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

尼采關於女人談得很多,有褒有貶。即便如此,其實尼采也並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過幾次戀愛,只是都不成功罷了。

1882年4月,尼采旅居羅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給他介紹了一個學生,跟他學哲學,這是一個極其聰慧,富有魅力的俄國少女,叫莎樂美。

"

尼采關於女人談得很多,有褒有貶。即便如此,其實尼采也並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過幾次戀愛,只是都不成功罷了。

1882年4月,尼采旅居羅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給他介紹了一個學生,跟他學哲學,這是一個極其聰慧,富有魅力的俄國少女,叫莎樂美。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一回,尼采真心墮入了情網。

"

尼采關於女人談得很多,有褒有貶。即便如此,其實尼采也並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過幾次戀愛,只是都不成功罷了。

1882年4月,尼采旅居羅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給他介紹了一個學生,跟他學哲學,這是一個極其聰慧,富有魅力的俄國少女,叫莎樂美。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一回,尼采真心墮入了情網。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也喜歡他,後來她這樣描繪自己對他的印象:“孤獨,這是強烈的第一眼印象,尼采的形象因此而很有吸引力……當他談話激動時,眼中會點燃一對動人的火花,然後漸漸熄滅,但是,如果他心情憂鬱,他的眼睛便顯得深不可測,流露出異常孤獨的神情。


"

尼采關於女人談得很多,有褒有貶。即便如此,其實尼采也並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過幾次戀愛,只是都不成功罷了。

1882年4月,尼采旅居羅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給他介紹了一個學生,跟他學哲學,這是一個極其聰慧,富有魅力的俄國少女,叫莎樂美。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一回,尼采真心墮入了情網。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也喜歡他,後來她這樣描繪自己對他的印象:“孤獨,這是強烈的第一眼印象,尼采的形象因此而很有吸引力……當他談話激動時,眼中會點燃一對動人的火花,然後漸漸熄滅,但是,如果他心情憂鬱,他的眼睛便顯得深不可測,流露出異常孤獨的神情。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的舉止給人一種內向而沉默寡言的印象。有時,他彬彬有禮,具有一種近於女性的溫柔,待人態度友好,風度優雅。”他們的結伴旅行有五個月之久。其間,尼采向她娓娓講述往事,回憶童年,談論哲學,感受到一種被理解的快樂。然而,他那致命的羞怯再一次妨礙他表露心跡,只好懇請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愛上了莎樂美。莎樂美拒絕了這兩位求婚者。她尊敬和欽佩尼采,把他看作自己的人生導師,但她的感情還不是愛情。他們繼續友好相處,後來,由於尼采的妹妹伊麗莎白出於嫉妒而進行干預和挑撥,兩人才不歡而散。

愛情經歷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這是露·莎樂美寫給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學家尼采的。

"

尼采關於女人談得很多,有褒有貶。即便如此,其實尼采也並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過幾次戀愛,只是都不成功罷了。

1882年4月,尼采旅居羅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給他介紹了一個學生,跟他學哲學,這是一個極其聰慧,富有魅力的俄國少女,叫莎樂美。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一回,尼采真心墮入了情網。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也喜歡他,後來她這樣描繪自己對他的印象:“孤獨,這是強烈的第一眼印象,尼采的形象因此而很有吸引力……當他談話激動時,眼中會點燃一對動人的火花,然後漸漸熄滅,但是,如果他心情憂鬱,他的眼睛便顯得深不可測,流露出異常孤獨的神情。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的舉止給人一種內向而沉默寡言的印象。有時,他彬彬有禮,具有一種近於女性的溫柔,待人態度友好,風度優雅。”他們的結伴旅行有五個月之久。其間,尼采向她娓娓講述往事,回憶童年,談論哲學,感受到一種被理解的快樂。然而,他那致命的羞怯再一次妨礙他表露心跡,只好懇請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愛上了莎樂美。莎樂美拒絕了這兩位求婚者。她尊敬和欽佩尼采,把他看作自己的人生導師,但她的感情還不是愛情。他們繼續友好相處,後來,由於尼采的妹妹伊麗莎白出於嫉妒而進行干預和挑撥,兩人才不歡而散。

愛情經歷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這是露·莎樂美寫給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學家尼采的。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少女的祈禱總是虔誠的,少女的夢想總是熱烈的。莎樂美渴望什麼?她渴望有朝一日能與偉大的心靈當面對話,從那口甘泉中舀取一瓢瓊漿玉液。弗羅琳·馮·梅森伯格是莎樂美的知音,也是莎樂美的引導者,這位"女巫"仰眺璀璨的星空,猶豫的只是該讓誰來下凡?她的目光被一顆最閃亮的星,也是一顆最孤獨的星吸引了,他就是偉大而又可憐的弗萊德里希·尼采。

弗羅琳待人接物的技巧頗為圓熟,她先給莎樂美寄去尼采的新著《悲劇的誕生》,然後又寫了一封長信講述這位哲人的故事。在她的筆下,尼采的精神屹立不倒,人格獨立不羈,他劍鋒所指,竟迫得尊崇已久的恩師瓦格納無地自容,大有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勇氣和憨勁。然而,這位思想的巨人,偏偏又是生活的弱者,他年近四十,卻萍蹤浪跡,孤身漂泊,而且與病魔長年周旋。

莎樂美讀了尼采的著作,不禁為他橫空絕地的智慧所震撼,讀了弗羅琳的長信,又不禁為哲人孤苦悲涼的身世而感傷。震撼加感傷這難道還不夠嗎?她直覺自己已被征服了,是的,尼采具有偉大的心靈,她渴望儘快見到他。

帷幕徐徐拉開,導演弗羅琳·馮·梅森伯格已退到舞臺之後,她正指點歐洲最偉大的哲人去約會歐洲最聰明的閨秀,地點選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弗羅琳急於將此劇導演成千古佳話。可奇怪的副導演則是保爾·李,儘管他內心狂熱地迷戀莎樂美,卻願意退避三舍,為朋友讓路。至於最遲登場的男主角尼采,經弗羅琳和保爾·李兩人從旁大煽特煽,心中的那團烈火已由深紅而趨於純青了。

"

尼采關於女人談得很多,有褒有貶。即便如此,其實尼采也並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過幾次戀愛,只是都不成功罷了。

1882年4月,尼采旅居羅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給他介紹了一個學生,跟他學哲學,這是一個極其聰慧,富有魅力的俄國少女,叫莎樂美。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一回,尼采真心墮入了情網。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也喜歡他,後來她這樣描繪自己對他的印象:“孤獨,這是強烈的第一眼印象,尼采的形象因此而很有吸引力……當他談話激動時,眼中會點燃一對動人的火花,然後漸漸熄滅,但是,如果他心情憂鬱,他的眼睛便顯得深不可測,流露出異常孤獨的神情。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的舉止給人一種內向而沉默寡言的印象。有時,他彬彬有禮,具有一種近於女性的溫柔,待人態度友好,風度優雅。”他們的結伴旅行有五個月之久。其間,尼采向她娓娓講述往事,回憶童年,談論哲學,感受到一種被理解的快樂。然而,他那致命的羞怯再一次妨礙他表露心跡,只好懇請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愛上了莎樂美。莎樂美拒絕了這兩位求婚者。她尊敬和欽佩尼采,把他看作自己的人生導師,但她的感情還不是愛情。他們繼續友好相處,後來,由於尼采的妹妹伊麗莎白出於嫉妒而進行干預和挑撥,兩人才不歡而散。

愛情經歷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這是露·莎樂美寫給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學家尼采的。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少女的祈禱總是虔誠的,少女的夢想總是熱烈的。莎樂美渴望什麼?她渴望有朝一日能與偉大的心靈當面對話,從那口甘泉中舀取一瓢瓊漿玉液。弗羅琳·馮·梅森伯格是莎樂美的知音,也是莎樂美的引導者,這位"女巫"仰眺璀璨的星空,猶豫的只是該讓誰來下凡?她的目光被一顆最閃亮的星,也是一顆最孤獨的星吸引了,他就是偉大而又可憐的弗萊德里希·尼采。

弗羅琳待人接物的技巧頗為圓熟,她先給莎樂美寄去尼采的新著《悲劇的誕生》,然後又寫了一封長信講述這位哲人的故事。在她的筆下,尼采的精神屹立不倒,人格獨立不羈,他劍鋒所指,竟迫得尊崇已久的恩師瓦格納無地自容,大有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勇氣和憨勁。然而,這位思想的巨人,偏偏又是生活的弱者,他年近四十,卻萍蹤浪跡,孤身漂泊,而且與病魔長年周旋。

莎樂美讀了尼采的著作,不禁為他橫空絕地的智慧所震撼,讀了弗羅琳的長信,又不禁為哲人孤苦悲涼的身世而感傷。震撼加感傷這難道還不夠嗎?她直覺自己已被征服了,是的,尼采具有偉大的心靈,她渴望儘快見到他。

帷幕徐徐拉開,導演弗羅琳·馮·梅森伯格已退到舞臺之後,她正指點歐洲最偉大的哲人去約會歐洲最聰明的閨秀,地點選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弗羅琳急於將此劇導演成千古佳話。可奇怪的副導演則是保爾·李,儘管他內心狂熱地迷戀莎樂美,卻願意退避三舍,為朋友讓路。至於最遲登場的男主角尼采,經弗羅琳和保爾·李兩人從旁大煽特煽,心中的那團烈火已由深紅而趨於純青了。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甚至飄飄然,有點盲目樂觀,在寫給保爾·李的信中,跳閃著下面的語句:"請您代我問候那位俄羅斯女郎,如果這樣做有意義的話。我正需要此種類型的女子。……一段篇章的開始是婚姻。我同意最多兩年的婚姻,不過這也必須考慮到我今後十年內將做些什麼而定。"這話說得過於託大了,他以為局勢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莎樂美則未能徵得兄長羅伯特的同意,因為羅伯特的眼光完全是世俗的,對尼采這種飽學多才的老光棍抱有十足的戒心,怕妹妹會上當受騙;此外,他還告誡妹妹,作為大家閨秀,須知形象第一,名譽第一,人言可畏,浪漫無異於玩火自焚。向來特立獨行的莎樂美自然很反感這樣的提醒,她在回信中明顯帶著幾分火氣:

我既不追隨典範去生活,也不奢求自己成為誰的典範,我只為我自己而生活。因此我的生活中沒有不可逾越的規則,而是有太多不可言傳的美妙的感受--它們蘊含於我自身,在喧鬧的生活中越受壓抑越要呼喊出來。

"一個真正的男子需要兩種不同的東西:危險和遊戲。因而他需要女人,當作最危險的玩物。"這是尼采的語錄。那麼,在羅馬的聖彼得教堂他與莎樂美的約會是該算危險,還是遊戲,抑或是危險的遊戲?

尼采未及躲閃,便遭到了愛神的當胸一箭。當見到莎樂美金黃色的捲髮、優美絕倫的面部輪廓、豐滿鮮豔的嘴脣、朗若晨星的眼睛和撲面而至的青春氣息,他就無可救藥地愛上她了。這位二十一歲的妙齡女郎舉止嫻雅,氣質高華,思維敏捷,要言不煩,這些都是尼采欣賞的。當弗羅琳問及第一印象如何,尼采的評價只有短短的一句:"那是一瞬間就能征服一個人靈魂的人!"

與尼采相比,莎樂美則要冷靜得多,在她眼中,尼采的形象顯然不是什麼白馬王子的形象,與那些自己常見的華服盛裝丰神秀貌的貴族青年相比,尼采簡直無異於山野狂夫。她在回憶錄中用了以下這些詞去形容尼采:孤僻--尼采的性格幾乎一目瞭然;平凡--尼采的外表沒什麼驚人之處;樸素--尼采的衣著十分整潔;慎重--尼采的言行節制而略顯拘謹;優美--尼采的雙手非常吸引人;半盲--尼采的眼睛高度近視;笨拙--尼采的客套彷彿是一個假面具。

"

尼采關於女人談得很多,有褒有貶。即便如此,其實尼采也並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過幾次戀愛,只是都不成功罷了。

1882年4月,尼采旅居羅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給他介紹了一個學生,跟他學哲學,這是一個極其聰慧,富有魅力的俄國少女,叫莎樂美。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一回,尼采真心墮入了情網。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也喜歡他,後來她這樣描繪自己對他的印象:“孤獨,這是強烈的第一眼印象,尼采的形象因此而很有吸引力……當他談話激動時,眼中會點燃一對動人的火花,然後漸漸熄滅,但是,如果他心情憂鬱,他的眼睛便顯得深不可測,流露出異常孤獨的神情。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的舉止給人一種內向而沉默寡言的印象。有時,他彬彬有禮,具有一種近於女性的溫柔,待人態度友好,風度優雅。”他們的結伴旅行有五個月之久。其間,尼采向她娓娓講述往事,回憶童年,談論哲學,感受到一種被理解的快樂。然而,他那致命的羞怯再一次妨礙他表露心跡,只好懇請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愛上了莎樂美。莎樂美拒絕了這兩位求婚者。她尊敬和欽佩尼采,把他看作自己的人生導師,但她的感情還不是愛情。他們繼續友好相處,後來,由於尼采的妹妹伊麗莎白出於嫉妒而進行干預和挑撥,兩人才不歡而散。

愛情經歷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這是露·莎樂美寫給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學家尼采的。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少女的祈禱總是虔誠的,少女的夢想總是熱烈的。莎樂美渴望什麼?她渴望有朝一日能與偉大的心靈當面對話,從那口甘泉中舀取一瓢瓊漿玉液。弗羅琳·馮·梅森伯格是莎樂美的知音,也是莎樂美的引導者,這位"女巫"仰眺璀璨的星空,猶豫的只是該讓誰來下凡?她的目光被一顆最閃亮的星,也是一顆最孤獨的星吸引了,他就是偉大而又可憐的弗萊德里希·尼采。

