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避免這三種常見錯誤,讓家庭教育迴歸家庭'

"

都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孩子的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缺一不可,而其中,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孩子最初的啟蒙和良好習慣的養成都是通過家庭教育來達成。

宋慶齡說過:“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有人說,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確實,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

都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孩子的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缺一不可,而其中,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孩子最初的啟蒙和良好習慣的養成都是通過家庭教育來達成。

宋慶齡說過:“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有人說,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確實,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避免這三種常見錯誤,讓家庭教育迴歸家庭

什麼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對孩子實施的教育。

家庭教育往往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兩種,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孩子起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影響的行為。簡單來說,就是父母教孩子說話、走路是家庭教育,告訴孩子講文明、懂禮貌也是家庭教育,甚至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一言一行,乃至於價值觀念的表達,都屬於家庭教育。其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家庭教育的背景是家庭,教育者是家長,受教育者是子女。

2、家庭教育需要受到一定形態的政治經濟所制約,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和時代性。

3、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是家長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對子女進行教育。

4、家長通過一些社會的實踐,對孩子施以影響的社會教育。

5、家長通過社會活動,對孩子進行溝通和指導。

在家庭這所學校裡,教育沒有時間限制,它並不像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那樣,是以一定的時間段規定孩子必須完成的學業或技能,以獲得畢業或結業證書。

家庭教育沒有畢業證可拿,但是對每一個人來說,只要不離開家庭而生活,也就永久地接受著家庭教育和家庭因素的影響,甚至有時即使是暫時離開家庭而生活,也要通過書信、電話、網絡等進行相互瞭解、鼓勵和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是足以影響孩子終身的重要場所。

錯誤的家庭教育觀,你中了幾條?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想要教育好孩子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我們作為父母對待孩子,應該更加謹慎,多一份細心、關心、耐心,多一點交流溝通和坦誠相待,這樣的家庭教育之下才能有更好的結果。然而,仍有一些父母抱著錯誤的家庭教育觀來教育孩子,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最常見的就是以下幾種心理:

"

都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孩子的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缺一不可,而其中,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孩子最初的啟蒙和良好習慣的養成都是通過家庭教育來達成。

宋慶齡說過:“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有人說,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確實,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避免這三種常見錯誤,讓家庭教育迴歸家庭

什麼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對孩子實施的教育。

家庭教育往往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兩種,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孩子起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影響的行為。簡單來說,就是父母教孩子說話、走路是家庭教育,告訴孩子講文明、懂禮貌也是家庭教育,甚至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一言一行,乃至於價值觀念的表達,都屬於家庭教育。其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家庭教育的背景是家庭,教育者是家長,受教育者是子女。

2、家庭教育需要受到一定形態的政治經濟所制約,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和時代性。

3、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是家長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對子女進行教育。

4、家長通過一些社會的實踐,對孩子施以影響的社會教育。

5、家長通過社會活動,對孩子進行溝通和指導。

在家庭這所學校裡,教育沒有時間限制,它並不像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那樣,是以一定的時間段規定孩子必須完成的學業或技能,以獲得畢業或結業證書。

家庭教育沒有畢業證可拿,但是對每一個人來說,只要不離開家庭而生活,也就永久地接受著家庭教育和家庭因素的影響,甚至有時即使是暫時離開家庭而生活,也要通過書信、電話、網絡等進行相互瞭解、鼓勵和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是足以影響孩子終身的重要場所。

錯誤的家庭教育觀,你中了幾條?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想要教育好孩子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我們作為父母對待孩子,應該更加謹慎,多一份細心、關心、耐心,多一點交流溝通和坦誠相待,這樣的家庭教育之下才能有更好的結果。然而,仍有一些父母抱著錯誤的家庭教育觀來教育孩子,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最常見的就是以下幾種心理: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避免這三種常見錯誤,讓家庭教育迴歸家庭

