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的苗期管理,這6點不得不看'

玉米 蚜蟲 薊馬 農民 化學 多彩壽光 2019-09-03
"

夏玉米從出苗到拔節這一階段為苗期,一般歷時25天左右,該時期玉米的生長特點是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根系生長迅速。此期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是促進根系生長髮育,達到苗全、苗勻、苗壯、苗齊,為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管理措施上要突出抓好以下6點:

一、查苗補苗

玉米播種以後,常因種子質量或播種質量不高,或墒情差及蟲、鼠危害造成缺苗斷壟。因此,要在玉米出苗後立即進行查苗補苗。對於缺苗嚴重的,要浸種催芽補種,以促進早出苗,缺苗不太嚴重的,可進行補栽,移栽要在下午或陰天進行,這樣有利於返苗,提高成活率。

"

夏玉米從出苗到拔節這一階段為苗期,一般歷時25天左右,該時期玉米的生長特點是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根系生長迅速。此期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是促進根系生長髮育,達到苗全、苗勻、苗壯、苗齊,為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管理措施上要突出抓好以下6點:

一、查苗補苗

玉米播種以後,常因種子質量或播種質量不高,或墒情差及蟲、鼠危害造成缺苗斷壟。因此,要在玉米出苗後立即進行查苗補苗。對於缺苗嚴重的,要浸種催芽補種,以促進早出苗,缺苗不太嚴重的,可進行補栽,移栽要在下午或陰天進行,這樣有利於返苗,提高成活率。

夏玉米的苗期管理,這6點不得不看

二、中耕滅茬

中耕可剷除根茬,消滅雜草,疏鬆土壤,散墒、保墒,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加速有機質分解,增加土壤養分,並且可以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抗旱、抗倒伏能力,促進幼苗健壯生長。

夏玉米苗期一般中耕2~3次,並掌握“行間深,苗旁淺”的原則,第一次在定苗前進行,中耕要淺,深度3~5釐米為宜,第二次、第三次在定苗至拔節期進行,中耕要深,深度以10釐米左右為宜。

三、間苗定苗

夏玉米生長速度快,若不及時間苗,幼苗擁擠,相互遮光,爭奪水分和養分,農諺有“苗荒惡於草荒”的說法。定苗密度掌握高肥地走上限,中肥地走下限的原則,定苗時缺苗處要留雙株,要去掉弱苗、小苗、病苗,留大小一致的健壯苗,定苗要在晴天下午進行,因病苗、蟲咬苗及發育不良的幼苗經中午日晒易萎蔫,便於識別。

四、化學除草

夏玉米苗期正值高溫、多雨季節,田間雜草發生量大,嚴重影響玉米的生長,化學除草省工、省時、效果好,深受農民的歡迎。

在播種後出苗前每畝用40%乙阿合劑200毫升,或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對水50公斤均勻噴灑地面。玉米苗後3~5葉時,每畝用玉農樂(4%煙嘧磺隆)60毫升加38%莠去津100毫升,對水30公斤定向雜草噴霧。

"

夏玉米從出苗到拔節這一階段為苗期,一般歷時25天左右,該時期玉米的生長特點是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根系生長迅速。此期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是促進根系生長髮育,達到苗全、苗勻、苗壯、苗齊,為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管理措施上要突出抓好以下6點:

一、查苗補苗

玉米播種以後,常因種子質量或播種質量不高,或墒情差及蟲、鼠危害造成缺苗斷壟。因此,要在玉米出苗後立即進行查苗補苗。對於缺苗嚴重的,要浸種催芽補種,以促進早出苗,缺苗不太嚴重的,可進行補栽,移栽要在下午或陰天進行,這樣有利於返苗,提高成活率。

夏玉米的苗期管理,這6點不得不看

二、中耕滅茬

中耕可剷除根茬,消滅雜草,疏鬆土壤,散墒、保墒,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加速有機質分解,增加土壤養分,並且可以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抗旱、抗倒伏能力,促進幼苗健壯生長。

夏玉米苗期一般中耕2~3次,並掌握“行間深,苗旁淺”的原則,第一次在定苗前進行,中耕要淺,深度3~5釐米為宜,第二次、第三次在定苗至拔節期進行,中耕要深,深度以10釐米左右為宜。

三、間苗定苗

夏玉米生長速度快,若不及時間苗,幼苗擁擠,相互遮光,爭奪水分和養分,農諺有“苗荒惡於草荒”的說法。定苗密度掌握高肥地走上限,中肥地走下限的原則,定苗時缺苗處要留雙株,要去掉弱苗、小苗、病苗,留大小一致的健壯苗,定苗要在晴天下午進行,因病苗、蟲咬苗及發育不良的幼苗經中午日晒易萎蔫,便於識別。

四、化學除草

夏玉米苗期正值高溫、多雨季節,田間雜草發生量大,嚴重影響玉米的生長,化學除草省工、省時、效果好,深受農民的歡迎。

在播種後出苗前每畝用40%乙阿合劑200毫升,或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對水50公斤均勻噴灑地面。玉米苗後3~5葉時,每畝用玉農樂(4%煙嘧磺隆)60毫升加38%莠去津100毫升,對水30公斤定向雜草噴霧。

夏玉米的苗期管理,這6點不得不看

五、追施苗肥

夏玉米大都是麥壟點種或鐵茬播種,沒有施用底肥,因此,苗期追肥對培育壯苗非常重要。全部磷肥、鉀肥、鋅肥及1/3的氮肥在定苗前後(5~6葉)一次施入,一般每畝施五氧化二磷5~7公斤,氧化鉀8~10公斤,純氮5~6公斤,硫酸鋅1~1.5公斤。

六、防治蟲害

玉米苗期主要害蟲有地老虎、薊馬、蚜蟲等,防治地老虎用2.5%敵殺死800~1000倍液噴灑苗行,或配成0.05%毒砂撒於苗行兩側,對於超過三齡後的幼蟲,可在傍晚撒毒餌誘殺,毒餌配製方法是:40.7%樂斯本或90%晶體敵百蟲50克,加水500克,拌炒香的麩皮或棉餅5公斤,每畝用毒餌2.5~3公斤,於傍晚順壟撒施於幼苗附近。防治薊馬、蚜蟲等可用3%啶蟲咪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40%樂果或2.5%敵殺死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