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集體戶的餐桌'

"

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

原創:韓曉秋。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前 言

1968年底,我家二姐插隊。因成員複雜,矛盾重重,三個月後,集體戶解體了,各自住到農民家。兩年半後選調回城,家人感覺她思維都不正常了,常常一個人發呆,一個人坐在房間裡不出來——她是我們家最聰明的,竟然有點痴了,兩年後才恢復正常。

到我插隊時,我母親都要哭死了:“剛好了一個,又下一個了,這日子怎麼過……”那時我發誓:在農村一定好好過日子,不讓家長擔心。後來我們做到了……

"

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

原創:韓曉秋。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前 言

1968年底,我家二姐插隊。因成員複雜,矛盾重重,三個月後,集體戶解體了,各自住到農民家。兩年半後選調回城,家人感覺她思維都不正常了,常常一個人發呆,一個人坐在房間裡不出來——她是我們家最聰明的,竟然有點痴了,兩年後才恢復正常。

到我插隊時,我母親都要哭死了:“剛好了一個,又下一個了,這日子怎麼過……”那時我發誓:在農村一定好好過日子,不讓家長擔心。後來我們做到了……

知青往事:集體戶的餐桌

回憶當年的知青生活,集體戶的吃飯問題是一個大題目,百姓生活,開門7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農村,5件事:柴米油鹽菜——無醋無茶,醬,不是醬油,是農家自制的大醬,在“菜”系列中。

我們集體戶在公社很出名,和我們同一天插隊的同校不同班的集體戶在公社有好幾個,也曾在農閒時互相串門,他們都驚訝於我們戶餐桌上的豐富內容,不無感慨地說:“你們真行,跟你們比,我們就是對付……”

幾十年後,我們仍然可以明確當年我們集體戶大多數人的心態:不論命運把你拋到哪裡,日子總是要過下去的,與其“混日子”,莫不如像模像樣的過下去,不為別的,為了天天牽腸掛肚的父親母親——我們插隊走時,烏蘭浩特五一廣場50輛大卡車,送50個集體戶去農村,每一輛車周圍都是流淚的家長,有哽咽難言的,有默默垂淚的,有邊哭邊千叮嚀萬囑咐的——父母不放心啊!

但圍在我們這輛卡車的家長們很快轉悲為喜:他們發現我們除了和別的同學一樣有行李箱子大網兜之外,竟然還有三大捆帶著泥土的菜秧,茄子,辣椒,西紅柿。馬上有家長誇我們:有過日子的樣子!

到農村第二天早晨,送我們的老師,家長(代表),同學還沒跟車返回,我們已經把這些菜秧栽在了房前屋後。還把帶來的菠菜,生菜,小蔥,小白菜,水蘿蔔等水菜的菜籽種了。

我們又很快在隊裡的幫助下,弄來豆角種,種在分給我們的自留地裡。自留地的玉米已經齊膝,此時在兩棵玉米之間點豆角種正當時:等豆角爬蔓時玉米已經長高,只等去採摘……

當時正值盛夏,溫度高,雨水勤,半個月後餐桌上就有了新鮮疏菜。辣椒是炒的,茄子可蒸可燉可燒,水菜是蘸醬(剛來農村,生產隊下達每家給知青送大醬的任務,最少一二大碗,多者不限,我們很快積到半缸)的,西紅柿入秋後才能吃。

東北地區,早晚溫差大,日照時間久,西紅柿特別甜,成了我們的水果:誰有空都去地裡遛遛,半青不紅的也好吃……來串門的別的大隊的集體戶同學,看到我們餐桌上紫的茄子,綠的菠菜辣椒,紅的水蘿蔔,嫰得出水的小白菜生菜,還以為是生產隊給我們種好的呢。直抱怨:我們就沒攤上這麼好的生產隊,來農村一個月了,還天天吃老鄉家送的大醬伴大餷子粥呢!

