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

按照正常的敘述,對於乾嘉學派的開山鼻祖問題,一般會說是顧炎武與黃宗羲,然而江藩的《漢學師承記》把顧、黃列在了附錄,對於這種做法,後世研究者多有不滿,比如日本漢學家本田成之在《中國經學史》中說:“顧、黃二氏實是開漢學之門的人。顧是從朱子學出身,黃是從陽明學出身,雖不能說是純粹的漢學者,但可以說是漢學的開祖,江藩《漢學師承記》把這二人除外,述在附錄,其不妥當是不消說的。”

本田成之把顧、黃視之為清代漢學的開門人,所以他認為江藩把這二人放在附錄當然不妥當,可是本田先生也在文中說:顧的學問出身是宋明理學,而黃則是陽明心學,所以這兩位都算不上是純粹的漢學家。那既然這樣,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把他們放在附錄還有什麼不妥當之處呢?當然,跟本田先生持同樣觀點者還有多位,而這篇小文不是為了探討乾嘉學派的開山鼻祖,我在此只想說,江藩的《漢學師承記》乃是漢學陣營的一大成果,而該書內所收錄的漢學家,均為那個時代的一流人物,所以他的這本書凡是研究清代學術者,都是無法繞開的一部最重要作品。

那江藩認為誰才是清代漢學的真正鼻祖呢?他在專著中沒有用這樣的字眼,然而他的這部重要著作排在第一位的人物就是閻若璩。如此論起來,把閻若璩視之為清代漢學的開山鼻祖,似乎也沒什麼不妥,更何況梁啟超在其對清代學術的總括性專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也對閻若璩有著這樣的評價——“近三百年學術解放之第一功臣”,並且梁啟超也認為,清初純正的漢學家還是應當首推閻若璩,因為顧炎武在漢學上的研究並不純正:“說亭林是清代經學之建設者,因為他高標‘經學即理學’,這句話成為清代經學家信仰之中心。其實亭林學問絕不限於經學,而後此之經學,也不見得是直衍亭林之傳。其純以經學名家而且於後來經學家學風直接有關係者,或者要推閻百詩。”

閻若璩既然對清代學術有著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但他在幼年之時卻並未表現出特異之處,杭世駿在《道古堂集》中記載了閻若璩幼年時的情形:“六歲入小學,口吃,資頗鈍,讀書至千百遍,字字著意猶未熟,且多病。母聞讀書聲,輒止之,闇記,不敢出聲。”

閻若璩6歲上小學,他不但反應遲鈍,並且還有口吃的毛病,讀書千遍還是記不住。他母親可能擔心他太受勞累,竟然制止他在那裡讀書,而幼小的閻若璩不但沒有出去藉機玩耍,他反而不出聲地在那裡默默背誦。關於他少年時的這種情形,阮應紹在《筆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吾父嘗言,少時與閻百詩先生同受業於靳茶坡先生之門。同學日暮抱書歸家。閻天資魯,獨吟不置,必背誦如翻水乃已。後發憤將書拆散,讀一頁,輒用麵糊黏幾背,既熟,即焚去。終身不再讀。”

這位阮應紹是閻若璩的同學阮晉的兒子,因此他的記錄應當比較詳實。阮晉告訴他兒子應紹說,當年自己跟閻若璩共同拜一位先生為師,而這些同學中唯有閻若璩反應最遲鈍,但反過來說,也是閻最為刻苦,他為了能夠背書,竟然把書拆成一張張的散頁,而後貼起來,背過一頁就燒一頁,以此用這種辦法來督促自己。可能是閻若璩的這種笨辦法終於起了作用:“年十五,冬夜讀書有所礙,憤不肯寐,漏四下,寒甚,堅坐沉思,心忽開朗,如門牖頓闢,屏障壁落,一時盡撤。自是穎悟異常。”(杭世駿《道古堂集》)

也許是工夫不負有心人,也許是由量變達到了質變,總之,在閻若璩15歲的某個冬夜,此時已經到了後半夜,閻依然坐在那裡讀書,突然之間他有了頓悟,就如同上帝突然給他打開了一扇門一樣,以往所有的屏障瞬間消失,從此他成為了一位博聞強識的聰明人。自此之後,他開始大量地讀書,恰巧他家又有著許多的藏書,張穆所撰《閻潛邱先生年譜》卷一引《沈儼劄記序》中的一段話:“先生(指閻若璩)生長世胄,家多藏書,幼即潛心鑽研,抉精剔髓,思成一家言。所交盡海內名流,如李太虛、樑狄公、杜於皇、李叔則、王於一、魏冰叔昆弟。時過淮必主其家,輒留止經年,與先生討核今古,諸公皆歎服,謂後來者居上。”

看來,那時的閻若璩不僅刻苦讀書,他還結交了很多天下名流。因為閻家很有錢,所以這些文人學者凡是來到淮安,都會住到閻若璩家,有時一住就是一整年,他們跟閻若璩切磋學問,這讓閻在各個方面有了很大的長進。

可能是從小打下的好底子,也有可能是天性使然,總之,閻若璩在研究學問方面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執著,顧棟高在《萬卷樓雜記》中載有如下一段軼聞:“閻百詩先生,年十五,補山陽學宮弟子。研究經史,深造自得。嘗集陶貞白、皇甫士安語,題其柱曰:‘一物不知,以為深恥;遭人而問,少有寧日。’其立志如此。”

閻若璩在15歲時就開始研究正經正史,並且他將兩位歷史名人所說之話做了集句題在柱子上。由這兩句話可以看出,閻若璩有著常人難以達到的執著精神,對於他的這種精神,閻若璩的兒子閻詠在《行述》中寫到:“府君讀書,每於無字句處,精思獨得,而辯才鋒穎,證據出入無方,當之者輒失據。常語不孝輩曰:‘讀書不尋源頭,雖得之,殊可危。’手一書,至撿數十書相證,侍側者頭目為眩,而府君精神湧溢,眼爛如電。一義未析,反覆窮思,飢不食,渴不飲,寒不衣,熱不扇,必得其解而後止。”

真不知道是什麼人教給閻若璩這樣的讀書之法,因為他特別地強調讀書要尋找源頭,他每讀一本書都會找來相關的著作互相印證,為了搞明白一個問題,他有時不吃不喝也不怕寒熱,全力以赴進行探討,直到把問題解決為止。

如此說來,他的這種執著精神跟他幼年的經歷有很大的關聯度。但是在科舉時代,學問鑽研得再深,也跟科考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閻若璩未曾取得過功名,可能也是這個原因反而讓他把許多精力用在了學問的研討方面。


"

按照正常的敘述,對於乾嘉學派的開山鼻祖問題,一般會說是顧炎武與黃宗羲,然而江藩的《漢學師承記》把顧、黃列在了附錄,對於這種做法,後世研究者多有不滿,比如日本漢學家本田成之在《中國經學史》中說:“顧、黃二氏實是開漢學之門的人。顧是從朱子學出身,黃是從陽明學出身,雖不能說是純粹的漢學者,但可以說是漢學的開祖,江藩《漢學師承記》把這二人除外,述在附錄,其不妥當是不消說的。”

本田成之把顧、黃視之為清代漢學的開門人,所以他認為江藩把這二人放在附錄當然不妥當,可是本田先生也在文中說:顧的學問出身是宋明理學,而黃則是陽明心學,所以這兩位都算不上是純粹的漢學家。那既然這樣,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把他們放在附錄還有什麼不妥當之處呢?當然,跟本田先生持同樣觀點者還有多位,而這篇小文不是為了探討乾嘉學派的開山鼻祖,我在此只想說,江藩的《漢學師承記》乃是漢學陣營的一大成果,而該書內所收錄的漢學家,均為那個時代的一流人物,所以他的這本書凡是研究清代學術者,都是無法繞開的一部最重要作品。

那江藩認為誰才是清代漢學的真正鼻祖呢?他在專著中沒有用這樣的字眼,然而他的這部重要著作排在第一位的人物就是閻若璩。如此論起來,把閻若璩視之為清代漢學的開山鼻祖,似乎也沒什麼不妥,更何況梁啟超在其對清代學術的總括性專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也對閻若璩有著這樣的評價——“近三百年學術解放之第一功臣”,並且梁啟超也認為,清初純正的漢學家還是應當首推閻若璩,因為顧炎武在漢學上的研究並不純正:“說亭林是清代經學之建設者,因為他高標‘經學即理學’,這句話成為清代經學家信仰之中心。其實亭林學問絕不限於經學,而後此之經學,也不見得是直衍亭林之傳。其純以經學名家而且於後來經學家學風直接有關係者,或者要推閻百詩。”

閻若璩既然對清代學術有著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但他在幼年之時卻並未表現出特異之處,杭世駿在《道古堂集》中記載了閻若璩幼年時的情形:“六歲入小學,口吃,資頗鈍,讀書至千百遍,字字著意猶未熟,且多病。母聞讀書聲,輒止之,闇記,不敢出聲。”

