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汽車之家精彩汽車生活] 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繳獲的威利斯,到60年代第一批大規模量產的國產軍車BJ212,再到香港迴歸20週年、建軍90週年閱兵儀式上亮相的BJ80,我國軍用輕型越野車的發展經歷了從繳獲到形成建制、從進口到國產,再到更新換代的歷史征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的前世今生。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90年前的8月1日,隨著南昌城頭一聲槍響,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中國工農革命軍在戰火中誕生了。經過五次反圍剿的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我軍擁有了2萬多輛軍車,這些軍車中,除了美國駐延安觀察團贈送的少量威利斯MB輕型越野車以外,其餘大部分都是繳獲日軍和國民黨軍的戰利品。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1949年3月,黨中央從西柏坡移駐北平,並在西苑機場舉行了閱兵儀式。當時我國還沒有製造汽車的能力,毛澤東主席檢閱部隊時乘坐的是一輛舊威利斯,有人建議換輛好車,以顯示人民軍隊最高統帥的威風,毛主席卻堅持說:“乘坐我們自己軍隊繳獲的戰利品,檢閱英雄的部隊不是更好嗎!”開國大典上,毛主席莊嚴宣佈:“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接下來舉行的閱兵儀式中,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在閱兵總指揮聶榮臻的陪同下,乘坐蘇聯贈送的吉斯110敞篷防彈轎車檢閱了部隊。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1950年,我軍開始從蘇聯進口嘎斯69輕型越野車,同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一行四人乘坐嘎斯69、帶著一輛電臺車,作為先遣人員赴朝抗美。1951年,天津汽車制配廠根據抗美援朝的需要,對美軍威利斯MB輕型越野車進行仿製。同年9月14日,新中國第一輛自己生產的吉普車試製成功。9月19日,該廠又完成了第二輛試製車的生產。這兩輛車後來被當作國慶禮獻給了毛主席和朱老總,但並沒有量產。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1958年,機械工業部向國營456廠(長安機器製造廠)下達了生產輕型越野車的任務。456廠以威利斯M38A1(MD)為基礎,逐個零件反覆測繪仿製,終於在同年5月裝配出第一輛樣車。在經歷了2.5萬公里的道路測試後,該車被命名為“長江46”並定型開始生產。作為我國批量生產的第一款輕型越野車,長江46的動力系統搭載了2.2升直列四缸汽油發動機,最高車速115km/h,百公里油耗13.7升,最大爬坡度30度,車重1150公斤,最大載重量440公斤。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曾有20輛長江46輕型越野車經朝天門碼頭運至北京,作為受閱部隊的引導車參加了國慶10週年閱兵儀式,接受國防部長林彪的檢閱。長江46一直生產到1963年,總共製造了1390輛。另一方面,隨著60年代初中蘇關係的破裂,我國一下子失去了軍用輕型越野車的供應來源,為此,國防科委做出決定:以成功研製出東方紅轎車的北京汽車製造廠為基地打造輕型越野車,以滿足國防建設的需要。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接到任務後,北京汽車製造廠參考蘇聯專家留下的嘎斯69技術資料,結合東方紅(脫胎於蘇聯的伏爾加)的研發經驗,於1961年6月試製出樣車BJ210C。動力方面,該車搭載了2.4升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70馬力,最高車速98km/h。當各項性能指標達到要求並於1963年通過國家鑑定後,北京汽車製造廠立即集中力量,生產了300輛BJ210C,並將它們投入一線部隊試用。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不過,在一次軍委會上,各大軍區司令員集體對BJ210C提出了意見,他們認為BJ210C只有兩個車門,首長上車的時候要把前排座椅放倒才能坐到後面,然後警衛坐前面。假如碰上突襲,首長不能及時上下車,不符合軍隊的實戰需要。為此,北京汽車製造廠在BJ210C基礎上,重新開發了四門輕型越野車BJ212。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BJ212擁有全面超越嘎斯69的性能表現,其動力系統搭載了一臺2.5升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75馬力,最高車速120-130km/h,百公里油耗約14升。經過5萬公里的道路試驗和全國專家的檢驗,1966年上半年,BJ212通過了國家鑑定。很快,第一批十幾輛BJ212正式下線。8月18日,BJ212首次與公眾見面,毛主席乘坐該車接見了紅衛兵。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一時間,所有人都知道了BJ212是毛主席坐過的車,象徵著權力和地位,而該車長達40多年的傳奇歷史也由此展開。1969年1月,BJ212越野指揮車通過審核鑑定,正式進入我軍裝備序列,成為0.5/0.75噸級第一代軍用輕型越野車。在計劃經濟時代,BJ212一直按照國家下達的指標來生產,年產量為5000輛左右,並且只有縣以上級別和團級領導才能配備,是70、80年代最炙手可熱的官車。除軍用、民用以外,BJ212還曾被無償支援給阿爾巴尼亞、越南等國。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1984年國慶35週年閱兵儀式中,BJ212以引導車身份接受了祖國的檢閱。合資公司成立後,從1986年起,北京吉普利用引進技術對BJ212(後更名為BJ2020)進行了產品改進。1999年國慶50週年閱兵儀式上,BJ2020再次以引導車的身份接受檢閱,成為祖國快速發展的見證者。