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

本文筆者依據工作實踐的所思所想,並結合案例等分享了關於教研的非常有價值的相關知識,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

本文筆者依據工作實踐的所思所想,並結合案例等分享了關於教研的非常有價值的相關知識,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教研專欄的文章目錄如下(自適應學習部分後續會細化):

"

本文筆者依據工作實踐的所思所想,並結合案例等分享了關於教研的非常有價值的相關知識,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教研專欄的文章目錄如下(自適應學習部分後續會細化):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一、什麼是教研

教研,歷來是整個教育活動的必須環節,無論是在私塾還是在現代化的學校,教學的前提是教研。

教育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教研是伴隨始終的。一個成功的公立學校或者在線教育公司,必然是以教研為強大支撐力的。

沒有支撐力強的教研內功,用戶獲取再多,留存不佳,猶如竹籃打水一場空。

做教研的人和部門很多,在公立教育體制中,各學科教師、學校教研員、各省、市、區的教研員和高教研究人員,都做教研。在線教育公司的教研與公立教育的教研有什麼不一樣呢?

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需要知道教研到底指的是什麼,才能瞭解教研涵蓋的內容和內容的邊界,以及教研活動是如何展開的。

“教”與“研”的指向

“教”

任何一所學校,或者教育培訓機構,教學是其中心,也是教育的核心環節。教學工作是教師職業的本質,也是教師職業生命的主要形式。

廣義上,教研可以理解為教育研究,但更為核心的是教學研究(Teaching Research)。而關於教學的界定,大致分為四種:

(1)教即為教學

這種觀點從知識的傳授和傳遞出發,認為教學是教育活動中的形式之一。但從教學存在的第一日起,就並非僅有教的問題存在。

(2)學代替教學

也有一種觀點從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出發,走向了學代替教學的另外一個極端。這和以教代替教學的觀點一樣片面。

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索精神在學習中十分重要,但不可能超約教學,不然就變為純粹的自學或其他性質的活動了。

(3)教學為教與學的統一體

與上兩種觀點相比,統一體的認識沒有將教學變為單邊行動,強調師生之間的協調、互動和統一,認為教學不是二者其一,也不是二者的簡單加和,而是一個統一體。

(4)教學為教學生學

這種對教學的界定,沒有單純的從教師或者學生的角度出發,不滿足於簡單的描述性界定,而是從結果出發,認為教學的終極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

“研”

《現代漢語詞典》對研究一詞的解釋有兩個:

  1. 探究事物的真相、性質、規律等。
  2. 考慮或者商量(意見、問題)。

教研的界定

已經暈了嗎?記得這三點就行,教研是對教育活動的研究,它的目的是為了:

  1. 讓老師教得好;
  2. 讓學生學得好;
  3. 讓師生協同得好。

二、教研的對象是什麼

以下是一道初中英語學科的單選試題:

That man was _______ enough not to tell the manager that he would not do the job.

A. care B. careful C. careless D. carelessness

假設你是小升初銜接班的英語老師,正在為明天的課堂備課,請排列以下四個解題要點的講解順序(從易到難),並陳述理由。

1. -ful、-less和 -ness的後綴含義。

2. enough接在adj.後的用法。

3. adj. + enough not to do 的句義:足夠…以至於…。

4. was、tell和would的時態釋義。

仔細觀察,1和2是詞法,3是句法和句義,4是時態。思考20秒,你的排序如何?

你的答案可能是:2314、2341、1234、3214。這道單選題的講解要點排序,沒有標準答案: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差異未知,有的在句義理解上需要加強,有的可能不知道adj.要放在enough,有的甚至一看見was、tell和would的時態不一致,就懵了。

推薦在把講解思路分析出來後,觀察四個答案的選擇人數佔比,有策略的去講解。選a和d,很有可能是對句義、詞法和句法都不瞭解;選c,可能是對整句句義,尤其是adj. + enough not to do沒有理解;選b的學生,至少在句義和詞法上沒問題,但也不排除是蒙對的。

