本質、內在、外在、原因、結果、主詞、謂詞、實體、屬性……的區分,也沒有可以使它們聯繫起來的中介,沒有是的判斷,因為它什麼都不是,說它是什麼這樣的判斷是不存在的,即沒有主次,也沒有謂詞,也沒有連接詞,既沒有主體,也沒有客體,也沒有主體對客體的認識,也沒有主體的自我意識,純粹自我,沒有自我、我思和我思對象,沒有意向性,什麼都沒有,必須把一切都清除出去,連自我意識,先驗自我這樣的東西都要清除出去,所有的一切都被清除了以後還剩下來的東西就是奇點,也就是說奇點就是無。這個無,是把一切都清除了以後,或還原了以後還“剩下來的東西”,因而又是有,這個奇點就是存在本身,它既有有,又有無,既無有,有無無,是大有與大無的統一。說它在,它恰好不在,說它不在,則剛好表明它在,任何對它的陳述都恰好成為相反的意思,是兩可,兩不可,既是又不是的一個不是東西的東西,一種不是什麼的是,和一種什麼都是的不是。

這種奇點,頗似佛學中的“頑空”。

但它也不是不加分析,不假思索地胡亂說出來的東西。我們必須找到這麼一個什麼都不是的是來,說它什麼都不是,是因為它是無規定的,因而不是這個或那個是,說它還仍然是個是,因為它什麼都不是。

這個什麼都不是的是,就是形上學追求的終極目標,因而形上學十分接近虛無主義,容易讓人抓摸不住,感到沒有抓手,因而形上學的大廈容易下沉和傾覆。

因為形上學的大廈,其建築過程恰恰是拆卸過程,只有把一切的一切都拆解完了,形上學的形象才巍然屹立起來,只有消除了所有根基以後才露出形上學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無,但它卻是一個根基,因而又是有。

對於形上學而言,建構就是解構,解構卻是建構。形上學無構可建,無構可解,因而常理失效,理智和理性都失效,邏輯失效,語言失效,是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的。然而這種不可思議,並不是說它是神祕的或背理的,也不是說它是夢囈,而只是說它只是無,它是奇點,是言說和思議失效的地方,因為言說和思議不適合這樣一個獨特的對象,竟至於“開口便是錯”,所以應當保持沉默。然而達到這種心安理得的沉默,必須經過所有思議和言說的路,一直迴歸到這個奇點才行,否則你將忍不住還要思議,還要言說。那種抑制不住的衝動正是奇點的神奇吸引,它向一切深思之士投出曖昧的誘惑,並且總在你眼前一亮的時候消失殆盡,無影無蹤。因而人類思維是被奇點迷惑了,所勾引,人類在這一點上已經難以自拔,這是思之宿命。

家醍醐灌頂的生命策略

普通人學習哲學,並不是要做學問,而是想從哲學中獲得啟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經驗上,不斷地思索、懷疑、反思······從而組織成自己的哲學,找到應對各種問題的方法。

這門哲學課程將圍繞人生中有關孤獨、愛恨、生死、迷惘、慾望等20個“大問題”展開,每個“大問題”分為5講,為你講述海德格爾、亞里士多德、叔本華、尼采、加繆、柏拉圖、薩特等20位古今哲學家的思想體系,從中探索出屬於自己的生命策略。

哲學的奇點

02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學史的智慧課程

這門課程不追求“效率”,並非把教科書式的哲學導論直接扔給你,而是精心地把艱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動的故事和輕鬆的講述,用一整年的時間,通過104堂課程,帶你一點點了解漫長的哲學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講人會為你解析《存在與時間》《理想國》《沉思錄》《會飲篇》等20本經典哲學著作的精華內容。涵蓋古希臘羅馬哲學、近代早期西歐哲學、德意志古典哲學、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等內容。

哲學的奇點

03

100+部文藝作品的哲思與啟示

每堂課程開始,主講人都會以一部電影,一本小說或一首樂曲切入,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從鮮活的感情經驗和體悟出發,再上升到哲學性的疑問和反思,讓聽眾更輕鬆地打開哲學思考大門。

另一方面,好的文藝作品除了娛樂的功能,背後還包含著一種生命體驗、一種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藝作品背後的內涵,不拘泥於自我,更加了解他人,瞭解外部世界。

哲學的奇點

點擊試聽專欄

《姜人生哲學到底——20位哲學家的生命策略》

"哲學的奇點

……在宇宙中存在一點,在該處理論自身失效。這正是數學家稱為奇點的一個例子。

---《時間簡史》(第三章,33頁)

