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導讀:曾幾何時,標榜“學習是一種信仰”的尚德機構已經失去信仰,教育成為公司牟利的手段而已

虛假宣傳、欺騙學員的結果是口碑下滑、處罰不斷,隨之而來的股價暴跌、市值縮水,則讓尚德機構徹底跌落神壇。

業績不振,股價暴跌

近日,尚德機構(STG)股價再創新低,最低跌至1.95美元,相較發行價11.5美元,縮水超八成,目前公司總市值還不到4億美元。

去年3月23日,尚德赴美上市,被外界譽為“成人教育第一股”。但是,尚德上市首日即破發,從此踏上了漫漫陰跌路,成交量也少得可憐。

"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導讀:曾幾何時,標榜“學習是一種信仰”的尚德機構已經失去信仰,教育成為公司牟利的手段而已

虛假宣傳、欺騙學員的結果是口碑下滑、處罰不斷,隨之而來的股價暴跌、市值縮水,則讓尚德機構徹底跌落神壇。

業績不振,股價暴跌

近日,尚德機構(STG)股價再創新低,最低跌至1.95美元,相較發行價11.5美元,縮水超八成,目前公司總市值還不到4億美元。

去年3月23日,尚德赴美上市,被外界譽為“成人教育第一股”。但是,尚德上市首日即破發,從此踏上了漫漫陰跌路,成交量也少得可憐。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至於尚德股價為何跌跌不休,說到底還是因為業績不振,難以獲得投資者的認可。

今年3月,尚德發佈2018年財報,公司淨收入19.7億元,同比大漲103.5%。與此同時,新生入學人數達到52.6萬人,同比增長35.6%。

單看這份成績單,淨收入翻倍,新生增長超過三分之一,尚德表現相當亮眼。但是,回到現實中,尚德目前仍然虧損,淨虧損達9.3億元,同比增長0.9%。

實際上,虧損是尚德的常態,2016年至2018年,尚德淨虧損分別為2.5億元、9.2億元、9.3億元,3年間虧損超20億元。

而新生增長是以高昂的銷售費用為代價的,2016年至2018年,尚德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億元、13.5億元、21.5億元,比同期淨利潤還要多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

新生增加的同時,尚德的口碑卻遭遇“滑鐵盧”。尚德為了拉新不擇手段,虛假宣傳、欺騙學員是慣用伎倆,而退費難、投訴高更是屢見不鮮。

早年間,為吸引學員報名,尚德謊稱報名即將截止,進高校必須有機構推薦,還謊稱自己與多家高校有合作關係,可以替學員提前鋪路,目的就是忽悠學員報名。

"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導讀:曾幾何時,標榜“學習是一種信仰”的尚德機構已經失去信仰,教育成為公司牟利的手段而已

虛假宣傳、欺騙學員的結果是口碑下滑、處罰不斷,隨之而來的股價暴跌、市值縮水,則讓尚德機構徹底跌落神壇。

業績不振,股價暴跌

近日,尚德機構(STG)股價再創新低,最低跌至1.95美元,相較發行價11.5美元,縮水超八成,目前公司總市值還不到4億美元。

去年3月23日,尚德赴美上市,被外界譽為“成人教育第一股”。但是,尚德上市首日即破發,從此踏上了漫漫陰跌路,成交量也少得可憐。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至於尚德股價為何跌跌不休,說到底還是因為業績不振,難以獲得投資者的認可。

今年3月,尚德發佈2018年財報,公司淨收入19.7億元,同比大漲103.5%。與此同時,新生入學人數達到52.6萬人,同比增長35.6%。

單看這份成績單,淨收入翻倍,新生增長超過三分之一,尚德表現相當亮眼。但是,回到現實中,尚德目前仍然虧損,淨虧損達9.3億元,同比增長0.9%。

實際上,虧損是尚德的常態,2016年至2018年,尚德淨虧損分別為2.5億元、9.2億元、9.3億元,3年間虧損超20億元。

而新生增長是以高昂的銷售費用為代價的,2016年至2018年,尚德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億元、13.5億元、21.5億元,比同期淨利潤還要多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

