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爸媽擇園記:掙扎在普惠與非普惠之間

文|馮瑋

“之前一個月8000覺得貴,現在一個月不到1000又覺得不踏實。”

“普惠園還得排位,這不是讓我更被動麼。”

“支持啊,便宜!”

“不放心,普惠園是我的最後選項”

……

2020越來越近,普惠園的增長之勢一定程度上已超出了家長們的預期,驚異的同時,也伴隨著愈發熱鬧的討論。

對於一部分早期教育相對匱乏的城市來說,普惠園的普及在資金、場地和師資等方面提供了根本性的變革與新的希望。

但北京、上海等超一線城市的家長們,似乎對普惠的態度就顯得玩味許多。

北京爸媽擇園記:掙扎在普惠與非普惠之間

“普惠園不會是我的選擇”

Siva說自己是“新北京人”,也是“新北京父母”。

新北京父母們憑藉學歷或者工作擁有了在北京買車買房的權利,也為孩子爭取到了北京戶口。讓孩子在北京接受更好的教育,是他們“無比堅定、也必須做到”的事情。

Siva計劃讓女兒在2021年入園。

時間還早,但她心裡已有清晰的選項排次:國際園 >雙語蒙氏園 > 一般的高端園。普惠園不在考慮範圍。

不算高薪家庭,但她還是為孩子3-6歲期間的學習經費做了50萬元的預算。

談及咬牙存錢、咬牙送孩子去更好幼兒園的理由,她解釋“學前教育太重要,為了孩子的未來,我願意努力踮腳幫她爭取更好的環境。”

“萬一前三個幼兒園選項都沒排上,去普惠園可以麼?”多知網問道。

“嗯……”Siva沉吟,“如果最後是普惠,我就每天上午讓她上幼兒園,下午放學後用那些預算省下來的錢給她報更好的輔導班,比如英語、藝術、國學等等。”

在Siva看來,1000元以下的普惠園應該不會有高質量的雙語課程,也不會有優質、高端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服務:“算上政府給的補助一個孩子應該成本就是2000元上下吧,估計最多也就能保證看著孩子不出問題。”

但她要的不是的孩子在3-6歲吃好睡好這麼簡單。

北京爸媽擇園記:掙扎在普惠與非普惠之間

(紀錄片《沒有起跑線》)

“起跑線已經越來越早,我的孩子完全可以在6歲的時候讀懂《哈利-波特》第一冊,只要我早期教育引導的好、只要我找到了合適的園所與環境,我完全可以在更早的時間幫助她學好英語,這樣她就能在小學和中學把更多的時間給理科或者語文閱讀,現在語文學科在閱讀部分不是越來越重要了麼……”

“我們都希望花些錢,為孩子在未來爭取更多時間。”

“既然普惠園沒辦法幫我的孩子爭取時間,那麼它也許就不是我們這些想搶時間的家長的最佳選項。”

“對普惠園的糾結,敵不過它有託管”

李旭在東城區某公職單位做文職,公務員的工作其實並沒有外界看得那麼輕鬆,正常五點鐘下班,但也會因為一些突發任務加班到六、七點;李旭的妻子在某互聯網企業,996的工作狀態下,如果某一晚八點到家,就已算是難得。

夫妻二人的父母有的還沒退休,有的在老家還有需要關照的事情:孩子斷奶後,雙方老人雖然捨不得,但也無力再幫忙繼續照料。

沒來得及詳細對比了解,李旭就把一歲八個月大孩子送到了某民辦園的小小班:“沒辦法,只能這樣。”

今年新學期,班主任在群裡通知每月學費降到了750,加上餐費500,比之前省了近2000元。

“明顯的好處就是價格便宜了,我掙得是死工資,省錢就是賺錢;不好的地方是孩子每天下午的特色課停了,以後下午和上午一樣,就是基本保育和看著孩子玩遊戲。”

妻子與李旭討論希望換一個幼兒園,“我愛人的同事給孩子選的還是偏雙語的多,我愛人覺得孩子就這樣玩下去,可能就‘廢’了,畢竟我們下了班也沒太多時間給孩子教育別的內容。”

“我比較佛系,”李旭笑道,“我覺得沒病沒災,小孩子一天玩點玩具就挺好,我身邊同事孩子上公辦園的多,討論起來,大家孩子都沒在幼兒園學什麼東西,那這就沒差別呀。”

但佛系不代表他不存在糾結的問題。

北京爸媽擇園記:掙扎在普惠與非普惠之間

(印度電影《起跑線》)

