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

文|親子早教派

歡迎關注@親子早教派 家有小萌娃,專注親子早教,繪本閱讀等家庭教育。(文章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分享關注)

"

文|親子早教派

歡迎關注@親子早教派 家有小萌娃,專注親子早教,繪本閱讀等家庭教育。(文章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分享關注)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九月份轉眼就到,又是一個新的開學季。即將有一批小萌娃正式進入幼兒園。

對於小孩子來說,進入幼兒園,就意味著跟以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說再見。

離開父母,長時間看不到家人,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陌生的老師,不能隨心所欲,不能隨便搞破壞,不能轉身跟爸爸媽媽摟摟抱抱。

既不習慣,也不適應。

小派也是這群萌娃中的一員。

幼兒園有暑假班,我們提前送他去適應。

第一天,剛鬆開我的手,他就張開嘴巴大哭,好委屈。

第二天,看到我轉身走,他又絕望地嚎啕大哭,聲嘶力竭的讓人不忍。

第三天,他站在教室門口,依然還是哭得天崩地裂。

相信入園難這個問題,每個小朋友都會經歷過。

入園分離焦慮躲不開

剛進幼兒園,孩子平時沒表現出來的分離焦慮,猝不及防就爆發了。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專家斯坦利•格林斯潘說:3歲左右的孩子,幾乎每隔15分鐘就會找一次親密看護人。

在幼兒園,從上午八點到下午四點,離開父母整整八個小時,孩子期間有無數次想要找爸爸媽媽,卻找而不得,會無措、會難受。

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可以嘗試用共情去感受孩子的低落心情。

送孩子入園,不僅要提前給孩子做好生理和心理準備,家長自己也要做好心理建設。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哭得嘶聲裂肺就心軟,停止送園。

事實上,只要堅持送園,多則一個月,少則三五天,孩子就可能很好的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爸爸媽媽不妨把入園當作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場歷練,把強烈的分離焦慮當作是孩子的一次挫折教育。

爸爸媽媽情緒穩定,可以直接感染孩子。

"

文|親子早教派

歡迎關注@親子早教派 家有小萌娃,專注親子早教,繪本閱讀等家庭教育。(文章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分享關注)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九月份轉眼就到,又是一個新的開學季。即將有一批小萌娃正式進入幼兒園。

對於小孩子來說,進入幼兒園,就意味著跟以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說再見。

離開父母,長時間看不到家人,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陌生的老師,不能隨心所欲,不能隨便搞破壞,不能轉身跟爸爸媽媽摟摟抱抱。

既不習慣,也不適應。

小派也是這群萌娃中的一員。

幼兒園有暑假班,我們提前送他去適應。

第一天,剛鬆開我的手,他就張開嘴巴大哭,好委屈。

第二天,看到我轉身走,他又絕望地嚎啕大哭,聲嘶力竭的讓人不忍。

第三天,他站在教室門口,依然還是哭得天崩地裂。

相信入園難這個問題,每個小朋友都會經歷過。

入園分離焦慮躲不開

剛進幼兒園,孩子平時沒表現出來的分離焦慮,猝不及防就爆發了。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專家斯坦利•格林斯潘說:3歲左右的孩子,幾乎每隔15分鐘就會找一次親密看護人。

在幼兒園,從上午八點到下午四點,離開父母整整八個小時,孩子期間有無數次想要找爸爸媽媽,卻找而不得,會無措、會難受。

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可以嘗試用共情去感受孩子的低落心情。

送孩子入園,不僅要提前給孩子做好生理和心理準備,家長自己也要做好心理建設。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哭得嘶聲裂肺就心軟,停止送園。

事實上,只要堅持送園,多則一個月,少則三五天,孩子就可能很好的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爸爸媽媽不妨把入園當作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場歷練,把強烈的分離焦慮當作是孩子的一次挫折教育。

爸爸媽媽情緒穩定,可以直接感染孩子。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接納孩子的情緒很重要

進入幼兒園,孩子哭鬧是正常的,不哭不鬧反倒會壓抑孩子,不利於情感的宣洩。

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輕易發脾氣、打罵孩子,這樣只會使孩子更加反感幼兒園。他心裡會認為,就因為上幼兒園才讓自己被打被罵。這樣就把孩子推到幼兒園的對立面去了。

