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0年代初期,中國青年黨創始人之一的李璜在上海四馬路美麗川菜館宴請徐悲鴻、梁實秋等眾多賓客,席上有一道蠔油豆腐。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已是暮年的梁實秋卻仍記憶猶新。他說:“蠔油豆腐用頭號大盤,上面平鋪香嫩豆腐,一片片地像瓦壟然,整齊端正,黃澄澄的稀溜溜的蠔油汁灑在上面亮晶晶的。此後數十年間吃過無數次川菜,不曾再遇此一傑作。”

已故老報人周劭曾在文章中回憶:老上海時期的四馬路上有許多報社、書局,報人和編輯下班後常常直奔四馬路上的酒家,燙黃酒數壺,選定鐵絲籠裡那隻橫爬的大閘蟹,令酒保即煮後大啖。吃過再換一家,最後在王寶和坐定,此前都只是彩排,只有在王寶和才算正式開演,因為王寶和的大閘蟹和黃酒都是最最上乘的……

"

1930年代初期,中國青年黨創始人之一的李璜在上海四馬路美麗川菜館宴請徐悲鴻、梁實秋等眾多賓客,席上有一道蠔油豆腐。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已是暮年的梁實秋卻仍記憶猶新。他說:“蠔油豆腐用頭號大盤,上面平鋪香嫩豆腐,一片片地像瓦壟然,整齊端正,黃澄澄的稀溜溜的蠔油汁灑在上面亮晶晶的。此後數十年間吃過無數次川菜,不曾再遇此一傑作。”

已故老報人周劭曾在文章中回憶:老上海時期的四馬路上有許多報社、書局,報人和編輯下班後常常直奔四馬路上的酒家,燙黃酒數壺,選定鐵絲籠裡那隻橫爬的大閘蟹,令酒保即煮後大啖。吃過再換一家,最後在王寶和坐定,此前都只是彩排,只有在王寶和才算正式開演,因為王寶和的大閘蟹和黃酒都是最最上乘的……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大作家鄭振鐸與妻子高君箴十分恩愛。為了讓妻子吃到最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每年大閘蟹上市的日子,鄭振鐸都會陪同妻子一起去到四馬路的王寶和酒樓,一切按照妻子的心意安排妥當之後,自己便去附近逛逛舊書店消磨時間,過後再去酒樓接回妻子,兩人的四馬路之行各有目的,卻也各取所需,十分和諧……

"

1930年代初期,中國青年黨創始人之一的李璜在上海四馬路美麗川菜館宴請徐悲鴻、梁實秋等眾多賓客,席上有一道蠔油豆腐。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已是暮年的梁實秋卻仍記憶猶新。他說:“蠔油豆腐用頭號大盤,上面平鋪香嫩豆腐,一片片地像瓦壟然,整齊端正,黃澄澄的稀溜溜的蠔油汁灑在上面亮晶晶的。此後數十年間吃過無數次川菜,不曾再遇此一傑作。”

已故老報人周劭曾在文章中回憶:老上海時期的四馬路上有許多報社、書局,報人和編輯下班後常常直奔四馬路上的酒家,燙黃酒數壺,選定鐵絲籠裡那隻橫爬的大閘蟹,令酒保即煮後大啖。吃過再換一家,最後在王寶和坐定,此前都只是彩排,只有在王寶和才算正式開演,因為王寶和的大閘蟹和黃酒都是最最上乘的……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大作家鄭振鐸與妻子高君箴十分恩愛。為了讓妻子吃到最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每年大閘蟹上市的日子,鄭振鐸都會陪同妻子一起去到四馬路的王寶和酒樓,一切按照妻子的心意安排妥當之後,自己便去附近逛逛舊書店消磨時間,過後再去酒樓接回妻子,兩人的四馬路之行各有目的,卻也各取所需,十分和諧……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如今的福州路,在舊上海時期被稱為四馬路。四馬路上多為百年老店,每一家店都有著大大小小的故事。

當時的四馬路,兩邊的報社、書局、印刷局鱗次櫛比,文人墨客相聚於此,大文豪茅盾、葉聖陶都曾在此工作過,巴金的《家》、郭沫若翻譯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也是在此出版,還有陳獨秀在此創辦了《新青年》,影響了一大批愛國志士。

"

1930年代初期,中國青年黨創始人之一的李璜在上海四馬路美麗川菜館宴請徐悲鴻、梁實秋等眾多賓客,席上有一道蠔油豆腐。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已是暮年的梁實秋卻仍記憶猶新。他說:“蠔油豆腐用頭號大盤,上面平鋪香嫩豆腐,一片片地像瓦壟然,整齊端正,黃澄澄的稀溜溜的蠔油汁灑在上面亮晶晶的。此後數十年間吃過無數次川菜,不曾再遇此一傑作。”

已故老報人周劭曾在文章中回憶:老上海時期的四馬路上有許多報社、書局,報人和編輯下班後常常直奔四馬路上的酒家,燙黃酒數壺,選定鐵絲籠裡那隻橫爬的大閘蟹,令酒保即煮後大啖。吃過再換一家,最後在王寶和坐定,此前都只是彩排,只有在王寶和才算正式開演,因為王寶和的大閘蟹和黃酒都是最最上乘的……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大作家鄭振鐸與妻子高君箴十分恩愛。為了讓妻子吃到最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每年大閘蟹上市的日子,鄭振鐸都會陪同妻子一起去到四馬路的王寶和酒樓,一切按照妻子的心意安排妥當之後,自己便去附近逛逛舊書店消磨時間,過後再去酒樓接回妻子,兩人的四馬路之行各有目的,卻也各取所需,十分和諧……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如今的福州路,在舊上海時期被稱為四馬路。四馬路上多為百年老店,每一家店都有著大大小小的故事。

當時的四馬路,兩邊的報社、書局、印刷局鱗次櫛比,文人墨客相聚於此,大文豪茅盾、葉聖陶都曾在此工作過,巴金的《家》、郭沫若翻譯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也是在此出版,還有陳獨秀在此創辦了《新青年》,影響了一大批愛國志士。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拐進四馬路的小巷子裡,卻又是另一派光景。除了書卷香,四馬路還暗暗漂浮著濃厚的脂粉氣。煙花柳巷、風花雪月也是四馬路的標籤。當時的四馬路也是上海最著名的紅燈區,一段段風流傳說在這裡悄聲開始,一場場美夢在這裡悄然破碎。

