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之憶一悄然興起的邊貿'

"

閒時翻了翻以前的照片,想起了很多年前的越南之行,覺得回憶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旅行了,在越南的國土上我體會到了中越之間的差異,也見證了越南人民的努力奮鬥,每天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前後對比,感慨萬千。

一、悄然興起的邊貿——第一次到芒街

我第一次去越南是一九九一年十月,陪同來廣西考察的總部財務處郭榮處長和趙佔魁副處長從東興到越南的海寧縣芒街考察邊貿,在經過南寧時分公司的陳經理也陪同前往。

從欽州通往東興的公路彎多路窄,雖然是條柏油路,但年久失修,凹凸不平,而且沿途人煙稀少。這裡是十萬大山的邊緣地帶,是電影《英雄虎膽》剿匪故事的發生地,心想這半路上不會出現攔路搶劫的土匪吧?還好一路平安。

北侖河上的中越友誼大橋

東興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與東南亞及美、日、英、法諸國的主要通商口岸,中外商賈雲集,商貿、金融、黃金貿易十分活躍,素有“小香港”之稱。曾於1951年5月至1955年5月隸屬廣西,1955年5月至1965年6月,復歸廣東;1957年東興成為十萬山僮族瑤族自治縣縣治,1958年後為東興各族自治縣的縣城,1965年後又改屬廣西,1978年12月縣治遷往防城鎮後屬於防城各族自治縣下屬鎮。

我們首先來到橫跨北侖河聞名於世的中越友誼橋,俗稱北侖河大橋,該橋始建於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中法戰爭結束後,法國佔領越南芒街,與中國滿清政府協商共同修建從東興通往芒街的北侖河鐵橋,議定由法國負責技術工作及鋼材供應,中國則負責工費與勞力,兩年後大橋建成。日本侵佔越南芒街後一度侵佔東興,此橋失修,當地民眾就臨時架設木樑木板勉強維持交通。1947年9月,東興鎮鎮長李為先提議修復此橋,並做好工程預算報縣政府,但修復計劃終成泡影。

"

閒時翻了翻以前的照片,想起了很多年前的越南之行,覺得回憶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旅行了,在越南的國土上我體會到了中越之間的差異,也見證了越南人民的努力奮鬥,每天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前後對比,感慨萬千。

一、悄然興起的邊貿——第一次到芒街

我第一次去越南是一九九一年十月,陪同來廣西考察的總部財務處郭榮處長和趙佔魁副處長從東興到越南的海寧縣芒街考察邊貿,在經過南寧時分公司的陳經理也陪同前往。

從欽州通往東興的公路彎多路窄,雖然是條柏油路,但年久失修,凹凸不平,而且沿途人煙稀少。這裡是十萬大山的邊緣地帶,是電影《英雄虎膽》剿匪故事的發生地,心想這半路上不會出現攔路搶劫的土匪吧?還好一路平安。

北侖河上的中越友誼大橋

東興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與東南亞及美、日、英、法諸國的主要通商口岸,中外商賈雲集,商貿、金融、黃金貿易十分活躍,素有“小香港”之稱。曾於1951年5月至1955年5月隸屬廣西,1955年5月至1965年6月,復歸廣東;1957年東興成為十萬山僮族瑤族自治縣縣治,1958年後為東興各族自治縣的縣城,1965年後又改屬廣西,1978年12月縣治遷往防城鎮後屬於防城各族自治縣下屬鎮。

我們首先來到橫跨北侖河聞名於世的中越友誼橋,俗稱北侖河大橋,該橋始建於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中法戰爭結束後,法國佔領越南芒街,與中國滿清政府協商共同修建從東興通往芒街的北侖河鐵橋,議定由法國負責技術工作及鋼材供應,中國則負責工費與勞力,兩年後大橋建成。日本侵佔越南芒街後一度侵佔東興,此橋失修,當地民眾就臨時架設木樑木板勉強維持交通。1947年9月,東興鎮鎮長李為先提議修復此橋,並做好工程預算報縣政府,但修復計劃終成泡影。

越南之憶一悄然興起的邊貿

北侖河鐵橋老照片

1956年11月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副總理帶領中國代表團訪問越南後建橋事宜提上日程,雙方商定由中國交通部公路勘察設計院勘察設計,中、越共同投資。大橋為5孔水泥橋,長111米,橋面寬10米,其中兩邊人行道各1.5米,橋兩旁欄杆安裝路燈,概算總投資58.2萬元。大橋於1957年11月17日動工興建,1958年5月25日舉行竣工典禮,由廣東省副省長陳汝棠、越南海寧省主席杜敏共同剪綵。

