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要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這是很多家長常對自己的孩子說的一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考不上大學就前途無望,一輩子在社會底層呆著,很難鹹魚翻身了。這句話該怎麼看?對與不對?有哪些道道?這裡和各位家長聊一聊,聊之前先梳理一下我國大學的發展歷程以及國人對於大學的認知。

這句話放在40年前確實是這樣,那個時候,國家剛剛恢復高考,不用說考上大學,考上中專就基本上前途無憂了,因為考上中專就意味著有城市戶口了,就可以按照計劃分配工作了,端上鐵飯碗了,因為國家包分配,畢業後無論進工廠還是進機關或是進學校怎麼都是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那時候的大學生就更是金貴了,哪個單位如果分到一個大學生,都當寶貝似的。這也是我們今天的家長這麼看重大學學歷的一個歷史原因。

"

“你要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這是很多家長常對自己的孩子說的一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考不上大學就前途無望,一輩子在社會底層呆著,很難鹹魚翻身了。這句話該怎麼看?對與不對?有哪些道道?這裡和各位家長聊一聊,聊之前先梳理一下我國大學的發展歷程以及國人對於大學的認知。

這句話放在40年前確實是這樣,那個時候,國家剛剛恢復高考,不用說考上大學,考上中專就基本上前途無憂了,因為考上中專就意味著有城市戶口了,就可以按照計劃分配工作了,端上鐵飯碗了,因為國家包分配,畢業後無論進工廠還是進機關或是進學校怎麼都是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那時候的大學生就更是金貴了,哪個單位如果分到一個大學生,都當寶貝似的。這也是我們今天的家長這麼看重大學學歷的一個歷史原因。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們也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懂得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於是考大學就演變成了一個學習的終極目標,於是就出現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狀況,因為招生計劃數少,而希望通過考大學來改變命運的考生多,當時的高校又少,所以在我所生活的年代(我88年考進本科大學),如果能考上大專都要放鞭炮的。我在1992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老家的農業銀行時,當時是我所在市行的第一個本科大學生,受到全行人如眾星捧月般優待(當時說我們是最後一批國家包分配的大學生,其實據瞭解,在1995年前後依然還延續國家包分配的政策)。

但是又過了幾年就又不一樣了,1999年國家開始擴大高校招生,提出了教育產業化,於是很多新生院校(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三本院校,如果查查校史,基本都是在那以後的幾年裡建校的)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了。上大學對於很多學生、很多家庭而言就不再是難事,只要家裡經濟條件允許,上個大學還是沒多大壓力的。但是同時,又出現了一個更加令人頭疼的問題:由於門檻低了,大學畢業生的整體質量和素質嚴重下滑!

"

“你要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這是很多家長常對自己的孩子說的一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考不上大學就前途無望,一輩子在社會底層呆著,很難鹹魚翻身了。這句話該怎麼看?對與不對?有哪些道道?這裡和各位家長聊一聊,聊之前先梳理一下我國大學的發展歷程以及國人對於大學的認知。

這句話放在40年前確實是這樣,那個時候,國家剛剛恢復高考,不用說考上大學,考上中專就基本上前途無憂了,因為考上中專就意味著有城市戶口了,就可以按照計劃分配工作了,端上鐵飯碗了,因為國家包分配,畢業後無論進工廠還是進機關或是進學校怎麼都是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那時候的大學生就更是金貴了,哪個單位如果分到一個大學生,都當寶貝似的。這也是我們今天的家長這麼看重大學學歷的一個歷史原因。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們也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懂得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於是考大學就演變成了一個學習的終極目標,於是就出現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狀況,因為招生計劃數少,而希望通過考大學來改變命運的考生多,當時的高校又少,所以在我所生活的年代(我88年考進本科大學),如果能考上大專都要放鞭炮的。我在1992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老家的農業銀行時,當時是我所在市行的第一個本科大學生,受到全行人如眾星捧月般優待(當時說我們是最後一批國家包分配的大學生,其實據瞭解,在1995年前後依然還延續國家包分配的政策)。

