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優酷:很熱血、很質感、很阿里

“來什麼都是驚喜”。

文 / 華商韜略 何凝

“香,來什麼都是驚喜!”

這是《長安十二時辰》第一集,身陷囹圄的張小敬被洗淨後的第一反應。

上週末的一場雨,沖刷了整座京城,也讓優酷所在的阿里中心望京B座大樓煥然一新。

7月8日,優酷啟用全新品牌標識系統,去除了外圍的“圓圈”設計,取義“破‘圈’前行,未來無界”,核心關鍵詞為“突破、前行、勝利”。

張都尉重掌帥印出手辦案,而優酷也正隨著時辰的推移,逐漸走向臺前,煥生出一個又一個驚喜。

巳時•百工之銳

莊卓然稍稍鬆了口氣。

最近播出的兩檔口碑大作——《長安十二時辰》和《這就是街舞2》讓優酷重新抬起了頭。

這就是優酷:很熱血、很質感、很阿里

他看了眼附近人滿為患的望京東地鐵站,走進阿里中心。

莊卓然花名南天,現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大文娛CTO兼優酷COO。

這就是優酷:很熱血、很質感、很阿里

上午9:30,優酷員工們已經打完卡,坐上工位開始工作。

這井井有條的氛圍讓他欣慰。然而,他也明白,這一口氣息的輕鬆,只能停留半刻。

僅僅半年前,這片打卡區的擁擠程度還堪比地鐵站,卡點上班的員工將整個大廳佔滿。

半年來的鐵腕改造,讓優酷團隊破繭重生。

除非特殊原因,前一天加班多晚,第二天都要準時打卡。這是阿里,也是優酷。

下狠手才能出活。從“被迫”變成“自我強迫”進而變成自覺,優酷的同學們開始有了些鐵軍的風貌。

而那些跟不上阿里節奏的人只有掉隊。如魯迅所說,“隊伍越走到後來就越精純”。

2019年3月,優酷經歷了一場大優化。與此同時,阿里大文娛放出1800個崗位需求,“涉及阿里影業、優酷、UC、大麥、阿里文學等多個業務線”,當然,只要精銳。

這並不是阿里故作緊張,因為,面對如今的市場格局,“優酷起碼需要兩年的內容沉澱時間”。

莊卓然無心怠惰。

午時•陽氣熾盛

中午12:00,阿里大文娛電影業務負責人、優酷電影總經理李捷準備去食堂吃飯。優酷被併購前,他曾任副總裁,而現在,他已變得很阿里。

優酷於2006年6月正式上線,2010年成為中國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視頻網站。同年,百度旗下視頻網站愛奇藝上線;2011年,騰訊視頻上線,在線視頻形成“優愛騰”三足鼎立的局面。

2013年,優酷聯合萬合天宜推出的自制劇《萬萬沒想到》大火。但是,萬萬沒想到,之後,作為唯一的視頻上市公司,優酷面臨業績壓力,縮減了內容投入,這一縮減,直接導致其王座滑落。

李捷就是在這種情狀下出任優酷副總裁的,但就憑他一己之力,無法改變優酷走下坡路的形勢。

2015年,在愛奇藝、騰訊增加會員收入且各自開始做獨播劇集時,與土豆“合一”的優酷,觀看時長已開始落後於“愛騰”。

“合一”連續虧損,所以沒有足夠的資金持續投入精品內容,缺乏有競爭力的內容,就缺乏與另兩家硬剛的資本,吸引不了更多投資。優酷步入惡性循環。

這時,缺乏在線視頻資源的阿里出手了。

2015年11月6日,阿里宣佈收購優酷土豆。至此,對於阿里來說,“在數字娛樂領域完成了產業閉環”。

背靠阿里,優酷開始加油幹。

李捷很快適應了打卡的生活,他覺得:“假如一個公司都快倒閉了、活不下去了,連給你打卡的機會都沒有,還談什麼情懷?”

