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

每年的9月10日,除了是眾所周知的“教師節”,還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於自殺,其中63%都患有精神障礙,是導致自殺的“頭號殺手”。在各種精神障礙中,抑鬱症最為公眾熟悉,它的終身自殺率高達6% ~15%。


"

每年的9月10日,除了是眾所周知的“教師節”,還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於自殺,其中63%都患有精神障礙,是導致自殺的“頭號殺手”。在各種精神障礙中,抑鬱症最為公眾熟悉,它的終身自殺率高達6% ~15%。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長江商報)

最近火爆的綜藝節目《一路成年》中,演員徐錦江因“巨嬰老爸”的形象登上了熱搜。但不難看出對兒子極度的控制慾和依賴背後,是其缺乏安全感的內心,他也曾在訪談中披露自己曾患抑鬱症的過往。

"

每年的9月10日,除了是眾所周知的“教師節”,還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於自殺,其中63%都患有精神障礙,是導致自殺的“頭號殺手”。在各種精神障礙中,抑鬱症最為公眾熟悉,它的終身自殺率高達6% ~15%。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長江商報)

最近火爆的綜藝節目《一路成年》中,演員徐錦江因“巨嬰老爸”的形象登上了熱搜。但不難看出對兒子極度的控制慾和依賴背後,是其缺乏安全感的內心,他也曾在訪談中披露自己曾患抑鬱症的過往。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生活新視線)

顯然,抑鬱症離我們每個人沒有想象那麼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世界目前有3.5億抑鬱症患者,大約可以裝滿60萬輛高鐵;具體到每個人來說,一生之中大約有1/6到1/5的概率患上抑鬱症。換句話說,我們都有可能被那顆叫做抑鬱症的子彈擊中,都有可能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感覺裡——想象一下你生命中最晦暗的時刻,把它鋪開到每天,那便是抑鬱症的感覺。

對付抑鬱症,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他們的突破口從大腦研究開始。


體外:抑鬱症研究的起點

抑鬱症患者,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腦子?

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想法,可惜,人類的大腦處於顱骨的重重包裹之中,不便於直接研究。一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事情才出現一點點轉機。

那個年代,遇到高血壓患者,醫生們會開一點利血平(reserpine)。當時的學界認為,去甲腎上腺素會激活迷走神經,讓血管處於收縮狀態,進而導致高血壓;而利血平,可以對抗、減弱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有意思的是,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固然血壓下降了,卻有不少出現了抑鬱症狀。

去甲腎上腺素會不會與抑鬱有關呢?”抱著這樣的想法,美國精神病學家查理·內梅羅夫(Charles Nemeroff)開始系統測量抑鬱症患者的激素水平,最終發現:沒錯,他們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與常人有異。

"

每年的9月10日,除了是眾所周知的“教師節”,還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於自殺,其中63%都患有精神障礙,是導致自殺的“頭號殺手”。在各種精神障礙中,抑鬱症最為公眾熟悉,它的終身自殺率高達6% ~15%。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長江商報)

最近火爆的綜藝節目《一路成年》中,演員徐錦江因“巨嬰老爸”的形象登上了熱搜。但不難看出對兒子極度的控制慾和依賴背後,是其缺乏安全感的內心,他也曾在訪談中披露自己曾患抑鬱症的過往。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生活新視線)

顯然,抑鬱症離我們每個人沒有想象那麼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世界目前有3.5億抑鬱症患者,大約可以裝滿60萬輛高鐵;具體到每個人來說,一生之中大約有1/6到1/5的概率患上抑鬱症。換句話說,我們都有可能被那顆叫做抑鬱症的子彈擊中,都有可能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感覺裡——想象一下你生命中最晦暗的時刻,把它鋪開到每天,那便是抑鬱症的感覺。

對付抑鬱症,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他們的突破口從大腦研究開始。


體外:抑鬱症研究的起點

抑鬱症患者,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腦子?

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想法,可惜,人類的大腦處於顱骨的重重包裹之中,不便於直接研究。一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事情才出現一點點轉機。

那個年代,遇到高血壓患者,醫生們會開一點利血平(reserpine)。當時的學界認為,去甲腎上腺素會激活迷走神經,讓血管處於收縮狀態,進而導致高血壓;而利血平,可以對抗、減弱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有意思的是,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固然血壓下降了,卻有不少出現了抑鬱症狀。

去甲腎上腺素會不會與抑鬱有關呢?”抱著這樣的想法,美國精神病學家查理·內梅羅夫(Charles Nemeroff)開始系統測量抑鬱症患者的激素水平,最終發現:沒錯,他們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與常人有異。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查理·內梅羅夫(圖片來源:researchgate)

老鼠:實驗室裡的製造出來的抑鬱症患者

在去甲腎上腺素之後,學者們又陸續發現了兩種可能與抑鬱有關的物質,5-羥色胺和多巴胺。

很多年前,微生物學的奠基人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曾經提出一個原則:要想確定微生物與疾病的關係,患者身上應該可以分離出這種微生物,把它接種到健康生物身上,應該能引起同樣的疾病。

"

每年的9月10日,除了是眾所周知的“教師節”,還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於自殺,其中63%都患有精神障礙,是導致自殺的“頭號殺手”。在各種精神障礙中,抑鬱症最為公眾熟悉,它的終身自殺率高達6% ~15%。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長江商報)

最近火爆的綜藝節目《一路成年》中,演員徐錦江因“巨嬰老爸”的形象登上了熱搜。但不難看出對兒子極度的控制慾和依賴背後,是其缺乏安全感的內心,他也曾在訪談中披露自己曾患抑鬱症的過往。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生活新視線)

顯然,抑鬱症離我們每個人沒有想象那麼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世界目前有3.5億抑鬱症患者,大約可以裝滿60萬輛高鐵;具體到每個人來說,一生之中大約有1/6到1/5的概率患上抑鬱症。換句話說,我們都有可能被那顆叫做抑鬱症的子彈擊中,都有可能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感覺裡——想象一下你生命中最晦暗的時刻,把它鋪開到每天,那便是抑鬱症的感覺。

對付抑鬱症,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他們的突破口從大腦研究開始。


體外:抑鬱症研究的起點

抑鬱症患者,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腦子?