閻若璩6歲上小學,他不但反應遲鈍,並且還有口吃的毛病,讀書千遍還是記不住。他母親可能擔心他太受勞累,竟然制止他在那裡讀書,而幼小的閻若璩不但沒有出去藉機玩耍,他反而不出聲地在那裡默默背誦。關於他少年時的這種情形,阮應紹在《筆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吾父嘗言,少時與閻百詩先生同受業於靳茶坡先生之門。同學日暮抱書歸家。閻天資魯,獨吟不置,必背誦如翻水乃已。後發憤將書拆散,讀一頁,輒用麵糊黏幾背,既熟,即焚去。終身不再讀。”

這位阮應紹是閻若璩的同學阮晉的兒子,因此他的記錄應當比較詳實。阮晉告訴他兒子應紹說,當年自己跟閻若璩共同拜一位先生為師,而這些同學中唯有閻若璩反應最遲鈍,但反過來說,也是閻最為刻苦,他為了能夠背書,竟然把書拆成一張張的散頁,而後貼起來,背過一頁就燒一頁,以此用這種辦法來督促自己。可能是閻若璩的這種笨辦法終於起了作用:“年十五,冬夜讀書有所礙,憤不肯寐,漏四下,寒甚,堅坐沉思,心忽開朗,如門牖頓闢,屏障壁落,一時盡撤。自是穎悟異常。”(杭世駿《道古堂集》)

也許是工夫不負有心人,也許是由量變達到了質變,總之,在閻若璩15歲的某個冬夜,此時已經到了後半夜,閻依然坐在那裡讀書,突然之間他有了頓悟,就如同上帝突然給他打開了一扇門一樣,以往所有的屏障瞬間消失,從此他成為了一位博聞強識的聰明人。自此之後,他開始大量地讀書,恰巧他家又有著許多的藏書,張穆所撰《閻潛邱先生年譜》卷一引《沈儼劄記序》中的一段話:“先生(指閻若璩)生長世胄,家多藏書,幼即潛心鑽研,抉精剔髓,思成一家言。所交盡海內名流,如李太虛、樑狄公、杜於皇、李叔則、王於一、魏冰叔昆弟。時過淮必主其家,輒留止經年,與先生討核今古,諸公皆歎服,謂後來者居上。”

看來,那時的閻若璩不僅刻苦讀書,他還結交了很多天下名流。因為閻家很有錢,所以這些文人學者凡是來到淮安,都會住到閻若璩家,有時一住就是一整年,他們跟閻若璩切磋學問,這讓閻在各個方面有了很大的長進。

可能是從小打下的好底子,也有可能是天性使然,總之,閻若璩在研究學問方面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執著,顧棟高在《萬卷樓雜記》中載有如下一段軼聞:“閻百詩先生,年十五,補山陽學宮弟子。研究經史,深造自得。嘗集陶貞白、皇甫士安語,題其柱曰:‘一物不知,以為深恥;遭人而問,少有寧日。’其立志如此。”

閻若璩在15歲時就開始研究正經正史,並且他將兩位歷史名人所說之話做了集句題在柱子上。由這兩句話可以看出,閻若璩有著常人難以達到的執著精神,對於他的這種精神,閻若璩的兒子閻詠在《行述》中寫到:“府君讀書,每於無字句處,精思獨得,而辯才鋒穎,證據出入無方,當之者輒失據。常語不孝輩曰:‘讀書不尋源頭,雖得之,殊可危。’手一書,至撿數十書相證,侍側者頭目為眩,而府君精神湧溢,眼爛如電。一義未析,反覆窮思,飢不食,渴不飲,寒不衣,熱不扇,必得其解而後止。”

真不知道是什麼人教給閻若璩這樣的讀書之法,因為他特別地強調讀書要尋找源頭,他每讀一本書都會找來相關的著作互相印證,為了搞明白一個問題,他有時不吃不喝也不怕寒熱,全力以赴進行探討,直到把問題解決為止。

如此說來,他的這種執著精神跟他幼年的經歷有很大的關聯度。但是在科舉時代,學問鑽研得再深,也跟科考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閻若璩未曾取得過功名,可能也是這個原因反而讓他把許多精力用在了學問的研討方面。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書牌


"

按照正常的敘述,對於乾嘉學派的開山鼻祖問題,一般會說是顧炎武與黃宗羲,然而江藩的《漢學師承記》把顧、黃列在了附錄,對於這種做法,後世研究者多有不滿,比如日本漢學家本田成之在《中國經學史》中說:“顧、黃二氏實是開漢學之門的人。顧是從朱子學出身,黃是從陽明學出身,雖不能說是純粹的漢學者,但可以說是漢學的開祖,江藩《漢學師承記》把這二人除外,述在附錄,其不妥當是不消說的。”

本田成之把顧、黃視之為清代漢學的開門人,所以他認為江藩把這二人放在附錄當然不妥當,可是本田先生也在文中說:顧的學問出身是宋明理學,而黃則是陽明心學,所以這兩位都算不上是純粹的漢學家。那既然這樣,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把他們放在附錄還有什麼不妥當之處呢?當然,跟本田先生持同樣觀點者還有多位,而這篇小文不是為了探討乾嘉學派的開山鼻祖,我在此只想說,江藩的《漢學師承記》乃是漢學陣營的一大成果,而該書內所收錄的漢學家,均為那個時代的一流人物,所以他的這本書凡是研究清代學術者,都是無法繞開的一部最重要作品。

那江藩認為誰才是清代漢學的真正鼻祖呢?他在專著中沒有用這樣的字眼,然而他的這部重要著作排在第一位的人物就是閻若璩。如此論起來,把閻若璩視之為清代漢學的開山鼻祖,似乎也沒什麼不妥,更何況梁啟超在其對清代學術的總括性專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也對閻若璩有著這樣的評價——“近三百年學術解放之第一功臣”,並且梁啟超也認為,清初純正的漢學家還是應當首推閻若璩,因為顧炎武在漢學上的研究並不純正:“說亭林是清代經學之建設者,因為他高標‘經學即理學’,這句話成為清代經學家信仰之中心。其實亭林學問絕不限於經學,而後此之經學,也不見得是直衍亭林之傳。其純以經學名家而且於後來經學家學風直接有關係者,或者要推閻百詩。”

閻若璩既然對清代學術有著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但他在幼年之時卻並未表現出特異之處,杭世駿在《道古堂集》中記載了閻若璩幼年時的情形:“六歲入小學,口吃,資頗鈍,讀書至千百遍,字字著意猶未熟,且多病。母聞讀書聲,輒止之,闇記,不敢出聲。”

閻若璩6歲上小學,他不但反應遲鈍,並且還有口吃的毛病,讀書千遍還是記不住。他母親可能擔心他太受勞累,竟然制止他在那裡讀書,而幼小的閻若璩不但沒有出去藉機玩耍,他反而不出聲地在那裡默默背誦。關於他少年時的這種情形,阮應紹在《筆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吾父嘗言,少時與閻百詩先生同受業於靳茶坡先生之門。同學日暮抱書歸家。閻天資魯,獨吟不置,必背誦如翻水乃已。後發憤將書拆散,讀一頁,輒用麵糊黏幾背,既熟,即焚去。終身不再讀。”

這位阮應紹是閻若璩的同學阮晉的兒子,因此他的記錄應當比較詳實。阮晉告訴他兒子應紹說,當年自己跟閻若璩共同拜一位先生為師,而這些同學中唯有閻若璩反應最遲鈍,但反過來說,也是閻最為刻苦,他為了能夠背書,竟然把書拆成一張張的散頁,而後貼起來,背過一頁就燒一頁,以此用這種辦法來督促自己。可能是閻若璩的這種笨辦法終於起了作用:“年十五,冬夜讀書有所礙,憤不肯寐,漏四下,寒甚,堅坐沉思,心忽開朗,如門牖頓闢,屏障壁落,一時盡撤。自是穎悟異常。”(杭世駿《道古堂集》)

也許是工夫不負有心人,也許是由量變達到了質變,總之,在閻若璩15歲的某個冬夜,此時已經到了後半夜,閻依然坐在那裡讀書,突然之間他有了頓悟,就如同上帝突然給他打開了一扇門一樣,以往所有的屏障瞬間消失,從此他成為了一位博聞強識的聰明人。自此之後,他開始大量地讀書,恰巧他家又有著許多的藏書,張穆所撰《閻潛邱先生年譜》卷一引《沈儼劄記序》中的一段話:“先生(指閻若璩)生長世胄,家多藏書,幼即潛心鑽研,抉精剔髓,思成一家言。所交盡海內名流,如李太虛、樑狄公、杜於皇、李叔則、王於一、魏冰叔昆弟。時過淮必主其家,輒留止經年,與先生討核今古,諸公皆歎服,謂後來者居上。”

看來,那時的閻若璩不僅刻苦讀書,他還結交了很多天下名流。因為閻家很有錢,所以這些文人學者凡是來到淮安,都會住到閻若璩家,有時一住就是一整年,他們跟閻若璩切磋學問,這讓閻在各個方面有了很大的長進。

可能是從小打下的好底子,也有可能是天性使然,總之,閻若璩在研究學問方面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執著,顧棟高在《萬卷樓雜記》中載有如下一段軼聞:“閻百詩先生,年十五,補山陽學宮弟子。研究經史,深造自得。嘗集陶貞白、皇甫士安語,題其柱曰:‘一物不知,以為深恥;遭人而問,少有寧日。’其立志如此。”

