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2018年網約車行業年增長率降至25%,投資規模也銳減90%,相比此前的瘋狂投資,市場發展從加劇擴張逐步轉變為入局企業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出行平臺滴滴、Uber和Lyft均未實現盈利。正因如此,今年網約車市場更加趨於冷靜。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2018年網約車行業年增長率降至25%,投資規模也銳減90%,相比此前的瘋狂投資,市場發展從加劇擴張逐步轉變為入局企業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出行平臺滴滴、Uber和Lyft均未實現盈利。正因如此,今年網約車市場更加趨於冷靜。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Lyft作為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平臺,二季度同比大增的不僅僅是營收,虧損也相伴而行出現持續增長。根據Lyft財報顯示,Lyft二季度營收8.673億美元,同比增長72%,超出市場預期8.09億美元;當然,與營收相伴而行的虧損也是驚人的,Lyft二季度淨虧損6.44億美元,較去年的1.789億美元增長“毫不落後”。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2018年網約車行業年增長率降至25%,投資規模也銳減90%,相比此前的瘋狂投資,市場發展從加劇擴張逐步轉變為入局企業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出行平臺滴滴、Uber和Lyft均未實現盈利。正因如此,今年網約車市場更加趨於冷靜。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Lyft作為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平臺,二季度同比大增的不僅僅是營收,虧損也相伴而行出現持續增長。根據Lyft財報顯示,Lyft二季度營收8.673億美元,同比增長72%,超出市場預期8.09億美元;當然,與營收相伴而行的虧損也是驚人的,Lyft二季度淨虧損6.44億美元,較去年的1.789億美元增長“毫不落後”。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Uber境況也不樂觀,Lyft的營收超出預期,那麼Uber超出預期的就是虧損了。公開的財報顯示,Uber二季度營收為3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二季度淨虧損創新高達到52.36億美元,超出預期的52.25億美元,與同期8.78億美元相比,Uber的虧損著實令人膽寒。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2018年網約車行業年增長率降至25%,投資規模也銳減90%,相比此前的瘋狂投資,市場發展從加劇擴張逐步轉變為入局企業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出行平臺滴滴、Uber和Lyft均未實現盈利。正因如此,今年網約車市場更加趨於冷靜。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Lyft作為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平臺,二季度同比大增的不僅僅是營收,虧損也相伴而行出現持續增長。根據Lyft財報顯示,Lyft二季度營收8.673億美元,同比增長72%,超出市場預期8.09億美元;當然,與營收相伴而行的虧損也是驚人的,Lyft二季度淨虧損6.44億美元,較去年的1.789億美元增長“毫不落後”。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Uber境況也不樂觀,Lyft的營收超出預期,那麼Uber超出預期的就是虧損了。公開的財報顯示,Uber二季度營收為3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二季度淨虧損創新高達到52.36億美元,超出預期的52.25億美元,與同期8.78億美元相比,Uber的虧損著實令人膽寒。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中國作為全球網約車的最大市場,滴滴出行在中國網約車市場上呈現出一家獨大的局勢,佔據市場91%的份額,其餘的9%則被美團、首汽、曹操、神州、易道等網約車平臺平分,而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不能利於網約車市場的良性發展,因此求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2018年網約車行業年增長率降至25%,投資規模也銳減90%,相比此前的瘋狂投資,市場發展從加劇擴張逐步轉變為入局企業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出行平臺滴滴、Uber和Lyft均未實現盈利。正因如此,今年網約車市場更加趨於冷靜。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Lyft作為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平臺,二季度同比大增的不僅僅是營收,虧損也相伴而行出現持續增長。根據Lyft財報顯示,Lyft二季度營收8.673億美元,同比增長72%,超出市場預期8.09億美元;當然,與營收相伴而行的虧損也是驚人的,Lyft二季度淨虧損6.44億美元,較去年的1.789億美元增長“毫不落後”。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Uber境況也不樂觀,Lyft的營收超出預期,那麼Uber超出預期的就是虧損了。公開的財報顯示,Uber二季度營收為3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二季度淨虧損創新高達到52.36億美元,超出預期的52.25億美元,與同期8.78億美元相比,Uber的虧損著實令人膽寒。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中國作為全球網約車的最大市場,滴滴出行在中國網約車市場上呈現出一家獨大的局勢,佔據市場91%的份額,其餘的9%則被美團、首汽、曹操、神州、易道等網約車平臺平分,而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不能利於網約車市場的良性發展,因此求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網約車市場可以大致分為兩大模式陣營,一個是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另一類則是以首汽約車或曹操專車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或租賃公司。滴滴出行是典型的C2C模式,私家車資源整合再利用,但是安全和服務問題受限較大;而首汽約車、曹操專車這種則屬於B2C模式,廠商面對用戶,在專業度上會更勝一籌,並且節約企業購車成本,還可以在車市寒冬中消化一部分銷量壓力。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2018年網約車行業年增長率降至25%,投資規模也銳減90%,相比此前的瘋狂投資,市場發展從加劇擴張逐步轉變為入局企業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出行平臺滴滴、Uber和Lyft均未實現盈利。正因如此,今年網約車市場更加趨於冷靜。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Lyft作為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平臺,二季度同比大增的不僅僅是營收,虧損也相伴而行出現持續增長。根據Lyft財報顯示,Lyft二季度營收8.673億美元,同比增長72%,超出市場預期8.09億美元;當然,與營收相伴而行的虧損也是驚人的,Lyft二季度淨虧損6.44億美元,較去年的1.789億美元增長“毫不落後”。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Uber境況也不樂觀,Lyft的營收超出預期,那麼Uber超出預期的就是虧損了。公開的財報顯示,Uber二季度營收為3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二季度淨虧損創新高達到52.36億美元,超出預期的52.25億美元,與同期8.78億美元相比,Uber的虧損著實令人膽寒。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中國作為全球網約車的最大市場,滴滴出行在中國網約車市場上呈現出一家獨大的局勢,佔據市場91%的份額,其餘的9%則被美團、首汽、曹操、神州、易道等網約車平臺平分,而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不能利於網約車市場的良性發展,因此求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網約車市場可以大致分為兩大模式陣營,一個是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另一類則是以首汽約車或曹操專車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或租賃公司。滴滴出行是典型的C2C模式,私家車資源整合再利用,但是安全和服務問題受限較大;而首汽約車、曹操專車這種則屬於B2C模式,廠商面對用戶,在專業度上會更勝一籌,並且節約企業購車成本,還可以在車市寒冬中消化一部分銷量壓力。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對於網約車來說,企業求變心切,在網約車市場出現整體下行趨勢的時候,“抱團取暖”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對於互聯網出身的滴滴出行來說,與傳統車企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運營規模短板,儘快實現盈利。