三、常用理論 — PCK和TPCK

上述你體驗的內容正是“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PCK。它主要包含兩部分研究內容:學科內容和教學法。

體驗內容和下圖解釋了學科教學知識既不是學科內容(課程和教材等),也不是教學法,它是在充分了解了學科知識、學生的錯誤概念和思維特點後,所設計的教學策略。

我們常說老教師經驗豐富,“經驗”指的就是教師的PCK庫。他們不光吃透了教材和課程,也對教學過程中的易錯點、學生在易錯點上的各種錯誤認識及其原因、基於學齡段的思維特點了如指掌。

吃透了內容、學生、以及學生和內容間的交互特點,才能稱得上“經驗豐富”(PCK庫積累得好)。

"

本文筆者依據工作實踐的所思所想,並結合案例等分享了關於教研的非常有價值的相關知識,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教研專欄的文章目錄如下(自適應學習部分後續會細化):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一、什麼是教研

教研,歷來是整個教育活動的必須環節,無論是在私塾還是在現代化的學校,教學的前提是教研。

教育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教研是伴隨始終的。一個成功的公立學校或者在線教育公司,必然是以教研為強大支撐力的。

沒有支撐力強的教研內功,用戶獲取再多,留存不佳,猶如竹籃打水一場空。

做教研的人和部門很多,在公立教育體制中,各學科教師、學校教研員、各省、市、區的教研員和高教研究人員,都做教研。在線教育公司的教研與公立教育的教研有什麼不一樣呢?

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需要知道教研到底指的是什麼,才能瞭解教研涵蓋的內容和內容的邊界,以及教研活動是如何展開的。

“教”與“研”的指向

“教”

任何一所學校,或者教育培訓機構,教學是其中心,也是教育的核心環節。教學工作是教師職業的本質,也是教師職業生命的主要形式。

廣義上,教研可以理解為教育研究,但更為核心的是教學研究(Teaching Research)。而關於教學的界定,大致分為四種:

(1)教即為教學

這種觀點從知識的傳授和傳遞出發,認為教學是教育活動中的形式之一。但從教學存在的第一日起,就並非僅有教的問題存在。

(2)學代替教學

也有一種觀點從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出發,走向了學代替教學的另外一個極端。這和以教代替教學的觀點一樣片面。

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索精神在學習中十分重要,但不可能超約教學,不然就變為純粹的自學或其他性質的活動了。

(3)教學為教與學的統一體

與上兩種觀點相比,統一體的認識沒有將教學變為單邊行動,強調師生之間的協調、互動和統一,認為教學不是二者其一,也不是二者的簡單加和,而是一個統一體。

(4)教學為教學生學

這種對教學的界定,沒有單純的從教師或者學生的角度出發,不滿足於簡單的描述性界定,而是從結果出發,認為教學的終極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

“研”

《現代漢語詞典》對研究一詞的解釋有兩個:

  1. 探究事物的真相、性質、規律等。
  2. 考慮或者商量(意見、問題)。

教研的界定

已經暈了嗎?記得這三點就行,教研是對教育活動的研究,它的目的是為了:

  1. 讓老師教得好;
  2. 讓學生學得好;
  3. 讓師生協同得好。

二、教研的對象是什麼

以下是一道初中英語學科的單選試題:

That man was _______ enough not to tell the manager that he would not do the job.

A. care B. careful C. careless D. carelessness

假設你是小升初銜接班的英語老師,正在為明天的課堂備課,請排列以下四個解題要點的講解順序(從易到難),並陳述理由。

1. -ful、-less和 -ness的後綴含義。

2. enough接在adj.後的用法。

3. adj. + enough not to do 的句義:足夠…以至於…。

4. was、tell和would的時態釋義。

仔細觀察,1和2是詞法,3是句法和句義,4是時態。思考20秒,你的排序如何?

