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

有約君說

抑鬱症常被人們稱為“心靈感冒”。然而,只有真正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才知道,這種病並非如大部分普通感冒那樣,“多喝水、多休息、一週能好”。

抑鬱症帶給人們的精神傷害,很難精確地描述;要治癒抑鬱症,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正因為如此,近日一篇介紹中國女科學家胡海嵐“在抗抑鬱症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章一經推送,立即引發網友的熱議。

"

有約君說

抑鬱症常被人們稱為“心靈感冒”。然而,只有真正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才知道,這種病並非如大部分普通感冒那樣,“多喝水、多休息、一週能好”。

抑鬱症帶給人們的精神傷害,很難精確地描述;要治癒抑鬱症,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正因為如此,近日一篇介紹中國女科學家胡海嵐“在抗抑鬱症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章一經推送,立即引發網友的熱議。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篇題為《亞洲第一人!這位世界之巔中國女神科學家,或將拯救全球數億人》的網文,講的是近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基金會將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授予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以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文章稱,胡海嵐教授的研究“一旦成果落地,將給全球3.5億深受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帶來福音!”

"

有約君說

抑鬱症常被人們稱為“心靈感冒”。然而,只有真正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才知道,這種病並非如大部分普通感冒那樣,“多喝水、多休息、一週能好”。

抑鬱症帶給人們的精神傷害,很難精確地描述;要治癒抑鬱症,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正因為如此,近日一篇介紹中國女科學家胡海嵐“在抗抑鬱症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章一經推送,立即引發網友的熱議。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篇題為《亞洲第一人!這位世界之巔中國女神科學家,或將拯救全球數億人》的網文,講的是近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基金會將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授予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以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文章稱,胡海嵐教授的研究“一旦成果落地,將給全球3.5億深受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帶來福音!”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是真的嗎?

有約君立即請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甘照宇副主任醫師對網文所述進行解讀。

根據文章所述,胡海嵐團隊發現,抑鬱小鼠的外側韁核神經元,自發的簇狀放電活動顯著增高。該團隊利用光遺傳技術,對小鼠進行誘發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實驗發現,原本不抑鬱的動物,也瞬時地表現出多種典型的抑鬱行為。由此得出“在高頻的簇狀放電時,抑鬱症就會發生。”

網文認為,胡海嵐的這一發現“意義非常重大,為進一步找到了快速抗抑鬱分子推進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併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神經科學家基於動物模型取得的研究突破,很多時候並不能直接轉化到臨床上。這篇文章對該項研究成果的臨床轉化價值似乎過於樂觀,因此有可能使得社會公眾對其產生過高的期望值。

甘照宇指出,抑鬱症的動物模型與現實中的抑鬱症患者差別很大。這不僅表現在臨床表現上的不同,而且在遺傳背景、致病原因以及發病機制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人類患上抑鬱的機制非常複雜,到現在也無法闡釋清楚。抑鬱症動物模型多采用電擊、食物剝奪等方式,人為製造應激狀態下的“抑鬱動物”,而在臨床中,有相當一部分抑鬱症患者患病並非源於外界的刺激。

文章稱,科學家團隊在抗抑鬱方面的另一大貢獻,是“首次闡明瞭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全新神經機制,即氯胺酮可以通過阻斷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最終產生快速抗抑鬱的療效”。

實際上,目前國內進行的一項有關氯胺酮的臨床研究顯示,使用該藥物治療難治性抑鬱的效果並不如預期。

甘照宇表示,患者一停藥,則病情捲土重來。

甘照宇指出,科學家為找尋對抗抑鬱症的可能突破點而殫精竭慮,但是,基礎研究的新發現、新突破,距離臨床應用往往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走了很久才發現此路不通”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

有約君說

抑鬱症常被人們稱為“心靈感冒”。然而,只有真正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才知道,這種病並非如大部分普通感冒那樣,“多喝水、多休息、一週能好”。

抑鬱症帶給人們的精神傷害,很難精確地描述;要治癒抑鬱症,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正因為如此,近日一篇介紹中國女科學家胡海嵐“在抗抑鬱症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章一經推送,立即引發網友的熱議。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篇題為《亞洲第一人!這位世界之巔中國女神科學家,或將拯救全球數億人》的網文,講的是近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基金會將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授予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以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文章稱,胡海嵐教授的研究“一旦成果落地,將給全球3.5億深受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帶來福音!”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是真的嗎?

有約君立即請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甘照宇副主任醫師對網文所述進行解讀。

根據文章所述,胡海嵐團隊發現,抑鬱小鼠的外側韁核神經元,自發的簇狀放電活動顯著增高。該團隊利用光遺傳技術,對小鼠進行誘發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實驗發現,原本不抑鬱的動物,也瞬時地表現出多種典型的抑鬱行為。由此得出“在高頻的簇狀放電時,抑鬱症就會發生。”

網文認為,胡海嵐的這一發現“意義非常重大,為進一步找到了快速抗抑鬱分子推進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併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神經科學家基於動物模型取得的研究突破,很多時候並不能直接轉化到臨床上。這篇文章對該項研究成果的臨床轉化價值似乎過於樂觀,因此有可能使得社會公眾對其產生過高的期望值。

甘照宇指出,抑鬱症的動物模型與現實中的抑鬱症患者差別很大。這不僅表現在臨床表現上的不同,而且在遺傳背景、致病原因以及發病機制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人類患上抑鬱的機制非常複雜,到現在也無法闡釋清楚。抑鬱症動物模型多采用電擊、食物剝奪等方式,人為製造應激狀態下的“抑鬱動物”,而在臨床中,有相當一部分抑鬱症患者患病並非源於外界的刺激。