大橋建成後為發展中越兩國的經濟貿易,運送援越抗美物資起了重要作用。1960年2月19日,越南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到芒街視察時曾從北侖河大橋過境抵東興。同年秋廣東省委書記陶鑄來東興視察時親筆題詞把北侖河友誼大橋改稱為“中越友誼大橋”,後人將其手跡刻上橋頭排樓橫額上。

"

閒時翻了翻以前的照片,想起了很多年前的越南之行,覺得回憶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旅行了,在越南的國土上我體會到了中越之間的差異,也見證了越南人民的努力奮鬥,每天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前後對比,感慨萬千。

一、悄然興起的邊貿——第一次到芒街

我第一次去越南是一九九一年十月,陪同來廣西考察的總部財務處郭榮處長和趙佔魁副處長從東興到越南的海寧縣芒街考察邊貿,在經過南寧時分公司的陳經理也陪同前往。

從欽州通往東興的公路彎多路窄,雖然是條柏油路,但年久失修,凹凸不平,而且沿途人煙稀少。這裡是十萬大山的邊緣地帶,是電影《英雄虎膽》剿匪故事的發生地,心想這半路上不會出現攔路搶劫的土匪吧?還好一路平安。

北侖河上的中越友誼大橋

東興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與東南亞及美、日、英、法諸國的主要通商口岸,中外商賈雲集,商貿、金融、黃金貿易十分活躍,素有“小香港”之稱。曾於1951年5月至1955年5月隸屬廣西,1955年5月至1965年6月,復歸廣東;1957年東興成為十萬山僮族瑤族自治縣縣治,1958年後為東興各族自治縣的縣城,1965年後又改屬廣西,1978年12月縣治遷往防城鎮後屬於防城各族自治縣下屬鎮。

我們首先來到橫跨北侖河聞名於世的中越友誼橋,俗稱北侖河大橋,該橋始建於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中法戰爭結束後,法國佔領越南芒街,與中國滿清政府協商共同修建從東興通往芒街的北侖河鐵橋,議定由法國負責技術工作及鋼材供應,中國則負責工費與勞力,兩年後大橋建成。日本侵佔越南芒街後一度侵佔東興,此橋失修,當地民眾就臨時架設木樑木板勉強維持交通。1947年9月,東興鎮鎮長李為先提議修復此橋,並做好工程預算報縣政府,但修復計劃終成泡影。

越南之憶一悄然興起的邊貿

北侖河鐵橋老照片

1956年11月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副總理帶領中國代表團訪問越南後建橋事宜提上日程,雙方商定由中國交通部公路勘察設計院勘察設計,中、越共同投資。大橋為5孔水泥橋,長111米,橋面寬10米,其中兩邊人行道各1.5米,橋兩旁欄杆安裝路燈,概算總投資58.2萬元。大橋於1957年11月17日動工興建,1958年5月25日舉行竣工典禮,由廣東省副省長陳汝棠、越南海寧省主席杜敏共同剪綵。

大橋建成後為發展中越兩國的經濟貿易,運送援越抗美物資起了重要作用。1960年2月19日,越南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到芒街視察時曾從北侖河大橋過境抵東興。同年秋廣東省委書記陶鑄來東興視察時親筆題詞把北侖河友誼大橋改稱為“中越友誼大橋”,後人將其手跡刻上橋頭排樓橫額上。

越南之憶一悄然興起的邊貿

站在中越友誼大橋斷橋邊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1979年2月30日此橋被炸燬,同年8月19日凌晨大橋再次被炸,越方一側的橋樑全部垮塌在河水中。現在戰事雖然平息,但大橋仍未修復,我走到大橋的斷塌處,只見北侖河對岸的越南芒街一片荒蕪,靠橋頭的地方只剩下廢棄的樓房,雜草灌木長得比人還高,邊民說那是越南人自毀的,現在還埋有地雷。而我方北侖河畔的老建築也還留有戰爭的痕跡,面河的牆上密密麻麻、深淺不一的彈坑就是被越方槍擊造成的。戰爭無情,還是和平年代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