有了破局的精氣神,軍隊士氣就起來了。

2019年3月,優酷加速內容商業化,收入大數據營銷平臺阿里媽媽近200人團隊,提升內容效率。同時,阿里媽媽仍將發揮全鏈路整合營銷服務的優勢,繼續支持優酷的內容商業化。

5月27日,優酷日活躍用戶數創下新高,這意味著,阿里大文娛自2018年底開始啟動的大宣發、內容、產品技術的“全面打通”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所以,當優酷的主打節目佔據今夏在線視頻的爆款C位時,也就無須奇怪了。

5月上線的《這就是街舞2》,開播三小時豆瓣即開分,近5000名豆瓣用戶給節目打出9.7的高分。在容易產生審美疲勞的續作中,優酷減少了片頭口播、讓賽制較第一季更人性化,不立人設主推個性,堪稱用戶友好。

這就是優酷:很熱血、很質感、很阿里

6月上線的《長安十二時辰》,豆瓣評分8.6。憑藉對細節的苛求,這部劇讓“每個角色都有戲,每一幀都可當壁紙”,獲稱“讓人無法快進的劇集”。在微博劇集榜單上,《長安十二時辰》均佔日榜與小時榜熱播劇首位。

這就是優酷:很熱血、很質感、很阿里

這部被網友預定為“年度最佳”的國劇現已走出國門,入駐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的播出平臺,也將在Youtube、Amazon、Viki等平臺上,以付費形式在北美地區上線。

談到這半年,幾位優酷高管不約而同地展現出十足的信心。

“阿里巴巴的整個技術是國內非常強的,我們做不到的事情,別人也根本就想都不用想。我們過去很多一些彎路,很多時候是在策略上面的一些不確定性導致的,但我從來都不認為是我們的能力問題。”主導此次品牌升級的阿里文娛設計與優酷產品負責人吳明表示。

而在阿里大文娛大宣發負責人、優酷副總裁吳倩看來,“如何能夠讓優酷贏,路徑和七寸的章法已經摸到了,就是時間的問題”。

這就是優酷:很熱血、很質感、很阿里

申時·破而後立

過午,阿里大文娛CPO孫曉光拿出手機,看了眼兒子的照片後,迅速鎖了屏,走進辦公室。

兩年前,阿里員工孫曉光主動請纓,留下杭州的家人北上任職。

收購優酷後,擺在阿里面前的問題是,如何讓兩家公司快速磨合。磨合,不僅需要突破原來的優酷,也需要突破原來的阿里。

一家有強烈電商基因的公司如何做好內容?這是孫曉光和莊卓然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近半年來,阿里化的優酷佈局宣發打通、產品技術打通和內容打通,不斷加強業務上的合力和戰鬥力。

孫曉光覺得,在阿里,“三通”從流程和制度上並不是一件特別複雜的事,關鍵在於人才和文化。這其中,內容人在阿里的轉型,或者說文理科生之間所產生的化學反應,成為一個標誌性的現象。

“大文娛確實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組織,包括很多阿里原來沒有的業務。在優酷,實際做內容的有好幾百人,超過了市面上絕大多數公司的內容團隊。內容的魅力在於,它都是非標準的,每個人的判斷既要通過人的經驗、審美,又要通過數據進行融合。我們需要對內容有堅守、有使命感的人,但又不是毫不接地氣的使命感。”

在孫曉光看來,高管中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優酷副總裁、泛文娛內容中心總經理幹超,因為“他會談做紀錄片商業上的回報,也毫不掩飾對內容品質的要求。”幹超從傳統電視轉型互聯網人,短短半年內,已經帶領團隊拿下廣電總局頒發的“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播出機構”,這也是歷史上該獎項首次頒發給互聯網平臺。

酉時·眾妙之門

優酷到底是一家技術公司還是內容公司?有一次,優酷內部圍繞這個問題產生了激烈的討論。那次桌子兩側涇渭分明地站了兩波人,很有意思的是,站在內容公司一側,好多都是做產品技術的,站在科技公司一側,也有一堆做內容的。

從理工男轉身文娛業務的莊卓然當時堅定地選擇了科技公司,但聊起這個話題,他認為,技術和內容,他都想要。

“淘系”出身的莊卓然早年致力於技術體系的構建和智能化升級。2016年後,隨著淘寶直播內容體系建立,“文化”越來越受阿里重視,文娛戰略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在此情境下,理科男莊卓然投向了大文娛、投向了優酷。