弗羅琳待人接物的技巧頗為圓熟,她先給莎樂美寄去尼采的新著《悲劇的誕生》,然後又寫了一封長信講述這位哲人的故事。在她的筆下,尼采的精神屹立不倒,人格獨立不羈,他劍鋒所指,竟迫得尊崇已久的恩師瓦格納無地自容,大有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勇氣和憨勁。然而,這位思想的巨人,偏偏又是生活的弱者,他年近四十,卻萍蹤浪跡,孤身漂泊,而且與病魔長年周旋。

莎樂美讀了尼采的著作,不禁為他橫空絕地的智慧所震撼,讀了弗羅琳的長信,又不禁為哲人孤苦悲涼的身世而感傷。震撼加感傷這難道還不夠嗎?她直覺自己已被征服了,是的,尼采具有偉大的心靈,她渴望儘快見到他。

帷幕徐徐拉開,導演弗羅琳·馮·梅森伯格已退到舞臺之後,她正指點歐洲最偉大的哲人去約會歐洲最聰明的閨秀,地點選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弗羅琳急於將此劇導演成千古佳話。可奇怪的副導演則是保爾·李,儘管他內心狂熱地迷戀莎樂美,卻願意退避三舍,為朋友讓路。至於最遲登場的男主角尼采,經弗羅琳和保爾·李兩人從旁大煽特煽,心中的那團烈火已由深紅而趨於純青了。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甚至飄飄然,有點盲目樂觀,在寫給保爾·李的信中,跳閃著下面的語句:"請您代我問候那位俄羅斯女郎,如果這樣做有意義的話。我正需要此種類型的女子。……一段篇章的開始是婚姻。我同意最多兩年的婚姻,不過這也必須考慮到我今後十年內將做些什麼而定。"這話說得過於託大了,他以為局勢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莎樂美則未能徵得兄長羅伯特的同意,因為羅伯特的眼光完全是世俗的,對尼采這種飽學多才的老光棍抱有十足的戒心,怕妹妹會上當受騙;此外,他還告誡妹妹,作為大家閨秀,須知形象第一,名譽第一,人言可畏,浪漫無異於玩火自焚。向來特立獨行的莎樂美自然很反感這樣的提醒,她在回信中明顯帶著幾分火氣:

我既不追隨典範去生活,也不奢求自己成為誰的典範,我只為我自己而生活。因此我的生活中沒有不可逾越的規則,而是有太多不可言傳的美妙的感受--它們蘊含於我自身,在喧鬧的生活中越受壓抑越要呼喊出來。

"一個真正的男子需要兩種不同的東西:危險和遊戲。因而他需要女人,當作最危險的玩物。"這是尼采的語錄。那麼,在羅馬的聖彼得教堂他與莎樂美的約會是該算危險,還是遊戲,抑或是危險的遊戲?

尼采未及躲閃,便遭到了愛神的當胸一箭。當見到莎樂美金黃色的捲髮、優美絕倫的面部輪廓、豐滿鮮豔的嘴脣、朗若晨星的眼睛和撲面而至的青春氣息,他就無可救藥地愛上她了。這位二十一歲的妙齡女郎舉止嫻雅,氣質高華,思維敏捷,要言不煩,這些都是尼采欣賞的。當弗羅琳問及第一印象如何,尼采的評價只有短短的一句:"那是一瞬間就能征服一個人靈魂的人!"

與尼采相比,莎樂美則要冷靜得多,在她眼中,尼采的形象顯然不是什麼白馬王子的形象,與那些自己常見的華服盛裝丰神秀貌的貴族青年相比,尼采簡直無異於山野狂夫。她在回憶錄中用了以下這些詞去形容尼采:孤僻--尼采的性格幾乎一目瞭然;平凡--尼采的外表沒什麼驚人之處;樸素--尼采的衣著十分整潔;慎重--尼采的言行節制而略顯拘謹;優美--尼采的雙手非常吸引人;半盲--尼采的眼睛高度近視;笨拙--尼采的客套彷彿是一個假面具。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七個關健詞串聯在一起,將構成怎樣的印象已不言自明。尼采畢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對此,她並沒有感到失望和懷疑。但敬重是一回事,愛慕則是另外一回事,對於一位比自己大十七歲的病夫,莎樂美的心扉欲開還閉。這時,她母親--一位糖廠老闆的女兒開始嘀咕:"尼采先生的財產還不夠養活自己,你跟他去喝西北風?"她真的不瞭解女兒,受窮,這是莎樂美最不介意的一點。莎樂美只擔心尼采偉大的心靈是一個風暴眼,除了填沒俗世的幸福,自己還將犧牲得更多,包括人格的獨立和精神的自由。

不管怎麼說,尼采和莎樂美的旅行還是愉快的,另一護花使者(保爾·李)則未必有此同感。這無疑是全新的體驗,尼采彷彿扮演著瘋騎士堂吉訶德的角色,護衛著自己的心上人杜爾西內婭。更妙的是,他與莎樂美單獨去了一趟海濱城市蒙特卡洛(現為摩納哥的賭城)。在那裡,尼采是否把握了機遇?僅作哲學的玄談?僅有思想的共鳴?莎樂美透出的口風是:"至於尼采在蒙特卡洛是否吻過我,我已經不記得了。"恐怕連傻瓜都能猜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保爾·李見到尼采的"震顫"和莎樂美的神采飛揚,不由得大吃其醋。而尼采勝券在握,便假裝大方,慫恿自己的道友去娶莎樂美。保爾·李很清楚自己處在下風,便再次擺出高姿態:"我是一個厭世者,一想到生兒育女的世俗生活就心存厭惡。還是你娶她吧,她正是你孜孜以求的伴侶。"其實,在尼采早先的想法中,戀愛時的近視只需一副眼鏡就可豁然而愈,婚姻則是慢性疾病,不可能妙手回春,世間沒有那樣的神醫和良藥。然而莎樂美該是一個例外,世間還哪有這樣秀色可餐的解語花?她善於傾聽,無論尼采談到多麼玄奧的問題,她全都聽得懂。又豈止聽得懂,她還能恰如其分地補充幾句,彷彿畫龍點睛。為這樣的女子動心,為這樣的女子銷魂,尼采一點也不感到可羞可愧。他竟決意為莎樂美而改變自己對女性不甚樂觀的看法。幸福本來是可以這樣成全尼采的,將他身上屢屢抬頭的那股憤憤不平的戾氣化為無形,如此一來,作為哲人的尼采也許會受損,然而作為常人的尼采則必定會受益。但尼采打的是最理想的算盤:"莎樂美具備高貴而睿智的心靈,而且有鷹的視覺,有獅子的勇氣,她一定願與我一道肩負起人類精神的十字架,走一條上升之路!"他反覆思慮,居然找不到否定的可能性。那麼,事不宜遲,他決定向莎樂美求婚,畢其功於一役。可憐的哲人,在思想領域他敢於衝鋒陷陣,在感情的後花園則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懦夫,他讓道友和情敵保爾·李相機行事,代為操持,自己則一溜煙逃回了瑞士的巴塞爾,靜候遠方的佳音。

"

尼采關於女人談得很多,有褒有貶。即便如此,其實尼采也並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過幾次戀愛,只是都不成功罷了。

1882年4月,尼采旅居羅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給他介紹了一個學生,跟他學哲學,這是一個極其聰慧,富有魅力的俄國少女,叫莎樂美。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一回,尼采真心墮入了情網。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也喜歡他,後來她這樣描繪自己對他的印象:“孤獨,這是強烈的第一眼印象,尼采的形象因此而很有吸引力……當他談話激動時,眼中會點燃一對動人的火花,然後漸漸熄滅,但是,如果他心情憂鬱,他的眼睛便顯得深不可測,流露出異常孤獨的神情。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的舉止給人一種內向而沉默寡言的印象。有時,他彬彬有禮,具有一種近於女性的溫柔,待人態度友好,風度優雅。”他們的結伴旅行有五個月之久。其間,尼采向她娓娓講述往事,回憶童年,談論哲學,感受到一種被理解的快樂。然而,他那致命的羞怯再一次妨礙他表露心跡,只好懇請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愛上了莎樂美。莎樂美拒絕了這兩位求婚者。她尊敬和欽佩尼采,把他看作自己的人生導師,但她的感情還不是愛情。他們繼續友好相處,後來,由於尼采的妹妹伊麗莎白出於嫉妒而進行干預和挑撥,兩人才不歡而散。

愛情經歷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這是露·莎樂美寫給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學家尼采的。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少女的祈禱總是虔誠的,少女的夢想總是熱烈的。莎樂美渴望什麼?她渴望有朝一日能與偉大的心靈當面對話,從那口甘泉中舀取一瓢瓊漿玉液。弗羅琳·馮·梅森伯格是莎樂美的知音,也是莎樂美的引導者,這位"女巫"仰眺璀璨的星空,猶豫的只是該讓誰來下凡?她的目光被一顆最閃亮的星,也是一顆最孤獨的星吸引了,他就是偉大而又可憐的弗萊德里希·尼采。

弗羅琳待人接物的技巧頗為圓熟,她先給莎樂美寄去尼采的新著《悲劇的誕生》,然後又寫了一封長信講述這位哲人的故事。在她的筆下,尼采的精神屹立不倒,人格獨立不羈,他劍鋒所指,竟迫得尊崇已久的恩師瓦格納無地自容,大有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勇氣和憨勁。然而,這位思想的巨人,偏偏又是生活的弱者,他年近四十,卻萍蹤浪跡,孤身漂泊,而且與病魔長年周旋。

莎樂美讀了尼采的著作,不禁為他橫空絕地的智慧所震撼,讀了弗羅琳的長信,又不禁為哲人孤苦悲涼的身世而感傷。震撼加感傷這難道還不夠嗎?她直覺自己已被征服了,是的,尼采具有偉大的心靈,她渴望儘快見到他。

帷幕徐徐拉開,導演弗羅琳·馮·梅森伯格已退到舞臺之後,她正指點歐洲最偉大的哲人去約會歐洲最聰明的閨秀,地點選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弗羅琳急於將此劇導演成千古佳話。可奇怪的副導演則是保爾·李,儘管他內心狂熱地迷戀莎樂美,卻願意退避三舍,為朋友讓路。至於最遲登場的男主角尼采,經弗羅琳和保爾·李兩人從旁大煽特煽,心中的那團烈火已由深紅而趨於純青了。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甚至飄飄然,有點盲目樂觀,在寫給保爾·李的信中,跳閃著下面的語句:"請您代我問候那位俄羅斯女郎,如果這樣做有意義的話。我正需要此種類型的女子。……一段篇章的開始是婚姻。我同意最多兩年的婚姻,不過這也必須考慮到我今後十年內將做些什麼而定。"這話說得過於託大了,他以為局勢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莎樂美則未能徵得兄長羅伯特的同意,因為羅伯特的眼光完全是世俗的,對尼采這種飽學多才的老光棍抱有十足的戒心,怕妹妹會上當受騙;此外,他還告誡妹妹,作為大家閨秀,須知形象第一,名譽第一,人言可畏,浪漫無異於玩火自焚。向來特立獨行的莎樂美自然很反感這樣的提醒,她在回信中明顯帶著幾分火氣:

我既不追隨典範去生活,也不奢求自己成為誰的典範,我只為我自己而生活。因此我的生活中沒有不可逾越的規則,而是有太多不可言傳的美妙的感受--它們蘊含於我自身,在喧鬧的生活中越受壓抑越要呼喊出來。

"一個真正的男子需要兩種不同的東西:危險和遊戲。因而他需要女人,當作最危險的玩物。"這是尼采的語錄。那麼,在羅馬的聖彼得教堂他與莎樂美的約會是該算危險,還是遊戲,抑或是危險的遊戲?

尼采未及躲閃,便遭到了愛神的當胸一箭。當見到莎樂美金黃色的捲髮、優美絕倫的面部輪廓、豐滿鮮豔的嘴脣、朗若晨星的眼睛和撲面而至的青春氣息,他就無可救藥地愛上她了。這位二十一歲的妙齡女郎舉止嫻雅,氣質高華,思維敏捷,要言不煩,這些都是尼采欣賞的。當弗羅琳問及第一印象如何,尼采的評價只有短短的一句:"那是一瞬間就能征服一個人靈魂的人!"