當然,作為福州路的前身,四馬路更是能體現上海飲食文化的一條路。舊上海還有一道獨特的夜市風景線——宵夜飲食,是粵菜館的支派。午夜時分,一班人馬在笙歌娛樂之後,飢腸轆轆,便想尋一處裹腹,徑直走進了那些還亮著燈的粵菜宵夜館內。這種宵夜館冷盆、熱炒、酒水小菜一應俱全,是談天說地的絕佳場所。

時光流轉,當時人頭攢動的宵夜菜館有的已關門謝場,成為回憶中的過去時,有的幾度易址,生意高升,在上海這個大都市站穩了腳跟,做的風生水起,勢頭大勝。

那時,舊上海小有名氣的宵夜菜館有九家。如今做得最好的,便是人盡皆知的杏花樓了。

"

1930年代初期,中國青年黨創始人之一的李璜在上海四馬路美麗川菜館宴請徐悲鴻、梁實秋等眾多賓客,席上有一道蠔油豆腐。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已是暮年的梁實秋卻仍記憶猶新。他說:“蠔油豆腐用頭號大盤,上面平鋪香嫩豆腐,一片片地像瓦壟然,整齊端正,黃澄澄的稀溜溜的蠔油汁灑在上面亮晶晶的。此後數十年間吃過無數次川菜,不曾再遇此一傑作。”

已故老報人周劭曾在文章中回憶:老上海時期的四馬路上有許多報社、書局,報人和編輯下班後常常直奔四馬路上的酒家,燙黃酒數壺,選定鐵絲籠裡那隻橫爬的大閘蟹,令酒保即煮後大啖。吃過再換一家,最後在王寶和坐定,此前都只是彩排,只有在王寶和才算正式開演,因為王寶和的大閘蟹和黃酒都是最最上乘的……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大作家鄭振鐸與妻子高君箴十分恩愛。為了讓妻子吃到最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每年大閘蟹上市的日子,鄭振鐸都會陪同妻子一起去到四馬路的王寶和酒樓,一切按照妻子的心意安排妥當之後,自己便去附近逛逛舊書店消磨時間,過後再去酒樓接回妻子,兩人的四馬路之行各有目的,卻也各取所需,十分和諧……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如今的福州路,在舊上海時期被稱為四馬路。四馬路上多為百年老店,每一家店都有著大大小小的故事。

當時的四馬路,兩邊的報社、書局、印刷局鱗次櫛比,文人墨客相聚於此,大文豪茅盾、葉聖陶都曾在此工作過,巴金的《家》、郭沫若翻譯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也是在此出版,還有陳獨秀在此創辦了《新青年》,影響了一大批愛國志士。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拐進四馬路的小巷子裡,卻又是另一派光景。除了書卷香,四馬路還暗暗漂浮著濃厚的脂粉氣。煙花柳巷、風花雪月也是四馬路的標籤。當時的四馬路也是上海最著名的紅燈區,一段段風流傳說在這裡悄聲開始,一場場美夢在這裡悄然破碎。

當然,作為福州路的前身,四馬路更是能體現上海飲食文化的一條路。舊上海還有一道獨特的夜市風景線——宵夜飲食,是粵菜館的支派。午夜時分,一班人馬在笙歌娛樂之後,飢腸轆轆,便想尋一處裹腹,徑直走進了那些還亮著燈的粵菜宵夜館內。這種宵夜館冷盆、熱炒、酒水小菜一應俱全,是談天說地的絕佳場所。

時光流轉,當時人頭攢動的宵夜菜館有的已關門謝場,成為回憶中的過去時,有的幾度易址,生意高升,在上海這個大都市站穩了腳跟,做的風生水起,勢頭大勝。

那時,舊上海小有名氣的宵夜菜館有九家。如今做得最好的,便是人盡皆知的杏花樓了。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一、虹口老街上的“杏花初開”

1883年9月28日,上海《申報》中的某個版面,刊登了這樣一條消息。

杏花樓啟:

啟生昌號向在虹口開設番菜,歷經多年,遠近馳名。現遷四馬路,改名杏花樓。擇於九月初四日開張。……荷蒙仕商惠顧,誠恐未及周知,用登申報。

就這樣,原本設在“虹口老大橋直街第三號門”的“生昌號”番菜館搖身一變,成為了開在四馬路343號的杏花樓。上海人或許從老一輩那兒聽說過“吃在四馬路”的諺語,當時四馬路上的餐飲大多是廣州人開的,因此四馬路也是許多好甜口食客的天堂。

"

1930年代初期,中國青年黨創始人之一的李璜在上海四馬路美麗川菜館宴請徐悲鴻、梁實秋等眾多賓客,席上有一道蠔油豆腐。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已是暮年的梁實秋卻仍記憶猶新。他說:“蠔油豆腐用頭號大盤,上面平鋪香嫩豆腐,一片片地像瓦壟然,整齊端正,黃澄澄的稀溜溜的蠔油汁灑在上面亮晶晶的。此後數十年間吃過無數次川菜,不曾再遇此一傑作。”

已故老報人周劭曾在文章中回憶:老上海時期的四馬路上有許多報社、書局,報人和編輯下班後常常直奔四馬路上的酒家,燙黃酒數壺,選定鐵絲籠裡那隻橫爬的大閘蟹,令酒保即煮後大啖。吃過再換一家,最後在王寶和坐定,此前都只是彩排,只有在王寶和才算正式開演,因為王寶和的大閘蟹和黃酒都是最最上乘的……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大作家鄭振鐸與妻子高君箴十分恩愛。為了讓妻子吃到最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每年大閘蟹上市的日子,鄭振鐸都會陪同妻子一起去到四馬路的王寶和酒樓,一切按照妻子的心意安排妥當之後,自己便去附近逛逛舊書店消磨時間,過後再去酒樓接回妻子,兩人的四馬路之行各有目的,卻也各取所需,十分和諧……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如今的福州路,在舊上海時期被稱為四馬路。四馬路上多為百年老店,每一家店都有著大大小小的故事。

當時的四馬路,兩邊的報社、書局、印刷局鱗次櫛比,文人墨客相聚於此,大文豪茅盾、葉聖陶都曾在此工作過,巴金的《家》、郭沫若翻譯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也是在此出版,還有陳獨秀在此創辦了《新青年》,影響了一大批愛國志士。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拐進四馬路的小巷子裡,卻又是另一派光景。除了書卷香,四馬路還暗暗漂浮著濃厚的脂粉氣。煙花柳巷、風花雪月也是四馬路的標籤。當時的四馬路也是上海最著名的紅燈區,一段段風流傳說在這裡悄聲開始,一場場美夢在這裡悄然破碎。