一、教育是學校的事。

開學了,很多家長終於鬆了一口氣,一些父母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託給幼兒園和學校,既不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沒有家庭教育的緊迫感,這是極不明智的做法,當等到自己醒悟之時已經為時晚矣。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學素養,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教育學素養,那麼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滿意的效果。”

學校教會了孩子學識,是學習書本知識的主要途徑,而家庭往往教會孩子怎樣做人,包括早期的智力開發、培養興趣、引發求知慾,還有很多優秀的品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學習習慣,都是從家庭開始的。

在同樣的學校,同樣的班級,同樣的老師,面對同樣的學校教育環境,為什麼孩子的表現良莠不齊、各不相同?其差別就在家長身上。

《三字經》中說:“教不嚴,父之過。”一個人表現的有沒有教養,人們下意識會把它歸於家庭和父母的薰陶,而不是學校。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作為教育界的“資深元老”,他有一次在電視節目中直言: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要佔70%。而在現實中,很多家長完全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就把孩子推給學校,這實際上是在推卸責任,是對孩子教育不負責的表現。

"

都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孩子的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缺一不可,而其中,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孩子最初的啟蒙和良好習慣的養成都是通過家庭教育來達成。

宋慶齡說過:“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有人說,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確實,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避免這三種常見錯誤,讓家庭教育迴歸家庭

什麼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對孩子實施的教育。

家庭教育往往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兩種,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孩子起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影響的行為。簡單來說,就是父母教孩子說話、走路是家庭教育,告訴孩子講文明、懂禮貌也是家庭教育,甚至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一言一行,乃至於價值觀念的表達,都屬於家庭教育。其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家庭教育的背景是家庭,教育者是家長,受教育者是子女。

2、家庭教育需要受到一定形態的政治經濟所制約,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和時代性。

3、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是家長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對子女進行教育。

4、家長通過一些社會的實踐,對孩子施以影響的社會教育。

5、家長通過社會活動,對孩子進行溝通和指導。

在家庭這所學校裡,教育沒有時間限制,它並不像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那樣,是以一定的時間段規定孩子必須完成的學業或技能,以獲得畢業或結業證書。

家庭教育沒有畢業證可拿,但是對每一個人來說,只要不離開家庭而生活,也就永久地接受著家庭教育和家庭因素的影響,甚至有時即使是暫時離開家庭而生活,也要通過書信、電話、網絡等進行相互瞭解、鼓勵和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是足以影響孩子終身的重要場所。

錯誤的家庭教育觀,你中了幾條?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想要教育好孩子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我們作為父母對待孩子,應該更加謹慎,多一份細心、關心、耐心,多一點交流溝通和坦誠相待,這樣的家庭教育之下才能有更好的結果。然而,仍有一些父母抱著錯誤的家庭教育觀來教育孩子,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最常見的就是以下幾種心理: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避免這三種常見錯誤,讓家庭教育迴歸家庭

一、教育是學校的事。

開學了,很多家長終於鬆了一口氣,一些父母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託給幼兒園和學校,既不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沒有家庭教育的緊迫感,這是極不明智的做法,當等到自己醒悟之時已經為時晚矣。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學素養,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教育學素養,那麼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滿意的效果。”

學校教會了孩子學識,是學習書本知識的主要途徑,而家庭往往教會孩子怎樣做人,包括早期的智力開發、培養興趣、引發求知慾,還有很多優秀的品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學習習慣,都是從家庭開始的。

在同樣的學校,同樣的班級,同樣的老師,面對同樣的學校教育環境,為什麼孩子的表現良莠不齊、各不相同?其差別就在家長身上。

《三字經》中說:“教不嚴,父之過。”一個人表現的有沒有教養,人們下意識會把它歸於家庭和父母的薰陶,而不是學校。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作為教育界的“資深元老”,他有一次在電視節目中直言: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要佔70%。而在現實中,很多家長完全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就把孩子推給學校,這實際上是在推卸責任,是對孩子教育不負責的表現。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避免這三種常見錯誤,讓家庭教育迴歸家庭