與尼采相比,莎樂美則要冷靜得多,在她眼中,尼采的形象顯然不是什麼白馬王子的形象,與那些自己常見的華服盛裝丰神秀貌的貴族青年相比,尼采簡直無異於山野狂夫。她在回憶錄中用了以下這些詞去形容尼采:孤僻--尼采的性格幾乎一目瞭然;平凡--尼采的外表沒什麼驚人之處;樸素--尼采的衣著十分整潔;慎重--尼采的言行節制而略顯拘謹;優美--尼采的雙手非常吸引人;半盲--尼采的眼睛高度近視;笨拙--尼采的客套彷彿是一個假面具。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七個關健詞串聯在一起,將構成怎樣的印象已不言自明。尼采畢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對此,她並沒有感到失望和懷疑。但敬重是一回事,愛慕則是另外一回事,對於一位比自己大十七歲的病夫,莎樂美的心扉欲開還閉。這時,她母親--一位糖廠老闆的女兒開始嘀咕:"尼采先生的財產還不夠養活自己,你跟他去喝西北風?"她真的不瞭解女兒,受窮,這是莎樂美最不介意的一點。莎樂美只擔心尼采偉大的心靈是一個風暴眼,除了填沒俗世的幸福,自己還將犧牲得更多,包括人格的獨立和精神的自由。

不管怎麼說,尼采和莎樂美的旅行還是愉快的,另一護花使者(保爾·李)則未必有此同感。這無疑是全新的體驗,尼采彷彿扮演著瘋騎士堂吉訶德的角色,護衛著自己的心上人杜爾西內婭。更妙的是,他與莎樂美單獨去了一趟海濱城市蒙特卡洛(現為摩納哥的賭城)。在那裡,尼采是否把握了機遇?僅作哲學的玄談?僅有思想的共鳴?莎樂美透出的口風是:"至於尼采在蒙特卡洛是否吻過我,我已經不記得了。"恐怕連傻瓜都能猜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保爾·李見到尼采的"震顫"和莎樂美的神采飛揚,不由得大吃其醋。而尼采勝券在握,便假裝大方,慫恿自己的道友去娶莎樂美。保爾·李很清楚自己處在下風,便再次擺出高姿態:"我是一個厭世者,一想到生兒育女的世俗生活就心存厭惡。還是你娶她吧,她正是你孜孜以求的伴侶。"其實,在尼采早先的想法中,戀愛時的近視只需一副眼鏡就可豁然而愈,婚姻則是慢性疾病,不可能妙手回春,世間沒有那樣的神醫和良藥。然而莎樂美該是一個例外,世間還哪有這樣秀色可餐的解語花?她善於傾聽,無論尼采談到多麼玄奧的問題,她全都聽得懂。又豈止聽得懂,她還能恰如其分地補充幾句,彷彿畫龍點睛。為這樣的女子動心,為這樣的女子銷魂,尼采一點也不感到可羞可愧。他竟決意為莎樂美而改變自己對女性不甚樂觀的看法。幸福本來是可以這樣成全尼采的,將他身上屢屢抬頭的那股憤憤不平的戾氣化為無形,如此一來,作為哲人的尼采也許會受損,然而作為常人的尼采則必定會受益。但尼采打的是最理想的算盤:"莎樂美具備高貴而睿智的心靈,而且有鷹的視覺,有獅子的勇氣,她一定願與我一道肩負起人類精神的十字架,走一條上升之路!"他反覆思慮,居然找不到否定的可能性。那麼,事不宜遲,他決定向莎樂美求婚,畢其功於一役。可憐的哲人,在思想領域他敢於衝鋒陷陣,在感情的後花園則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懦夫,他讓道友和情敵保爾·李相機行事,代為操持,自己則一溜煙逃回了瑞士的巴塞爾,靜候遠方的佳音。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你不妨猜猜看,陷於戀愛迷狂狀態的尼采此時滿腦袋都蹦跳著怎樣的念頭?他想入非非:娶莎樂美為妻也許並不是最好的主意,自己更看重精神戀愛,對肉慾是排斥和鄙視的,但為了她的名譽不遭外界的惡意中傷,將彼此的姓名聯為一體仍屬必要。他甚至考慮到了最世俗的事情,那就是財產,即應該採取怎樣的方法獲得最划算的版稅?也許該去大學裡謀得一席教職,因為漂游不定的生活有損於家庭的穩定。他最感欣慰的是,既然找到了智慧的心靈伴侶,就必定有許多元氣充盈的精神之子將呱呱面世。

然而,尼采的幻想猶如精美的瓷器,被莎樂美的當頭一棒擊得粉碎。莎樂美的回答很簡單,正因為簡單,便愈加殘忍。總之一句話:莎樂美不想結婚。她希望尼采能比那位濟羅牧師更為明智,但他們都無可救藥地將心靈生活與世俗生活混為一談,糾纏不清。說到底,尼采和濟羅都沒有看出,莎樂美是一位奇異的女子,思想只是她的遊戲,她欣然入局,並不意味著她要找一位遊戲夥伴做自己的丈夫。為此,莎樂美毅然決然地將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人的求婚擋了回去。

哲人畢竟是哲人,尼采的綺夢破滅了,並不意味著他就頹唐了,就完蛋了。尼采決意向古希臘的哲人學習,捨棄世俗生活中的核心部分,妻子不再重要,又何妨退而求其次,他和莎樂美依然是心靈的朋友,依然可以誕生他們的精神之子--查拉圖斯特拉。莎樂美也不願看到這位偉大而可憐的哲人因求婚受挫而傷心,她給尼采寄去了詩篇。這的確不失為一帖良藥,使尼采的精神重又得到了撫慰:

"

尼采關於女人談得很多,有褒有貶。即便如此,其實尼采也並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過幾次戀愛,只是都不成功罷了。

1882年4月,尼采旅居羅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給他介紹了一個學生,跟他學哲學,這是一個極其聰慧,富有魅力的俄國少女,叫莎樂美。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一回,尼采真心墮入了情網。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也喜歡他,後來她這樣描繪自己對他的印象:“孤獨,這是強烈的第一眼印象,尼采的形象因此而很有吸引力……當他談話激動時,眼中會點燃一對動人的火花,然後漸漸熄滅,但是,如果他心情憂鬱,他的眼睛便顯得深不可測,流露出異常孤獨的神情。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的舉止給人一種內向而沉默寡言的印象。有時,他彬彬有禮,具有一種近於女性的溫柔,待人態度友好,風度優雅。”他們的結伴旅行有五個月之久。其間,尼采向她娓娓講述往事,回憶童年,談論哲學,感受到一種被理解的快樂。然而,他那致命的羞怯再一次妨礙他表露心跡,只好懇請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愛上了莎樂美。莎樂美拒絕了這兩位求婚者。她尊敬和欽佩尼采,把他看作自己的人生導師,但她的感情還不是愛情。他們繼續友好相處,後來,由於尼采的妹妹伊麗莎白出於嫉妒而進行干預和挑撥,兩人才不歡而散。

愛情經歷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這是露·莎樂美寫給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學家尼采的。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少女的祈禱總是虔誠的,少女的夢想總是熱烈的。莎樂美渴望什麼?她渴望有朝一日能與偉大的心靈當面對話,從那口甘泉中舀取一瓢瓊漿玉液。弗羅琳·馮·梅森伯格是莎樂美的知音,也是莎樂美的引導者,這位"女巫"仰眺璀璨的星空,猶豫的只是該讓誰來下凡?她的目光被一顆最閃亮的星,也是一顆最孤獨的星吸引了,他就是偉大而又可憐的弗萊德里希·尼采。

弗羅琳待人接物的技巧頗為圓熟,她先給莎樂美寄去尼采的新著《悲劇的誕生》,然後又寫了一封長信講述這位哲人的故事。在她的筆下,尼采的精神屹立不倒,人格獨立不羈,他劍鋒所指,竟迫得尊崇已久的恩師瓦格納無地自容,大有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勇氣和憨勁。然而,這位思想的巨人,偏偏又是生活的弱者,他年近四十,卻萍蹤浪跡,孤身漂泊,而且與病魔長年周旋。

莎樂美讀了尼采的著作,不禁為他橫空絕地的智慧所震撼,讀了弗羅琳的長信,又不禁為哲人孤苦悲涼的身世而感傷。震撼加感傷這難道還不夠嗎?她直覺自己已被征服了,是的,尼采具有偉大的心靈,她渴望儘快見到他。

帷幕徐徐拉開,導演弗羅琳·馮·梅森伯格已退到舞臺之後,她正指點歐洲最偉大的哲人去約會歐洲最聰明的閨秀,地點選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弗羅琳急於將此劇導演成千古佳話。可奇怪的副導演則是保爾·李,儘管他內心狂熱地迷戀莎樂美,卻願意退避三舍,為朋友讓路。至於最遲登場的男主角尼采,經弗羅琳和保爾·李兩人從旁大煽特煽,心中的那團烈火已由深紅而趨於純青了。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甚至飄飄然,有點盲目樂觀,在寫給保爾·李的信中,跳閃著下面的語句:"請您代我問候那位俄羅斯女郎,如果這樣做有意義的話。我正需要此種類型的女子。……一段篇章的開始是婚姻。我同意最多兩年的婚姻,不過這也必須考慮到我今後十年內將做些什麼而定。"這話說得過於託大了,他以為局勢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莎樂美則未能徵得兄長羅伯特的同意,因為羅伯特的眼光完全是世俗的,對尼采這種飽學多才的老光棍抱有十足的戒心,怕妹妹會上當受騙;此外,他還告誡妹妹,作為大家閨秀,須知形象第一,名譽第一,人言可畏,浪漫無異於玩火自焚。向來特立獨行的莎樂美自然很反感這樣的提醒,她在回信中明顯帶著幾分火氣:

我既不追隨典範去生活,也不奢求自己成為誰的典範,我只為我自己而生活。因此我的生活中沒有不可逾越的規則,而是有太多不可言傳的美妙的感受--它們蘊含於我自身,在喧鬧的生活中越受壓抑越要呼喊出來。

"一個真正的男子需要兩種不同的東西:危險和遊戲。因而他需要女人,當作最危險的玩物。"這是尼采的語錄。那麼,在羅馬的聖彼得教堂他與莎樂美的約會是該算危險,還是遊戲,抑或是危險的遊戲?

尼采未及躲閃,便遭到了愛神的當胸一箭。當見到莎樂美金黃色的捲髮、優美絕倫的面部輪廓、豐滿鮮豔的嘴脣、朗若晨星的眼睛和撲面而至的青春氣息,他就無可救藥地愛上她了。這位二十一歲的妙齡女郎舉止嫻雅,氣質高華,思維敏捷,要言不煩,這些都是尼采欣賞的。當弗羅琳問及第一印象如何,尼采的評價只有短短的一句:"那是一瞬間就能征服一個人靈魂的人!"

與尼采相比,莎樂美則要冷靜得多,在她眼中,尼采的形象顯然不是什麼白馬王子的形象,與那些自己常見的華服盛裝丰神秀貌的貴族青年相比,尼采簡直無異於山野狂夫。她在回憶錄中用了以下這些詞去形容尼采:孤僻--尼采的性格幾乎一目瞭然;平凡--尼采的外表沒什麼驚人之處;樸素--尼采的衣著十分整潔;慎重--尼采的言行節制而略顯拘謹;優美--尼采的雙手非常吸引人;半盲--尼采的眼睛高度近視;笨拙--尼采的客套彷彿是一個假面具。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七個關健詞串聯在一起,將構成怎樣的印象已不言自明。尼采畢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對此,她並沒有感到失望和懷疑。但敬重是一回事,愛慕則是另外一回事,對於一位比自己大十七歲的病夫,莎樂美的心扉欲開還閉。這時,她母親--一位糖廠老闆的女兒開始嘀咕:"尼采先生的財產還不夠養活自己,你跟他去喝西北風?"她真的不瞭解女兒,受窮,這是莎樂美最不介意的一點。莎樂美只擔心尼采偉大的心靈是一個風暴眼,除了填沒俗世的幸福,自己還將犧牲得更多,包括人格的獨立和精神的自由。

不管怎麼說,尼采和莎樂美的旅行還是愉快的,另一護花使者(保爾·李)則未必有此同感。這無疑是全新的體驗,尼采彷彿扮演著瘋騎士堂吉訶德的角色,護衛著自己的心上人杜爾西內婭。更妙的是,他與莎樂美單獨去了一趟海濱城市蒙特卡洛(現為摩納哥的賭城)。在那裡,尼采是否把握了機遇?僅作哲學的玄談?僅有思想的共鳴?莎樂美透出的口風是:"至於尼采在蒙特卡洛是否吻過我,我已經不記得了。"恐怕連傻瓜都能猜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保爾·李見到尼采的"震顫"和莎樂美的神采飛揚,不由得大吃其醋。而尼采勝券在握,便假裝大方,慫恿自己的道友去娶莎樂美。保爾·李很清楚自己處在下風,便再次擺出高姿態:"我是一個厭世者,一想到生兒育女的世俗生活就心存厭惡。還是你娶她吧,她正是你孜孜以求的伴侶。"其實,在尼采早先的想法中,戀愛時的近視只需一副眼鏡就可豁然而愈,婚姻則是慢性疾病,不可能妙手回春,世間沒有那樣的神醫和良藥。然而莎樂美該是一個例外,世間還哪有這樣秀色可餐的解語花?她善於傾聽,無論尼采談到多麼玄奧的問題,她全都聽得懂。又豈止聽得懂,她還能恰如其分地補充幾句,彷彿畫龍點睛。為這樣的女子動心,為這樣的女子銷魂,尼采一點也不感到可羞可愧。他竟決意為莎樂美而改變自己對女性不甚樂觀的看法。幸福本來是可以這樣成全尼采的,將他身上屢屢抬頭的那股憤憤不平的戾氣化為無形,如此一來,作為哲人的尼采也許會受損,然而作為常人的尼采則必定會受益。但尼采打的是最理想的算盤:"莎樂美具備高貴而睿智的心靈,而且有鷹的視覺,有獅子的勇氣,她一定願與我一道肩負起人類精神的十字架,走一條上升之路!"他反覆思慮,居然找不到否定的可能性。那麼,事不宜遲,他決定向莎樂美求婚,畢其功於一役。可憐的哲人,在思想領域他敢於衝鋒陷陣,在感情的後花園則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懦夫,他讓道友和情敵保爾·李相機行事,代為操持,自己則一溜煙逃回了瑞士的巴塞爾,靜候遠方的佳音。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你不妨猜猜看,陷於戀愛迷狂狀態的尼采此時滿腦袋都蹦跳著怎樣的念頭?他想入非非:娶莎樂美為妻也許並不是最好的主意,自己更看重精神戀愛,對肉慾是排斥和鄙視的,但為了她的名譽不遭外界的惡意中傷,將彼此的姓名聯為一體仍屬必要。他甚至考慮到了最世俗的事情,那就是財產,即應該採取怎樣的方法獲得最划算的版稅?也許該去大學裡謀得一席教職,因為漂游不定的生活有損於家庭的穩定。他最感欣慰的是,既然找到了智慧的心靈伴侶,就必定有許多元氣充盈的精神之子將呱呱面世。

然而,尼采的幻想猶如精美的瓷器,被莎樂美的當頭一棒擊得粉碎。莎樂美的回答很簡單,正因為簡單,便愈加殘忍。總之一句話:莎樂美不想結婚。她希望尼采能比那位濟羅牧師更為明智,但他們都無可救藥地將心靈生活與世俗生活混為一談,糾纏不清。說到底,尼采和濟羅都沒有看出,莎樂美是一位奇異的女子,思想只是她的遊戲,她欣然入局,並不意味著她要找一位遊戲夥伴做自己的丈夫。為此,莎樂美毅然決然地將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人的求婚擋了回去。

哲人畢竟是哲人,尼采的綺夢破滅了,並不意味著他就頹唐了,就完蛋了。尼采決意向古希臘的哲人學習,捨棄世俗生活中的核心部分,妻子不再重要,又何妨退而求其次,他和莎樂美依然是心靈的朋友,依然可以誕生他們的精神之子--查拉圖斯特拉。莎樂美也不願看到這位偉大而可憐的哲人因求婚受挫而傷心,她給尼采寄去了詩篇。這的確不失為一帖良藥,使尼采的精神重又得到了撫慰: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誰一旦被你逮住還能逃脫?