聚合成出行新潮流

什麼是聚合模式,即用戶可以在網約車平臺一鍵呼叫到多個不同網約車服務平臺的車輛,增加打車服務種類。

4月26日,美團打車在南京、上海上線“聚合模式”,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出行服務商;5月新增蘇州、杭州、溫州、寧波、天津、重慶、西安、成都、鄭州、武漢、深圳、長沙、合肥、昆明、廣州15個城市;6月再次增設青島、無錫、太原、東莞、佛山、福州、廈門、北京、大連、哈爾濱10個試點城市。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2018年網約車行業年增長率降至25%,投資規模也銳減90%,相比此前的瘋狂投資,市場發展從加劇擴張逐步轉變為入局企業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出行平臺滴滴、Uber和Lyft均未實現盈利。正因如此,今年網約車市場更加趨於冷靜。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Lyft作為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平臺,二季度同比大增的不僅僅是營收,虧損也相伴而行出現持續增長。根據Lyft財報顯示,Lyft二季度營收8.673億美元,同比增長72%,超出市場預期8.09億美元;當然,與營收相伴而行的虧損也是驚人的,Lyft二季度淨虧損6.44億美元,較去年的1.789億美元增長“毫不落後”。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Uber境況也不樂觀,Lyft的營收超出預期,那麼Uber超出預期的就是虧損了。公開的財報顯示,Uber二季度營收為3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二季度淨虧損創新高達到52.36億美元,超出預期的52.25億美元,與同期8.78億美元相比,Uber的虧損著實令人膽寒。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中國作為全球網約車的最大市場,滴滴出行在中國網約車市場上呈現出一家獨大的局勢,佔據市場91%的份額,其餘的9%則被美團、首汽、曹操、神州、易道等網約車平臺平分,而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不能利於網約車市場的良性發展,因此求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網約車市場可以大致分為兩大模式陣營,一個是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另一類則是以首汽約車或曹操專車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或租賃公司。滴滴出行是典型的C2C模式,私家車資源整合再利用,但是安全和服務問題受限較大;而首汽約車、曹操專車這種則屬於B2C模式,廠商面對用戶,在專業度上會更勝一籌,並且節約企業購車成本,還可以在車市寒冬中消化一部分銷量壓力。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對於網約車來說,企業求變心切,在網約車市場出現整體下行趨勢的時候,“抱團取暖”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對於互聯網出身的滴滴出行來說,與傳統車企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運營規模短板,儘快實現盈利。

聚合成出行新潮流

什麼是聚合模式,即用戶可以在網約車平臺一鍵呼叫到多個不同網約車服務平臺的車輛,增加打車服務種類。

4月26日,美團打車在南京、上海上線“聚合模式”,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出行服務商;5月新增蘇州、杭州、溫州、寧波、天津、重慶、西安、成都、鄭州、武漢、深圳、長沙、合肥、昆明、廣州15個城市;6月再次增設青島、無錫、太原、東莞、佛山、福州、廈門、北京、大連、哈爾濱10個試點城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美團汽車的聚合模式很快“引燃”昔日對手滴滴,今年5月滴滴在成都接入同程旗下的秒走打車,7月,滴滴正式宣佈推出網約車開放平臺,8月接入如祺出行,並表示今後將會陸陸續續接入更多的第三方出行服務商。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2018年網約車行業年增長率降至25%,投資規模也銳減90%,相比此前的瘋狂投資,市場發展從加劇擴張逐步轉變為入局企業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出行平臺滴滴、Uber和Lyft均未實現盈利。正因如此,今年網約車市場更加趨於冷靜。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Lyft作為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平臺,二季度同比大增的不僅僅是營收,虧損也相伴而行出現持續增長。根據Lyft財報顯示,Lyft二季度營收8.673億美元,同比增長72%,超出市場預期8.09億美元;當然,與營收相伴而行的虧損也是驚人的,Lyft二季度淨虧損6.44億美元,較去年的1.789億美元增長“毫不落後”。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Uber境況也不樂觀,Lyft的營收超出預期,那麼Uber超出預期的就是虧損了。公開的財報顯示,Uber二季度營收為3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二季度淨虧損創新高達到52.36億美元,超出預期的52.25億美元,與同期8.78億美元相比,Uber的虧損著實令人膽寒。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中國作為全球網約車的最大市場,滴滴出行在中國網約車市場上呈現出一家獨大的局勢,佔據市場91%的份額,其餘的9%則被美團、首汽、曹操、神州、易道等網約車平臺平分,而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不能利於網約車市場的良性發展,因此求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網約車市場可以大致分為兩大模式陣營,一個是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另一類則是以首汽約車或曹操專車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或租賃公司。滴滴出行是典型的C2C模式,私家車資源整合再利用,但是安全和服務問題受限較大;而首汽約車、曹操專車這種則屬於B2C模式,廠商面對用戶,在專業度上會更勝一籌,並且節約企業購車成本,還可以在車市寒冬中消化一部分銷量壓力。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對於網約車來說,企業求變心切,在網約車市場出現整體下行趨勢的時候,“抱團取暖”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對於互聯網出身的滴滴出行來說,與傳統車企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運營規模短板,儘快實現盈利。