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想法,可惜,人類的大腦處於顱骨的重重包裹之中,不便於直接研究。一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事情才出現一點點轉機。

那個年代,遇到高血壓患者,醫生們會開一點利血平(reserpine)。當時的學界認為,去甲腎上腺素會激活迷走神經,讓血管處於收縮狀態,進而導致高血壓;而利血平,可以對抗、減弱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有意思的是,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固然血壓下降了,卻有不少出現了抑鬱症狀。

去甲腎上腺素會不會與抑鬱有關呢?”抱著這樣的想法,美國精神病學家查理·內梅羅夫(Charles Nemeroff)開始系統測量抑鬱症患者的激素水平,最終發現:沒錯,他們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與常人有異。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查理·內梅羅夫(圖片來源:researchgate)

老鼠:實驗室裡的製造出來的抑鬱症患者

在去甲腎上腺素之後,學者們又陸續發現了兩種可能與抑鬱有關的物質,5-羥色胺和多巴胺。

很多年前,微生物學的奠基人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曾經提出一個原則:要想確定微生物與疾病的關係,患者身上應該可以分離出這種微生物,把它接種到健康生物身上,應該能引起同樣的疾病。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羅伯特·科赫(圖片來源:搜狐)

依據這一原則,要想確定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和多巴胺與抑鬱症的關係,有兩個思路。第一,設法降低它們在正常人腦內的含量,看看正常人會出現什麼轉變;第二,提高它們在抑鬱症患者腦內的含量,看看抑鬱症患者是否出現緩解。

當然,我們不能在人身上這麼幹。

科學家們把目光轉到了老鼠身上。

動物也有情緒。想想您家裡的貓,如果它“長在深閨”,到了車水馬龍的路上可能會“炸毛”,反過來說,吃到好吃的,它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表示自己很舒服。

那麼,動物會不會抑鬱呢?

1977年,波塞特(R. D. PORSOLT)準備試一試。他準備了一個不算大的水池子,把老鼠投入其中。很自然的,老鼠會掙扎著往上游,而波塞特不讓它往上游——將其反覆按壓到水裡。

一段時間以後,老鼠停止掙扎,像抑鬱症患者一樣,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境地......

"

每年的9月10日,除了是眾所周知的“教師節”,還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於自殺,其中63%都患有精神障礙,是導致自殺的“頭號殺手”。在各種精神障礙中,抑鬱症最為公眾熟悉,它的終身自殺率高達6% ~15%。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長江商報)

最近火爆的綜藝節目《一路成年》中,演員徐錦江因“巨嬰老爸”的形象登上了熱搜。但不難看出對兒子極度的控制慾和依賴背後,是其缺乏安全感的內心,他也曾在訪談中披露自己曾患抑鬱症的過往。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生活新視線)

顯然,抑鬱症離我們每個人沒有想象那麼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世界目前有3.5億抑鬱症患者,大約可以裝滿60萬輛高鐵;具體到每個人來說,一生之中大約有1/6到1/5的概率患上抑鬱症。換句話說,我們都有可能被那顆叫做抑鬱症的子彈擊中,都有可能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感覺裡——想象一下你生命中最晦暗的時刻,把它鋪開到每天,那便是抑鬱症的感覺。

對付抑鬱症,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他們的突破口從大腦研究開始。


體外:抑鬱症研究的起點

抑鬱症患者,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腦子?

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想法,可惜,人類的大腦處於顱骨的重重包裹之中,不便於直接研究。一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事情才出現一點點轉機。

那個年代,遇到高血壓患者,醫生們會開一點利血平(reserpine)。當時的學界認為,去甲腎上腺素會激活迷走神經,讓血管處於收縮狀態,進而導致高血壓;而利血平,可以對抗、減弱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有意思的是,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固然血壓下降了,卻有不少出現了抑鬱症狀。

去甲腎上腺素會不會與抑鬱有關呢?”抱著這樣的想法,美國精神病學家查理·內梅羅夫(Charles Nemeroff)開始系統測量抑鬱症患者的激素水平,最終發現:沒錯,他們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與常人有異。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查理·內梅羅夫(圖片來源:researchgate)

老鼠:實驗室裡的製造出來的抑鬱症患者

在去甲腎上腺素之後,學者們又陸續發現了兩種可能與抑鬱有關的物質,5-羥色胺和多巴胺。

很多年前,微生物學的奠基人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曾經提出一個原則:要想確定微生物與疾病的關係,患者身上應該可以分離出這種微生物,把它接種到健康生物身上,應該能引起同樣的疾病。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羅伯特·科赫(圖片來源:搜狐)

依據這一原則,要想確定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和多巴胺與抑鬱症的關係,有兩個思路。第一,設法降低它們在正常人腦內的含量,看看正常人會出現什麼轉變;第二,提高它們在抑鬱症患者腦內的含量,看看抑鬱症患者是否出現緩解。

當然,我們不能在人身上這麼幹。

科學家們把目光轉到了老鼠身上。

動物也有情緒。想想您家裡的貓,如果它“長在深閨”,到了車水馬龍的路上可能會“炸毛”,反過來說,吃到好吃的,它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表示自己很舒服。

那麼,動物會不會抑鬱呢?

