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教師,一定要明白這個祕訣:教育的樂趣來自對孩子的興趣

語文 幼兒園 大學 靈江 溫州好老師 溫州好老師 2017-10-07

如果您是教師,一定要明白這個祕訣:教育的樂趣來自對孩子的興趣

注:《好老師可以這樣做》一書,系本號溫州好老師(真名楊聰)的著作。

教育的樂趣來自對孩子的興趣

——讀楊聰《好老師可以這樣做》一書有感

文\上海市虹口區教育局 常生龍

楊聰,是浙江省蒼南縣靈溪鎮靈江小學的語文教師。他是一位非常用心的教師,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己任,注重對現實教育問題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他通過《好老師可以這樣做》這本書告訴我們,教育的真正任務和目的,不是評判,二是喚醒,更是善的傳遞,愛的共鳴。

一、走進學生的心靈

德國的社會心理學家溫勒有句名言:行為是一個人特定人格和他所處情境的共同函數。用一個公式來表達:

B=f(P×E)

其中,B:個人行為;P:個人;E:環境。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在教育過程中所創設的溫馨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作用。楊聰老師深喑此道,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實踐。

案例1:製作名片

新接手一個重新組建的六年級班級,老師和同學之間,同學和同學之間都不熟悉。楊聰老師首先給自己製作了一張“名片”,拉開了相互之間認識的序幕。名片包括自己的姓名、工作志向、興趣愛好、喜歡的名言、聯繫電話、家庭住址等信息。第一節課上課之初,他將自己製作的“名片”舉在手上,讓學生猜想這張小紙片的作用,然後自己做了介紹,將這張紙片貼在了講臺的右上角,提醒同學們在課間可以隨時來查看和摘錄。

在楊老師的啟發下,孩子們發現給自己製作一個“名片”,是讓大家熟悉自己、瞭解自己的一個好途徑,於是大家有了新學期第一次很有趣味的作業——製作自己的個性化名片,增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相瞭解。後面的課上,楊聰讓孩子們一個個地念自己的名片,讓大家增進印象。孩子們在課間更是走這桌,看那桌,相互欣賞創作的名片。沒幾天,大家都成了“熟人”了。

案例2:無所事事

語文課還剩下一些時間,楊聰讓孩子們做作業。不多久,有幾個孩子做完了作業,開始玩起來或者閒聊。楊聰走過去問一個學生:“你現在有空嗎?”孩子不好意思地用手摸下頭說:“作業做完了,沒事了。老師,你要我做些什麼嗎?”楊聰說:“如果你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看課外書、練鋼筆字、畫畫、朗 讀課文等,你就去做。要是很空閒,老師就要給你佈置一些作業給你一個人做。比如抄寫字詞、課文等很無聊、很吃力的事情。你說呢?”

這位同學一聽,向同桌伸了一個舌頭,急忙說:“老師,我有事做,我還要看《安徒生童話》呢。”……從那以後,在自學課上,當有學生聽到楊聰老師說“你現在很空閒嗎,那老師單獨給你佈置些作業!”他們就會會心地笑著,主動地忙自己該忙的事了。

案例3:“下流話”

楊老師佈置了一道作業題,要求學生用詞語“一般地說……但是……因此……”來說一段話。同學們一個個地說,楊老師一個個地點評,到了彭相棟這裡時,他說:“老師,我造的這個句子是假的,可以嗎?”楊老師很奇怪,讓他說出來,他欲言又止,磨蹭了半天,終於講了出來:“據我觀察,一般地說,她是喜歡我的,但是我沒有去問她,她也沒有來告訴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喜歡我,因此,我想親自去問問她。”

話一出口,班級裡騷動起來了。女孩子們非常生氣,認為彭相棟說的是“下流話”;男孩子們則在看楊老師會如何處置這件事情。楊老師先請女孩子們表達自己的觀點,講從哪裡看出這句話“下流”,提醒大家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然後又借卞之琳的《斷章》中的一部分“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提醒大家喜歡一個人,欣賞一個人是一種美好的情感,要寫,就應該盡力地抒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意,要說,就應當說的文明而富有情趣。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動去關心和愛護喜歡的人。……在楊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若有所思地平靜了下來。

還有很多,比如說通過作業而進行的評論對話,關注孩子的生活習慣給予恰當的指導,找到學生犯錯的真實原因不隨意使用懲罰措施……等等。一個心中裝著孩子的人,會設身處地地去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思想狀態,然後想盡辦法和孩子的心絃調準音調。

二、有時不必太較真

在一個群體中生活,磕磕碰碰是難免的事情。今天可能話不投機吵起來了,明天或因一件小事打起來了,很多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像救火隊員一樣,每天忙個不停,安撫一下這邊,批評一下那邊。而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教師眼裡看上去很嚴重的事情,還沒有來得及處理,雙方之間已經和好如初,又廝混在一起打打鬧鬧了。