新生增加的同時,尚德的口碑卻遭遇“滑鐵盧”。尚德為了拉新不擇手段,虛假宣傳、欺騙學員是慣用伎倆,而退費難、投訴高更是屢見不鮮。

早年間,為吸引學員報名,尚德謊稱報名即將截止,進高校必須有機構推薦,還謊稱自己與多家高校有合作關係,可以替學員提前鋪路,目的就是忽悠學員報名。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尚德打著眾多知名高校的旗號在外面招搖撞騙,高校自然不能坐視不管,越來越多的高校不得不公開發表聲明,撇清與尚德之間的關係。

"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導讀:曾幾何時,標榜“學習是一種信仰”的尚德機構已經失去信仰,教育成為公司牟利的手段而已

虛假宣傳、欺騙學員的結果是口碑下滑、處罰不斷,隨之而來的股價暴跌、市值縮水,則讓尚德機構徹底跌落神壇。

業績不振,股價暴跌

近日,尚德機構(STG)股價再創新低,最低跌至1.95美元,相較發行價11.5美元,縮水超八成,目前公司總市值還不到4億美元。

去年3月23日,尚德赴美上市,被外界譽為“成人教育第一股”。但是,尚德上市首日即破發,從此踏上了漫漫陰跌路,成交量也少得可憐。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至於尚德股價為何跌跌不休,說到底還是因為業績不振,難以獲得投資者的認可。

今年3月,尚德發佈2018年財報,公司淨收入19.7億元,同比大漲103.5%。與此同時,新生入學人數達到52.6萬人,同比增長35.6%。

單看這份成績單,淨收入翻倍,新生增長超過三分之一,尚德表現相當亮眼。但是,回到現實中,尚德目前仍然虧損,淨虧損達9.3億元,同比增長0.9%。

實際上,虧損是尚德的常態,2016年至2018年,尚德淨虧損分別為2.5億元、9.2億元、9.3億元,3年間虧損超20億元。

而新生增長是以高昂的銷售費用為代價的,2016年至2018年,尚德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億元、13.5億元、21.5億元,比同期淨利潤還要多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

新生增加的同時,尚德的口碑卻遭遇“滑鐵盧”。尚德為了拉新不擇手段,虛假宣傳、欺騙學員是慣用伎倆,而退費難、投訴高更是屢見不鮮。

早年間,為吸引學員報名,尚德謊稱報名即將截止,進高校必須有機構推薦,還謊稱自己與多家高校有合作關係,可以替學員提前鋪路,目的就是忽悠學員報名。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尚德打著眾多知名高校的旗號在外面招搖撞騙,高校自然不能坐視不管,越來越多的高校不得不公開發表聲明,撇清與尚德之間的關係。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近年來,尚德學費連年攀升,當學員經濟能力不足以支付學費時,尚德的銷售人員會建議學員辦理貸款,倘若學員不滿足辦理條件,尚德還會替學員偽造身份信息,使貸款申請得以通過。

很多學員根本來不及搞清楚狀態,就在尚德工作人員的催促下,稀裡糊塗地辦了貸款,完全被“套路”了。

而學員一旦入坑,基本就沒有回頭路了,報名前銷售人員承諾的24小時內可申請退款只是一張空頭支票,而即便申請了退款,貸款也要照樣還,不然影響的就是學員的個人徵信。

今年4月,央視財經曝光了尚德設立霸王條款、巧立名目收取費用、使用虛假身份為學員辦理貸款分期等問題,尚德因此登上微博熱搜。

"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導讀:曾幾何時,標榜“學習是一種信仰”的尚德機構已經失去信仰,教育成為公司牟利的手段而已

虛假宣傳、欺騙學員的結果是口碑下滑、處罰不斷,隨之而來的股價暴跌、市值縮水,則讓尚德機構徹底跌落神壇。

業績不振,股價暴跌

近日,尚德機構(STG)股價再創新低,最低跌至1.95美元,相較發行價11.5美元,縮水超八成,目前公司總市值還不到4億美元。

去年3月23日,尚德赴美上市,被外界譽為“成人教育第一股”。但是,尚德上市首日即破發,從此踏上了漫漫陰跌路,成交量也少得可憐。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至於尚德股價為何跌跌不休,說到底還是因為業績不振,難以獲得投資者的認可。