你的答案可能是:2314、2341、1234、3214。這道單選題的講解要點排序,沒有標準答案: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差異未知,有的在句義理解上需要加強,有的可能不知道adj.要放在enough,有的甚至一看見was、tell和would的時態不一致,就懵了。

推薦在把講解思路分析出來後,觀察四個答案的選擇人數佔比,有策略的去講解。選a和d,很有可能是對句義、詞法和句法都不瞭解;選c,可能是對整句句義,尤其是adj. + enough not to do沒有理解;選b的學生,至少在句義和詞法上沒問題,但也不排除是蒙對的。

三、常用理論 — PCK和TPCK

上述你體驗的內容正是“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PCK。它主要包含兩部分研究內容:學科內容和教學法。

體驗內容和下圖解釋了學科教學知識既不是學科內容(課程和教材等),也不是教學法,它是在充分了解了學科知識、學生的錯誤概念和思維特點後,所設計的教學策略。

我們常說老教師經驗豐富,“經驗”指的就是教師的PCK庫。他們不光吃透了教材和課程,也對教學過程中的易錯點、學生在易錯點上的各種錯誤認識及其原因、基於學齡段的思維特點了如指掌。

吃透了內容、學生、以及學生和內容間的交互特點,才能稱得上“經驗豐富”(PCK庫積累得好)。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近些年,隨著技術手段的接入,傳統的PCK已進化為TP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

這也是接下來的所有文章要探討的內容:如何利用技術手段積累學科教學知識。

四、教研如何落地

"

本文筆者依據工作實踐的所思所想,並結合案例等分享了關於教研的非常有價值的相關知識,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教研專欄的文章目錄如下(自適應學習部分後續會細化):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一、什麼是教研

教研,歷來是整個教育活動的必須環節,無論是在私塾還是在現代化的學校,教學的前提是教研。

教育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教研是伴隨始終的。一個成功的公立學校或者在線教育公司,必然是以教研為強大支撐力的。

沒有支撐力強的教研內功,用戶獲取再多,留存不佳,猶如竹籃打水一場空。

做教研的人和部門很多,在公立教育體制中,各學科教師、學校教研員、各省、市、區的教研員和高教研究人員,都做教研。在線教育公司的教研與公立教育的教研有什麼不一樣呢?

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需要知道教研到底指的是什麼,才能瞭解教研涵蓋的內容和內容的邊界,以及教研活動是如何展開的。

“教”與“研”的指向

“教”

任何一所學校,或者教育培訓機構,教學是其中心,也是教育的核心環節。教學工作是教師職業的本質,也是教師職業生命的主要形式。

廣義上,教研可以理解為教育研究,但更為核心的是教學研究(Teaching Research)。而關於教學的界定,大致分為四種:

(1)教即為教學

這種觀點從知識的傳授和傳遞出發,認為教學是教育活動中的形式之一。但從教學存在的第一日起,就並非僅有教的問題存在。

(2)學代替教學

也有一種觀點從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出發,走向了學代替教學的另外一個極端。這和以教代替教學的觀點一樣片面。

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索精神在學習中十分重要,但不可能超約教學,不然就變為純粹的自學或其他性質的活動了。

(3)教學為教與學的統一體

與上兩種觀點相比,統一體的認識沒有將教學變為單邊行動,強調師生之間的協調、互動和統一,認為教學不是二者其一,也不是二者的簡單加和,而是一個統一體。

(4)教學為教學生學

這種對教學的界定,沒有單純的從教師或者學生的角度出發,不滿足於簡單的描述性界定,而是從結果出發,認為教學的終極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

“研”

《現代漢語詞典》對研究一詞的解釋有兩個:

  1. 探究事物的真相、性質、規律等。
  2. 考慮或者商量(意見、問題)。

教研的界定

已經暈了嗎?記得這三點就行,教研是對教育活動的研究,它的目的是為了:

  1. 讓老師教得好;
  2. 讓學生學得好;
  3. 讓師生協同得好。

二、教研的對象是什麼

以下是一道初中英語學科的單選試題:

That man was _______ enough not to tell the manager that he would not do the job.