我永遠不能理解大爆炸理論,也讀不懂《時間簡史》,但是我卻記住了“奇點”這個詞彙,並記住了使理論失效的意思。我不時地會想到這個詞,總是感到它對我的哲學思考會有一種啟示,即是說,有沒有一個哲學上的奇點,在那裡,我們從古至今的一切哲學理論都自身失效?或者再更進一步說,一切現有的思維模式或“意識結構”自身失效?當我們聯想到哲學的“無前提”,無前提的意識的本初狀態,自我意識、純粹自我等等觀念時,我又一次想到了奇點。

哲學有一種抑制不住的衝動和無法平息的渴求:就是要尋求一個“絕對”,這一絕對不以任何他物為前提或條件,同時又是一切他物和它自身的前提和條件,它同時是第一因、自因和最終因。

這一絕對在歷史上呈現出各種不同而又相互聯繫的形態,被賦予各種各樣的名稱,構成各式各樣的理論體系,並且是所有這些體系得以建立的本體論基礎,沒有這樣一個基礎,哲學家便不會感到滿意,哲學的意向性永遠意向著這樣一種東西,哲學史上的形而上學只是這種絕對的各種版本而已。

不管我們把它稱為絕對、存在本身、實體、自因、第一因、純粹意識、絕對精神、先驗自我,還是生命衝動、意志、本體、物自體、純粹經驗、“事物本身”,抑或別的什麼,哪怕是個體偶在、上帝等等,凡是追求這最終“落腳點”和“出發點”的“無前提”的前提的,都是標有不同名稱的同一個東西,或者是那同一個東西之不同側面和方面,或者是對那同一個東西認識過程或認識方法的描述,或者是思想家們思想這同一個東西時選取的角度、視角上的差異,也就是說,我們使用不同名稱,在極其複雜,甚至相互對立、矛盾和衝突的意義下理解到的那唯一的實在(或非實在,人們對實在的理解也極其複雜),那最後的東西,也許就是一個哲學上的奇點,這一點上所有的理論自身失效。之所以沒有一種形而上學達到“科學”的程度,沒有一種形而上學理論能夠令人滿意,其原因也許在於人們總是要在奇點處試圖維護理論本身的有效性,而這恰恰是與奇點之為奇點是相矛盾的,也就是說形而上學的傳統,它的悖論恰在於試圖要在一個理論自身失效的地方構建理論,這就好比挖掉一切根基去尋找“真正的”根基一樣,並把大廈建在地面之下,此大廈永遠處於下沉狀態,或失重狀態,因為要麼它被地基吸引而衝向地基,要麼自身需要立在地基上才立得住,所以它必須一直處於尋找地基的狀態,要麼因為沒有這種吸引,也沒有尋找地基的“慾望”而處於失重的飄忽不定中。

形上學的大廈建在各式各樣的地基上,但是所有地基最終都承擔不住形上學的重壓,所以形上學大廈不時傾覆,或者一再地從一個地基轉向另一個地基,因為每一個地基,他們本身還不是穩固的,自身也需要他物的支撐,因而最後下沉或失重的不僅是形上學的大廈,而且還有諸多地基,它們的目標是落實到一個唯一的、絕對的、永恆的、純粹的地基上去,在這個地基上再沒有可以下沉的地方,所有的大廈和那些自身不穩固的地基都在這一奇點處達到了歸宿,這一點就是哲學的奇點。

哲學史上的巨人們窮盡了各種方法,歷經了各種苦難,始終對於這樣的無前提的前提,絕對、純粹和存在本身嚮往不已,並總是要試圖理解它、規定它,不管形而上學以何面目出現,並且表現得有多麼獨特、深邃、奇異,它們追尋的卻只是同樣的東西,解釋的也是同樣的東西。總體上看主要採取了以下的主要路線:

一、柏拉圖主義路線,或理念論的路線,把絕對視為是一種獨立於,且高於具體萬物的理念型相。

一切被稱之為“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家,如黑格爾也可歸入這一類,他的絕對精神就是。

