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張儀列傳》中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秦相張儀騙楚懷王說用六百里地換楚與齊絕交,等楚懷王派人來秦國索要土地時,張儀卻說是六裡地,楚懷王不禁勃然大怒,興兵攻秦,卻因沒有齊國的援助而被秦軍打得大敗。在太史公筆下,楚懷王目光短線、智商不足,而且身邊多是佞臣,被張儀玩弄於股掌之間。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要知道,秦末項梁、項羽叔侄擁立的義軍領袖就是“楚懷王”,他們難道會用一個代表昏庸的楚王名號來號召楚地百姓聚集到自己身邊?

實際上,《史記·張儀列傳》的史料來源是《戰國策·秦策二》,而《戰國策》的文章為了誇大策士的作用往往進行虛構和誇張,再加上太史公對故事的加工潤色,離史實就更遠了。

戰國縱橫︱楚懷王真的被張儀騙了嗎?

楚懷王影視形象

齊、楚攻秦與張儀相楚

《史記·張儀列傳》說事情的起因是“秦欲伐齊,齊、楚從親,於是張儀往相楚”,意欲拆散齊、楚聯盟。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313年。這一年,秦惠文王和魏襄王在臨晉(今陝西大荔縣)會盟,魏國還立了親秦派的公子政為太子。自公元前317年齊、宋聯軍在觀澤(今河南清豐南縣南)打敗魏軍以來,齊、魏一直處於敵對狀態。在齊國人看來,既然秦、魏結盟,那麼兩國聯合攻齊是遲早的事。

齊宣王顯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和楚國結成了反秦聯盟。楚懷王在公元前318年曾以“從長”的身份組織諸侯合縱攻秦,這個仇秦國還沒來得及報,當時的智謀之士,如韓國相邦公仲朋和楚國謀士陳軫都看得出——“秦之慾伐楚久矣”。所以齊、楚兩國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針對秦、魏可能發動的進攻,楚、齊採取了“東守西攻”的應對策略,楚懷王一方面派大將景翠率大軍聚集於齊、魯邊境和南陽地區(今山東泰安至東平一線),協助齊國防守西部邊境;另一方面派“三大夫張九軍北圍曲沃(今河南靈寶市東北)、於中(今河南西峽縣東)”(《史記·越世家》),主動對秦國發起進攻。不久,楚、齊聯軍拿下了曲沃。

面對楚、齊的凌厲攻勢,一向強橫的秦國似乎無力應對,這又是為何?筆者推測原因在於這一年秦將樗裡疾與趙將趙莊在藺(今山西呂梁市西)展開了一場惡戰,史載“龍賈之戰,岸門之戰,封陵之戰,高商之戰,趙莊之戰,秦之所殺三晉之民數百萬”(《史記·蘇秦列傳》),可知“趙莊之戰”趙國損失慘重,秦國雖然獲勝,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楚、齊攻秦或與“趙莊之戰”同時,或在其後;也就是說秦國或是無法兼顧兩場大戰,或是大戰之後需要休整一段時間。

在這種局勢下,秦相張儀親自前往楚國尋求停戰。當然,對於張儀這種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頂級策士來說,停戰只是最低目標,他還要拆散齊、楚聯盟。《史記·張儀列傳》說對於張儀的到來,楚懷王顯得十分殷勤,高規格禮遇——“虛上舍而自館之”,就是說安排張儀住在上等的賓館,而且還親自去拜訪。不過這一記載並不見於《戰國策》和《史記》的其他篇章,恐怕出於虛構,畢竟現在是楚國壓著秦國打,沒必要對前來求和的使者這麼殷勤。

張儀與楚人的談判結果是:秦割讓四座城邑給楚(包括正在被楚軍包圍的於中),楚國罷兵。此事見於秦惠文王向神靈禱告的《詛楚文》,原文作:“(楚國)遂取吾邊城新【皇阝】、【於阝】、長、【親女】,吾不敢曰何。”【於阝】就是於中,這四座城邑都是秦國的邊城。

張儀取得的第二個成果是讓秦、楚結盟,兩國互派重臣為對方宰相,直接監督和影響對方的決策,秦派張儀出任楚國令尹,楚派屈丐(又作“屈匄”,《戰國策·秦策二》作“屈蓋”)任秦相邦。

戰國縱橫︱楚懷王真的被張儀騙了嗎?