A. care B. careful C. careless D. carelessness

假設你是小升初銜接班的英語老師,正在為明天的課堂備課,請排列以下四個解題要點的講解順序(從易到難),並陳述理由。

1. -ful、-less和 -ness的後綴含義。

2. enough接在adj.後的用法。

3. adj. + enough not to do 的句義:足夠…以至於…。

4. was、tell和would的時態釋義。

仔細觀察,1和2是詞法,3是句法和句義,4是時態。思考20秒,你的排序如何?

你的答案可能是:2314、2341、1234、3214。這道單選題的講解要點排序,沒有標準答案: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差異未知,有的在句義理解上需要加強,有的可能不知道adj.要放在enough,有的甚至一看見was、tell和would的時態不一致,就懵了。

推薦在把講解思路分析出來後,觀察四個答案的選擇人數佔比,有策略的去講解。選a和d,很有可能是對句義、詞法和句法都不瞭解;選c,可能是對整句句義,尤其是adj. + enough not to do沒有理解;選b的學生,至少在句義和詞法上沒問題,但也不排除是蒙對的。

三、常用理論 — PCK和TPCK

上述你體驗的內容正是“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PCK。它主要包含兩部分研究內容:學科內容和教學法。

體驗內容和下圖解釋了學科教學知識既不是學科內容(課程和教材等),也不是教學法,它是在充分了解了學科知識、學生的錯誤概念和思維特點後,所設計的教學策略。

我們常說老教師經驗豐富,“經驗”指的就是教師的PCK庫。他們不光吃透了教材和課程,也對教學過程中的易錯點、學生在易錯點上的各種錯誤認識及其原因、基於學齡段的思維特點了如指掌。

吃透了內容、學生、以及學生和內容間的交互特點,才能稱得上“經驗豐富”(PCK庫積累得好)。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近些年,隨著技術手段的接入,傳統的PCK已進化為TP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

這也是接下來的所有文章要探討的內容:如何利用技術手段積累學科教學知識。

四、教研如何落地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1. 教研組建設

上圖可以清晰反饋出公立校的教研組織架構。首先,一個學科有一名總的校級教研組長,他的職責範圍是本校某學科的教研和此學科的校際教研。

另外,在每個年級的每個學科,配備一名(某學科的)年級教研組長,負責本校一個年級的某學科教研。

2. 實施內容

"

本文筆者依據工作實踐的所思所想,並結合案例等分享了關於教研的非常有價值的相關知識,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教研專欄的文章目錄如下(自適應學習部分後續會細化):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一、什麼是教研

教研,歷來是整個教育活動的必須環節,無論是在私塾還是在現代化的學校,教學的前提是教研。

教育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教研是伴隨始終的。一個成功的公立學校或者在線教育公司,必然是以教研為強大支撐力的。

沒有支撐力強的教研內功,用戶獲取再多,留存不佳,猶如竹籃打水一場空。

做教研的人和部門很多,在公立教育體制中,各學科教師、學校教研員、各省、市、區的教研員和高教研究人員,都做教研。在線教育公司的教研與公立教育的教研有什麼不一樣呢?

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需要知道教研到底指的是什麼,才能瞭解教研涵蓋的內容和內容的邊界,以及教研活動是如何展開的。

“教”與“研”的指向

“教”

任何一所學校,或者教育培訓機構,教學是其中心,也是教育的核心環節。教學工作是教師職業的本質,也是教師職業生命的主要形式。

廣義上,教研可以理解為教育研究,但更為核心的是教學研究(Teaching Research)。而關於教學的界定,大致分為四種:

(1)教即為教學

這種觀點從知識的傳授和傳遞出發,認為教學是教育活動中的形式之一。但從教學存在的第一日起,就並非僅有教的問題存在。

(2)學代替教學

也有一種觀點從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出發,走向了學代替教學的另外一個極端。這和以教代替教學的觀點一樣片面。

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索精神在學習中十分重要,但不可能超約教學,不然就變為純粹的自學或其他性質的活動了。

(3)教學為教與學的統一體

與上兩種觀點相比,統一體的認識沒有將教學變為單邊行動,強調師生之間的協調、互動和統一,認為教學不是二者其一,也不是二者的簡單加和,而是一個統一體。

(4)教學為教學生學

這種對教學的界定,沒有單純的從教師或者學生的角度出發,不滿足於簡單的描述性界定,而是從結果出發,認為教學的終極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

