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在我國江南的某一個地方,幾位士子圍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在這兒談論自己的理想。其中一位士子說,他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做一個揚州刺史。這個“揚州刺史”當時是一個封疆大吏,而且揚州屬於東南富庶之地,所以這個理想看起來非常地高遠。另一位士子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掙大錢,發大財,做一個大富翁。這個聽起來也不錯。第三位士子接著說,我的理想是想得道成仙,騎鶴遨遊世界。但是第四位士子聽完了前三位說的之後,覺得他們一個人做揚州刺史想做官,兩一個想做哦富翁,第三個人想成仙,覺得他們的理想不夠高遠,所以說出了自己的理想,就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前面三位士子的理想都包含在了其中。所以從四位士子他們的言談話語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揚州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具有多麼高的地位。

"

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在我國江南的某一個地方,幾位士子圍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在這兒談論自己的理想。其中一位士子說,他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做一個揚州刺史。這個“揚州刺史”當時是一個封疆大吏,而且揚州屬於東南富庶之地,所以這個理想看起來非常地高遠。另一位士子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掙大錢,發大財,做一個大富翁。這個聽起來也不錯。第三位士子接著說,我的理想是想得道成仙,騎鶴遨遊世界。但是第四位士子聽完了前三位說的之後,覺得他們一個人做揚州刺史想做官,兩一個想做哦富翁,第三個人想成仙,覺得他們的理想不夠高遠,所以說出了自己的理想,就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前面三位士子的理想都包含在了其中。所以從四位士子他們的言談話語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揚州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具有多麼高的地位。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曾經在武漢的黃鶴樓送友人孟浩然來下揚州,所以他曾經有一首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在李白的心目中,三月煙雨濛濛,繁花似錦的季節,也就是揚州最美好的季節。所以可見揚州這座城市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當然,揚州之所以在古代有如此大的一個魅力,還有一個原因,揚州還是古代重要的一座海港城市,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古城,是國際化的一座大都市。

比如說,我們說一個事情,和鑑真東渡有關。在今天日本原來的歷史文化名城叫做平城京有一座寺院叫做唐招提寺,前面冠了一個“唐”字,就證明是在中國的唐朝的那個時候建的。負責設計建造這座寺院的就是中國的佛學大師鑑真法師。據史書的記載,鑑真法師的老家就是揚州,在那個時候揚州又叫做廣陵,在李白送孟浩然的那首詩中,詩名也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的另一位詩人叫張若虛,他曾經做過一首詩,叫《春江花月夜》,其中也談到了古代的廣陵,“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這是一首很長的詩,這只是前面的幾句。這首詩光從詩名聽起來就非常地令人心馳神往。揚州的城南,瓜州的古渡口上還有一座觀潮閣,在那個時候,站在這個觀潮閣上就可以看到潮起潮落的情景,而張若虛這個詩人留下的詩不多,《全唐詩》裡面只有兩首,但是就憑藉這一首詩就受到了後人高度的讚揚。聞一多先生就曾經說《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可以說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可以說是“孤篇壓全唐”。

而鑑真大師本人就是廣陵人,也就是今天的揚州人。鑑真生活的按個時期在揚州這個地方佛教很興盛。鑑真大師他十四歲的時候,就到揚州的大明寺出了家。出家之後非常勤奮,好學,博覽佛經。與此同時,他還在業餘的時間閱讀一些建築的,繪畫的,醫學方面的書籍,所以知識非常淵博。後來成年之後還到全國各個地方去遍訪名師,所以他自己的佛學的修養越來越高深。後來在尋訪回來之後,重新回到大明寺,做了大明寺的住持。一直在揚州生活了五十多年的時間。

"

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在我國江南的某一個地方,幾位士子圍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在這兒談論自己的理想。其中一位士子說,他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做一個揚州刺史。這個“揚州刺史”當時是一個封疆大吏,而且揚州屬於東南富庶之地,所以這個理想看起來非常地高遠。另一位士子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掙大錢,發大財,做一個大富翁。這個聽起來也不錯。第三位士子接著說,我的理想是想得道成仙,騎鶴遨遊世界。但是第四位士子聽完了前三位說的之後,覺得他們一個人做揚州刺史想做官,兩一個想做哦富翁,第三個人想成仙,覺得他們的理想不夠高遠,所以說出了自己的理想,就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前面三位士子的理想都包含在了其中。所以從四位士子他們的言談話語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揚州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具有多麼高的地位。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曾經在武漢的黃鶴樓送友人孟浩然來下揚州,所以他曾經有一首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在李白的心目中,三月煙雨濛濛,繁花似錦的季節,也就是揚州最美好的季節。所以可見揚州這座城市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當然,揚州之所以在古代有如此大的一個魅力,還有一個原因,揚州還是古代重要的一座海港城市,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古城,是國際化的一座大都市。