萬事開頭難。與“淘系”成熟的團隊不同,在文娛產業,很多事情還得重新抓起。

要“破”,得明白破的是什麼。

“我們思考問題的邏輯,對於這個產業有很多天然的不同。無論是淘寶還是天貓而言,這兩個平臺都只做供需匹配這一個環節,之後我們才慢慢開始做供應鏈,開始做自營的工作。而優酷從第一天起就是一個巨大的供應鏈。這需要我們創造一些需求出來,做內容化,創造用戶的需求,做一些種草的事情。”

在解決優酷視頻的卡頓問題後,莊卓然開始研究優酷的用戶。

相較於淘寶幾十億的商品體量,優酷的流量顯然小很多,但是,“數量變小,對每個區域的深度理解加強,對每個人的理解深度加強,才能做好匹配”;而且,不同於電商一次性消費,視頻的週期更為長遠,用戶的消費屬性,要放到幾十個小時、上百個小時判斷。

“千人千面不意味著今天的首頁每個人看到的東西一定是推薦主導的,某種意義上講,我更願意說這個事情可以針對人,以用戶為中心做更精細化的分層運營,這是本質。”

靠一人之力不是阿里鐵軍的調性。莊卓然的夥伴之一,是優酷內容開放平臺總經理樑潔。

在樑潔看來,開放平臺並不是新概念,它的核心是分賬,通過用戶的觀看、消費產生的商業收益分給片方與合作伙伴。

“早期的分賬模式很簡單,就是買。至於說買完之後到底播得好,播得差,是不是達到預期了,大多數看到的狀況是,平臺永遠承擔著扛風險的角色。所以開放平臺的誕生和成長軌跡是為了解決行業的痛點開始的。尤其是影、劇、綜這三個長視頻平臺,除了靠買、靠投資之外,版權、自制、分賬構成了整個用戶內容獲取體系裡面的完整閉環,提升了內容的厚度。”

2018年春,優酷內容開放平臺上線。僅一年時間,有超過2000多家公司入駐內容開放平臺,累計有4000多部節目上線。

2019年7月,優酷宣佈內容開放平臺產品正式升級。內容方面,優酷將上線以合作方自主運營為主的“劇場模式”,向“定製化”轉型;財務方面,優酷將變“季度結款”為“月度結款”,有效解決現金流問題;作為平臺方,優酷將用更精準的畫像,使合作方更瞭解用戶認可度,及時有效調整內容策略。

與此同時,優酷宣佈,將以用戶為中心組織、編排內容,用穩定的結構應對單一項目的不確定性。同時,進一步貫徹會員優先的戰略。優酷的最終工作、運作方式,都要為會員收入、拉新、留存服務。這是優酷的核心思考。

戌時•心力志業

傍晚,下班高峰時段,地鐵站附近又變得嘈雜,而優酷管理層大多數人都還在加班。

在一些人看來,阿里入主優酷後的一系列變化僅僅是“三把火”,但阿里人明白,這是他們早就開始鍛造的“三板斧”。

作為優酷的得力干將,李捷已經變成一個阿里人。他負責的項目之一,是阿里影業旗下數字化宣發平臺——燈塔。

根據阿里旗下用戶觀影決策平臺淘票票的數據資源,燈塔可實時精準把握用戶畫像、瞭解推廣效果的變化、調整策略實現觸達。

但是,面對一些只盯著“大IP+大流量”而內容質量不過硬的電影,即便宣發再好最後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2017年,阿里影業迎來新的領導,決心用質量破除流量迷信。

新的內容基調隨即確定:做頭部,做精品:與頭部內容生產者合作;做小、正、大(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懷)的內容。

一開始,和從淘系轉戰優酷的莊卓然一樣,吳倩並不適應。從整個電商的運營思路的規模化、數據化的確定性,到文娛內容、排期、宣發的不確定,她總抓不到點。

接手優酷後,經過一段時間琢磨,她對宣發部門提出四個要求:一是話題打造,要求市場人員具備內容素質,短時間內瞭解作品內外,輸出宣發策略;二是無中生有,把一個簡單的概念或一個內容透過市場創意,把能量發揮到最大;三是生態聯動,依託阿里源源不斷的場景、用戶,觸達對的消費者;四是商業助力,讓市場宣推幫助會員增收,增強品牌客戶體感,助力網絡電影、網絡劇片方觸達更多的用戶更好變現。