當他們知道這是我們自己從城裡帶著菜秧菜籽來農村後種的,都愣了:我們怎麼就沒想到呢?——笑話,你們是誰?我們是誰?跟我們比,你們還得再長兩年心眼子!走時送你們些,邊吃邊反省去吧……

我們集體戶的生活安排,除了得益於我們的戶長楊克強外,我們幾個女生功不可沒。戶裡6個女生,倆外班插入的,始終“兩層皮”,又走得早,對戶裡沒什麼貢獻;大姐信玉華,心思都在“革命工作”上,加之幾個月後就成為大隊婦聯主任,吃了百家飯,對戶裡的事基本不參與;於是,過好日子的任務落在二姐張淑蘭,五妹趙萍和我的身上。

二姐在家是長女,母親常年有病——讀書時去她家,母親永遠坐在炕上。家裡大事小事都是她處理,家庭環境,使二姐早熟併成為過日子好手。五妹父母是雙職工,她是家裡唯一的女孩,命貴身不貴,家務活都拿得起來。我在家有一外號:“能不夠”——家人把趙樹理《三裡灣》里人物外號移植給我,“表揚”我裡裡外外一把手,也是因為倆姐姐離家,母親在街道廠上班,家務歸了我的結果……

我們仨,共同之處是乾淨利索,幹家務活又快又有新點子,(下田我們都不行,有過姐幾個在地頭抱頭嚎啕的事兒,被村民們笑話好幾年……)可以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配合楊克強,把集體戶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東北地區,糧食作物以玉米穀子為主,生產隊種粘穀子,麥子只限於自留,保證過年吃上餃子,農忙時有粘豆包吃了抗餓。疏菜秋冬兩季就是土豆白菜大蘿蔔,還有酸菜。

那時沒有大棚技術,自然沒有返季菜,長長的春天最難過,全靠大醬,下好大醬是一個家庭一年中特別重要的事,我們也不例外。

集體戶第一次下大醬正趕上了我的飯班,重任自然就是我的了,我一點不敢馬虎,在“貧下中農戶長”張嫂子的指點下,挑豆子,泡,潵出鐵豆子(泡不開的死豆),烀熟,火稍大(醬顏色好),上碾子磨成豆泥,摔打成長方形,報紙包好,擱廚房隔板上,從此我經常看著這幾十個紙包發呆:裡面啥樣了?做不成功,這十幾口子吃啥呢?

大約一個月(記不清了,離開農村後再沒做過),又在張嫂子指點下惴惴不安地打開包,裡面硬得像磚頭一樣的醬塊上長滿了綠毛,紙包打開的瞬間有綠粉撲面!我大吃一驚:完了,廢了!張嫂子笑了:傻孩子,這是正常……於是奮力刷,把綠毛刷淨,掰開,裡面流出醬油一樣的東西。張嫂子又驚又喜:這醬發得太好啦!

我還是半信半疑,但絲毫不敢差樣,按豆子比例放鹽,燒兩大鍋開水晾涼,然後(不記得是初八,十八還是二十八,農民講究這個)下到了缸裡。張嫂子最後囑咐我:得勤快,經常打耙,至少一天一次,上面出沫子就撇出來,要不有wu(讀上聲,不知哪個字)味兒……

我牢牢記住這個要領,且臨場發揮:每天兩次打耙,心想多打耙總沒壞處吧——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做出一大缸人人嘖嘖稱讚的大醬,味正,顏色好,是大家一致的評價。一時“韓曉秋下醬好吃”,成為村裡頭版頭條新聞。從此,我成為小隊“名人”,這是小事。我們集體戶青黃不接時桌上永遠有蘸醬菜,野地挖來的,自家園子裡種的,我的心終於回到肚子裡……

生產隊有瓜園(也有果園。我們小隊書記資格老,公社大隊對我們生產隊的多種經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曾有10個工分2.89元的記錄,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為分值貢獻不小,也為我們集體戶餐桌增加了內容。

秋天了,瓜園罷園,能賣的都收了,還有沒熟的生瓜蛋子,快下霜了,沒有熟的機會了。隊裡小喇叭(家家都能收聽)喊:瓜罷園了啊,生瓜隨便摘啦啊……家家戶戶派孩子去撿,我們也不會放過,挎土籃子去撿。一會功夫就弄回一堆。

二姐指揮大家清洗,每個都從中間剖開,挖出裡面的瓤。大家幹活時發現還有熟瓜,順便進肚……洗淨刮瓤後,撒鹽,漬出水份,晾了幾天,二姐從醬缸里弄出半盆醬,把處理過的瓜按進大醬裡……我們雖然在二姐的指導下幹活,但忍不住懷疑:行麼?咱們醃過黃瓜、芥菜疙瘩、卜留克(學名蕪菁甘藍),從來沒有醃過香瓜呀?二姐笑而不語……

大概一週?記不清了,二姐從盆裡夾出幾塊,用水衝了,只見那醃好的瓜片醬紅色,半透明,咬一口,有點脆,有點艮,鹹中略有甜,真是妙不可言,我們齊聲歡呼:“二姐萬歲!”老鄉們聽說,都來嘗,一邊吃一邊後悔:我們撿回家都餵豬了……啊,罵我們呢?誇我們呢?

