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祕

在小小萌在5個月左右的時候,突然排便變得特別不規律,本來每天都來報道的便便,常常3、5天不來。作為新手媽媽,萌萌當時特別不淡定了,在最初的2次都是熬不住了,用開塞露解決的。

因為特別焦慮,諮詢了很多有經驗的過來人,很多媽媽告訴我,這或許不是便祕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祕

攢肚你聽過嗎?

新生兒真是來自外星球啊,對媽媽的學習能力挑戰很大。天知道,原來還有一種幾天不拉粑粑的情況,叫“攢肚”不叫“便祕”

攢肚是這樣子的:多在新生兒2-6個月時出現,但個體也可能有些時間差異。有的寶寶3天、5天不拉粑粑,有的甚至於10-15天不拉,但是情緒很好,能吃能睡;待到排便的時候,不會顯得吃力和痛苦,仍為黃色軟便,無硬結,量也不是特別多。

看出來了嗎?

攢肚和便祕的區別?

『便祕』是指寶寶的粑粑次數和性狀都發生了改變。不僅僅是好幾天才能拉粑粑,更重要的是指粑粑硬結、乾燥、排出的時候很困難。在便祕期間,寶寶的食慾也會減退、腹脹,情緒低下、甚至哭鬧

攢肚』的寶寶雖然幾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粑粑是正常的黃色軟便。同時,在攢肚期間,食慾正常、情緒正常

媽媽們只要稍微細心觀察一下,非常容易辨認的。攢肚是正常的現象,不用慌張,而便祕就是一種病症了哦。

為什麼小寶寶會攢肚呢?

出現攢肚兒的寶寶多為母乳餵養的。這是因為寶寶在滿月後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對母乳能充分地進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的一種多天不拉粑粑的現象。添加輔食後會好轉。

這種現象特別常見,在萌煮的群裡,經常有媽媽在討論,最長的有攢肚10多天不拉的寶寶。但每個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也是有差異的,不是每個寶寶都有攢肚現象的。

假如你還要知道的更多攢肚的成因好學術派的那種,百度的這段信息你可以讀一讀:

”正常的母乳餵養嬰兒大便中水份佔乾溼比重的80%。其中有形成分內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殘渣,三分之一是腸道正常細菌,還有微量的礦物鹽類、膽色素及衍化物、脫落的腸上皮細胞等。這些細菌是對人體有益的大腸桿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糞鏈球菌等,它們能充分的分解食物殘渣產生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供人體吸收利用,與人共生共存。而母乳餵養兒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這些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由於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殘渣產生很少而不能及時形成對直腸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攢肚”的。“

知道了這個道理,媽媽就可放心了。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祕

攢肚真的就不用搭理了嗎?

可以不做任何處理,也不用喝水(6個月內寶寶,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都不需要喝水哦)。

有些新的研究提示:攢肚說明,此時的母乳量對寶寶來說剛夠或略有不足;因此,最好是調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數,就是每天1-2次。

因此,可以從下面的幾個方面去改善攢肚現象;同時,這樣也可以培養寶寶每天排便的良好習慣嘛。

▼▼▼

1、查看一下奶量是否充足,可以適當嘗試增加奶量;特別是寶寶大便減少,同時,體重增加不理想的時候。

2、每天順時針按摩腹部,或者用毛巾溫敷腹部,有助於排便。看微博張思萊奶奶的建議。

3、如果時間實在太長了,你和家人內心扛不住了,特別著急。那麼可以用消毒好的棉籤,沾著消毒好的植物油(隔水蒸20分鐘)輕輕刺激肛門,刺激寶寶便意;如果粑粑是糊狀的就沒有問題,以後不要著急,靜等寶寶自己拉粑粑吧!

記得要吃奶後半個小時再進行,以免寶寶哭鬧而產生吐奶。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也可能不是便祕

但是,再強調一下哈,不需要去搭理,也是沒有問題的。不要過度緊張,追求完美主義哦,一個不焦慮的媽媽比什麼都重要!

好啦

今天的攢肚課上完啦

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寶寶的便便,對於新手媽媽說是特別詭異多變的。剛生下來的胎糞,就讓我長了十足的見識;輔食添加以後,寶寶的便便更是百變多樣。很多媽媽都有相關的疑問,特別是在寶寶前兩歲的時候,簡直是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