二、讓老人帶孩子,省心又省力。

朋友的工作很繁重,所以將帶孩子的重任交給了孩子的姥姥,姥姥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是對這個外孫子那是寵愛有加,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從來不會拒絕孩子的任何要求,結果養成了孩子霸道和自私的性格,大人說的話也不聽了,一旦不順心或是什麼要求沒有辦到就是一陣哭鬧。

朋友幾次看不過說了幾句,就被孩子的姥姥訓斥,“給你帶孩子還帶出錯來了?要是覺得我帶的不好你就自己帶。”孩子從此就找到了靠山,更不把朋友的話放在心上,這還不是讓朋友最頭疼的,更讓她頭疼的是孩子已經養成了這樣的性格和習慣,一旦再想改正,那是難上加難。

很多父母也是一樣,藉口自己工作忙,把養育孩子的任務交給老人,畢竟自己就是老人帶大的嘛,這樣既放心又安全,既省心又省力。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現在的社會在飛速地發展,科技的更新迭代也極為迅速,而老人的教育觀念多陳舊、傳統、固步自封,對新鮮事物接受較為緩慢,他們大多無法承擔早期智力開發的任務。而從另一方面來說,由於祖輩容易嬌慣、溺愛孫兒,易使孩子養成許多諸如任性、自私、為所欲為等不健康的性格和品行。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同樣的,沒有一個孩子不希望父母的陪伴。但是交給祖輩撫養的孩子,很多時候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非常容易產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導致產生諸如心理和行為障礙、缺乏愛心或產生暴力傾向和行為等問題,這樣既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影響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和關係。

"

都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孩子的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缺一不可,而其中,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孩子最初的啟蒙和良好習慣的養成都是通過家庭教育來達成。

宋慶齡說過:“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有人說,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確實,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避免這三種常見錯誤,讓家庭教育迴歸家庭

什麼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對孩子實施的教育。

家庭教育往往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兩種,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孩子起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影響的行為。簡單來說,就是父母教孩子說話、走路是家庭教育,告訴孩子講文明、懂禮貌也是家庭教育,甚至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一言一行,乃至於價值觀念的表達,都屬於家庭教育。其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家庭教育的背景是家庭,教育者是家長,受教育者是子女。

2、家庭教育需要受到一定形態的政治經濟所制約,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和時代性。

3、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是家長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對子女進行教育。

4、家長通過一些社會的實踐,對孩子施以影響的社會教育。

5、家長通過社會活動,對孩子進行溝通和指導。

在家庭這所學校裡,教育沒有時間限制,它並不像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那樣,是以一定的時間段規定孩子必須完成的學業或技能,以獲得畢業或結業證書。

家庭教育沒有畢業證可拿,但是對每一個人來說,只要不離開家庭而生活,也就永久地接受著家庭教育和家庭因素的影響,甚至有時即使是暫時離開家庭而生活,也要通過書信、電話、網絡等進行相互瞭解、鼓勵和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是足以影響孩子終身的重要場所。

錯誤的家庭教育觀,你中了幾條?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想要教育好孩子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我們作為父母對待孩子,應該更加謹慎,多一份細心、關心、耐心,多一點交流溝通和坦誠相待,這樣的家庭教育之下才能有更好的結果。然而,仍有一些父母抱著錯誤的家庭教育觀來教育孩子,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最常見的就是以下幾種心理: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避免這三種常見錯誤,讓家庭教育迴歸家庭

一、教育是學校的事。

開學了,很多家長終於鬆了一口氣,一些父母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託給幼兒園和學校,既不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沒有家庭教育的緊迫感,這是極不明智的做法,當等到自己醒悟之時已經為時晚矣。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學素養,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教育學素養,那麼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滿意的效果。”