比如說,我們說一個事情,和鑑真東渡有關。在今天日本原來的歷史文化名城叫做平城京有一座寺院叫做唐招提寺,前面冠了一個“唐”字,就證明是在中國的唐朝的那個時候建的。負責設計建造這座寺院的就是中國的佛學大師鑑真法師。據史書的記載,鑑真法師的老家就是揚州,在那個時候揚州又叫做廣陵,在李白送孟浩然的那首詩中,詩名也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的另一位詩人叫張若虛,他曾經做過一首詩,叫《春江花月夜》,其中也談到了古代的廣陵,“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這是一首很長的詩,這只是前面的幾句。這首詩光從詩名聽起來就非常地令人心馳神往。揚州的城南,瓜州的古渡口上還有一座觀潮閣,在那個時候,站在這個觀潮閣上就可以看到潮起潮落的情景,而張若虛這個詩人留下的詩不多,《全唐詩》裡面只有兩首,但是就憑藉這一首詩就受到了後人高度的讚揚。聞一多先生就曾經說《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可以說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可以說是“孤篇壓全唐”。

而鑑真大師本人就是廣陵人,也就是今天的揚州人。鑑真生活的按個時期在揚州這個地方佛教很興盛。鑑真大師他十四歲的時候,就到揚州的大明寺出了家。出家之後非常勤奮,好學,博覽佛經。與此同時,他還在業餘的時間閱讀一些建築的,繪畫的,醫學方面的書籍,所以知識非常淵博。後來成年之後還到全國各個地方去遍訪名師,所以他自己的佛學的修養越來越高深。後來在尋訪回來之後,重新回到大明寺,做了大明寺的住持。一直在揚州生活了五十多年的時間。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在唐玄宗統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就是當時日本派遣遣唐使到中國。到中國的時候就在揚州這個地方登陸。在揚州登陸之後,這個遣唐使中間有一部分日本的僧人,其中有兩個人,一個叫做榮睿,一個叫做普照。他們久仰鑑真大師的大名,所以就想在這兒拜訪鑑真大師,並且請鑑真大師到日本去弘揚佛法,尤其是律宗,這是鑑真大師最擅長的。日本的佛教主要是從中國傳入的,所以希望鑑真大師能夠到日本去弘揚佛法。當時雖然說有大量的人渡海去到日本,也有日本人通過重洋來到中國,但是當時的航海技術和船舶的製造技術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在大海上航行的危險性是不言而喻的。況且那個時候鑑真大師已經五十多歲了,所以當他聽到邀請的時候,他自己心裡面也在考慮要不要去。但是經過權衡,鑑真大師覺得應該到日本去,更進一步在日本弘揚佛法。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一次到日本東渡竟然前後花了六次的時間,而且花了十二年。

到了日本之後,他被邀請到了日本的平城京,也就是今天日本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奈良。他利用自己淵博的佛學知識,在日本傳授律宗,所以被日本人尊稱為“律宗的始祖”。與此同時,鑑真大師還主持在奈良,修建了一座中日合璧的具有唐朝風格的招提寺,所以被命名為唐招提寺。同時鑑真大師東渡日本,他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佛教文化交流的範疇,因為他當時東渡的時候帶去了大大量的書籍,包括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因為鑑真大師喜歡書法繪畫,所以還把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真跡也帶到了日本,把中國的醫藥學知識也在日本廣泛地傳播,所以日本人非常感激鑑真大師,後來把鑑真大師稱為“文化之父”,給予極高的評價。

"

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在我國江南的某一個地方,幾位士子圍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在這兒談論自己的理想。其中一位士子說,他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做一個揚州刺史。這個“揚州刺史”當時是一個封疆大吏,而且揚州屬於東南富庶之地,所以這個理想看起來非常地高遠。另一位士子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掙大錢,發大財,做一個大富翁。這個聽起來也不錯。第三位士子接著說,我的理想是想得道成仙,騎鶴遨遊世界。但是第四位士子聽完了前三位說的之後,覺得他們一個人做揚州刺史想做官,兩一個想做哦富翁,第三個人想成仙,覺得他們的理想不夠高遠,所以說出了自己的理想,就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前面三位士子的理想都包含在了其中。所以從四位士子他們的言談話語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揚州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具有多麼高的地位。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曾經在武漢的黃鶴樓送友人孟浩然來下揚州,所以他曾經有一首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在李白的心目中,三月煙雨濛濛,繁花似錦的季節,也就是揚州最美好的季節。所以可見揚州這座城市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當然,揚州之所以在古代有如此大的一個魅力,還有一個原因,揚州還是古代重要的一座海港城市,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古城,是國際化的一座大都市。

