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為何將作戰能力強大的F–14戰鬥機和“不死鳥”導彈退役?

美軍為何將作戰能力強大的F–14戰鬥機和“不死鳥”導彈退役?

F–14“雄貓”戰鬥機和AIM–54“不死鳥”遠程空–空導彈,是因為蘇聯解體美國海軍沒有了對手,還由於科技的進步和戰爭樣式的改變,它們有使用侷限性這樣的原因,美國海軍覺得它們的使用費用太高,為了節省軍費開支而集中研製第五代艦載戰鬥機才將它們退役的。

F–14戰鬥機屬於大型截擊機的範疇,美軍當年研製它的目的,就是要攔截攜帶巨型反艦導彈的蘇聯遠程轟炸機,對於蘇聯來說,美軍航母編隊一直就是巨大威脅!不但海上作戰能力強,還可以利用大型艦載機具備空中加油能力航程遠的優勢,戰時還可以攜帶核武器深入到蘇聯淺縱深(500公里)進行核打擊!嚴重的威脅到蘇聯的安全。

美軍為何將作戰能力強大的F–14戰鬥機和“不死鳥”導彈退役?

從1950年代開始,蘇軍在沒有大型航母編隊與美軍抗衡的條件下,發展了轟炸機攜帶巨型反艦導彈攻擊航母戰鬥群的戰法,由一個轟炸機團24架左右的轟炸機攜帶巨型反艦導彈密集的攻擊航母編隊,只要有一枚突破航母防禦圈命中了航母就能造成重創...開始是使用圖–16亞音速轟炸機,再往後就是圖–22M“逆火”轟炸機。

為了防禦蘇軍的這種戰法,美國海軍需要研製航程更遠的艦載機和遠程攔截彈進行應對,所以才有了F–14和AIM–54這兩種大型武器。使用原則就是在預警機的配合下在800公里外攔截蘇聯轟炸機群!

美軍為何將作戰能力強大的F–14戰鬥機和“不死鳥”導彈退役?

同時F–14也擔任海上攔截飛往美國的蘇聯遠程轟炸機的任務,不使其接近美國空域進而發射遠程核巡航導彈打擊美國本土。

但,蘇聯解體冷戰也結束了!俄羅斯已經不具備原來的威脅性,F–14戰鬥機和“不死鳥”導彈的使用侷限也顯現出來,F–14研製之初就是以遠程攔截、制空為主大型空優戰鬥機,沒有考慮具備多少對地攻擊能力,缺乏“一型多機”的改造潛力,並且它的使用費用也奇高!平均每一小時的飛行成本比F–18“大黃蜂”高出30%左右,俄羅斯的遠程轟炸機雖然還有一些,但是俄軍的作戰能力已經不能與蘇聯同日而語,威脅美軍航母編隊能力大為減少,在這樣的國際/軍事形式下已經沒有必要再維持F–14這種昂貴的、任務單一的大型截擊機了,很有必要將它退役。。

美軍為何將作戰能力強大的F–14戰鬥機和“不死鳥”導彈退役?

與F–14戰鬥機相同的是AIM–54遠程攔截導彈,以F–14這樣龐大的身軀最多也只能掛載6枚,導彈的重量很大達到了460公斤(相當於一枚1000磅的航彈)在美國海軍艦載機當中也只有“大貓”和F–111B(“土豚B”艦載機,只是上艦測試了,沒有服役)可以掛載,導彈的通用性也太低!可問題是“不死鳥”要是體積不大怎麼會有200公里的射程?

美軍為何將作戰能力強大的F–14戰鬥機和“不死鳥”導彈退役?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死鳥導彈”的制導方式問題,它是:慣性+半主動雷達+末端主動雷達制導,也就是說:它發射之後的前180公里需要由“大貓”的AN/AWG–9大型多普勒雷達制導,只有到了目標最後的不到20公里距離,才開啟自身攜帶的雷達搜索/鎖定要攻擊的目標機...。

實事求是的說,這種制導技術在1970年代是先進的,當時的技術水平就這樣,不可能有“全主動雷達制導”,根本沒有“發射後不管”這樣的技術層級,但是這種相對低層次的技術也給發射平臺(戰鬥機)帶來了危險,因為發射之後需要F–14戰鬥機的機載雷達照射目標較長時間,並且將數據傳輸給導彈,不斷的修正“不死鳥”的飛行軌跡...在這過程中F–14理論上是不安全的!如果這個期間有敵人的戰鬥機來襲,要麼放棄制導導彈應戰敵人的戰鬥機、要麼自己就被敵機擊落。

美軍為何將作戰能力強大的F–14戰鬥機和“不死鳥”導彈退役?

這架“大黃蜂”攜帶了9枚AIM–120中程攔截導彈(還可以再攜帶3枚),實在是太恐怖了!由於“不死鳥”導彈重量大、通用性太低,美軍研製出來海空軍通用性的AIM–120“靈巧”中距離攔截導彈,用以替代“麻雀”中距彈和“不死鳥”遠程彈,AIM–120重量很輕只有151公斤,可以掛載在戰鬥機的輕型掛架上,美國海空軍的所有型號的戰鬥機都能掛載,更為先進的是AIM–120彈可以“全雷達制導”具備了“發射後不管”的能力,大大的提高了載機的安全!雖然在射程上不如“不死鳥”,但它的最新型號AIM-120-C5也達到了110公里,在當前的軍事條件下也夠用了。

進入到1980年代之後,戰鬥機的設計開始往“一型多機”方向發展,也就是發展一個基本型戰機,然後再在這個機型上衍生出各種專業任務的戰鬥機,比如:F/A–18大黃蜂戰鬥機,既有很好空戰能力又具備相當的對地攻擊能力,還能改造成EF–18電子戰飛機,甚至是加油機,大大的拓展了通用性和減少了後勤保障。

美軍為何將作戰能力強大的F–14戰鬥機和“不死鳥”導彈退役?

這架F–18攜帶了8枚AIM–120彈,理論上在30公里外可以擊落8架敵機。

相反F–14戰鬥機雖然也進行了升級改進,具備了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但是與“大黃蜂”相比仍然太低,並且F–14執行一次對地攻擊任務的飛行成本太高,效用比很差!

美軍為何將作戰能力強大的F–14戰鬥機和“不死鳥”導彈退役?

“大貓”和“不死鳥”卡通畫,畫的很邪惡,要跟蹤和打擊的飛機似乎是米格–29,“大貓”在美國海軍航空兵中的地位非常崇高!海軍宣佈“大貓”退役之後在艦載機飛行員當中引起不滿,不少駕駛“大貓”的飛行員憤然離職或者退役!以示對“大貓”的忠誠。

但是,“大貓”和“不死鳥”確實是不適宜現代戰爭的要求了,即便是改進它也還是四代機,在五代艦載機初露鋒芒的21世紀它就應該退休!以保晚節,否則在未來的空戰當中被擊落,自己形象會大打折扣。

美軍為何將作戰能力強大的F–14戰鬥機和“不死鳥”導彈退役?

夕陽下的“大貓”確實很漂亮!

總之,“大貓”和“不死鳥”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伴隨著《壯志凌雲》的主題曲《帶走我的呼吸》功成身退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