閻若璩在15歲時就開始研究正經正史,並且他將兩位歷史名人所說之話做了集句題在柱子上。由這兩句話可以看出,閻若璩有著常人難以達到的執著精神,對於他的這種精神,閻若璩的兒子閻詠在《行述》中寫到:“府君讀書,每於無字句處,精思獨得,而辯才鋒穎,證據出入無方,當之者輒失據。常語不孝輩曰:‘讀書不尋源頭,雖得之,殊可危。’手一書,至撿數十書相證,侍側者頭目為眩,而府君精神湧溢,眼爛如電。一義未析,反覆窮思,飢不食,渴不飲,寒不衣,熱不扇,必得其解而後止。”

真不知道是什麼人教給閻若璩這樣的讀書之法,因為他特別地強調讀書要尋找源頭,他每讀一本書都會找來相關的著作互相印證,為了搞明白一個問題,他有時不吃不喝也不怕寒熱,全力以赴進行探討,直到把問題解決為止。

如此說來,他的這種執著精神跟他幼年的經歷有很大的關聯度。但是在科舉時代,學問鑽研得再深,也跟科考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閻若璩未曾取得過功名,可能也是這個原因反而讓他把許多精力用在了學問的研討方面。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書牌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序言


"

按照正常的敘述,對於乾嘉學派的開山鼻祖問題,一般會說是顧炎武與黃宗羲,然而江藩的《漢學師承記》把顧、黃列在了附錄,對於這種做法,後世研究者多有不滿,比如日本漢學家本田成之在《中國經學史》中說:“顧、黃二氏實是開漢學之門的人。顧是從朱子學出身,黃是從陽明學出身,雖不能說是純粹的漢學者,但可以說是漢學的開祖,江藩《漢學師承記》把這二人除外,述在附錄,其不妥當是不消說的。”

本田成之把顧、黃視之為清代漢學的開門人,所以他認為江藩把這二人放在附錄當然不妥當,可是本田先生也在文中說:顧的學問出身是宋明理學,而黃則是陽明心學,所以這兩位都算不上是純粹的漢學家。那既然這樣,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把他們放在附錄還有什麼不妥當之處呢?當然,跟本田先生持同樣觀點者還有多位,而這篇小文不是為了探討乾嘉學派的開山鼻祖,我在此只想說,江藩的《漢學師承記》乃是漢學陣營的一大成果,而該書內所收錄的漢學家,均為那個時代的一流人物,所以他的這本書凡是研究清代學術者,都是無法繞開的一部最重要作品。

那江藩認為誰才是清代漢學的真正鼻祖呢?他在專著中沒有用這樣的字眼,然而他的這部重要著作排在第一位的人物就是閻若璩。如此論起來,把閻若璩視之為清代漢學的開山鼻祖,似乎也沒什麼不妥,更何況梁啟超在其對清代學術的總括性專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也對閻若璩有著這樣的評價——“近三百年學術解放之第一功臣”,並且梁啟超也認為,清初純正的漢學家還是應當首推閻若璩,因為顧炎武在漢學上的研究並不純正:“說亭林是清代經學之建設者,因為他高標‘經學即理學’,這句話成為清代經學家信仰之中心。其實亭林學問絕不限於經學,而後此之經學,也不見得是直衍亭林之傳。其純以經學名家而且於後來經學家學風直接有關係者,或者要推閻百詩。”

閻若璩既然對清代學術有著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但他在幼年之時卻並未表現出特異之處,杭世駿在《道古堂集》中記載了閻若璩幼年時的情形:“六歲入小學,口吃,資頗鈍,讀書至千百遍,字字著意猶未熟,且多病。母聞讀書聲,輒止之,闇記,不敢出聲。”

閻若璩6歲上小學,他不但反應遲鈍,並且還有口吃的毛病,讀書千遍還是記不住。他母親可能擔心他太受勞累,竟然制止他在那裡讀書,而幼小的閻若璩不但沒有出去藉機玩耍,他反而不出聲地在那裡默默背誦。關於他少年時的這種情形,阮應紹在《筆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吾父嘗言,少時與閻百詩先生同受業於靳茶坡先生之門。同學日暮抱書歸家。閻天資魯,獨吟不置,必背誦如翻水乃已。後發憤將書拆散,讀一頁,輒用麵糊黏幾背,既熟,即焚去。終身不再讀。”

這位阮應紹是閻若璩的同學阮晉的兒子,因此他的記錄應當比較詳實。阮晉告訴他兒子應紹說,當年自己跟閻若璩共同拜一位先生為師,而這些同學中唯有閻若璩反應最遲鈍,但反過來說,也是閻最為刻苦,他為了能夠背書,竟然把書拆成一張張的散頁,而後貼起來,背過一頁就燒一頁,以此用這種辦法來督促自己。可能是閻若璩的這種笨辦法終於起了作用:“年十五,冬夜讀書有所礙,憤不肯寐,漏四下,寒甚,堅坐沉思,心忽開朗,如門牖頓闢,屏障壁落,一時盡撤。自是穎悟異常。”(杭世駿《道古堂集》)

也許是工夫不負有心人,也許是由量變達到了質變,總之,在閻若璩15歲的某個冬夜,此時已經到了後半夜,閻依然坐在那裡讀書,突然之間他有了頓悟,就如同上帝突然給他打開了一扇門一樣,以往所有的屏障瞬間消失,從此他成為了一位博聞強識的聰明人。自此之後,他開始大量地讀書,恰巧他家又有著許多的藏書,張穆所撰《閻潛邱先生年譜》卷一引《沈儼劄記序》中的一段話:“先生(指閻若璩)生長世胄,家多藏書,幼即潛心鑽研,抉精剔髓,思成一家言。所交盡海內名流,如李太虛、樑狄公、杜於皇、李叔則、王於一、魏冰叔昆弟。時過淮必主其家,輒留止經年,與先生討核今古,諸公皆歎服,謂後來者居上。”

看來,那時的閻若璩不僅刻苦讀書,他還結交了很多天下名流。因為閻家很有錢,所以這些文人學者凡是來到淮安,都會住到閻若璩家,有時一住就是一整年,他們跟閻若璩切磋學問,這讓閻在各個方面有了很大的長進。

可能是從小打下的好底子,也有可能是天性使然,總之,閻若璩在研究學問方面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執著,顧棟高在《萬卷樓雜記》中載有如下一段軼聞:“閻百詩先生,年十五,補山陽學宮弟子。研究經史,深造自得。嘗集陶貞白、皇甫士安語,題其柱曰:‘一物不知,以為深恥;遭人而問,少有寧日。’其立志如此。”

閻若璩在15歲時就開始研究正經正史,並且他將兩位歷史名人所說之話做了集句題在柱子上。由這兩句話可以看出,閻若璩有著常人難以達到的執著精神,對於他的這種精神,閻若璩的兒子閻詠在《行述》中寫到:“府君讀書,每於無字句處,精思獨得,而辯才鋒穎,證據出入無方,當之者輒失據。常語不孝輩曰:‘讀書不尋源頭,雖得之,殊可危。’手一書,至撿數十書相證,侍側者頭目為眩,而府君精神湧溢,眼爛如電。一義未析,反覆窮思,飢不食,渴不飲,寒不衣,熱不扇,必得其解而後止。”

真不知道是什麼人教給閻若璩這樣的讀書之法,因為他特別地強調讀書要尋找源頭,他每讀一本書都會找來相關的著作互相印證,為了搞明白一個問題,他有時不吃不喝也不怕寒熱,全力以赴進行探討,直到把問題解決為止。

如此說來,他的這種執著精神跟他幼年的經歷有很大的關聯度。但是在科舉時代,學問鑽研得再深,也跟科考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閻若璩未曾取得過功名,可能也是這個原因反而讓他把許多精力用在了學問的研討方面。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書牌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序言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卷首


對於閻若璩的研究方式,此後很多學者都大為誇讚,比如段玉裁在《戴氏年譜》中說:“百詩讀一句書,能識其正面背面。”段玉裁的治學方式本來也是如此,而他能以此來誇讚閻若璩,可見他對閻是真心的佩服。常原生所著《閻若璩》一書中,引用了許多閻對古文獻的研究方式,從這些文字可以看出,閻若璩敢於在不疑處生疑,比如他在《潛邱劄記》卷三中有著這樣一段考證:

按:朱子不甚閒地學又臆解字義,故《陳風》:“防有鵲巢。”《毛傳》雲:“防,邑也。”劉昭引《博物記》雲:“邛地在陳國,陳縣北防亭在焉。”孔穎達《疏》雲:“以鵲之為鳥,畏人而近人,非邑有樹木,則鵲不應巢焉。”故知“防”是邑也。此與堤防之解,絕不相蒙。而《詩集傳》乃雲:“防,人所築以防水者。”

朱熹在解讀《詩經》上的一句話時,認為《陳風》中的某句中的“防”字是防止的意思,而閻若璩經過一番考證,認為這“防”乃是地名。

閻若璩的考證也有一些實用性。閻若璩的故鄉在太原附近的西寨村,此村離山西著名的晉祠很近,但是晉祠內有座聖母殿,以至於元朝人把晉祠直接稱為“女郎祠”,然而晉祠明明是為周初晉國唐叔虞所建的祠堂,這兩者之間的問題困惑了很多人。某天閻若璩到晉祠去遊玩,偶然在荒草之中發現了一塊宋碑,此碑名為《謝雨文》,閻若璩細讀碑文後才明白,原來晉祠內聖母殿供奉的聖母,乃是唐叔虞的母親邑姜,而這邑姜乃是姜太公的女兒。他的這個發現令當地人十分高興,太原知府周令樹專門樹碑紀念此事。