文章稱,科學家團隊在抗抑鬱方面的另一大貢獻,是“首次闡明瞭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全新神經機制,即氯胺酮可以通過阻斷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最終產生快速抗抑鬱的療效”。

實際上,目前國內進行的一項有關氯胺酮的臨床研究顯示,使用該藥物治療難治性抑鬱的效果並不如預期。

甘照宇表示,患者一停藥,則病情捲土重來。

甘照宇指出,科學家為找尋對抗抑鬱症的可能突破點而殫精竭慮,但是,基礎研究的新發現、新突破,距離臨床應用往往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走了很久才發現此路不通”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人類徹底治癒抑鬱症的曙光何時能閃現,現在尚無法斷言。

而在或許漫長的等待中,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干預手段,積極防範、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並非不可戰勝。甘照宇說,他見過不少病情得到長期有效控制、重歸正常社會生活的患者。

"

有約君說

抑鬱症常被人們稱為“心靈感冒”。然而,只有真正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才知道,這種病並非如大部分普通感冒那樣,“多喝水、多休息、一週能好”。

抑鬱症帶給人們的精神傷害,很難精確地描述;要治癒抑鬱症,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正因為如此,近日一篇介紹中國女科學家胡海嵐“在抗抑鬱症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章一經推送,立即引發網友的熱議。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篇題為《亞洲第一人!這位世界之巔中國女神科學家,或將拯救全球數億人》的網文,講的是近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基金會將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授予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以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文章稱,胡海嵐教授的研究“一旦成果落地,將給全球3.5億深受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帶來福音!”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是真的嗎?

有約君立即請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甘照宇副主任醫師對網文所述進行解讀。

根據文章所述,胡海嵐團隊發現,抑鬱小鼠的外側韁核神經元,自發的簇狀放電活動顯著增高。該團隊利用光遺傳技術,對小鼠進行誘發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實驗發現,原本不抑鬱的動物,也瞬時地表現出多種典型的抑鬱行為。由此得出“在高頻的簇狀放電時,抑鬱症就會發生。”

網文認為,胡海嵐的這一發現“意義非常重大,為進一步找到了快速抗抑鬱分子推進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併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神經科學家基於動物模型取得的研究突破,很多時候並不能直接轉化到臨床上。這篇文章對該項研究成果的臨床轉化價值似乎過於樂觀,因此有可能使得社會公眾對其產生過高的期望值。

甘照宇指出,抑鬱症的動物模型與現實中的抑鬱症患者差別很大。這不僅表現在臨床表現上的不同,而且在遺傳背景、致病原因以及發病機制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人類患上抑鬱的機制非常複雜,到現在也無法闡釋清楚。抑鬱症動物模型多采用電擊、食物剝奪等方式,人為製造應激狀態下的“抑鬱動物”,而在臨床中,有相當一部分抑鬱症患者患病並非源於外界的刺激。

文章稱,科學家團隊在抗抑鬱方面的另一大貢獻,是“首次闡明瞭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全新神經機制,即氯胺酮可以通過阻斷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最終產生快速抗抑鬱的療效”。

實際上,目前國內進行的一項有關氯胺酮的臨床研究顯示,使用該藥物治療難治性抑鬱的效果並不如預期。

甘照宇表示,患者一停藥,則病情捲土重來。

甘照宇指出,科學家為找尋對抗抑鬱症的可能突破點而殫精竭慮,但是,基礎研究的新發現、新突破,距離臨床應用往往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走了很久才發現此路不通”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人類徹底治癒抑鬱症的曙光何時能閃現,現在尚無法斷言。

而在或許漫長的等待中,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干預手段,積極防範、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並非不可戰勝。甘照宇說,他見過不少病情得到長期有效控制、重歸正常社會生活的患者。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這些“治好”心病的患者,

成功的經驗是什麼?

"

有約君說

抑鬱症常被人們稱為“心靈感冒”。然而,只有真正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才知道,這種病並非如大部分普通感冒那樣,“多喝水、多休息、一週能好”。

抑鬱症帶給人們的精神傷害,很難精確地描述;要治癒抑鬱症,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正因為如此,近日一篇介紹中國女科學家胡海嵐“在抗抑鬱症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章一經推送,立即引發網友的熱議。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篇題為《亞洲第一人!這位世界之巔中國女神科學家,或將拯救全球數億人》的網文,講的是近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基金會將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授予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以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文章稱,胡海嵐教授的研究“一旦成果落地,將給全球3.5億深受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帶來福音!”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是真的嗎?

