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渡滄桑/張觀懷

上世紀90年代的沔渡

沔渡鎮位於湘東南邊陲,炎陵縣東北部,以地處沔水渡口而得名。自宋嘉定四年(1211)建縣以來,沔渡一直隸屬霞陽鄉,清朝全縣劃分十一個”都”,沔渡隸屬十一都,也歸霞陽鄉管轄。1949年設沔渡鄉,1958年改為沔渡公社,1984年恢復為沔渡鄉,1990 年改為沔渡鎮。2015年,炎陵縣鄉鎮區劃調整,將原沔渡鎮全部行政區域與原石洲鄉(不含大院農場代管區域)的行政區域合併設立新的沔渡鎮,鎮治所設沔渡墟。

明朝末年開始有人沿河建起房屋數棟,以捕魚、擺渡為生。隨著張、曾、何、饒、王、朱等姓客家人成批移入,以及粵、贛、閩等省客商的落籍,清初沔渡墟的門店連綿建到興隆巷。清同治版《酃縣誌》載:“清初,境內已有五墟,沔渡為五墟之首。”為方便行人,清初除擺渡外,沔渡還架設有簡便浮橋,康熙四十七年(1708)架設木橋。因木橋常被洪水沖垮,乾隆二十四年(1759)張君柏等人倡立“義濟橋(船)會”,籌集民間資金維修橋、船,實行水漲撐船,水落架橋。道光七年(1827),縣令沈道寬題“於物有濟”匾額,懸掛橋會正廳,盛讚這一義舉。乾隆三十五年(1770)沔渡墟已建有張家祠、曾家祠、饒家祠、何家祠、王家祠、朱家祠、文昌祠、耀公祠、陰公祠,天后宮、萬壽宮、南華宮,趙公廟、水府廟、福祝廟,豫章館、龍泉寺、華益庵等建築。有長約400米,寬約4米的一條直街,門面店鋪70餘間,西段為下街,東段為上街。

據說,當年為墟場取地名時,鄉紳們各執一詞,莫衷一是。因為墟場在地裡位置上有個缺陷,墟場旁邊的河水是由東南向西北流的,北方屬壬癸,壬癸主水,水主財運。開墟做生意就是圖發財,財氣跟水跑了,怎麼發財呢?最後,聽取了一位風水先生建議,採取三項措施來彌補這一缺憾。一是在墟場西向五里處建一涼亭,亭內供財神趙公菩薩一尊文像,俗稱趙公亭;再在墟場建一趙公廟,立財神菩薩趙公元帥武像,含文招財武守財之意。二是多架橋,攔住北流的財氣。三是要取個好名字彌補地理缺陷。究竟取個什麼名字呢?墟場附近有渡口,鄉紳通過商議決定以“渡”為名,並從《詩經·小雅》“沔陂流水,朝宗於海”取一個“沔”,定名為沔渡墟,寓意那流走的財氣,是沔渡墟生意人盆滿缽滿後溢出去的。

沔渡鎮客家人口占90%,地處縣域東片客家人聚居地的中心地帶。客家民俗風情十分濃厚,舞龍耍獅等傳統文化活動源遠流長。1998年湖南省文化廳授予沔渡鎮獅龍藝術之鄉稱號。2004年3月,沔渡鎮舉辦首屆農民文化藝術節。2006年元宵節,舉辦了沔渡首屆客家民俗文化節,吸引了湘贛邊境及周邊鄉鎮兩萬餘人觀看。沔渡鎮客家人表演的三人龍,成功入選2006年度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三人火星龍成為央視五套“早安中國”片花。《客家人喜歡唱山歌》作為湖南省唯一的代表隊參加全國“泛珠三角地區優秀客家山歌邀請賽”並榮獲金獎。炎陵客家山歌已列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沔渡鎮羅姓客家姐妹和客家三人布龍為株洲市第一個登上央視三套“星光大道”,一展炎陵縣客家人的藝術風采。2009年3月28日,湖南省經濟電視臺“越策越開心”欄目開播七週年之際,特邀沔渡鎮客家人的”三人布龍”、客家山歌等參加演出活動。

沔渡東與江西井岡山毗鄰,地處“吳末楚尾”;北與茶陵縣原江口鄉接壤,為縣域通往江西的東大門。沔渡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奉旨征討曹成率兵由江西入湘時,曾在此地駐紮。沔渡鎮原瑞口村有一擂鼓潭,傳說就是當年岳家軍路經此地時,山神命溪澗流水作擂鼓聲音以示歡迎,故名傳至今。原瑞口村還有座嶽王廟,也是當地先民為紀念岳飛而建。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衡州府撥軍士50名駐守沔渡黃煙堡守關,順治五年(1648)四月,據守南昌的降清明將金聲祖易幟擁戴南明桂王,所部數萬人馬,自江西退入酃縣,其中一路駐屯沔渡。清咸豐五年(1855)和六年,太平軍兩次兵臨沔渡,而且與清朝官軍進行浴血搏鬥。

1928年,朱德率南昌起義餘部為前鋒開路,陳毅率領“湘南暴動”後的各縣農軍隨後跟進,向井岡山轉移,與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工農革命軍會合。四月中旬,朱德、陳毅部隊12000餘人到達沔渡集結。毛澤東率部完成阻擊任務回師江西寧岡,當得知朱德、陳毅部隊到達沔渡的消息後,第二天便率一團三營一連趕往沔渡、十都迎接朱德、陳毅部隊上井岡山。5月4日在寧岡礱市召開了會師大會。

版權聲明:“大美湖湘”頭條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目前本平臺尚未實行稿費制,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通過私信進行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投稿/糾錯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