“我們需要搭建一個好的平臺,賦能好的合作方讓他們做出更多爆款內容滿足文娛愛好者,這才是真正優酷走向的B2B2C的模式。大宣發打通的是優酷、淘票票、大麥等大文娛業務,也是天貓、淘寶、支付寶和高德等阿里生態,還是美圖、抖音、支付寶、快手等合作方,我們要把它們都整合起來。”

近年來,得益於淘票票等平臺的數據建設,阿里已能對電影的題材、檔期等指標進行量化研究,後來阿里參與《我不是藥神》和《流浪地球》就是經大數據測算後做出的決定,也很符合“小、正、大”的內容調性。

在前不久和頭部客戶的閉門會上,優酷表示,內部整頓核心要樹立“新文娛、新氣象”,要發揚“店小二”精神,對合作方不設“衙門口”,最大程度提升溝通和服務效率。

未來,阿里希望通過“VIP貼身服務”推動內容方和平臺之間的關係從B2B模式向B2B2C模式轉化,讓內容方參與內容策劃、生產、用戶運營、商業化的整個鏈條中。

這次閉門會不僅是一次電影工業的內部交流,更是想通過電影業務實現阿里系的生態共鳴,探求和其他企業或機構在內容與互聯網打通的可能。

自阿里大文娛整合以來,各業務模塊都嘗試破界,形成“化指為拳”的合力場。

目前,阿里影業負責投資,和優酷共用技術平臺;燈塔負責數據和宣發;淘票票負責觀影決策和票務;大麥負責現場娛樂票務;優酷負責版權和播放;阿里魚負責衍生品授權開發。

根據以上分工,阿里大文娛板塊確認了三大業務:優酷、淘票票、大麥網。這些業務中,有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有的正在建立核心優勢,打造“業務厚度”。

6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通過全員信表示,希望充實創新業務的領導力量和組織保障,同時明確大文娛的一號位,聚焦大文娛各項業務的緊密融合,實現戰略投資業務和財務體系一體化。

亥時•夜靜而思

日出而作,日落不息。

只是打通大文娛顯然不能讓阿里滿足。日後怎麼把優酷、大麥、淘票票與淘寶、支付寶這些不同領域的業務結合才是鐵軍們正想正做的事。

其實,大範圍打通旗下業務,阿里已經有過嘗試。

2018年世界盃期間,優酷與央視合作拿下轉播權,並推出《這就是世界波》《瘋狂奪寶》等節目,請來前國腳、電競主播等組成“解說天團”,還聯動支付寶,推出“進球下紅包雨”活動。

阿里旗下的業務幾乎整體參與了世界盃營銷:UC瀏覽器提供賽事進程、餓了麼提供世界盃特餐、飛豬提供俄羅斯旅行攻略、天貓魔盒預測比分……

這種“大融合”,在阿里的發展史能找到類似例子。

遙想支付寶業務剛上線時,還只是配合淘寶的付款工具。如今,只要打開支付寶,滴滴打車、餓了麼、優酷會員等等阿里系業務都可找到。它已相當於一個人的數字指紋。

其實,支付寶中的“小融合”,就是在更多場景“大融合”的縮影。

而融合的背後,是阿里不斷“破圈”的自我超越。自阿里成軍以來,在其發展的每個階段,都可以找到讓人驚喜的業務創新:淘寶、天貓、支付寶……每一樣都是影響商業格局的產出。

阿里“軍師”曾鳴在《智能商業》中寫道:“所謂的人類文明,最關鍵的並不是每一個個體,而是整個社會日益增強的協同能力,這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優勢。”

天下大勢,合以貫之。從晨初混沌到赫日當中,優酷正在逐漸被阿里生態盤活。

十二時辰接著十二時辰,創新和經驗往復沉澱。明光破暗的優酷,有如煥生的張小敬,“來什麼都是驚喜”。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