有約君立即請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甘照宇副主任醫師對網文所述進行解讀。

根據文章所述,胡海嵐團隊發現,抑鬱小鼠的外側韁核神經元,自發的簇狀放電活動顯著增高。該團隊利用光遺傳技術,對小鼠進行誘發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實驗發現,原本不抑鬱的動物,也瞬時地表現出多種典型的抑鬱行為。由此得出“在高頻的簇狀放電時,抑鬱症就會發生。”

網文認為,胡海嵐的這一發現“意義非常重大,為進一步找到了快速抗抑鬱分子推進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併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神經科學家基於動物模型取得的研究突破,很多時候並不能直接轉化到臨床上。這篇文章對該項研究成果的臨床轉化價值似乎過於樂觀,因此有可能使得社會公眾對其產生過高的期望值。

甘照宇指出,抑鬱症的動物模型與現實中的抑鬱症患者差別很大。這不僅表現在臨床表現上的不同,而且在遺傳背景、致病原因以及發病機制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人類患上抑鬱的機制非常複雜,到現在也無法闡釋清楚。抑鬱症動物模型多采用電擊、食物剝奪等方式,人為製造應激狀態下的“抑鬱動物”,而在臨床中,有相當一部分抑鬱症患者患病並非源於外界的刺激。

文章稱,科學家團隊在抗抑鬱方面的另一大貢獻,是“首次闡明瞭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全新神經機制,即氯胺酮可以通過阻斷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最終產生快速抗抑鬱的療效”。

實際上,目前國內進行的一項有關氯胺酮的臨床研究顯示,使用該藥物治療難治性抑鬱的效果並不如預期。

甘照宇表示,患者一停藥,則病情捲土重來。

甘照宇指出,科學家為找尋對抗抑鬱症的可能突破點而殫精竭慮,但是,基礎研究的新發現、新突破,距離臨床應用往往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走了很久才發現此路不通”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人類徹底治癒抑鬱症的曙光何時能閃現,現在尚無法斷言。

而在或許漫長的等待中,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干預手段,積極防範、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並非不可戰勝。甘照宇說,他見過不少病情得到長期有效控制、重歸正常社會生活的患者。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這些“治好”心病的患者,

成功的經驗是什麼?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甘照宇說,首先是對病情的正確認知,積極治療,不諱疾忌醫

有些人覺得抑鬱症只是“意志軟弱,情緒低落”,認為不治療也可以“咬牙挺過去”。

有約君的一位朋友曾患產後抑鬱症,整日躺在床上哭泣,思維遲鈍,無法照顧孩子,甚至發展到一看到孩子就覺得沮喪絕望。當她主動要求去精神科門診求醫時,丈夫卻認為她“不夠堅強,情緒消極,小題大做”,覺得妻子多跟朋友聊聊就能好轉。

"

有約君說

抑鬱症常被人們稱為“心靈感冒”。然而,只有真正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才知道,這種病並非如大部分普通感冒那樣,“多喝水、多休息、一週能好”。

抑鬱症帶給人們的精神傷害,很難精確地描述;要治癒抑鬱症,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正因為如此,近日一篇介紹中國女科學家胡海嵐“在抗抑鬱症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章一經推送,立即引發網友的熱議。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篇題為《亞洲第一人!這位世界之巔中國女神科學家,或將拯救全球數億人》的網文,講的是近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基金會將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授予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以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文章稱,胡海嵐教授的研究“一旦成果落地,將給全球3.5億深受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帶來福音!”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是真的嗎?

有約君立即請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甘照宇副主任醫師對網文所述進行解讀。

根據文章所述,胡海嵐團隊發現,抑鬱小鼠的外側韁核神經元,自發的簇狀放電活動顯著增高。該團隊利用光遺傳技術,對小鼠進行誘發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實驗發現,原本不抑鬱的動物,也瞬時地表現出多種典型的抑鬱行為。由此得出“在高頻的簇狀放電時,抑鬱症就會發生。”

網文認為,胡海嵐的這一發現“意義非常重大,為進一步找到了快速抗抑鬱分子推進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併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神經科學家基於動物模型取得的研究突破,很多時候並不能直接轉化到臨床上。這篇文章對該項研究成果的臨床轉化價值似乎過於樂觀,因此有可能使得社會公眾對其產生過高的期望值。

甘照宇指出,抑鬱症的動物模型與現實中的抑鬱症患者差別很大。這不僅表現在臨床表現上的不同,而且在遺傳背景、致病原因以及發病機制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人類患上抑鬱的機制非常複雜,到現在也無法闡釋清楚。抑鬱症動物模型多采用電擊、食物剝奪等方式,人為製造應激狀態下的“抑鬱動物”,而在臨床中,有相當一部分抑鬱症患者患病並非源於外界的刺激。

文章稱,科學家團隊在抗抑鬱方面的另一大貢獻,是“首次闡明瞭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全新神經機制,即氯胺酮可以通過阻斷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最終產生快速抗抑鬱的療效”。

實際上,目前國內進行的一項有關氯胺酮的臨床研究顯示,使用該藥物治療難治性抑鬱的效果並不如預期。

甘照宇表示,患者一停藥,則病情捲土重來。

甘照宇指出,科學家為找尋對抗抑鬱症的可能突破點而殫精竭慮,但是,基礎研究的新發現、新突破,距離臨床應用往往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走了很久才發現此路不通”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人類徹底治癒抑鬱症的曙光何時能閃現,現在尚無法斷言。

而在或許漫長的等待中,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干預手段,積極防範、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並非不可戰勝。甘照宇說,他見過不少病情得到長期有效控制、重歸正常社會生活的患者。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這些“治好”心病的患者,

成功的經驗是什麼?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甘照宇說,首先是對病情的正確認知,積極治療,不諱疾忌醫

有些人覺得抑鬱症只是“意志軟弱,情緒低落”,認為不治療也可以“咬牙挺過去”。

有約君的一位朋友曾患產後抑鬱症,整日躺在床上哭泣,思維遲鈍,無法照顧孩子,甚至發展到一看到孩子就覺得沮喪絕望。當她主動要求去精神科門診求醫時,丈夫卻認為她“不夠堅強,情緒消極,小題大做”,覺得妻子多跟朋友聊聊就能好轉。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視覺中國,與案例無關)