學校教會了孩子學識,是學習書本知識的主要途徑,而家庭往往教會孩子怎樣做人,包括早期的智力開發、培養興趣、引發求知慾,還有很多優秀的品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學習習慣,都是從家庭開始的。

在同樣的學校,同樣的班級,同樣的老師,面對同樣的學校教育環境,為什麼孩子的表現良莠不齊、各不相同?其差別就在家長身上。

《三字經》中說:“教不嚴,父之過。”一個人表現的有沒有教養,人們下意識會把它歸於家庭和父母的薰陶,而不是學校。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作為教育界的“資深元老”,他有一次在電視節目中直言: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要佔70%。而在現實中,很多家長完全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就把孩子推給學校,這實際上是在推卸責任,是對孩子教育不負責的表現。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避免這三種常見錯誤,讓家庭教育迴歸家庭

二、讓老人帶孩子,省心又省力。

朋友的工作很繁重,所以將帶孩子的重任交給了孩子的姥姥,姥姥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是對這個外孫子那是寵愛有加,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從來不會拒絕孩子的任何要求,結果養成了孩子霸道和自私的性格,大人說的話也不聽了,一旦不順心或是什麼要求沒有辦到就是一陣哭鬧。

朋友幾次看不過說了幾句,就被孩子的姥姥訓斥,“給你帶孩子還帶出錯來了?要是覺得我帶的不好你就自己帶。”孩子從此就找到了靠山,更不把朋友的話放在心上,這還不是讓朋友最頭疼的,更讓她頭疼的是孩子已經養成了這樣的性格和習慣,一旦再想改正,那是難上加難。

很多父母也是一樣,藉口自己工作忙,把養育孩子的任務交給老人,畢竟自己就是老人帶大的嘛,這樣既放心又安全,既省心又省力。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現在的社會在飛速地發展,科技的更新迭代也極為迅速,而老人的教育觀念多陳舊、傳統、固步自封,對新鮮事物接受較為緩慢,他們大多無法承擔早期智力開發的任務。而從另一方面來說,由於祖輩容易嬌慣、溺愛孫兒,易使孩子養成許多諸如任性、自私、為所欲為等不健康的性格和品行。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同樣的,沒有一個孩子不希望父母的陪伴。但是交給祖輩撫養的孩子,很多時候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非常容易產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導致產生諸如心理和行為障礙、缺乏愛心或產生暴力傾向和行為等問題,這樣既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影響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和關係。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避免這三種常見錯誤,讓家庭教育迴歸家庭

三、我不是老師,我不懂教。

很多家長認為,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士,孩子的教育也一樣,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把課程排得滿滿的,各種開發智力的班、早教班、輔導班、特長班報了一大堆,以為這樣就能將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才。

然而這句話放在工作上或許是金玉良言,可放在家庭教育上卻未必管用,因為父母是任何機構都無法替代的,而教育也並非是單純的開發智力和傳授知識。小到一個話題的交談,大到意志力的培養,攘括了智商和情商兩大方面。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其實當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成為了孩子合格或不合格的老師。

父母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孩子,給孩子樹立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的各個方面進行著塑造。這也就是為什麼老話常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的孩子會打洞”。父母為孩子提供什麼樣的土壤,就會長出什麼樣的果實,與其推卸責任說不懂教,不如拿起書本來多學點家庭教育知識,多去家長學校聽聽課,多給自己灌輸點正確的現代的、科學的家教觀。

讓教育迴歸家庭。

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越來越細緻化、多元化,教育只依靠學校的傳統觀念早已被顛覆。我們驚喜的看到,越來越多的父母能夠關注孩子的人際交往、自理能力、性格養成、興趣愛好、情緒情感,建立親密親子關係、營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圍,這都是學校教育所替代不了的。

教育是沒有回頭路可走的。父母們一定要及早樹立正確的家教觀,讓家庭教育迴歸家庭,陪伴孩子,陪伴家人,理順好家庭關係,經營好家庭生活,家庭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