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經典技巧】養豬的十個小訣竅!

養豬操作技巧之——七點定位

【養豬經典技巧】養豬的十個小訣竅!

吃、拉、睡三點定位對育肥豬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幾個辦法可供參考:

一是料定位:在準確定豬躺臥的地方撒一些料,豬一般不在料上拉屎撒尿,但會在上面躺臥;

二是糞定位:在豬應該排屎尿的地方,先放一些髒物,因豬有喜乾淨的特點,會主動走過去;

三是夜間定位:晚上花一點時間,將躺臥地方不對的豬哄起,趕到該躺臥的地區,直到它們穩定睡好;

四是水定位:在豬拉屎尿的地方放一些水,甚至佔到大部分圈舍面積,將豬逼到很小的區域,待豬固定躺臥地點後,將水逐漸撒去;

五是木板定位:一般仔豬從保育轉到育肥舍時,溫度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再加上保育舍多是網床,育肥舍多是水泥地面,有時地面還是溼的,這樣豬會感到更冷;在需要定位的地方給豬鋪一塊木板,豬舍主動躺在上面,也就不會在上面拉屎尿了;

六是牆角定位:剛轉入的仔豬一般喜歡在避風的地方躺臥,所以牆角和牆邊就成了豬定位躺臥的地方;所以剛轉入的豬就需要我們為他們設計好牆或牆角;如果需要豬在靠近門口的地方躺臥,則要在門口堵一木板或其它物品,豬也會主動去躺臥;

七是分欄定位:有裡外間的豬舍,可在豬入舍時將二者隔開,待豬在外間活動熟悉後,天黑前將豬趕到裡間,因入裡間前豬多在外間拉屎尿,這樣也就形成了習慣。

養豬操作技巧之——人工拌料

【養豬經典技巧】養豬的十個小訣竅!

養豬生產中,人工拌料的時候很多,飼料過渡時需要拌料,料中加藥時需要拌料,採用溼拌料時需要拌料;但生產中常出現拌料不均勻現象,同時也存在費時費力現象,下面本人將拌料的體會和自認為比較合理的拌料方式介紹如下:

一、 過渡拌料因其需要過渡的料比例相差不大,所以可以採用金字塔拌料法,該法是攪拌機使用以前廣泛採用的辦法,具體操作如下: 金字塔式拌料法:首先按原料數量的多少依次由下向上均勻堆放,形成一個金字塔式的圓臺,原料最多的在底層,最少的在頂層,然後從一邊倒堆,變成一個新的圓臺。經過人工攪拌和飼料自己的流動,一般6到8次就可攪拌均勻。這種方法簡便實用,適合於原料數量大品種數量多的情況下采用。

二、 料中加藥料中加藥時,採用金字塔拌料方式就不合適了,因為雙方比例相差過大,而應該採用逐步多次稀釋法:這是混合品種少或微量成分時採用的一種方法,如將100克藥品加入到10公斤料中,先將100克藥和100克飼料混合均勻,再將這200克混合物和200克飼料混合,變為400克,這樣依次加料,直到全部混勻為止。這種方法能保證混合的均勻度,但顯得有些繁瑣;但由於料中加藥如果不均勻會嚴重影響治療或預防效果,甚至會出現藥物中毒,所以費事一些也是必要的。

三、溼拌料混合法:這個工作是多數豬場每天都在進行的工作,我們的體會是使用料車拌料時改變人們先放料後加水的辦法,而是先加水後加料;因為料比水重,下面的水會不斷地向上滲透;這樣的好處第一是有水的料與料車摩擦力小,容易翻動;第二是不會存在死角;如果放水和料後稍停一會更省力;

養豬操作技巧之——清糞

【養豬經典技巧】養豬的十個小訣竅!

許多人都會說,養豬就是清糞和喂料,但我們覺得清糞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海爾總載張瑞敏說的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好了也就是不簡單,這裡我介紹一下清糞的體會:

一、 冬季保育舍清糞許多人都會把清糞的時間安排在上班加料後,這個工作在舍內外溫差小的夏秋季是可以的,但如果用在舍內外溫差大的寒冷冬季,就不合適了,因為清糞時會散發許多有害氣體,而舍內外溫差大,開窗通風往往會形成賊風,引起豬的呼吸道疾病;不通風則會導致舍內有害氣體過多,再加上一晚上的有害氣體在舍內囤積,氧氣嚴重不足,也會引起豬呼吸道的傷害。為此我們認為,冬季保育舍的清糞時間要安排在舍內外溫差變小的接近中午的時段,而且要先開窗通風,然後再開始清糞,這也是因為通風需要一個由小到大開窗的過程;如果在天氣合適的日子,下午用水沖洗一下網床下面,然後通風晾乾,可以保證一晚上豬呼吸到新鮮空氣,對預防呼吸道病是非常有利的。

二、 定位欄母豬清糞定位欄母豬糞便清理比較容易,在夏季可以水衝的情況下更好操作;但在冬季不能水衝時則需要講究清糞的方法,否則會出現豬黑屁股;下面是我們的清糞方法:每次喂料的同時,將水關掉,添完料後馬上清糞,先將糞便刮到定位欄外,待大部分糞便清理後,打開閥門放水,這樣還有保持舍內乾燥的功效。因為豬一般在沒有喝水的情況下不會輕易躺下,這就使這一工作變得輕鬆了。

三、 產床母豬接糞產房仔豬腹瀉的最大危險來自大腸桿菌,而母豬糞便是大腸桿菌的滋生地,如果仔豬不與母豬糞便接觸,患病的可能會小得多,所以也就出現了部分豬場實行母豬接糞的做法,也就是糞便不與網床接觸就由人接住;許多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職工的工作量很大,沒有時間去這樣幹;但如果仔細考慮,這也是可以操作的,不一定每豬都接,但一部分豬是可以的,而且接糞減少了糞便落地後的清理刷洗,工作量也並不大,關鍵是如何操作。我們的辦法是每次喂料前,先將料拌成溼拌料,豬聽見拌料聲會起立等待,這時先不去喂料,而是拿糞鍬在母豬後面轉,發現哪個母豬有拉糞的跡象,馬上跑去將糞便接住,這樣十到二十分鐘,大部分母豬都會排便,然後開始喂料,而且料經過一階段後悶軟,也會變得適口性更好。

養豬操作技巧之——乳豬補料

【養豬經典技巧】養豬的十個小訣竅!