聚合成出行新潮流

什麼是聚合模式,即用戶可以在網約車平臺一鍵呼叫到多個不同網約車服務平臺的車輛,增加打車服務種類。

4月26日,美團打車在南京、上海上線“聚合模式”,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出行服務商;5月新增蘇州、杭州、溫州、寧波、天津、重慶、西安、成都、鄭州、武漢、深圳、長沙、合肥、昆明、廣州15個城市;6月再次增設青島、無錫、太原、東莞、佛山、福州、廈門、北京、大連、哈爾濱10個試點城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美團汽車的聚合模式很快“引燃”昔日對手滴滴,今年5月滴滴在成都接入同程旗下的秒走打車,7月,滴滴正式宣佈推出網約車開放平臺,8月接入如祺出行,並表示今後將會陸陸續續接入更多的第三方出行服務商。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其實,滴滴出行早有開展聚合模式的打算,去年4月,滴滴就與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在北京成立了“洪流聯盟”,提出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12月,滴滴出行宣佈升級調整組織架構,將會成立開放平臺部,探索開放平臺模式。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2018年網約車行業年增長率降至25%,投資規模也銳減90%,相比此前的瘋狂投資,市場發展從加劇擴張逐步轉變為入局企業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出行平臺滴滴、Uber和Lyft均未實現盈利。正因如此,今年網約車市場更加趨於冷靜。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Lyft作為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平臺,二季度同比大增的不僅僅是營收,虧損也相伴而行出現持續增長。根據Lyft財報顯示,Lyft二季度營收8.673億美元,同比增長72%,超出市場預期8.09億美元;當然,與營收相伴而行的虧損也是驚人的,Lyft二季度淨虧損6.44億美元,較去年的1.789億美元增長“毫不落後”。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Uber境況也不樂觀,Lyft的營收超出預期,那麼Uber超出預期的就是虧損了。公開的財報顯示,Uber二季度營收為3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二季度淨虧損創新高達到52.36億美元,超出預期的52.25億美元,與同期8.78億美元相比,Uber的虧損著實令人膽寒。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中國作為全球網約車的最大市場,滴滴出行在中國網約車市場上呈現出一家獨大的局勢,佔據市場91%的份額,其餘的9%則被美團、首汽、曹操、神州、易道等網約車平臺平分,而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不能利於網約車市場的良性發展,因此求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網約車市場可以大致分為兩大模式陣營,一個是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另一類則是以首汽約車或曹操專車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或租賃公司。滴滴出行是典型的C2C模式,私家車資源整合再利用,但是安全和服務問題受限較大;而首汽約車、曹操專車這種則屬於B2C模式,廠商面對用戶,在專業度上會更勝一籌,並且節約企業購車成本,還可以在車市寒冬中消化一部分銷量壓力。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對於網約車來說,企業求變心切,在網約車市場出現整體下行趨勢的時候,“抱團取暖”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對於互聯網出身的滴滴出行來說,與傳統車企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運營規模短板,儘快實現盈利。

聚合成出行新潮流

什麼是聚合模式,即用戶可以在網約車平臺一鍵呼叫到多個不同網約車服務平臺的車輛,增加打車服務種類。

4月26日,美團打車在南京、上海上線“聚合模式”,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出行服務商;5月新增蘇州、杭州、溫州、寧波、天津、重慶、西安、成都、鄭州、武漢、深圳、長沙、合肥、昆明、廣州15個城市;6月再次增設青島、無錫、太原、東莞、佛山、福州、廈門、北京、大連、哈爾濱10個試點城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美團汽車的聚合模式很快“引燃”昔日對手滴滴,今年5月滴滴在成都接入同程旗下的秒走打車,7月,滴滴正式宣佈推出網約車開放平臺,8月接入如祺出行,並表示今後將會陸陸續續接入更多的第三方出行服務商。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其實,滴滴出行早有開展聚合模式的打算,去年4月,滴滴就與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在北京成立了“洪流聯盟”,提出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12月,滴滴出行宣佈升級調整組織架構,將會成立開放平臺部,探索開放平臺模式。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事實上,聚合模式的參與者也不僅僅是美團和滴滴兩家,此前高德地圖、哈囉出行等平臺就已經入局。但是,美團和滴滴出行之所以受矚目,一方面來自於兩者網約車經營模式以及屬性方面存在相似性;另一方面來自於兩者從相互涉足對方領域開始到補貼戰再到如今的“聚合之爭”,一直是老對手,所以近期前後開放平臺自然會引起公眾關注。

