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

夏日燥熱。

炎熱的天氣使人們比其他季節要煩躁得多,而邵先生的煩躁不僅僅是因為天氣。

“報錯”,屏幕上顯示的又是“報錯”,這是邵先生在國家電網充電站試的第10個充電樁。終於,試了一圈15個充電樁,有兩個可以使用。

看著正在充電的電動汽車,邵先生有些無奈,今天所遇到的“報錯”情況,已經在過往的充電經歷中上演過無數次。

充電焦慮是造成多數電動車車主不敢長途出行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是充電運營商和主機廠需要共同解決的一大難題。

入局的玩家們

車企要減少用戶的充電焦慮,僅僅提升車輛續駛里程是不夠的,還要為用戶提供一個便利的充電條件。

入局充電樁市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7月18日,威馬宣佈將與頭部充電設施運營商特來電攜手,共同建設、運營和維護威馬品牌充電站。

車企佈局充電樁建設並非易事,即便知曉資產投入重、回本週期長,入局的車企也遠不止威馬一家。

"

夏日燥熱。

炎熱的天氣使人們比其他季節要煩躁得多,而邵先生的煩躁不僅僅是因為天氣。

“報錯”,屏幕上顯示的又是“報錯”,這是邵先生在國家電網充電站試的第10個充電樁。終於,試了一圈15個充電樁,有兩個可以使用。

看著正在充電的電動汽車,邵先生有些無奈,今天所遇到的“報錯”情況,已經在過往的充電經歷中上演過無數次。

充電焦慮是造成多數電動車車主不敢長途出行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是充電運營商和主機廠需要共同解決的一大難題。

入局的玩家們

車企要減少用戶的充電焦慮,僅僅提升車輛續駛里程是不夠的,還要為用戶提供一個便利的充電條件。

入局充電樁市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7月18日,威馬宣佈將與頭部充電設施運營商特來電攜手,共同建設、運營和維護威馬品牌充電站。

車企佈局充電樁建設並非易事,即便知曉資產投入重、回本週期長,入局的車企也遠不止威馬一家。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7月11日,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電、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蘇常州宣佈,由四家共同出資組建的充電樁企業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MS)正式成立。其主營業務將是星星充電提供技術支持,為大眾、一汽及江淮三家股東用戶提供定製化的充電產品和一站式解決方案。

與第三方充電平臺合作為車主提供充電服務,是目前車企進軍充電樁市場的主要方式。早在2017年,寶馬集團通過與中國普天、星星充電、特來電和依威能源集團等4家領先的本地充電運營商合作,加快充電網絡和服務的建設。截止2017年底,有超過65000個“ChargeNow即時充電”充電樁在超過60個城市建成使用。

不過,為了提升服務質量和品牌形象,也有部分車企致力於打造自己的充電品牌服務體系。2015年,上汽集團成立安悅充電進軍充電樁行業,計劃至2020年在全國建設66萬個充電樁;比亞迪也於同一年開展充電樁業務,截至2018年7月累計建設公共充電樁4640個。

"

夏日燥熱。

炎熱的天氣使人們比其他季節要煩躁得多,而邵先生的煩躁不僅僅是因為天氣。

“報錯”,屏幕上顯示的又是“報錯”,這是邵先生在國家電網充電站試的第10個充電樁。終於,試了一圈15個充電樁,有兩個可以使用。

看著正在充電的電動汽車,邵先生有些無奈,今天所遇到的“報錯”情況,已經在過往的充電經歷中上演過無數次。

充電焦慮是造成多數電動車車主不敢長途出行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是充電運營商和主機廠需要共同解決的一大難題。

入局的玩家們

車企要減少用戶的充電焦慮,僅僅提升車輛續駛里程是不夠的,還要為用戶提供一個便利的充電條件。

入局充電樁市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7月18日,威馬宣佈將與頭部充電設施運營商特來電攜手,共同建設、運營和維護威馬品牌充電站。

車企佈局充電樁建設並非易事,即便知曉資產投入重、回本週期長,入局的車企也遠不止威馬一家。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7月11日,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電、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蘇常州宣佈,由四家共同出資組建的充電樁企業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MS)正式成立。其主營業務將是星星充電提供技術支持,為大眾、一汽及江淮三家股東用戶提供定製化的充電產品和一站式解決方案。

與第三方充電平臺合作為車主提供充電服務,是目前車企進軍充電樁市場的主要方式。早在2017年,寶馬集團通過與中國普天、星星充電、特來電和依威能源集團等4家領先的本地充電運營商合作,加快充電網絡和服務的建設。截止2017年底,有超過65000個“ChargeNow即時充電”充電樁在超過60個城市建成使用。