張儀影視形象

對於此後發生的事,《史記·張儀列傳》有一段充滿戲劇性的敘述:先是楚國謀士陳軫反對聽信張儀。陳軫給出的理由是,現在秦國如此重視楚國,是因為楚與齊結盟,一旦楚、齊絕交,齊國就會倒向秦國,到時候秦國不但不會割地給楚國,還會聯合齊國來伐楚。所以陳軫建議,先派人隨張儀去接收六百里土地,土地拿到手再與齊國絕交也不晚。結果楚懷王不聽,仍然任命張儀為令尹,並正式與齊國絕交。而後楚懷王派人隨張儀到秦國接收土地,張儀卻假裝從馬車上摔下來受傷,三個月沒有上朝。楚懷王認為是張儀懷疑楚國還有和齊國複合的可能,於是派人借宋國的符節到齊國去罵齊宣王,這下徹底激怒了齊宣王,齊國轉而與秦國結盟。果真,齊、楚徹底絕交後,張儀的“病”好了,不過他對楚國使者說:“臣有奉邑六裡,願以獻大王左右。”否認之前有獻地六百里的約定,得知被騙的楚懷王勃然大怒,舉兵攻秦,結果被秦、齊聯軍在丹陽(今河南西峽、淅川一帶)打得大敗。

這個故事雖然精彩,但卻有多處邏輯不通或不符史實:

第一,陳軫說拿到土地後再與齊國絕交不遲。這意味著楚國還是會得罪齊國,未來秦攻楚,齊國就不會幫助楚國,那楚國拿到了六百里土地恐怕也守不住,這絕非智士之言;

第二,割讓土地不用非等張儀上朝,秦國朝廷沒有張儀就不運轉了嗎?再說,秦國的最高決策者是秦王,張儀沒有權力割地。割地的文書還需要加蓋國璽,在如此大事上,楚懷王尚不至於輕信張儀的口頭承諾;

第三,從《詛楚文》來看,秦國確實割讓了於中等地給楚國;

第四,丹陽之戰前後,齊、楚關係雖有波瀾,但一直良好,丹陽之戰時,齊國還出兵幫助楚軍牽制魏軍,說齊、楚斷交併不可信;

第五,楚懷王派人借宋符罵齊王一事,視國家大事如兒戲,太過誇張,當屬虛構。

所以說這則故事應該是策士在一些史實的基礎上編造出來的。陳軫曾在秦國為官,熟知秦國套路,他反對秦、齊結盟是可能的。不過,楚懷王未採納陳軫的建議也有充足的理由。當時楚、齊關係並不牢固,公元前315年齊國佔領燕國時,楚曾打算聯魏攻齊,逼齊從燕撤兵。齊、楚只是因秦的威脅而臨時結盟,而且,齊國還在暗中算計楚國。楚軍圍困曲沃、於中時,越國出兵伐齊(當時魏國和越國關係比較好,極可能是魏國慫恿的),齊宣王不想在越國身上耗費太多精力,於是派使者遊說越王去進攻楚國,說楚國兵力現在都集中在東北和西北,南方空虛,正好適合越國趁虛而入。於是越國轉而攻楚(《史記·越世家》)。所以,楚懷王與齊國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利用楚、齊聯盟的壓力,讓秦國暫時與楚修好也是他樂於見到的結果,因為他不僅要應付越國,他還要攻打韓國。

戰國縱橫︱楚懷王真的被張儀騙了嗎?

《詛楚文》後世寫本

從雍氏之役到丹陽之戰

楚與韓、魏的關係頗為複雜。韓、魏經常聯合攻楚,楚國緩過勁來又會找韓、魏復仇,有時楚國還會聯合韓、魏一同去攻打齊、秦。公元前314-313年,韓、魏相繼倒向秦國,不知道為何又跟楚國起了衝突。公元前312年春,楚懷王派景翠率大軍包圍韓國雍氏(今河南禹縣西北),與此同時,齊、宋聯軍包圍魏國煮棗(今山東東明縣南)。韓、魏兩國都向秦國求救。秦國在這場衝突中的角色比較尷尬,韓、魏與楚都是他的盟國,秦惠文王一時也不好抉擇。