孩子對幼兒園有好感,會主動而迫切地想上幼兒園;一旦孩子對幼兒園產生反感,即使再怎麼勸說,他都不會情願上幼兒園。

孩子不會一直哭鬧下去,適應需要一個過程。萬事開頭難,只要慢慢來,孩子最終會順利度過入園難這一關。

蝴蝶,經歷過破蛹而出的陣痛,才可以張開翅膀,感受外面的花花世界。孩子也必須要經過適應入園這一階段,才會曉得幼兒園和集體生活的樂趣。

英國兒童心理學家John Bowlby指出,剛進入幼兒園,孩子通常會經歷反抗、失望、超脫三個階段。

階段一,反抗

一開始,哭鬧、反抗,時刻想要逃離幼兒園。

階段二,失望

家長堅持送園,孩子開始明白哭是沒有用的,心理上會失落。

階段三,超脫

熟悉環境以後,對老師產生信任,對同學不再陌生,孩子開始釋然,接受集體生活,愛上幼兒園。

"

文|親子早教派

歡迎關注@親子早教派 家有小萌娃,專注親子早教,繪本閱讀等家庭教育。(文章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分享關注)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九月份轉眼就到,又是一個新的開學季。即將有一批小萌娃正式進入幼兒園。

對於小孩子來說,進入幼兒園,就意味著跟以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說再見。

離開父母,長時間看不到家人,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陌生的老師,不能隨心所欲,不能隨便搞破壞,不能轉身跟爸爸媽媽摟摟抱抱。

既不習慣,也不適應。

小派也是這群萌娃中的一員。

幼兒園有暑假班,我們提前送他去適應。

第一天,剛鬆開我的手,他就張開嘴巴大哭,好委屈。

第二天,看到我轉身走,他又絕望地嚎啕大哭,聲嘶力竭的讓人不忍。

第三天,他站在教室門口,依然還是哭得天崩地裂。

相信入園難這個問題,每個小朋友都會經歷過。

入園分離焦慮躲不開

剛進幼兒園,孩子平時沒表現出來的分離焦慮,猝不及防就爆發了。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專家斯坦利•格林斯潘說:3歲左右的孩子,幾乎每隔15分鐘就會找一次親密看護人。

在幼兒園,從上午八點到下午四點,離開父母整整八個小時,孩子期間有無數次想要找爸爸媽媽,卻找而不得,會無措、會難受。

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可以嘗試用共情去感受孩子的低落心情。

送孩子入園,不僅要提前給孩子做好生理和心理準備,家長自己也要做好心理建設。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哭得嘶聲裂肺就心軟,停止送園。

事實上,只要堅持送園,多則一個月,少則三五天,孩子就可能很好的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爸爸媽媽不妨把入園當作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場歷練,把強烈的分離焦慮當作是孩子的一次挫折教育。

爸爸媽媽情緒穩定,可以直接感染孩子。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接納孩子的情緒很重要

進入幼兒園,孩子哭鬧是正常的,不哭不鬧反倒會壓抑孩子,不利於情感的宣洩。

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輕易發脾氣、打罵孩子,這樣只會使孩子更加反感幼兒園。他心裡會認為,就因為上幼兒園才讓自己被打被罵。這樣就把孩子推到幼兒園的對立面去了。

孩子對幼兒園有好感,會主動而迫切地想上幼兒園;一旦孩子對幼兒園產生反感,即使再怎麼勸說,他都不會情願上幼兒園。

孩子不會一直哭鬧下去,適應需要一個過程。萬事開頭難,只要慢慢來,孩子最終會順利度過入園難這一關。

蝴蝶,經歷過破蛹而出的陣痛,才可以張開翅膀,感受外面的花花世界。孩子也必須要經過適應入園這一階段,才會曉得幼兒園和集體生活的樂趣。

英國兒童心理學家John Bowlby指出,剛進入幼兒園,孩子通常會經歷反抗、失望、超脫三個階段。

階段一,反抗

一開始,哭鬧、反抗,時刻想要逃離幼兒園。

階段二,失望

家長堅持送園,孩子開始明白哭是沒有用的,心理上會失落。

階段三,超脫

熟悉環境以後,對老師產生信任,對同學不再陌生,孩子開始釋然,接受集體生活,愛上幼兒園。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安撫必不可少

