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激發興趣樹立學生自信

藝術 文章 教育 光明網 2017-06-16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激勵作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藝術,要適時、適地加以應用。這樣才能激發起課堂活力,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當學生本身對學習發生濃厚興趣時,其整個認知活動才會積極起來。因此,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多種教學形式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用實驗、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及鮮活的生活事例來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學《烏鴉喝水》這篇文章時,如果只是文字的講解,學生較難感受到知識掌握的成功感與喜悅感。而直接以演示實驗或學生參與實驗的做法教學本文時,學生頓時便會被這種實驗的形式所吸引,其中文本的理解也迎刃而解了。

再如,二年級的《我要的是葫蘆》一文的教學目標之一是要讓學生理解葫蘆的葉與果的關係,從而明白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講,教師僅靠言語也很難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關係,這時藉助多媒體的動畫展示,一切也就一目瞭然,學生的興趣激發的同時,教學效果自然達到較佳的狀態。

(2)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豐富的表情與手語、巧妙的設問,引發有價值的討論,引起學生積極的思維。

例如,一年級下冊的《畫家鄉》,在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後,如何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指導學生積極感悟是本課的重點。這個環節中,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運用圖片和豐富的表情一步步激發孩子們濃濃的學習興趣。緊接著我提出問題和要求,再次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

(3)積極開展課外活動,使學生在輕鬆活潑的環境中不斷產生學習的需求與興趣,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例如,五年級的課文《晏子使楚》的教學任務告一段落後,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要求根據課文內容表演課本劇。活動任務佈置以後,學生的表現真的出人意料:下課後討論問題的多了,主動背誦課文的人多了,抓緊時間完成作業的人更多了。

正式表演那天,學生的表現更是令人欣喜。他們用自己零花錢買來化妝品,按照古人的服飾習慣設計髮式、著裝、佈景,表演時神情兼備、全身心投入,文中人物的對白背得滾瓜爛熟,遠遠勝過平日的枯燥背誦。此次活動中,“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表演獎”、“最佳組織獎”等各種獎項的設計,又再次給了學生極大的鼓勵。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明顯更為強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不吝惜自己的表揚,多加賞識,激發興趣,讓學生主動培養自信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