1977年,波塞特(R. D. PORSOLT)準備試一試。他準備了一個不算大的水池子,把老鼠投入其中。很自然的,老鼠會掙扎著往上游,而波塞特不讓它往上游——將其反覆按壓到水裡。

一段時間以後,老鼠停止掙扎,像抑鬱症患者一樣,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境地......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實驗鼠(圖片來源:jax.org)

電和磁:深入大腦的工具

有了抑鬱動物模型,科學家們可以很方便地觀察某種藥物對抑鬱症的效果。但是,這還不夠,最好深入到腦子裡、觀察藥物對神經的直接影響。

大腦由神經組成,神經又通過電流控制人體的各項活動。因此,要想深入研究藥物對抑鬱症的影響,我們可以先研究藥物對一個神經的電流的影響。

1981年,德國生理學家內爾(Erwin Neher)和薩克曼(Bert Sakmann)發明了膜片鉗技術。詳細瞭解請移步《膜片鉗——打開細胞奧祕的鑰匙》

原理如下:用一跟玻璃管吸住神經細胞,把神經細胞的特定部位隔離出來。玻璃管裡有電極,可以監測該部位的電流變化。

"

每年的9月10日,除了是眾所周知的“教師節”,還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於自殺,其中63%都患有精神障礙,是導致自殺的“頭號殺手”。在各種精神障礙中,抑鬱症最為公眾熟悉,它的終身自殺率高達6% ~15%。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長江商報)

最近火爆的綜藝節目《一路成年》中,演員徐錦江因“巨嬰老爸”的形象登上了熱搜。但不難看出對兒子極度的控制慾和依賴背後,是其缺乏安全感的內心,他也曾在訪談中披露自己曾患抑鬱症的過往。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生活新視線)

顯然,抑鬱症離我們每個人沒有想象那麼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世界目前有3.5億抑鬱症患者,大約可以裝滿60萬輛高鐵;具體到每個人來說,一生之中大約有1/6到1/5的概率患上抑鬱症。換句話說,我們都有可能被那顆叫做抑鬱症的子彈擊中,都有可能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感覺裡——想象一下你生命中最晦暗的時刻,把它鋪開到每天,那便是抑鬱症的感覺。

對付抑鬱症,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他們的突破口從大腦研究開始。


體外:抑鬱症研究的起點

抑鬱症患者,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腦子?

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想法,可惜,人類的大腦處於顱骨的重重包裹之中,不便於直接研究。一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事情才出現一點點轉機。

那個年代,遇到高血壓患者,醫生們會開一點利血平(reserpine)。當時的學界認為,去甲腎上腺素會激活迷走神經,讓血管處於收縮狀態,進而導致高血壓;而利血平,可以對抗、減弱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有意思的是,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固然血壓下降了,卻有不少出現了抑鬱症狀。

去甲腎上腺素會不會與抑鬱有關呢?”抱著這樣的想法,美國精神病學家查理·內梅羅夫(Charles Nemeroff)開始系統測量抑鬱症患者的激素水平,最終發現:沒錯,他們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與常人有異。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查理·內梅羅夫(圖片來源:researchgate)

老鼠:實驗室裡的製造出來的抑鬱症患者

在去甲腎上腺素之後,學者們又陸續發現了兩種可能與抑鬱有關的物質,5-羥色胺和多巴胺。

很多年前,微生物學的奠基人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曾經提出一個原則:要想確定微生物與疾病的關係,患者身上應該可以分離出這種微生物,把它接種到健康生物身上,應該能引起同樣的疾病。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羅伯特·科赫(圖片來源:搜狐)

依據這一原則,要想確定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和多巴胺與抑鬱症的關係,有兩個思路。第一,設法降低它們在正常人腦內的含量,看看正常人會出現什麼轉變;第二,提高它們在抑鬱症患者腦內的含量,看看抑鬱症患者是否出現緩解。

當然,我們不能在人身上這麼幹。

科學家們把目光轉到了老鼠身上。

動物也有情緒。想想您家裡的貓,如果它“長在深閨”,到了車水馬龍的路上可能會“炸毛”,反過來說,吃到好吃的,它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表示自己很舒服。

那麼,動物會不會抑鬱呢?

1977年,波塞特(R. D. PORSOLT)準備試一試。他準備了一個不算大的水池子,把老鼠投入其中。很自然的,老鼠會掙扎著往上游,而波塞特不讓它往上游——將其反覆按壓到水裡。

一段時間以後,老鼠停止掙扎,像抑鬱症患者一樣,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境地......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實驗鼠(圖片來源:jax.org)

電和磁:深入大腦的工具

有了抑鬱動物模型,科學家們可以很方便地觀察某種藥物對抑鬱症的效果。但是,這還不夠,最好深入到腦子裡、觀察藥物對神經的直接影響。

大腦由神經組成,神經又通過電流控制人體的各項活動。因此,要想深入研究藥物對抑鬱症的影響,我們可以先研究藥物對一個神經的電流的影響。

1981年,德國生理學家內爾(Erwin Neher)和薩克曼(Bert Sakmann)發明了膜片鉗技術。詳細瞭解請移步《膜片鉗——打開細胞奧祕的鑰匙》

原理如下:用一跟玻璃管吸住神經細胞,把神經細胞的特定部位隔離出來。玻璃管裡有電極,可以監測該部位的電流變化。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膜片鉗示意圖,圖片來源:haikudeck.com)

第二種技術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是九十年代才興起的。詳細瞭解,請移步《與柳桂勇醫生一起談核磁共振》

神經細胞再怎麼特殊,也還是一種細胞。和所有細胞一樣,它需要氧氣,而氧氣,又來自於周圍的紅細胞,更具體一點說,來自於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像一個鐵鉗子,含有鐵元素、能夠夾持氧氣。沒有與氧氣結合的血紅蛋白,跟鐵差不多,可以干擾磁場、在磁場中顯形;一旦與氧氣結合,血紅蛋白就失去了干擾磁場的能力、在磁場中隱形。

那麼,通過磁場檢查血紅蛋白的狀態,不是可以推測神經元的活性嗎?