冬天,土豆收回入窖,生產隊粉房開工了,既外賣,也代加工。生產隊有粉匠,我們從未進去幹過活。有老鄉私下傳授:千萬別去粉房幹活,要不一輩子不想吃粉條……

粉條怎麼做的知道個大概,特別知道的是過幾天就產生一批“黒粉子”——從村頭按戶分配。那天,輪到我們戶領黒粉子。男生力氣大,端回一大盆,粘糊糊的,黒黒的,是漏粉時的次生品。怎麼吃,不知道,就知道是有雜質的澱粉。問了老鄉,知道可以包菜糰子。

任務落在最會做吃的二姐身上。二姐弄好了胡蘿蔔餡兒,開始包了。沒想到這東西極散,根本不成團!趕緊跑後院張嫂子家問,才知道,得燙麵。於是又燙麵,再包,又極粘手……二姐聰明,試著用屜布包住手,手不直接接觸澱粉,成啦!

熱氣蒸騰中掀鍋,哇,透明的菜包子:澱粉熟了是透明的,只是黒,裡面胡蘿蔔餡清清楚楚,煞是好看——有色有香!吃到嘴裡,韌性十足,城裡人連見都沒見過……

因為粉房的存在,我們也每隔一段日子就按戶分回一盆“粉頭子”——即無法晾晒更打不成捆的短粉條,溼的。我們炸一大碗醬,把粉頭子開水焯一下,一人一大碗,別樣“炸醬麵”!

秋天來了,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但吃得好不好,花樣多不多,還得看廚娘的心思。這年暑假後半截,我弟弟來集體戶玩,五妹飯班。

吃完早飯,上工的,當老師的都走了,五妹領我弟弟去自留地掰青苞米,摘豆角;從園子裡抱出一個大窩瓜,摘一盆茄子,準備午飯。弟弟小時跟著哥哥姐姐也有過採摘的經歷,但在農村,是第一次。中午我們回家吃飯,五妹揭鍋:白的玉米(白玉米最香,但產量低,農民糧食不夠吃,不敢種,我們不管,啥好吃種啥)紅的窩瓜,紫的茄子(拌醬當菜):看顏色便食慾大增!一大鍋豬油燉豆角,個個吃得盡興……多年後,弟弟依然記得我們集體戶的“鍋裡五顏六色,從來沒有這樣吃新鮮的糧食疏菜……”

天氣一天天涼了,菜園子也馬上壽終正寢了。還在秧子上的果實不長了,五妹摘下一大筐茄子崽兒,連把兒都不掰,洗淨就上鍋蒸熟。園子裡拔一捆大蒜。新蒜,不必剝皮,拍碎砸成蒜泥加鹽。掰開蒸熟了的小茄子一個肚子裡塞一點蒜泥,然後把油(第一年吃商品糧,有植物油)炸開,潑在碼好在盆裡的茄子上。

三天後,蒜茄子上桌了,茄子是新的,蒜是新的,五妹把別人做的蒜茄子又加油,變成“油茄子”,與眾不同!結果一大盆油茄子,兩天就見底了:不是吃飯時間,個個去拿幾個空口吃,又有把兒,方便極了——五妹的油茄子成了我們的“點心”……

"

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

原創:韓曉秋。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前 言

1968年底,我家二姐插隊。因成員複雜,矛盾重重,三個月後,集體戶解體了,各自住到農民家。兩年半後選調回城,家人感覺她思維都不正常了,常常一個人發呆,一個人坐在房間裡不出來——她是我們家最聰明的,竟然有點痴了,兩年後才恢復正常。