今年3月,尚德發佈2018年財報,公司淨收入19.7億元,同比大漲103.5%。與此同時,新生入學人數達到52.6萬人,同比增長35.6%。

單看這份成績單,淨收入翻倍,新生增長超過三分之一,尚德表現相當亮眼。但是,回到現實中,尚德目前仍然虧損,淨虧損達9.3億元,同比增長0.9%。

實際上,虧損是尚德的常態,2016年至2018年,尚德淨虧損分別為2.5億元、9.2億元、9.3億元,3年間虧損超20億元。

而新生增長是以高昂的銷售費用為代價的,2016年至2018年,尚德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億元、13.5億元、21.5億元,比同期淨利潤還要多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

新生增加的同時,尚德的口碑卻遭遇“滑鐵盧”。尚德為了拉新不擇手段,虛假宣傳、欺騙學員是慣用伎倆,而退費難、投訴高更是屢見不鮮。

早年間,為吸引學員報名,尚德謊稱報名即將截止,進高校必須有機構推薦,還謊稱自己與多家高校有合作關係,可以替學員提前鋪路,目的就是忽悠學員報名。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尚德打著眾多知名高校的旗號在外面招搖撞騙,高校自然不能坐視不管,越來越多的高校不得不公開發表聲明,撇清與尚德之間的關係。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近年來,尚德學費連年攀升,當學員經濟能力不足以支付學費時,尚德的銷售人員會建議學員辦理貸款,倘若學員不滿足辦理條件,尚德還會替學員偽造身份信息,使貸款申請得以通過。

很多學員根本來不及搞清楚狀態,就在尚德工作人員的催促下,稀裡糊塗地辦了貸款,完全被“套路”了。

而學員一旦入坑,基本就沒有回頭路了,報名前銷售人員承諾的24小時內可申請退款只是一張空頭支票,而即便申請了退款,貸款也要照樣還,不然影響的就是學員的個人徵信。

今年4月,央視財經曝光了尚德設立霸王條款、巧立名目收取費用、使用虛假身份為學員辦理貸款分期等問題,尚德因此登上微博熱搜。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2018年全年共受理教育培訓行業的有效投訴4748件,其中關於尚德的投訴有2442件,是其他10家機構之和的近2倍,穩居教育培訓行業黑心榜第一位

"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導讀:曾幾何時,標榜“學習是一種信仰”的尚德機構已經失去信仰,教育成為公司牟利的手段而已

虛假宣傳、欺騙學員的結果是口碑下滑、處罰不斷,隨之而來的股價暴跌、市值縮水,則讓尚德機構徹底跌落神壇。

業績不振,股價暴跌

近日,尚德機構(STG)股價再創新低,最低跌至1.95美元,相較發行價11.5美元,縮水超八成,目前公司總市值還不到4億美元。

去年3月23日,尚德赴美上市,被外界譽為“成人教育第一股”。但是,尚德上市首日即破發,從此踏上了漫漫陰跌路,成交量也少得可憐。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至於尚德股價為何跌跌不休,說到底還是因為業績不振,難以獲得投資者的認可。

今年3月,尚德發佈2018年財報,公司淨收入19.7億元,同比大漲103.5%。與此同時,新生入學人數達到52.6萬人,同比增長35.6%。

單看這份成績單,淨收入翻倍,新生增長超過三分之一,尚德表現相當亮眼。但是,回到現實中,尚德目前仍然虧損,淨虧損達9.3億元,同比增長0.9%。

實際上,虧損是尚德的常態,2016年至2018年,尚德淨虧損分別為2.5億元、9.2億元、9.3億元,3年間虧損超20億元。

而新生增長是以高昂的銷售費用為代價的,2016年至2018年,尚德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億元、13.5億元、21.5億元,比同期淨利潤還要多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