這便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通過它,可以全面觀察抑鬱症患者的的大腦。

"

每年的9月10日,除了是眾所周知的“教師節”,還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於自殺,其中63%都患有精神障礙,是導致自殺的“頭號殺手”。在各種精神障礙中,抑鬱症最為公眾熟悉,它的終身自殺率高達6% ~15%。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長江商報)

最近火爆的綜藝節目《一路成年》中,演員徐錦江因“巨嬰老爸”的形象登上了熱搜。但不難看出對兒子極度的控制慾和依賴背後,是其缺乏安全感的內心,他也曾在訪談中披露自己曾患抑鬱症的過往。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生活新視線)

顯然,抑鬱症離我們每個人沒有想象那麼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世界目前有3.5億抑鬱症患者,大約可以裝滿60萬輛高鐵;具體到每個人來說,一生之中大約有1/6到1/5的概率患上抑鬱症。換句話說,我們都有可能被那顆叫做抑鬱症的子彈擊中,都有可能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感覺裡——想象一下你生命中最晦暗的時刻,把它鋪開到每天,那便是抑鬱症的感覺。

對付抑鬱症,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他們的突破口從大腦研究開始。


體外:抑鬱症研究的起點

抑鬱症患者,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腦子?

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想法,可惜,人類的大腦處於顱骨的重重包裹之中,不便於直接研究。一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事情才出現一點點轉機。

那個年代,遇到高血壓患者,醫生們會開一點利血平(reserpine)。當時的學界認為,去甲腎上腺素會激活迷走神經,讓血管處於收縮狀態,進而導致高血壓;而利血平,可以對抗、減弱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有意思的是,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固然血壓下降了,卻有不少出現了抑鬱症狀。

去甲腎上腺素會不會與抑鬱有關呢?”抱著這樣的想法,美國精神病學家查理·內梅羅夫(Charles Nemeroff)開始系統測量抑鬱症患者的激素水平,最終發現:沒錯,他們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與常人有異。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查理·內梅羅夫(圖片來源:researchgate)

老鼠:實驗室裡的製造出來的抑鬱症患者

在去甲腎上腺素之後,學者們又陸續發現了兩種可能與抑鬱有關的物質,5-羥色胺和多巴胺。

很多年前,微生物學的奠基人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曾經提出一個原則:要想確定微生物與疾病的關係,患者身上應該可以分離出這種微生物,把它接種到健康生物身上,應該能引起同樣的疾病。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羅伯特·科赫(圖片來源:搜狐)

依據這一原則,要想確定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和多巴胺與抑鬱症的關係,有兩個思路。第一,設法降低它們在正常人腦內的含量,看看正常人會出現什麼轉變;第二,提高它們在抑鬱症患者腦內的含量,看看抑鬱症患者是否出現緩解。

當然,我們不能在人身上這麼幹。

科學家們把目光轉到了老鼠身上。

動物也有情緒。想想您家裡的貓,如果它“長在深閨”,到了車水馬龍的路上可能會“炸毛”,反過來說,吃到好吃的,它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表示自己很舒服。

那麼,動物會不會抑鬱呢?

1977年,波塞特(R. D. PORSOLT)準備試一試。他準備了一個不算大的水池子,把老鼠投入其中。很自然的,老鼠會掙扎著往上游,而波塞特不讓它往上游——將其反覆按壓到水裡。

一段時間以後,老鼠停止掙扎,像抑鬱症患者一樣,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境地......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實驗鼠(圖片來源:jax.org)

電和磁:深入大腦的工具

有了抑鬱動物模型,科學家們可以很方便地觀察某種藥物對抑鬱症的效果。但是,這還不夠,最好深入到腦子裡、觀察藥物對神經的直接影響。

大腦由神經組成,神經又通過電流控制人體的各項活動。因此,要想深入研究藥物對抑鬱症的影響,我們可以先研究藥物對一個神經的電流的影響。

1981年,德國生理學家內爾(Erwin Neher)和薩克曼(Bert Sakmann)發明了膜片鉗技術。詳細瞭解請移步《膜片鉗——打開細胞奧祕的鑰匙》

原理如下:用一跟玻璃管吸住神經細胞,把神經細胞的特定部位隔離出來。玻璃管裡有電極,可以監測該部位的電流變化。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膜片鉗示意圖,圖片來源:haikudeck.com)

第二種技術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是九十年代才興起的。詳細瞭解,請移步《與柳桂勇醫生一起談核磁共振》

神經細胞再怎麼特殊,也還是一種細胞。和所有細胞一樣,它需要氧氣,而氧氣,又來自於周圍的紅細胞,更具體一點說,來自於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像一個鐵鉗子,含有鐵元素、能夠夾持氧氣。沒有與氧氣結合的血紅蛋白,跟鐵差不多,可以干擾磁場、在磁場中顯形;一旦與氧氣結合,血紅蛋白就失去了干擾磁場的能力、在磁場中隱形。

那麼,通過磁場檢查血紅蛋白的狀態,不是可以推測神經元的活性嗎?