從切身感受來說,在用車高峰時段,一鍵呼叫到多個平臺的網約車,增加車流量的同時省去了用戶安裝多個軟件的麻煩,大大提升了打車效率。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2018年網約車行業年增長率降至25%,投資規模也銳減90%,相比此前的瘋狂投資,市場發展從加劇擴張逐步轉變為入局企業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出行平臺滴滴、Uber和Lyft均未實現盈利。正因如此,今年網約車市場更加趨於冷靜。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Lyft作為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平臺,二季度同比大增的不僅僅是營收,虧損也相伴而行出現持續增長。根據Lyft財報顯示,Lyft二季度營收8.673億美元,同比增長72%,超出市場預期8.09億美元;當然,與營收相伴而行的虧損也是驚人的,Lyft二季度淨虧損6.44億美元,較去年的1.789億美元增長“毫不落後”。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Uber境況也不樂觀,Lyft的營收超出預期,那麼Uber超出預期的就是虧損了。公開的財報顯示,Uber二季度營收為3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二季度淨虧損創新高達到52.36億美元,超出預期的52.25億美元,與同期8.78億美元相比,Uber的虧損著實令人膽寒。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中國作為全球網約車的最大市場,滴滴出行在中國網約車市場上呈現出一家獨大的局勢,佔據市場91%的份額,其餘的9%則被美團、首汽、曹操、神州、易道等網約車平臺平分,而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不能利於網約車市場的良性發展,因此求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網約車市場可以大致分為兩大模式陣營,一個是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另一類則是以首汽約車或曹操專車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或租賃公司。滴滴出行是典型的C2C模式,私家車資源整合再利用,但是安全和服務問題受限較大;而首汽約車、曹操專車這種則屬於B2C模式,廠商面對用戶,在專業度上會更勝一籌,並且節約企業購車成本,還可以在車市寒冬中消化一部分銷量壓力。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對於網約車來說,企業求變心切,在網約車市場出現整體下行趨勢的時候,“抱團取暖”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對於互聯網出身的滴滴出行來說,與傳統車企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運營規模短板,儘快實現盈利。

聚合成出行新潮流

什麼是聚合模式,即用戶可以在網約車平臺一鍵呼叫到多個不同網約車服務平臺的車輛,增加打車服務種類。

4月26日,美團打車在南京、上海上線“聚合模式”,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出行服務商;5月新增蘇州、杭州、溫州、寧波、天津、重慶、西安、成都、鄭州、武漢、深圳、長沙、合肥、昆明、廣州15個城市;6月再次增設青島、無錫、太原、東莞、佛山、福州、廈門、北京、大連、哈爾濱10個試點城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美團汽車的聚合模式很快“引燃”昔日對手滴滴,今年5月滴滴在成都接入同程旗下的秒走打車,7月,滴滴正式宣佈推出網約車開放平臺,8月接入如祺出行,並表示今後將會陸陸續續接入更多的第三方出行服務商。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其實,滴滴出行早有開展聚合模式的打算,去年4月,滴滴就與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在北京成立了“洪流聯盟”,提出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12月,滴滴出行宣佈升級調整組織架構,將會成立開放平臺部,探索開放平臺模式。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事實上,聚合模式的參與者也不僅僅是美團和滴滴兩家,此前高德地圖、哈囉出行等平臺就已經入局。但是,美團和滴滴出行之所以受矚目,一方面來自於兩者網約車經營模式以及屬性方面存在相似性;另一方面來自於兩者從相互涉足對方領域開始到補貼戰再到如今的“聚合之爭”,一直是老對手,所以近期前後開放平臺自然會引起公眾關注。

從切身感受來說,在用車高峰時段,一鍵呼叫到多個平臺的網約車,增加車流量的同時省去了用戶安裝多個軟件的麻煩,大大提升了打車效率。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但是,“兩兄弟”一起出現的時候也並不都是“好事”,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在對網約車監管平臺實時訂單數據和平臺派單情況進行抽查時,發現違規操作,執法部門對涉事的美團、滴滴累計開出了153萬元和570萬元的罰單。官方表示,對於違法違規行為切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上海交通執法部門將提請通信管理部門,根據執法檢查情況依法處置直至做出暫停發佈、下架App或停止互聯網服務等處罰。罰單的背後是雙方面的夾擊,一方面是出於安全考慮的規定,一方面是迎合市場的需求。

亂象層出,安全問題誰來管?

對於滴滴來說,最近出的亂子可真不少,似乎每每討論起網約車,就會說到滴滴,一說到滴滴就是一片聲討過後的左右為難。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2018年網約車行業年增長率降至25%,投資規模也銳減90%,相比此前的瘋狂投資,市場發展從加劇擴張逐步轉變為入局企業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出行平臺滴滴、Uber和Lyft均未實現盈利。正因如此,今年網約車市場更加趨於冷靜。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Lyft作為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平臺,二季度同比大增的不僅僅是營收,虧損也相伴而行出現持續增長。根據Lyft財報顯示,Lyft二季度營收8.673億美元,同比增長72%,超出市場預期8.09億美元;當然,與營收相伴而行的虧損也是驚人的,Lyft二季度淨虧損6.44億美元,較去年的1.789億美元增長“毫不落後”。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Uber境況也不樂觀,Lyft的營收超出預期,那麼Uber超出預期的就是虧損了。公開的財報顯示,Uber二季度營收為3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二季度淨虧損創新高達到52.36億美元,超出預期的52.25億美元,與同期8.78億美元相比,Uber的虧損著實令人膽寒。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中國作為全球網約車的最大市場,滴滴出行在中國網約車市場上呈現出一家獨大的局勢,佔據市場91%的份額,其餘的9%則被美團、首汽、曹操、神州、易道等網約車平臺平分,而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不能利於網約車市場的良性發展,因此求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網約車市場可以大致分為兩大模式陣營,一個是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另一類則是以首汽約車或曹操專車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或租賃公司。滴滴出行是典型的C2C模式,私家車資源整合再利用,但是安全和服務問題受限較大;而首汽約車、曹操專車這種則屬於B2C模式,廠商面對用戶,在專業度上會更勝一籌,並且節約企業購車成本,還可以在車市寒冬中消化一部分銷量壓力。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對於網約車來說,企業求變心切,在網約車市場出現整體下行趨勢的時候,“抱團取暖”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對於互聯網出身的滴滴出行來說,與傳統車企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運營規模短板,儘快實現盈利。