比如說,我們說一個事情,和鑑真東渡有關。在今天日本原來的歷史文化名城叫做平城京有一座寺院叫做唐招提寺,前面冠了一個“唐”字,就證明是在中國的唐朝的那個時候建的。負責設計建造這座寺院的就是中國的佛學大師鑑真法師。據史書的記載,鑑真法師的老家就是揚州,在那個時候揚州又叫做廣陵,在李白送孟浩然的那首詩中,詩名也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的另一位詩人叫張若虛,他曾經做過一首詩,叫《春江花月夜》,其中也談到了古代的廣陵,“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這是一首很長的詩,這只是前面的幾句。這首詩光從詩名聽起來就非常地令人心馳神往。揚州的城南,瓜州的古渡口上還有一座觀潮閣,在那個時候,站在這個觀潮閣上就可以看到潮起潮落的情景,而張若虛這個詩人留下的詩不多,《全唐詩》裡面只有兩首,但是就憑藉這一首詩就受到了後人高度的讚揚。聞一多先生就曾經說《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可以說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可以說是“孤篇壓全唐”。

而鑑真大師本人就是廣陵人,也就是今天的揚州人。鑑真生活的按個時期在揚州這個地方佛教很興盛。鑑真大師他十四歲的時候,就到揚州的大明寺出了家。出家之後非常勤奮,好學,博覽佛經。與此同時,他還在業餘的時間閱讀一些建築的,繪畫的,醫學方面的書籍,所以知識非常淵博。後來成年之後還到全國各個地方去遍訪名師,所以他自己的佛學的修養越來越高深。後來在尋訪回來之後,重新回到大明寺,做了大明寺的住持。一直在揚州生活了五十多年的時間。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在唐玄宗統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就是當時日本派遣遣唐使到中國。到中國的時候就在揚州這個地方登陸。在揚州登陸之後,這個遣唐使中間有一部分日本的僧人,其中有兩個人,一個叫做榮睿,一個叫做普照。他們久仰鑑真大師的大名,所以就想在這兒拜訪鑑真大師,並且請鑑真大師到日本去弘揚佛法,尤其是律宗,這是鑑真大師最擅長的。日本的佛教主要是從中國傳入的,所以希望鑑真大師能夠到日本去弘揚佛法。當時雖然說有大量的人渡海去到日本,也有日本人通過重洋來到中國,但是當時的航海技術和船舶的製造技術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在大海上航行的危險性是不言而喻的。況且那個時候鑑真大師已經五十多歲了,所以當他聽到邀請的時候,他自己心裡面也在考慮要不要去。但是經過權衡,鑑真大師覺得應該到日本去,更進一步在日本弘揚佛法。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一次到日本東渡竟然前後花了六次的時間,而且花了十二年。

到了日本之後,他被邀請到了日本的平城京,也就是今天日本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奈良。他利用自己淵博的佛學知識,在日本傳授律宗,所以被日本人尊稱為“律宗的始祖”。與此同時,鑑真大師還主持在奈良,修建了一座中日合璧的具有唐朝風格的招提寺,所以被命名為唐招提寺。同時鑑真大師東渡日本,他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佛教文化交流的範疇,因為他當時東渡的時候帶去了大大量的書籍,包括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因為鑑真大師喜歡書法繪畫,所以還把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真跡也帶到了日本,把中國的醫藥學知識也在日本廣泛地傳播,所以日本人非常感激鑑真大師,後來把鑑真大師稱為“文化之父”,給予極高的評價。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根據史書的記載,鑑真大師這六次東渡,出發的基點都是在揚州,所以揚州見證了唐朝時期中日之間的這場文化交流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就在鑑真大師東渡日本的唐朝的中後期,揚州這座城市也獲得了迅速的發展,甚至當時史籍上出現了一種說法,叫做“揚一益二”,也就是論城市的繁華的程度,商業貿易的繁榮的程度,在全國各地揚州數第一,益州也就是今天的成都數第二。可見它的繁華程度。