“變成普惠園後,幼兒園的師生比變了,之前兩個老師一個保育員看25個孩子,現在是同樣的老師看35個孩子,假設我的要求已經低到把孩子照看好就可以,但現在這個師生比我的確會擔心,它是否可以滿足這個要求呢?”李旭說道。

找了一圈兒幼兒園,但最後,他還是沒有換。

“很巧合,只有我們現在上的幼兒園有託管和課外班,周圍另兩家園沒有託管,還有個蒙氏園不錯,但現在人家沒名額……”

多知網觀察發現,目前部分普惠園都在放學後推出了類似的服務,其中託管有包月和按天計費兩種,均價在300-700元之間;學習班的課程相對更加豐富,涵蓋思維邏輯、舞蹈、輪滑、英語等內容,價格在1000元-2000元之間。

“這個是普惠園很靈活的地方,滿足了家長的需求,只要能加強監管,我覺得挺好的。”李旭說道。

“因為普惠,我要準備找新幼兒園了”

Joyce最近真的很煩惱。

她打趣道:“髮際線後移和加班熬夜沒關係,都是被幼兒園折磨的。”

“我和幼兒園的老師關係特別好,她悄悄和我說的,現在這個幼兒園變成普惠之後,補貼和成本勉強持平,創始人不滿意,準備萬一撐不過就停辦了。”

“其實也理解,之前一個孩子零七八碎加起來每月學費五千多,現在算上補貼也就剛到二分之一,看孩子這事兒又累又擔風險,虐童的事兒多了,家長對園所對老師也是又感激又擔心……”

“我就偷偷在孩子包裡塞錄音筆。”Joyce說道,“這麼費力不討好的工作再賺不上錢,誰能沒個落差呢?”

理解歸理解,但Joyce還是擔心:萬一園所經營不下去了,臨時抱佛腳很可能導致孩子沒機會選到更好的幼兒園,更嚴重的還可能沒地方可去。

她希望可以繼續選擇一家普惠園,從價格的角度來看她認為幼兒園滿足保育即可,對於早期教育她會為孩子選擇更專業的培訓機構。

但遺憾的是,她到處瞭解,有效信息寥寥。

Joyce在網上搜索某某區普惠園,大多數出現的只有該區有哪些園所被普惠了,卻並沒有詳細的該園被普惠後有哪些新的調整和變化,也沒有現在的普惠園會有哪些特別之處。

在家長社群和家長網站的聊天中,很多家長也與她有同樣的困惑,似乎普惠園都是這一兩年才剛剛轉好,沒有樣板園所,也不知道會不會去了下一家也面臨園長會放棄的狀態。

在某家長互動平臺中,搜索“普惠園”關鍵詞:“要麼公立一級園,要麼高端私立,哪個夠得著去哪個!私立普惠還是悠著點”,“聽說普惠園每個班38人、40人,現在各種擔心”,“利潤變小了,教學配套很可能也下降吧”……

“更多的都是認為普惠園是便宜沒好貨,我覺得不可能那麼極端,其實我身邊的朋友同事聊到普惠園,都覺得是特別好的事兒,但我們瞭解的渠道很單一。”

Joyce繼續說道:“如果有很好的普惠園作為推廣讓大家瞭解下,大家心裡也能有個底,如果有政策指導、規範框架,在此基礎上有做的不錯的普惠園作為典型,也可以讓更多家長知道普惠園其實也有很好的地方,這是我們需要的。”

北京爸媽擇園記:掙扎在普惠與非普惠之間

(日本電影《再見了我們的幼稚園》)

發稿前,Joyce剛剛給孩子換了新幼兒園,雖然原來的園所還在正常營業,但她還是擔心一旦關閉,他們會“很被動”。

“新的這家園是雙語園,剛好有個孩子走了空出來一個名額,我們也不對比普惠園了,沒那麼多時間。”

“而且,的確也不知道普惠園什麼算好什麼算不好。”

“我想選普惠,但要等排位”

木子一家住在大興棗園,聽說之前看好的紅黃藍被改成普惠園,她挺開心。

在她的印象中,去年的學費還在每月3000元上下,現在的學費已經降到每月1350元,其中包含600元的餐費:“價格降了,學校和老師還是那些,這是很理想的變化。”

只是為難的是,變成普惠後,該園現在必須以紅木林社區的用戶為先,其餘周邊社區則要順序排位:“沒有北京戶口本以為只是上不了公辦園,誰知道現在進民辦普惠園還得固定小區。”

“我們那個小區也有對應的園所,但是口碑不是特別好,為什麼要被小區限定了我孩子選擇好一點園所的權利呢?”木子覺得無奈。

那是不是真的就沒有機會了呢?