這便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通過它,可以全面觀察抑鬱症患者的的大腦。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下的大腦(圖片來源:pubmed)

光:科學家的新幫手

說到這裡,肯定有讀者發現了:從一根神經元到整個大腦之間,還有一片巨大的空白。

想一想我們中學學過的條件反射,一次完整的條件反射,需要傳入神經元、傳出神經元多個神經參與。即是說,只有多個神經互相連接、形成通路,才能行使特定的功能。

研究情緒,同樣要研究神經通路。

研究一個神經元已屬不易,何況是研究一系列的神經元呢。多年來,學界一直為這個問題深深困擾,直到2010年,有學者說,我們向植物學習吧。

植物不乏讓人驚歎之處,比如說,向日葵沒有肌肉,卻可以追著太陽轉動腦袋,又比如說,藍藻不過一個細胞大小,卻完全不用工作——只要晒晒太陽,就能通過光合作用、自給自足。

"

每年的9月10日,除了是眾所周知的“教師節”,還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於自殺,其中63%都患有精神障礙,是導致自殺的“頭號殺手”。在各種精神障礙中,抑鬱症最為公眾熟悉,它的終身自殺率高達6% ~15%。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長江商報)

最近火爆的綜藝節目《一路成年》中,演員徐錦江因“巨嬰老爸”的形象登上了熱搜。但不難看出對兒子極度的控制慾和依賴背後,是其缺乏安全感的內心,他也曾在訪談中披露自己曾患抑鬱症的過往。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生活新視線)

顯然,抑鬱症離我們每個人沒有想象那麼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世界目前有3.5億抑鬱症患者,大約可以裝滿60萬輛高鐵;具體到每個人來說,一生之中大約有1/6到1/5的概率患上抑鬱症。換句話說,我們都有可能被那顆叫做抑鬱症的子彈擊中,都有可能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感覺裡——想象一下你生命中最晦暗的時刻,把它鋪開到每天,那便是抑鬱症的感覺。

對付抑鬱症,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他們的突破口從大腦研究開始。


體外:抑鬱症研究的起點

抑鬱症患者,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腦子?

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想法,可惜,人類的大腦處於顱骨的重重包裹之中,不便於直接研究。一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事情才出現一點點轉機。

那個年代,遇到高血壓患者,醫生們會開一點利血平(reserpine)。當時的學界認為,去甲腎上腺素會激活迷走神經,讓血管處於收縮狀態,進而導致高血壓;而利血平,可以對抗、減弱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有意思的是,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固然血壓下降了,卻有不少出現了抑鬱症狀。

去甲腎上腺素會不會與抑鬱有關呢?”抱著這樣的想法,美國精神病學家查理·內梅羅夫(Charles Nemeroff)開始系統測量抑鬱症患者的激素水平,最終發現:沒錯,他們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與常人有異。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查理·內梅羅夫(圖片來源:researchgate)

老鼠:實驗室裡的製造出來的抑鬱症患者

在去甲腎上腺素之後,學者們又陸續發現了兩種可能與抑鬱有關的物質,5-羥色胺和多巴胺。

很多年前,微生物學的奠基人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曾經提出一個原則:要想確定微生物與疾病的關係,患者身上應該可以分離出這種微生物,把它接種到健康生物身上,應該能引起同樣的疾病。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羅伯特·科赫(圖片來源:搜狐)

依據這一原則,要想確定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和多巴胺與抑鬱症的關係,有兩個思路。第一,設法降低它們在正常人腦內的含量,看看正常人會出現什麼轉變;第二,提高它們在抑鬱症患者腦內的含量,看看抑鬱症患者是否出現緩解。

當然,我們不能在人身上這麼幹。

科學家們把目光轉到了老鼠身上。

動物也有情緒。想想您家裡的貓,如果它“長在深閨”,到了車水馬龍的路上可能會“炸毛”,反過來說,吃到好吃的,它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表示自己很舒服。

那麼,動物會不會抑鬱呢?

1977年,波塞特(R. D. PORSOLT)準備試一試。他準備了一個不算大的水池子,把老鼠投入其中。很自然的,老鼠會掙扎著往上游,而波塞特不讓它往上游——將其反覆按壓到水裡。

一段時間以後,老鼠停止掙扎,像抑鬱症患者一樣,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境地......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實驗鼠(圖片來源:jax.org)

電和磁:深入大腦的工具

有了抑鬱動物模型,科學家們可以很方便地觀察某種藥物對抑鬱症的效果。但是,這還不夠,最好深入到腦子裡、觀察藥物對神經的直接影響。

大腦由神經組成,神經又通過電流控制人體的各項活動。因此,要想深入研究藥物對抑鬱症的影響,我們可以先研究藥物對一個神經的電流的影響。

1981年,德國生理學家內爾(Erwin Neher)和薩克曼(Bert Sakmann)發明了膜片鉗技術。詳細瞭解請移步《膜片鉗——打開細胞奧祕的鑰匙》

原理如下:用一跟玻璃管吸住神經細胞,把神經細胞的特定部位隔離出來。玻璃管裡有電極,可以監測該部位的電流變化。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膜片鉗示意圖,圖片來源:haikudeck.com)

第二種技術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是九十年代才興起的。詳細瞭解,請移步《與柳桂勇醫生一起談核磁共振》

神經細胞再怎麼特殊,也還是一種細胞。和所有細胞一樣,它需要氧氣,而氧氣,又來自於周圍的紅細胞,更具體一點說,來自於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像一個鐵鉗子,含有鐵元素、能夠夾持氧氣。沒有與氧氣結合的血紅蛋白,跟鐵差不多,可以干擾磁場、在磁場中顯形;一旦與氧氣結合,血紅蛋白就失去了干擾磁場的能力、在磁場中隱形。

那麼,通過磁場檢查血紅蛋白的狀態,不是可以推測神經元的活性嗎?