當然,作為福州路的前身,四馬路更是能體現上海飲食文化的一條路。舊上海還有一道獨特的夜市風景線——宵夜飲食,是粵菜館的支派。午夜時分,一班人馬在笙歌娛樂之後,飢腸轆轆,便想尋一處裹腹,徑直走進了那些還亮著燈的粵菜宵夜館內。這種宵夜館冷盆、熱炒、酒水小菜一應俱全,是談天說地的絕佳場所。

時光流轉,當時人頭攢動的宵夜菜館有的已關門謝場,成為回憶中的過去時,有的幾度易址,生意高升,在上海這個大都市站穩了腳跟,做的風生水起,勢頭大勝。

那時,舊上海小有名氣的宵夜菜館有九家。如今做得最好的,便是人盡皆知的杏花樓了。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一、虹口老街上的“杏花初開”

1883年9月28日,上海《申報》中的某個版面,刊登了這樣一條消息。

杏花樓啟:

啟生昌號向在虹口開設番菜,歷經多年,遠近馳名。現遷四馬路,改名杏花樓。擇於九月初四日開張。……荷蒙仕商惠顧,誠恐未及周知,用登申報。

就這樣,原本設在“虹口老大橋直街第三號門”的“生昌號”番菜館搖身一變,成為了開在四馬路343號的杏花樓。上海人或許從老一輩那兒聽說過“吃在四馬路”的諺語,當時四馬路上的餐飲大多是廣州人開的,因此四馬路也是許多好甜口食客的天堂。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據說,杏花樓的創辦者是一個叫“勝仔”的廣東人,最初的杏花樓只是個一開間門面的夜宵店,為深夜覓食的行人提供些廣東甜品和粥。白天就賣些廣州風味的小吃菜點,雖然生意不錯,名氣卻不大。杏花樓易址後,兩個叫洪吉如、陳勝芳的廣東人盤下了小店,並在民國初期進行了擴建。1886年7月12日的《申報》這樣寫道:“四馬路杏花樓酒肆茶兼中外烹飪絕佳常盈利市三倍。”當時的杏花樓,已在鄰里間小有名氣,生意也日益火爆了起來。

二、四馬路上的“杏花綻放“

上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可謂是杏花樓的黃金時期。大大小小賓客宴請之地,總少不了杏花樓的影子。杏花樓出品的粵菜、臘味、龍鳳禮餅等都堪稱一絕。

而杏花樓,也漸漸成了上流人士宴請賓客,接風洗塵的絕佳之地。1930年3月25日的《申報》有寫:

“上海市長吳鐵城、於各要人送別王院長之後,於昨日中午,特假四馬路杏花樓,設宴招待……等商界領袖作陪。”

當時,任國民黨上海市市長的吳鐵城,因為來自廣東,因此十分喜愛杏花樓的粵菜,成為了杏花樓的一枚常客。吳鐵城每次宴請賓客,都要設在四樓的“船廳”。以致後來的食客們也紛紛跟風效仿,選擇在四樓設宴。

"

1930年代初期,中國青年黨創始人之一的李璜在上海四馬路美麗川菜館宴請徐悲鴻、梁實秋等眾多賓客,席上有一道蠔油豆腐。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已是暮年的梁實秋卻仍記憶猶新。他說:“蠔油豆腐用頭號大盤,上面平鋪香嫩豆腐,一片片地像瓦壟然,整齊端正,黃澄澄的稀溜溜的蠔油汁灑在上面亮晶晶的。此後數十年間吃過無數次川菜,不曾再遇此一傑作。”

已故老報人周劭曾在文章中回憶:老上海時期的四馬路上有許多報社、書局,報人和編輯下班後常常直奔四馬路上的酒家,燙黃酒數壺,選定鐵絲籠裡那隻橫爬的大閘蟹,令酒保即煮後大啖。吃過再換一家,最後在王寶和坐定,此前都只是彩排,只有在王寶和才算正式開演,因為王寶和的大閘蟹和黃酒都是最最上乘的……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大作家鄭振鐸與妻子高君箴十分恩愛。為了讓妻子吃到最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每年大閘蟹上市的日子,鄭振鐸都會陪同妻子一起去到四馬路的王寶和酒樓,一切按照妻子的心意安排妥當之後,自己便去附近逛逛舊書店消磨時間,過後再去酒樓接回妻子,兩人的四馬路之行各有目的,卻也各取所需,十分和諧……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如今的福州路,在舊上海時期被稱為四馬路。四馬路上多為百年老店,每一家店都有著大大小小的故事。

當時的四馬路,兩邊的報社、書局、印刷局鱗次櫛比,文人墨客相聚於此,大文豪茅盾、葉聖陶都曾在此工作過,巴金的《家》、郭沫若翻譯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也是在此出版,還有陳獨秀在此創辦了《新青年》,影響了一大批愛國志士。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拐進四馬路的小巷子裡,卻又是另一派光景。除了書卷香,四馬路還暗暗漂浮著濃厚的脂粉氣。煙花柳巷、風花雪月也是四馬路的標籤。當時的四馬路也是上海最著名的紅燈區,一段段風流傳說在這裡悄聲開始,一場場美夢在這裡悄然破碎。

當然,作為福州路的前身,四馬路更是能體現上海飲食文化的一條路。舊上海還有一道獨特的夜市風景線——宵夜飲食,是粵菜館的支派。午夜時分,一班人馬在笙歌娛樂之後,飢腸轆轆,便想尋一處裹腹,徑直走進了那些還亮著燈的粵菜宵夜館內。這種宵夜館冷盆、熱炒、酒水小菜一應俱全,是談天說地的絕佳場所。

時光流轉,當時人頭攢動的宵夜菜館有的已關門謝場,成為回憶中的過去時,有的幾度易址,生意高升,在上海這個大都市站穩了腳跟,做的風生水起,勢頭大勝。

那時,舊上海小有名氣的宵夜菜館有九家。如今做得最好的,便是人盡皆知的杏花樓了。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一、虹口老街上的“杏花初開”

1883年9月28日,上海《申報》中的某個版面,刊登了這樣一條消息。

杏花樓啟:

啟生昌號向在虹口開設番菜,歷經多年,遠近馳名。現遷四馬路,改名杏花樓。擇於九月初四日開張。……荷蒙仕商惠顧,誠恐未及周知,用登申報。

就這樣,原本設在“虹口老大橋直街第三號門”的“生昌號”番菜館搖身一變,成為了開在四馬路343號的杏花樓。上海人或許從老一輩那兒聽說過“吃在四馬路”的諺語,當時四馬路上的餐飲大多是廣州人開的,因此四馬路也是許多好甜口食客的天堂。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據說,杏花樓的創辦者是一個叫“勝仔”的廣東人,最初的杏花樓只是個一開間門面的夜宵店,為深夜覓食的行人提供些廣東甜品和粥。白天就賣些廣州風味的小吃菜點,雖然生意不錯,名氣卻不大。杏花樓易址後,兩個叫洪吉如、陳勝芳的廣東人盤下了小店,並在民國初期進行了擴建。1886年7月12日的《申報》這樣寫道:“四馬路杏花樓酒肆茶兼中外烹飪絕佳常盈利市三倍。”當時的杏花樓,已在鄰里間小有名氣,生意也日益火爆了起來。