“研”

《現代漢語詞典》對研究一詞的解釋有兩個:

  1. 探究事物的真相、性質、規律等。
  2. 考慮或者商量(意見、問題)。

教研的界定

已經暈了嗎?記得這三點就行,教研是對教育活動的研究,它的目的是為了:

  1. 讓老師教得好;
  2. 讓學生學得好;
  3. 讓師生協同得好。

二、教研的對象是什麼

以下是一道初中英語學科的單選試題:

That man was _______ enough not to tell the manager that he would not do the job.

A. care B. careful C. careless D. carelessness

假設你是小升初銜接班的英語老師,正在為明天的課堂備課,請排列以下四個解題要點的講解順序(從易到難),並陳述理由。

1. -ful、-less和 -ness的後綴含義。

2. enough接在adj.後的用法。

3. adj. + enough not to do 的句義:足夠…以至於…。

4. was、tell和would的時態釋義。

仔細觀察,1和2是詞法,3是句法和句義,4是時態。思考20秒,你的排序如何?

你的答案可能是:2314、2341、1234、3214。這道單選題的講解要點排序,沒有標準答案: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差異未知,有的在句義理解上需要加強,有的可能不知道adj.要放在enough,有的甚至一看見was、tell和would的時態不一致,就懵了。

推薦在把講解思路分析出來後,觀察四個答案的選擇人數佔比,有策略的去講解。選a和d,很有可能是對句義、詞法和句法都不瞭解;選c,可能是對整句句義,尤其是adj. + enough not to do沒有理解;選b的學生,至少在句義和詞法上沒問題,但也不排除是蒙對的。

三、常用理論 — PCK和TPCK

上述你體驗的內容正是“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PCK。它主要包含兩部分研究內容:學科內容和教學法。

體驗內容和下圖解釋了學科教學知識既不是學科內容(課程和教材等),也不是教學法,它是在充分了解了學科知識、學生的錯誤概念和思維特點後,所設計的教學策略。

我們常說老教師經驗豐富,“經驗”指的就是教師的PCK庫。他們不光吃透了教材和課程,也對教學過程中的易錯點、學生在易錯點上的各種錯誤認識及其原因、基於學齡段的思維特點了如指掌。

吃透了內容、學生、以及學生和內容間的交互特點,才能稱得上“經驗豐富”(PCK庫積累得好)。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近些年,隨著技術手段的接入,傳統的PCK已進化為TP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

這也是接下來的所有文章要探討的內容:如何利用技術手段積累學科教學知識。

四、教研如何落地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1. 教研組建設

上圖可以清晰反饋出公立校的教研組織架構。首先,一個學科有一名總的校級教研組長,他的職責範圍是本校某學科的教研和此學科的校際教研。

另外,在每個年級的每個學科,配備一名(某學科的)年級教研組長,負責本校一個年級的某學科教研。

2. 實施內容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以年級為橫線,科目為縱線,校級教研組長帶領(某學科)年級教研組長,分別在課堂、課題和職業道德上開展教研活動。

其中,課堂教研按照時間順序,又分為教學設計(課前)教研、教學實施(課中)教研和教學評價(課後)教研。

"

本文筆者依據工作實踐的所思所想,並結合案例等分享了關於教研的非常有價值的相關知識,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教研專欄的文章目錄如下(自適應學習部分後續會細化):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一、什麼是教研

教研,歷來是整個教育活動的必須環節,無論是在私塾還是在現代化的學校,教學的前提是教研。

教育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教研是伴隨始終的。一個成功的公立學校或者在線教育公司,必然是以教研為強大支撐力的。

沒有支撐力強的教研內功,用戶獲取再多,留存不佳,猶如竹籃打水一場空。

做教研的人和部門很多,在公立教育體制中,各學科教師、學校教研員、各省、市、區的教研員和高教研究人員,都做教研。在線教育公司的教研與公立教育的教研有什麼不一樣呢?