當然,閻若璩在考證上的更大名聲則來源於他對經學的研究,而最為著名的一件事則是他經過30年的考證,最終確認了千年以來流傳的《古文尚書》乃是一部偽書。

《古文尚書》是跟《今文尚書》相對而言者,原本《尚書》並不分古文與今文,在漢代原本流行的《尚書》乃是由伏生所傳,這位伏生在秦國做過博士,後來秦始皇焚書坑儒,《尚書》也在被焚之列,伏生就偷偷地把一部《尚書》藏在了牆壁內。經過了一系列戰亂,劉邦建立了漢朝。天下穩定之後,伏生又從牆壁內找回了他所藏的《尚書》,但是他發現自己的所藏也有部分的損壞。伏生將剩餘的部分進行了整理,只剩下了二十九篇。從此之後,伏生就用這殘存的二十九篇來授徒。再經過他的弟子廣泛地傳播,這二十九篇《尚書》就成為了漢代通行的版本。

然而到了西漢末年,有人從孔子舊宅的牆壁中又發現了一部《尚書》,劉歆在《移書讓太常博士》中說到:“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於壞壁之中,逸《禮》三十九篇,《書》十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遭巫蠱倉卒之難,未及施行。”

看來,是魯共王為了擴大宮殿而拆掉了孔子的舊宅,而正是在拆房的過程中發現了《尚書》。這部書後來被大學問家孔安國得到了,而這部《尚書》乃是用古代的蝌蚪文寫成,在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尚書》是用漢學通行的隸書所書寫者,既然隸書是通行的字體,所以以此寫成的《尚書》就被稱之為《今文尚書》,而從孔子牆壁中發現的這部用古字寫成的《尚書》就被稱之為《古文尚書》。孔安國認為《古文尚書》當然早於《今文尚書》,所以他認為《古文尚書》最可靠,於是他就將此獻給了皇帝,希望能夠得到推廣。

然而那時人們已經習慣於誦讀《今文尚書》,所以孔安國的建議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所以《古文尚書》就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到了王莽建立了新朝,劉歆利用自己跟王莽的特殊關係,終於使得《古文尚書》得到了朝廷的承認。自此之後,《古文尚書》被立於學官。但後來還是被取消了。到了後漢章帝時,《古文尚書》又再次被朝廷批准可以公開講授,然而此時的講授屬於私學。

孔安國所獻的《古文尚書》到了魏晉時代又失傳了,而後東晉豫章內史梅賾向朝廷獻出了一部《尚書》,梅賾說:這部《尚書》就是孔安國所獻的《古文尚書》,這部《尚書》前有孔安國的自序,其內容共分為46卷58篇,這是已知後世見到的留存卷數最多的《尚書》,它比伏生所獻的《今文尚書》多出了25篇。


"

按照正常的敘述,對於乾嘉學派的開山鼻祖問題,一般會說是顧炎武與黃宗羲,然而江藩的《漢學師承記》把顧、黃列在了附錄,對於這種做法,後世研究者多有不滿,比如日本漢學家本田成之在《中國經學史》中說:“顧、黃二氏實是開漢學之門的人。顧是從朱子學出身,黃是從陽明學出身,雖不能說是純粹的漢學者,但可以說是漢學的開祖,江藩《漢學師承記》把這二人除外,述在附錄,其不妥當是不消說的。”

本田成之把顧、黃視之為清代漢學的開門人,所以他認為江藩把這二人放在附錄當然不妥當,可是本田先生也在文中說:顧的學問出身是宋明理學,而黃則是陽明心學,所以這兩位都算不上是純粹的漢學家。那既然這樣,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把他們放在附錄還有什麼不妥當之處呢?當然,跟本田先生持同樣觀點者還有多位,而這篇小文不是為了探討乾嘉學派的開山鼻祖,我在此只想說,江藩的《漢學師承記》乃是漢學陣營的一大成果,而該書內所收錄的漢學家,均為那個時代的一流人物,所以他的這本書凡是研究清代學術者,都是無法繞開的一部最重要作品。

那江藩認為誰才是清代漢學的真正鼻祖呢?他在專著中沒有用這樣的字眼,然而他的這部重要著作排在第一位的人物就是閻若璩。如此論起來,把閻若璩視之為清代漢學的開山鼻祖,似乎也沒什麼不妥,更何況梁啟超在其對清代學術的總括性專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也對閻若璩有著這樣的評價——“近三百年學術解放之第一功臣”,並且梁啟超也認為,清初純正的漢學家還是應當首推閻若璩,因為顧炎武在漢學上的研究並不純正:“說亭林是清代經學之建設者,因為他高標‘經學即理學’,這句話成為清代經學家信仰之中心。其實亭林學問絕不限於經學,而後此之經學,也不見得是直衍亭林之傳。其純以經學名家而且於後來經學家學風直接有關係者,或者要推閻百詩。”

閻若璩既然對清代學術有著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但他在幼年之時卻並未表現出特異之處,杭世駿在《道古堂集》中記載了閻若璩幼年時的情形:“六歲入小學,口吃,資頗鈍,讀書至千百遍,字字著意猶未熟,且多病。母聞讀書聲,輒止之,闇記,不敢出聲。”

閻若璩6歲上小學,他不但反應遲鈍,並且還有口吃的毛病,讀書千遍還是記不住。他母親可能擔心他太受勞累,竟然制止他在那裡讀書,而幼小的閻若璩不但沒有出去藉機玩耍,他反而不出聲地在那裡默默背誦。關於他少年時的這種情形,阮應紹在《筆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吾父嘗言,少時與閻百詩先生同受業於靳茶坡先生之門。同學日暮抱書歸家。閻天資魯,獨吟不置,必背誦如翻水乃已。後發憤將書拆散,讀一頁,輒用麵糊黏幾背,既熟,即焚去。終身不再讀。”

這位阮應紹是閻若璩的同學阮晉的兒子,因此他的記錄應當比較詳實。阮晉告訴他兒子應紹說,當年自己跟閻若璩共同拜一位先生為師,而這些同學中唯有閻若璩反應最遲鈍,但反過來說,也是閻最為刻苦,他為了能夠背書,竟然把書拆成一張張的散頁,而後貼起來,背過一頁就燒一頁,以此用這種辦法來督促自己。可能是閻若璩的這種笨辦法終於起了作用:“年十五,冬夜讀書有所礙,憤不肯寐,漏四下,寒甚,堅坐沉思,心忽開朗,如門牖頓闢,屏障壁落,一時盡撤。自是穎悟異常。”(杭世駿《道古堂集》)

也許是工夫不負有心人,也許是由量變達到了質變,總之,在閻若璩15歲的某個冬夜,此時已經到了後半夜,閻依然坐在那裡讀書,突然之間他有了頓悟,就如同上帝突然給他打開了一扇門一樣,以往所有的屏障瞬間消失,從此他成為了一位博聞強識的聰明人。自此之後,他開始大量地讀書,恰巧他家又有著許多的藏書,張穆所撰《閻潛邱先生年譜》卷一引《沈儼劄記序》中的一段話:“先生(指閻若璩)生長世胄,家多藏書,幼即潛心鑽研,抉精剔髓,思成一家言。所交盡海內名流,如李太虛、樑狄公、杜於皇、李叔則、王於一、魏冰叔昆弟。時過淮必主其家,輒留止經年,與先生討核今古,諸公皆歎服,謂後來者居上。”

看來,那時的閻若璩不僅刻苦讀書,他還結交了很多天下名流。因為閻家很有錢,所以這些文人學者凡是來到淮安,都會住到閻若璩家,有時一住就是一整年,他們跟閻若璩切磋學問,這讓閻在各個方面有了很大的長進。

可能是從小打下的好底子,也有可能是天性使然,總之,閻若璩在研究學問方面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執著,顧棟高在《萬卷樓雜記》中載有如下一段軼聞:“閻百詩先生,年十五,補山陽學宮弟子。研究經史,深造自得。嘗集陶貞白、皇甫士安語,題其柱曰:‘一物不知,以為深恥;遭人而問,少有寧日。’其立志如此。”

閻若璩在15歲時就開始研究正經正史,並且他將兩位歷史名人所說之話做了集句題在柱子上。由這兩句話可以看出,閻若璩有著常人難以達到的執著精神,對於他的這種精神,閻若璩的兒子閻詠在《行述》中寫到:“府君讀書,每於無字句處,精思獨得,而辯才鋒穎,證據出入無方,當之者輒失據。常語不孝輩曰:‘讀書不尋源頭,雖得之,殊可危。’手一書,至撿數十書相證,侍側者頭目為眩,而府君精神湧溢,眼爛如電。一義未析,反覆窮思,飢不食,渴不飲,寒不衣,熱不扇,必得其解而後止。”