唐朝還有一位詩人叫做張祜,他曾經在揚州巡遊。巡遊的過程中間就寫了一首詩叫做《縱遊淮南》來描述當時揚州的繁華,“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通過詩句,我們就可見揚州這座城市在詩人心目中的地位。 揚州城市的繁華,環境優美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商人,包括日本人,韓國人,還有波斯人,阿拉伯商人。他們在這裡經商,甚至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

在唐玄宗開元年間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官在今天的開封做浚儀縣尉的李勉,任職期滿了,新的任命還沒有下來,所以中間就有一個時間的空當,他就慕名到揚州去遊玩。他在汴河上行走的時候,有一次靠岸就遇到了有一個人想搭他的便船。那個人告訴李勉,他說我是一個波斯商人在中國經商,我也想到揚州去,我想搭您的便船,不知是否方便。李勉這個人也是一個品行非常好的人,所以就答應了下來。一路上兩個人就聊天,很交心。波斯商人就告訴李勉,我在中國經商已經二十多年了,我的家就按在了揚州,家裡面有我的夫人還有三個孩子,他們都在揚州住。結果走著走著,李勉發現這個波斯商人生病了,而且病的很厲害。

當這個船走到泗水就是接近淮河的時候,那個波斯商人拉著李勉的手,跟他說了一番真心話,也是告別的話。他說其實我是波斯的貴族之後,到中國經商的過程中間得到了一個消息,我們波斯國的國王丟了一個傳國的寶珠,價值連城。這個寶珠丟了之後,他就在全國貼出來安民告示,說有誰如果把這個寶珠找回來,就對他封官加爵。我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在中國這個地方也在找,沒有想到在中國把這個寶珠找到了。所以這個波斯商人告訴李勉我也是一時貪圖榮華富貴,找到之後怕這個寶珠遺失,於是就割開大腿上的一塊肉,把寶珠藏在大腿中。這就是我們在古書上看到的“割股藏珠”。這是很危險的,而這個波斯商人這次就危及到了他的生命。波斯商人覺得自己快不行了,於是拿出小刀,從腿中把這個寶珠取了出來送給李勉。這個波斯商人也一命嗚呼了。

"

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在我國江南的某一個地方,幾位士子圍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在這兒談論自己的理想。其中一位士子說,他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做一個揚州刺史。這個“揚州刺史”當時是一個封疆大吏,而且揚州屬於東南富庶之地,所以這個理想看起來非常地高遠。另一位士子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掙大錢,發大財,做一個大富翁。這個聽起來也不錯。第三位士子接著說,我的理想是想得道成仙,騎鶴遨遊世界。但是第四位士子聽完了前三位說的之後,覺得他們一個人做揚州刺史想做官,兩一個想做哦富翁,第三個人想成仙,覺得他們的理想不夠高遠,所以說出了自己的理想,就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前面三位士子的理想都包含在了其中。所以從四位士子他們的言談話語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揚州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具有多麼高的地位。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曾經在武漢的黃鶴樓送友人孟浩然來下揚州,所以他曾經有一首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在李白的心目中,三月煙雨濛濛,繁花似錦的季節,也就是揚州最美好的季節。所以可見揚州這座城市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當然,揚州之所以在古代有如此大的一個魅力,還有一個原因,揚州還是古代重要的一座海港城市,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古城,是國際化的一座大都市。

比如說,我們說一個事情,和鑑真東渡有關。在今天日本原來的歷史文化名城叫做平城京有一座寺院叫做唐招提寺,前面冠了一個“唐”字,就證明是在中國的唐朝的那個時候建的。負責設計建造這座寺院的就是中國的佛學大師鑑真法師。據史書的記載,鑑真法師的老家就是揚州,在那個時候揚州又叫做廣陵,在李白送孟浩然的那首詩中,詩名也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的另一位詩人叫張若虛,他曾經做過一首詩,叫《春江花月夜》,其中也談到了古代的廣陵,“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這是一首很長的詩,這只是前面的幾句。這首詩光從詩名聽起來就非常地令人心馳神往。揚州的城南,瓜州的古渡口上還有一座觀潮閣,在那個時候,站在這個觀潮閣上就可以看到潮起潮落的情景,而張若虛這個詩人留下的詩不多,《全唐詩》裡面只有兩首,但是就憑藉這一首詩就受到了後人高度的讚揚。聞一多先生就曾經說《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可以說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可以說是“孤篇壓全唐”。