二、四馬路上的“杏花綻放“

上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可謂是杏花樓的黃金時期。大大小小賓客宴請之地,總少不了杏花樓的影子。杏花樓出品的粵菜、臘味、龍鳳禮餅等都堪稱一絕。

而杏花樓,也漸漸成了上流人士宴請賓客,接風洗塵的絕佳之地。1930年3月25日的《申報》有寫:

“上海市長吳鐵城、於各要人送別王院長之後,於昨日中午,特假四馬路杏花樓,設宴招待……等商界領袖作陪。”

當時,任國民黨上海市市長的吳鐵城,因為來自廣東,因此十分喜愛杏花樓的粵菜,成為了杏花樓的一枚常客。吳鐵城每次宴請賓客,都要設在四樓的“船廳”。以致後來的食客們也紛紛跟風效仿,選擇在四樓設宴。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1934年6月24日,杏花樓開闢出了一個小小的新單元——冷食小吃部,售賣各種冷飲和各色西點,並照舊在《申報》上刊登了消息:“四馬路杏花樓,為著名粵菜專家,烹調適口,招待周到,內部佈置尤為富麗,以故政商各界,凡有宴會,大都在該樓假座,該樓主李君,於近日天氣炎熱,特添設冷飲小食部於西首,經售各種冷飲品及各色西點,定價低廉,業於昨日正式開始營業矣。”

小食部開業後,食客絡繹不絕。常有下班的男女去買點熟食作為晚飯的一道菜,也有媽媽給饞嘴的孩子買點西點回去作為零食小吃的。逢年過節,小食部窗口前更是會排起長隊,買個三四盒回去,拜年的時候送給父母親戚嚐嚐。“杏花樓”這三個字,一半是質量的保證,一半是身份的象徵。

"

1930年代初期,中國青年黨創始人之一的李璜在上海四馬路美麗川菜館宴請徐悲鴻、梁實秋等眾多賓客,席上有一道蠔油豆腐。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已是暮年的梁實秋卻仍記憶猶新。他說:“蠔油豆腐用頭號大盤,上面平鋪香嫩豆腐,一片片地像瓦壟然,整齊端正,黃澄澄的稀溜溜的蠔油汁灑在上面亮晶晶的。此後數十年間吃過無數次川菜,不曾再遇此一傑作。”

已故老報人周劭曾在文章中回憶:老上海時期的四馬路上有許多報社、書局,報人和編輯下班後常常直奔四馬路上的酒家,燙黃酒數壺,選定鐵絲籠裡那隻橫爬的大閘蟹,令酒保即煮後大啖。吃過再換一家,最後在王寶和坐定,此前都只是彩排,只有在王寶和才算正式開演,因為王寶和的大閘蟹和黃酒都是最最上乘的……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大作家鄭振鐸與妻子高君箴十分恩愛。為了讓妻子吃到最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每年大閘蟹上市的日子,鄭振鐸都會陪同妻子一起去到四馬路的王寶和酒樓,一切按照妻子的心意安排妥當之後,自己便去附近逛逛舊書店消磨時間,過後再去酒樓接回妻子,兩人的四馬路之行各有目的,卻也各取所需,十分和諧……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如今的福州路,在舊上海時期被稱為四馬路。四馬路上多為百年老店,每一家店都有著大大小小的故事。

當時的四馬路,兩邊的報社、書局、印刷局鱗次櫛比,文人墨客相聚於此,大文豪茅盾、葉聖陶都曾在此工作過,巴金的《家》、郭沫若翻譯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也是在此出版,還有陳獨秀在此創辦了《新青年》,影響了一大批愛國志士。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拐進四馬路的小巷子裡,卻又是另一派光景。除了書卷香,四馬路還暗暗漂浮著濃厚的脂粉氣。煙花柳巷、風花雪月也是四馬路的標籤。當時的四馬路也是上海最著名的紅燈區,一段段風流傳說在這裡悄聲開始,一場場美夢在這裡悄然破碎。

當然,作為福州路的前身,四馬路更是能體現上海飲食文化的一條路。舊上海還有一道獨特的夜市風景線——宵夜飲食,是粵菜館的支派。午夜時分,一班人馬在笙歌娛樂之後,飢腸轆轆,便想尋一處裹腹,徑直走進了那些還亮著燈的粵菜宵夜館內。這種宵夜館冷盆、熱炒、酒水小菜一應俱全,是談天說地的絕佳場所。

時光流轉,當時人頭攢動的宵夜菜館有的已關門謝場,成為回憶中的過去時,有的幾度易址,生意高升,在上海這個大都市站穩了腳跟,做的風生水起,勢頭大勝。

那時,舊上海小有名氣的宵夜菜館有九家。如今做得最好的,便是人盡皆知的杏花樓了。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一、虹口老街上的“杏花初開”

1883年9月28日,上海《申報》中的某個版面,刊登了這樣一條消息。

杏花樓啟:

啟生昌號向在虹口開設番菜,歷經多年,遠近馳名。現遷四馬路,改名杏花樓。擇於九月初四日開張。……荷蒙仕商惠顧,誠恐未及周知,用登申報。

就這樣,原本設在“虹口老大橋直街第三號門”的“生昌號”番菜館搖身一變,成為了開在四馬路343號的杏花樓。上海人或許從老一輩那兒聽說過“吃在四馬路”的諺語,當時四馬路上的餐飲大多是廣州人開的,因此四馬路也是許多好甜口食客的天堂。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據說,杏花樓的創辦者是一個叫“勝仔”的廣東人,最初的杏花樓只是個一開間門面的夜宵店,為深夜覓食的行人提供些廣東甜品和粥。白天就賣些廣州風味的小吃菜點,雖然生意不錯,名氣卻不大。杏花樓易址後,兩個叫洪吉如、陳勝芳的廣東人盤下了小店,並在民國初期進行了擴建。1886年7月12日的《申報》這樣寫道:“四馬路杏花樓酒肆茶兼中外烹飪絕佳常盈利市三倍。”當時的杏花樓,已在鄰里間小有名氣,生意也日益火爆了起來。