聚合成出行新潮流

什麼是聚合模式,即用戶可以在網約車平臺一鍵呼叫到多個不同網約車服務平臺的車輛,增加打車服務種類。

4月26日,美團打車在南京、上海上線“聚合模式”,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出行服務商;5月新增蘇州、杭州、溫州、寧波、天津、重慶、西安、成都、鄭州、武漢、深圳、長沙、合肥、昆明、廣州15個城市;6月再次增設青島、無錫、太原、東莞、佛山、福州、廈門、北京、大連、哈爾濱10個試點城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美團汽車的聚合模式很快“引燃”昔日對手滴滴,今年5月滴滴在成都接入同程旗下的秒走打車,7月,滴滴正式宣佈推出網約車開放平臺,8月接入如祺出行,並表示今後將會陸陸續續接入更多的第三方出行服務商。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其實,滴滴出行早有開展聚合模式的打算,去年4月,滴滴就與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在北京成立了“洪流聯盟”,提出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12月,滴滴出行宣佈升級調整組織架構,將會成立開放平臺部,探索開放平臺模式。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事實上,聚合模式的參與者也不僅僅是美團和滴滴兩家,此前高德地圖、哈囉出行等平臺就已經入局。但是,美團和滴滴出行之所以受矚目,一方面來自於兩者網約車經營模式以及屬性方面存在相似性;另一方面來自於兩者從相互涉足對方領域開始到補貼戰再到如今的“聚合之爭”,一直是老對手,所以近期前後開放平臺自然會引起公眾關注。

從切身感受來說,在用車高峰時段,一鍵呼叫到多個平臺的網約車,增加車流量的同時省去了用戶安裝多個軟件的麻煩,大大提升了打車效率。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但是,“兩兄弟”一起出現的時候也並不都是“好事”,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在對網約車監管平臺實時訂單數據和平臺派單情況進行抽查時,發現違規操作,執法部門對涉事的美團、滴滴累計開出了153萬元和570萬元的罰單。官方表示,對於違法違規行為切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上海交通執法部門將提請通信管理部門,根據執法檢查情況依法處置直至做出暫停發佈、下架App或停止互聯網服務等處罰。罰單的背後是雙方面的夾擊,一方面是出於安全考慮的規定,一方面是迎合市場的需求。

亂象層出,安全問題誰來管?

對於滴滴來說,最近出的亂子可真不少,似乎每每討論起網約車,就會說到滴滴,一說到滴滴就是一片聲討過後的左右為難。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推出了的“一鍵報警”功能,有媒體曝出,新功能效果雞肋,乘客的信息並不會直接轉接110接警平臺,民警看到的用戶呼叫的“一鍵報警”和正常報警的電話並無差別,撥通後報警人仍需要在電話中報告所在地、車牌信息等相關信息,還不如直接報警來的簡單。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2018年網約車行業年增長率降至25%,投資規模也銳減90%,相比此前的瘋狂投資,市場發展從加劇擴張逐步轉變為入局企業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出行平臺滴滴、Uber和Lyft均未實現盈利。正因如此,今年網約車市場更加趨於冷靜。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Lyft作為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平臺,二季度同比大增的不僅僅是營收,虧損也相伴而行出現持續增長。根據Lyft財報顯示,Lyft二季度營收8.673億美元,同比增長72%,超出市場預期8.09億美元;當然,與營收相伴而行的虧損也是驚人的,Lyft二季度淨虧損6.44億美元,較去年的1.789億美元增長“毫不落後”。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Uber境況也不樂觀,Lyft的營收超出預期,那麼Uber超出預期的就是虧損了。公開的財報顯示,Uber二季度營收為3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二季度淨虧損創新高達到52.36億美元,超出預期的52.25億美元,與同期8.78億美元相比,Uber的虧損著實令人膽寒。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中國作為全球網約車的最大市場,滴滴出行在中國網約車市場上呈現出一家獨大的局勢,佔據市場91%的份額,其餘的9%則被美團、首汽、曹操、神州、易道等網約車平臺平分,而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不能利於網約車市場的良性發展,因此求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網約車市場可以大致分為兩大模式陣營,一個是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另一類則是以首汽約車或曹操專車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或租賃公司。滴滴出行是典型的C2C模式,私家車資源整合再利用,但是安全和服務問題受限較大;而首汽約車、曹操專車這種則屬於B2C模式,廠商面對用戶,在專業度上會更勝一籌,並且節約企業購車成本,還可以在車市寒冬中消化一部分銷量壓力。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對於網約車來說,企業求變心切,在網約車市場出現整體下行趨勢的時候,“抱團取暖”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對於互聯網出身的滴滴出行來說,與傳統車企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運營規模短板,儘快實現盈利。