這便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通過它,可以全面觀察抑鬱症患者的的大腦。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下的大腦(圖片來源:pubmed)

光:科學家的新幫手

說到這裡,肯定有讀者發現了:從一根神經元到整個大腦之間,還有一片巨大的空白。

想一想我們中學學過的條件反射,一次完整的條件反射,需要傳入神經元、傳出神經元多個神經參與。即是說,只有多個神經互相連接、形成通路,才能行使特定的功能。

研究情緒,同樣要研究神經通路。

研究一個神經元已屬不易,何況是研究一系列的神經元呢。多年來,學界一直為這個問題深深困擾,直到2010年,有學者說,我們向植物學習吧。

植物不乏讓人驚歎之處,比如說,向日葵沒有肌肉,卻可以追著太陽轉動腦袋,又比如說,藍藻不過一個細胞大小,卻完全不用工作——只要晒晒太陽,就能通過光合作用、自給自足。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藍藻(圖片來源:生物谷)

在藍藻的啟發下,神經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首先,藍藻既然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那麼,它體內肯定含有對光敏感的蛋白質;接著,把編碼這些蛋白質的基因找出來,通過轉基因技術,運送到神經元中,如此一來,神經元便會合成光敏蛋白質、變得對光敏感;最後,用特定光波影響光敏蛋白質,強化或弱化神經電流。如此一來,就有機會觀察某個神經元對周圍神經元的作用,進而推測與抑鬱症有關的整個神經通路的改變。

"

每年的9月10日,除了是眾所周知的“教師節”,還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於自殺,其中63%都患有精神障礙,是導致自殺的“頭號殺手”。在各種精神障礙中,抑鬱症最為公眾熟悉,它的終身自殺率高達6% ~15%。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長江商報)

最近火爆的綜藝節目《一路成年》中,演員徐錦江因“巨嬰老爸”的形象登上了熱搜。但不難看出對兒子極度的控制慾和依賴背後,是其缺乏安全感的內心,他也曾在訪談中披露自己曾患抑鬱症的過往。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生活新視線)

顯然,抑鬱症離我們每個人沒有想象那麼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世界目前有3.5億抑鬱症患者,大約可以裝滿60萬輛高鐵;具體到每個人來說,一生之中大約有1/6到1/5的概率患上抑鬱症。換句話說,我們都有可能被那顆叫做抑鬱症的子彈擊中,都有可能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感覺裡——想象一下你生命中最晦暗的時刻,把它鋪開到每天,那便是抑鬱症的感覺。

對付抑鬱症,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他們的突破口從大腦研究開始。


體外:抑鬱症研究的起點

抑鬱症患者,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腦子?

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想法,可惜,人類的大腦處於顱骨的重重包裹之中,不便於直接研究。一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事情才出現一點點轉機。

那個年代,遇到高血壓患者,醫生們會開一點利血平(reserpine)。當時的學界認為,去甲腎上腺素會激活迷走神經,讓血管處於收縮狀態,進而導致高血壓;而利血平,可以對抗、減弱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有意思的是,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固然血壓下降了,卻有不少出現了抑鬱症狀。

去甲腎上腺素會不會與抑鬱有關呢?”抱著這樣的想法,美國精神病學家查理·內梅羅夫(Charles Nemeroff)開始系統測量抑鬱症患者的激素水平,最終發現:沒錯,他們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與常人有異。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查理·內梅羅夫(圖片來源:researchgate)

老鼠:實驗室裡的製造出來的抑鬱症患者

在去甲腎上腺素之後,學者們又陸續發現了兩種可能與抑鬱有關的物質,5-羥色胺和多巴胺。

很多年前,微生物學的奠基人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曾經提出一個原則:要想確定微生物與疾病的關係,患者身上應該可以分離出這種微生物,把它接種到健康生物身上,應該能引起同樣的疾病。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羅伯特·科赫(圖片來源:搜狐)

依據這一原則,要想確定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和多巴胺與抑鬱症的關係,有兩個思路。第一,設法降低它們在正常人腦內的含量,看看正常人會出現什麼轉變;第二,提高它們在抑鬱症患者腦內的含量,看看抑鬱症患者是否出現緩解。

當然,我們不能在人身上這麼幹。

科學家們把目光轉到了老鼠身上。

動物也有情緒。想想您家裡的貓,如果它“長在深閨”,到了車水馬龍的路上可能會“炸毛”,反過來說,吃到好吃的,它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表示自己很舒服。

那麼,動物會不會抑鬱呢?

1977年,波塞特(R. D. PORSOLT)準備試一試。他準備了一個不算大的水池子,把老鼠投入其中。很自然的,老鼠會掙扎著往上游,而波塞特不讓它往上游——將其反覆按壓到水裡。

一段時間以後,老鼠停止掙扎,像抑鬱症患者一樣,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境地......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實驗鼠(圖片來源:jax.org)

電和磁:深入大腦的工具

有了抑鬱動物模型,科學家們可以很方便地觀察某種藥物對抑鬱症的效果。但是,這還不夠,最好深入到腦子裡、觀察藥物對神經的直接影響。

大腦由神經組成,神經又通過電流控制人體的各項活動。因此,要想深入研究藥物對抑鬱症的影響,我們可以先研究藥物對一個神經的電流的影響。

1981年,德國生理學家內爾(Erwin Neher)和薩克曼(Bert Sakmann)發明了膜片鉗技術。詳細瞭解請移步《膜片鉗——打開細胞奧祕的鑰匙》

原理如下:用一跟玻璃管吸住神經細胞,把神經細胞的特定部位隔離出來。玻璃管裡有電極,可以監測該部位的電流變化。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膜片鉗示意圖,圖片來源:haikudeck.com)

第二種技術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是九十年代才興起的。詳細瞭解,請移步《與柳桂勇醫生一起談核磁共振》

神經細胞再怎麼特殊,也還是一種細胞。和所有細胞一樣,它需要氧氣,而氧氣,又來自於周圍的紅細胞,更具體一點說,來自於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像一個鐵鉗子,含有鐵元素、能夠夾持氧氣。沒有與氧氣結合的血紅蛋白,跟鐵差不多,可以干擾磁場、在磁場中顯形;一旦與氧氣結合,血紅蛋白就失去了干擾磁場的能力、在磁場中隱形。

那麼,通過磁場檢查血紅蛋白的狀態,不是可以推測神經元的活性嗎?