到我插隊時,我母親都要哭死了:“剛好了一個,又下一個了,這日子怎麼過……”那時我發誓:在農村一定好好過日子,不讓家長擔心。後來我們做到了……

知青往事:集體戶的餐桌

回憶當年的知青生活,集體戶的吃飯問題是一個大題目,百姓生活,開門7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農村,5件事:柴米油鹽菜——無醋無茶,醬,不是醬油,是農家自制的大醬,在“菜”系列中。

我們集體戶在公社很出名,和我們同一天插隊的同校不同班的集體戶在公社有好幾個,也曾在農閒時互相串門,他們都驚訝於我們戶餐桌上的豐富內容,不無感慨地說:“你們真行,跟你們比,我們就是對付……”

幾十年後,我們仍然可以明確當年我們集體戶大多數人的心態:不論命運把你拋到哪裡,日子總是要過下去的,與其“混日子”,莫不如像模像樣的過下去,不為別的,為了天天牽腸掛肚的父親母親——我們插隊走時,烏蘭浩特五一廣場50輛大卡車,送50個集體戶去農村,每一輛車周圍都是流淚的家長,有哽咽難言的,有默默垂淚的,有邊哭邊千叮嚀萬囑咐的——父母不放心啊!

但圍在我們這輛卡車的家長們很快轉悲為喜:他們發現我們除了和別的同學一樣有行李箱子大網兜之外,竟然還有三大捆帶著泥土的菜秧,茄子,辣椒,西紅柿。馬上有家長誇我們:有過日子的樣子!

到農村第二天早晨,送我們的老師,家長(代表),同學還沒跟車返回,我們已經把這些菜秧栽在了房前屋後。還把帶來的菠菜,生菜,小蔥,小白菜,水蘿蔔等水菜的菜籽種了。

我們又很快在隊裡的幫助下,弄來豆角種,種在分給我們的自留地裡。自留地的玉米已經齊膝,此時在兩棵玉米之間點豆角種正當時:等豆角爬蔓時玉米已經長高,只等去採摘……

當時正值盛夏,溫度高,雨水勤,半個月後餐桌上就有了新鮮疏菜。辣椒是炒的,茄子可蒸可燉可燒,水菜是蘸醬(剛來農村,生產隊下達每家給知青送大醬的任務,最少一二大碗,多者不限,我們很快積到半缸)的,西紅柿入秋後才能吃。

東北地區,早晚溫差大,日照時間久,西紅柿特別甜,成了我們的水果:誰有空都去地裡遛遛,半青不紅的也好吃……來串門的別的大隊的集體戶同學,看到我們餐桌上紫的茄子,綠的菠菜辣椒,紅的水蘿蔔,嫰得出水的小白菜生菜,還以為是生產隊給我們種好的呢。直抱怨:我們就沒攤上這麼好的生產隊,來農村一個月了,還天天吃老鄉家送的大醬伴大餷子粥呢!

當他們知道這是我們自己從城裡帶著菜秧菜籽來農村後種的,都愣了:我們怎麼就沒想到呢?——笑話,你們是誰?我們是誰?跟我們比,你們還得再長兩年心眼子!走時送你們些,邊吃邊反省去吧……

我們集體戶的生活安排,除了得益於我們的戶長楊克強外,我們幾個女生功不可沒。戶裡6個女生,倆外班插入的,始終“兩層皮”,又走得早,對戶裡沒什麼貢獻;大姐信玉華,心思都在“革命工作”上,加之幾個月後就成為大隊婦聯主任,吃了百家飯,對戶裡的事基本不參與;於是,過好日子的任務落在二姐張淑蘭,五妹趙萍和我的身上。

二姐在家是長女,母親常年有病——讀書時去她家,母親永遠坐在炕上。家裡大事小事都是她處理,家庭環境,使二姐早熟併成為過日子好手。五妹父母是雙職工,她是家裡唯一的女孩,命貴身不貴,家務活都拿得起來。我在家有一外號:“能不夠”——家人把趙樹理《三裡灣》里人物外號移植給我,“表揚”我裡裡外外一把手,也是因為倆姐姐離家,母親在街道廠上班,家務歸了我的結果……