但是又過了幾年就又不一樣了,1999年國家開始擴大高校招生,提出了教育產業化,於是很多新生院校(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三本院校,如果查查校史,基本都是在那以後的幾年裡建校的)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了。上大學對於很多學生、很多家庭而言就不再是難事,只要家裡經濟條件允許,上個大學還是沒多大壓力的。但是同時,又出現了一個更加令人頭疼的問題:由於門檻低了,大學畢業生的整體質量和素質嚴重下滑!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國也出現了一個大事件,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也就是說中國的市場化進程大大推進了,市場化又是什麼概念呢?引用達爾文的一句名言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有沒有飯吃,吃得好不好,不再是國家保證的,也不是誰賞賜給你的,一切都的靠自己。有能耐的吃肉,沒能耐的只能喝湯。市場開始了人與職業的自然互擇,開始傾向於按照市場規則,當時有一個名詞叫雙向選擇,也就是說你有權選擇你的崗位,用人單位也有權選擇你。但說實話這在當時也只是一個新潮的概念,因為我國的用人機制無論是各單位的內部還是人才市場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當時大學文憑自然就成為一個選擇人才的標準,畢竟還是有很多人沒有大學文憑的,所以有文憑的終究是可以找得到飯碗的。這同樣又是很多家長一定要孩子必須得拿到本科文憑的又一個原因。

這樣又過了10年,市場上出現了大學生嚴重飽和狀況,每年有近900萬的畢業生湧向市場,而企業單位隨著市場化的要求,出於自己生存的需要,不能養閒人,招就得招有用的人,而很多畢業生達不到企業用人的要求,這也使得新畢業大學生面臨很高的就業門檻。與此同時,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儘管指數有限,但是因為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所以每年的公務員考試成為與高考不相上下的一個熱點。這些原因就導致諸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為什麼找不到工作?因為我們的本科教育是學歷教育,不像是美國的職業教育,所以我們的多數大學畢業生在大學學習期間沒有學到企事業單位需要的知識和能力,於是,市場開始質疑大學的教育水準,為什麼大學教育出來的學生只有文憑沒有能力?怎麼才能選到有能力的人?很多用人單位因為無法在極短時間內(如面試)考量一個大學畢業生的水準,這時高水準大學的文憑自然成為選擇人才的一個標準,有些熱門的用人單位就直接提出了諸如必須是211以上的本科學歷的要求,於是,很多手裡拿著大學文憑的畢業生就失去了競聘的入門證。於是文憑尤其是985、211大學的文憑就又成為家長和學生追逐的目標,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和家長,寧肯放棄專業也要擠進211大學。是職業的導向,使211、985大學成為就業的風向標。

"

“你要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這是很多家長常對自己的孩子說的一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考不上大學就前途無望,一輩子在社會底層呆著,很難鹹魚翻身了。這句話該怎麼看?對與不對?有哪些道道?這裡和各位家長聊一聊,聊之前先梳理一下我國大學的發展歷程以及國人對於大學的認知。

這句話放在40年前確實是這樣,那個時候,國家剛剛恢復高考,不用說考上大學,考上中專就基本上前途無憂了,因為考上中專就意味著有城市戶口了,就可以按照計劃分配工作了,端上鐵飯碗了,因為國家包分配,畢業後無論進工廠還是進機關或是進學校怎麼都是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那時候的大學生就更是金貴了,哪個單位如果分到一個大學生,都當寶貝似的。這也是我們今天的家長這麼看重大學學歷的一個歷史原因。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們也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懂得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於是考大學就演變成了一個學習的終極目標,於是就出現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狀況,因為招生計劃數少,而希望通過考大學來改變命運的考生多,當時的高校又少,所以在我所生活的年代(我88年考進本科大學),如果能考上大專都要放鞭炮的。我在1992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老家的農業銀行時,當時是我所在市行的第一個本科大學生,受到全行人如眾星捧月般優待(當時說我們是最後一批國家包分配的大學生,其實據瞭解,在1995年前後依然還延續國家包分配的政策)。

