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學迎發展窗口期

醫學技術 大數據 時政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2017-04-16

由北京醫科大學校友會和北京大學醫學部全科醫學學系主辦,北京伊和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精準醫療助力分級診療”大會近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普遍認為,精準醫學將對分級診療政策實施產生巨大推動力,其中互聯網、基因測序大數據、分子診斷、分子影像以及智慧醫學將起到重要作用。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柯楊教授在會上表示:“中國現在的醫學正在經歷著改革、變動,這裡麵包括醫學教育的改革、醫療體制的改革,也包括醫學技術發展和人們對健康需求的改變,在這一過程中,精準醫學將迎來發展‘窗口期’。”

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表示:“中國在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方法的研究位於國際前沿,在精準醫療的基礎層面與西方國家保持同步,下一步的發展需要整合技術研發、臨床轉化、產業培育、示範推廣,實現交叉融合、協同創新。”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精準醫療將對分級診療政策實施產生巨大推進作用。“分級診療成功之時,就是中國的醫改成功之日。”詹啟敏表示:“我們希望大病不出縣,70%以上的疾病能夠在縣裡醫治。而解決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解決醫療資源不均衡問題,要靠很多科技手段。這其中,精準醫療裡面的大數據,精準醫療的分子診斷、分子影像,未來包括智慧醫學,都會推動工作的進程。”

真正構建分級診療制度,要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四個目標。而真正做到基層首診,核心問題是老百姓願意不願意去,基層能不能接得住。專家認為,這其中,如何實現優秀醫療資源下沉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互聯網將會扮演重要角色。

北京伊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妥福軍認為,精準醫學可以通過互聯網助力分級診療。妥福軍表示,專業互聯網突破了診療的物理空間,頂級專家通過專業互聯可以傳承精湛診療技術,而基層醫生可以通過專業互聯網提高診療技術、患者通過專業互聯網可以精準輕鬆就醫。

具體來說,對專家而言,可以為其量身打造疾病精準診斷治療隨診系統,同時跨區域指導基層醫生的臨床工作,實現精準跨區域雙向轉診工作。對基層醫生而言,可以通過互聯網提高診療技術,實現精準遠程會診,精準轉診疑難患者,精準接診大手術後的患者康復。

另一方面,推進全科醫生(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分級診療落地的重要抓手。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主要目標是,到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據瞭解,現階段家庭醫生主要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工作,部分綜合醫院設立了全科醫學科、也有少數全科醫生就職。綜合醫院全科醫學科的主要職能是承擔全科醫學人才培養任務。

“國際上,家庭醫生是維持居民健康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一些發達國家或地區的衛生服務體系通常是全科醫生首診,全科醫生承擔絕大部分醫療衛生保健任務,家庭醫生僅使用很小比例的醫療經費。經過規範化培訓,合格的家庭醫生不僅是醫療保健的守門人也是醫保費用的守門人。”北京大學醫學部全科醫學學系主任遲春花教授表示:“作為老百姓就醫的首診者,家庭醫生和老百姓簽訂約定合同,所有健康問題由家庭醫生管理。醫患關係變短暫關係為連續的、關注家庭和社會的、負責任的關係。全科醫生首診、分級診療制度不僅是中國國策,也符合國際趨勢。”

遲春花表示,目前家庭醫生短缺約50萬人。北京大學醫學部不久前成立了全科醫學學系以及全科醫學發展研究中心,重點關注優秀全科醫學師資隊伍和全科醫生領軍人才培養,推動學科發展及人才隊伍建設,助力國家分級診療制度的完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