聚合成出行新潮流

什麼是聚合模式,即用戶可以在網約車平臺一鍵呼叫到多個不同網約車服務平臺的車輛,增加打車服務種類。

4月26日,美團打車在南京、上海上線“聚合模式”,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出行服務商;5月新增蘇州、杭州、溫州、寧波、天津、重慶、西安、成都、鄭州、武漢、深圳、長沙、合肥、昆明、廣州15個城市;6月再次增設青島、無錫、太原、東莞、佛山、福州、廈門、北京、大連、哈爾濱10個試點城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美團汽車的聚合模式很快“引燃”昔日對手滴滴,今年5月滴滴在成都接入同程旗下的秒走打車,7月,滴滴正式宣佈推出網約車開放平臺,8月接入如祺出行,並表示今後將會陸陸續續接入更多的第三方出行服務商。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其實,滴滴出行早有開展聚合模式的打算,去年4月,滴滴就與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在北京成立了“洪流聯盟”,提出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12月,滴滴出行宣佈升級調整組織架構,將會成立開放平臺部,探索開放平臺模式。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事實上,聚合模式的參與者也不僅僅是美團和滴滴兩家,此前高德地圖、哈囉出行等平臺就已經入局。但是,美團和滴滴出行之所以受矚目,一方面來自於兩者網約車經營模式以及屬性方面存在相似性;另一方面來自於兩者從相互涉足對方領域開始到補貼戰再到如今的“聚合之爭”,一直是老對手,所以近期前後開放平臺自然會引起公眾關注。

從切身感受來說,在用車高峰時段,一鍵呼叫到多個平臺的網約車,增加車流量的同時省去了用戶安裝多個軟件的麻煩,大大提升了打車效率。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但是,“兩兄弟”一起出現的時候也並不都是“好事”,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在對網約車監管平臺實時訂單數據和平臺派單情況進行抽查時,發現違規操作,執法部門對涉事的美團、滴滴累計開出了153萬元和570萬元的罰單。官方表示,對於違法違規行為切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上海交通執法部門將提請通信管理部門,根據執法檢查情況依法處置直至做出暫停發佈、下架App或停止互聯網服務等處罰。罰單的背後是雙方面的夾擊,一方面是出於安全考慮的規定,一方面是迎合市場的需求。

亂象層出,安全問題誰來管?

對於滴滴來說,最近出的亂子可真不少,似乎每每討論起網約車,就會說到滴滴,一說到滴滴就是一片聲討過後的左右為難。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推出了的“一鍵報警”功能,有媒體曝出,新功能效果雞肋,乘客的信息並不會直接轉接110接警平臺,民警看到的用戶呼叫的“一鍵報警”和正常報警的電話並無差別,撥通後報警人仍需要在電話中報告所在地、車牌信息等相關信息,還不如直接報警來的簡單。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諸多安全問題的根源在於滴滴對於司機監管的不到位,很多網友反映在使用滴滴的過程中,因為司機蠻橫的態度,導致使用感極差,甚至有的滴滴司機就揚言:“歡迎投訴”,毫不理會滴滴的投訴機制。滴滴的這種低效的反饋機制無形中成為不規範甚至違法行為“保護傘”,監管被輕視,這是對規則最大的侮辱。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2018年網約車行業年增長率降至25%,投資規模也銳減90%,相比此前的瘋狂投資,市場發展從加劇擴張逐步轉變為入局企業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出行平臺滴滴、Uber和Lyft均未實現盈利。正因如此,今年網約車市場更加趨於冷靜。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Lyft作為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平臺,二季度同比大增的不僅僅是營收,虧損也相伴而行出現持續增長。根據Lyft財報顯示,Lyft二季度營收8.673億美元,同比增長72%,超出市場預期8.09億美元;當然,與營收相伴而行的虧損也是驚人的,Lyft二季度淨虧損6.44億美元,較去年的1.789億美元增長“毫不落後”。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Uber境況也不樂觀,Lyft的營收超出預期,那麼Uber超出預期的就是虧損了。公開的財報顯示,Uber二季度營收為3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二季度淨虧損創新高達到52.36億美元,超出預期的52.25億美元,與同期8.78億美元相比,Uber的虧損著實令人膽寒。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中國作為全球網約車的最大市場,滴滴出行在中國網約車市場上呈現出一家獨大的局勢,佔據市場91%的份額,其餘的9%則被美團、首汽、曹操、神州、易道等網約車平臺平分,而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不能利於網約車市場的良性發展,因此求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網約車市場可以大致分為兩大模式陣營,一個是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另一類則是以首汽約車或曹操專車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或租賃公司。滴滴出行是典型的C2C模式,私家車資源整合再利用,但是安全和服務問題受限較大;而首汽約車、曹操專車這種則屬於B2C模式,廠商面對用戶,在專業度上會更勝一籌,並且節約企業購車成本,還可以在車市寒冬中消化一部分銷量壓力。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對於網約車來說,企業求變心切,在網約車市場出現整體下行趨勢的時候,“抱團取暖”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對於互聯網出身的滴滴出行來說,與傳統車企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運營規模短板,儘快實現盈利。