但是又過了幾年就又不一樣了,1999年國家開始擴大高校招生,提出了教育產業化,於是很多新生院校(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三本院校,如果查查校史,基本都是在那以後的幾年裡建校的)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了。上大學對於很多學生、很多家庭而言就不再是難事,只要家裡經濟條件允許,上個大學還是沒多大壓力的。但是同時,又出現了一個更加令人頭疼的問題:由於門檻低了,大學畢業生的整體質量和素質嚴重下滑!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國也出現了一個大事件,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也就是說中國的市場化進程大大推進了,市場化又是什麼概念呢?引用達爾文的一句名言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有沒有飯吃,吃得好不好,不再是國家保證的,也不是誰賞賜給你的,一切都的靠自己。有能耐的吃肉,沒能耐的只能喝湯。市場開始了人與職業的自然互擇,開始傾向於按照市場規則,當時有一個名詞叫雙向選擇,也就是說你有權選擇你的崗位,用人單位也有權選擇你。但說實話這在當時也只是一個新潮的概念,因為我國的用人機制無論是各單位的內部還是人才市場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當時大學文憑自然就成為一個選擇人才的標準,畢竟還是有很多人沒有大學文憑的,所以有文憑的終究是可以找得到飯碗的。這同樣又是很多家長一定要孩子必須得拿到本科文憑的又一個原因。

這樣又過了10年,市場上出現了大學生嚴重飽和狀況,每年有近900萬的畢業生湧向市場,而企業單位隨著市場化的要求,出於自己生存的需要,不能養閒人,招就得招有用的人,而很多畢業生達不到企業用人的要求,這也使得新畢業大學生面臨很高的就業門檻。與此同時,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儘管指數有限,但是因為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所以每年的公務員考試成為與高考不相上下的一個熱點。這些原因就導致諸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為什麼找不到工作?因為我們的本科教育是學歷教育,不像是美國的職業教育,所以我們的多數大學畢業生在大學學習期間沒有學到企事業單位需要的知識和能力,於是,市場開始質疑大學的教育水準,為什麼大學教育出來的學生只有文憑沒有能力?怎麼才能選到有能力的人?很多用人單位因為無法在極短時間內(如面試)考量一個大學畢業生的水準,這時高水準大學的文憑自然成為選擇人才的一個標準,有些熱門的用人單位就直接提出了諸如必須是211以上的本科學歷的要求,於是,很多手裡拿著大學文憑的畢業生就失去了競聘的入門證。於是文憑尤其是985、211大學的文憑就又成為家長和學生追逐的目標,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和家長,寧肯放棄專業也要擠進211大學。是職業的導向,使211、985大學成為就業的風向標。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

與大學學歷教育相映襯的是一些技能教育的領域卻是風景這邊獨好,比如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山東藍翔技校,一度成為央視關注的焦點,學會開挖掘機可以達到月薪7000以上,這一技校學習的工種成為大家街談巷議的一個熱門話題。另據媒體報道:目前市場上高級技工缺口巨大,有經驗的“老師傅”沒有上萬元的工資是挖不走的。一邊是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一邊是技術工人市場缺口巨大。這不由得不令人深思:大學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

市場競爭是殘酷的,容不得任何浮誇和造作,一個古老的話題又重新引發人們的思考:究竟該靠什麼謀生。

"

“你要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這是很多家長常對自己的孩子說的一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考不上大學就前途無望,一輩子在社會底層呆著,很難鹹魚翻身了。這句話該怎麼看?對與不對?有哪些道道?這裡和各位家長聊一聊,聊之前先梳理一下我國大學的發展歷程以及國人對於大學的認知。

這句話放在40年前確實是這樣,那個時候,國家剛剛恢復高考,不用說考上大學,考上中專就基本上前途無憂了,因為考上中專就意味著有城市戶口了,就可以按照計劃分配工作了,端上鐵飯碗了,因為國家包分配,畢業後無論進工廠還是進機關或是進學校怎麼都是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那時候的大學生就更是金貴了,哪個單位如果分到一個大學生,都當寶貝似的。這也是我們今天的家長這麼看重大學學歷的一個歷史原因。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們也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懂得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於是考大學就演變成了一個學習的終極目標,於是就出現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狀況,因為招生計劃數少,而希望通過考大學來改變命運的考生多,當時的高校又少,所以在我所生活的年代(我88年考進本科大學),如果能考上大專都要放鞭炮的。我在1992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老家的農業銀行時,當時是我所在市行的第一個本科大學生,受到全行人如眾星捧月般優待(當時說我們是最後一批國家包分配的大學生,其實據瞭解,在1995年前後依然還延續國家包分配的政策)。