要是他感覺你注視著他那雙莊嚴的眼睛。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

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

是啊,你必定會光顧塵世上的每一個生靈,

任何人都逃脫不了你的掌心:

生活沒有你--依然美麗,

--你也同樣值得生活下去。

有人說,尼采便是古羅馬暴君尼祿精神上的兄弟。關於尼祿,普魯東有一個精闢的論斷:"尼祿是一位藝術家,一位抒情戲劇的崇拜者、獎章的收集家、旅遊家、劍客;他是唐璜,也是登徒子;他還是一位充滿機智、幻想和同情心的高尚的人,在他身上洋溢著對生活和享樂的熱愛。這就是為什麼他成為尼祿的原因。"應該說,尼祿的某些特性尼采並不具有,但某些特性則在他身上得以強化,內心的風暴肯定是一致的,即尼祿擅長於破壞,尼采則除此之外,還擅長於創造。能與這位偉大的創造者結為知己,莎樂美感到十分欣慰,1882年8月14日,她在尼采的居處陶頓堡寫信給保爾·李,即表明了這一點:

"

尼采關於女人談得很多,有褒有貶。即便如此,其實尼采也並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過幾次戀愛,只是都不成功罷了。

1882年4月,尼采旅居羅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給他介紹了一個學生,跟他學哲學,這是一個極其聰慧,富有魅力的俄國少女,叫莎樂美。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一回,尼采真心墮入了情網。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也喜歡他,後來她這樣描繪自己對他的印象:“孤獨,這是強烈的第一眼印象,尼采的形象因此而很有吸引力……當他談話激動時,眼中會點燃一對動人的火花,然後漸漸熄滅,但是,如果他心情憂鬱,他的眼睛便顯得深不可測,流露出異常孤獨的神情。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的舉止給人一種內向而沉默寡言的印象。有時,他彬彬有禮,具有一種近於女性的溫柔,待人態度友好,風度優雅。”他們的結伴旅行有五個月之久。其間,尼采向她娓娓講述往事,回憶童年,談論哲學,感受到一種被理解的快樂。然而,他那致命的羞怯再一次妨礙他表露心跡,只好懇請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愛上了莎樂美。莎樂美拒絕了這兩位求婚者。她尊敬和欽佩尼采,把他看作自己的人生導師,但她的感情還不是愛情。他們繼續友好相處,後來,由於尼采的妹妹伊麗莎白出於嫉妒而進行干預和挑撥,兩人才不歡而散。

愛情經歷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這是露·莎樂美寫給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學家尼采的。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少女的祈禱總是虔誠的,少女的夢想總是熱烈的。莎樂美渴望什麼?她渴望有朝一日能與偉大的心靈當面對話,從那口甘泉中舀取一瓢瓊漿玉液。弗羅琳·馮·梅森伯格是莎樂美的知音,也是莎樂美的引導者,這位"女巫"仰眺璀璨的星空,猶豫的只是該讓誰來下凡?她的目光被一顆最閃亮的星,也是一顆最孤獨的星吸引了,他就是偉大而又可憐的弗萊德里希·尼采。

弗羅琳待人接物的技巧頗為圓熟,她先給莎樂美寄去尼采的新著《悲劇的誕生》,然後又寫了一封長信講述這位哲人的故事。在她的筆下,尼采的精神屹立不倒,人格獨立不羈,他劍鋒所指,竟迫得尊崇已久的恩師瓦格納無地自容,大有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勇氣和憨勁。然而,這位思想的巨人,偏偏又是生活的弱者,他年近四十,卻萍蹤浪跡,孤身漂泊,而且與病魔長年周旋。

莎樂美讀了尼采的著作,不禁為他橫空絕地的智慧所震撼,讀了弗羅琳的長信,又不禁為哲人孤苦悲涼的身世而感傷。震撼加感傷這難道還不夠嗎?她直覺自己已被征服了,是的,尼采具有偉大的心靈,她渴望儘快見到他。

帷幕徐徐拉開,導演弗羅琳·馮·梅森伯格已退到舞臺之後,她正指點歐洲最偉大的哲人去約會歐洲最聰明的閨秀,地點選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弗羅琳急於將此劇導演成千古佳話。可奇怪的副導演則是保爾·李,儘管他內心狂熱地迷戀莎樂美,卻願意退避三舍,為朋友讓路。至於最遲登場的男主角尼采,經弗羅琳和保爾·李兩人從旁大煽特煽,心中的那團烈火已由深紅而趨於純青了。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甚至飄飄然,有點盲目樂觀,在寫給保爾·李的信中,跳閃著下面的語句:"請您代我問候那位俄羅斯女郎,如果這樣做有意義的話。我正需要此種類型的女子。……一段篇章的開始是婚姻。我同意最多兩年的婚姻,不過這也必須考慮到我今後十年內將做些什麼而定。"這話說得過於託大了,他以為局勢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莎樂美則未能徵得兄長羅伯特的同意,因為羅伯特的眼光完全是世俗的,對尼采這種飽學多才的老光棍抱有十足的戒心,怕妹妹會上當受騙;此外,他還告誡妹妹,作為大家閨秀,須知形象第一,名譽第一,人言可畏,浪漫無異於玩火自焚。向來特立獨行的莎樂美自然很反感這樣的提醒,她在回信中明顯帶著幾分火氣:

我既不追隨典範去生活,也不奢求自己成為誰的典範,我只為我自己而生活。因此我的生活中沒有不可逾越的規則,而是有太多不可言傳的美妙的感受--它們蘊含於我自身,在喧鬧的生活中越受壓抑越要呼喊出來。

"一個真正的男子需要兩種不同的東西:危險和遊戲。因而他需要女人,當作最危險的玩物。"這是尼采的語錄。那麼,在羅馬的聖彼得教堂他與莎樂美的約會是該算危險,還是遊戲,抑或是危險的遊戲?

尼采未及躲閃,便遭到了愛神的當胸一箭。當見到莎樂美金黃色的捲髮、優美絕倫的面部輪廓、豐滿鮮豔的嘴脣、朗若晨星的眼睛和撲面而至的青春氣息,他就無可救藥地愛上她了。這位二十一歲的妙齡女郎舉止嫻雅,氣質高華,思維敏捷,要言不煩,這些都是尼采欣賞的。當弗羅琳問及第一印象如何,尼采的評價只有短短的一句:"那是一瞬間就能征服一個人靈魂的人!"

與尼采相比,莎樂美則要冷靜得多,在她眼中,尼采的形象顯然不是什麼白馬王子的形象,與那些自己常見的華服盛裝丰神秀貌的貴族青年相比,尼采簡直無異於山野狂夫。她在回憶錄中用了以下這些詞去形容尼采:孤僻--尼采的性格幾乎一目瞭然;平凡--尼采的外表沒什麼驚人之處;樸素--尼采的衣著十分整潔;慎重--尼采的言行節制而略顯拘謹;優美--尼采的雙手非常吸引人;半盲--尼采的眼睛高度近視;笨拙--尼采的客套彷彿是一個假面具。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七個關健詞串聯在一起,將構成怎樣的印象已不言自明。尼采畢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對此,她並沒有感到失望和懷疑。但敬重是一回事,愛慕則是另外一回事,對於一位比自己大十七歲的病夫,莎樂美的心扉欲開還閉。這時,她母親--一位糖廠老闆的女兒開始嘀咕:"尼采先生的財產還不夠養活自己,你跟他去喝西北風?"她真的不瞭解女兒,受窮,這是莎樂美最不介意的一點。莎樂美只擔心尼采偉大的心靈是一個風暴眼,除了填沒俗世的幸福,自己還將犧牲得更多,包括人格的獨立和精神的自由。

不管怎麼說,尼采和莎樂美的旅行還是愉快的,另一護花使者(保爾·李)則未必有此同感。這無疑是全新的體驗,尼采彷彿扮演著瘋騎士堂吉訶德的角色,護衛著自己的心上人杜爾西內婭。更妙的是,他與莎樂美單獨去了一趟海濱城市蒙特卡洛(現為摩納哥的賭城)。在那裡,尼采是否把握了機遇?僅作哲學的玄談?僅有思想的共鳴?莎樂美透出的口風是:"至於尼采在蒙特卡洛是否吻過我,我已經不記得了。"恐怕連傻瓜都能猜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保爾·李見到尼采的"震顫"和莎樂美的神采飛揚,不由得大吃其醋。而尼采勝券在握,便假裝大方,慫恿自己的道友去娶莎樂美。保爾·李很清楚自己處在下風,便再次擺出高姿態:"我是一個厭世者,一想到生兒育女的世俗生活就心存厭惡。還是你娶她吧,她正是你孜孜以求的伴侶。"其實,在尼采早先的想法中,戀愛時的近視只需一副眼鏡就可豁然而愈,婚姻則是慢性疾病,不可能妙手回春,世間沒有那樣的神醫和良藥。然而莎樂美該是一個例外,世間還哪有這樣秀色可餐的解語花?她善於傾聽,無論尼采談到多麼玄奧的問題,她全都聽得懂。又豈止聽得懂,她還能恰如其分地補充幾句,彷彿畫龍點睛。為這樣的女子動心,為這樣的女子銷魂,尼采一點也不感到可羞可愧。他竟決意為莎樂美而改變自己對女性不甚樂觀的看法。幸福本來是可以這樣成全尼采的,將他身上屢屢抬頭的那股憤憤不平的戾氣化為無形,如此一來,作為哲人的尼采也許會受損,然而作為常人的尼采則必定會受益。但尼采打的是最理想的算盤:"莎樂美具備高貴而睿智的心靈,而且有鷹的視覺,有獅子的勇氣,她一定願與我一道肩負起人類精神的十字架,走一條上升之路!"他反覆思慮,居然找不到否定的可能性。那麼,事不宜遲,他決定向莎樂美求婚,畢其功於一役。可憐的哲人,在思想領域他敢於衝鋒陷陣,在感情的後花園則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懦夫,他讓道友和情敵保爾·李相機行事,代為操持,自己則一溜煙逃回了瑞士的巴塞爾,靜候遠方的佳音。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你不妨猜猜看,陷於戀愛迷狂狀態的尼采此時滿腦袋都蹦跳著怎樣的念頭?他想入非非:娶莎樂美為妻也許並不是最好的主意,自己更看重精神戀愛,對肉慾是排斥和鄙視的,但為了她的名譽不遭外界的惡意中傷,將彼此的姓名聯為一體仍屬必要。他甚至考慮到了最世俗的事情,那就是財產,即應該採取怎樣的方法獲得最划算的版稅?也許該去大學裡謀得一席教職,因為漂游不定的生活有損於家庭的穩定。他最感欣慰的是,既然找到了智慧的心靈伴侶,就必定有許多元氣充盈的精神之子將呱呱面世。

然而,尼采的幻想猶如精美的瓷器,被莎樂美的當頭一棒擊得粉碎。莎樂美的回答很簡單,正因為簡單,便愈加殘忍。總之一句話:莎樂美不想結婚。她希望尼采能比那位濟羅牧師更為明智,但他們都無可救藥地將心靈生活與世俗生活混為一談,糾纏不清。說到底,尼采和濟羅都沒有看出,莎樂美是一位奇異的女子,思想只是她的遊戲,她欣然入局,並不意味著她要找一位遊戲夥伴做自己的丈夫。為此,莎樂美毅然決然地將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人的求婚擋了回去。

哲人畢竟是哲人,尼采的綺夢破滅了,並不意味著他就頹唐了,就完蛋了。尼采決意向古希臘的哲人學習,捨棄世俗生活中的核心部分,妻子不再重要,又何妨退而求其次,他和莎樂美依然是心靈的朋友,依然可以誕生他們的精神之子--查拉圖斯特拉。莎樂美也不願看到這位偉大而可憐的哲人因求婚受挫而傷心,她給尼采寄去了詩篇。這的確不失為一帖良藥,使尼采的精神重又得到了撫慰: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誰一旦被你逮住還能逃脫?