新生增加的同時,尚德的口碑卻遭遇“滑鐵盧”。尚德為了拉新不擇手段,虛假宣傳、欺騙學員是慣用伎倆,而退費難、投訴高更是屢見不鮮。

早年間,為吸引學員報名,尚德謊稱報名即將截止,進高校必須有機構推薦,還謊稱自己與多家高校有合作關係,可以替學員提前鋪路,目的就是忽悠學員報名。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尚德打著眾多知名高校的旗號在外面招搖撞騙,高校自然不能坐視不管,越來越多的高校不得不公開發表聲明,撇清與尚德之間的關係。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近年來,尚德學費連年攀升,當學員經濟能力不足以支付學費時,尚德的銷售人員會建議學員辦理貸款,倘若學員不滿足辦理條件,尚德還會替學員偽造身份信息,使貸款申請得以通過。

很多學員根本來不及搞清楚狀態,就在尚德工作人員的催促下,稀裡糊塗地辦了貸款,完全被“套路”了。

而學員一旦入坑,基本就沒有回頭路了,報名前銷售人員承諾的24小時內可申請退款只是一張空頭支票,而即便申請了退款,貸款也要照樣還,不然影響的就是學員的個人徵信。

今年4月,央視財經曝光了尚德設立霸王條款、巧立名目收取費用、使用虛假身份為學員辦理貸款分期等問題,尚德因此登上微博熱搜。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2018年全年共受理教育培訓行業的有效投訴4748件,其中關於尚德的投訴有2442件,是其他10家機構之和的近2倍,穩居教育培訓行業黑心榜第一位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一旦提及尚德退費難的問題,網友們那叫一個怨聲載道,甚至把尚德機構改名為“喪德機構”

"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導讀:曾幾何時,標榜“學習是一種信仰”的尚德機構已經失去信仰,教育成為公司牟利的手段而已

虛假宣傳、欺騙學員的結果是口碑下滑、處罰不斷,隨之而來的股價暴跌、市值縮水,則讓尚德機構徹底跌落神壇。

業績不振,股價暴跌

近日,尚德機構(STG)股價再創新低,最低跌至1.95美元,相較發行價11.5美元,縮水超八成,目前公司總市值還不到4億美元。

去年3月23日,尚德赴美上市,被外界譽為“成人教育第一股”。但是,尚德上市首日即破發,從此踏上了漫漫陰跌路,成交量也少得可憐。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至於尚德股價為何跌跌不休,說到底還是因為業績不振,難以獲得投資者的認可。

今年3月,尚德發佈2018年財報,公司淨收入19.7億元,同比大漲103.5%。與此同時,新生入學人數達到52.6萬人,同比增長35.6%。

單看這份成績單,淨收入翻倍,新生增長超過三分之一,尚德表現相當亮眼。但是,回到現實中,尚德目前仍然虧損,淨虧損達9.3億元,同比增長0.9%。

實際上,虧損是尚德的常態,2016年至2018年,尚德淨虧損分別為2.5億元、9.2億元、9.3億元,3年間虧損超20億元。

而新生增長是以高昂的銷售費用為代價的,2016年至2018年,尚德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億元、13.5億元、21.5億元,比同期淨利潤還要多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

新生增加的同時,尚德的口碑卻遭遇“滑鐵盧”。尚德為了拉新不擇手段,虛假宣傳、欺騙學員是慣用伎倆,而退費難、投訴高更是屢見不鮮。

早年間,為吸引學員報名,尚德謊稱報名即將截止,進高校必須有機構推薦,還謊稱自己與多家高校有合作關係,可以替學員提前鋪路,目的就是忽悠學員報名。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尚德打著眾多知名高校的旗號在外面招搖撞騙,高校自然不能坐視不管,越來越多的高校不得不公開發表聲明,撇清與尚德之間的關係。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近年來,尚德學費連年攀升,當學員經濟能力不足以支付學費時,尚德的銷售人員會建議學員辦理貸款,倘若學員不滿足辦理條件,尚德還會替學員偽造身份信息,使貸款申請得以通過。

很多學員根本來不及搞清楚狀態,就在尚德工作人員的催促下,稀裡糊塗地辦了貸款,完全被“套路”了。

而學員一旦入坑,基本就沒有回頭路了,報名前銷售人員承諾的24小時內可申請退款只是一張空頭支票,而即便申請了退款,貸款也要照樣還,不然影響的就是學員的個人徵信。

今年4月,央視財經曝光了尚德設立霸王條款、巧立名目收取費用、使用虛假身份為學員辦理貸款分期等問題,尚德因此登上微博熱搜。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2018年全年共受理教育培訓行業的有效投訴4748件,其中關於尚德的投訴有2442件,是其他10家機構之和的近2倍,穩居教育培訓行業黑心榜第一位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一旦提及尚德退費難的問題,網友們那叫一個怨聲載道,甚至把尚德機構改名為“喪德機構”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監管重拳,處罰不斷