二、笛卡爾主義路線。我思故我在,一切都是我或我思,現象學的純粹意識,康德的先驗唯心主義等等。

大體而言,這是西方哲學主客二分式的表現,要麼把主體消融在客體中並把客體絕對化為存在本身,這種客體如有精神的特性,就叫做客觀唯心主義,要有物質的特性就叫做唯物主義;要麼把客體消融在主體之中,並把主體絕對化,本體化為存在本身,這種絕對化了的主體同時又被看成是客觀的(因為它是絕對的),但是人們叫它為唯心主義。(對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種沒有哲學頭腦的粗暴劃分,我之所以要沿用它,就是要表明它是何等粗陋,何等狹隘和片面,部分地也是為了讓習慣於這種劃分的人容易理解我的思路的進展,免得他們失去了“主義”的劃分和“陣營”的歸屬而失去方向感。在哲學裡把自己劃入某個主義,或歸於某個陣營之下,已然出離了哲學,遠離了哲學,違背了哲學,打著不論什麼主義的探照燈都會使自己成為思想的蝙蝠,只會使自己什麼也看不見。在進入哲學之前,受了任何主義的蠱惑等於先弄瞎了眼睛再開始尋寶,或等於戴了有色眼鏡去尋找各種不同色彩的東西一樣。)要麼意識到主客二分造成的困難,而試圖將兩者溝通起來,並且只能在主體性的前提下溝通起來,稱之為主體間性(主體際性,主體交互性,inter-subjectivity)用以表示一種即是主體又是客體,既不是主體又不是客體的東西。

三、非理性主義路線。這是與上述兩種路線都對立的第三條路線,在它看來,那我們所追求的唯一者,或絕對,只是我們的主觀意志,一種求生存的意志,求強力的意志,一種盲目的生命衝動,一種意識之流,一種當下的私人體驗,或對上帝的愛等等,基本上都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的某種或某幾種盲目的衝動、欲求、煩、畏、死等體驗、情感、心理狀態、道德意識、宗教情感等等非理性的東西作為最終因或第一因的。這樣的路線和上面兩條几乎一樣古老,但在近代表現得更為系統、明確,並形成了意志主義、生命哲學、存在主義等等各種形態。實際上這只是“唯心主義”那一派裡面傾向於非理性因素的部分。或者是心理主義的哲學形式,哲學化了的心理。

最終,上述各種路線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唯一點,或者他們的大廈仍在下沉、傾覆,幾乎稱不上大廈,所以有人站起來反對這樣的“徒勞”,斥之為胡說的“廢話”,並且主張凡是不能被我們經驗證實或證偽的都是形而上學,都應該一律從科學中清除出去。這種主張實際上是要取消哲學。然而取消哲學的主張卻成了一個很哲學的主張,並被當做重要的哲學思想,這實在是奇觀。但是這一主張本身即刻向我們證明哲學無法取消,因為取消本身就即刻成了哲學。因為一個人,他的思想不達到一定的高度,就無法說出取消哲學這樣富有哲理的話,一個敢於“取消”哲學的人,已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哲學家了。

既然形而上學全是胡說,那麼在邏輯或語言上必然出現了問題。如果對邏輯或語言進行“分析”,分析成可被經驗證實的程度,則“胡說”可以休矣。於是,在醫治哲學病的胡言亂語中,出現了新的胡言亂語,七嘴八舌,在試圖分析語言的過程中越發使他們的語言異常難以理解,於是醫生成了更嚴重的病人,不但沒有治好病,自己先被感染了。語言分析哲學成了新形態下的胡說和廢話。

如果分析學派和實證主義從他們的立場和視角把形而上學稱為胡說和廢話,形而上學甚至於用不著對它們加以反駁,因為形而上學本身足以對它們做出回答,這個回答恰好就是分析和實證主義派自己所說的那些話。因為“拒斥”形而上學就等於承認了它,並將它視為威脅,而每一個拒斥的行動都在強化著形而上學,所以他們的勞動的確不是徒勞的,而是適得其反,他們在證明形上學是廢話的時候,讓我們再一次經歷了對形上學的深思、再思,從而深化了我們對形上學的理解。他們的拒斥和反對,是從反面深化了我們對形上學的考察。所以形上學一定對拒斥它的偉人們表示謝意的。如果我們不瞭解形上學,我們就不明白何以要拒斥它。我們瞭解了它,則我們沒有拒斥它,反而被它給吸引了。這就是形上學的力量。

可見,哲學取消不了,形上學也拒斥不了。不管科學發展到多麼高深的程度,哲學始終在。並且哲學每面臨一次大的危機,必定伴隨著大的發展,新的視域的開闢,新的視角的發現,新的理論的湧現。因為精神不息,哲學不死,死掉的都不是哲學,只是披著哲學外衣的真正的“廢話”。