我們仨,共同之處是乾淨利索,幹家務活又快又有新點子,(下田我們都不行,有過姐幾個在地頭抱頭嚎啕的事兒,被村民們笑話好幾年……)可以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配合楊克強,把集體戶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東北地區,糧食作物以玉米穀子為主,生產隊種粘穀子,麥子只限於自留,保證過年吃上餃子,農忙時有粘豆包吃了抗餓。疏菜秋冬兩季就是土豆白菜大蘿蔔,還有酸菜。

那時沒有大棚技術,自然沒有返季菜,長長的春天最難過,全靠大醬,下好大醬是一個家庭一年中特別重要的事,我們也不例外。

集體戶第一次下大醬正趕上了我的飯班,重任自然就是我的了,我一點不敢馬虎,在“貧下中農戶長”張嫂子的指點下,挑豆子,泡,潵出鐵豆子(泡不開的死豆),烀熟,火稍大(醬顏色好),上碾子磨成豆泥,摔打成長方形,報紙包好,擱廚房隔板上,從此我經常看著這幾十個紙包發呆:裡面啥樣了?做不成功,這十幾口子吃啥呢?

大約一個月(記不清了,離開農村後再沒做過),又在張嫂子指點下惴惴不安地打開包,裡面硬得像磚頭一樣的醬塊上長滿了綠毛,紙包打開的瞬間有綠粉撲面!我大吃一驚:完了,廢了!張嫂子笑了:傻孩子,這是正常……於是奮力刷,把綠毛刷淨,掰開,裡面流出醬油一樣的東西。張嫂子又驚又喜:這醬發得太好啦!

我還是半信半疑,但絲毫不敢差樣,按豆子比例放鹽,燒兩大鍋開水晾涼,然後(不記得是初八,十八還是二十八,農民講究這個)下到了缸裡。張嫂子最後囑咐我:得勤快,經常打耙,至少一天一次,上面出沫子就撇出來,要不有wu(讀上聲,不知哪個字)味兒……

我牢牢記住這個要領,且臨場發揮:每天兩次打耙,心想多打耙總沒壞處吧——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做出一大缸人人嘖嘖稱讚的大醬,味正,顏色好,是大家一致的評價。一時“韓曉秋下醬好吃”,成為村裡頭版頭條新聞。從此,我成為小隊“名人”,這是小事。我們集體戶青黃不接時桌上永遠有蘸醬菜,野地挖來的,自家園子裡種的,我的心終於回到肚子裡……

生產隊有瓜園(也有果園。我們小隊書記資格老,公社大隊對我們生產隊的多種經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曾有10個工分2.89元的記錄,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為分值貢獻不小,也為我們集體戶餐桌增加了內容。

秋天了,瓜園罷園,能賣的都收了,還有沒熟的生瓜蛋子,快下霜了,沒有熟的機會了。隊裡小喇叭(家家都能收聽)喊:瓜罷園了啊,生瓜隨便摘啦啊……家家戶戶派孩子去撿,我們也不會放過,挎土籃子去撿。一會功夫就弄回一堆。

二姐指揮大家清洗,每個都從中間剖開,挖出裡面的瓤。大家幹活時發現還有熟瓜,順便進肚……洗淨刮瓤後,撒鹽,漬出水份,晾了幾天,二姐從醬缸里弄出半盆醬,把處理過的瓜按進大醬裡……我們雖然在二姐的指導下幹活,但忍不住懷疑:行麼?咱們醃過黃瓜、芥菜疙瘩、卜留克(學名蕪菁甘藍),從來沒有醃過香瓜呀?二姐笑而不語……

大概一週?記不清了,二姐從盆裡夾出幾塊,用水衝了,只見那醃好的瓜片醬紅色,半透明,咬一口,有點脆,有點艮,鹹中略有甜,真是妙不可言,我們齊聲歡呼:“二姐萬歲!”老鄉們聽說,都來嘗,一邊吃一邊後悔:我們撿回家都餵豬了……啊,罵我們呢?誇我們呢?

冬天,土豆收回入窖,生產隊粉房開工了,既外賣,也代加工。生產隊有粉匠,我們從未進去幹過活。有老鄉私下傳授:千萬別去粉房幹活,要不一輩子不想吃粉條……

粉條怎麼做的知道個大概,特別知道的是過幾天就產生一批“黒粉子”——從村頭按戶分配。那天,輪到我們戶領黒粉子。男生力氣大,端回一大盆,粘糊糊的,黒黒的,是漏粉時的次生品。怎麼吃,不知道,就知道是有雜質的澱粉。問了老鄉,知道可以包菜糰子。

任務落在最會做吃的二姐身上。二姐弄好了胡蘿蔔餡兒,開始包了。沒想到這東西極散,根本不成團!趕緊跑後院張嫂子家問,才知道,得燙麵。於是又燙麵,再包,又極粘手……二姐聰明,試著用屜布包住手,手不直接接觸澱粉,成啦!