書上一直在強調小豬乳期補料的好處,但卻常出現小豬斷奶後仍不會吃料,從而引起斷奶腹瀉與掉膘嚴重,這是因為乳豬階段的補料沒做到位,我們在生產上總結了以下幾種補料方法,供參考: 1、 鵝卵石法:在小豬的補料槽中,放幾塊洗乾淨的鵝卵石,小豬因其具有探究行為,對異物感興趣,會去拱鵝卵石,不知不覺中吃進飼料;在找鵝卵石不易的豬場,也有用洗乾淨的青黴素瓶代替的,也有一定效果。 2、 吊瓶法:在補料槽上方吊一個特殊顏色的塑料瓶,小豬在拱瓶的時候會聞到飼料的氣味,產生採食慾望。 3、 抹料法:給小豬嘴裡抹料,是現有方法中效果最好的;抹料的最簡單辦法是,在小豬睡覺時,飼養人員輕輕走過去,一手將豬嘴掰開,一手用指頭蘸上糊狀料抹到豬嘴裡;抹料時,不必將所有豬都抹到,一窩中抹兩到三頭即可,而且抹料時不要驚醒小豬;這樣的操作不費很多工夫,容易為飼養員接受。

養豬操作技巧之——產房除潮

高溼是產房環境的危害之一,高溫時的高溼,會使產房空氣中氧氣比例降低,出現母豬喘氣;低溫時的高溼則會增加仔豬對寒冷的感覺,容易引發腹瀉;產房的高溼出現在兩個時期,一是冬季寒冷季節,因舍內封閉過嚴,水汽無法排出;二是夏季陰雨季節,舍外到處是水,舍內外溼度同樣大;產房除潮是產房管理的重要一環,我們在生產上常採取以下辦法控制:

1、 地面鋪撒生石灰:舍內地面鋪撒生石灰,可利用生石灰的吸溼特性,使舍內局部空氣變乾燥;另外,生石灰還有消毒功能。有人提出生石灰吸溼時會散放熱量,會使舍內溫度升高;本人認為不必考慮,因為第一生石灰吸溼時散發的熱量很少,對舍溫影響不大,同時相對於高溼的危害,即使舍溫略有升高也還是利大於弊。

2、 烤乾鋪板:在舍內大環境不易控制的情況下,單純給仔豬提供局部小氣候也有不錯的效果,方法是經常將仔豬鋪設的木墊板用火爐烤乾,或者給出生前幾天的小豬鋪乾燥的布或地毯等物,這樣使小豬避免在潮溼的鋪板上躺臥,對預防小豬腹瀉也有一定效果。

3、 低溫水管:低溫水管也有吸潮的功能,如果低於20℃的水管通過潮溼的豬舍,舍內的水蒸汽會變為水珠,從水管上流下; 如果舍內多設幾趟水管,同時設置排水設施,也會使舍內溼度降低。

4、 其它:降溼的方法還有很多,舍內升火爐可以降溼,舍內用空調可以降溼,舍內加大能風量也可以降溼,控制沖洗地面次數和防止水管漏水也可以降低溼度等,豬場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採用。

養豬操作技巧之——肥豬圈中挑病豬

【養豬經典技巧】養豬的十個小訣竅!

在育肥階段,豬的死亡不同於產房和保育,育肥豬發病的過程要長,如果能在病的初期發現,治療效果是很理想的;但如果到病重的時候治療,往往治療效果不佳;另外還有一些弱小豬,儘管當時沒有病狀,但可能是病原的載體,有可能發展為病豬;所以在育肥圈中及時將病弱豬挑出來並及時治療,是減少育肥段死亡率和提高出欄均勻度的有效手段。但由於育肥階段的飼養員工作量大,往往沒有精力在最合適的時間發現病豬(如喂料時、清糞時),常將發病初期的病豬漏過;在生產上,我們主要依據以下四條:

(1) 看高度、看長度、看寬度:病弱豬一般較正常豬瘦小,這可以從豬高、寬、長看出,即使看似沒有明顯的病狀,但因其體小,也不能隨大群一同出欄,也應按病弱豬對待;

(2) 看毛皮:病弱豬毛皮不同於正常豬,有經驗的人從外面走過就會發現其不同,病弱豬多是毛不順、顏色發暗、多粘有黑色髒物等;而如果豬身上有斑塊或出血點,也是病弱豬的表現;

(3) 看躺臥:正常豬躺臥時,身體舒展,呼吸勻稱;病弱豬躺臥時或捲曲、或獨處,與其它豬有明顯區別;

(4) 看呼吸:正常豬呼吸勻稱,而病弱豬則呼吸急促,甚至有喘氣的症狀; 將病弱豬挑出後隔離飼養,給其更優越的環境條件,並採取料中加藥或水中加藥的辦法,症狀明顯的豬給以注射治療,絕大多數病弱豬會恢復正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