二、四馬路上的“杏花綻放“

上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可謂是杏花樓的黃金時期。大大小小賓客宴請之地,總少不了杏花樓的影子。杏花樓出品的粵菜、臘味、龍鳳禮餅等都堪稱一絕。

而杏花樓,也漸漸成了上流人士宴請賓客,接風洗塵的絕佳之地。1930年3月25日的《申報》有寫:

“上海市長吳鐵城、於各要人送別王院長之後,於昨日中午,特假四馬路杏花樓,設宴招待……等商界領袖作陪。”

當時,任國民黨上海市市長的吳鐵城,因為來自廣東,因此十分喜愛杏花樓的粵菜,成為了杏花樓的一枚常客。吳鐵城每次宴請賓客,都要設在四樓的“船廳”。以致後來的食客們也紛紛跟風效仿,選擇在四樓設宴。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1934年6月24日,杏花樓開闢出了一個小小的新單元——冷食小吃部,售賣各種冷飲和各色西點,並照舊在《申報》上刊登了消息:“四馬路杏花樓,為著名粵菜專家,烹調適口,招待周到,內部佈置尤為富麗,以故政商各界,凡有宴會,大都在該樓假座,該樓主李君,於近日天氣炎熱,特添設冷飲小食部於西首,經售各種冷飲品及各色西點,定價低廉,業於昨日正式開始營業矣。”

小食部開業後,食客絡繹不絕。常有下班的男女去買點熟食作為晚飯的一道菜,也有媽媽給饞嘴的孩子買點西點回去作為零食小吃的。逢年過節,小食部窗口前更是會排起長隊,買個三四盒回去,拜年的時候送給父母親戚嚐嚐。“杏花樓”這三個字,一半是質量的保證,一半是身份的象徵。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三、申城懷舊,杏花相伴

如今,說到老字號的月餅店,上海人最為熟知的當屬杏花樓的月餅。然而,其實在二十年代,杏花樓剛開始製作月餅時,名氣並不大。為了打響杏花樓月餅這一品牌,杏花樓的經理李金海不斷地督促研究工藝、提高質量,精工細作,在月餅上花盡了心思。李金海還用了個小計謀,他瞄準了當時上海最出名的月餅品牌——淘淘酒家,在淘淘酒家的對面臨時租了個小門面,又是請樂隊,又是聘來漂亮的小姐,同淘淘酒家唱對臺戲。一年不成就第二年再戰,杏花樓才終於在月餅屆有了紮實的地位。

"

1930年代初期,中國青年黨創始人之一的李璜在上海四馬路美麗川菜館宴請徐悲鴻、梁實秋等眾多賓客,席上有一道蠔油豆腐。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已是暮年的梁實秋卻仍記憶猶新。他說:“蠔油豆腐用頭號大盤,上面平鋪香嫩豆腐,一片片地像瓦壟然,整齊端正,黃澄澄的稀溜溜的蠔油汁灑在上面亮晶晶的。此後數十年間吃過無數次川菜,不曾再遇此一傑作。”

已故老報人周劭曾在文章中回憶:老上海時期的四馬路上有許多報社、書局,報人和編輯下班後常常直奔四馬路上的酒家,燙黃酒數壺,選定鐵絲籠裡那隻橫爬的大閘蟹,令酒保即煮後大啖。吃過再換一家,最後在王寶和坐定,此前都只是彩排,只有在王寶和才算正式開演,因為王寶和的大閘蟹和黃酒都是最最上乘的……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大作家鄭振鐸與妻子高君箴十分恩愛。為了讓妻子吃到最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每年大閘蟹上市的日子,鄭振鐸都會陪同妻子一起去到四馬路的王寶和酒樓,一切按照妻子的心意安排妥當之後,自己便去附近逛逛舊書店消磨時間,過後再去酒樓接回妻子,兩人的四馬路之行各有目的,卻也各取所需,十分和諧……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如今的福州路,在舊上海時期被稱為四馬路。四馬路上多為百年老店,每一家店都有著大大小小的故事。

當時的四馬路,兩邊的報社、書局、印刷局鱗次櫛比,文人墨客相聚於此,大文豪茅盾、葉聖陶都曾在此工作過,巴金的《家》、郭沫若翻譯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也是在此出版,還有陳獨秀在此創辦了《新青年》,影響了一大批愛國志士。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拐進四馬路的小巷子裡,卻又是另一派光景。除了書卷香,四馬路還暗暗漂浮著濃厚的脂粉氣。煙花柳巷、風花雪月也是四馬路的標籤。當時的四馬路也是上海最著名的紅燈區,一段段風流傳說在這裡悄聲開始,一場場美夢在這裡悄然破碎。

當然,作為福州路的前身,四馬路更是能體現上海飲食文化的一條路。舊上海還有一道獨特的夜市風景線——宵夜飲食,是粵菜館的支派。午夜時分,一班人馬在笙歌娛樂之後,飢腸轆轆,便想尋一處裹腹,徑直走進了那些還亮著燈的粵菜宵夜館內。這種宵夜館冷盆、熱炒、酒水小菜一應俱全,是談天說地的絕佳場所。

時光流轉,當時人頭攢動的宵夜菜館有的已關門謝場,成為回憶中的過去時,有的幾度易址,生意高升,在上海這個大都市站穩了腳跟,做的風生水起,勢頭大勝。

那時,舊上海小有名氣的宵夜菜館有九家。如今做得最好的,便是人盡皆知的杏花樓了。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一、虹口老街上的“杏花初開”

1883年9月28日,上海《申報》中的某個版面,刊登了這樣一條消息。

杏花樓啟:

啟生昌號向在虹口開設番菜,歷經多年,遠近馳名。現遷四馬路,改名杏花樓。擇於九月初四日開張。……荷蒙仕商惠顧,誠恐未及周知,用登申報。

就這樣,原本設在“虹口老大橋直街第三號門”的“生昌號”番菜館搖身一變,成為了開在四馬路343號的杏花樓。上海人或許從老一輩那兒聽說過“吃在四馬路”的諺語,當時四馬路上的餐飲大多是廣州人開的,因此四馬路也是許多好甜口食客的天堂。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據說,杏花樓的創辦者是一個叫“勝仔”的廣東人,最初的杏花樓只是個一開間門面的夜宵店,為深夜覓食的行人提供些廣東甜品和粥。白天就賣些廣州風味的小吃菜點,雖然生意不錯,名氣卻不大。杏花樓易址後,兩個叫洪吉如、陳勝芳的廣東人盤下了小店,並在民國初期進行了擴建。1886年7月12日的《申報》這樣寫道:“四馬路杏花樓酒肆茶兼中外烹飪絕佳常盈利市三倍。”當時的杏花樓,已在鄰里間小有名氣,生意也日益火爆了起來。