幸好,她還是在閨蜜們的陪伴下及時就醫,進行藥物治療,最終邁過產後抑鬱症這道坎,重返工作崗位。

甘照宇指出,治療抑鬱症的過程需要得到家人的理解、鼓勵和支持,要遵醫囑,堅持規範的藥物治療,定期隨訪,千萬不能自行斷藥。

尖子生羅楠高三時得了“躁鬱症”,在父母的重視下,她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整個大學階段表現如常。然而,大學畢業後,羅楠準備考取註冊會計師,高強度的備考學習壓力又讓她的情緒開始波動起伏。

"

有約君說

抑鬱症常被人們稱為“心靈感冒”。然而,只有真正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才知道,這種病並非如大部分普通感冒那樣,“多喝水、多休息、一週能好”。

抑鬱症帶給人們的精神傷害,很難精確地描述;要治癒抑鬱症,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正因為如此,近日一篇介紹中國女科學家胡海嵐“在抗抑鬱症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章一經推送,立即引發網友的熱議。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篇題為《亞洲第一人!這位世界之巔中國女神科學家,或將拯救全球數億人》的網文,講的是近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基金會將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授予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以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文章稱,胡海嵐教授的研究“一旦成果落地,將給全球3.5億深受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帶來福音!”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是真的嗎?

有約君立即請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甘照宇副主任醫師對網文所述進行解讀。

根據文章所述,胡海嵐團隊發現,抑鬱小鼠的外側韁核神經元,自發的簇狀放電活動顯著增高。該團隊利用光遺傳技術,對小鼠進行誘發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實驗發現,原本不抑鬱的動物,也瞬時地表現出多種典型的抑鬱行為。由此得出“在高頻的簇狀放電時,抑鬱症就會發生。”

網文認為,胡海嵐的這一發現“意義非常重大,為進一步找到了快速抗抑鬱分子推進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併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神經科學家基於動物模型取得的研究突破,很多時候並不能直接轉化到臨床上。這篇文章對該項研究成果的臨床轉化價值似乎過於樂觀,因此有可能使得社會公眾對其產生過高的期望值。

甘照宇指出,抑鬱症的動物模型與現實中的抑鬱症患者差別很大。這不僅表現在臨床表現上的不同,而且在遺傳背景、致病原因以及發病機制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人類患上抑鬱的機制非常複雜,到現在也無法闡釋清楚。抑鬱症動物模型多采用電擊、食物剝奪等方式,人為製造應激狀態下的“抑鬱動物”,而在臨床中,有相當一部分抑鬱症患者患病並非源於外界的刺激。

文章稱,科學家團隊在抗抑鬱方面的另一大貢獻,是“首次闡明瞭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全新神經機制,即氯胺酮可以通過阻斷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最終產生快速抗抑鬱的療效”。

實際上,目前國內進行的一項有關氯胺酮的臨床研究顯示,使用該藥物治療難治性抑鬱的效果並不如預期。

甘照宇表示,患者一停藥,則病情捲土重來。

甘照宇指出,科學家為找尋對抗抑鬱症的可能突破點而殫精竭慮,但是,基礎研究的新發現、新突破,距離臨床應用往往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走了很久才發現此路不通”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人類徹底治癒抑鬱症的曙光何時能閃現,現在尚無法斷言。

而在或許漫長的等待中,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干預手段,積極防範、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並非不可戰勝。甘照宇說,他見過不少病情得到長期有效控制、重歸正常社會生活的患者。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這些“治好”心病的患者,

成功的經驗是什麼?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甘照宇說,首先是對病情的正確認知,積極治療,不諱疾忌醫

有些人覺得抑鬱症只是“意志軟弱,情緒低落”,認為不治療也可以“咬牙挺過去”。

有約君的一位朋友曾患產後抑鬱症,整日躺在床上哭泣,思維遲鈍,無法照顧孩子,甚至發展到一看到孩子就覺得沮喪絕望。當她主動要求去精神科門診求醫時,丈夫卻認為她“不夠堅強,情緒消極,小題大做”,覺得妻子多跟朋友聊聊就能好轉。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視覺中國,與案例無關)

幸好,她還是在閨蜜們的陪伴下及時就醫,進行藥物治療,最終邁過產後抑鬱症這道坎,重返工作崗位。

甘照宇指出,治療抑鬱症的過程需要得到家人的理解、鼓勵和支持,要遵醫囑,堅持規範的藥物治療,定期隨訪,千萬不能自行斷藥。

尖子生羅楠高三時得了“躁鬱症”,在父母的重視下,她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整個大學階段表現如常。然而,大學畢業後,羅楠準備考取註冊會計師,高強度的備考學習壓力又讓她的情緒開始波動起伏。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視覺中國,與案例無關)

在醫生的建議下,羅楠調整了職業方向,日常注意用暴走、烹調美食的方式為自己減壓,迄今已十年沒有發作。

甘照宇指出,躁鬱症又稱為“雙相障礙”,它與抑鬱症一樣常見,但發病總是來得更早:

它有抑鬱表現,但常常無法從抗抑鬱劑的治療中獲益;它也有躁狂的時候,但總被當成人生應有的“高光時刻”。大量病人的發病高峰在15歲-19歲之間,也有一部分患者在25歲之前發病。

