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非遺」三晉鑼鼓中的一絕:文水鈲子

音樂 樂器 藝術 舞蹈 呂梁發佈 2017-05-22
「呂梁非遺」三晉鑼鼓中的一絕:文水鈲子「呂梁非遺」三晉鑼鼓中的一絕:文水鈲子

鈲子具有濃郁的黃土風情,其風格豪放雄渾,粗獷奔放,古樸厚重,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祭祀祈雨文化的縮影,傳承著華夏農耕文化的精髓。

起源

文水鈲子是流傳在文水縣境內的一個獨特的民間樂種,因其源於並主要流佈於嶽村一帶,故又稱嶽村鈲子。當地人之所以將這種民間樂種稱為“鈲子”,有兩種解釋:一是演奏樂器的小鈸,當地人稱為“鈲子”;二是因擊打小鈸所發出“鈲”的聲音而得名。它起源於當地古代祈雨儀式,後逐漸與民眾的生活習俗結合,成為迎神賽社和日常迎賓的儀仗音樂,在演奏時用樂器模擬自然界中的風、雨、雷、電,有很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文水鈲子音樂多次參加全國性的比賽,頻獲殊榮,被譽為“三晉鑼鼓中的一絕”,成了文水縣傳統藝術的名牌。

特點

文水鈲子融音樂、舞蹈、雜技為一體,至今仍有很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文水鈲子是一種多段體套曲結構的民間打擊樂,全套鑼鼓可分為三段,包括七個鼓點,形成結構嚴謹、完整統一的民間藝術珍品。鈲子使用的樂器主要有小鈸、大鐃、大鈸、大鼓(雷公鼓)四種。小鈸是鈲子的主奏樂器,雙手緊握捂擊,發出迅急的“呱呱呱”聲,好似傾盆大雨的雨點,淅淅瀝瀝墜入黃土之中。經後世不斷挖掘整理,有《雷鳴電閃》、《烏雲翻滾》、《普降甘霖》、《喜慶豐收》四部樂章,富有豐富的藝術內涵。

「呂梁非遺」三晉鑼鼓中的一絕:文水鈲子

演奏技法除擦擊、錯擊、挽抹、悶擊等幾種傳統技藝外,還有磨擊、滾擊、刮擊、半擊、邊擊、對擊、拋擊等幾種特殊的演奏技巧。拋擊尤其令人叫絕——大鈸手們不時將鈸一齊拋起以示閃電,然後再準確地接回手裡,無論拋起多高,落下來節奏始終不亂,驚險刺激,令人目眩。豐富的演奏技法,不僅生動表現了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更將人們無助、渴求、期待、喜悅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惟妙惟肖。

隨著樂章的起承轉合,表演者交替組成方陣、圓陣、群花陣、四角陣、菱形陣等陣圖,並穿插二龍戲珠、雙龍出水、金龍擺尾等變化。這些畫面千變萬化,令人眼花繚亂、心曠神怡。鈲子小巧、靈便,是一對得心應手的舞蹈道具,演奏過程中弓步錯擊、跨步擦擊、劈叉跳擊、童子拜佛、丹鳳朝陽等舞蹈動作,適應鈲子的演奏技巧,展現樂章的豐富內涵。舞姿矯健灑脫,造型舒展大方,令人賞心悅目。

「呂梁非遺」三晉鑼鼓中的一絕:文水鈲子

價值

文水鈲子傳承了華夏農耕文化的精髓。從鼓譜、表演形式、演奏樂器以及服飾、道具等多個方面考量,文水鈲子是五千年華夏文明厚積薄發的產物,是從中國農耕文化這一母體中脫生出來的、具有濃郁黃土風情的文化符號。這一民間藝術形式,對研究當地祭祀文化、民間文化和風土人情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對研究黃河文明、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對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的研究和音樂創作也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傳承

文水鈲子以家族與師徒傳承為主要方式,以口傳心授的形式代代傳習,很多樂譜沒有文字記載,由兼職民間藝人組成的隊伍演出。隨著歷史的變遷,文水鈲子的功能也逐步發生著變化,從起源時的祭祀祈雨功能轉變為廣大勞動人民迎神賽社的民間藝術文化。文水鈲子的大部分樂器、道具有獨特性,其製作方法、材料、工藝很有講究。小鈸在打擊樂器中十分罕見,經過十年浩劫破壞,存世極少,並且殘破不全。其他樂器如大鐃、大鈸、大鼓等也面臨亟待搶救的狀況。同時,文水鈲子演出的組織是鬆散型管理,大部分藝人外出打工或改行謀生;藝術創新缺乏專業的支撐和動力,鈲子藝術日趨凋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水鈲子被廣泛運用,同時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成為了當地受人們喜愛的民間藝術形式,影響逐漸從嶽村擴大到了整個文水縣,成了“文水鈲子”。經過多年的恢復整理,文水鈲子音樂多次參加全國性的比賽,頻獲殊榮。於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呂梁發佈公眾微信

覺得不錯請分享點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