經央視財經曝光,與尚德合作的貸款平臺名叫咖啡易融,二者之間關係密切。

咖啡易融的運營方為北京咖啡易融科技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是尚德首席運營官呂凱。尚德創始人歐蓬持股16.02%,是第三大股東。尚德首席執行官劉通博持股6.07%,是第五大股東。

尚德一邊向學員伸出援手幫助辦理貸款,一邊把其他學員的學費拿出來放貸,左手的錢倒到右手,倒來倒去還是自己的錢,被坑的只是學員。

尚德虛假宣傳、套路貸等問題引發監管注意,今年5月,尚德因涉嫌虛假廣告,被北京市石景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近28萬元。

"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導讀:曾幾何時,標榜“學習是一種信仰”的尚德機構已經失去信仰,教育成為公司牟利的手段而已

虛假宣傳、欺騙學員的結果是口碑下滑、處罰不斷,隨之而來的股價暴跌、市值縮水,則讓尚德機構徹底跌落神壇。

業績不振,股價暴跌

近日,尚德機構(STG)股價再創新低,最低跌至1.95美元,相較發行價11.5美元,縮水超八成,目前公司總市值還不到4億美元。

去年3月23日,尚德赴美上市,被外界譽為“成人教育第一股”。但是,尚德上市首日即破發,從此踏上了漫漫陰跌路,成交量也少得可憐。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至於尚德股價為何跌跌不休,說到底還是因為業績不振,難以獲得投資者的認可。

今年3月,尚德發佈2018年財報,公司淨收入19.7億元,同比大漲103.5%。與此同時,新生入學人數達到52.6萬人,同比增長35.6%。

單看這份成績單,淨收入翻倍,新生增長超過三分之一,尚德表現相當亮眼。但是,回到現實中,尚德目前仍然虧損,淨虧損達9.3億元,同比增長0.9%。

實際上,虧損是尚德的常態,2016年至2018年,尚德淨虧損分別為2.5億元、9.2億元、9.3億元,3年間虧損超20億元。

而新生增長是以高昂的銷售費用為代價的,2016年至2018年,尚德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億元、13.5億元、21.5億元,比同期淨利潤還要多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

新生增加的同時,尚德的口碑卻遭遇“滑鐵盧”。尚德為了拉新不擇手段,虛假宣傳、欺騙學員是慣用伎倆,而退費難、投訴高更是屢見不鮮。

早年間,為吸引學員報名,尚德謊稱報名即將截止,進高校必須有機構推薦,還謊稱自己與多家高校有合作關係,可以替學員提前鋪路,目的就是忽悠學員報名。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尚德打著眾多知名高校的旗號在外面招搖撞騙,高校自然不能坐視不管,越來越多的高校不得不公開發表聲明,撇清與尚德之間的關係。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近年來,尚德學費連年攀升,當學員經濟能力不足以支付學費時,尚德的銷售人員會建議學員辦理貸款,倘若學員不滿足辦理條件,尚德還會替學員偽造身份信息,使貸款申請得以通過。

很多學員根本來不及搞清楚狀態,就在尚德工作人員的催促下,稀裡糊塗地辦了貸款,完全被“套路”了。

而學員一旦入坑,基本就沒有回頭路了,報名前銷售人員承諾的24小時內可申請退款只是一張空頭支票,而即便申請了退款,貸款也要照樣還,不然影響的就是學員的個人徵信。

今年4月,央視財經曝光了尚德設立霸王條款、巧立名目收取費用、使用虛假身份為學員辦理貸款分期等問題,尚德因此登上微博熱搜。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2018年全年共受理教育培訓行業的有效投訴4748件,其中關於尚德的投訴有2442件,是其他10家機構之和的近2倍,穩居教育培訓行業黑心榜第一位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一旦提及尚德退費難的問題,網友們那叫一個怨聲載道,甚至把尚德機構改名為“喪德機構”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監管重拳,處罰不斷