真不知道是什麼人教給閻若璩這樣的讀書之法,因為他特別地強調讀書要尋找源頭,他每讀一本書都會找來相關的著作互相印證,為了搞明白一個問題,他有時不吃不喝也不怕寒熱,全力以赴進行探討,直到把問題解決為止。

如此說來,他的這種執著精神跟他幼年的經歷有很大的關聯度。但是在科舉時代,學問鑽研得再深,也跟科考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閻若璩未曾取得過功名,可能也是這個原因反而讓他把許多精力用在了學問的研討方面。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書牌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序言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卷首


對於閻若璩的研究方式,此後很多學者都大為誇讚,比如段玉裁在《戴氏年譜》中說:“百詩讀一句書,能識其正面背面。”段玉裁的治學方式本來也是如此,而他能以此來誇讚閻若璩,可見他對閻是真心的佩服。常原生所著《閻若璩》一書中,引用了許多閻對古文獻的研究方式,從這些文字可以看出,閻若璩敢於在不疑處生疑,比如他在《潛邱劄記》卷三中有著這樣一段考證:

按:朱子不甚閒地學又臆解字義,故《陳風》:“防有鵲巢。”《毛傳》雲:“防,邑也。”劉昭引《博物記》雲:“邛地在陳國,陳縣北防亭在焉。”孔穎達《疏》雲:“以鵲之為鳥,畏人而近人,非邑有樹木,則鵲不應巢焉。”故知“防”是邑也。此與堤防之解,絕不相蒙。而《詩集傳》乃雲:“防,人所築以防水者。”

朱熹在解讀《詩經》上的一句話時,認為《陳風》中的某句中的“防”字是防止的意思,而閻若璩經過一番考證,認為這“防”乃是地名。

閻若璩的考證也有一些實用性。閻若璩的故鄉在太原附近的西寨村,此村離山西著名的晉祠很近,但是晉祠內有座聖母殿,以至於元朝人把晉祠直接稱為“女郎祠”,然而晉祠明明是為周初晉國唐叔虞所建的祠堂,這兩者之間的問題困惑了很多人。某天閻若璩到晉祠去遊玩,偶然在荒草之中發現了一塊宋碑,此碑名為《謝雨文》,閻若璩細讀碑文後才明白,原來晉祠內聖母殿供奉的聖母,乃是唐叔虞的母親邑姜,而這邑姜乃是姜太公的女兒。他的這個發現令當地人十分高興,太原知府周令樹專門樹碑紀念此事。

當然,閻若璩在考證上的更大名聲則來源於他對經學的研究,而最為著名的一件事則是他經過30年的考證,最終確認了千年以來流傳的《古文尚書》乃是一部偽書。

《古文尚書》是跟《今文尚書》相對而言者,原本《尚書》並不分古文與今文,在漢代原本流行的《尚書》乃是由伏生所傳,這位伏生在秦國做過博士,後來秦始皇焚書坑儒,《尚書》也在被焚之列,伏生就偷偷地把一部《尚書》藏在了牆壁內。經過了一系列戰亂,劉邦建立了漢朝。天下穩定之後,伏生又從牆壁內找回了他所藏的《尚書》,但是他發現自己的所藏也有部分的損壞。伏生將剩餘的部分進行了整理,只剩下了二十九篇。從此之後,伏生就用這殘存的二十九篇來授徒。再經過他的弟子廣泛地傳播,這二十九篇《尚書》就成為了漢代通行的版本。

然而到了西漢末年,有人從孔子舊宅的牆壁中又發現了一部《尚書》,劉歆在《移書讓太常博士》中說到:“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於壞壁之中,逸《禮》三十九篇,《書》十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遭巫蠱倉卒之難,未及施行。”

看來,是魯共王為了擴大宮殿而拆掉了孔子的舊宅,而正是在拆房的過程中發現了《尚書》。這部書後來被大學問家孔安國得到了,而這部《尚書》乃是用古代的蝌蚪文寫成,在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尚書》是用漢學通行的隸書所書寫者,既然隸書是通行的字體,所以以此寫成的《尚書》就被稱之為《今文尚書》,而從孔子牆壁中發現的這部用古字寫成的《尚書》就被稱之為《古文尚書》。孔安國認為《古文尚書》當然早於《今文尚書》,所以他認為《古文尚書》最可靠,於是他就將此獻給了皇帝,希望能夠得到推廣。

然而那時人們已經習慣於誦讀《今文尚書》,所以孔安國的建議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所以《古文尚書》就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到了王莽建立了新朝,劉歆利用自己跟王莽的特殊關係,終於使得《古文尚書》得到了朝廷的承認。自此之後,《古文尚書》被立於學官。但後來還是被取消了。到了後漢章帝時,《古文尚書》又再次被朝廷批准可以公開講授,然而此時的講授屬於私學。

孔安國所獻的《古文尚書》到了魏晉時代又失傳了,而後東晉豫章內史梅賾向朝廷獻出了一部《尚書》,梅賾說:這部《尚書》就是孔安國所獻的《古文尚書》,這部《尚書》前有孔安國的自序,其內容共分為46卷58篇,這是已知後世見到的留存卷數最多的《尚書》,它比伏生所獻的《今文尚書》多出了25篇。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四書釋地》一卷,清乾隆八年閻氏眷西堂刻本,書牌


"

按照正常的敘述,對於乾嘉學派的開山鼻祖問題,一般會說是顧炎武與黃宗羲,然而江藩的《漢學師承記》把顧、黃列在了附錄,對於這種做法,後世研究者多有不滿,比如日本漢學家本田成之在《中國經學史》中說:“顧、黃二氏實是開漢學之門的人。顧是從朱子學出身,黃是從陽明學出身,雖不能說是純粹的漢學者,但可以說是漢學的開祖,江藩《漢學師承記》把這二人除外,述在附錄,其不妥當是不消說的。”

本田成之把顧、黃視之為清代漢學的開門人,所以他認為江藩把這二人放在附錄當然不妥當,可是本田先生也在文中說:顧的學問出身是宋明理學,而黃則是陽明心學,所以這兩位都算不上是純粹的漢學家。那既然這樣,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把他們放在附錄還有什麼不妥當之處呢?當然,跟本田先生持同樣觀點者還有多位,而這篇小文不是為了探討乾嘉學派的開山鼻祖,我在此只想說,江藩的《漢學師承記》乃是漢學陣營的一大成果,而該書內所收錄的漢學家,均為那個時代的一流人物,所以他的這本書凡是研究清代學術者,都是無法繞開的一部最重要作品。

那江藩認為誰才是清代漢學的真正鼻祖呢?他在專著中沒有用這樣的字眼,然而他的這部重要著作排在第一位的人物就是閻若璩。如此論起來,把閻若璩視之為清代漢學的開山鼻祖,似乎也沒什麼不妥,更何況梁啟超在其對清代學術的總括性專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也對閻若璩有著這樣的評價——“近三百年學術解放之第一功臣”,並且梁啟超也認為,清初純正的漢學家還是應當首推閻若璩,因為顧炎武在漢學上的研究並不純正:“說亭林是清代經學之建設者,因為他高標‘經學即理學’,這句話成為清代經學家信仰之中心。其實亭林學問絕不限於經學,而後此之經學,也不見得是直衍亭林之傳。其純以經學名家而且於後來經學家學風直接有關係者,或者要推閻百詩。”

閻若璩既然對清代學術有著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但他在幼年之時卻並未表現出特異之處,杭世駿在《道古堂集》中記載了閻若璩幼年時的情形:“六歲入小學,口吃,資頗鈍,讀書至千百遍,字字著意猶未熟,且多病。母聞讀書聲,輒止之,闇記,不敢出聲。”

閻若璩6歲上小學,他不但反應遲鈍,並且還有口吃的毛病,讀書千遍還是記不住。他母親可能擔心他太受勞累,竟然制止他在那裡讀書,而幼小的閻若璩不但沒有出去藉機玩耍,他反而不出聲地在那裡默默背誦。關於他少年時的這種情形,阮應紹在《筆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吾父嘗言,少時與閻百詩先生同受業於靳茶坡先生之門。同學日暮抱書歸家。閻天資魯,獨吟不置,必背誦如翻水乃已。後發憤將書拆散,讀一頁,輒用麵糊黏幾背,既熟,即焚去。終身不再讀。”

這位阮應紹是閻若璩的同學阮晉的兒子,因此他的記錄應當比較詳實。阮晉告訴他兒子應紹說,當年自己跟閻若璩共同拜一位先生為師,而這些同學中唯有閻若璩反應最遲鈍,但反過來說,也是閻最為刻苦,他為了能夠背書,竟然把書拆成一張張的散頁,而後貼起來,背過一頁就燒一頁,以此用這種辦法來督促自己。可能是閻若璩的這種笨辦法終於起了作用:“年十五,冬夜讀書有所礙,憤不肯寐,漏四下,寒甚,堅坐沉思,心忽開朗,如門牖頓闢,屏障壁落,一時盡撤。自是穎悟異常。”(杭世駿《道古堂集》)