經瞭解發現,想要入園還有其他“途徑”。

多知網電話詢問時,該園老師表示,非小區住戶除了排隊等名額外,還可以選擇每年16800元的週末早教班,在這邊上過早教的孩子也許有機會可以先一步排上幼兒園名額。

“我接觸到的好幾個幼兒園都有這種,還有說在一家托育中心上課,之後就能爭取到另一家高端園的名額。”木子說道。

公辦園進不去,理想的普惠園也要排位沒有準信兒,高端園上不起……夾在其中左右為難的木子決定去中高端園瞭解下情況。

“不知道是我這類家長變多了還是中高端幼兒園現在變火了,僅次於國際雙語園的那些幼兒園現在前面也都是好幾十甚至過百個孩子在排隊。”

“怎麼到處都要排隊了呢?”

沒有辦法,木子目前已經打算退掉已經上了一段時間的金寶貝,改為報名紅黃藍的早教班。

“先保住一個名額,別的以後再說吧。”

北京爸媽擇園記:掙扎在普惠與非普惠之間

(電影《看上去很美》)

改變,還在路上

無論北京上海還是其他城市,多數家長對普惠園所擔心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幾點:

1、學費降低會否影響園所教學質量?

2、幼兒園營收降低後,會否通過其他課程等變相收費?

3、社區配套園會否也存在一席難求的情況?

4、普惠園的增量加速上漲,高端園“上不起”,中高端園會否也要靠“搶”?

5、普惠園越來越多,政策監管、教研教學水平與師資能否到位?

以北京市教委的相關政策為例,也可以看出官方正在圍繞這些核心問題進行重點優化。

在園所及學位配置方面: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透露,2018年全市新增學前學位超過3萬個,今年擬再新增學位3萬個。

在經費補貼方面:2018年,北京市學前教育經費佔財政教育經費比例由3%提高到10%。

今年1月,北京市財政局、市教委聯合發佈《北京市市級財政支持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補助資金管理使用實施細則(修訂)》。與舊規相比,新規對普惠幼兒園不再分一、二、三級園差別補助,而是調整為均按1000元/生/月給予生均定額補助。

朝陽區春宇幼兒園作為小區配套園其原收費為1999元一個月,轉為普惠性幼兒園後,收費雖然降低為750元一個月,但是市級層面每生每月補貼1000元,區教委每生每月再補貼600元,相當於園所生均收入每月合計是2350元。

此外,轉為普惠園後,幼兒園還得到了一次性轉普獎補、學前教育研究發展經費、專項教研經費等支持。

在教師待遇及資質方面:北京市出臺的《普惠性幼兒園認定與管理辦法》也明確提出,普惠性幼兒園用於人員經費支出比例佔保教費收入和財政生均定額補助收入之和的比例原則上不低於70%。

政策的春風正緊鑼密鼓地吹來。

但要變更為普惠園的民辦園真的可以華麗轉身麼?

從幾位家長的分享中可以看出,普惠園經營者正經歷著成本空間被積壓,教學服務及軟硬件調整,優質教師缺口依然存在等頑固困境。

剛剛結束的兩會上,福建省政協委員、小金星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謝燕川提出給普惠園定價要顧及質量保障,推行小區配套幼兒園公辦及普惠計劃,需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忌簡單一刀切。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二十一世紀幼教集團總園長朱敏建議,推進普惠園建設應堅持一事一議、一園一案。

有投資人指出,更多民辦園轉為普惠後,需要的補貼更多,且當前很多地方政府對幼兒園的補貼延期情況普遍存在;同時,普惠園改制中,實際涉及到教育部門、工商部、稅務、房地產公司等,而主管的教育部門權責有限,各地的情況和利益衝突也很複雜。

某早幼教領域從業者對多知網分析,政策出臺到被行業適應並完好落地本身就需要一段時間,普惠園民辦園的經營模式之一,一定是可以跑通的。

“只是一開始會跑得有些慢,有點難。”

多知網新書《培訓行業這一年·2018》第三批4000套正在銷售中,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購買界面。

新書節選

新東方:精細化運營時代,呼喚狼性的迴歸

好未來的三個賭

VIPKID:一場關於六萬外教的管理實驗

K12直播大班課:新物種誕生,這個老師不講課

精銳教育的第一次北上

尚德機構:這件事,多大阻力都要做

五年,勾畫中國教培行業進化之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