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精神和難得糊塗'

亞瑟·叔本華 德國 花雨原創 2019-08-01
"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認為:年輕人越早洞察世事,越意味著本性平庸。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因為這個世界雖然很複雜深奧,但展現給我們普通人的部分,或者說我們普通人能接觸的部分,卻沒有太多難以理解的。比如社會,雖然形式上看起來千變萬化,本質卻一貫如此。比如人性,更彷彿是亙古不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雖然普通人大多沒有天分,但精於算計的心,卻往往一個比一個聰明,不甘於人後。所以對於看似複雜實則淺顯的社會規則,只要稍稍用心,就不難掌握。這不是什麼值得稱道的事情,油滑世故從來不是好詞。

"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認為:年輕人越早洞察世事,越意味著本性平庸。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因為這個世界雖然很複雜深奧,但展現給我們普通人的部分,或者說我們普通人能接觸的部分,卻沒有太多難以理解的。比如社會,雖然形式上看起來千變萬化,本質卻一貫如此。比如人性,更彷彿是亙古不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雖然普通人大多沒有天分,但精於算計的心,卻往往一個比一個聰明,不甘於人後。所以對於看似複雜實則淺顯的社會規則,只要稍稍用心,就不難掌握。這不是什麼值得稱道的事情,油滑世故從來不是好詞。

娛樂精神和難得糊塗

而隨著網絡的普及和信息溝通的便捷,普通人,尤其是普通的年輕人,對社會的認識也變得越來越早,越來越深入。畢竟視野的開闊已經和過去不可同日而語。

很多年輕人或許都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他們早早明白了拴在自己眼前,卻永遠夠不到的胡蘿蔔;他們早早就知道了有錢人終成眷屬;甚至早早知道了天花板和定期消滅中產的意義。

但關鍵是,知道了又有什麼用?所謂我獨醒,不過是陷入一個更大的夢境中而已。實際上,洞悉世事,在很多時候什麼作用也起不到。憑添苦惱罷了。醒了又有什麼用?知道又有什麼用?

所以如今的很多年輕人過得很“喪”,一方面得益於社會發展的豐富物質,一方面便是早早洞察了世事。他們充滿自嘲精神和娛樂精神,一方面貶低自己,一方面對各類事件和文藝作品進行娛樂化解讀,哪怕對象本身是嚴肅的、深沉的乃至恐怖的。看起來輕鬆滑稽,卻實在是一種無奈和另類的抗爭。這就好像在詮釋喜劇的內核是悲劇一樣,有時是笑中帶淚,有時卻是純粹的宣洩。

"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認為:年輕人越早洞察世事,越意味著本性平庸。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因為這個世界雖然很複雜深奧,但展現給我們普通人的部分,或者說我們普通人能接觸的部分,卻沒有太多難以理解的。比如社會,雖然形式上看起來千變萬化,本質卻一貫如此。比如人性,更彷彿是亙古不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雖然普通人大多沒有天分,但精於算計的心,卻往往一個比一個聰明,不甘於人後。所以對於看似複雜實則淺顯的社會規則,只要稍稍用心,就不難掌握。這不是什麼值得稱道的事情,油滑世故從來不是好詞。

娛樂精神和難得糊塗

而隨著網絡的普及和信息溝通的便捷,普通人,尤其是普通的年輕人,對社會的認識也變得越來越早,越來越深入。畢竟視野的開闊已經和過去不可同日而語。

很多年輕人或許都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他們早早明白了拴在自己眼前,卻永遠夠不到的胡蘿蔔;他們早早就知道了有錢人終成眷屬;甚至早早知道了天花板和定期消滅中產的意義。

但關鍵是,知道了又有什麼用?所謂我獨醒,不過是陷入一個更大的夢境中而已。實際上,洞悉世事,在很多時候什麼作用也起不到。憑添苦惱罷了。醒了又有什麼用?知道又有什麼用?

所以如今的很多年輕人過得很“喪”,一方面得益於社會發展的豐富物質,一方面便是早早洞察了世事。他們充滿自嘲精神和娛樂精神,一方面貶低自己,一方面對各類事件和文藝作品進行娛樂化解讀,哪怕對象本身是嚴肅的、深沉的乃至恐怖的。看起來輕鬆滑稽,卻實在是一種無奈和另類的抗爭。這就好像在詮釋喜劇的內核是悲劇一樣,有時是笑中帶淚,有時卻是純粹的宣洩。

娛樂精神和難得糊塗

聰明從來都是雙刃劍,而難得糊塗更像是否定之否定的返璞歸真。

糊塗從來比聰明更加難得。人和人的相處,何必那麼精打細算,在意得失?站在命運的角度,吃虧和佔便宜豈不是隨時轉換?

我們自認為洞悉世事,然而實際上,又對這個玄妙世界的法則瞭解多少?命運又是否常常帶給我們驚奇?所謂瞭解,很可能只是坐井觀天。

"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認為:年輕人越早洞察世事,越意味著本性平庸。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因為這個世界雖然很複雜深奧,但展現給我們普通人的部分,或者說我們普通人能接觸的部分,卻沒有太多難以理解的。比如社會,雖然形式上看起來千變萬化,本質卻一貫如此。比如人性,更彷彿是亙古不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雖然普通人大多沒有天分,但精於算計的心,卻往往一個比一個聰明,不甘於人後。所以對於看似複雜實則淺顯的社會規則,只要稍稍用心,就不難掌握。這不是什麼值得稱道的事情,油滑世故從來不是好詞。

娛樂精神和難得糊塗

而隨著網絡的普及和信息溝通的便捷,普通人,尤其是普通的年輕人,對社會的認識也變得越來越早,越來越深入。畢竟視野的開闊已經和過去不可同日而語。

很多年輕人或許都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他們早早明白了拴在自己眼前,卻永遠夠不到的胡蘿蔔;他們早早就知道了有錢人終成眷屬;甚至早早知道了天花板和定期消滅中產的意義。

但關鍵是,知道了又有什麼用?所謂我獨醒,不過是陷入一個更大的夢境中而已。實際上,洞悉世事,在很多時候什麼作用也起不到。憑添苦惱罷了。醒了又有什麼用?知道又有什麼用?

所以如今的很多年輕人過得很“喪”,一方面得益於社會發展的豐富物質,一方面便是早早洞察了世事。他們充滿自嘲精神和娛樂精神,一方面貶低自己,一方面對各類事件和文藝作品進行娛樂化解讀,哪怕對象本身是嚴肅的、深沉的乃至恐怖的。看起來輕鬆滑稽,卻實在是一種無奈和另類的抗爭。這就好像在詮釋喜劇的內核是悲劇一樣,有時是笑中帶淚,有時卻是純粹的宣洩。

娛樂精神和難得糊塗

聰明從來都是雙刃劍,而難得糊塗更像是否定之否定的返璞歸真。

糊塗從來比聰明更加難得。人和人的相處,何必那麼精打細算,在意得失?站在命運的角度,吃虧和佔便宜豈不是隨時轉換?

我們自認為洞悉世事,然而實際上,又對這個玄妙世界的法則瞭解多少?命運又是否常常帶給我們驚奇?所謂瞭解,很可能只是坐井觀天。

娛樂精神和難得糊塗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謹則無智。”或許適當的糊塗才是更智慧的生活態度吧,既然不是真的瞭解,一個更加平和的心態,在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時,才能更加從容地應對。畢竟,我們大多數人,只分為兩類:糊塗的和自作聰明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