熱氣蒸騰中掀鍋,哇,透明的菜包子:澱粉熟了是透明的,只是黒,裡面胡蘿蔔餡清清楚楚,煞是好看——有色有香!吃到嘴裡,韌性十足,城裡人連見都沒見過……

因為粉房的存在,我們也每隔一段日子就按戶分回一盆“粉頭子”——即無法晾晒更打不成捆的短粉條,溼的。我們炸一大碗醬,把粉頭子開水焯一下,一人一大碗,別樣“炸醬麵”!

秋天來了,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但吃得好不好,花樣多不多,還得看廚娘的心思。這年暑假後半截,我弟弟來集體戶玩,五妹飯班。

吃完早飯,上工的,當老師的都走了,五妹領我弟弟去自留地掰青苞米,摘豆角;從園子裡抱出一個大窩瓜,摘一盆茄子,準備午飯。弟弟小時跟著哥哥姐姐也有過採摘的經歷,但在農村,是第一次。中午我們回家吃飯,五妹揭鍋:白的玉米(白玉米最香,但產量低,農民糧食不夠吃,不敢種,我們不管,啥好吃種啥)紅的窩瓜,紫的茄子(拌醬當菜):看顏色便食慾大增!一大鍋豬油燉豆角,個個吃得盡興……多年後,弟弟依然記得我們集體戶的“鍋裡五顏六色,從來沒有這樣吃新鮮的糧食疏菜……”

天氣一天天涼了,菜園子也馬上壽終正寢了。還在秧子上的果實不長了,五妹摘下一大筐茄子崽兒,連把兒都不掰,洗淨就上鍋蒸熟。園子裡拔一捆大蒜。新蒜,不必剝皮,拍碎砸成蒜泥加鹽。掰開蒸熟了的小茄子一個肚子裡塞一點蒜泥,然後把油(第一年吃商品糧,有植物油)炸開,潑在碼好在盆裡的茄子上。

三天後,蒜茄子上桌了,茄子是新的,蒜是新的,五妹把別人做的蒜茄子又加油,變成“油茄子”,與眾不同!結果一大盆油茄子,兩天就見底了:不是吃飯時間,個個去拿幾個空口吃,又有把兒,方便極了——五妹的油茄子成了我們的“點心”……

知青往事:集體戶的餐桌

我們集體戶有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餵豬!知青吃商品糧一年,之後食用油只有一個來源:養豬!我在農村近四年,集體戶一直保持每年兩口豬出欄——年底殺豬,把油熬了裝缸,留下春節留守同學吃的,其餘的分了拿回家;端午節殺一口豬,請全村老少爺們吃一頓後連肉帶骨帶皮一股腦熬了裝缸,是大半年的油水。每殺一口豬便買回一頭充欄,日子過得有條不紊。

我和二姐有一個共同的“毛病”:誰餵豬都不放心,非得自己經手才行。後來我倆默契了:她餵豬我放心,我餵豬她放心……1976年以後,集體戶成員所剩無幾,我倆承擔了做飯餵豬的全部工作,天天分工明確,一個做飯一個餵豬。和鄉親們比,我們的日子更好,農民因為糧食不足,只有年底才殺一口豬。

我們集體戶從開始就定了春節集體回家,按定量帶糧食,平時的個人行為回家不準帶糧,加之兩個在大隊當幹部的吃百家飯,糧食很足,餵豬,成為我們生活質量的保證;也成為我們與鄉親們一直和睦相處的原因,要知道,端午節殺豬,只有我們集體戶(年底家家殺豬),請全村勞動力吃肉,且大塊朵頤,是很奢侈的,所以鄉親們待我們也是極好的。

結語:命運不歸我們把握,在政治浪潮裡,個人的力量無比藐小……但努力把每天的日子過好,自己是可以盡力的。為了自己的生存,為了讓家長放心,我們盡了最大努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