不過,為了提升服務質量和品牌形象,也有部分車企致力於打造自己的充電品牌服務體系。2015年,上汽集團成立安悅充電進軍充電樁行業,計劃至2020年在全國建設66萬個充電樁;比亞迪也於同一年開展充電樁業務,截至2018年7月累計建設公共充電樁4640個。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再來看看造車新勢力,小鵬計劃到2019年底前,在全國30個城市完成200座超級充電站建設;蔚來則主要採用換電模式,並陸續推出包括一鍵加電、換電站、超級充電樁等衍生產品。

“新能源的車和樁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車企與運營商合作或者自建充電樁都在意料之中,在充電樁市場真正掀起波瀾的,是滴滴的入局。” 星星充電的一位負責人對《汽車通訊社》表示。

去年1月,滴滴旗下的“小桔充電”正式上線,旨在通過整合全國範圍充電樁,服務滴滴出行平臺車輛以及其他社會車輛。一方面,小桔充電與特來電、雲杉智慧、星星充電、普天等充電運營商展開合作,盤活市場,提高充電樁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小桔充電也在北京、南京、福州等地嘗試自建充電樁。

入局容易,能不能活下去卻是另外一回事。

盈利難,玩家們意圖何在?

《汽車通訊社》瞭解到,未來五年,我國充換電站數量要達到1.2萬個,充電樁達到480萬個,國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直接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40億元。

"

夏日燥熱。

炎熱的天氣使人們比其他季節要煩躁得多,而邵先生的煩躁不僅僅是因為天氣。

“報錯”,屏幕上顯示的又是“報錯”,這是邵先生在國家電網充電站試的第10個充電樁。終於,試了一圈15個充電樁,有兩個可以使用。

看著正在充電的電動汽車,邵先生有些無奈,今天所遇到的“報錯”情況,已經在過往的充電經歷中上演過無數次。

充電焦慮是造成多數電動車車主不敢長途出行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是充電運營商和主機廠需要共同解決的一大難題。

入局的玩家們

車企要減少用戶的充電焦慮,僅僅提升車輛續駛里程是不夠的,還要為用戶提供一個便利的充電條件。

入局充電樁市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7月18日,威馬宣佈將與頭部充電設施運營商特來電攜手,共同建設、運營和維護威馬品牌充電站。

車企佈局充電樁建設並非易事,即便知曉資產投入重、回本週期長,入局的車企也遠不止威馬一家。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7月11日,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電、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蘇常州宣佈,由四家共同出資組建的充電樁企業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MS)正式成立。其主營業務將是星星充電提供技術支持,為大眾、一汽及江淮三家股東用戶提供定製化的充電產品和一站式解決方案。

與第三方充電平臺合作為車主提供充電服務,是目前車企進軍充電樁市場的主要方式。早在2017年,寶馬集團通過與中國普天、星星充電、特來電和依威能源集團等4家領先的本地充電運營商合作,加快充電網絡和服務的建設。截止2017年底,有超過65000個“ChargeNow即時充電”充電樁在超過60個城市建成使用。

不過,為了提升服務質量和品牌形象,也有部分車企致力於打造自己的充電品牌服務體系。2015年,上汽集團成立安悅充電進軍充電樁行業,計劃至2020年在全國建設66萬個充電樁;比亞迪也於同一年開展充電樁業務,截至2018年7月累計建設公共充電樁4640個。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再來看看造車新勢力,小鵬計劃到2019年底前,在全國30個城市完成200座超級充電站建設;蔚來則主要採用換電模式,並陸續推出包括一鍵加電、換電站、超級充電樁等衍生產品。

“新能源的車和樁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車企與運營商合作或者自建充電樁都在意料之中,在充電樁市場真正掀起波瀾的,是滴滴的入局。” 星星充電的一位負責人對《汽車通訊社》表示。

去年1月,滴滴旗下的“小桔充電”正式上線,旨在通過整合全國範圍充電樁,服務滴滴出行平臺車輛以及其他社會車輛。一方面,小桔充電與特來電、雲杉智慧、星星充電、普天等充電運營商展開合作,盤活市場,提高充電樁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小桔充電也在北京、南京、福州等地嘗試自建充電樁。

入局容易,能不能活下去卻是另外一回事。

盈利難,玩家們意圖何在?