但是又過了幾年就又不一樣了,1999年國家開始擴大高校招生,提出了教育產業化,於是很多新生院校(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三本院校,如果查查校史,基本都是在那以後的幾年裡建校的)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了。上大學對於很多學生、很多家庭而言就不再是難事,只要家裡經濟條件允許,上個大學還是沒多大壓力的。但是同時,又出現了一個更加令人頭疼的問題:由於門檻低了,大學畢業生的整體質量和素質嚴重下滑!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國也出現了一個大事件,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也就是說中國的市場化進程大大推進了,市場化又是什麼概念呢?引用達爾文的一句名言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有沒有飯吃,吃得好不好,不再是國家保證的,也不是誰賞賜給你的,一切都的靠自己。有能耐的吃肉,沒能耐的只能喝湯。市場開始了人與職業的自然互擇,開始傾向於按照市場規則,當時有一個名詞叫雙向選擇,也就是說你有權選擇你的崗位,用人單位也有權選擇你。但說實話這在當時也只是一個新潮的概念,因為我國的用人機制無論是各單位的內部還是人才市場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當時大學文憑自然就成為一個選擇人才的標準,畢竟還是有很多人沒有大學文憑的,所以有文憑的終究是可以找得到飯碗的。這同樣又是很多家長一定要孩子必須得拿到本科文憑的又一個原因。

這樣又過了10年,市場上出現了大學生嚴重飽和狀況,每年有近900萬的畢業生湧向市場,而企業單位隨著市場化的要求,出於自己生存的需要,不能養閒人,招就得招有用的人,而很多畢業生達不到企業用人的要求,這也使得新畢業大學生面臨很高的就業門檻。與此同時,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儘管指數有限,但是因為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所以每年的公務員考試成為與高考不相上下的一個熱點。這些原因就導致諸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為什麼找不到工作?因為我們的本科教育是學歷教育,不像是美國的職業教育,所以我們的多數大學畢業生在大學學習期間沒有學到企事業單位需要的知識和能力,於是,市場開始質疑大學的教育水準,為什麼大學教育出來的學生只有文憑沒有能力?怎麼才能選到有能力的人?很多用人單位因為無法在極短時間內(如面試)考量一個大學畢業生的水準,這時高水準大學的文憑自然成為選擇人才的一個標準,有些熱門的用人單位就直接提出了諸如必須是211以上的本科學歷的要求,於是,很多手裡拿著大學文憑的畢業生就失去了競聘的入門證。於是文憑尤其是985、211大學的文憑就又成為家長和學生追逐的目標,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和家長,寧肯放棄專業也要擠進211大學。是職業的導向,使211、985大學成為就業的風向標。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

與大學學歷教育相映襯的是一些技能教育的領域卻是風景這邊獨好,比如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山東藍翔技校,一度成為央視關注的焦點,學會開挖掘機可以達到月薪7000以上,這一技校學習的工種成為大家街談巷議的一個熱門話題。另據媒體報道:目前市場上高級技工缺口巨大,有經驗的“老師傅”沒有上萬元的工資是挖不走的。一邊是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一邊是技術工人市場缺口巨大。這不由得不令人深思:大學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

