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喦的山水創作

藝術 華喦 美術 山水畫 省之說 2017-04-07

清|華喦的山水創作

清 / 華喦 / 天山積雪圖 /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本圖畫為清代揚州八怪華喦所作,表現唐人遠行邊塞的詩意。圖中,天山腳下,一個身披大紅斗篷、藏掖寶劍的單身旅客,牽一匹雙峰老駝,艱難地緩行於冰雪之中。天色灰暗,四野空曠,道路漫漫,白雪皚皚。

此圖最突出的特點是構圖簡潔大膽,設色對比強烈,畫面構圖狹長,造成天高地迥的視覺效果,以襯托人物孤寂的內心世界。設色雅緻,色彩之間的搭配,冷暖色調的對比,都十分考究。人物、老駝的形象塑造在寫實的基礎上恰當地運用誇張手法,人物前傾的動勢,老駝富於人情味的表情,都使得主題更為突出。作品展現了畫家獨特的藝術構思和出眾的繪畫才能。

清|華喦的山水創作

天山積雪圖局部

華喦(1682-1756),字德嵩,更字秋嶽,號新羅山人、東園生、布衣生、白沙道人、離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飄篷者”,福建上杭蛟洋華佳(家)人(原白砂里人),後寓杭州。工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脫去時習,力追古法,寫動物尤佳。善書,能詩,時稱“三絕”,為清代傑出繪畫大家,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華喦生活的十八世紀,正處於清朝經濟文化發展的全盛時期,揚州因為鹽業的發展,商業經濟日益發達,以鹽商為代表廣泛市民階層也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壯大,這群市民階層在擁有相當的財富後,為興建庭院裝飾廳堂、供賞玩以及為彌補自身文化而購買書畫,導致這時的藝術品需求擴大,可以用“堂前無字畫,不是舊人家”來描述揚州書畫市場的繁榮。這種現象的出現吸引了一批畫家來到揚州銷售書畫,華喦也是其中之一,他一邊銷售字畫,一邊探索藝術的道路。

清|華喦的山水創作

華喦 / 海棠禽兔圖 / 故宮博物院藏

清|華喦的山水創作

華喦 / 桂樹綬帶圖 / 上海博物館藏

華喦創作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市場經濟的影響,題材和形式與顧主需求息息相關。華喦的僱主有鹽商、市民,他們的存在為華喦提供了一定的幫助。所以他創作的繪畫大多帶有商業性質,需要為“謀衣食”而去迎合這些贊助人的要求。

清|華喦的山水創作

華喦 / 桃潭浴鴨 /故宮博物院藏

不過華喦在創作中找到了一種同時能夠兼顧自己藝術理想的平衡點,在向傳統文人高雅藝術品質的追求的同時又不失本性,再創作中加強對自身修養的提升。

他在《題惲南田畫冊》中說:“筆尖刷卻世間塵,能使江山面目新;我亦低頭經意匠,煙霞先後不同春。”和題畫詩中的“我自用我法,孰與古人量”這些詩句說明他對藝術理想的追求有獨特的看法。

清|華喦的山水創作

華喦 / 海棠禽兔圖 / 故宮博物院藏

華喦開創了山水和花鳥的相結合的新形式,花鳥山水逐漸成為他後期創作的主題。最能體現這一藝術特點的是他的《松鶴圖》。

清|華喦的山水創作

清 / 華喦 / 松鶴圖 / 立軸 / 紙本水墨設色 / (美)私人藏

這幅畫的前方右邊是一根橫斜而出的老松樹樹枝,樹枝盤旋像爪子一樣,松枝上滿滿的松葉。近處繁密的松枝與遠山的稀疏形成強烈的空間虛實對比。

在《松鶴圖》花鳥山水的處理上,花鳥和松枝細小的枯筆與山峰粗筆淡漠渲染的形象對比,讓畫家的情感投射到花鳥山水的表達上,華喦就是運用這種筆墨情趣向文人靠攏,並把情感包含在形態之中,讓筆墨成為畫家內心世界的情感活動的表現。

清|華喦的山水創作

華喦 / 秋浦並轡圖 / 上海博物館藏

華喦出生布衣,終身未仕,具有清前期職業畫家文人化的特點,其“刷塵”、“離垢”等獨特的美學思想深深的影響到了他的山水畫創作,使得他的山水畫在“揚州畫派”當中獨樹一幟,並對後世產生了持續的影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