國內外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雙相障礙更青睞“學霸”、各行業精英、企業高管等高智商人士,因此又有“CEO綜合徵”“學霸病”的俗稱。

對於雙相障礙的治療手段,家庭支持與醫生的治療同樣重要。甘照宇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融洽的人際關係等都是雙相障礙成功治療不可缺少的要素。

“家長尤其要注意,對於學習成績好、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不要給予過高的壓力,平時多跟孩子交流想法,要儘量幫他們緩解壓力。” 甘照宇指出,心理諮詢、“做思想工作”均難以改善雙相障礙,更不可能寄希望於孩子“靠自身意志克服低潮”,該病只能通過藥物進行改善。

家長要留心孩子的這些表現:

"

有約君說

抑鬱症常被人們稱為“心靈感冒”。然而,只有真正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才知道,這種病並非如大部分普通感冒那樣,“多喝水、多休息、一週能好”。

抑鬱症帶給人們的精神傷害,很難精確地描述;要治癒抑鬱症,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正因為如此,近日一篇介紹中國女科學家胡海嵐“在抗抑鬱症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章一經推送,立即引發網友的熱議。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篇題為《亞洲第一人!這位世界之巔中國女神科學家,或將拯救全球數億人》的網文,講的是近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基金會將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授予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以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文章稱,胡海嵐教授的研究“一旦成果落地,將給全球3.5億深受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帶來福音!”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是真的嗎?

有約君立即請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甘照宇副主任醫師對網文所述進行解讀。

根據文章所述,胡海嵐團隊發現,抑鬱小鼠的外側韁核神經元,自發的簇狀放電活動顯著增高。該團隊利用光遺傳技術,對小鼠進行誘發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實驗發現,原本不抑鬱的動物,也瞬時地表現出多種典型的抑鬱行為。由此得出“在高頻的簇狀放電時,抑鬱症就會發生。”

網文認為,胡海嵐的這一發現“意義非常重大,為進一步找到了快速抗抑鬱分子推進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併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神經科學家基於動物模型取得的研究突破,很多時候並不能直接轉化到臨床上。這篇文章對該項研究成果的臨床轉化價值似乎過於樂觀,因此有可能使得社會公眾對其產生過高的期望值。

甘照宇指出,抑鬱症的動物模型與現實中的抑鬱症患者差別很大。這不僅表現在臨床表現上的不同,而且在遺傳背景、致病原因以及發病機制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人類患上抑鬱的機制非常複雜,到現在也無法闡釋清楚。抑鬱症動物模型多采用電擊、食物剝奪等方式,人為製造應激狀態下的“抑鬱動物”,而在臨床中,有相當一部分抑鬱症患者患病並非源於外界的刺激。

文章稱,科學家團隊在抗抑鬱方面的另一大貢獻,是“首次闡明瞭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全新神經機制,即氯胺酮可以通過阻斷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最終產生快速抗抑鬱的療效”。

實際上,目前國內進行的一項有關氯胺酮的臨床研究顯示,使用該藥物治療難治性抑鬱的效果並不如預期。

甘照宇表示,患者一停藥,則病情捲土重來。

甘照宇指出,科學家為找尋對抗抑鬱症的可能突破點而殫精竭慮,但是,基礎研究的新發現、新突破,距離臨床應用往往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走了很久才發現此路不通”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人類徹底治癒抑鬱症的曙光何時能閃現,現在尚無法斷言。

而在或許漫長的等待中,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干預手段,積極防範、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並非不可戰勝。甘照宇說,他見過不少病情得到長期有效控制、重歸正常社會生活的患者。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這些“治好”心病的患者,

成功的經驗是什麼?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甘照宇說,首先是對病情的正確認知,積極治療,不諱疾忌醫

有些人覺得抑鬱症只是“意志軟弱,情緒低落”,認為不治療也可以“咬牙挺過去”。

有約君的一位朋友曾患產後抑鬱症,整日躺在床上哭泣,思維遲鈍,無法照顧孩子,甚至發展到一看到孩子就覺得沮喪絕望。當她主動要求去精神科門診求醫時,丈夫卻認為她“不夠堅強,情緒消極,小題大做”,覺得妻子多跟朋友聊聊就能好轉。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視覺中國,與案例無關)

幸好,她還是在閨蜜們的陪伴下及時就醫,進行藥物治療,最終邁過產後抑鬱症這道坎,重返工作崗位。

甘照宇指出,治療抑鬱症的過程需要得到家人的理解、鼓勵和支持,要遵醫囑,堅持規範的藥物治療,定期隨訪,千萬不能自行斷藥。

尖子生羅楠高三時得了“躁鬱症”,在父母的重視下,她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整個大學階段表現如常。然而,大學畢業後,羅楠準備考取註冊會計師,高強度的備考學習壓力又讓她的情緒開始波動起伏。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視覺中國,與案例無關)

在醫生的建議下,羅楠調整了職業方向,日常注意用暴走、烹調美食的方式為自己減壓,迄今已十年沒有發作。

甘照宇指出,躁鬱症又稱為“雙相障礙”,它與抑鬱症一樣常見,但發病總是來得更早:

它有抑鬱表現,但常常無法從抗抑鬱劑的治療中獲益;它也有躁狂的時候,但總被當成人生應有的“高光時刻”。大量病人的發病高峰在15歲-19歲之間,也有一部分患者在25歲之前發病。

國內外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雙相障礙更青睞“學霸”、各行業精英、企業高管等高智商人士,因此又有“CEO綜合徵”“學霸病”的俗稱。