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需要知道教研到底指的是什麼,才能瞭解教研涵蓋的內容和內容的邊界,以及教研活動是如何展開的。

“教”與“研”的指向

“教”

任何一所學校,或者教育培訓機構,教學是其中心,也是教育的核心環節。教學工作是教師職業的本質,也是教師職業生命的主要形式。

廣義上,教研可以理解為教育研究,但更為核心的是教學研究(Teaching Research)。而關於教學的界定,大致分為四種:

(1)教即為教學

這種觀點從知識的傳授和傳遞出發,認為教學是教育活動中的形式之一。但從教學存在的第一日起,就並非僅有教的問題存在。

(2)學代替教學

也有一種觀點從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出發,走向了學代替教學的另外一個極端。這和以教代替教學的觀點一樣片面。

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索精神在學習中十分重要,但不可能超約教學,不然就變為純粹的自學或其他性質的活動了。

(3)教學為教與學的統一體

與上兩種觀點相比,統一體的認識沒有將教學變為單邊行動,強調師生之間的協調、互動和統一,認為教學不是二者其一,也不是二者的簡單加和,而是一個統一體。

(4)教學為教學生學

這種對教學的界定,沒有單純的從教師或者學生的角度出發,不滿足於簡單的描述性界定,而是從結果出發,認為教學的終極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

“研”

《現代漢語詞典》對研究一詞的解釋有兩個:

  1. 探究事物的真相、性質、規律等。
  2. 考慮或者商量(意見、問題)。

教研的界定

已經暈了嗎?記得這三點就行,教研是對教育活動的研究,它的目的是為了:

  1. 讓老師教得好;
  2. 讓學生學得好;
  3. 讓師生協同得好。

二、教研的對象是什麼

以下是一道初中英語學科的單選試題:

That man was _______ enough not to tell the manager that he would not do the job.

A. care B. careful C. careless D. carelessness

假設你是小升初銜接班的英語老師,正在為明天的課堂備課,請排列以下四個解題要點的講解順序(從易到難),並陳述理由。

1. -ful、-less和 -ness的後綴含義。

2. enough接在adj.後的用法。

3. adj. + enough not to do 的句義:足夠…以至於…。

4. was、tell和would的時態釋義。

仔細觀察,1和2是詞法,3是句法和句義,4是時態。思考20秒,你的排序如何?

你的答案可能是:2314、2341、1234、3214。這道單選題的講解要點排序,沒有標準答案: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差異未知,有的在句義理解上需要加強,有的可能不知道adj.要放在enough,有的甚至一看見was、tell和would的時態不一致,就懵了。

推薦在把講解思路分析出來後,觀察四個答案的選擇人數佔比,有策略的去講解。選a和d,很有可能是對句義、詞法和句法都不瞭解;選c,可能是對整句句義,尤其是adj. + enough not to do沒有理解;選b的學生,至少在句義和詞法上沒問題,但也不排除是蒙對的。

三、常用理論 — PCK和TPCK

上述你體驗的內容正是“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PCK。它主要包含兩部分研究內容:學科內容和教學法。

體驗內容和下圖解釋了學科教學知識既不是學科內容(課程和教材等),也不是教學法,它是在充分了解了學科知識、學生的錯誤概念和思維特點後,所設計的教學策略。

我們常說老教師經驗豐富,“經驗”指的就是教師的PCK庫。他們不光吃透了教材和課程,也對教學過程中的易錯點、學生在易錯點上的各種錯誤認識及其原因、基於學齡段的思維特點了如指掌。

吃透了內容、學生、以及學生和內容間的交互特點,才能稱得上“經驗豐富”(PCK庫積累得好)。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近些年,隨著技術手段的接入,傳統的PCK已進化為TP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

這也是接下來的所有文章要探討的內容:如何利用技術手段積累學科教學知識。

四、教研如何落地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1. 教研組建設

上圖可以清晰反饋出公立校的教研組織架構。首先,一個學科有一名總的校級教研組長,他的職責範圍是本校某學科的教研和此學科的校際教研。

另外,在每個年級的每個學科,配備一名(某學科的)年級教研組長,負責本校一個年級的某學科教研。

2. 實施內容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以年級為橫線,科目為縱線,校級教研組長帶領(某學科)年級教研組長,分別在課堂、課題和職業道德上開展教研活動。