二、四馬路上的“杏花綻放“

上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可謂是杏花樓的黃金時期。大大小小賓客宴請之地,總少不了杏花樓的影子。杏花樓出品的粵菜、臘味、龍鳳禮餅等都堪稱一絕。

而杏花樓,也漸漸成了上流人士宴請賓客,接風洗塵的絕佳之地。1930年3月25日的《申報》有寫:

“上海市長吳鐵城、於各要人送別王院長之後,於昨日中午,特假四馬路杏花樓,設宴招待……等商界領袖作陪。”

當時,任國民黨上海市市長的吳鐵城,因為來自廣東,因此十分喜愛杏花樓的粵菜,成為了杏花樓的一枚常客。吳鐵城每次宴請賓客,都要設在四樓的“船廳”。以致後來的食客們也紛紛跟風效仿,選擇在四樓設宴。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1934年6月24日,杏花樓開闢出了一個小小的新單元——冷食小吃部,售賣各種冷飲和各色西點,並照舊在《申報》上刊登了消息:“四馬路杏花樓,為著名粵菜專家,烹調適口,招待周到,內部佈置尤為富麗,以故政商各界,凡有宴會,大都在該樓假座,該樓主李君,於近日天氣炎熱,特添設冷飲小食部於西首,經售各種冷飲品及各色西點,定價低廉,業於昨日正式開始營業矣。”

小食部開業後,食客絡繹不絕。常有下班的男女去買點熟食作為晚飯的一道菜,也有媽媽給饞嘴的孩子買點西點回去作為零食小吃的。逢年過節,小食部窗口前更是會排起長隊,買個三四盒回去,拜年的時候送給父母親戚嚐嚐。“杏花樓”這三個字,一半是質量的保證,一半是身份的象徵。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三、申城懷舊,杏花相伴

如今,說到老字號的月餅店,上海人最為熟知的當屬杏花樓的月餅。然而,其實在二十年代,杏花樓剛開始製作月餅時,名氣並不大。為了打響杏花樓月餅這一品牌,杏花樓的經理李金海不斷地督促研究工藝、提高質量,精工細作,在月餅上花盡了心思。李金海還用了個小計謀,他瞄準了當時上海最出名的月餅品牌——淘淘酒家,在淘淘酒家的對面臨時租了個小門面,又是請樂隊,又是聘來漂亮的小姐,同淘淘酒家唱對臺戲。一年不成就第二年再戰,杏花樓才終於在月餅屆有了紮實的地位。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絡繹不絕排隊的人

"

1930年代初期,中國青年黨創始人之一的李璜在上海四馬路美麗川菜館宴請徐悲鴻、梁實秋等眾多賓客,席上有一道蠔油豆腐。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已是暮年的梁實秋卻仍記憶猶新。他說:“蠔油豆腐用頭號大盤,上面平鋪香嫩豆腐,一片片地像瓦壟然,整齊端正,黃澄澄的稀溜溜的蠔油汁灑在上面亮晶晶的。此後數十年間吃過無數次川菜,不曾再遇此一傑作。”

已故老報人周劭曾在文章中回憶:老上海時期的四馬路上有許多報社、書局,報人和編輯下班後常常直奔四馬路上的酒家,燙黃酒數壺,選定鐵絲籠裡那隻橫爬的大閘蟹,令酒保即煮後大啖。吃過再換一家,最後在王寶和坐定,此前都只是彩排,只有在王寶和才算正式開演,因為王寶和的大閘蟹和黃酒都是最最上乘的……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大作家鄭振鐸與妻子高君箴十分恩愛。為了讓妻子吃到最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每年大閘蟹上市的日子,鄭振鐸都會陪同妻子一起去到四馬路的王寶和酒樓,一切按照妻子的心意安排妥當之後,自己便去附近逛逛舊書店消磨時間,過後再去酒樓接回妻子,兩人的四馬路之行各有目的,卻也各取所需,十分和諧……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如今的福州路,在舊上海時期被稱為四馬路。四馬路上多為百年老店,每一家店都有著大大小小的故事。

當時的四馬路,兩邊的報社、書局、印刷局鱗次櫛比,文人墨客相聚於此,大文豪茅盾、葉聖陶都曾在此工作過,巴金的《家》、郭沫若翻譯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也是在此出版,還有陳獨秀在此創辦了《新青年》,影響了一大批愛國志士。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拐進四馬路的小巷子裡,卻又是另一派光景。除了書卷香,四馬路還暗暗漂浮著濃厚的脂粉氣。煙花柳巷、風花雪月也是四馬路的標籤。當時的四馬路也是上海最著名的紅燈區,一段段風流傳說在這裡悄聲開始,一場場美夢在這裡悄然破碎。

當然,作為福州路的前身,四馬路更是能體現上海飲食文化的一條路。舊上海還有一道獨特的夜市風景線——宵夜飲食,是粵菜館的支派。午夜時分,一班人馬在笙歌娛樂之後,飢腸轆轆,便想尋一處裹腹,徑直走進了那些還亮著燈的粵菜宵夜館內。這種宵夜館冷盆、熱炒、酒水小菜一應俱全,是談天說地的絕佳場所。

時光流轉,當時人頭攢動的宵夜菜館有的已關門謝場,成為回憶中的過去時,有的幾度易址,生意高升,在上海這個大都市站穩了腳跟,做的風生水起,勢頭大勝。

那時,舊上海小有名氣的宵夜菜館有九家。如今做得最好的,便是人盡皆知的杏花樓了。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一、虹口老街上的“杏花初開”

1883年9月28日,上海《申報》中的某個版面,刊登了這樣一條消息。

杏花樓啟:

啟生昌號向在虹口開設番菜,歷經多年,遠近馳名。現遷四馬路,改名杏花樓。擇於九月初四日開張。……荷蒙仕商惠顧,誠恐未及周知,用登申報。

就這樣,原本設在“虹口老大橋直街第三號門”的“生昌號”番菜館搖身一變,成為了開在四馬路343號的杏花樓。上海人或許從老一輩那兒聽說過“吃在四馬路”的諺語,當時四馬路上的餐飲大多是廣州人開的,因此四馬路也是許多好甜口食客的天堂。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據說,杏花樓的創辦者是一個叫“勝仔”的廣東人,最初的杏花樓只是個一開間門面的夜宵店,為深夜覓食的行人提供些廣東甜品和粥。白天就賣些廣州風味的小吃菜點,雖然生意不錯,名氣卻不大。杏花樓易址後,兩個叫洪吉如、陳勝芳的廣東人盤下了小店,並在民國初期進行了擴建。1886年7月12日的《申報》這樣寫道:“四馬路杏花樓酒肆茶兼中外烹飪絕佳常盈利市三倍。”當時的杏花樓,已在鄰里間小有名氣,生意也日益火爆了起來。