聚合成出行新潮流

什麼是聚合模式,即用戶可以在網約車平臺一鍵呼叫到多個不同網約車服務平臺的車輛,增加打車服務種類。

4月26日,美團打車在南京、上海上線“聚合模式”,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出行服務商;5月新增蘇州、杭州、溫州、寧波、天津、重慶、西安、成都、鄭州、武漢、深圳、長沙、合肥、昆明、廣州15個城市;6月再次增設青島、無錫、太原、東莞、佛山、福州、廈門、北京、大連、哈爾濱10個試點城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美團汽車的聚合模式很快“引燃”昔日對手滴滴,今年5月滴滴在成都接入同程旗下的秒走打車,7月,滴滴正式宣佈推出網約車開放平臺,8月接入如祺出行,並表示今後將會陸陸續續接入更多的第三方出行服務商。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其實,滴滴出行早有開展聚合模式的打算,去年4月,滴滴就與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在北京成立了“洪流聯盟”,提出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12月,滴滴出行宣佈升級調整組織架構,將會成立開放平臺部,探索開放平臺模式。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事實上,聚合模式的參與者也不僅僅是美團和滴滴兩家,此前高德地圖、哈囉出行等平臺就已經入局。但是,美團和滴滴出行之所以受矚目,一方面來自於兩者網約車經營模式以及屬性方面存在相似性;另一方面來自於兩者從相互涉足對方領域開始到補貼戰再到如今的“聚合之爭”,一直是老對手,所以近期前後開放平臺自然會引起公眾關注。

從切身感受來說,在用車高峰時段,一鍵呼叫到多個平臺的網約車,增加車流量的同時省去了用戶安裝多個軟件的麻煩,大大提升了打車效率。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但是,“兩兄弟”一起出現的時候也並不都是“好事”,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在對網約車監管平臺實時訂單數據和平臺派單情況進行抽查時,發現違規操作,執法部門對涉事的美團、滴滴累計開出了153萬元和570萬元的罰單。官方表示,對於違法違規行為切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上海交通執法部門將提請通信管理部門,根據執法檢查情況依法處置直至做出暫停發佈、下架App或停止互聯網服務等處罰。罰單的背後是雙方面的夾擊,一方面是出於安全考慮的規定,一方面是迎合市場的需求。

亂象層出,安全問題誰來管?

對於滴滴來說,最近出的亂子可真不少,似乎每每討論起網約車,就會說到滴滴,一說到滴滴就是一片聲討過後的左右為難。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推出了的“一鍵報警”功能,有媒體曝出,新功能效果雞肋,乘客的信息並不會直接轉接110接警平臺,民警看到的用戶呼叫的“一鍵報警”和正常報警的電話並無差別,撥通後報警人仍需要在電話中報告所在地、車牌信息等相關信息,還不如直接報警來的簡單。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諸多安全問題的根源在於滴滴對於司機監管的不到位,很多網友反映在使用滴滴的過程中,因為司機蠻橫的態度,導致使用感極差,甚至有的滴滴司機就揚言:“歡迎投訴”,毫不理會滴滴的投訴機制。滴滴的這種低效的反饋機制無形中成為不規範甚至違法行為“保護傘”,監管被輕視,這是對規則最大的侮辱。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的亂象不止於此,派單上是否存在違規操作也是其被質疑的重點。有網友曝光,派單時滴滴存在給用戶指派貴价車型的現象,而相對價格較低的車型經常“供不應求”,要打到車只能選擇多花錢。這種派單窘境不只是在乘客身上發生,入駐滴滴出行的出租車司機也表示被滴滴的派單邏輯“套路”。有出租車司機告訴汽車頭條APP:“我們在平臺上接單,他們滴滴不賺錢,所以不願意把大單給我們,都給私家車了,他們好按比例收錢,我們拿到的都是小活。”


"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近日,據官方透露,滴滴出行網約車開放平臺在廣州正式上線,該開放平臺接入如祺出行,用戶可以使用“同時呼叫”一鍵呼叫滴滴平臺和如祺出行平臺的車輛,此後也將會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滴滴出行,為用戶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服務。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出行作為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大家並不陌生,但這如祺出行是何許人也?公開信息顯示,如祺出行是由廣汽集團旗下的移動出行品牌,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均斥金投資如祺出行,投資總額逾1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率先在廣州推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與滴滴出行不同,如祺出行是由傳統車企推出的出行品牌,此次牽手是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合作,雖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似乎也反應了出行市場上的一些信號。

盈利倒逼出行變革

日前,美國貝恩諮詢公司發佈了《2019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出行市場曾有過三年發展狂潮,在2018年開始走下坡路,整體投資縮水48%,趨勢逐漸趨緩,在細分類別中,網約車、共享單車以及B2C共享汽車均面臨窘境。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2018年網約車行業年增長率降至25%,投資規模也銳減90%,相比此前的瘋狂投資,市場發展從加劇擴張逐步轉變為入局企業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出行平臺滴滴、Uber和Lyft均未實現盈利。正因如此,今年網約車市場更加趨於冷靜。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Lyft作為第一家上市的網約車平臺,二季度同比大增的不僅僅是營收,虧損也相伴而行出現持續增長。根據Lyft財報顯示,Lyft二季度營收8.673億美元,同比增長72%,超出市場預期8.09億美元;當然,與營收相伴而行的虧損也是驚人的,Lyft二季度淨虧損6.44億美元,較去年的1.789億美元增長“毫不落後”。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Uber境況也不樂觀,Lyft的營收超出預期,那麼Uber超出預期的就是虧損了。公開的財報顯示,Uber二季度營收為3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二季度淨虧損創新高達到52.36億美元,超出預期的52.25億美元,與同期8.78億美元相比,Uber的虧損著實令人膽寒。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中國作為全球網約車的最大市場,滴滴出行在中國網約車市場上呈現出一家獨大的局勢,佔據市場91%的份額,其餘的9%則被美團、首汽、曹操、神州、易道等網約車平臺平分,而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不能利於網約車市場的良性發展,因此求變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網約車市場可以大致分為兩大模式陣營,一個是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另一類則是以首汽約車或曹操專車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或租賃公司。滴滴出行是典型的C2C模式,私家車資源整合再利用,但是安全和服務問題受限較大;而首汽約車、曹操專車這種則屬於B2C模式,廠商面對用戶,在專業度上會更勝一籌,並且節約企業購車成本,還可以在車市寒冬中消化一部分銷量壓力。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對於網約車來說,企業求變心切,在網約車市場出現整體下行趨勢的時候,“抱團取暖”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對於互聯網出身的滴滴出行來說,與傳統車企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運營規模短板,儘快實現盈利。