對於雙相障礙的治療手段,家庭支持與醫生的治療同樣重要。甘照宇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融洽的人際關係等都是雙相障礙成功治療不可缺少的要素。

“家長尤其要注意,對於學習成績好、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不要給予過高的壓力,平時多跟孩子交流想法,要儘量幫他們緩解壓力。” 甘照宇指出,心理諮詢、“做思想工作”均難以改善雙相障礙,更不可能寄希望於孩子“靠自身意志克服低潮”,該病只能通過藥物進行改善。

家長要留心孩子的這些表現: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人民日報微博)

因此,當患者處於疑似躁狂發作、過分樂觀自信時,家長不要當面“潑冷水”,以免刺激孩子,而應該在溫和地聆聽、安撫的同時,儘快帶其就醫。

一旦診斷為雙相障礙,要在醫生指導下堅持用藥,通常治療週期為一年,待症狀改善且經醫生診斷後再逐漸停藥。如果患者自行停藥,容易造成復發,嚴重時需要終身服藥。

雙相障礙容易被誤當成“正常的情緒變化”,也可能被家長、經驗不足的接診醫生當成“普通抑鬱”。而如果按照“普通抑鬱症”採用抗抑鬱藥物治療後,患者不僅症狀難以好轉,還有部分人會迅速出現輕生念頭,給個人和家庭帶來慘重的後果。

因此,要及早發現自身或身邊親友的情緒異常表現,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對抗抑鬱記住這些方法:

1.積極暗示,用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告訴自己“沒關係”“我可以做到”“並不難”

2.適當宣洩壓力,傾倒“情緒垃圾”,例如通過養花、烘焙、深呼吸、運動、寫日記、畫畫等方式。

3.轉移注意力,用“我喜歡”來對抗“我厭惡”,將注意力聚焦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

4.與家人親友充分溝通,遭遇困難和心理壓力時,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不要藏著掖著,自我加壓。

5.尋求專業幫助,可向心理諮詢師尋求幫助,如無法緩解則要向精神心理科醫生求醫,進行規範治療。

如何判斷是否有抑鬱傾向

記住下圖這些信號——

"

有約君說

抑鬱症常被人們稱為“心靈感冒”。然而,只有真正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才知道,這種病並非如大部分普通感冒那樣,“多喝水、多休息、一週能好”。

抑鬱症帶給人們的精神傷害,很難精確地描述;要治癒抑鬱症,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正因為如此,近日一篇介紹中國女科學家胡海嵐“在抗抑鬱症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章一經推送,立即引發網友的熱議。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篇題為《亞洲第一人!這位世界之巔中國女神科學家,或將拯救全球數億人》的網文,講的是近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基金會將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授予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以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文章稱,胡海嵐教授的研究“一旦成果落地,將給全球3.5億深受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帶來福音!”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是真的嗎?

有約君立即請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甘照宇副主任醫師對網文所述進行解讀。

根據文章所述,胡海嵐團隊發現,抑鬱小鼠的外側韁核神經元,自發的簇狀放電活動顯著增高。該團隊利用光遺傳技術,對小鼠進行誘發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實驗發現,原本不抑鬱的動物,也瞬時地表現出多種典型的抑鬱行為。由此得出“在高頻的簇狀放電時,抑鬱症就會發生。”

網文認為,胡海嵐的這一發現“意義非常重大,為進一步找到了快速抗抑鬱分子推進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併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神經科學家基於動物模型取得的研究突破,很多時候並不能直接轉化到臨床上。這篇文章對該項研究成果的臨床轉化價值似乎過於樂觀,因此有可能使得社會公眾對其產生過高的期望值。

甘照宇指出,抑鬱症的動物模型與現實中的抑鬱症患者差別很大。這不僅表現在臨床表現上的不同,而且在遺傳背景、致病原因以及發病機制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人類患上抑鬱的機制非常複雜,到現在也無法闡釋清楚。抑鬱症動物模型多采用電擊、食物剝奪等方式,人為製造應激狀態下的“抑鬱動物”,而在臨床中,有相當一部分抑鬱症患者患病並非源於外界的刺激。

文章稱,科學家團隊在抗抑鬱方面的另一大貢獻,是“首次闡明瞭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全新神經機制,即氯胺酮可以通過阻斷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最終產生快速抗抑鬱的療效”。

實際上,目前國內進行的一項有關氯胺酮的臨床研究顯示,使用該藥物治療難治性抑鬱的效果並不如預期。

甘照宇表示,患者一停藥,則病情捲土重來。

甘照宇指出,科學家為找尋對抗抑鬱症的可能突破點而殫精竭慮,但是,基礎研究的新發現、新突破,距離臨床應用往往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走了很久才發現此路不通”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人類徹底治癒抑鬱症的曙光何時能閃現,現在尚無法斷言。

而在或許漫長的等待中,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干預手段,積極防範、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並非不可戰勝。甘照宇說,他見過不少病情得到長期有效控制、重歸正常社會生活的患者。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這些“治好”心病的患者,

成功的經驗是什麼?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甘照宇說,首先是對病情的正確認知,積極治療,不諱疾忌醫

有些人覺得抑鬱症只是“意志軟弱,情緒低落”,認為不治療也可以“咬牙挺過去”。

有約君的一位朋友曾患產後抑鬱症,整日躺在床上哭泣,思維遲鈍,無法照顧孩子,甚至發展到一看到孩子就覺得沮喪絕望。當她主動要求去精神科門診求醫時,丈夫卻認為她“不夠堅強,情緒消極,小題大做”,覺得妻子多跟朋友聊聊就能好轉。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視覺中國,與案例無關)