也許是工夫不負有心人,也許是由量變達到了質變,總之,在閻若璩15歲的某個冬夜,此時已經到了後半夜,閻依然坐在那裡讀書,突然之間他有了頓悟,就如同上帝突然給他打開了一扇門一樣,以往所有的屏障瞬間消失,從此他成為了一位博聞強識的聰明人。自此之後,他開始大量地讀書,恰巧他家又有著許多的藏書,張穆所撰《閻潛邱先生年譜》卷一引《沈儼劄記序》中的一段話:“先生(指閻若璩)生長世胄,家多藏書,幼即潛心鑽研,抉精剔髓,思成一家言。所交盡海內名流,如李太虛、樑狄公、杜於皇、李叔則、王於一、魏冰叔昆弟。時過淮必主其家,輒留止經年,與先生討核今古,諸公皆歎服,謂後來者居上。”

看來,那時的閻若璩不僅刻苦讀書,他還結交了很多天下名流。因為閻家很有錢,所以這些文人學者凡是來到淮安,都會住到閻若璩家,有時一住就是一整年,他們跟閻若璩切磋學問,這讓閻在各個方面有了很大的長進。

可能是從小打下的好底子,也有可能是天性使然,總之,閻若璩在研究學問方面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執著,顧棟高在《萬卷樓雜記》中載有如下一段軼聞:“閻百詩先生,年十五,補山陽學宮弟子。研究經史,深造自得。嘗集陶貞白、皇甫士安語,題其柱曰:‘一物不知,以為深恥;遭人而問,少有寧日。’其立志如此。”

閻若璩在15歲時就開始研究正經正史,並且他將兩位歷史名人所說之話做了集句題在柱子上。由這兩句話可以看出,閻若璩有著常人難以達到的執著精神,對於他的這種精神,閻若璩的兒子閻詠在《行述》中寫到:“府君讀書,每於無字句處,精思獨得,而辯才鋒穎,證據出入無方,當之者輒失據。常語不孝輩曰:‘讀書不尋源頭,雖得之,殊可危。’手一書,至撿數十書相證,侍側者頭目為眩,而府君精神湧溢,眼爛如電。一義未析,反覆窮思,飢不食,渴不飲,寒不衣,熱不扇,必得其解而後止。”

真不知道是什麼人教給閻若璩這樣的讀書之法,因為他特別地強調讀書要尋找源頭,他每讀一本書都會找來相關的著作互相印證,為了搞明白一個問題,他有時不吃不喝也不怕寒熱,全力以赴進行探討,直到把問題解決為止。

如此說來,他的這種執著精神跟他幼年的經歷有很大的關聯度。但是在科舉時代,學問鑽研得再深,也跟科考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閻若璩未曾取得過功名,可能也是這個原因反而讓他把許多精力用在了學問的研討方面。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書牌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序言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卷首


對於閻若璩的研究方式,此後很多學者都大為誇讚,比如段玉裁在《戴氏年譜》中說:“百詩讀一句書,能識其正面背面。”段玉裁的治學方式本來也是如此,而他能以此來誇讚閻若璩,可見他對閻是真心的佩服。常原生所著《閻若璩》一書中,引用了許多閻對古文獻的研究方式,從這些文字可以看出,閻若璩敢於在不疑處生疑,比如他在《潛邱劄記》卷三中有著這樣一段考證:

按:朱子不甚閒地學又臆解字義,故《陳風》:“防有鵲巢。”《毛傳》雲:“防,邑也。”劉昭引《博物記》雲:“邛地在陳國,陳縣北防亭在焉。”孔穎達《疏》雲:“以鵲之為鳥,畏人而近人,非邑有樹木,則鵲不應巢焉。”故知“防”是邑也。此與堤防之解,絕不相蒙。而《詩集傳》乃雲:“防,人所築以防水者。”

朱熹在解讀《詩經》上的一句話時,認為《陳風》中的某句中的“防”字是防止的意思,而閻若璩經過一番考證,認為這“防”乃是地名。

閻若璩的考證也有一些實用性。閻若璩的故鄉在太原附近的西寨村,此村離山西著名的晉祠很近,但是晉祠內有座聖母殿,以至於元朝人把晉祠直接稱為“女郎祠”,然而晉祠明明是為周初晉國唐叔虞所建的祠堂,這兩者之間的問題困惑了很多人。某天閻若璩到晉祠去遊玩,偶然在荒草之中發現了一塊宋碑,此碑名為《謝雨文》,閻若璩細讀碑文後才明白,原來晉祠內聖母殿供奉的聖母,乃是唐叔虞的母親邑姜,而這邑姜乃是姜太公的女兒。他的這個發現令當地人十分高興,太原知府周令樹專門樹碑紀念此事。

當然,閻若璩在考證上的更大名聲則來源於他對經學的研究,而最為著名的一件事則是他經過30年的考證,最終確認了千年以來流傳的《古文尚書》乃是一部偽書。

《古文尚書》是跟《今文尚書》相對而言者,原本《尚書》並不分古文與今文,在漢代原本流行的《尚書》乃是由伏生所傳,這位伏生在秦國做過博士,後來秦始皇焚書坑儒,《尚書》也在被焚之列,伏生就偷偷地把一部《尚書》藏在了牆壁內。經過了一系列戰亂,劉邦建立了漢朝。天下穩定之後,伏生又從牆壁內找回了他所藏的《尚書》,但是他發現自己的所藏也有部分的損壞。伏生將剩餘的部分進行了整理,只剩下了二十九篇。從此之後,伏生就用這殘存的二十九篇來授徒。再經過他的弟子廣泛地傳播,這二十九篇《尚書》就成為了漢代通行的版本。

然而到了西漢末年,有人從孔子舊宅的牆壁中又發現了一部《尚書》,劉歆在《移書讓太常博士》中說到:“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於壞壁之中,逸《禮》三十九篇,《書》十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遭巫蠱倉卒之難,未及施行。”

看來,是魯共王為了擴大宮殿而拆掉了孔子的舊宅,而正是在拆房的過程中發現了《尚書》。這部書後來被大學問家孔安國得到了,而這部《尚書》乃是用古代的蝌蚪文寫成,在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尚書》是用漢學通行的隸書所書寫者,既然隸書是通行的字體,所以以此寫成的《尚書》就被稱之為《今文尚書》,而從孔子牆壁中發現的這部用古字寫成的《尚書》就被稱之為《古文尚書》。孔安國認為《古文尚書》當然早於《今文尚書》,所以他認為《古文尚書》最可靠,於是他就將此獻給了皇帝,希望能夠得到推廣。

然而那時人們已經習慣於誦讀《今文尚書》,所以孔安國的建議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所以《古文尚書》就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到了王莽建立了新朝,劉歆利用自己跟王莽的特殊關係,終於使得《古文尚書》得到了朝廷的承認。自此之後,《古文尚書》被立於學官。但後來還是被取消了。到了後漢章帝時,《古文尚書》又再次被朝廷批准可以公開講授,然而此時的講授屬於私學。

孔安國所獻的《古文尚書》到了魏晉時代又失傳了,而後東晉豫章內史梅賾向朝廷獻出了一部《尚書》,梅賾說:這部《尚書》就是孔安國所獻的《古文尚書》,這部《尚書》前有孔安國的自序,其內容共分為46卷58篇,這是已知後世見到的留存卷數最多的《尚書》,它比伏生所獻的《今文尚書》多出了25篇。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四書釋地》一卷,清乾隆八年閻氏眷西堂刻本,書牌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四書釋地》一卷,清乾隆八年閻氏眷西堂刻本,卷首

梅賾所獻的《古文尚書》由此而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從此之後,這部《古文尚書》就跟伏生的《今文尚書》並立於朝官。到了唐代,大儒孔穎達奉唐太宗之命修《五經》。對於《尚書》,孔穎達就以梅賾所獻的《古文尚書》為準,寫出了《尚書正義》,同時他也把伏生所傳的29篇《今文尚書》的內容融入了其中。從此之後的一千多年,社會上流傳的《尚書》就是以梅賾本為主體的《古文尚書》。

到了宋代,有位叫吳棫的學者對《古文尚書》表示了懷疑,他覺得這部書有可能不是當年孔穎達所發現的那一部。吳棫雖然提出了疑問,但他沒有做深入的研究。而宋代理學大家朱熹也開始懷疑梅賾本,他在《書臨漳所刊四經後》一文中稱:“漢書以伏生之書為今文,而謂安國之書為古文。以今考之,則今文多艱澀,而古文反平易……或者以為記錄之實語難工,而潤色之雅詞易好,……是皆有不可知者。至諸序或頗與經不合,如《康誥》、《酒誥》、《梓材》之類,而安國之序,又絕不類西京文字,亦皆可疑。”

朱熹首先是從文字風格上對《古文尚書》產生了懷疑,因為他覺得《今文尚書》讀來比較艱澀,而《古文尚書》讀來反而很是通順,這不合歷史規律,應該是古文難讀才對,除此之外,《古文尚書》上的孔安國序言也不像是漢代人的口吻,朱熹在《記尚書三義》中又稱:“嘗疑今孔傳並序皆不類西京文字氣象,未必真安國所作,只與《孔叢子》同是一手偽書。蓋其言多相表裡而訓詁亦多出《小爾雅》也。此事先儒所未言,而予獨疑之,未敢必其然也。姑識其說以俟知者。”