二、四馬路上的“杏花綻放“

上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可謂是杏花樓的黃金時期。大大小小賓客宴請之地,總少不了杏花樓的影子。杏花樓出品的粵菜、臘味、龍鳳禮餅等都堪稱一絕。

而杏花樓,也漸漸成了上流人士宴請賓客,接風洗塵的絕佳之地。1930年3月25日的《申報》有寫:

“上海市長吳鐵城、於各要人送別王院長之後,於昨日中午,特假四馬路杏花樓,設宴招待……等商界領袖作陪。”

當時,任國民黨上海市市長的吳鐵城,因為來自廣東,因此十分喜愛杏花樓的粵菜,成為了杏花樓的一枚常客。吳鐵城每次宴請賓客,都要設在四樓的“船廳”。以致後來的食客們也紛紛跟風效仿,選擇在四樓設宴。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1934年6月24日,杏花樓開闢出了一個小小的新單元——冷食小吃部,售賣各種冷飲和各色西點,並照舊在《申報》上刊登了消息:“四馬路杏花樓,為著名粵菜專家,烹調適口,招待周到,內部佈置尤為富麗,以故政商各界,凡有宴會,大都在該樓假座,該樓主李君,於近日天氣炎熱,特添設冷飲小食部於西首,經售各種冷飲品及各色西點,定價低廉,業於昨日正式開始營業矣。”

小食部開業後,食客絡繹不絕。常有下班的男女去買點熟食作為晚飯的一道菜,也有媽媽給饞嘴的孩子買點西點回去作為零食小吃的。逢年過節,小食部窗口前更是會排起長隊,買個三四盒回去,拜年的時候送給父母親戚嚐嚐。“杏花樓”這三個字,一半是質量的保證,一半是身份的象徵。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三、申城懷舊,杏花相伴

如今,說到老字號的月餅店,上海人最為熟知的當屬杏花樓的月餅。然而,其實在二十年代,杏花樓剛開始製作月餅時,名氣並不大。為了打響杏花樓月餅這一品牌,杏花樓的經理李金海不斷地督促研究工藝、提高質量,精工細作,在月餅上花盡了心思。李金海還用了個小計謀,他瞄準了當時上海最出名的月餅品牌——淘淘酒家,在淘淘酒家的對面臨時租了個小門面,又是請樂隊,又是聘來漂亮的小姐,同淘淘酒家唱對臺戲。一年不成就第二年再戰,杏花樓才終於在月餅屆有了紮實的地位。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絡繹不絕排隊的人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排隊的人群

“即杏花酒樓一家而言。每屆中秋節邊所售者。其數達十餘萬。如合全市全國所售計之,其數不更可驚耶。”由此可見,杏花樓當時已頗有些國民品牌的意味。

後來,隨著杏花樓月餅的名頭越喊越響。杏花樓的月餅製作也不斷改進工藝,從選材到加工都十分講究。而月餅價格卻又十分親民,在市民之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杏花樓代代相傳的月餅工藝配方,自1997年7月9日開始,便靜靜地躺在浦東發展銀行的保險庫裡,這張薄薄的配方背後,是幾代人的心血和經驗。

杏花樓的月餅外形美觀,色澤誘人,新鮮可口。咬一口感覺油而不膩,酥酥脆脆,讓人慾罷不能。月餅的花色也滿足了不同的口味要求:蓮蓉、椰蓉、豆沙、玫瑰、火腿、蛋黃……甜鹹口一應俱全,滿足了所有人的口腹之慾。

時光流轉,月餅品牌更新換代。而家裡的老人,每逢中秋佳節,最偏愛的卻還是杏花樓的月餅,說是“有老上海的味道,別家吃不到的”。每年的月圓夜,一家人坐在陽臺上賞月敘舊的同時,手邊總有一盒杏花樓的月餅相伴。少時關於老上海的回憶,就這樣化作了一絲甜味,留在了舌尖,也留在了心裡。

"

1930年代初期,中國青年黨創始人之一的李璜在上海四馬路美麗川菜館宴請徐悲鴻、梁實秋等眾多賓客,席上有一道蠔油豆腐。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已是暮年的梁實秋卻仍記憶猶新。他說:“蠔油豆腐用頭號大盤,上面平鋪香嫩豆腐,一片片地像瓦壟然,整齊端正,黃澄澄的稀溜溜的蠔油汁灑在上面亮晶晶的。此後數十年間吃過無數次川菜,不曾再遇此一傑作。”

已故老報人周劭曾在文章中回憶:老上海時期的四馬路上有許多報社、書局,報人和編輯下班後常常直奔四馬路上的酒家,燙黃酒數壺,選定鐵絲籠裡那隻橫爬的大閘蟹,令酒保即煮後大啖。吃過再換一家,最後在王寶和坐定,此前都只是彩排,只有在王寶和才算正式開演,因為王寶和的大閘蟹和黃酒都是最最上乘的……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大作家鄭振鐸與妻子高君箴十分恩愛。為了讓妻子吃到最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每年大閘蟹上市的日子,鄭振鐸都會陪同妻子一起去到四馬路的王寶和酒樓,一切按照妻子的心意安排妥當之後,自己便去附近逛逛舊書店消磨時間,過後再去酒樓接回妻子,兩人的四馬路之行各有目的,卻也各取所需,十分和諧……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如今的福州路,在舊上海時期被稱為四馬路。四馬路上多為百年老店,每一家店都有著大大小小的故事。

當時的四馬路,兩邊的報社、書局、印刷局鱗次櫛比,文人墨客相聚於此,大文豪茅盾、葉聖陶都曾在此工作過,巴金的《家》、郭沫若翻譯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也是在此出版,還有陳獨秀在此創辦了《新青年》,影響了一大批愛國志士。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拐進四馬路的小巷子裡,卻又是另一派光景。除了書卷香,四馬路還暗暗漂浮著濃厚的脂粉氣。煙花柳巷、風花雪月也是四馬路的標籤。當時的四馬路也是上海最著名的紅燈區,一段段風流傳說在這裡悄聲開始,一場場美夢在這裡悄然破碎。