其中,課堂教研按照時間順序,又分為教學設計(課前)教研、教學實施(課中)教研和教學評價(課後)教研。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講起來有些抽象,我們以教學實施教研為例,幫助大家理解。

相信讀者們在讀書時,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其他班的數學老師有時會搬著椅子到教室來旁聽,由自己班的數學老師上一節公開課。而這時,主講老師會精心準備ppt,講課時花樣比之前多,課堂也比之前生動不少。

看看下圖,這流程不陌生吧?不用奇怪,看起來是你接收了一節課的內容,但本質是年級教研組在做教學實施教研。

五、在線教育公司的教研如何落地

"

本文筆者依據工作實踐的所思所想,並結合案例等分享了關於教研的非常有價值的相關知識,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教研專欄的文章目錄如下(自適應學習部分後續會細化):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一、什麼是教研

教研,歷來是整個教育活動的必須環節,無論是在私塾還是在現代化的學校,教學的前提是教研。

教育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教研是伴隨始終的。一個成功的公立學校或者在線教育公司,必然是以教研為強大支撐力的。

沒有支撐力強的教研內功,用戶獲取再多,留存不佳,猶如竹籃打水一場空。

做教研的人和部門很多,在公立教育體制中,各學科教師、學校教研員、各省、市、區的教研員和高教研究人員,都做教研。在線教育公司的教研與公立教育的教研有什麼不一樣呢?

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需要知道教研到底指的是什麼,才能瞭解教研涵蓋的內容和內容的邊界,以及教研活動是如何展開的。

“教”與“研”的指向

“教”

任何一所學校,或者教育培訓機構,教學是其中心,也是教育的核心環節。教學工作是教師職業的本質,也是教師職業生命的主要形式。

廣義上,教研可以理解為教育研究,但更為核心的是教學研究(Teaching Research)。而關於教學的界定,大致分為四種:

(1)教即為教學

這種觀點從知識的傳授和傳遞出發,認為教學是教育活動中的形式之一。但從教學存在的第一日起,就並非僅有教的問題存在。

(2)學代替教學

也有一種觀點從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出發,走向了學代替教學的另外一個極端。這和以教代替教學的觀點一樣片面。

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索精神在學習中十分重要,但不可能超約教學,不然就變為純粹的自學或其他性質的活動了。

(3)教學為教與學的統一體

與上兩種觀點相比,統一體的認識沒有將教學變為單邊行動,強調師生之間的協調、互動和統一,認為教學不是二者其一,也不是二者的簡單加和,而是一個統一體。

(4)教學為教學生學

這種對教學的界定,沒有單純的從教師或者學生的角度出發,不滿足於簡單的描述性界定,而是從結果出發,認為教學的終極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

“研”

《現代漢語詞典》對研究一詞的解釋有兩個:

  1. 探究事物的真相、性質、規律等。
  2. 考慮或者商量(意見、問題)。

教研的界定

已經暈了嗎?記得這三點就行,教研是對教育活動的研究,它的目的是為了:

  1. 讓老師教得好;
  2. 讓學生學得好;
  3. 讓師生協同得好。

二、教研的對象是什麼

以下是一道初中英語學科的單選試題:

That man was _______ enough not to tell the manager that he would not do the job.

A. care B. careful C. careless D. carelessness

假設你是小升初銜接班的英語老師,正在為明天的課堂備課,請排列以下四個解題要點的講解順序(從易到難),並陳述理由。

1. -ful、-less和 -ness的後綴含義。

2. enough接在adj.後的用法。

3. adj. + enough not to do 的句義:足夠…以至於…。

4. was、tell和would的時態釋義。

仔細觀察,1和2是詞法,3是句法和句義,4是時態。思考20秒,你的排序如何?