幸好,她還是在閨蜜們的陪伴下及時就醫,進行藥物治療,最終邁過產後抑鬱症這道坎,重返工作崗位。

甘照宇指出,治療抑鬱症的過程需要得到家人的理解、鼓勵和支持,要遵醫囑,堅持規範的藥物治療,定期隨訪,千萬不能自行斷藥。

尖子生羅楠高三時得了“躁鬱症”,在父母的重視下,她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整個大學階段表現如常。然而,大學畢業後,羅楠準備考取註冊會計師,高強度的備考學習壓力又讓她的情緒開始波動起伏。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視覺中國,與案例無關)

在醫生的建議下,羅楠調整了職業方向,日常注意用暴走、烹調美食的方式為自己減壓,迄今已十年沒有發作。

甘照宇指出,躁鬱症又稱為“雙相障礙”,它與抑鬱症一樣常見,但發病總是來得更早:

它有抑鬱表現,但常常無法從抗抑鬱劑的治療中獲益;它也有躁狂的時候,但總被當成人生應有的“高光時刻”。大量病人的發病高峰在15歲-19歲之間,也有一部分患者在25歲之前發病。

國內外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雙相障礙更青睞“學霸”、各行業精英、企業高管等高智商人士,因此又有“CEO綜合徵”“學霸病”的俗稱。

對於雙相障礙的治療手段,家庭支持與醫生的治療同樣重要。甘照宇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融洽的人際關係等都是雙相障礙成功治療不可缺少的要素。

“家長尤其要注意,對於學習成績好、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不要給予過高的壓力,平時多跟孩子交流想法,要儘量幫他們緩解壓力。” 甘照宇指出,心理諮詢、“做思想工作”均難以改善雙相障礙,更不可能寄希望於孩子“靠自身意志克服低潮”,該病只能通過藥物進行改善。

家長要留心孩子的這些表現: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人民日報微博)

因此,當患者處於疑似躁狂發作、過分樂觀自信時,家長不要當面“潑冷水”,以免刺激孩子,而應該在溫和地聆聽、安撫的同時,儘快帶其就醫。

一旦診斷為雙相障礙,要在醫生指導下堅持用藥,通常治療週期為一年,待症狀改善且經醫生診斷後再逐漸停藥。如果患者自行停藥,容易造成復發,嚴重時需要終身服藥。

雙相障礙容易被誤當成“正常的情緒變化”,也可能被家長、經驗不足的接診醫生當成“普通抑鬱”。而如果按照“普通抑鬱症”採用抗抑鬱藥物治療後,患者不僅症狀難以好轉,還有部分人會迅速出現輕生念頭,給個人和家庭帶來慘重的後果。

因此,要及早發現自身或身邊親友的情緒異常表現,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對抗抑鬱記住這些方法:

1.積極暗示,用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告訴自己“沒關係”“我可以做到”“並不難”

2.適當宣洩壓力,傾倒“情緒垃圾”,例如通過養花、烘焙、深呼吸、運動、寫日記、畫畫等方式。

3.轉移注意力,用“我喜歡”來對抗“我厭惡”,將注意力聚焦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

4.與家人親友充分溝通,遭遇困難和心理壓力時,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不要藏著掖著,自我加壓。

5.尋求專業幫助,可向心理諮詢師尋求幫助,如無法緩解則要向精神心理科醫生求醫,進行規範治療。

如何判斷是否有抑鬱傾向

記住下圖這些信號——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還可通過自測表來初步自我判斷:

"

有約君說

抑鬱症常被人們稱為“心靈感冒”。然而,只有真正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才知道,這種病並非如大部分普通感冒那樣,“多喝水、多休息、一週能好”。

抑鬱症帶給人們的精神傷害,很難精確地描述;要治癒抑鬱症,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正因為如此,近日一篇介紹中國女科學家胡海嵐“在抗抑鬱症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章一經推送,立即引發網友的熱議。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篇題為《亞洲第一人!這位世界之巔中國女神科學家,或將拯救全球數億人》的網文,講的是近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基金會將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授予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以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

文章稱,胡海嵐教授的研究“一旦成果落地,將給全球3.5億深受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帶來福音!”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網絡資料)

這是真的嗎?

有約君立即請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甘照宇副主任醫師對網文所述進行解讀。

根據文章所述,胡海嵐團隊發現,抑鬱小鼠的外側韁核神經元,自發的簇狀放電活動顯著增高。該團隊利用光遺傳技術,對小鼠進行誘發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實驗發現,原本不抑鬱的動物,也瞬時地表現出多種典型的抑鬱行為。由此得出“在高頻的簇狀放電時,抑鬱症就會發生。”

網文認為,胡海嵐的這一發現“意義非常重大,為進一步找到了快速抗抑鬱分子推進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併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神經科學家基於動物模型取得的研究突破,很多時候並不能直接轉化到臨床上。這篇文章對該項研究成果的臨床轉化價值似乎過於樂觀,因此有可能使得社會公眾對其產生過高的期望值。

甘照宇指出,抑鬱症的動物模型與現實中的抑鬱症患者差別很大。這不僅表現在臨床表現上的不同,而且在遺傳背景、致病原因以及發病機制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人類患上抑鬱的機制非常複雜,到現在也無法闡釋清楚。抑鬱症動物模型多采用電擊、食物剝奪等方式,人為製造應激狀態下的“抑鬱動物”,而在臨床中,有相當一部分抑鬱症患者患病並非源於外界的刺激。