《汽車通訊社》瞭解到,未來五年,我國充換電站數量要達到1.2萬個,充電樁達到480萬個,國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直接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40億元。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一個千億元級規模的誘人市場正在吸引多方資本進入,不過入局容易,盈利卻頗為艱難。

行業普遍認為,充電樁使用率達到30%以上才可能盈利,按照此前國家能源局統計的數據,目前充電樁利用率普遍不足15%。

較早入局的特來電,前四年累積虧損6億元,直到今年4月才實現盈利。當前排名靠前的頭部企業,如國網、星星充電、普天新能源等仍對盈利前景表示擔憂,許多充電樁運營企業因為遲遲不能找到能夠盈利的商業模式,最終被淘汰出局。

"

夏日燥熱。

炎熱的天氣使人們比其他季節要煩躁得多,而邵先生的煩躁不僅僅是因為天氣。

“報錯”,屏幕上顯示的又是“報錯”,這是邵先生在國家電網充電站試的第10個充電樁。終於,試了一圈15個充電樁,有兩個可以使用。

看著正在充電的電動汽車,邵先生有些無奈,今天所遇到的“報錯”情況,已經在過往的充電經歷中上演過無數次。

充電焦慮是造成多數電動車車主不敢長途出行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是充電運營商和主機廠需要共同解決的一大難題。

入局的玩家們

車企要減少用戶的充電焦慮,僅僅提升車輛續駛里程是不夠的,還要為用戶提供一個便利的充電條件。

入局充電樁市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7月18日,威馬宣佈將與頭部充電設施運營商特來電攜手,共同建設、運營和維護威馬品牌充電站。

車企佈局充電樁建設並非易事,即便知曉資產投入重、回本週期長,入局的車企也遠不止威馬一家。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7月11日,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電、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蘇常州宣佈,由四家共同出資組建的充電樁企業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MS)正式成立。其主營業務將是星星充電提供技術支持,為大眾、一汽及江淮三家股東用戶提供定製化的充電產品和一站式解決方案。

與第三方充電平臺合作為車主提供充電服務,是目前車企進軍充電樁市場的主要方式。早在2017年,寶馬集團通過與中國普天、星星充電、特來電和依威能源集團等4家領先的本地充電運營商合作,加快充電網絡和服務的建設。截止2017年底,有超過65000個“ChargeNow即時充電”充電樁在超過60個城市建成使用。

不過,為了提升服務質量和品牌形象,也有部分車企致力於打造自己的充電品牌服務體系。2015年,上汽集團成立安悅充電進軍充電樁行業,計劃至2020年在全國建設66萬個充電樁;比亞迪也於同一年開展充電樁業務,截至2018年7月累計建設公共充電樁4640個。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再來看看造車新勢力,小鵬計劃到2019年底前,在全國30個城市完成200座超級充電站建設;蔚來則主要採用換電模式,並陸續推出包括一鍵加電、換電站、超級充電樁等衍生產品。

“新能源的車和樁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車企與運營商合作或者自建充電樁都在意料之中,在充電樁市場真正掀起波瀾的,是滴滴的入局。” 星星充電的一位負責人對《汽車通訊社》表示。

去年1月,滴滴旗下的“小桔充電”正式上線,旨在通過整合全國範圍充電樁,服務滴滴出行平臺車輛以及其他社會車輛。一方面,小桔充電與特來電、雲杉智慧、星星充電、普天等充電運營商展開合作,盤活市場,提高充電樁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小桔充電也在北京、南京、福州等地嘗試自建充電樁。

入局容易,能不能活下去卻是另外一回事。

盈利難,玩家們意圖何在?

《汽車通訊社》瞭解到,未來五年,我國充換電站數量要達到1.2萬個,充電樁達到480萬個,國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直接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40億元。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一個千億元級規模的誘人市場正在吸引多方資本進入,不過入局容易,盈利卻頗為艱難。

行業普遍認為,充電樁使用率達到30%以上才可能盈利,按照此前國家能源局統計的數據,目前充電樁利用率普遍不足15%。

較早入局的特來電,前四年累積虧損6億元,直到今年4月才實現盈利。當前排名靠前的頭部企業,如國網、星星充電、普天新能源等仍對盈利前景表示擔憂,許多充電樁運營企業因為遲遲不能找到能夠盈利的商業模式,最終被淘汰出局。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盈利前景不明晰,車企卻選擇主動出擊,意圖何在?

“車企需要充電樁的佈局來實現銷量,打消客戶的里程焦慮問題。”星星充電的負責人表示,車企其實已經認識到充電樁市場在短期內不能盈利,建樁主要是為了提升銷量和用戶體驗,同時也希望通過獲取車輛充電數據以不斷優化服務。

另一方面來說,車企參與充電運營服務也符合新的市場趨勢,從單純的車輛製造商、銷售商轉變為出行綜合服務提供商。在新能源汽車即將面臨完全市場化競爭的當下,車企擴展自身的產業鏈,無疑是想佔領風口,以便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處於優勢地位和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滴滴則不同,滴滴以自建樁為輔,與第三方運營商合作為主,目的是要建設充電和車輛運營的服務平臺,以提升整體的運營服務網絡。

"

夏日燥熱。

炎熱的天氣使人們比其他季節要煩躁得多,而邵先生的煩躁不僅僅是因為天氣。

“報錯”,屏幕上顯示的又是“報錯”,這是邵先生在國家電網充電站試的第10個充電樁。終於,試了一圈15個充電樁,有兩個可以使用。

看著正在充電的電動汽車,邵先生有些無奈,今天所遇到的“報錯”情況,已經在過往的充電經歷中上演過無數次。

充電焦慮是造成多數電動車車主不敢長途出行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是充電運營商和主機廠需要共同解決的一大難題。