每天,小派回到家裡,第一句話就是說,媽媽,我明天不要去幼兒園。

我想,大多數孩子的反應是一樣的:抗拒幼兒園,不想去幼兒園,想留在家裡,想呆在家人身邊。

這個時候,家長如何迴應很是重要。

1,首先,安撫接納孩子的情緒。

2,接下來,告訴孩子,不喜歡幼兒園是可以的,爸爸媽媽都知道。但是不去幼兒園是不對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不喜歡就不做是不對的。生活不會一直都如你的意,很多時候,就算再不想做,我們也不得不去做。

3,最後,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的愛也很重要。去幼兒園,不是因為爸爸媽媽不愛你,只是因為每個孩子長大了,就一定要去幼兒園,進入集體生活。即使你不在家裡,爸爸媽媽一樣很愛很愛你。

有的父母會嚇唬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送你去幼兒園。這是帶有負能量的一句話,嚇唬孩子的後果很嚴重,只會使孩子將幼兒園跟不好的事情聯繫在一起,將幼兒園歸為不好的地方。讓孩子從心底實打實地牴觸幼兒園。

"

文|親子早教派

歡迎關注@親子早教派 家有小萌娃,專注親子早教,繪本閱讀等家庭教育。(文章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分享關注)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九月份轉眼就到,又是一個新的開學季。即將有一批小萌娃正式進入幼兒園。

對於小孩子來說,進入幼兒園,就意味著跟以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說再見。

離開父母,長時間看不到家人,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陌生的老師,不能隨心所欲,不能隨便搞破壞,不能轉身跟爸爸媽媽摟摟抱抱。

既不習慣,也不適應。

小派也是這群萌娃中的一員。

幼兒園有暑假班,我們提前送他去適應。

第一天,剛鬆開我的手,他就張開嘴巴大哭,好委屈。

第二天,看到我轉身走,他又絕望地嚎啕大哭,聲嘶力竭的讓人不忍。

第三天,他站在教室門口,依然還是哭得天崩地裂。

相信入園難這個問題,每個小朋友都會經歷過。

入園分離焦慮躲不開

剛進幼兒園,孩子平時沒表現出來的分離焦慮,猝不及防就爆發了。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專家斯坦利•格林斯潘說:3歲左右的孩子,幾乎每隔15分鐘就會找一次親密看護人。

在幼兒園,從上午八點到下午四點,離開父母整整八個小時,孩子期間有無數次想要找爸爸媽媽,卻找而不得,會無措、會難受。

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可以嘗試用共情去感受孩子的低落心情。

送孩子入園,不僅要提前給孩子做好生理和心理準備,家長自己也要做好心理建設。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哭得嘶聲裂肺就心軟,停止送園。

事實上,只要堅持送園,多則一個月,少則三五天,孩子就可能很好的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爸爸媽媽不妨把入園當作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場歷練,把強烈的分離焦慮當作是孩子的一次挫折教育。

爸爸媽媽情緒穩定,可以直接感染孩子。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接納孩子的情緒很重要

進入幼兒園,孩子哭鬧是正常的,不哭不鬧反倒會壓抑孩子,不利於情感的宣洩。

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輕易發脾氣、打罵孩子,這樣只會使孩子更加反感幼兒園。他心裡會認為,就因為上幼兒園才讓自己被打被罵。這樣就把孩子推到幼兒園的對立面去了。

孩子對幼兒園有好感,會主動而迫切地想上幼兒園;一旦孩子對幼兒園產生反感,即使再怎麼勸說,他都不會情願上幼兒園。

孩子不會一直哭鬧下去,適應需要一個過程。萬事開頭難,只要慢慢來,孩子最終會順利度過入園難這一關。

蝴蝶,經歷過破蛹而出的陣痛,才可以張開翅膀,感受外面的花花世界。孩子也必須要經過適應入園這一階段,才會曉得幼兒園和集體生活的樂趣。

英國兒童心理學家John Bowlby指出,剛進入幼兒園,孩子通常會經歷反抗、失望、超脫三個階段。

階段一,反抗

一開始,哭鬧、反抗,時刻想要逃離幼兒園。

階段二,失望

家長堅持送園,孩子開始明白哭是沒有用的,心理上會失落。

階段三,超脫

熟悉環境以後,對老師產生信任,對同學不再陌生,孩子開始釋然,接受集體生活,愛上幼兒園。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安撫必不可少