要是他感覺你注視著他那雙莊嚴的眼睛。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

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

是啊,你必定會光顧塵世上的每一個生靈,

任何人都逃脫不了你的掌心:

生活沒有你--依然美麗,

--你也同樣值得生活下去。

有人說,尼采便是古羅馬暴君尼祿精神上的兄弟。關於尼祿,普魯東有一個精闢的論斷:"尼祿是一位藝術家,一位抒情戲劇的崇拜者、獎章的收集家、旅遊家、劍客;他是唐璜,也是登徒子;他還是一位充滿機智、幻想和同情心的高尚的人,在他身上洋溢著對生活和享樂的熱愛。這就是為什麼他成為尼祿的原因。"應該說,尼祿的某些特性尼采並不具有,但某些特性則在他身上得以強化,內心的風暴肯定是一致的,即尼祿擅長於破壞,尼采則除此之外,還擅長於創造。能與這位偉大的創造者結為知己,莎樂美感到十分欣慰,1882年8月14日,她在尼采的居處陶頓堡寫信給保爾·李,即表明了這一點: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總體上說尼采是一個有著堅強意志的人,然單方面看,他又是個極其情緒化的人。同尼采談話是十分愜意的事情--你一定也知道這一點,在這種有共同理想、共同感覺的交談中,常常會心有靈犀一點通。尼采本人也這樣說:"我相信,我們之間唯一區別就是年齡。我們的生活和思想是多麼的一致。"

對於這種"一致性",保爾·李無疑是吃醋的,而另一位以尼采的保護神和知己自居的女人則感到異常妒忌,她就是哲學家的妹妹伊麗莎白·尼采。伊麗莎白·尼采心胸狹隘,眼看著莎樂美的鋒頭處處蓋過自己,讓哥哥像傻瓜似的意亂情迷,令自己遭到日甚一日的冷落,因此對莎樂美抱有深刻的敵意。女人之間的怨恨如同死結,是很難解開的,她們會挖空心思去中傷自己的對手或假想敵。伊麗莎白便找準哥哥的軟肋猛力捶打,諷刺他的哲學越來越帶有莎樂美的色彩,認定那位俄國女子的個性在左右一切。尼采幾乎立刻就鬼上身了,他向來就以君臨思想界的哲王自居,不容許有異樣的聲音響在耳畔。莎樂美雖然是尼采的知己,在許多方面能與他共鳴,但莎樂美決不盲從,也不願成為別人的附庸,她有自己的立場。有時她會置疑,有時她會堅持相反的意見。每當這種時候,尼采就怒火中燒,甚至拂袖而去。這對性格古怪的兄妹終於迫使莎樂美踏上了歸程。這是富麗的九月,尚未剝蝕光彩的仲秋,但一股蕭瑟的別情已縈繞在尼采和莎樂美的心間,久久揮之不散。

"

尼采關於女人談得很多,有褒有貶。即便如此,其實尼采也並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過幾次戀愛,只是都不成功罷了。

1882年4月,尼采旅居羅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給他介紹了一個學生,跟他學哲學,這是一個極其聰慧,富有魅力的俄國少女,叫莎樂美。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一回,尼采真心墮入了情網。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也喜歡他,後來她這樣描繪自己對他的印象:“孤獨,這是強烈的第一眼印象,尼采的形象因此而很有吸引力……當他談話激動時,眼中會點燃一對動人的火花,然後漸漸熄滅,但是,如果他心情憂鬱,他的眼睛便顯得深不可測,流露出異常孤獨的神情。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的舉止給人一種內向而沉默寡言的印象。有時,他彬彬有禮,具有一種近於女性的溫柔,待人態度友好,風度優雅。”他們的結伴旅行有五個月之久。其間,尼采向她娓娓講述往事,回憶童年,談論哲學,感受到一種被理解的快樂。然而,他那致命的羞怯再一次妨礙他表露心跡,只好懇請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愛上了莎樂美。莎樂美拒絕了這兩位求婚者。她尊敬和欽佩尼采,把他看作自己的人生導師,但她的感情還不是愛情。他們繼續友好相處,後來,由於尼采的妹妹伊麗莎白出於嫉妒而進行干預和挑撥,兩人才不歡而散。

愛情經歷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這是露·莎樂美寫給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學家尼采的。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少女的祈禱總是虔誠的,少女的夢想總是熱烈的。莎樂美渴望什麼?她渴望有朝一日能與偉大的心靈當面對話,從那口甘泉中舀取一瓢瓊漿玉液。弗羅琳·馮·梅森伯格是莎樂美的知音,也是莎樂美的引導者,這位"女巫"仰眺璀璨的星空,猶豫的只是該讓誰來下凡?她的目光被一顆最閃亮的星,也是一顆最孤獨的星吸引了,他就是偉大而又可憐的弗萊德里希·尼采。

弗羅琳待人接物的技巧頗為圓熟,她先給莎樂美寄去尼采的新著《悲劇的誕生》,然後又寫了一封長信講述這位哲人的故事。在她的筆下,尼采的精神屹立不倒,人格獨立不羈,他劍鋒所指,竟迫得尊崇已久的恩師瓦格納無地自容,大有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勇氣和憨勁。然而,這位思想的巨人,偏偏又是生活的弱者,他年近四十,卻萍蹤浪跡,孤身漂泊,而且與病魔長年周旋。

莎樂美讀了尼采的著作,不禁為他橫空絕地的智慧所震撼,讀了弗羅琳的長信,又不禁為哲人孤苦悲涼的身世而感傷。震撼加感傷這難道還不夠嗎?她直覺自己已被征服了,是的,尼采具有偉大的心靈,她渴望儘快見到他。

帷幕徐徐拉開,導演弗羅琳·馮·梅森伯格已退到舞臺之後,她正指點歐洲最偉大的哲人去約會歐洲最聰明的閨秀,地點選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弗羅琳急於將此劇導演成千古佳話。可奇怪的副導演則是保爾·李,儘管他內心狂熱地迷戀莎樂美,卻願意退避三舍,為朋友讓路。至於最遲登場的男主角尼采,經弗羅琳和保爾·李兩人從旁大煽特煽,心中的那團烈火已由深紅而趨於純青了。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甚至飄飄然,有點盲目樂觀,在寫給保爾·李的信中,跳閃著下面的語句:"請您代我問候那位俄羅斯女郎,如果這樣做有意義的話。我正需要此種類型的女子。……一段篇章的開始是婚姻。我同意最多兩年的婚姻,不過這也必須考慮到我今後十年內將做些什麼而定。"這話說得過於託大了,他以為局勢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莎樂美則未能徵得兄長羅伯特的同意,因為羅伯特的眼光完全是世俗的,對尼采這種飽學多才的老光棍抱有十足的戒心,怕妹妹會上當受騙;此外,他還告誡妹妹,作為大家閨秀,須知形象第一,名譽第一,人言可畏,浪漫無異於玩火自焚。向來特立獨行的莎樂美自然很反感這樣的提醒,她在回信中明顯帶著幾分火氣:

我既不追隨典範去生活,也不奢求自己成為誰的典範,我只為我自己而生活。因此我的生活中沒有不可逾越的規則,而是有太多不可言傳的美妙的感受--它們蘊含於我自身,在喧鬧的生活中越受壓抑越要呼喊出來。

"一個真正的男子需要兩種不同的東西:危險和遊戲。因而他需要女人,當作最危險的玩物。"這是尼采的語錄。那麼,在羅馬的聖彼得教堂他與莎樂美的約會是該算危險,還是遊戲,抑或是危險的遊戲?

尼采未及躲閃,便遭到了愛神的當胸一箭。當見到莎樂美金黃色的捲髮、優美絕倫的面部輪廓、豐滿鮮豔的嘴脣、朗若晨星的眼睛和撲面而至的青春氣息,他就無可救藥地愛上她了。這位二十一歲的妙齡女郎舉止嫻雅,氣質高華,思維敏捷,要言不煩,這些都是尼采欣賞的。當弗羅琳問及第一印象如何,尼采的評價只有短短的一句:"那是一瞬間就能征服一個人靈魂的人!"

與尼采相比,莎樂美則要冷靜得多,在她眼中,尼采的形象顯然不是什麼白馬王子的形象,與那些自己常見的華服盛裝丰神秀貌的貴族青年相比,尼采簡直無異於山野狂夫。她在回憶錄中用了以下這些詞去形容尼采:孤僻--尼采的性格幾乎一目瞭然;平凡--尼采的外表沒什麼驚人之處;樸素--尼采的衣著十分整潔;慎重--尼采的言行節制而略顯拘謹;優美--尼采的雙手非常吸引人;半盲--尼采的眼睛高度近視;笨拙--尼采的客套彷彿是一個假面具。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七個關健詞串聯在一起,將構成怎樣的印象已不言自明。尼采畢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對此,她並沒有感到失望和懷疑。但敬重是一回事,愛慕則是另外一回事,對於一位比自己大十七歲的病夫,莎樂美的心扉欲開還閉。這時,她母親--一位糖廠老闆的女兒開始嘀咕:"尼采先生的財產還不夠養活自己,你跟他去喝西北風?"她真的不瞭解女兒,受窮,這是莎樂美最不介意的一點。莎樂美只擔心尼采偉大的心靈是一個風暴眼,除了填沒俗世的幸福,自己還將犧牲得更多,包括人格的獨立和精神的自由。

不管怎麼說,尼采和莎樂美的旅行還是愉快的,另一護花使者(保爾·李)則未必有此同感。這無疑是全新的體驗,尼采彷彿扮演著瘋騎士堂吉訶德的角色,護衛著自己的心上人杜爾西內婭。更妙的是,他與莎樂美單獨去了一趟海濱城市蒙特卡洛(現為摩納哥的賭城)。在那裡,尼采是否把握了機遇?僅作哲學的玄談?僅有思想的共鳴?莎樂美透出的口風是:"至於尼采在蒙特卡洛是否吻過我,我已經不記得了。"恐怕連傻瓜都能猜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保爾·李見到尼采的"震顫"和莎樂美的神采飛揚,不由得大吃其醋。而尼采勝券在握,便假裝大方,慫恿自己的道友去娶莎樂美。保爾·李很清楚自己處在下風,便再次擺出高姿態:"我是一個厭世者,一想到生兒育女的世俗生活就心存厭惡。還是你娶她吧,她正是你孜孜以求的伴侶。"其實,在尼采早先的想法中,戀愛時的近視只需一副眼鏡就可豁然而愈,婚姻則是慢性疾病,不可能妙手回春,世間沒有那樣的神醫和良藥。然而莎樂美該是一個例外,世間還哪有這樣秀色可餐的解語花?她善於傾聽,無論尼采談到多麼玄奧的問題,她全都聽得懂。又豈止聽得懂,她還能恰如其分地補充幾句,彷彿畫龍點睛。為這樣的女子動心,為這樣的女子銷魂,尼采一點也不感到可羞可愧。他竟決意為莎樂美而改變自己對女性不甚樂觀的看法。幸福本來是可以這樣成全尼采的,將他身上屢屢抬頭的那股憤憤不平的戾氣化為無形,如此一來,作為哲人的尼采也許會受損,然而作為常人的尼采則必定會受益。但尼采打的是最理想的算盤:"莎樂美具備高貴而睿智的心靈,而且有鷹的視覺,有獅子的勇氣,她一定願與我一道肩負起人類精神的十字架,走一條上升之路!"他反覆思慮,居然找不到否定的可能性。那麼,事不宜遲,他決定向莎樂美求婚,畢其功於一役。可憐的哲人,在思想領域他敢於衝鋒陷陣,在感情的後花園則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懦夫,他讓道友和情敵保爾·李相機行事,代為操持,自己則一溜煙逃回了瑞士的巴塞爾,靜候遠方的佳音。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你不妨猜猜看,陷於戀愛迷狂狀態的尼采此時滿腦袋都蹦跳著怎樣的念頭?他想入非非:娶莎樂美為妻也許並不是最好的主意,自己更看重精神戀愛,對肉慾是排斥和鄙視的,但為了她的名譽不遭外界的惡意中傷,將彼此的姓名聯為一體仍屬必要。他甚至考慮到了最世俗的事情,那就是財產,即應該採取怎樣的方法獲得最划算的版稅?也許該去大學裡謀得一席教職,因為漂游不定的生活有損於家庭的穩定。他最感欣慰的是,既然找到了智慧的心靈伴侶,就必定有許多元氣充盈的精神之子將呱呱面世。

然而,尼采的幻想猶如精美的瓷器,被莎樂美的當頭一棒擊得粉碎。莎樂美的回答很簡單,正因為簡單,便愈加殘忍。總之一句話:莎樂美不想結婚。她希望尼采能比那位濟羅牧師更為明智,但他們都無可救藥地將心靈生活與世俗生活混為一談,糾纏不清。說到底,尼采和濟羅都沒有看出,莎樂美是一位奇異的女子,思想只是她的遊戲,她欣然入局,並不意味著她要找一位遊戲夥伴做自己的丈夫。為此,莎樂美毅然決然地將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人的求婚擋了回去。

哲人畢竟是哲人,尼采的綺夢破滅了,並不意味著他就頹唐了,就完蛋了。尼采決意向古希臘的哲人學習,捨棄世俗生活中的核心部分,妻子不再重要,又何妨退而求其次,他和莎樂美依然是心靈的朋友,依然可以誕生他們的精神之子--查拉圖斯特拉。莎樂美也不願看到這位偉大而可憐的哲人因求婚受挫而傷心,她給尼采寄去了詩篇。這的確不失為一帖良藥,使尼采的精神重又得到了撫慰: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誰一旦被你逮住還能逃脫?