經央視財經曝光,與尚德合作的貸款平臺名叫咖啡易融,二者之間關係密切。

咖啡易融的運營方為北京咖啡易融科技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是尚德首席運營官呂凱。尚德創始人歐蓬持股16.02%,是第三大股東。尚德首席執行官劉通博持股6.07%,是第五大股東。

尚德一邊向學員伸出援手幫助辦理貸款,一邊把其他學員的學費拿出來放貸,左手的錢倒到右手,倒來倒去還是自己的錢,被坑的只是學員。

尚德虛假宣傳、套路貸等問題引發監管注意,今年5月,尚德因涉嫌虛假廣告,被北京市石景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近28萬元。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而早在去年7月,尚德就因涉嫌虛假宣傳、欺騙學員,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石景山分局罰款90萬元

去年10月,尚德還因未按規定辦理住所變更登記,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罰款1萬元。

過去兩年,尚德已被行政處罰五次。面對監管重拳,尚德也承認自身存在虛假宣傳行為,並承諾改正,至於結果如何,相信大家已經心知肚明瞭。

"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導讀:曾幾何時,標榜“學習是一種信仰”的尚德機構已經失去信仰,教育成為公司牟利的手段而已

虛假宣傳、欺騙學員的結果是口碑下滑、處罰不斷,隨之而來的股價暴跌、市值縮水,則讓尚德機構徹底跌落神壇。

業績不振,股價暴跌

近日,尚德機構(STG)股價再創新低,最低跌至1.95美元,相較發行價11.5美元,縮水超八成,目前公司總市值還不到4億美元。

去年3月23日,尚德赴美上市,被外界譽為“成人教育第一股”。但是,尚德上市首日即破發,從此踏上了漫漫陰跌路,成交量也少得可憐。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至於尚德股價為何跌跌不休,說到底還是因為業績不振,難以獲得投資者的認可。

今年3月,尚德發佈2018年財報,公司淨收入19.7億元,同比大漲103.5%。與此同時,新生入學人數達到52.6萬人,同比增長35.6%。

單看這份成績單,淨收入翻倍,新生增長超過三分之一,尚德表現相當亮眼。但是,回到現實中,尚德目前仍然虧損,淨虧損達9.3億元,同比增長0.9%。

實際上,虧損是尚德的常態,2016年至2018年,尚德淨虧損分別為2.5億元、9.2億元、9.3億元,3年間虧損超20億元。

而新生增長是以高昂的銷售費用為代價的,2016年至2018年,尚德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億元、13.5億元、21.5億元,比同期淨利潤還要多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

新生增加的同時,尚德的口碑卻遭遇“滑鐵盧”。尚德為了拉新不擇手段,虛假宣傳、欺騙學員是慣用伎倆,而退費難、投訴高更是屢見不鮮。

早年間,為吸引學員報名,尚德謊稱報名即將截止,進高校必須有機構推薦,還謊稱自己與多家高校有合作關係,可以替學員提前鋪路,目的就是忽悠學員報名。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尚德打著眾多知名高校的旗號在外面招搖撞騙,高校自然不能坐視不管,越來越多的高校不得不公開發表聲明,撇清與尚德之間的關係。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近年來,尚德學費連年攀升,當學員經濟能力不足以支付學費時,尚德的銷售人員會建議學員辦理貸款,倘若學員不滿足辦理條件,尚德還會替學員偽造身份信息,使貸款申請得以通過。

很多學員根本來不及搞清楚狀態,就在尚德工作人員的催促下,稀裡糊塗地辦了貸款,完全被“套路”了。

而學員一旦入坑,基本就沒有回頭路了,報名前銷售人員承諾的24小時內可申請退款只是一張空頭支票,而即便申請了退款,貸款也要照樣還,不然影響的就是學員的個人徵信。

今年4月,央視財經曝光了尚德設立霸王條款、巧立名目收取費用、使用虛假身份為學員辦理貸款分期等問題,尚德因此登上微博熱搜。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2018年全年共受理教育培訓行業的有效投訴4748件,其中關於尚德的投訴有2442件,是其他10家機構之和的近2倍,穩居教育培訓行業黑心榜第一位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一旦提及尚德退費難的問題,網友們那叫一個怨聲載道,甚至把尚德機構改名為“喪德機構”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監管重拳,處罰不斷