秦國大臣甘茂與魏國關係密切,他試圖讓秦國出面調停魏、齊兩國的衝突。楚懷王為了彰顯他對秦、楚關係的重視,派他的寵臣景鯉出使秦國,勸秦國不要幫助韓、魏。不過等景鯉進入秦國後,甘茂已經促成秦、魏君主在蒲阪關(今山西永濟市西南)相會。於是景鯉決定改道去蒲阪關,並派人報告楚懷王。楚懷王得到消息勃然大怒,景鯉居然不先請示他就自作主張去參加秦、魏之會,萬一齊國懷疑楚與秦、魏聯合而與楚斷交,就會打亂他的全盤計劃。於是楚懷王派人去抓景鯉,要治景鯉的罪。作為楚懷王的寵臣,景鯉在楚懷王身邊肯定是有耳目的,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後,立即派人回國向楚懷王解釋——這次甘茂促成秦、魏之會,目的是要和齊國講和,然後一同攻打楚國;幸好景鯉參會,這樣就會使齊國懷疑秦、魏不是想真的攻楚,所以楚國仍然是安全的。不久,秦國派人來告知楚懷王:魏只想與秦聯合,不想與楚聯合;秦對魏、齊的調停最終失敗。於是,楚懷王轉怒為喜,獎賞了景鯉。

戰國縱橫︱楚懷王真的被張儀騙了嗎?

三川地區示意圖

調停魏、齊失敗,秦、楚關係也出現巨大波動。景鯉隨秦惠文王回到秦都咸陽後,有人給秦惠文王出主意說:“景鯉,楚王所甚愛,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聽,則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聽,則殺景鯉。”(《戰國策·秦策四》)於是秦惠文王就把景鯉軟禁了起來,打算拿他來和楚懷王換取一些土地。景鯉趕緊派人遊說秦惠文王:齊、魏等國重視秦國是因為秦、楚結為了兄弟之國,現在秦王不讓景鯉回楚,外人就會知道秦、楚聯盟已經瓦解,齊、魏等國還會看重秦國嗎?到時候秦國會陷入孤立,楚國再聯合諸侯來討伐秦國,秦國必危。秦惠文王最終還是放景鯉歸國。當然,一篇說辭的力量很有限,景鯉能回國,主要還是秦惠文王在秦、楚關係上猶豫未決,《戰國策》往往會誇大策士言辭的作用。

韓、魏使者頻頻到秦國求援,秦使司馬康也三次往返於秦都咸陽與楚都郢城之間,試圖斡旋,但未能成功。張儀和屈丐各自歸國。秦臣甘茂與楚臣昭魚在秦、楚邊境見面,互相收回了在對方國家的印璽。在確定外交途徑無法解決問題後,秦惠文王下定決心——出兵救韓、魏。楚懷王則先下手為強,派屈丐率大軍進攻秦國丹陽(今河南西峽、淅川一帶)地區,搶佔先機。

秦軍兵分兩路:秦將樗裡疾率軍直抵雍氏城下,與韓軍一起包圍了楚將景翠所部;秦將魏章率軍從藍田(今陝西藍田縣西)出發,迎戰屈丐。《史記·楚世家》載:“(楚懷王)十七年春,與秦戰丹陽,秦大敗我軍,斬甲士八萬,虜我大將軍屈匄、裨將軍逢侯醜等七十餘人。”魏章趁勝大舉進攻楚國漢水流域,秦惠文王還派甘茂率軍從南鄭(今陝西漢中市)出發,順漢水而下,幫助魏章攻取沿線楚地。兩人“取地六百里”(《史記·秦本紀》),秦國因而設置了漢中郡。

“濮上之事”與藍田大戰

齊、宋圍困煮棗已經好幾個月了,魏軍一直堅守待援。這年四月,魏國的盟友越國派人送給魏國三百艘船和五百萬支箭,還有犀牛角、象牙等貴重物品。但秦國和韓國的援軍卻遲遲未到,魏襄王派人向秦相張儀和韓相公仲朋告急,說再過十來天,魏軍就守不住了。於是樗裡疾和公仲朋放過了被圍的景翠,秦、韓聯軍直撲煮棗,與魏軍大破齊、宋聯軍於濮水之上。齊將田聲戰死,田章奪路而逃。秦、魏、韓的軍隊趁機擴大戰果,《古本竹書紀年》載,魏襄王七年(前312年),公仲朋率軍伐襄丘(今山東東明縣西南),應該就是此時之事。《史記》還記載這一年秦助魏攻燕,這裡的燕不是指燕國,而是一座叫燕(今河南延津縣東北)的城邑,也在濮水附近。

戰國縱橫︱楚懷王真的被張儀騙了嗎?