要是他感覺你注視著他那雙莊嚴的眼睛。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

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

是啊,你必定會光顧塵世上的每一個生靈,

任何人都逃脫不了你的掌心:

生活沒有你--依然美麗,

--你也同樣值得生活下去。

有人說,尼采便是古羅馬暴君尼祿精神上的兄弟。關於尼祿,普魯東有一個精闢的論斷:"尼祿是一位藝術家,一位抒情戲劇的崇拜者、獎章的收集家、旅遊家、劍客;他是唐璜,也是登徒子;他還是一位充滿機智、幻想和同情心的高尚的人,在他身上洋溢著對生活和享樂的熱愛。這就是為什麼他成為尼祿的原因。"應該說,尼祿的某些特性尼采並不具有,但某些特性則在他身上得以強化,內心的風暴肯定是一致的,即尼祿擅長於破壞,尼采則除此之外,還擅長於創造。能與這位偉大的創造者結為知己,莎樂美感到十分欣慰,1882年8月14日,她在尼采的居處陶頓堡寫信給保爾·李,即表明了這一點: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總體上說尼采是一個有著堅強意志的人,然單方面看,他又是個極其情緒化的人。同尼采談話是十分愜意的事情--你一定也知道這一點,在這種有共同理想、共同感覺的交談中,常常會心有靈犀一點通。尼采本人也這樣說:"我相信,我們之間唯一區別就是年齡。我們的生活和思想是多麼的一致。"

對於這種"一致性",保爾·李無疑是吃醋的,而另一位以尼采的保護神和知己自居的女人則感到異常妒忌,她就是哲學家的妹妹伊麗莎白·尼采。伊麗莎白·尼采心胸狹隘,眼看著莎樂美的鋒頭處處蓋過自己,讓哥哥像傻瓜似的意亂情迷,令自己遭到日甚一日的冷落,因此對莎樂美抱有深刻的敵意。女人之間的怨恨如同死結,是很難解開的,她們會挖空心思去中傷自己的對手或假想敵。伊麗莎白便找準哥哥的軟肋猛力捶打,諷刺他的哲學越來越帶有莎樂美的色彩,認定那位俄國女子的個性在左右一切。尼采幾乎立刻就鬼上身了,他向來就以君臨思想界的哲王自居,不容許有異樣的聲音響在耳畔。莎樂美雖然是尼采的知己,在許多方面能與他共鳴,但莎樂美決不盲從,也不願成為別人的附庸,她有自己的立場。有時她會置疑,有時她會堅持相反的意見。每當這種時候,尼采就怒火中燒,甚至拂袖而去。這對性格古怪的兄妹終於迫使莎樂美踏上了歸程。這是富麗的九月,尚未剝蝕光彩的仲秋,但一股蕭瑟的別情已縈繞在尼采和莎樂美的心間,久久揮之不散。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走了,尼采彷彿脫水的魚,一時間,茫然無主,連思考和寫作都喪失了原有的動力。莎樂美則再次聽到了老媽的嘮叨:"和弗萊德里希在一起你是不會幸福的,不錯不錯,我指的是世俗的幸福,也許他是一位聖人,可是失去世俗的幸福,做個聖人又怎樣呢?上帝原諒我說這樣的話,可這就是我的觀點。這位尼采先生不僅瀆神,而且全身是病,虛弱不堪,你怎麼可以嫁給他?除非你瘋了,想做一個終身制的護士或大夫。還有他的母親和妹妹,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趕走你的,別傻了,我的孩子。"莎樂美沒瘋,也不傻,此時,她身體內似乎有兩個自己,一個是虛榮的,以駕馭和支配兩位哲人(尼采和保爾·李)的感情為快,使兩位哲人競相博取她的歡心為榮;另一個則是冷靜的,看到尼采生出妒忌心,聽他中傷保爾·李是個時刻準備服毒自殺的膽小鬼,她便心生輕蔑。當莎樂美再次遭到伊麗莎白的惡語中傷(稱莎樂美與弗萊德里希交往,純粹出於卑劣的虛榮心,而哲學家從未愛過她),人格上受到莫大的侮辱,一氣之下,她便與這對兄妹恩斷義絕了。其後不久,莎樂美與保爾·李在柏林同居,尼采永遠失去了能減輕其孤獨與痛楚、賦予其勇氣和希望的天使。尼采對莎樂美的譴責再次暴露了他受到刺激之後的偏激:"我以為我已經找到了一位能幫助我的人;當然,這不僅需要高超的智力,而且還要有第一流的道德,但是相反的,我卻發現了一位只想娛樂自己的人物。她不害臊的是,夢想把地球上最偉大的天才作為她玩弄的對象。"保爾·李讀了道友尼采的這封信,是否也有同感?莎樂美與保爾·李同居不到一年,就因為他堅持學醫,彼此意氣不投而分道揚鑣了。也許保爾·李更有資格說莎樂美玩弄了自己的感情。十八年後,一直抑鬱寡歡的保爾·李最終選擇了自殺。對此,莎樂美並未感到良心不安,她認為良心不安是軟弱的表現。

告別了天使,尼采只好與自己最新創造的精神之子查拉圖斯特拉組成"單親家庭",獨自走完生命最後階段瘋狂的黑洞。他衝到大街上,抱著被鞭打的駿馬的脖子,熱淚迸湧地高呼"我的兄弟"。那一刻,他瘋狂得極為美麗,也極為善良。

"

尼采關於女人談得很多,有褒有貶。即便如此,其實尼采也並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過幾次戀愛,只是都不成功罷了。

1882年4月,尼采旅居羅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給他介紹了一個學生,跟他學哲學,這是一個極其聰慧,富有魅力的俄國少女,叫莎樂美。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一回,尼采真心墮入了情網。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也喜歡他,後來她這樣描繪自己對他的印象:“孤獨,這是強烈的第一眼印象,尼采的形象因此而很有吸引力……當他談話激動時,眼中會點燃一對動人的火花,然後漸漸熄滅,但是,如果他心情憂鬱,他的眼睛便顯得深不可測,流露出異常孤獨的神情。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的舉止給人一種內向而沉默寡言的印象。有時,他彬彬有禮,具有一種近於女性的溫柔,待人態度友好,風度優雅。”他們的結伴旅行有五個月之久。其間,尼采向她娓娓講述往事,回憶童年,談論哲學,感受到一種被理解的快樂。然而,他那致命的羞怯再一次妨礙他表露心跡,只好懇請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愛上了莎樂美。莎樂美拒絕了這兩位求婚者。她尊敬和欽佩尼采,把他看作自己的人生導師,但她的感情還不是愛情。他們繼續友好相處,後來,由於尼采的妹妹伊麗莎白出於嫉妒而進行干預和挑撥,兩人才不歡而散。

愛情經歷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這是露·莎樂美寫給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學家尼采的。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少女的祈禱總是虔誠的,少女的夢想總是熱烈的。莎樂美渴望什麼?她渴望有朝一日能與偉大的心靈當面對話,從那口甘泉中舀取一瓢瓊漿玉液。弗羅琳·馮·梅森伯格是莎樂美的知音,也是莎樂美的引導者,這位"女巫"仰眺璀璨的星空,猶豫的只是該讓誰來下凡?她的目光被一顆最閃亮的星,也是一顆最孤獨的星吸引了,他就是偉大而又可憐的弗萊德里希·尼采。

弗羅琳待人接物的技巧頗為圓熟,她先給莎樂美寄去尼采的新著《悲劇的誕生》,然後又寫了一封長信講述這位哲人的故事。在她的筆下,尼采的精神屹立不倒,人格獨立不羈,他劍鋒所指,竟迫得尊崇已久的恩師瓦格納無地自容,大有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勇氣和憨勁。然而,這位思想的巨人,偏偏又是生活的弱者,他年近四十,卻萍蹤浪跡,孤身漂泊,而且與病魔長年周旋。

莎樂美讀了尼采的著作,不禁為他橫空絕地的智慧所震撼,讀了弗羅琳的長信,又不禁為哲人孤苦悲涼的身世而感傷。震撼加感傷這難道還不夠嗎?她直覺自己已被征服了,是的,尼采具有偉大的心靈,她渴望儘快見到他。

帷幕徐徐拉開,導演弗羅琳·馮·梅森伯格已退到舞臺之後,她正指點歐洲最偉大的哲人去約會歐洲最聰明的閨秀,地點選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弗羅琳急於將此劇導演成千古佳話。可奇怪的副導演則是保爾·李,儘管他內心狂熱地迷戀莎樂美,卻願意退避三舍,為朋友讓路。至於最遲登場的男主角尼采,經弗羅琳和保爾·李兩人從旁大煽特煽,心中的那團烈火已由深紅而趨於純青了。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甚至飄飄然,有點盲目樂觀,在寫給保爾·李的信中,跳閃著下面的語句:"請您代我問候那位俄羅斯女郎,如果這樣做有意義的話。我正需要此種類型的女子。……一段篇章的開始是婚姻。我同意最多兩年的婚姻,不過這也必須考慮到我今後十年內將做些什麼而定。"這話說得過於託大了,他以為局勢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莎樂美則未能徵得兄長羅伯特的同意,因為羅伯特的眼光完全是世俗的,對尼采這種飽學多才的老光棍抱有十足的戒心,怕妹妹會上當受騙;此外,他還告誡妹妹,作為大家閨秀,須知形象第一,名譽第一,人言可畏,浪漫無異於玩火自焚。向來特立獨行的莎樂美自然很反感這樣的提醒,她在回信中明顯帶著幾分火氣:

我既不追隨典範去生活,也不奢求自己成為誰的典範,我只為我自己而生活。因此我的生活中沒有不可逾越的規則,而是有太多不可言傳的美妙的感受--它們蘊含於我自身,在喧鬧的生活中越受壓抑越要呼喊出來。

"一個真正的男子需要兩種不同的東西:危險和遊戲。因而他需要女人,當作最危險的玩物。"這是尼采的語錄。那麼,在羅馬的聖彼得教堂他與莎樂美的約會是該算危險,還是遊戲,抑或是危險的遊戲?

尼采未及躲閃,便遭到了愛神的當胸一箭。當見到莎樂美金黃色的捲髮、優美絕倫的面部輪廓、豐滿鮮豔的嘴脣、朗若晨星的眼睛和撲面而至的青春氣息,他就無可救藥地愛上她了。這位二十一歲的妙齡女郎舉止嫻雅,氣質高華,思維敏捷,要言不煩,這些都是尼采欣賞的。當弗羅琳問及第一印象如何,尼采的評價只有短短的一句:"那是一瞬間就能征服一個人靈魂的人!"

與尼采相比,莎樂美則要冷靜得多,在她眼中,尼采的形象顯然不是什麼白馬王子的形象,與那些自己常見的華服盛裝丰神秀貌的貴族青年相比,尼采簡直無異於山野狂夫。她在回憶錄中用了以下這些詞去形容尼采:孤僻--尼采的性格幾乎一目瞭然;平凡--尼采的外表沒什麼驚人之處;樸素--尼采的衣著十分整潔;慎重--尼采的言行節制而略顯拘謹;優美--尼采的雙手非常吸引人;半盲--尼采的眼睛高度近視;笨拙--尼采的客套彷彿是一個假面具。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七個關健詞串聯在一起,將構成怎樣的印象已不言自明。尼采畢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對此,她並沒有感到失望和懷疑。但敬重是一回事,愛慕則是另外一回事,對於一位比自己大十七歲的病夫,莎樂美的心扉欲開還閉。這時,她母親--一位糖廠老闆的女兒開始嘀咕:"尼采先生的財產還不夠養活自己,你跟他去喝西北風?"她真的不瞭解女兒,受窮,這是莎樂美最不介意的一點。莎樂美只擔心尼采偉大的心靈是一個風暴眼,除了填沒俗世的幸福,自己還將犧牲得更多,包括人格的獨立和精神的自由。

不管怎麼說,尼采和莎樂美的旅行還是愉快的,另一護花使者(保爾·李)則未必有此同感。這無疑是全新的體驗,尼采彷彿扮演著瘋騎士堂吉訶德的角色,護衛著自己的心上人杜爾西內婭。更妙的是,他與莎樂美單獨去了一趟海濱城市蒙特卡洛(現為摩納哥的賭城)。在那裡,尼采是否把握了機遇?僅作哲學的玄談?僅有思想的共鳴?莎樂美透出的口風是:"至於尼采在蒙特卡洛是否吻過我,我已經不記得了。"恐怕連傻瓜都能猜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保爾·李見到尼采的"震顫"和莎樂美的神采飛揚,不由得大吃其醋。而尼采勝券在握,便假裝大方,慫恿自己的道友去娶莎樂美。保爾·李很清楚自己處在下風,便再次擺出高姿態:"我是一個厭世者,一想到生兒育女的世俗生活就心存厭惡。還是你娶她吧,她正是你孜孜以求的伴侶。"其實,在尼采早先的想法中,戀愛時的近視只需一副眼鏡就可豁然而愈,婚姻則是慢性疾病,不可能妙手回春,世間沒有那樣的神醫和良藥。然而莎樂美該是一個例外,世間還哪有這樣秀色可餐的解語花?她善於傾聽,無論尼采談到多麼玄奧的問題,她全都聽得懂。又豈止聽得懂,她還能恰如其分地補充幾句,彷彿畫龍點睛。為這樣的女子動心,為這樣的女子銷魂,尼采一點也不感到可羞可愧。他竟決意為莎樂美而改變自己對女性不甚樂觀的看法。幸福本來是可以這樣成全尼采的,將他身上屢屢抬頭的那股憤憤不平的戾氣化為無形,如此一來,作為哲人的尼采也許會受損,然而作為常人的尼采則必定會受益。但尼采打的是最理想的算盤:"莎樂美具備高貴而睿智的心靈,而且有鷹的視覺,有獅子的勇氣,她一定願與我一道肩負起人類精神的十字架,走一條上升之路!"他反覆思慮,居然找不到否定的可能性。那麼,事不宜遲,他決定向莎樂美求婚,畢其功於一役。可憐的哲人,在思想領域他敢於衝鋒陷陣,在感情的後花園則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懦夫,他讓道友和情敵保爾·李相機行事,代為操持,自己則一溜煙逃回了瑞士的巴塞爾,靜候遠方的佳音。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你不妨猜猜看,陷於戀愛迷狂狀態的尼采此時滿腦袋都蹦跳著怎樣的念頭?他想入非非:娶莎樂美為妻也許並不是最好的主意,自己更看重精神戀愛,對肉慾是排斥和鄙視的,但為了她的名譽不遭外界的惡意中傷,將彼此的姓名聯為一體仍屬必要。他甚至考慮到了最世俗的事情,那就是財產,即應該採取怎樣的方法獲得最划算的版稅?也許該去大學裡謀得一席教職,因為漂游不定的生活有損於家庭的穩定。他最感欣慰的是,既然找到了智慧的心靈伴侶,就必定有許多元氣充盈的精神之子將呱呱面世。