市場競爭是殘酷的,容不得任何浮誇和造作,一個古老的話題又重新引發人們的思考:究竟該靠什麼謀生。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這就又回到今天的主題:“考不上大學就完了!”這句話該怎麼看?每一個人在社會這個大機器中其實都像一個零部件一樣地存在,這個零部件必須得對機器有用,換言之,社會必須得對他的作為有需求,這樣他的作為(技能)才能夠讓他以此聊生。無論是本科畢業還是技校畢業,都是要用你在校期間學到的技能去匹配工作,匹配得好,一番風順,匹配不好,反覆跳槽。你會什麼、能幹什麼,又能匹配到什麼工作,關鍵是看你通過什麼途徑和渠道獲得這些有用的知識和技能,我們當前的一部分985和211院校以及一些具有全國領先的專業優勢的大學,佔據著我國甚至是世界的頂尖技術的制高點,能有機會到這樣的高校去學習,實在是難能可貴。但畢竟是能夠到這些院校學習的人員和機會都是有限的,更大多數的人只能到一些普通的院校學習。對此很多家長的想法是這樣的:不管是什麼大學,只要上了就一定比不上強。只要是本科就一定比專科強。可能很多家長會認同這一觀點,甚至會覺得這個還有什麼好聊的嗎?當然是得去了,這一觀念和想法似乎是無可辯駁的,其實不然。

經濟學有一個概念叫機會成本【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家長和學生在做選擇時,同樣也存在這樣的機會成本。簡單點來說就是,比如A選擇上本科大學學習的同時,就等於放棄了像B那樣去其他機構學習一項技能的機會。B在遠期能夠獲得的利益就是A的機會成本。按照A在選擇時的預期,四年的本科專業學習之後,應該是能夠獲得一份工作,而這份工作帶來的收益一定是優於B的選擇的。但是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每年八九百萬的大學畢業生湧向就業市場,有很大一部分人在一段時間內是處於失業狀態或者是頻繁跳槽的狀態,其中可能就包括A,而反觀選擇學習行技能的B,憑藉自己的專業技能,可能一畢業就直接就業了(市場上對專業技能的巨大需求,使得這一部分人幾乎沒有就業壓力)。本科大學畢業的A可能輾轉幾年後最終來到B就職的單位,而此時的B作為先來者,也可能會在業務上成為A的師傅,那二者未來的發展基本上一目瞭然了。或者是B已經在自己專注的領域深耕了,而A還在作為待就業大軍中的一員,在飄著,蕩著。這樣的例子都是活生生的。

"

“你要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這是很多家長常對自己的孩子說的一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考不上大學就前途無望,一輩子在社會底層呆著,很難鹹魚翻身了。這句話該怎麼看?對與不對?有哪些道道?這裡和各位家長聊一聊,聊之前先梳理一下我國大學的發展歷程以及國人對於大學的認知。

這句話放在40年前確實是這樣,那個時候,國家剛剛恢復高考,不用說考上大學,考上中專就基本上前途無憂了,因為考上中專就意味著有城市戶口了,就可以按照計劃分配工作了,端上鐵飯碗了,因為國家包分配,畢業後無論進工廠還是進機關或是進學校怎麼都是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那時候的大學生就更是金貴了,哪個單位如果分到一個大學生,都當寶貝似的。這也是我們今天的家長這麼看重大學學歷的一個歷史原因。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們也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懂得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於是考大學就演變成了一個學習的終極目標,於是就出現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狀況,因為招生計劃數少,而希望通過考大學來改變命運的考生多,當時的高校又少,所以在我所生活的年代(我88年考進本科大學),如果能考上大專都要放鞭炮的。我在1992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老家的農業銀行時,當時是我所在市行的第一個本科大學生,受到全行人如眾星捧月般優待(當時說我們是最後一批國家包分配的大學生,其實據瞭解,在1995年前後依然還延續國家包分配的政策)。

但是又過了幾年就又不一樣了,1999年國家開始擴大高校招生,提出了教育產業化,於是很多新生院校(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三本院校,如果查查校史,基本都是在那以後的幾年裡建校的)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了。上大學對於很多學生、很多家庭而言就不再是難事,只要家裡經濟條件允許,上個大學還是沒多大壓力的。但是同時,又出現了一個更加令人頭疼的問題:由於門檻低了,大學畢業生的整體質量和素質嚴重下滑!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國也出現了一個大事件,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也就是說中國的市場化進程大大推進了,市場化又是什麼概念呢?引用達爾文的一句名言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有沒有飯吃,吃得好不好,不再是國家保證的,也不是誰賞賜給你的,一切都的靠自己。有能耐的吃肉,沒能耐的只能喝湯。市場開始了人與職業的自然互擇,開始傾向於按照市場規則,當時有一個名詞叫雙向選擇,也就是說你有權選擇你的崗位,用人單位也有權選擇你。但說實話這在當時也只是一個新潮的概念,因為我國的用人機制無論是各單位的內部還是人才市場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當時大學文憑自然就成為一個選擇人才的標準,畢竟還是有很多人沒有大學文憑的,所以有文憑的終究是可以找得到飯碗的。這同樣又是很多家長一定要孩子必須得拿到本科文憑的又一個原因。