經央視財經曝光,與尚德合作的貸款平臺名叫咖啡易融,二者之間關係密切。

咖啡易融的運營方為北京咖啡易融科技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是尚德首席運營官呂凱。尚德創始人歐蓬持股16.02%,是第三大股東。尚德首席執行官劉通博持股6.07%,是第五大股東。

尚德一邊向學員伸出援手幫助辦理貸款,一邊把其他學員的學費拿出來放貸,左手的錢倒到右手,倒來倒去還是自己的錢,被坑的只是學員。

尚德虛假宣傳、套路貸等問題引發監管注意,今年5月,尚德因涉嫌虛假廣告,被北京市石景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近28萬元。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而早在去年7月,尚德就因涉嫌虛假宣傳、欺騙學員,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石景山分局罰款90萬元

去年10月,尚德還因未按規定辦理住所變更登記,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罰款1萬元。

過去兩年,尚德已被行政處罰五次。面對監管重拳,尚德也承認自身存在虛假宣傳行為,並承諾改正,至於結果如何,相信大家已經心知肚明瞭。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押注AI,未來成謎

尚德成立於2003年,做了7年的線下培訓。2010年,尚德推出第一代互聯網產品“嗨學網”。2013年,尚德孵化出第二代互聯網產品“對啊網”。

2014年,尚德砍掉所有的線下課程,全面轉型在線教育。如今的尚德機構,已是一個100%純線上模式的教育機構。

近年來,AI熱風颳起,各行各業的錢都在追著AI跑,教育行業也是如此,一向心思活絡的尚德也不想錯過這個蹭熱點的好機會。

去年8月,尚德技術副總裁蘇萬鬆表示,尚德將在教學場景中構建“三師體系“,即講師、班主任和AI老師相結合。

"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導讀:曾幾何時,標榜“學習是一種信仰”的尚德機構已經失去信仰,教育成為公司牟利的手段而已

虛假宣傳、欺騙學員的結果是口碑下滑、處罰不斷,隨之而來的股價暴跌、市值縮水,則讓尚德機構徹底跌落神壇。

業績不振,股價暴跌

近日,尚德機構(STG)股價再創新低,最低跌至1.95美元,相較發行價11.5美元,縮水超八成,目前公司總市值還不到4億美元。

去年3月23日,尚德赴美上市,被外界譽為“成人教育第一股”。但是,尚德上市首日即破發,從此踏上了漫漫陰跌路,成交量也少得可憐。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至於尚德股價為何跌跌不休,說到底還是因為業績不振,難以獲得投資者的認可。

今年3月,尚德發佈2018年財報,公司淨收入19.7億元,同比大漲103.5%。與此同時,新生入學人數達到52.6萬人,同比增長35.6%。

單看這份成績單,淨收入翻倍,新生增長超過三分之一,尚德表現相當亮眼。但是,回到現實中,尚德目前仍然虧損,淨虧損達9.3億元,同比增長0.9%。

實際上,虧損是尚德的常態,2016年至2018年,尚德淨虧損分別為2.5億元、9.2億元、9.3億元,3年間虧損超20億元。

而新生增長是以高昂的銷售費用為代價的,2016年至2018年,尚德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億元、13.5億元、21.5億元,比同期淨利潤還要多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

新生增加的同時,尚德的口碑卻遭遇“滑鐵盧”。尚德為了拉新不擇手段,虛假宣傳、欺騙學員是慣用伎倆,而退費難、投訴高更是屢見不鮮。

早年間,為吸引學員報名,尚德謊稱報名即將截止,進高校必須有機構推薦,還謊稱自己與多家高校有合作關係,可以替學員提前鋪路,目的就是忽悠學員報名。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尚德打著眾多知名高校的旗號在外面招搖撞騙,高校自然不能坐視不管,越來越多的高校不得不公開發表聲明,撇清與尚德之間的關係。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近年來,尚德學費連年攀升,當學員經濟能力不足以支付學費時,尚德的銷售人員會建議學員辦理貸款,倘若學員不滿足辦理條件,尚德還會替學員偽造身份信息,使貸款申請得以通過。