文章稱,科學家團隊在抗抑鬱方面的另一大貢獻,是“首次闡明瞭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全新神經機制,即氯胺酮可以通過阻斷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最終產生快速抗抑鬱的療效”。

實際上,目前國內進行的一項有關氯胺酮的臨床研究顯示,使用該藥物治療難治性抑鬱的效果並不如預期。

甘照宇表示,患者一停藥,則病情捲土重來。

甘照宇指出,科學家為找尋對抗抑鬱症的可能突破點而殫精竭慮,但是,基礎研究的新發現、新突破,距離臨床應用往往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走了很久才發現此路不通”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人類徹底治癒抑鬱症的曙光何時能閃現,現在尚無法斷言。

而在或許漫長的等待中,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干預手段,積極防範、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並非不可戰勝。甘照宇說,他見過不少病情得到長期有效控制、重歸正常社會生活的患者。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這些“治好”心病的患者,

成功的經驗是什麼?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甘照宇說,首先是對病情的正確認知,積極治療,不諱疾忌醫

有些人覺得抑鬱症只是“意志軟弱,情緒低落”,認為不治療也可以“咬牙挺過去”。

有約君的一位朋友曾患產後抑鬱症,整日躺在床上哭泣,思維遲鈍,無法照顧孩子,甚至發展到一看到孩子就覺得沮喪絕望。當她主動要求去精神科門診求醫時,丈夫卻認為她“不夠堅強,情緒消極,小題大做”,覺得妻子多跟朋友聊聊就能好轉。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視覺中國,與案例無關)

幸好,她還是在閨蜜們的陪伴下及時就醫,進行藥物治療,最終邁過產後抑鬱症這道坎,重返工作崗位。

甘照宇指出,治療抑鬱症的過程需要得到家人的理解、鼓勵和支持,要遵醫囑,堅持規範的藥物治療,定期隨訪,千萬不能自行斷藥。

尖子生羅楠高三時得了“躁鬱症”,在父母的重視下,她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整個大學階段表現如常。然而,大學畢業後,羅楠準備考取註冊會計師,高強度的備考學習壓力又讓她的情緒開始波動起伏。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視覺中國,與案例無關)

在醫生的建議下,羅楠調整了職業方向,日常注意用暴走、烹調美食的方式為自己減壓,迄今已十年沒有發作。

甘照宇指出,躁鬱症又稱為“雙相障礙”,它與抑鬱症一樣常見,但發病總是來得更早:

它有抑鬱表現,但常常無法從抗抑鬱劑的治療中獲益;它也有躁狂的時候,但總被當成人生應有的“高光時刻”。大量病人的發病高峰在15歲-19歲之間,也有一部分患者在25歲之前發病。

國內外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雙相障礙更青睞“學霸”、各行業精英、企業高管等高智商人士,因此又有“CEO綜合徵”“學霸病”的俗稱。

對於雙相障礙的治療手段,家庭支持與醫生的治療同樣重要。甘照宇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融洽的人際關係等都是雙相障礙成功治療不可缺少的要素。

“家長尤其要注意,對於學習成績好、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不要給予過高的壓力,平時多跟孩子交流想法,要儘量幫他們緩解壓力。” 甘照宇指出,心理諮詢、“做思想工作”均難以改善雙相障礙,更不可能寄希望於孩子“靠自身意志克服低潮”,該病只能通過藥物進行改善。

家長要留心孩子的這些表現: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人民日報微博)

因此,當患者處於疑似躁狂發作、過分樂觀自信時,家長不要當面“潑冷水”,以免刺激孩子,而應該在溫和地聆聽、安撫的同時,儘快帶其就醫。

一旦診斷為雙相障礙,要在醫生指導下堅持用藥,通常治療週期為一年,待症狀改善且經醫生診斷後再逐漸停藥。如果患者自行停藥,容易造成復發,嚴重時需要終身服藥。

雙相障礙容易被誤當成“正常的情緒變化”,也可能被家長、經驗不足的接診醫生當成“普通抑鬱”。而如果按照“普通抑鬱症”採用抗抑鬱藥物治療後,患者不僅症狀難以好轉,還有部分人會迅速出現輕生念頭,給個人和家庭帶來慘重的後果。

因此,要及早發現自身或身邊親友的情緒異常表現,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對抗抑鬱記住這些方法:

1.積極暗示,用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告訴自己“沒關係”“我可以做到”“並不難”

2.適當宣洩壓力,傾倒“情緒垃圾”,例如通過養花、烘焙、深呼吸、運動、寫日記、畫畫等方式。

3.轉移注意力,用“我喜歡”來對抗“我厭惡”,將注意力聚焦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

4.與家人親友充分溝通,遭遇困難和心理壓力時,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不要藏著掖著,自我加壓。

5.尋求專業幫助,可向心理諮詢師尋求幫助,如無法緩解則要向精神心理科醫生求醫,進行規範治療。

如何判斷是否有抑鬱傾向

記住下圖這些信號——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還可通過自測表來初步自我判斷:

抑鬱症治療取得重大突破?不如先記住這些方法

(圖:人民日報微博)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心理科甘照宇副主任醫師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周晉安

圖:視覺中國、人民日報、網絡資料

編輯:李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