看來,他更加懷疑《古文尚書》上的序言及文中的註釋不是出自孔安國之手,他認為這是後人所偽造者。然而《尚書》乃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朱熹只說出了自己的疑惑,但他卻沒有做深層的懷疑,他希望後來者能夠深入地研究這個問題。到了元代,吳澄等人也開始懷疑《古文尚書》,而明代經學家梅鸞按照這種疑古的思路,寫了本《尚書考異》,但這部書沒能徹底地推翻《古文尚書》。


"

按照正常的敘述,對於乾嘉學派的開山鼻祖問題,一般會說是顧炎武與黃宗羲,然而江藩的《漢學師承記》把顧、黃列在了附錄,對於這種做法,後世研究者多有不滿,比如日本漢學家本田成之在《中國經學史》中說:“顧、黃二氏實是開漢學之門的人。顧是從朱子學出身,黃是從陽明學出身,雖不能說是純粹的漢學者,但可以說是漢學的開祖,江藩《漢學師承記》把這二人除外,述在附錄,其不妥當是不消說的。”

本田成之把顧、黃視之為清代漢學的開門人,所以他認為江藩把這二人放在附錄當然不妥當,可是本田先生也在文中說:顧的學問出身是宋明理學,而黃則是陽明心學,所以這兩位都算不上是純粹的漢學家。那既然這樣,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把他們放在附錄還有什麼不妥當之處呢?當然,跟本田先生持同樣觀點者還有多位,而這篇小文不是為了探討乾嘉學派的開山鼻祖,我在此只想說,江藩的《漢學師承記》乃是漢學陣營的一大成果,而該書內所收錄的漢學家,均為那個時代的一流人物,所以他的這本書凡是研究清代學術者,都是無法繞開的一部最重要作品。

那江藩認為誰才是清代漢學的真正鼻祖呢?他在專著中沒有用這樣的字眼,然而他的這部重要著作排在第一位的人物就是閻若璩。如此論起來,把閻若璩視之為清代漢學的開山鼻祖,似乎也沒什麼不妥,更何況梁啟超在其對清代學術的總括性專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也對閻若璩有著這樣的評價——“近三百年學術解放之第一功臣”,並且梁啟超也認為,清初純正的漢學家還是應當首推閻若璩,因為顧炎武在漢學上的研究並不純正:“說亭林是清代經學之建設者,因為他高標‘經學即理學’,這句話成為清代經學家信仰之中心。其實亭林學問絕不限於經學,而後此之經學,也不見得是直衍亭林之傳。其純以經學名家而且於後來經學家學風直接有關係者,或者要推閻百詩。”

閻若璩既然對清代學術有著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但他在幼年之時卻並未表現出特異之處,杭世駿在《道古堂集》中記載了閻若璩幼年時的情形:“六歲入小學,口吃,資頗鈍,讀書至千百遍,字字著意猶未熟,且多病。母聞讀書聲,輒止之,闇記,不敢出聲。”

閻若璩6歲上小學,他不但反應遲鈍,並且還有口吃的毛病,讀書千遍還是記不住。他母親可能擔心他太受勞累,竟然制止他在那裡讀書,而幼小的閻若璩不但沒有出去藉機玩耍,他反而不出聲地在那裡默默背誦。關於他少年時的這種情形,阮應紹在《筆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吾父嘗言,少時與閻百詩先生同受業於靳茶坡先生之門。同學日暮抱書歸家。閻天資魯,獨吟不置,必背誦如翻水乃已。後發憤將書拆散,讀一頁,輒用麵糊黏幾背,既熟,即焚去。終身不再讀。”

這位阮應紹是閻若璩的同學阮晉的兒子,因此他的記錄應當比較詳實。阮晉告訴他兒子應紹說,當年自己跟閻若璩共同拜一位先生為師,而這些同學中唯有閻若璩反應最遲鈍,但反過來說,也是閻最為刻苦,他為了能夠背書,竟然把書拆成一張張的散頁,而後貼起來,背過一頁就燒一頁,以此用這種辦法來督促自己。可能是閻若璩的這種笨辦法終於起了作用:“年十五,冬夜讀書有所礙,憤不肯寐,漏四下,寒甚,堅坐沉思,心忽開朗,如門牖頓闢,屏障壁落,一時盡撤。自是穎悟異常。”(杭世駿《道古堂集》)

也許是工夫不負有心人,也許是由量變達到了質變,總之,在閻若璩15歲的某個冬夜,此時已經到了後半夜,閻依然坐在那裡讀書,突然之間他有了頓悟,就如同上帝突然給他打開了一扇門一樣,以往所有的屏障瞬間消失,從此他成為了一位博聞強識的聰明人。自此之後,他開始大量地讀書,恰巧他家又有著許多的藏書,張穆所撰《閻潛邱先生年譜》卷一引《沈儼劄記序》中的一段話:“先生(指閻若璩)生長世胄,家多藏書,幼即潛心鑽研,抉精剔髓,思成一家言。所交盡海內名流,如李太虛、樑狄公、杜於皇、李叔則、王於一、魏冰叔昆弟。時過淮必主其家,輒留止經年,與先生討核今古,諸公皆歎服,謂後來者居上。”

看來,那時的閻若璩不僅刻苦讀書,他還結交了很多天下名流。因為閻家很有錢,所以這些文人學者凡是來到淮安,都會住到閻若璩家,有時一住就是一整年,他們跟閻若璩切磋學問,這讓閻在各個方面有了很大的長進。

可能是從小打下的好底子,也有可能是天性使然,總之,閻若璩在研究學問方面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執著,顧棟高在《萬卷樓雜記》中載有如下一段軼聞:“閻百詩先生,年十五,補山陽學宮弟子。研究經史,深造自得。嘗集陶貞白、皇甫士安語,題其柱曰:‘一物不知,以為深恥;遭人而問,少有寧日。’其立志如此。”

閻若璩在15歲時就開始研究正經正史,並且他將兩位歷史名人所說之話做了集句題在柱子上。由這兩句話可以看出,閻若璩有著常人難以達到的執著精神,對於他的這種精神,閻若璩的兒子閻詠在《行述》中寫到:“府君讀書,每於無字句處,精思獨得,而辯才鋒穎,證據出入無方,當之者輒失據。常語不孝輩曰:‘讀書不尋源頭,雖得之,殊可危。’手一書,至撿數十書相證,侍側者頭目為眩,而府君精神湧溢,眼爛如電。一義未析,反覆窮思,飢不食,渴不飲,寒不衣,熱不扇,必得其解而後止。”

真不知道是什麼人教給閻若璩這樣的讀書之法,因為他特別地強調讀書要尋找源頭,他每讀一本書都會找來相關的著作互相印證,為了搞明白一個問題,他有時不吃不喝也不怕寒熱,全力以赴進行探討,直到把問題解決為止。

如此說來,他的這種執著精神跟他幼年的經歷有很大的關聯度。但是在科舉時代,學問鑽研得再深,也跟科考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閻若璩未曾取得過功名,可能也是這個原因反而讓他把許多精力用在了學問的研討方面。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書牌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序言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潛邱劄記》六卷,清乾隆十年閆學林眷西堂刻本,卷首


對於閻若璩的研究方式,此後很多學者都大為誇讚,比如段玉裁在《戴氏年譜》中說:“百詩讀一句書,能識其正面背面。”段玉裁的治學方式本來也是如此,而他能以此來誇讚閻若璩,可見他對閻是真心的佩服。常原生所著《閻若璩》一書中,引用了許多閻對古文獻的研究方式,從這些文字可以看出,閻若璩敢於在不疑處生疑,比如他在《潛邱劄記》卷三中有著這樣一段考證:

按:朱子不甚閒地學又臆解字義,故《陳風》:“防有鵲巢。”《毛傳》雲:“防,邑也。”劉昭引《博物記》雲:“邛地在陳國,陳縣北防亭在焉。”孔穎達《疏》雲:“以鵲之為鳥,畏人而近人,非邑有樹木,則鵲不應巢焉。”故知“防”是邑也。此與堤防之解,絕不相蒙。而《詩集傳》乃雲:“防,人所築以防水者。”

朱熹在解讀《詩經》上的一句話時,認為《陳風》中的某句中的“防”字是防止的意思,而閻若璩經過一番考證,認為這“防”乃是地名。

閻若璩的考證也有一些實用性。閻若璩的故鄉在太原附近的西寨村,此村離山西著名的晉祠很近,但是晉祠內有座聖母殿,以至於元朝人把晉祠直接稱為“女郎祠”,然而晉祠明明是為周初晉國唐叔虞所建的祠堂,這兩者之間的問題困惑了很多人。某天閻若璩到晉祠去遊玩,偶然在荒草之中發現了一塊宋碑,此碑名為《謝雨文》,閻若璩細讀碑文後才明白,原來晉祠內聖母殿供奉的聖母,乃是唐叔虞的母親邑姜,而這邑姜乃是姜太公的女兒。他的這個發現令當地人十分高興,太原知府周令樹專門樹碑紀念此事。