當然,作為福州路的前身,四馬路更是能體現上海飲食文化的一條路。舊上海還有一道獨特的夜市風景線——宵夜飲食,是粵菜館的支派。午夜時分,一班人馬在笙歌娛樂之後,飢腸轆轆,便想尋一處裹腹,徑直走進了那些還亮著燈的粵菜宵夜館內。這種宵夜館冷盆、熱炒、酒水小菜一應俱全,是談天說地的絕佳場所。

時光流轉,當時人頭攢動的宵夜菜館有的已關門謝場,成為回憶中的過去時,有的幾度易址,生意高升,在上海這個大都市站穩了腳跟,做的風生水起,勢頭大勝。

那時,舊上海小有名氣的宵夜菜館有九家。如今做得最好的,便是人盡皆知的杏花樓了。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一、虹口老街上的“杏花初開”

1883年9月28日,上海《申報》中的某個版面,刊登了這樣一條消息。

杏花樓啟:

啟生昌號向在虹口開設番菜,歷經多年,遠近馳名。現遷四馬路,改名杏花樓。擇於九月初四日開張。……荷蒙仕商惠顧,誠恐未及周知,用登申報。

就這樣,原本設在“虹口老大橋直街第三號門”的“生昌號”番菜館搖身一變,成為了開在四馬路343號的杏花樓。上海人或許從老一輩那兒聽說過“吃在四馬路”的諺語,當時四馬路上的餐飲大多是廣州人開的,因此四馬路也是許多好甜口食客的天堂。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據說,杏花樓的創辦者是一個叫“勝仔”的廣東人,最初的杏花樓只是個一開間門面的夜宵店,為深夜覓食的行人提供些廣東甜品和粥。白天就賣些廣州風味的小吃菜點,雖然生意不錯,名氣卻不大。杏花樓易址後,兩個叫洪吉如、陳勝芳的廣東人盤下了小店,並在民國初期進行了擴建。1886年7月12日的《申報》這樣寫道:“四馬路杏花樓酒肆茶兼中外烹飪絕佳常盈利市三倍。”當時的杏花樓,已在鄰里間小有名氣,生意也日益火爆了起來。

二、四馬路上的“杏花綻放“

上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可謂是杏花樓的黃金時期。大大小小賓客宴請之地,總少不了杏花樓的影子。杏花樓出品的粵菜、臘味、龍鳳禮餅等都堪稱一絕。

而杏花樓,也漸漸成了上流人士宴請賓客,接風洗塵的絕佳之地。1930年3月25日的《申報》有寫:

“上海市長吳鐵城、於各要人送別王院長之後,於昨日中午,特假四馬路杏花樓,設宴招待……等商界領袖作陪。”

當時,任國民黨上海市市長的吳鐵城,因為來自廣東,因此十分喜愛杏花樓的粵菜,成為了杏花樓的一枚常客。吳鐵城每次宴請賓客,都要設在四樓的“船廳”。以致後來的食客們也紛紛跟風效仿,選擇在四樓設宴。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1934年6月24日,杏花樓開闢出了一個小小的新單元——冷食小吃部,售賣各種冷飲和各色西點,並照舊在《申報》上刊登了消息:“四馬路杏花樓,為著名粵菜專家,烹調適口,招待周到,內部佈置尤為富麗,以故政商各界,凡有宴會,大都在該樓假座,該樓主李君,於近日天氣炎熱,特添設冷飲小食部於西首,經售各種冷飲品及各色西點,定價低廉,業於昨日正式開始營業矣。”

小食部開業後,食客絡繹不絕。常有下班的男女去買點熟食作為晚飯的一道菜,也有媽媽給饞嘴的孩子買點西點回去作為零食小吃的。逢年過節,小食部窗口前更是會排起長隊,買個三四盒回去,拜年的時候送給父母親戚嚐嚐。“杏花樓”這三個字,一半是質量的保證,一半是身份的象徵。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三、申城懷舊,杏花相伴

如今,說到老字號的月餅店,上海人最為熟知的當屬杏花樓的月餅。然而,其實在二十年代,杏花樓剛開始製作月餅時,名氣並不大。為了打響杏花樓月餅這一品牌,杏花樓的經理李金海不斷地督促研究工藝、提高質量,精工細作,在月餅上花盡了心思。李金海還用了個小計謀,他瞄準了當時上海最出名的月餅品牌——淘淘酒家,在淘淘酒家的對面臨時租了個小門面,又是請樂隊,又是聘來漂亮的小姐,同淘淘酒家唱對臺戲。一年不成就第二年再戰,杏花樓才終於在月餅屆有了紮實的地位。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絡繹不絕排隊的人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排隊的人群

“即杏花酒樓一家而言。每屆中秋節邊所售者。其數達十餘萬。如合全市全國所售計之,其數不更可驚耶。”由此可見,杏花樓當時已頗有些國民品牌的意味。

後來,隨著杏花樓月餅的名頭越喊越響。杏花樓的月餅製作也不斷改進工藝,從選材到加工都十分講究。而月餅價格卻又十分親民,在市民之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杏花樓代代相傳的月餅工藝配方,自1997年7月9日開始,便靜靜地躺在浦東發展銀行的保險庫裡,這張薄薄的配方背後,是幾代人的心血和經驗。

杏花樓的月餅外形美觀,色澤誘人,新鮮可口。咬一口感覺油而不膩,酥酥脆脆,讓人慾罷不能。月餅的花色也滿足了不同的口味要求:蓮蓉、椰蓉、豆沙、玫瑰、火腿、蛋黃……甜鹹口一應俱全,滿足了所有人的口腹之慾。

時光流轉,月餅品牌更新換代。而家裡的老人,每逢中秋佳節,最偏愛的卻還是杏花樓的月餅,說是“有老上海的味道,別家吃不到的”。每年的月圓夜,一家人坐在陽臺上賞月敘舊的同時,手邊總有一盒杏花樓的月餅相伴。少時關於老上海的回憶,就這樣化作了一絲甜味,留在了舌尖,也留在了心裡。

百年杏花樓:“粵菜”與“海派”碰撞的塵緣往事

杏花樓,這個每位上海市民都耳熟能詳的名字,更像是一種見證,見證了海派文化與異鄉文化相遇時碰撞出的火花。海派文化對於新鮮因子的包容,給了杏花樓紮根的土壤。

立秋已過,突然與秋風送來的涼氣撞個滿懷,才驚覺中秋已近。不如帶上一盒杏花樓的月餅,與家人一起賞月談天,聊一聊小時候的回憶,聊一聊老上海的故事。


關注我們,瞭解上海過去,解開封塵往事。


注:本文原創首發,所有圖片來源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