在哲學的奇點處,一切以主客二分或對立統一為基礎的思維模式都將自身失效。因為這個奇點沒有主體、客體、精神、物質、思維、存在、現象、本質、內在、外在、原因、結果、主詞、謂詞、實體、屬性……的區分,也沒有可以使它們聯繫起來的中介,沒有是的判斷,因為它什麼都不是,說它是什麼這樣的判斷是不存在的,即沒有主次,也沒有謂詞,也沒有連接詞,既沒有主體,也沒有客體,也沒有主體對客體的認識,也沒有主體的自我意識,純粹自我,沒有自我、我思和我思對象,沒有意向性,什麼都沒有,必須把一切都清除出去,連自我意識,先驗自我這樣的東西都要清除出去,所有的一切都被清除了以後還剩下來的東西就是奇點,也就是說奇點就是無。這個無,是把一切都清除了以後,或還原了以後還“剩下來的東西”,因而又是有,這個奇點就是存在本身,它既有有,又有無,既無有,有無無,是大有與大無的統一。說它在,它恰好不在,說它不在,則剛好表明它在,任何對它的陳述都恰好成為相反的意思,是兩可,兩不可,既是又不是的一個不是東西的東西,一種不是什麼的是,和一種什麼都是的不是。

這種奇點,頗似佛學中的“頑空”。

但它也不是不加分析,不假思索地胡亂說出來的東西。我們必須找到這麼一個什麼都不是的是來,說它什麼都不是,是因為它是無規定的,因而不是這個或那個是,說它還仍然是個是,因為它什麼都不是。

這個什麼都不是的是,就是形上學追求的終極目標,因而形上學十分接近虛無主義,容易讓人抓摸不住,感到沒有抓手,因而形上學的大廈容易下沉和傾覆。

因為形上學的大廈,其建築過程恰恰是拆卸過程,只有把一切的一切都拆解完了,形上學的形象才巍然屹立起來,只有消除了所有根基以後才露出形上學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無,但它卻是一個根基,因而又是有。

對於形上學而言,建構就是解構,解構卻是建構。形上學無構可建,無構可解,因而常理失效,理智和理性都失效,邏輯失效,語言失效,是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的。然而這種不可思議,並不是說它是神祕的或背理的,也不是說它是夢囈,而只是說它只是無,它是奇點,是言說和思議失效的地方,因為言說和思議不適合這樣一個獨特的對象,竟至於“開口便是錯”,所以應當保持沉默。然而達到這種心安理得的沉默,必須經過所有思議和言說的路,一直迴歸到這個奇點才行,否則你將忍不住還要思議,還要言說。那種抑制不住的衝動正是奇點的神奇吸引,它向一切深思之士投出曖昧的誘惑,並且總在你眼前一亮的時候消失殆盡,無影無蹤。因而人類思維是被奇點迷惑了,所勾引,人類在這一點上已經難以自拔,這是思之宿命。

家醍醐灌頂的生命策略

普通人學習哲學,並不是要做學問,而是想從哲學中獲得啟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經驗上,不斷地思索、懷疑、反思······從而組織成自己的哲學,找到應對各種問題的方法。

這門哲學課程將圍繞人生中有關孤獨、愛恨、生死、迷惘、慾望等20個“大問題”展開,每個“大問題”分為5講,為你講述海德格爾、亞里士多德、叔本華、尼采、加繆、柏拉圖、薩特等20位古今哲學家的思想體系,從中探索出屬於自己的生命策略。

哲學的奇點

02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學史的智慧課程

這門課程不追求“效率”,並非把教科書式的哲學導論直接扔給你,而是精心地把艱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動的故事和輕鬆的講述,用一整年的時間,通過104堂課程,帶你一點點了解漫長的哲學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講人會為你解析《存在與時間》《理想國》《沉思錄》《會飲篇》等20本經典哲學著作的精華內容。涵蓋古希臘羅馬哲學、近代早期西歐哲學、德意志古典哲學、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等內容。

哲學的奇點

03

100+部文藝作品的哲思與啟示

每堂課程開始,主講人都會以一部電影,一本小說或一首樂曲切入,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從鮮活的感情經驗和體悟出發,再上升到哲學性的疑問和反思,讓聽眾更輕鬆地打開哲學思考大門。

另一方面,好的文藝作品除了娛樂的功能,背後還包含著一種生命體驗、一種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藝作品背後的內涵,不拘泥於自我,更加了解他人,瞭解外部世界。

哲學的奇點

點擊試聽專欄

《姜人生哲學到底——20位哲學家的生命策略》

哲學的奇點

大咖推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