然而,尼采的幻想猶如精美的瓷器,被莎樂美的當頭一棒擊得粉碎。莎樂美的回答很簡單,正因為簡單,便愈加殘忍。總之一句話:莎樂美不想結婚。她希望尼采能比那位濟羅牧師更為明智,但他們都無可救藥地將心靈生活與世俗生活混為一談,糾纏不清。說到底,尼采和濟羅都沒有看出,莎樂美是一位奇異的女子,思想只是她的遊戲,她欣然入局,並不意味著她要找一位遊戲夥伴做自己的丈夫。為此,莎樂美毅然決然地將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人的求婚擋了回去。

哲人畢竟是哲人,尼采的綺夢破滅了,並不意味著他就頹唐了,就完蛋了。尼采決意向古希臘的哲人學習,捨棄世俗生活中的核心部分,妻子不再重要,又何妨退而求其次,他和莎樂美依然是心靈的朋友,依然可以誕生他們的精神之子--查拉圖斯特拉。莎樂美也不願看到這位偉大而可憐的哲人因求婚受挫而傷心,她給尼采寄去了詩篇。這的確不失為一帖良藥,使尼采的精神重又得到了撫慰: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誰一旦被你逮住還能逃脫?

要是他感覺你注視著他那雙莊嚴的眼睛。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

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

是啊,你必定會光顧塵世上的每一個生靈,

任何人都逃脫不了你的掌心:

生活沒有你--依然美麗,

--你也同樣值得生活下去。

有人說,尼采便是古羅馬暴君尼祿精神上的兄弟。關於尼祿,普魯東有一個精闢的論斷:"尼祿是一位藝術家,一位抒情戲劇的崇拜者、獎章的收集家、旅遊家、劍客;他是唐璜,也是登徒子;他還是一位充滿機智、幻想和同情心的高尚的人,在他身上洋溢著對生活和享樂的熱愛。這就是為什麼他成為尼祿的原因。"應該說,尼祿的某些特性尼采並不具有,但某些特性則在他身上得以強化,內心的風暴肯定是一致的,即尼祿擅長於破壞,尼采則除此之外,還擅長於創造。能與這位偉大的創造者結為知己,莎樂美感到十分欣慰,1882年8月14日,她在尼采的居處陶頓堡寫信給保爾·李,即表明了這一點: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總體上說尼采是一個有著堅強意志的人,然單方面看,他又是個極其情緒化的人。同尼采談話是十分愜意的事情--你一定也知道這一點,在這種有共同理想、共同感覺的交談中,常常會心有靈犀一點通。尼采本人也這樣說:"我相信,我們之間唯一區別就是年齡。我們的生活和思想是多麼的一致。"

對於這種"一致性",保爾·李無疑是吃醋的,而另一位以尼采的保護神和知己自居的女人則感到異常妒忌,她就是哲學家的妹妹伊麗莎白·尼采。伊麗莎白·尼采心胸狹隘,眼看著莎樂美的鋒頭處處蓋過自己,讓哥哥像傻瓜似的意亂情迷,令自己遭到日甚一日的冷落,因此對莎樂美抱有深刻的敵意。女人之間的怨恨如同死結,是很難解開的,她們會挖空心思去中傷自己的對手或假想敵。伊麗莎白便找準哥哥的軟肋猛力捶打,諷刺他的哲學越來越帶有莎樂美的色彩,認定那位俄國女子的個性在左右一切。尼采幾乎立刻就鬼上身了,他向來就以君臨思想界的哲王自居,不容許有異樣的聲音響在耳畔。莎樂美雖然是尼采的知己,在許多方面能與他共鳴,但莎樂美決不盲從,也不願成為別人的附庸,她有自己的立場。有時她會置疑,有時她會堅持相反的意見。每當這種時候,尼采就怒火中燒,甚至拂袖而去。這對性格古怪的兄妹終於迫使莎樂美踏上了歸程。這是富麗的九月,尚未剝蝕光彩的仲秋,但一股蕭瑟的別情已縈繞在尼采和莎樂美的心間,久久揮之不散。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走了,尼采彷彿脫水的魚,一時間,茫然無主,連思考和寫作都喪失了原有的動力。莎樂美則再次聽到了老媽的嘮叨:"和弗萊德里希在一起你是不會幸福的,不錯不錯,我指的是世俗的幸福,也許他是一位聖人,可是失去世俗的幸福,做個聖人又怎樣呢?上帝原諒我說這樣的話,可這就是我的觀點。這位尼采先生不僅瀆神,而且全身是病,虛弱不堪,你怎麼可以嫁給他?除非你瘋了,想做一個終身制的護士或大夫。還有他的母親和妹妹,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趕走你的,別傻了,我的孩子。"莎樂美沒瘋,也不傻,此時,她身體內似乎有兩個自己,一個是虛榮的,以駕馭和支配兩位哲人(尼采和保爾·李)的感情為快,使兩位哲人競相博取她的歡心為榮;另一個則是冷靜的,看到尼采生出妒忌心,聽他中傷保爾·李是個時刻準備服毒自殺的膽小鬼,她便心生輕蔑。當莎樂美再次遭到伊麗莎白的惡語中傷(稱莎樂美與弗萊德里希交往,純粹出於卑劣的虛榮心,而哲學家從未愛過她),人格上受到莫大的侮辱,一氣之下,她便與這對兄妹恩斷義絕了。其後不久,莎樂美與保爾·李在柏林同居,尼采永遠失去了能減輕其孤獨與痛楚、賦予其勇氣和希望的天使。尼采對莎樂美的譴責再次暴露了他受到刺激之後的偏激:"我以為我已經找到了一位能幫助我的人;當然,這不僅需要高超的智力,而且還要有第一流的道德,但是相反的,我卻發現了一位只想娛樂自己的人物。她不害臊的是,夢想把地球上最偉大的天才作為她玩弄的對象。"保爾·李讀了道友尼采的這封信,是否也有同感?莎樂美與保爾·李同居不到一年,就因為他堅持學醫,彼此意氣不投而分道揚鑣了。也許保爾·李更有資格說莎樂美玩弄了自己的感情。十八年後,一直抑鬱寡歡的保爾·李最終選擇了自殺。對此,莎樂美並未感到良心不安,她認為良心不安是軟弱的表現。

告別了天使,尼采只好與自己最新創造的精神之子查拉圖斯特拉組成"單親家庭",獨自走完生命最後階段瘋狂的黑洞。他衝到大街上,抱著被鞭打的駿馬的脖子,熱淚迸湧地高呼"我的兄弟"。那一刻,他瘋狂得極為美麗,也極為善良。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也許,在尼采的腦海中,有一首歌的詞曲仍如佛殿的長明燈一樣閃爍不滅。詞作者是莎樂美,曲作者是尼采,《讚美生活》是他們唯一的"私生子":

像朋友那樣

真誠地愛著一位朋友,

就如我愛你一樣。

呵,我的內心翻卷著怎樣的波浪?

如果你為我帶來喜悅或憂傷,

如果我低聲啜泣或縱情歡唱,

那就是以不同的面孔

傾訴著對於你的愛的衷腸。

你的別離

為我留下深深的絕望,

而你的擁抱

又使我抹去眼角的淚光。

讓我們像知己一樣心心相印,

並且在寂靜中

傾聽著它們的碰撞。

如果你仍舊不曾使我狂喜,

那就努力吧,

因為同樣的悲慼也在折磨著你的心房。

哲人的假面舞曲終人散了,原本心心相印的舞伴以快樂始,卻以痛苦終。然而,正是這種精神的痛苦化為酒藥,使尼采釀出了最醇香的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其超人哲學得以功德圓滿。另一方面,這種精神的苦痛也充分凸顯了其負作用,尼采對女性的仇視和輕蔑在生命的最後七年達於極致:"你到女人那兒去嗎?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這無疑是洩憤之語,儘管他心底下針對的只是某個人--露·莎樂美,仍然不足為訓。

"

尼采關於女人談得很多,有褒有貶。即便如此,其實尼采也並不躲避女人,一生中有過幾次戀愛,只是都不成功罷了。

1882年4月,尼采旅居羅馬,他的朋友梅森葆夫人和雷埃給他介紹了一個學生,跟他學哲學,這是一個極其聰慧,富有魅力的俄國少女,叫莎樂美。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一回,尼采真心墮入了情網。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也喜歡他,後來她這樣描繪自己對他的印象:“孤獨,這是強烈的第一眼印象,尼采的形象因此而很有吸引力……當他談話激動時,眼中會點燃一對動人的火花,然後漸漸熄滅,但是,如果他心情憂鬱,他的眼睛便顯得深不可測,流露出異常孤獨的神情。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的舉止給人一種內向而沉默寡言的印象。有時,他彬彬有禮,具有一種近於女性的溫柔,待人態度友好,風度優雅。”他們的結伴旅行有五個月之久。其間,尼采向她娓娓講述往事,回憶童年,談論哲學,感受到一種被理解的快樂。然而,他那致命的羞怯再一次妨礙他表露心跡,只好懇請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愛上了莎樂美。莎樂美拒絕了這兩位求婚者。她尊敬和欽佩尼采,把他看作自己的人生導師,但她的感情還不是愛情。他們繼續友好相處,後來,由於尼采的妹妹伊麗莎白出於嫉妒而進行干預和挑撥,兩人才不歡而散。

愛情經歷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這是露·莎樂美寫給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學家尼采的。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少女的祈禱總是虔誠的,少女的夢想總是熱烈的。莎樂美渴望什麼?她渴望有朝一日能與偉大的心靈當面對話,從那口甘泉中舀取一瓢瓊漿玉液。弗羅琳·馮·梅森伯格是莎樂美的知音,也是莎樂美的引導者,這位"女巫"仰眺璀璨的星空,猶豫的只是該讓誰來下凡?她的目光被一顆最閃亮的星,也是一顆最孤獨的星吸引了,他就是偉大而又可憐的弗萊德里希·尼采。

弗羅琳待人接物的技巧頗為圓熟,她先給莎樂美寄去尼采的新著《悲劇的誕生》,然後又寫了一封長信講述這位哲人的故事。在她的筆下,尼采的精神屹立不倒,人格獨立不羈,他劍鋒所指,竟迫得尊崇已久的恩師瓦格納無地自容,大有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勇氣和憨勁。然而,這位思想的巨人,偏偏又是生活的弱者,他年近四十,卻萍蹤浪跡,孤身漂泊,而且與病魔長年周旋。

莎樂美讀了尼采的著作,不禁為他橫空絕地的智慧所震撼,讀了弗羅琳的長信,又不禁為哲人孤苦悲涼的身世而感傷。震撼加感傷這難道還不夠嗎?她直覺自己已被征服了,是的,尼采具有偉大的心靈,她渴望儘快見到他。

帷幕徐徐拉開,導演弗羅琳·馮·梅森伯格已退到舞臺之後,她正指點歐洲最偉大的哲人去約會歐洲最聰明的閨秀,地點選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弗羅琳急於將此劇導演成千古佳話。可奇怪的副導演則是保爾·李,儘管他內心狂熱地迷戀莎樂美,卻願意退避三舍,為朋友讓路。至於最遲登場的男主角尼采,經弗羅琳和保爾·李兩人從旁大煽特煽,心中的那團烈火已由深紅而趨於純青了。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他甚至飄飄然,有點盲目樂觀,在寫給保爾·李的信中,跳閃著下面的語句:"請您代我問候那位俄羅斯女郎,如果這樣做有意義的話。我正需要此種類型的女子。……一段篇章的開始是婚姻。我同意最多兩年的婚姻,不過這也必須考慮到我今後十年內將做些什麼而定。"這話說得過於託大了,他以為局勢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莎樂美則未能徵得兄長羅伯特的同意,因為羅伯特的眼光完全是世俗的,對尼采這種飽學多才的老光棍抱有十足的戒心,怕妹妹會上當受騙;此外,他還告誡妹妹,作為大家閨秀,須知形象第一,名譽第一,人言可畏,浪漫無異於玩火自焚。向來特立獨行的莎樂美自然很反感這樣的提醒,她在回信中明顯帶著幾分火氣:

我既不追隨典範去生活,也不奢求自己成為誰的典範,我只為我自己而生活。因此我的生活中沒有不可逾越的規則,而是有太多不可言傳的美妙的感受--它們蘊含於我自身,在喧鬧的生活中越受壓抑越要呼喊出來。

"一個真正的男子需要兩種不同的東西:危險和遊戲。因而他需要女人,當作最危險的玩物。"這是尼采的語錄。那麼,在羅馬的聖彼得教堂他與莎樂美的約會是該算危險,還是遊戲,抑或是危險的遊戲?

