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交流兩年 同仁醫生成了張家口眼科帶頭人'

"

“以後複診就來張家口吧。”李琦琰摘下頭上的設備,耐心地向患者說。他剛剛為患者做完眼部間接鏡檢查,作為北京同仁醫院到張家口掛職交流的專家,每週李琦琰都會遇到這樣的病人。“過去張家口地區的患者都往北京跑,我們剛來這兒時,患者還不信任我們。”他向記者說,現在北京專家在張家口看好了他們的眼病,病人免去了前往北京的舟車勞頓。除去張家口本地病人,烏蘭察布、大同、錫林浩特等地的患者也到張家口看病。作為京張醫療合作的踐行者,北京醫生為張家口地區的患者帶去了高水平的醫療技術,同時他們在這過程中也收穫了成長。

張家口第四醫院位於張家口市經開區,與建設中的京張高鐵張家口站隔一條馬路,只有不到500米的距離。每天下班走出醫院,李琦琰都不由得向高鐵站的方向望去,“現在就是希望高鐵儘快通車。”每週一、週三是李琦琰的門診時間,他每天要接診幾十位病人,從2017年8月至今幾乎從未間斷。有一次週日他從外地出差回到北京,為不耽誤下週一出診,他深夜從首都機場開車到張家口,“晚上京藏高速大車很多,那次用了6個半小時才到。”

見到記者採訪,李琦琰笑著說,“去年我們就接受了北京日報的採訪,今年我們還在這兒,沒想到吧?”按規定,北京醫生只需在張家口工作一年,李琦琰和同事以前的想法也是“幹完一年趕緊走”。眼下,北京同仁醫院李琦琰、閆超、龍海珊三位醫生已經在張家口掛職交流兩年時間,他們即將成為在張家口待的時間最久的北京醫生,成了“最不想走的人”。想法轉變的背後是這次交流給北京醫生帶來的成就感。

“之前我只用考慮如何把手術做好,但現在不是單純的看病了,我還要考慮如何把知識教給我的團隊。”來到張家口,李琦琰與同事共同籌建眼外傷科,同時擔任科室主任。他針對各類型眼外傷規範了診斷、治療標準,細化修訂了入院接診、術前準備、術後檢查及治療流程。李琦琰指導的《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治療閉角型青光眼與白內障摘除內窺鏡下睫狀體光凝術療效對比》研究也已申請立項。

掛職擔任角膜病科主任的閆超同樣感慨,過去可能只是個小醫生,現在還擔任著教學工作。他撰寫了2萬餘字的《眼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角膜病醫師規範化培訓》教案,對醫院住院輪轉醫師進行規範化培訓。“在研究如何將知識教給當地同事的過程中,我們也提升了自己的專業能力。”閆超說。

過去兩年,李琦琰完成手術近3000例,閆超完成眼科手術700餘例,北京專家兩年來在張家口的工作量遠遠超過了在北京的時候。閆超向記者說:“張家口臨近晉冀蒙多省份,這裡的病人很多。通過大量手術,可以幫助更多的病人。同時,我們也積累了更多的經驗。”李琦琰也表示,在北京我主要做眼外傷內窺鏡手術,到了這裡接觸的手術更多,對我個人也是鍛鍊。

除去常規工作,幾位北京醫生還多次參與了張家口第四醫院組織的下鄉義診活動。李琦琰回憶,有一次去涿鹿縣一個非常偏遠的村子,當時大家都覺得這麼偏僻的地方怎麼會有病人呢。他說:“那天我們看了350個病人,有些病人都是由家人揹著過來的,那個場面也是非常震撼的。”

張家口第四醫院院長丁明表示,醫院努力在當地解決北京專家的職稱晉升問題,今年幾位北京專家分別參評正高職稱、副高職稱。丁明說:“跨區域職稱評審政策出臺也讓他們在河北參評成為可能,這也說明他們的專業技能得到了提升。”此外,2019年,張家口第四醫院的幾位醫生獲得了“2018年度醫療衛生合作特殊貢獻獎”,還獲得了10萬元的獎金鼓勵。

北京醫生安於在張家口工作,張家口第四醫院與同仁醫院的合作也更加密切。丁明向記者介紹,目前醫院定期派出醫生去同仁醫院學習,同時鼓勵本地醫生考取同仁醫院研究生。雙方還建立了利益共享機制,張家口每年給予同仁醫院一定的技術合作費用。“未來希望這裡成為同仁醫院的青年醫師培養基地。”他說。

作為眼科專科醫院,張家口第四醫院還承擔著節假日爆炸傷的急診治療。2018年除夕和2019年除夕,李琦琰和閆超連續兩年都在醫院值班。臨別前,李琦琰又一次提到了京張高鐵:“現在工作上比較順心,但就覺得虧欠家人。2017年來張家口時,我的孩子剛剛1歲半。如果高鐵修通,有需要的話,我每天都可以回北京。”

特朗普證實美國正在升級核武器!詳細現場視頻,盡在“中國網”抖音(787874450)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