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從一個自然人轉化成社會人,能夠熟悉當今社會的運行規則,以便在這個社會中安身立命,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但成人社會的很多規則,並不需要孩子們一下子就學會,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舉一個事例來說吧:為了讓學生領會槓桿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從教育的層面做了哪些鋪墊呢?幼兒園期間,讓孩子們玩蹺蹺板;小學期間,讓孩子們畫槓桿,會做簡單的計算;初中階段,讓孩子們學習最簡單的槓桿原理;高中階段,讓學生理解轉動的原因,並學習力矩的概念;大學階段,用微積分來研究物體的轉動問題。

公民社會的很多規則也是如此,是孩子們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逐漸學會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在處理孩子在學生或者交往中的一些問題時,不應該捧著成人社會所謂“公平公正”的準則等等,對他們過多地加以評判。少一些枯燥泛味的說教和憂心沉重的壓制,多一些相機行事的“鬧著玩”,就會發現,教育其實並非那樣吃力。

案例4:打架

放學之後,楊老師還在辦公室批改作業,忽然有同學來報信說葉遊和吳南要打起來了。

楊老師過去看他們時,他們已經根據同學傳的口信,慢慢地向辦公室走來了。一個咬牙切齒,一個豎眉瞪眼,兩人身上還淌著汗。

“打得怎麼樣啊,有沒有輸贏?”楊老師一邊問,一邊在辦公室裡騰出了一塊空地。對他們說:“這樣吧,你們再在這裡打一次,老師當裁判,為你們定一個輸贏。”

“注意了,開打時要遵守以下規則:腦袋不能打,不然腦震盪了;眼睛不能戳,不然成瞎子了;面部不能抓,不然破相了;脖子不能掐,不然斷氣了……”楊老師的規則還沒有說話,兩個人就撲哧一聲笑出來了。

楊老師越是要求他們動手,他們越是覺得可笑,然後向老實坦白因為相互比胖,不服氣而動了手,現在意識到錯誤了。最後倆人相互擁抱、牽著手眉開眼笑地離開了辦公室。

三、學生的不良行為

一個人生病了,醫生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診斷,找出生病的內在原因,對症下藥疾病很快就會痊癒。我曾經有這樣的“經驗”:一次頭疼發燒,懶得去找醫生,自己按照身體反應的症狀,在家裡翻箱倒櫃找到了幾盒感冒藥,同時服用。每次都要吃上十幾粒,但吃了幾天都不見好轉。沒轍了,只好去看醫生。醫生檢查了之後,給我開了兩樣藥,吃了兩三頓就好了。

班級裡的學生,總會有部分人或多或少地出現一些不良行為,讓老師很頭痛。遇到這樣的事情怎麼辦?要想醫生那樣,認真分析不良行為背後的原因,做到對症下藥。

楊聰老師對學生的不良行為產生原因進行了分析,歸納出學生製造不良行為背後四種不同的心理目的:

目的一:尋求關注。在班級裡的學生,受到老師關注的程度通常是不一樣的。那些平時表現平平、成績也不很好的學生,常常會被教師所“忽視”。他們體會不到自己的重要性,時間長了就容易產生失落、煩躁、壓抑的心理。用消極的行為來達到被關注的目的,是他們經常採取的一種手段。

目的二:爭奪“權利”。這些學生對教師的控制表示不滿,會以爭奪“權利”的方式來反抗教師的各種控制。如和教師產生情緒化的爭執、偏激地反駁教師的言論、對教師佈置的任務消極抵抗等等。他們期望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自我價值以及重要性的感覺。

目的三:施行“報復”。當師生之間沒有感情可言的時候,學生最易衝動、極具攻擊性。受“報復”心理驅使的學生最喜歡採取的不良行為包括撒謊、偷盜、欺騙、用很難聽的話語咒罵教師,進行摔桌椅、敲玻璃等破壞和暴力行為。

目的四:假裝無能。假使學生的不良行為在教師強大的“武力”壓迫和震懾下,達不到“報復”的目的,他就會採取不活躍的消極行為:不關心學校生活,不關心班級,不關心老師和同學們的任何事,沒興趣參加集體活動。

上述四種心理,其實是有層層遞進的內在關聯的。學生不良行為的“最初源頭”,一般是由於教師對學生缺乏必要的“關注”而產生的。我們一直說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師要了解學生面對的是怎樣的材。教育的樂趣來自對孩子的興趣,當教師真心對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感興趣,能夠和他們開展心靈的溝通,把握他們思想脈搏的時候,學生的不良行為出現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有人可能會說,每天忙著他們的學習成績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和他們溝通、談心呢?其實“功夫在詩外”,溫馨和諧的師生關係,才是孩子永續發展的基礎。有了這樣的基礎,孩子自然就會將更多的心思用在學科知識的學習上,成績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