濮水之戰示意圖

面對三國的攻勢,齊國老將田朌建議齊宣王把前線剩餘的糧草全部給宋國,以鞏固齊、宋聯盟,讓聯軍不敢輕易越過宋來伐齊。從後來事情的發展來看,三國沒有遠征齊國,而是南下去配合魏章之軍繼續攻楚。

魏章沿漢水而下,攻佔了楚國故都鄢郢(今湖北宜城市東南)。楚國則在藍田(今湖北鍾祥市西北)集結大軍,準備與秦軍決戰。當時有兩個藍田,一個是秦國藍田(今陝西藍田縣西),距秦都咸陽很近;另一個是楚國藍田(今湖北鍾祥市西北),位於鄢郢之南。太史公似乎不知道楚國也有一個藍田,所以在《史記·屈原列傳》中寫道:“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誤以為這場戰爭發生在秦國藍田。楚國在丹陽之戰損失慘重,能在短時間內重新召集軍隊組織有效的抵抗已經很不容易了,讓楚軍深入秦境數百里,其中還要翻越秦嶺,可能性微乎其微;縱然楚軍能殺到秦國藍田,後勤補給恐怕也跟不上。而南下的秦軍在後勤保障上則有一個天然的優勢——漢水,所有軍需物資都可以沿著漢水及其支流而下,源源不斷地供給前線。

戰國縱橫︱楚懷王真的被張儀騙了嗎?

丹陽之戰、藍田之戰示意圖

藍田之戰,秦軍打得也很艱難。秦軍春天出兵,先是在丹陽打了一場大戰,而後沿著漢水攻城略地,打到藍田時估計已到盛夏,長江流域暑溼潮熱,秦軍不僅師老兵疲,還要面對水土不服。雖然楚軍是臨時拼湊,但畢竟是主場作戰,所以,最初幾戰,楚軍略佔上風。這讓韓、魏兩國坐不住了,萬一秦軍失利,楚國反攻,韓、魏就危險了,於是韓國轉而投向楚國。數十年後,秦昭襄王憶及此事,還大罵韓國“不固信盟,唯便是從”(《戰國策·趙策一》)。不過韓國沒有想到的是,秦軍後發制人,居然一舉擊潰了楚軍。於是,韓國又若無其事地站回到秦國一邊,去聯合魏國進攻楚國的鄧(今湖北襄樊市北)。用“朝秦暮楚”來形容韓國實在是太精確了,不過為了在大國夾縫中求生存,韓國的做法也無可厚非,這種“唯強是從”的觀念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小國家中十分常見,後世也不乏其例。

“張儀騙楚懷王”故事出現的原因

張儀在楚國當了一段時間令尹,積累了不少人脈。藍田之戰後,張儀試圖重建秦、楚聯盟。他建議秦惠文王將六百里的漢中之地還給楚國,因為漢中對楚國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楚國肯定會想盡各種辦法奪回去,秦國佔有漢中猶如“家有不宜之財”,會拖累秦國(《戰國策·秦策一》)。倒不如現在還給楚國,楚國還會感戴秦國的恩情。

甘茂則反對立即將漢中還給楚國,他對秦惠文王說:“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為和楚,楚必畔(通‘叛’)天下而與王。王今以漢中與楚,即天下有變,王何以市楚也?”(《戰國策·秦策一》)可見,甘茂也知道楚國對失去漢中肯定不甘心,但他打算在將來某個重要時刻再用漢中來收買楚國。秦惠文王對此猶豫未決。

得知秦國朝廷的情況後,楚王派昭雎為使,到秦國全力配合張儀。昭雎往返於咸陽和郢之間,談判進行得也很順利。結果就在此時,陡生變故,秦惠文王病故,秦太子即位,是為秦武王。秦武王一向不喜歡張儀,不久就把張儀驅逐出秦國,甘茂成為秦武王最倚重的大臣,歸還漢中與楚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也就是說,張儀說要楚國而最終沒給成的是漢中之地六百里,商於之地(實際上是於中地區)當年已經割給了楚國,《史記·張儀列傳》混淆了這兩件事。漢中之地沒給成是因為秦惠文王突然病故,並不是張儀有意要欺騙楚國。再者,還與不還最後還是要秦惠文王來拍板,只是張儀太有名了,策士們在追憶張儀事蹟時就讓張儀背了這個“鍋”。名人往往要揹負許多與之關係不大甚至根本無關的榮譽或罵名,誰讓他們是名人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