聚合成出行新潮流

什麼是聚合模式,即用戶可以在網約車平臺一鍵呼叫到多個不同網約車服務平臺的車輛,增加打車服務種類。

4月26日,美團打車在南京、上海上線“聚合模式”,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出行服務商;5月新增蘇州、杭州、溫州、寧波、天津、重慶、西安、成都、鄭州、武漢、深圳、長沙、合肥、昆明、廣州15個城市;6月再次增設青島、無錫、太原、東莞、佛山、福州、廈門、北京、大連、哈爾濱10個試點城市。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美團汽車的聚合模式很快“引燃”昔日對手滴滴,今年5月滴滴在成都接入同程旗下的秒走打車,7月,滴滴正式宣佈推出網約車開放平臺,8月接入如祺出行,並表示今後將會陸陸續續接入更多的第三方出行服務商。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其實,滴滴出行早有開展聚合模式的打算,去年4月,滴滴就與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在北京成立了“洪流聯盟”,提出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12月,滴滴出行宣佈升級調整組織架構,將會成立開放平臺部,探索開放平臺模式。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事實上,聚合模式的參與者也不僅僅是美團和滴滴兩家,此前高德地圖、哈囉出行等平臺就已經入局。但是,美團和滴滴出行之所以受矚目,一方面來自於兩者網約車經營模式以及屬性方面存在相似性;另一方面來自於兩者從相互涉足對方領域開始到補貼戰再到如今的“聚合之爭”,一直是老對手,所以近期前後開放平臺自然會引起公眾關注。

從切身感受來說,在用車高峰時段,一鍵呼叫到多個平臺的網約車,增加車流量的同時省去了用戶安裝多個軟件的麻煩,大大提升了打車效率。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但是,“兩兄弟”一起出現的時候也並不都是“好事”,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在對網約車監管平臺實時訂單數據和平臺派單情況進行抽查時,發現違規操作,執法部門對涉事的美團、滴滴累計開出了153萬元和570萬元的罰單。官方表示,對於違法違規行為切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上海交通執法部門將提請通信管理部門,根據執法檢查情況依法處置直至做出暫停發佈、下架App或停止互聯網服務等處罰。罰單的背後是雙方面的夾擊,一方面是出於安全考慮的規定,一方面是迎合市場的需求。

亂象層出,安全問題誰來管?

對於滴滴來說,最近出的亂子可真不少,似乎每每討論起網約車,就會說到滴滴,一說到滴滴就是一片聲討過後的左右為難。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推出了的“一鍵報警”功能,有媒體曝出,新功能效果雞肋,乘客的信息並不會直接轉接110接警平臺,民警看到的用戶呼叫的“一鍵報警”和正常報警的電話並無差別,撥通後報警人仍需要在電話中報告所在地、車牌信息等相關信息,還不如直接報警來的簡單。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諸多安全問題的根源在於滴滴對於司機監管的不到位,很多網友反映在使用滴滴的過程中,因為司機蠻橫的態度,導致使用感極差,甚至有的滴滴司機就揚言:“歡迎投訴”,毫不理會滴滴的投訴機制。滴滴的這種低效的反饋機制無形中成為不規範甚至違法行為“保護傘”,監管被輕視,這是對規則最大的侮辱。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滴滴的亂象不止於此,派單上是否存在違規操作也是其被質疑的重點。有網友曝光,派單時滴滴存在給用戶指派貴价車型的現象,而相對價格較低的車型經常“供不應求”,要打到車只能選擇多花錢。這種派單窘境不只是在乘客身上發生,入駐滴滴出行的出租車司機也表示被滴滴的派單邏輯“套路”。有出租車司機告訴汽車頭條APP:“我們在平臺上接單,他們滴滴不賺錢,所以不願意把大單給我們,都給私家車了,他們好按比例收錢,我們拿到的都是小活。”


傳統車企出行公司接入滴滴,為“流量”埋下安全隱患值嗎?


形同虛設的監督機制、按利分配的訂單派發、毫無效率的一鍵報警,滴滴平臺在自營時的大多數老問題都沒能得到有效解決。如今,諸多傳統汽車出行公司以及地方性出行APP為了“流量”向滴滴靠攏,滴滴為擴大營收也願意“開放”平臺,但滴滴司機加上大量出行公司接入,方便用戶的同時也讓亂象滋生。聚合模式下,滴滴如何確保用戶安全、維護平臺忠誠度成為“新”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