這便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通過它,可以全面觀察抑鬱症患者的的大腦。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下的大腦(圖片來源:pubmed)

光:科學家的新幫手

說到這裡,肯定有讀者發現了:從一根神經元到整個大腦之間,還有一片巨大的空白。

想一想我們中學學過的條件反射,一次完整的條件反射,需要傳入神經元、傳出神經元多個神經參與。即是說,只有多個神經互相連接、形成通路,才能行使特定的功能。

研究情緒,同樣要研究神經通路。

研究一個神經元已屬不易,何況是研究一系列的神經元呢。多年來,學界一直為這個問題深深困擾,直到2010年,有學者說,我們向植物學習吧。

植物不乏讓人驚歎之處,比如說,向日葵沒有肌肉,卻可以追著太陽轉動腦袋,又比如說,藍藻不過一個細胞大小,卻完全不用工作——只要晒晒太陽,就能通過光合作用、自給自足。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藍藻(圖片來源:生物谷)

在藍藻的啟發下,神經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首先,藍藻既然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那麼,它體內肯定含有對光敏感的蛋白質;接著,把編碼這些蛋白質的基因找出來,通過轉基因技術,運送到神經元中,如此一來,神經元便會合成光敏蛋白質、變得對光敏感;最後,用特定光波影響光敏蛋白質,強化或弱化神經電流。如此一來,就有機會觀察某個神經元對周圍神經元的作用,進而推測與抑鬱症有關的整個神經通路的改變。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光遺傳技術(圖片來源:蝌蚪五線譜)

總結

縱觀抑鬱症的研究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新的技術總能帶來新的發現;而新的發現、新的研究,又可以催生新的研究技術。

神經科學家們如今已經深入大腦,對抑鬱症的研究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尤其是最近兩年,氯胺酮治療抑鬱症、胡海嵐發現抑鬱機制的報道,想必大家都看過。

雖然抑鬱症很可怕,但希望還是有的。也許,就在我們有生之年,我們可以徹底戰勝抑鬱症,讓它不再和“自殺”這個恐怖的字眼聯繫在一起。

"

每年的9月10日,除了是眾所周知的“教師節”,還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於自殺,其中63%都患有精神障礙,是導致自殺的“頭號殺手”。在各種精神障礙中,抑鬱症最為公眾熟悉,它的終身自殺率高達6% ~15%。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長江商報)

最近火爆的綜藝節目《一路成年》中,演員徐錦江因“巨嬰老爸”的形象登上了熱搜。但不難看出對兒子極度的控制慾和依賴背後,是其缺乏安全感的內心,他也曾在訪談中披露自己曾患抑鬱症的過往。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圖源:生活新視線)

顯然,抑鬱症離我們每個人沒有想象那麼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世界目前有3.5億抑鬱症患者,大約可以裝滿60萬輛高鐵;具體到每個人來說,一生之中大約有1/6到1/5的概率患上抑鬱症。換句話說,我們都有可能被那顆叫做抑鬱症的子彈擊中,都有可能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感覺裡——想象一下你生命中最晦暗的時刻,把它鋪開到每天,那便是抑鬱症的感覺。

對付抑鬱症,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他們的突破口從大腦研究開始。


體外:抑鬱症研究的起點

抑鬱症患者,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腦子?

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想法,可惜,人類的大腦處於顱骨的重重包裹之中,不便於直接研究。一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事情才出現一點點轉機。

那個年代,遇到高血壓患者,醫生們會開一點利血平(reserpine)。當時的學界認為,去甲腎上腺素會激活迷走神經,讓血管處於收縮狀態,進而導致高血壓;而利血平,可以對抗、減弱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有意思的是,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固然血壓下降了,卻有不少出現了抑鬱症狀。

去甲腎上腺素會不會與抑鬱有關呢?”抱著這樣的想法,美國精神病學家查理·內梅羅夫(Charles Nemeroff)開始系統測量抑鬱症患者的激素水平,最終發現:沒錯,他們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與常人有異。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查理·內梅羅夫(圖片來源:researchgate)

老鼠:實驗室裡的製造出來的抑鬱症患者

在去甲腎上腺素之後,學者們又陸續發現了兩種可能與抑鬱有關的物質,5-羥色胺和多巴胺。

很多年前,微生物學的奠基人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曾經提出一個原則:要想確定微生物與疾病的關係,患者身上應該可以分離出這種微生物,把它接種到健康生物身上,應該能引起同樣的疾病。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羅伯特·科赫(圖片來源:搜狐)

依據這一原則,要想確定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和多巴胺與抑鬱症的關係,有兩個思路。第一,設法降低它們在正常人腦內的含量,看看正常人會出現什麼轉變;第二,提高它們在抑鬱症患者腦內的含量,看看抑鬱症患者是否出現緩解。

當然,我們不能在人身上這麼幹。

科學家們把目光轉到了老鼠身上。

動物也有情緒。想想您家裡的貓,如果它“長在深閨”,到了車水馬龍的路上可能會“炸毛”,反過來說,吃到好吃的,它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表示自己很舒服。

那麼,動物會不會抑鬱呢?