很多學員根本來不及搞清楚狀態,就在尚德工作人員的催促下,稀裡糊塗地辦了貸款,完全被“套路”了。

而學員一旦入坑,基本就沒有回頭路了,報名前銷售人員承諾的24小時內可申請退款只是一張空頭支票,而即便申請了退款,貸款也要照樣還,不然影響的就是學員的個人徵信。

今年4月,央視財經曝光了尚德設立霸王條款、巧立名目收取費用、使用虛假身份為學員辦理貸款分期等問題,尚德因此登上微博熱搜。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2018年全年共受理教育培訓行業的有效投訴4748件,其中關於尚德的投訴有2442件,是其他10家機構之和的近2倍,穩居教育培訓行業黑心榜第一位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一旦提及尚德退費難的問題,網友們那叫一個怨聲載道,甚至把尚德機構改名為“喪德機構”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監管重拳,處罰不斷

經央視財經曝光,與尚德合作的貸款平臺名叫咖啡易融,二者之間關係密切。

咖啡易融的運營方為北京咖啡易融科技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是尚德首席運營官呂凱。尚德創始人歐蓬持股16.02%,是第三大股東。尚德首席執行官劉通博持股6.07%,是第五大股東。

尚德一邊向學員伸出援手幫助辦理貸款,一邊把其他學員的學費拿出來放貸,左手的錢倒到右手,倒來倒去還是自己的錢,被坑的只是學員。

尚德虛假宣傳、套路貸等問題引發監管注意,今年5月,尚德因涉嫌虛假廣告,被北京市石景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近28萬元。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而早在去年7月,尚德就因涉嫌虛假宣傳、欺騙學員,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石景山分局罰款90萬元

去年10月,尚德還因未按規定辦理住所變更登記,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罰款1萬元。

過去兩年,尚德已被行政處罰五次。面對監管重拳,尚德也承認自身存在虛假宣傳行為,並承諾改正,至於結果如何,相信大家已經心知肚明瞭。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押注AI,未來成謎

尚德成立於2003年,做了7年的線下培訓。2010年,尚德推出第一代互聯網產品“嗨學網”。2013年,尚德孵化出第二代互聯網產品“對啊網”。

2014年,尚德砍掉所有的線下課程,全面轉型在線教育。如今的尚德機構,已是一個100%純線上模式的教育機構。

近年來,AI熱風颳起,各行各業的錢都在追著AI跑,教育行業也是如此,一向心思活絡的尚德也不想錯過這個蹭熱點的好機會。

去年8月,尚德技術副總裁蘇萬鬆表示,尚德將在教學場景中構建“三師體系“,即講師、班主任和AI老師相結合。

虛假宣傳,屢教不改:這家公司還有沒有德?

(蘇萬鬆)

去年年底,尚德開始研發AI督學機器人,今年3月投入使用,4月宣佈自主研發的督學機器人可有效代替30%班主任的工作

尚德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但尚德此舉到底是真功夫還是假套路,目前眾說紛紜。畢竟,尚德的研發費用明明白白擺在那裡,明眼人只要看一眼就懂了。

2015年至2017年,尚德的產品研發費用分別為519萬元、1393萬元、3286萬元,與動輒數億元的營銷費用相比,研發費用幾乎是九牛一毛。

在教育場景下,AI作用不小,原先1:100的師生配比可以擴大至1:1000,甚至更高。但缺點也顯而易見,缺乏有效互動的遠程教育,到底能讓學員掌握多少知識點,誰也不敢下結論。

結語

在《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尚德以10億美元估值成為教育行業的佼佼者。2018年,尚德繼續入選獨角獸企業榜單。

上市之前,“錢景”光明;上市之後,一片慘淡。目前,尚德股價跌跌不休,離獨角獸隊伍越來越遠

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一家標榜“學習是一種信仰”的教育機構,卻在利益面前丟掉信仰,敗光路人緣,難怪會被現實狠狠扇耳光。

倘若尚德把虛假宣傳、欺騙學員的精明手段,全部用到課程研發上,事情會不會是另一番景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