當然,閻若璩在考證上的更大名聲則來源於他對經學的研究,而最為著名的一件事則是他經過30年的考證,最終確認了千年以來流傳的《古文尚書》乃是一部偽書。

《古文尚書》是跟《今文尚書》相對而言者,原本《尚書》並不分古文與今文,在漢代原本流行的《尚書》乃是由伏生所傳,這位伏生在秦國做過博士,後來秦始皇焚書坑儒,《尚書》也在被焚之列,伏生就偷偷地把一部《尚書》藏在了牆壁內。經過了一系列戰亂,劉邦建立了漢朝。天下穩定之後,伏生又從牆壁內找回了他所藏的《尚書》,但是他發現自己的所藏也有部分的損壞。伏生將剩餘的部分進行了整理,只剩下了二十九篇。從此之後,伏生就用這殘存的二十九篇來授徒。再經過他的弟子廣泛地傳播,這二十九篇《尚書》就成為了漢代通行的版本。

然而到了西漢末年,有人從孔子舊宅的牆壁中又發現了一部《尚書》,劉歆在《移書讓太常博士》中說到:“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於壞壁之中,逸《禮》三十九篇,《書》十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遭巫蠱倉卒之難,未及施行。”

看來,是魯共王為了擴大宮殿而拆掉了孔子的舊宅,而正是在拆房的過程中發現了《尚書》。這部書後來被大學問家孔安國得到了,而這部《尚書》乃是用古代的蝌蚪文寫成,在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尚書》是用漢學通行的隸書所書寫者,既然隸書是通行的字體,所以以此寫成的《尚書》就被稱之為《今文尚書》,而從孔子牆壁中發現的這部用古字寫成的《尚書》就被稱之為《古文尚書》。孔安國認為《古文尚書》當然早於《今文尚書》,所以他認為《古文尚書》最可靠,於是他就將此獻給了皇帝,希望能夠得到推廣。

然而那時人們已經習慣於誦讀《今文尚書》,所以孔安國的建議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所以《古文尚書》就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到了王莽建立了新朝,劉歆利用自己跟王莽的特殊關係,終於使得《古文尚書》得到了朝廷的承認。自此之後,《古文尚書》被立於學官。但後來還是被取消了。到了後漢章帝時,《古文尚書》又再次被朝廷批准可以公開講授,然而此時的講授屬於私學。

孔安國所獻的《古文尚書》到了魏晉時代又失傳了,而後東晉豫章內史梅賾向朝廷獻出了一部《尚書》,梅賾說:這部《尚書》就是孔安國所獻的《古文尚書》,這部《尚書》前有孔安國的自序,其內容共分為46卷58篇,這是已知後世見到的留存卷數最多的《尚書》,它比伏生所獻的《今文尚書》多出了25篇。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四書釋地》一卷,清乾隆八年閻氏眷西堂刻本,書牌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四書釋地》一卷,清乾隆八年閻氏眷西堂刻本,卷首

梅賾所獻的《古文尚書》由此而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從此之後,這部《古文尚書》就跟伏生的《今文尚書》並立於朝官。到了唐代,大儒孔穎達奉唐太宗之命修《五經》。對於《尚書》,孔穎達就以梅賾所獻的《古文尚書》為準,寫出了《尚書正義》,同時他也把伏生所傳的29篇《今文尚書》的內容融入了其中。從此之後的一千多年,社會上流傳的《尚書》就是以梅賾本為主體的《古文尚書》。

到了宋代,有位叫吳棫的學者對《古文尚書》表示了懷疑,他覺得這部書有可能不是當年孔穎達所發現的那一部。吳棫雖然提出了疑問,但他沒有做深入的研究。而宋代理學大家朱熹也開始懷疑梅賾本,他在《書臨漳所刊四經後》一文中稱:“漢書以伏生之書為今文,而謂安國之書為古文。以今考之,則今文多艱澀,而古文反平易……或者以為記錄之實語難工,而潤色之雅詞易好,……是皆有不可知者。至諸序或頗與經不合,如《康誥》、《酒誥》、《梓材》之類,而安國之序,又絕不類西京文字,亦皆可疑。”

朱熹首先是從文字風格上對《古文尚書》產生了懷疑,因為他覺得《今文尚書》讀來比較艱澀,而《古文尚書》讀來反而很是通順,這不合歷史規律,應該是古文難讀才對,除此之外,《古文尚書》上的孔安國序言也不像是漢代人的口吻,朱熹在《記尚書三義》中又稱:“嘗疑今孔傳並序皆不類西京文字氣象,未必真安國所作,只與《孔叢子》同是一手偽書。蓋其言多相表裡而訓詁亦多出《小爾雅》也。此事先儒所未言,而予獨疑之,未敢必其然也。姑識其說以俟知者。”

看來,他更加懷疑《古文尚書》上的序言及文中的註釋不是出自孔安國之手,他認為這是後人所偽造者。然而《尚書》乃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朱熹只說出了自己的疑惑,但他卻沒有做深層的懷疑,他希望後來者能夠深入地研究這個問題。到了元代,吳澄等人也開始懷疑《古文尚書》,而明代經學家梅鸞按照這種疑古的思路,寫了本《尚書考異》,但這部書沒能徹底地推翻《古文尚書》。


閻若璩:千年經典,一朝推翻(上)韋力撰


閻若璩撰《尚書古文疏證》八卷,清乾隆十年序眷西堂刻本

閻若璩從20歲開始就懷疑《古文尚書》是一部偽書,閻詠在《行述》中說:“著《尚書古文疏證》,蓋自二十歲始。而諸子史集,亦自是縱學,無不博覽。”而張穆在《潛邱先生年譜》中引用錢大昕所作之傳稱:“年二十讀《尚書》至古文五十五篇,即疑其偽,沈潛三十餘年,乃盡得其癥結所在。”

閻若璩對於《古文尚書》的研究可謂下了大力氣,他竟然用了30年時間來研究這部書,最終他用了許多無可辯駁的證據說明,這部梅賾本的《古文尚書》乃是一部偽造本,為此閻若璩寫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尚書古文疏證》,他在該書中一條一條地舉出了自己所發現的問題,比如《疏證》卷二第31條的題目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純出荀子所引〈道經〉》,而對於這條的考證,閻若璩寫出瞭如下的文字:

二十五篇之《書》,起最背理者在《太甲》、《稽首》於《伊尹》,其精密絕倫者,在《虞廷》十六字。今既證《太甲》、《稽首》之不然,而不能滅《虞廷》十六字為烏有,猶未足服信古文者之心也。餘曰:此蓋純襲用荀子而世舉未之察也。荀子《解蔽篇》:“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云云,故《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機,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此篇前又有“精於道,一於道”之語。遂隱括為四字,復續以《論語》“允執厥中”,以成十六字。偽古文蓋如此。或曰:“安知非荀子引用《大禹謨》之文邪?”餘曰:合《荀子》前後篇讀之,引“無有作好”四句,則冠以“《書》曰”,引“維齊非齊”一句,則冠以“《書》曰”,以及他所引書者十,皆然。甚至引“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則明”冠以《康誥》,引“獨夫紂則明”,冠以《泰誓》,以及仲虺之誥亦然。豈獨引《大禹謨》而輒改目為《道經》邪?予是以知“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必出真古《道經》,而偽古文蓋襲用,初非其能造語精密至此極也。

閻若璩所說的《虞廷》十六字心傳乃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16個字在宋明理學中成為了重要的立論依據,而此16字就是出自梅賾本的《古文尚書》,如今閻若璩證明了梅賾本《古文尚書》是一部偽書,那麼這16字令也就變得站不住腳。而閻若璩證明此16字乃是出自荀子所引的《道經》,這對宋明理學的打擊太大了,難怪朱子等大儒不願意徹底地揭露這是一部偽書,因為其立論依據也是本自該書。因此說,閻若璩證明梅賾本《古文尚書》乃是一部偽書這件事,在他那個時代引起了軒然大波,但是真正的學者卻為閻若璩的這個發現而歡呼,比如黃宗羲在給《尚書古文疏證》所作的序中稱:

憶吾友朱康流謂餘曰:“從來講學者未有不淵源於‘危、微、精、一’之旨,若無《大禹謨》,則理學絕矣。而可偽之乎?”餘曰:此是古今一大節目。從上皆突兀過去。“允執厥中”本之《論語》,“惟危”、“惟微”本之《荀子》。《論語》曰:“舜亦以命禹”,則舜之所言者,即堯之所言也。若於堯之言有所增加,《論語》不足信矣。人心、道心,正是荀子性惡宗旨。惟危者,以言乎性之惡,惟微者,此理散殊無有形象,必擇之至精而後始與我一。故矯飾之論生焉。後之儒者,於是以心之所有,唯此知覺,理則在於天地萬物,窮天地萬物之理,以合於我心之知覺,而後謂之道,皆為“人心、道心”之說所誤也。

黃宗羲的朋友朱康流跟黃說:理學的淵源就是本自這16字令,若證明這16字令是偽造者,那理學豈不沒有了站腳之處?針對朋友的這個疑問,黃宗羲做了簡明扼要的解釋,而後黃接著說:“然則此十六字者,其為理學之蠹甚矣!”看來,黃宗羲也認為閻若璩的這個發現十分的重大,因為黃認為這16字令恰恰毒害了理學。為此,常原生在《閻若璩》中評價說:“閻若璩用確切的證據證明了被理學家奉為至寶的十六字心傳為偽託,非堯舜周孔聖賢所說,這無異於釜底抽薪,從而給了宋明理學一個毀滅性的打擊。無怪乎黃宗羲讀了他的書那麼激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