每天,小派回到家裡,第一句話就是說,媽媽,我明天不要去幼兒園。

我想,大多數孩子的反應是一樣的:抗拒幼兒園,不想去幼兒園,想留在家裡,想呆在家人身邊。

這個時候,家長如何迴應很是重要。

1,首先,安撫接納孩子的情緒。

2,接下來,告訴孩子,不喜歡幼兒園是可以的,爸爸媽媽都知道。但是不去幼兒園是不對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不喜歡就不做是不對的。生活不會一直都如你的意,很多時候,就算再不想做,我們也不得不去做。

3,最後,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的愛也很重要。去幼兒園,不是因為爸爸媽媽不愛你,只是因為每個孩子長大了,就一定要去幼兒園,進入集體生活。即使你不在家裡,爸爸媽媽一樣很愛很愛你。

有的父母會嚇唬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送你去幼兒園。這是帶有負能量的一句話,嚇唬孩子的後果很嚴重,只會使孩子將幼兒園跟不好的事情聯繫在一起,將幼兒園歸為不好的地方。讓孩子從心底實打實地牴觸幼兒園。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生活自理能力,提前準備

雖然分離焦慮和哭鬧、反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卻是可以提前培養的,它們能夠幫助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

送小派上幼兒園之前,我提前給他做了一系列的入園準備:

1,學會自己穿衣服,

2,學會自己穿鞋子,

3,學會自己吃飯,飯前飯後洗手,

4,學會自己喝水,

5,學會自己上廁所,

小便時能夠自己脫褲子、提褲子,結束後主動去洗手

6,習慣睡午覺,

幼兒園一般午睡時間是12點左右到2點半,提前調節時間很必要。

7,學會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這一點我們做的不夠好,小派在幼兒園仍然喜歡自己玩,不大願意找小朋友玩。

8,學會表達,

有些孩子不懂得,會憋著不說,特別是喝水,幼兒園的喝水時間是有規定的,所以要提醒孩子:

如果口渴,想喝水,記得跟老師說:老師,我想喝水。

如果沒有吃飽,記得跟老師說:老師,我還沒吃飽,還想加飯。

如果想要大/小便,記得跟老師說:老師,我想去大便/小便。

如果不舒服,記得跟老師說:老師,我肚子不舒服/我的腳疼,等等。

如果覺得冷,記得跟老師說:老師,我覺得冷,想要加衣服。

"

文|親子早教派

歡迎關注@親子早教派 家有小萌娃,專注親子早教,繪本閱讀等家庭教育。(文章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分享關注)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九月份轉眼就到,又是一個新的開學季。即將有一批小萌娃正式進入幼兒園。

對於小孩子來說,進入幼兒園,就意味著跟以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說再見。

離開父母,長時間看不到家人,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陌生的老師,不能隨心所欲,不能隨便搞破壞,不能轉身跟爸爸媽媽摟摟抱抱。

既不習慣,也不適應。

小派也是這群萌娃中的一員。

幼兒園有暑假班,我們提前送他去適應。

第一天,剛鬆開我的手,他就張開嘴巴大哭,好委屈。

第二天,看到我轉身走,他又絕望地嚎啕大哭,聲嘶力竭的讓人不忍。

第三天,他站在教室門口,依然還是哭得天崩地裂。

相信入園難這個問題,每個小朋友都會經歷過。

入園分離焦慮躲不開

剛進幼兒園,孩子平時沒表現出來的分離焦慮,猝不及防就爆發了。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專家斯坦利•格林斯潘說:3歲左右的孩子,幾乎每隔15分鐘就會找一次親密看護人。

在幼兒園,從上午八點到下午四點,離開父母整整八個小時,孩子期間有無數次想要找爸爸媽媽,卻找而不得,會無措、會難受。

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可以嘗試用共情去感受孩子的低落心情。

送孩子入園,不僅要提前給孩子做好生理和心理準備,家長自己也要做好心理建設。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哭得嘶聲裂肺就心軟,停止送園。

事實上,只要堅持送園,多則一個月,少則三五天,孩子就可能很好的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爸爸媽媽不妨把入園當作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場歷練,把強烈的分離焦慮當作是孩子的一次挫折教育。

爸爸媽媽情緒穩定,可以直接感染孩子。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接納孩子的情緒很重要

進入幼兒園,孩子哭鬧是正常的,不哭不鬧反倒會壓抑孩子,不利於情感的宣洩。

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輕易發脾氣、打罵孩子,這樣只會使孩子更加反感幼兒園。他心裡會認為,就因為上幼兒園才讓自己被打被罵。這樣就把孩子推到幼兒園的對立面去了。