這樣又過了10年,市場上出現了大學生嚴重飽和狀況,每年有近900萬的畢業生湧向市場,而企業單位隨著市場化的要求,出於自己生存的需要,不能養閒人,招就得招有用的人,而很多畢業生達不到企業用人的要求,這也使得新畢業大學生面臨很高的就業門檻。與此同時,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儘管指數有限,但是因為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所以每年的公務員考試成為與高考不相上下的一個熱點。這些原因就導致諸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為什麼找不到工作?因為我們的本科教育是學歷教育,不像是美國的職業教育,所以我們的多數大學畢業生在大學學習期間沒有學到企事業單位需要的知識和能力,於是,市場開始質疑大學的教育水準,為什麼大學教育出來的學生只有文憑沒有能力?怎麼才能選到有能力的人?很多用人單位因為無法在極短時間內(如面試)考量一個大學畢業生的水準,這時高水準大學的文憑自然成為選擇人才的一個標準,有些熱門的用人單位就直接提出了諸如必須是211以上的本科學歷的要求,於是,很多手裡拿著大學文憑的畢業生就失去了競聘的入門證。於是文憑尤其是985、211大學的文憑就又成為家長和學生追逐的目標,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和家長,寧肯放棄專業也要擠進211大學。是職業的導向,使211、985大學成為就業的風向標。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

與大學學歷教育相映襯的是一些技能教育的領域卻是風景這邊獨好,比如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山東藍翔技校,一度成為央視關注的焦點,學會開挖掘機可以達到月薪7000以上,這一技校學習的工種成為大家街談巷議的一個熱門話題。另據媒體報道:目前市場上高級技工缺口巨大,有經驗的“老師傅”沒有上萬元的工資是挖不走的。一邊是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一邊是技術工人市場缺口巨大。這不由得不令人深思:大學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

市場競爭是殘酷的,容不得任何浮誇和造作,一個古老的話題又重新引發人們的思考:究竟該靠什麼謀生。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這就又回到今天的主題:“考不上大學就完了!”這句話該怎麼看?每一個人在社會這個大機器中其實都像一個零部件一樣地存在,這個零部件必須得對機器有用,換言之,社會必須得對他的作為有需求,這樣他的作為(技能)才能夠讓他以此聊生。無論是本科畢業還是技校畢業,都是要用你在校期間學到的技能去匹配工作,匹配得好,一番風順,匹配不好,反覆跳槽。你會什麼、能幹什麼,又能匹配到什麼工作,關鍵是看你通過什麼途徑和渠道獲得這些有用的知識和技能,我們當前的一部分985和211院校以及一些具有全國領先的專業優勢的大學,佔據著我國甚至是世界的頂尖技術的制高點,能有機會到這樣的高校去學習,實在是難能可貴。但畢竟是能夠到這些院校學習的人員和機會都是有限的,更大多數的人只能到一些普通的院校學習。對此很多家長的想法是這樣的:不管是什麼大學,只要上了就一定比不上強。只要是本科就一定比專科強。可能很多家長會認同這一觀點,甚至會覺得這個還有什麼好聊的嗎?當然是得去了,這一觀念和想法似乎是無可辯駁的,其實不然。

