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山縣----既無山也不產鹽

北宋時期鹽山及大山位置圖

鹽山縣位於河北省東部,東臨渤海、北倚京津、南接山東,是“兩省”(河北省與山東省)“三市”(滄州市、德州市、濱州市)的中心,素有“冀魯樞紐”、“京津門戶”之稱。總面積8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4萬畝,轄6鄉6鎮、450個行政村,總人口45萬。鹽山縣歷史悠久,被譽為“千童故里”和“中國歷史第一僑鄉”。漢代諫大夫鮑宣、唐代著名詩人高適、近代名醫張錫純和愛國名將高樹勳等一大批名人志士皆出於此。有泰山行宮、文廟、衙署二堂等明代古建築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千童信子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鹽山竹板”、“武術扇”和“丁氏正骨”等。鹽山縣管道裝備製造業是滄州市的第二大主導產業,先後被國家發改委命名為“中國管道裝備製造基地”、被中國五礦協會命名為“中國管道管件出口基地”,被國家工信部確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被中國社科院認定為“中國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100強”,被中國產業集群研究院評為“中國承接產業轉移投資環境十佳縣”。

鹽山縣----既無山也不產鹽

鹽山千童祠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置高成縣,屬幽州渤海郡。西晉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馬炎做皇帝時高成縣改為高城縣,屬冀州渤海郡。南北朝時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文宣帝高洋將章武縣、西章武縣撤消併入高城縣。當年高城縣治北遷至大留裡(今黃驊市舊城鎮舊城村)。隋開皇六年(586年)析陽信縣、高城縣置無棣縣。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劃出高城西南部置浮水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高城曰鹽山。明洪武九年(1376),因鯗魚書院興起遷縣治於東隅(即今縣城)。1936年,析鹽山“四鎮”中的舊城、韓村、羊二莊三區及滄縣濱海地區組建新海設置局。

鹽山縣----既無山也不產鹽

隋朝鹽山縣治及峽山、鹽山區位圖

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當時境內有鹽山(今山東省無棣縣碣石山),高城縣改為鹽山縣。據無棣舊縣誌記載,古時該山近河傍海。距海口僅十餘里,為導航標識之山,人稱碣石山。山上不生草木,春秋時稱無棣山,隋朝開皇六年(586年)置縣,明朝為避皇帝朱棣諱,改稱海豐縣。山下有月明沽產鹽,山腰有鹽神廟,魏晉時又稱鹽山。唐初,東鹽州⑴人馬君德據此山舉行起義,後為唐王朝鎮壓。鄉人為紀念馬君德,將鹽山改為馬谷山。元朝時為與另一座山體相別(今海興小山),改稱大山,2001年改稱碣石山。 公元718年(唐玄宗開元六年)唐玄宗李隆基將鹽山縣東南的辛集、香坊、大山、埕口一帶劃出建新無棣縣,大山脫離縣境,但縣名一直沿用至今。

鹽山縣----既無山也不產鹽

中國管道裝備製造基地授牌

鹽山境內現無鹽也無山,但歷史上的鹽山地域遼闊,擁有著一百多華里的海岸線,渤海岸邊,白帆點點,魚肥蝦美;境內有平原地區獨有、引得魏武登高遠眺、揮就磅礴詩篇《觀滄海》的大山和唐太宗東征高麗留下清麗《小山賦》的小山;更有千百年來“萬灶青煙皆煮海,一川白浪獨乘風”的 鹽業生產盛景。縣境最廣時,以現在的河、海、路為參照,擁有南至馬頰河,北至北排河、西至滕千線(滕莊子至千童)、東至渤海的廣闊地域。大約管轄今鹽山本部,黃驊市大部分,南大港農場,中捷農場,孟村縣大部,海興縣全部,山東無棣縣東北部。

鹽山縣----既無山也不產鹽

鹽山縣千童公園

處在歷史新起點的鹽山縣,正在深入拓展發展新空間,厚植髮展新優勢,引領發展新方式、打造發展新引擎;借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一帶一路”的新機遇,抓住一系列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利用鹽山良好的區位、交通、土地和產業等諸多優勢,使未來發展的動能不斷集聚,發展的張力不斷增強,鹽山跨越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1)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唐高祖李淵將鹽山縣改置東鹽州,州治在今河北黃驊市舊城鎮舊城村。東鹽州轄清池縣(今滄州市東關),浮水縣(今孟村回族自治縣新縣鎮)。 公元627年(唐太宗貞觀元年),撤掉東鹽州,復置鹽山縣。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