你的答案可能是:2314、2341、1234、3214。這道單選題的講解要點排序,沒有標準答案: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差異未知,有的在句義理解上需要加強,有的可能不知道adj.要放在enough,有的甚至一看見was、tell和would的時態不一致,就懵了。

推薦在把講解思路分析出來後,觀察四個答案的選擇人數佔比,有策略的去講解。選a和d,很有可能是對句義、詞法和句法都不瞭解;選c,可能是對整句句義,尤其是adj. + enough not to do沒有理解;選b的學生,至少在句義和詞法上沒問題,但也不排除是蒙對的。

三、常用理論 — PCK和TPCK

上述你體驗的內容正是“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PCK。它主要包含兩部分研究內容:學科內容和教學法。

體驗內容和下圖解釋了學科教學知識既不是學科內容(課程和教材等),也不是教學法,它是在充分了解了學科知識、學生的錯誤概念和思維特點後,所設計的教學策略。

我們常說老教師經驗豐富,“經驗”指的就是教師的PCK庫。他們不光吃透了教材和課程,也對教學過程中的易錯點、學生在易錯點上的各種錯誤認識及其原因、基於學齡段的思維特點了如指掌。

吃透了內容、學生、以及學生和內容間的交互特點,才能稱得上“經驗豐富”(PCK庫積累得好)。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近些年,隨著技術手段的接入,傳統的PCK已進化為TP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

這也是接下來的所有文章要探討的內容:如何利用技術手段積累學科教學知識。

四、教研如何落地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1. 教研組建設

上圖可以清晰反饋出公立校的教研組織架構。首先,一個學科有一名總的校級教研組長,他的職責範圍是本校某學科的教研和此學科的校際教研。

另外,在每個年級的每個學科,配備一名(某學科的)年級教研組長,負責本校一個年級的某學科教研。

2. 實施內容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以年級為橫線,科目為縱線,校級教研組長帶領(某學科)年級教研組長,分別在課堂、課題和職業道德上開展教研活動。

其中,課堂教研按照時間順序,又分為教學設計(課前)教研、教學實施(課中)教研和教學評價(課後)教研。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講起來有些抽象,我們以教學實施教研為例,幫助大家理解。

相信讀者們在讀書時,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其他班的數學老師有時會搬著椅子到教室來旁聽,由自己班的數學老師上一節公開課。而這時,主講老師會精心準備ppt,講課時花樣比之前多,課堂也比之前生動不少。

看看下圖,這流程不陌生吧?不用奇怪,看起來是你接收了一節課的內容,但本質是年級教研組在做教學實施教研。

五、在線教育公司的教研如何落地

“研”之有故——漫談教研產品

人員與在線教育公司在組織架構上和人員分工上,與公立校有著巨大的不同。首先,不是每一名老師都關注教研,或者要為教研負責,在線教育公司一般會設立“教研中心”這一部門,中心一般直屬集團,專門負責標準化教研內容產出、教學法研究和組織測評。

產出的教研內容,如教材、講義、課件、說課視頻和配套練習等可以供一線老師直接使用。

當然,教研老師也可以參與一線的教學,以檢驗教研內容的質量,並從一線獲取教研經驗。而一線的專職教師直屬各校區,在職能上僅負責教學。

他們拿到教研中心的標準化內容後直接使用,或者根據所在班級的學員情況和自己的教學經驗,生成屬於自己的教學內容。如果願意,可以推薦給教研中心,反哺集團教研,推廣給其它教師使用。

總之,在線教育的教研是一套打通所有教學場景,能動態調整的教學內容和服務。

學員在接受到教學內容後產生的數據,如基於試題的應答對某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等,教研中心和一線老師會非常重視。數據不光可用於反饋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員學習情況,也有助於內容的校準。

#參考書目#

朱福榮名師工作組. 一線教師說教研「M」.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張偉春. 教研新界 — 7天帶你做教研「M」.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黃光揚 &原霞.教育統計與測量評價新編教程「M」.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John D. Couch & Jason Towne. Rewiring Education.「M」.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黃老師;公眾號:黃老師乾貨鋪

本文由 @黃老師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