另外,北京吉普原計劃以美國汽車公司CJ系列產品為基礎,採取聯合開發的方法,打造我軍第二代輕型越野車BJ213,遺憾未能成功。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接下來要說的是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319工廠的獵豹汽車,1996年10月, 經解放軍總後勤部批准,7319廠進行改制,並與日本三菱汽車等合資成立了長豐汽車,通過引進三菱帕傑羅技術,經消化、吸收改造成為獵豹輕型越野汽車,自1997年起開始裝備部隊。1999年澳門迴歸祖國時,獵豹汽車當選駐澳第一車。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從2003年江澤民總書記視察國防科技大學官兵;到2008年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南海艦隊、2012年檢閱駐港部隊;再到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乘坐獵豹汽車檢閱海南艦隊官兵、11月5日再次乘坐獵豹汽車檢閱國防科技大官兵,獵豹汽車作為檢閱車,頻繁出現在很多重要的閱兵場合。而“15年閱兵榮耀,三代國家軍政領導人座駕”,也是對獵豹汽車發展歷程的濃縮寫照。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1999年,我軍發出了開發第二代0.5噸/0.75噸級軍用越野車的項目競標邀請書,共有10家汽車生產企業參與競標,競爭十分激烈 。最終,北京吉普憑藉企業的綜合實力在競標中獨自勝出。2002年,軍委批准了總裝備部在北京吉普正式啟動軍用輕型越野車項目的研製工作。經過前後三輪設計修改和連續7年的技術攻關,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冠名為“勇士”的二代軍車在2007年最終定型並裝配部隊。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勇士按不同軸距派生出兩種車身形式即:2600mm軸距、四側門加一後尾門的5乘員設計的車型;2800mm軸距、兩側門加一後尾門的一橫座、兩縱座的8-10乘員設計的車型。二者均為長車頭,裝備FRC硬頂車身、可敞篷、配備軟篷,風窗可前翻;均搭載從日產引進的3.2升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在每分鐘3600轉時輸出功率為138馬力,在每分鐘2000轉時最大扭距313牛·米。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勇士可在零下41℃起動;涉水深度可達80釐米;雙電池、雙油箱、自帶發電機,最長行駛距離超過500公里。其車底可防禦4公斤的TNT當量炸藥的爆炸,車身可防禦5.56mm口徑的步槍子彈在50米範圍內的射擊,車頂則具有預防155mm榴彈爆破擊穿的能力。2009年國慶60週年閱兵儀式中,北汽勇士作為引導車,接受了檢閱。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另一方面,2001年,總裝備部向相關單位發出了研製1.5噸級高機動性越野軍車的競標通知。最終,東風汽車的標書在選型會上獲得了全票通過,被批准立項。2003年,總裝備部與東風汽車簽訂了研製合同。2004年,東風發布了EQ2050概念車,並由總裝備部副部長李安東中將親自命名為“猛士”。在歷經四個批次的改進設計、試製、試驗後,2006年,猛士通過了定型審查,並從2007年開始裝備部隊。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東風猛士,外形與悍馬相似,其擁有長頭、短頭兩大系列,單雙排軟硬頂、溜背軟硬頂、廂式硬頂、高硬頂共8種主要車型。動力方面,猛士標配了東風康明斯的3.9升四缸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152馬力/2700rpm,最大扭矩502牛·米/1500rpm,0~80km/h加速時間26秒,最高車速105km/h,最長行駛距離750km。還可選裝通用V8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通過性方面,東風猛士擁有近70°接近角,離去角45°,縱向通過角31.5°,最小離地間隙410mm,最大爬坡度達到60% 。該車採用了前後雙橫臂螺旋彈簧獨立懸架,懸架動行程比悍馬大12%,通過起伏路面的能力更強。在軍隊提出的15項主要考核指標中,猛士有12項超過了悍馬,另3項與之相當。2009年,東風猛士研製項目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在國慶60週年閱兵中,40臺猛士作為引導車參加了檢閱;在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中,共有105輛猛士亮相,除作為引導車,總裝高機動方隊、武警反恐突擊車方隊、總參信息化方隊和白求恩醫療方隊受閱的主要車輛也為東風猛士系列;而在慶祝建軍90週年受閱車輛裝備中,包括引導車、運兵車、電子偵察車、防護型突擊車和輪式輕型偵察車在內的東風猛士系列越野車,達到了179輛。

北汽/東風 中國軍用輕型越野車歷史回顧

在慶祝香港迴歸20週年、慶祝建軍90週年閱兵中,習近平主席乘坐的檢閱車都是北京BJ80,該車 作為勇士的改進型, 從部隊使用需求出發,經過6輪樣車試製和試驗,總計行駛試驗里程約120萬公里,最終順利定型。BJ80外形與奔馳G級相似,採用了“長城”五孔家族式前臉設計,動力系統搭載了福田康明斯2.8升電控共軌增壓柴油發動機,2016年起全面裝備部隊。

結語:我國軍用輕型越野車經歷了從無到有、從進口到消化改進,從212到獵豹再到勇士、猛士、BJ80的發展歷程。在“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方針政策指引下,以 北汽、東風為代表的有著軍車製造背景的中國汽車品牌,在完成軍車生產任務,助力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同時,也製造、銷售民用SUV,讓普通消費者獲得了“軍工品質”帶來的可靠性保障。(文/汽車之家李伊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