經濟學有一個概念叫機會成本【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家長和學生在做選擇時,同樣也存在這樣的機會成本。簡單點來說就是,比如A選擇上本科大學學習的同時,就等於放棄了像B那樣去其他機構學習一項技能的機會。B在遠期能夠獲得的利益就是A的機會成本。按照A在選擇時的預期,四年的本科專業學習之後,應該是能夠獲得一份工作,而這份工作帶來的收益一定是優於B的選擇的。但是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每年八九百萬的大學畢業生湧向就業市場,有很大一部分人在一段時間內是處於失業狀態或者是頻繁跳槽的狀態,其中可能就包括A,而反觀選擇學習行技能的B,憑藉自己的專業技能,可能一畢業就直接就業了(市場上對專業技能的巨大需求,使得這一部分人幾乎沒有就業壓力)。本科大學畢業的A可能輾轉幾年後最終來到B就職的單位,而此時的B作為先來者,也可能會在業務上成為A的師傅,那二者未來的發展基本上一目瞭然了。或者是B已經在自己專注的領域深耕了,而A還在作為待就業大軍中的一員,在飄著,蕩著。這樣的例子都是活生生的。

真的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嗎?

一條路,許多路

並不是說本科大學沒有意義,這裡想強調的是,對於學生而言,本科大學可能不是他(她)唯一的選擇,我們不應該一味把考大學神化,選擇最適合學生髮展的路才是正道。前年有一個學生家長問我,他的孩子當年高考考了275分,問我應不應該選擇去復讀,據瞭解,這個孩子已經很努力了,但是考試還是無濟於事,對於這樣的孩子,與其讓他選擇高考,不如早早地建議他選擇一項技能學習。因為他根本就不是學習的料,並不是貶低他的孩子,他的孩子一定有一項或幾項優於同齡人的能力,只不過家長沒有看到,只是單純地用學習成績來考量孩子,所以對於這樣的孩子而言,絕對不是考不上大學就完了,反而應該是,選擇能夠發揮自己特長的學習路徑,他可能會更早地成才,我們看到的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孩子有很多。

國家設定文化課學習是期望通過這個路徑使學生將來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實用的技能,所謂學以致用,文化課的學習其實就是一個讓學生掌握一個工具,通過這個工具,可以讓學生能夠自我地、自主地學習實用的技能。但其實有的孩子適合這種方式,有的孩子完全不適合這種方式,有的孩子雖然適合這種方式,但是最終不能將學習的成果轉化到應用上,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高分低能,屬於考試型選手,考試每次都能拿高分,但是到應用時卻傻傻地弱爆了。而另一群孩子,他們可能文化課怎麼努力也比不上學習型的孩子,但是在一些實際技能的應用上,他們卻靈活得像個猴子,進退自如,信手拈來。比如說做一些體育運動,比如做一些手工,比如打一些遊戲、拆裝一些軟件,比如說亮一亮歌喉、做一些表演,比如說組織一些活動,設計一些方案等等。因為當前的教育機制硬性地將文化課學習作為考核學生一切的標準,又把它作為選拔人才的唯一尺度,所以很多孩子沒得選擇,只能選擇條可能完全不適合自己的艱難之路。

再說一下我們現在的一些大學存在的不盡人意的現狀,非常具有普遍性的是很多學生大學四年讀下來,依然是沒有掌握一項可以安身立命的本錢,考試是合格了,畢業證也拿到手了,但是面對未來的職業,依然還是一個小學生,因為我們現在的很多大學與職業是完全脫鉤的,我們的高校提倡了多年校企合作,什麼訂單式培養,以及專業與職業無縫連接等等,其實到目前為止,還基本只是停留在宣傳和口號上,從這樣的大學畢業的大學生,迫於就業的壓力,幾乎都是通過就業市場進入到職場然後再在就職單位重新學習一門技能,這個技能有的與本專業有關,有的往往是一毛錢關係都沒有,這就等於四年的大學專業基本上白唸了。

我們期待學生的是能考上自己中意的大學,在這個大學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然後憑藉自己所學的專業,在自己擅長又熟悉的職業領域謀求發展。但是如果我們明知大學滿足不了這樣的期待,或者孩子不適合走這條路,卻又一味地對它寄予厚望,其結果無異於是於是緣木求魚。成才的路有很多條,適合的才是最好的,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及早地規劃好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才是絕對的硬道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