入局的玩家們

車企要減少用戶的充電焦慮,僅僅提升車輛續駛里程是不夠的,還要為用戶提供一個便利的充電條件。

入局充電樁市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7月18日,威馬宣佈將與頭部充電設施運營商特來電攜手,共同建設、運營和維護威馬品牌充電站。

車企佈局充電樁建設並非易事,即便知曉資產投入重、回本週期長,入局的車企也遠不止威馬一家。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7月11日,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電、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蘇常州宣佈,由四家共同出資組建的充電樁企業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MS)正式成立。其主營業務將是星星充電提供技術支持,為大眾、一汽及江淮三家股東用戶提供定製化的充電產品和一站式解決方案。

與第三方充電平臺合作為車主提供充電服務,是目前車企進軍充電樁市場的主要方式。早在2017年,寶馬集團通過與中國普天、星星充電、特來電和依威能源集團等4家領先的本地充電運營商合作,加快充電網絡和服務的建設。截止2017年底,有超過65000個“ChargeNow即時充電”充電樁在超過60個城市建成使用。

不過,為了提升服務質量和品牌形象,也有部分車企致力於打造自己的充電品牌服務體系。2015年,上汽集團成立安悅充電進軍充電樁行業,計劃至2020年在全國建設66萬個充電樁;比亞迪也於同一年開展充電樁業務,截至2018年7月累計建設公共充電樁4640個。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再來看看造車新勢力,小鵬計劃到2019年底前,在全國30個城市完成200座超級充電站建設;蔚來則主要採用換電模式,並陸續推出包括一鍵加電、換電站、超級充電樁等衍生產品。

“新能源的車和樁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車企與運營商合作或者自建充電樁都在意料之中,在充電樁市場真正掀起波瀾的,是滴滴的入局。” 星星充電的一位負責人對《汽車通訊社》表示。

去年1月,滴滴旗下的“小桔充電”正式上線,旨在通過整合全國範圍充電樁,服務滴滴出行平臺車輛以及其他社會車輛。一方面,小桔充電與特來電、雲杉智慧、星星充電、普天等充電運營商展開合作,盤活市場,提高充電樁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小桔充電也在北京、南京、福州等地嘗試自建充電樁。

入局容易,能不能活下去卻是另外一回事。

盈利難,玩家們意圖何在?

《汽車通訊社》瞭解到,未來五年,我國充換電站數量要達到1.2萬個,充電樁達到480萬個,國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直接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40億元。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一個千億元級規模的誘人市場正在吸引多方資本進入,不過入局容易,盈利卻頗為艱難。

行業普遍認為,充電樁使用率達到30%以上才可能盈利,按照此前國家能源局統計的數據,目前充電樁利用率普遍不足15%。

較早入局的特來電,前四年累積虧損6億元,直到今年4月才實現盈利。當前排名靠前的頭部企業,如國網、星星充電、普天新能源等仍對盈利前景表示擔憂,許多充電樁運營企業因為遲遲不能找到能夠盈利的商業模式,最終被淘汰出局。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盈利前景不明晰,車企卻選擇主動出擊,意圖何在?

“車企需要充電樁的佈局來實現銷量,打消客戶的里程焦慮問題。”星星充電的負責人表示,車企其實已經認識到充電樁市場在短期內不能盈利,建樁主要是為了提升銷量和用戶體驗,同時也希望通過獲取車輛充電數據以不斷優化服務。

另一方面來說,車企參與充電運營服務也符合新的市場趨勢,從單純的車輛製造商、銷售商轉變為出行綜合服務提供商。在新能源汽車即將面臨完全市場化競爭的當下,車企擴展自身的產業鏈,無疑是想佔領風口,以便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處於優勢地位和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滴滴則不同,滴滴以自建樁為輔,與第三方運營商合作為主,目的是要建設充電和車輛運營的服務平臺,以提升整體的運營服務網絡。

車企、出行公司及運營商競相佈局,充電樁市場上演“暗戰”

雖然上述雙方進軍充電樁市場的切入點有所不同,但值得肯定的是,滴滴和車企的入局,會使得已經處於瓶頸期的充電樁行業,重新探索更多更新的商業模式。

寫在最後

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基礎設施,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至關重要。儘管充電樁存在資金投入大、盈利週期長、回本慢等問題,但隨著2019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由補車轉向補電傾斜,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擴大,運營市場將逐漸成熟。只有消除車主充電焦慮,把握住用戶真正的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接納並使用新能源汽車。

——END——

《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惡意使用、不當轉載引用《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