1977年,波塞特(R. D. PORSOLT)準備試一試。他準備了一個不算大的水池子,把老鼠投入其中。很自然的,老鼠會掙扎著往上游,而波塞特不讓它往上游——將其反覆按壓到水裡。

一段時間以後,老鼠停止掙扎,像抑鬱症患者一樣,陷入無助、無望、無用的境地......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實驗鼠(圖片來源:jax.org)

電和磁:深入大腦的工具

有了抑鬱動物模型,科學家們可以很方便地觀察某種藥物對抑鬱症的效果。但是,這還不夠,最好深入到腦子裡、觀察藥物對神經的直接影響。

大腦由神經組成,神經又通過電流控制人體的各項活動。因此,要想深入研究藥物對抑鬱症的影響,我們可以先研究藥物對一個神經的電流的影響。

1981年,德國生理學家內爾(Erwin Neher)和薩克曼(Bert Sakmann)發明了膜片鉗技術。詳細瞭解請移步《膜片鉗——打開細胞奧祕的鑰匙》

原理如下:用一跟玻璃管吸住神經細胞,把神經細胞的特定部位隔離出來。玻璃管裡有電極,可以監測該部位的電流變化。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膜片鉗示意圖,圖片來源:haikudeck.com)

第二種技術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是九十年代才興起的。詳細瞭解,請移步《與柳桂勇醫生一起談核磁共振》

神經細胞再怎麼特殊,也還是一種細胞。和所有細胞一樣,它需要氧氣,而氧氣,又來自於周圍的紅細胞,更具體一點說,來自於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像一個鐵鉗子,含有鐵元素、能夠夾持氧氣。沒有與氧氣結合的血紅蛋白,跟鐵差不多,可以干擾磁場、在磁場中顯形;一旦與氧氣結合,血紅蛋白就失去了干擾磁場的能力、在磁場中隱形。

那麼,通過磁場檢查血紅蛋白的狀態,不是可以推測神經元的活性嗎?

這便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通過它,可以全面觀察抑鬱症患者的的大腦。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下的大腦(圖片來源:pubmed)

光:科學家的新幫手

說到這裡,肯定有讀者發現了:從一根神經元到整個大腦之間,還有一片巨大的空白。

想一想我們中學學過的條件反射,一次完整的條件反射,需要傳入神經元、傳出神經元多個神經參與。即是說,只有多個神經互相連接、形成通路,才能行使特定的功能。

研究情緒,同樣要研究神經通路。

研究一個神經元已屬不易,何況是研究一系列的神經元呢。多年來,學界一直為這個問題深深困擾,直到2010年,有學者說,我們向植物學習吧。

植物不乏讓人驚歎之處,比如說,向日葵沒有肌肉,卻可以追著太陽轉動腦袋,又比如說,藍藻不過一個細胞大小,卻完全不用工作——只要晒晒太陽,就能通過光合作用、自給自足。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藍藻(圖片來源:生物谷)

在藍藻的啟發下,神經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首先,藍藻既然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那麼,它體內肯定含有對光敏感的蛋白質;接著,把編碼這些蛋白質的基因找出來,通過轉基因技術,運送到神經元中,如此一來,神經元便會合成光敏蛋白質、變得對光敏感;最後,用特定光波影響光敏蛋白質,強化或弱化神經電流。如此一來,就有機會觀察某個神經元對周圍神經元的作用,進而推測與抑鬱症有關的整個神經通路的改變。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光遺傳技術(圖片來源:蝌蚪五線譜)

總結

縱觀抑鬱症的研究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新的技術總能帶來新的發現;而新的發現、新的研究,又可以催生新的研究技術。

神經科學家們如今已經深入大腦,對抑鬱症的研究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尤其是最近兩年,氯胺酮治療抑鬱症、胡海嵐發現抑鬱機制的報道,想必大家都看過。

雖然抑鬱症很可怕,但希望還是有的。也許,就在我們有生之年,我們可以徹底戰勝抑鬱症,讓它不再和“自殺”這個恐怖的字眼聯繫在一起。

世界預防自殺日——顯微鏡下的抑鬱症

胡海嵐,因為抑鬱症研究方面的貢獻而榮獲IBRO-Kemali國際獎(圖片來源:搜狐)

參考文獻:

[1]WANG J, HU H.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neural activity-dependent tools[J]. SCIENTIA SINICA Vitae, 2019, 49(3): 202–219.

[2]PORSOLT R D, PICHON M L, JALFRE M. Depression: a new animal model sensitive to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s[J]. Nature, 1977, 266(5604): 730–732.

[3]LEE S, JEONG J, KWAK Y, 等. Depression research: where are we now?[J]. Molecular Brain, 2010, 3(1): 8.

[4]MALHI G S, MANN J J. Depression[J]. The Lancet, 2018, 392(10161): 2299–2312.

[5]王衛紅. 抑鬱症.自殺與危機干預[M]. 重慶出版集團圖書發行有限公司(重慶出版社), 2006.

[6]神經科學[M]. 高等教育, 2002.

[7]喬瓦尼•弗契多. 情緒是什麼[M]. 黃珏蘋, 譯. 湛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

[8]郝偉, 於欣. 精神病學[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

[9]王正文, ZHENGWEN W, 陳京, 等. 光遺傳學和化學遺傳學在抑鬱症研究中的應用[EB/OL]. (2017-10-20)[2019-09-02]. http://jnyxy.cnjournals.org/html/2017/5/20170513.htm.

[10]戴維·H.巴洛, V.馬克·杜蘭德|. 變態心理學[M]. 黃崢, 譯, 高雋, 譯, 張婧華, 譯.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7.

作者:趙言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