尼采未及躲閃,便遭到了愛神的當胸一箭。當見到莎樂美金黃色的捲髮、優美絕倫的面部輪廓、豐滿鮮豔的嘴脣、朗若晨星的眼睛和撲面而至的青春氣息,他就無可救藥地愛上她了。這位二十一歲的妙齡女郎舉止嫻雅,氣質高華,思維敏捷,要言不煩,這些都是尼采欣賞的。當弗羅琳問及第一印象如何,尼采的評價只有短短的一句:"那是一瞬間就能征服一個人靈魂的人!"

與尼采相比,莎樂美則要冷靜得多,在她眼中,尼采的形象顯然不是什麼白馬王子的形象,與那些自己常見的華服盛裝丰神秀貌的貴族青年相比,尼采簡直無異於山野狂夫。她在回憶錄中用了以下這些詞去形容尼采:孤僻--尼采的性格幾乎一目瞭然;平凡--尼采的外表沒什麼驚人之處;樸素--尼采的衣著十分整潔;慎重--尼采的言行節制而略顯拘謹;優美--尼采的雙手非常吸引人;半盲--尼采的眼睛高度近視;笨拙--尼采的客套彷彿是一個假面具。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這七個關健詞串聯在一起,將構成怎樣的印象已不言自明。尼采畢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對此,她並沒有感到失望和懷疑。但敬重是一回事,愛慕則是另外一回事,對於一位比自己大十七歲的病夫,莎樂美的心扉欲開還閉。這時,她母親--一位糖廠老闆的女兒開始嘀咕:"尼采先生的財產還不夠養活自己,你跟他去喝西北風?"她真的不瞭解女兒,受窮,這是莎樂美最不介意的一點。莎樂美只擔心尼采偉大的心靈是一個風暴眼,除了填沒俗世的幸福,自己還將犧牲得更多,包括人格的獨立和精神的自由。

不管怎麼說,尼采和莎樂美的旅行還是愉快的,另一護花使者(保爾·李)則未必有此同感。這無疑是全新的體驗,尼采彷彿扮演著瘋騎士堂吉訶德的角色,護衛著自己的心上人杜爾西內婭。更妙的是,他與莎樂美單獨去了一趟海濱城市蒙特卡洛(現為摩納哥的賭城)。在那裡,尼采是否把握了機遇?僅作哲學的玄談?僅有思想的共鳴?莎樂美透出的口風是:"至於尼采在蒙特卡洛是否吻過我,我已經不記得了。"恐怕連傻瓜都能猜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保爾·李見到尼采的"震顫"和莎樂美的神采飛揚,不由得大吃其醋。而尼采勝券在握,便假裝大方,慫恿自己的道友去娶莎樂美。保爾·李很清楚自己處在下風,便再次擺出高姿態:"我是一個厭世者,一想到生兒育女的世俗生活就心存厭惡。還是你娶她吧,她正是你孜孜以求的伴侶。"其實,在尼采早先的想法中,戀愛時的近視只需一副眼鏡就可豁然而愈,婚姻則是慢性疾病,不可能妙手回春,世間沒有那樣的神醫和良藥。然而莎樂美該是一個例外,世間還哪有這樣秀色可餐的解語花?她善於傾聽,無論尼采談到多麼玄奧的問題,她全都聽得懂。又豈止聽得懂,她還能恰如其分地補充幾句,彷彿畫龍點睛。為這樣的女子動心,為這樣的女子銷魂,尼采一點也不感到可羞可愧。他竟決意為莎樂美而改變自己對女性不甚樂觀的看法。幸福本來是可以這樣成全尼采的,將他身上屢屢抬頭的那股憤憤不平的戾氣化為無形,如此一來,作為哲人的尼采也許會受損,然而作為常人的尼采則必定會受益。但尼采打的是最理想的算盤:"莎樂美具備高貴而睿智的心靈,而且有鷹的視覺,有獅子的勇氣,她一定願與我一道肩負起人類精神的十字架,走一條上升之路!"他反覆思慮,居然找不到否定的可能性。那麼,事不宜遲,他決定向莎樂美求婚,畢其功於一役。可憐的哲人,在思想領域他敢於衝鋒陷陣,在感情的後花園則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懦夫,他讓道友和情敵保爾·李相機行事,代為操持,自己則一溜煙逃回了瑞士的巴塞爾,靜候遠方的佳音。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你不妨猜猜看,陷於戀愛迷狂狀態的尼采此時滿腦袋都蹦跳著怎樣的念頭?他想入非非:娶莎樂美為妻也許並不是最好的主意,自己更看重精神戀愛,對肉慾是排斥和鄙視的,但為了她的名譽不遭外界的惡意中傷,將彼此的姓名聯為一體仍屬必要。他甚至考慮到了最世俗的事情,那就是財產,即應該採取怎樣的方法獲得最划算的版稅?也許該去大學裡謀得一席教職,因為漂游不定的生活有損於家庭的穩定。他最感欣慰的是,既然找到了智慧的心靈伴侶,就必定有許多元氣充盈的精神之子將呱呱面世。

然而,尼采的幻想猶如精美的瓷器,被莎樂美的當頭一棒擊得粉碎。莎樂美的回答很簡單,正因為簡單,便愈加殘忍。總之一句話:莎樂美不想結婚。她希望尼采能比那位濟羅牧師更為明智,但他們都無可救藥地將心靈生活與世俗生活混為一談,糾纏不清。說到底,尼采和濟羅都沒有看出,莎樂美是一位奇異的女子,思想只是她的遊戲,她欣然入局,並不意味著她要找一位遊戲夥伴做自己的丈夫。為此,莎樂美毅然決然地將十九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哲人的求婚擋了回去。

哲人畢竟是哲人,尼采的綺夢破滅了,並不意味著他就頹唐了,就完蛋了。尼采決意向古希臘的哲人學習,捨棄世俗生活中的核心部分,妻子不再重要,又何妨退而求其次,他和莎樂美依然是心靈的朋友,依然可以誕生他們的精神之子--查拉圖斯特拉。莎樂美也不願看到這位偉大而可憐的哲人因求婚受挫而傷心,她給尼采寄去了詩篇。這的確不失為一帖良藥,使尼采的精神重又得到了撫慰: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誰一旦被你逮住還能逃脫?

要是他感覺你注視著他那雙莊嚴的眼睛。

我無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將我獲取,

除了摧毀你還能做什麼?我永遠不會相信。

是啊,你必定會光顧塵世上的每一個生靈,

任何人都逃脫不了你的掌心:

生活沒有你--依然美麗,

--你也同樣值得生活下去。

有人說,尼采便是古羅馬暴君尼祿精神上的兄弟。關於尼祿,普魯東有一個精闢的論斷:"尼祿是一位藝術家,一位抒情戲劇的崇拜者、獎章的收集家、旅遊家、劍客;他是唐璜,也是登徒子;他還是一位充滿機智、幻想和同情心的高尚的人,在他身上洋溢著對生活和享樂的熱愛。這就是為什麼他成為尼祿的原因。"應該說,尼祿的某些特性尼采並不具有,但某些特性則在他身上得以強化,內心的風暴肯定是一致的,即尼祿擅長於破壞,尼采則除此之外,還擅長於創造。能與這位偉大的創造者結為知己,莎樂美感到十分欣慰,1882年8月14日,她在尼采的居處陶頓堡寫信給保爾·李,即表明了這一點: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總體上說尼采是一個有著堅強意志的人,然單方面看,他又是個極其情緒化的人。同尼采談話是十分愜意的事情--你一定也知道這一點,在這種有共同理想、共同感覺的交談中,常常會心有靈犀一點通。尼采本人也這樣說:"我相信,我們之間唯一區別就是年齡。我們的生活和思想是多麼的一致。"

對於這種"一致性",保爾·李無疑是吃醋的,而另一位以尼采的保護神和知己自居的女人則感到異常妒忌,她就是哲學家的妹妹伊麗莎白·尼采。伊麗莎白·尼采心胸狹隘,眼看著莎樂美的鋒頭處處蓋過自己,讓哥哥像傻瓜似的意亂情迷,令自己遭到日甚一日的冷落,因此對莎樂美抱有深刻的敵意。女人之間的怨恨如同死結,是很難解開的,她們會挖空心思去中傷自己的對手或假想敵。伊麗莎白便找準哥哥的軟肋猛力捶打,諷刺他的哲學越來越帶有莎樂美的色彩,認定那位俄國女子的個性在左右一切。尼采幾乎立刻就鬼上身了,他向來就以君臨思想界的哲王自居,不容許有異樣的聲音響在耳畔。莎樂美雖然是尼采的知己,在許多方面能與他共鳴,但莎樂美決不盲從,也不願成為別人的附庸,她有自己的立場。有時她會置疑,有時她會堅持相反的意見。每當這種時候,尼采就怒火中燒,甚至拂袖而去。這對性格古怪的兄妹終於迫使莎樂美踏上了歸程。這是富麗的九月,尚未剝蝕光彩的仲秋,但一股蕭瑟的別情已縈繞在尼采和莎樂美的心間,久久揮之不散。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走了,尼采彷彿脫水的魚,一時間,茫然無主,連思考和寫作都喪失了原有的動力。莎樂美則再次聽到了老媽的嘮叨:"和弗萊德里希在一起你是不會幸福的,不錯不錯,我指的是世俗的幸福,也許他是一位聖人,可是失去世俗的幸福,做個聖人又怎樣呢?上帝原諒我說這樣的話,可這就是我的觀點。這位尼采先生不僅瀆神,而且全身是病,虛弱不堪,你怎麼可以嫁給他?除非你瘋了,想做一個終身制的護士或大夫。還有他的母親和妹妹,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趕走你的,別傻了,我的孩子。"莎樂美沒瘋,也不傻,此時,她身體內似乎有兩個自己,一個是虛榮的,以駕馭和支配兩位哲人(尼采和保爾·李)的感情為快,使兩位哲人競相博取她的歡心為榮;另一個則是冷靜的,看到尼采生出妒忌心,聽他中傷保爾·李是個時刻準備服毒自殺的膽小鬼,她便心生輕蔑。當莎樂美再次遭到伊麗莎白的惡語中傷(稱莎樂美與弗萊德里希交往,純粹出於卑劣的虛榮心,而哲學家從未愛過她),人格上受到莫大的侮辱,一氣之下,她便與這對兄妹恩斷義絕了。其後不久,莎樂美與保爾·李在柏林同居,尼采永遠失去了能減輕其孤獨與痛楚、賦予其勇氣和希望的天使。尼采對莎樂美的譴責再次暴露了他受到刺激之後的偏激:"我以為我已經找到了一位能幫助我的人;當然,這不僅需要高超的智力,而且還要有第一流的道德,但是相反的,我卻發現了一位只想娛樂自己的人物。她不害臊的是,夢想把地球上最偉大的天才作為她玩弄的對象。"保爾·李讀了道友尼采的這封信,是否也有同感?莎樂美與保爾·李同居不到一年,就因為他堅持學醫,彼此意氣不投而分道揚鑣了。也許保爾·李更有資格說莎樂美玩弄了自己的感情。十八年後,一直抑鬱寡歡的保爾·李最終選擇了自殺。對此,莎樂美並未感到良心不安,她認為良心不安是軟弱的表現。

告別了天使,尼采只好與自己最新創造的精神之子查拉圖斯特拉組成"單親家庭",獨自走完生命最後階段瘋狂的黑洞。他衝到大街上,抱著被鞭打的駿馬的脖子,熱淚迸湧地高呼"我的兄弟"。那一刻,他瘋狂得極為美麗,也極為善良。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也許,在尼采的腦海中,有一首歌的詞曲仍如佛殿的長明燈一樣閃爍不滅。詞作者是莎樂美,曲作者是尼采,《讚美生活》是他們唯一的"私生子":

像朋友那樣

真誠地愛著一位朋友,

就如我愛你一樣。

呵,我的內心翻卷著怎樣的波浪?

如果你為我帶來喜悅或憂傷,

如果我低聲啜泣或縱情歡唱,

那就是以不同的面孔

傾訴著對於你的愛的衷腸。

你的別離

為我留下深深的絕望,

而你的擁抱

又使我抹去眼角的淚光。

讓我們像知己一樣心心相印,

並且在寂靜中

傾聽著它們的碰撞。

如果你仍舊不曾使我狂喜,

那就努力吧,

因為同樣的悲慼也在折磨著你的心房。

哲人的假面舞曲終人散了,原本心心相印的舞伴以快樂始,卻以痛苦終。然而,正是這種精神的痛苦化為酒藥,使尼采釀出了最醇香的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其超人哲學得以功德圓滿。另一方面,這種精神的苦痛也充分凸顯了其負作用,尼采對女性的仇視和輕蔑在生命的最後七年達於極致:"你到女人那兒去嗎?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這無疑是洩憤之語,儘管他心底下針對的只是某個人--露·莎樂美,仍然不足為訓。

讓大哲學家 尼采 深度著迷、痛苦一生的女人——莎樂美

莎樂美以不愛為大愛,這原本是尼采的思路,尼采是不該抱怨的。莎樂美畢竟沒有砍下這位先知的頭顱,給尼采最殘忍的一吻。何況,在尼采辭世後四年,莎樂美出版了自己的精心之作《尼采評傳》,這本書足以紀念他們心靈相擁相握的那些美好時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