孩子對幼兒園有好感,會主動而迫切地想上幼兒園;一旦孩子對幼兒園產生反感,即使再怎麼勸說,他都不會情願上幼兒園。

孩子不會一直哭鬧下去,適應需要一個過程。萬事開頭難,只要慢慢來,孩子最終會順利度過入園難這一關。

蝴蝶,經歷過破蛹而出的陣痛,才可以張開翅膀,感受外面的花花世界。孩子也必須要經過適應入園這一階段,才會曉得幼兒園和集體生活的樂趣。

英國兒童心理學家John Bowlby指出,剛進入幼兒園,孩子通常會經歷反抗、失望、超脫三個階段。

階段一,反抗

一開始,哭鬧、反抗,時刻想要逃離幼兒園。

階段二,失望

家長堅持送園,孩子開始明白哭是沒有用的,心理上會失落。

階段三,超脫

熟悉環境以後,對老師產生信任,對同學不再陌生,孩子開始釋然,接受集體生活,愛上幼兒園。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安撫必不可少

每天,小派回到家裡,第一句話就是說,媽媽,我明天不要去幼兒園。

我想,大多數孩子的反應是一樣的:抗拒幼兒園,不想去幼兒園,想留在家裡,想呆在家人身邊。

這個時候,家長如何迴應很是重要。

1,首先,安撫接納孩子的情緒。

2,接下來,告訴孩子,不喜歡幼兒園是可以的,爸爸媽媽都知道。但是不去幼兒園是不對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不喜歡就不做是不對的。生活不會一直都如你的意,很多時候,就算再不想做,我們也不得不去做。

3,最後,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的愛也很重要。去幼兒園,不是因為爸爸媽媽不愛你,只是因為每個孩子長大了,就一定要去幼兒園,進入集體生活。即使你不在家裡,爸爸媽媽一樣很愛很愛你。

有的父母會嚇唬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送你去幼兒園。這是帶有負能量的一句話,嚇唬孩子的後果很嚴重,只會使孩子將幼兒園跟不好的事情聯繫在一起,將幼兒園歸為不好的地方。讓孩子從心底實打實地牴觸幼兒園。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生活自理能力,提前準備

雖然分離焦慮和哭鬧、反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卻是可以提前培養的,它們能夠幫助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

送小派上幼兒園之前,我提前給他做了一系列的入園準備:

1,學會自己穿衣服,

2,學會自己穿鞋子,

3,學會自己吃飯,飯前飯後洗手,

4,學會自己喝水,

5,學會自己上廁所,

小便時能夠自己脫褲子、提褲子,結束後主動去洗手

6,習慣睡午覺,

幼兒園一般午睡時間是12點左右到2點半,提前調節時間很必要。

7,學會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這一點我們做的不夠好,小派在幼兒園仍然喜歡自己玩,不大願意找小朋友玩。

8,學會表達,

有些孩子不懂得,會憋著不說,特別是喝水,幼兒園的喝水時間是有規定的,所以要提醒孩子:

如果口渴,想喝水,記得跟老師說:老師,我想喝水。

如果沒有吃飽,記得跟老師說:老師,我還沒吃飽,還想加飯。

如果想要大/小便,記得跟老師說:老師,我想去大便/小便。

如果不舒服,記得跟老師說:老師,我肚子不舒服/我的腳疼,等等。

如果覺得冷,記得跟老師說:老師,我覺得冷,想要加衣服。

當孩子哭著說: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寫在最後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就走出了分離的第一步。有時候,不只是孩子捨不得,更多的是父母捨不得。世間上所有的愛都指向聚合,只有父母的愛意是指向分離。當這一天到來,孩子要調整心態,父母也一樣。

我們不能把孩子一直護在自己的羽翼下,孩子的放飛就是從他獨立上幼兒園的那一天開始。給TA時間,給TA空間,相信孩子,相信TA可以自我調整、適應,孩子自然會愛上幼兒園。

-END-

喜歡小派媽媽的文章,請關注、分享、收藏、留言!你對文章有什麼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分享。

家有2歲+寶寶,始終相信小朋友的學習能力,行為習慣,性格養成都是從玩耍中成長起來的,邊玩邊學。通過繪本、兒歌、手指謠在家早教。本文由“親子早教派”原創,商業轉載需經授權並註明來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