而鑑真大師本人就是廣陵人,也就是今天的揚州人。鑑真生活的按個時期在揚州這個地方佛教很興盛。鑑真大師他十四歲的時候,就到揚州的大明寺出了家。出家之後非常勤奮,好學,博覽佛經。與此同時,他還在業餘的時間閱讀一些建築的,繪畫的,醫學方面的書籍,所以知識非常淵博。後來成年之後還到全國各個地方去遍訪名師,所以他自己的佛學的修養越來越高深。後來在尋訪回來之後,重新回到大明寺,做了大明寺的住持。一直在揚州生活了五十多年的時間。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在唐玄宗統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就是當時日本派遣遣唐使到中國。到中國的時候就在揚州這個地方登陸。在揚州登陸之後,這個遣唐使中間有一部分日本的僧人,其中有兩個人,一個叫做榮睿,一個叫做普照。他們久仰鑑真大師的大名,所以就想在這兒拜訪鑑真大師,並且請鑑真大師到日本去弘揚佛法,尤其是律宗,這是鑑真大師最擅長的。日本的佛教主要是從中國傳入的,所以希望鑑真大師能夠到日本去弘揚佛法。當時雖然說有大量的人渡海去到日本,也有日本人通過重洋來到中國,但是當時的航海技術和船舶的製造技術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在大海上航行的危險性是不言而喻的。況且那個時候鑑真大師已經五十多歲了,所以當他聽到邀請的時候,他自己心裡面也在考慮要不要去。但是經過權衡,鑑真大師覺得應該到日本去,更進一步在日本弘揚佛法。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一次到日本東渡竟然前後花了六次的時間,而且花了十二年。

到了日本之後,他被邀請到了日本的平城京,也就是今天日本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奈良。他利用自己淵博的佛學知識,在日本傳授律宗,所以被日本人尊稱為“律宗的始祖”。與此同時,鑑真大師還主持在奈良,修建了一座中日合璧的具有唐朝風格的招提寺,所以被命名為唐招提寺。同時鑑真大師東渡日本,他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佛教文化交流的範疇,因為他當時東渡的時候帶去了大大量的書籍,包括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因為鑑真大師喜歡書法繪畫,所以還把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真跡也帶到了日本,把中國的醫藥學知識也在日本廣泛地傳播,所以日本人非常感激鑑真大師,後來把鑑真大師稱為“文化之父”,給予極高的評價。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根據史書的記載,鑑真大師這六次東渡,出發的基點都是在揚州,所以揚州見證了唐朝時期中日之間的這場文化交流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就在鑑真大師東渡日本的唐朝的中後期,揚州這座城市也獲得了迅速的發展,甚至當時史籍上出現了一種說法,叫做“揚一益二”,也就是論城市的繁華的程度,商業貿易的繁榮的程度,在全國各地揚州數第一,益州也就是今天的成都數第二。可見它的繁華程度。

唐朝還有一位詩人叫做張祜,他曾經在揚州巡遊。巡遊的過程中間就寫了一首詩叫做《縱遊淮南》來描述當時揚州的繁華,“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通過詩句,我們就可見揚州這座城市在詩人心目中的地位。 揚州城市的繁華,環境優美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商人,包括日本人,韓國人,還有波斯人,阿拉伯商人。他們在這裡經商,甚至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

在唐玄宗開元年間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官在今天的開封做浚儀縣尉的李勉,任職期滿了,新的任命還沒有下來,所以中間就有一個時間的空當,他就慕名到揚州去遊玩。他在汴河上行走的時候,有一次靠岸就遇到了有一個人想搭他的便船。那個人告訴李勉,他說我是一個波斯商人在中國經商,我也想到揚州去,我想搭您的便船,不知是否方便。李勉這個人也是一個品行非常好的人,所以就答應了下來。一路上兩個人就聊天,很交心。波斯商人就告訴李勉,我在中國經商已經二十多年了,我的家就按在了揚州,家裡面有我的夫人還有三個孩子,他們都在揚州住。結果走著走著,李勉發現這個波斯商人生病了,而且病的很厲害。

當這個船走到泗水就是接近淮河的時候,那個波斯商人拉著李勉的手,跟他說了一番真心話,也是告別的話。他說其實我是波斯的貴族之後,到中國經商的過程中間得到了一個消息,我們波斯國的國王丟了一個傳國的寶珠,價值連城。這個寶珠丟了之後,他就在全國貼出來安民告示,說有誰如果把這個寶珠找回來,就對他封官加爵。我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在中國這個地方也在找,沒有想到在中國把這個寶珠找到了。所以這個波斯商人告訴李勉我也是一時貪圖榮華富貴,找到之後怕這個寶珠遺失,於是就割開大腿上的一塊肉,把寶珠藏在大腿中。這就是我們在古書上看到的“割股藏珠”。這是很危險的,而這個波斯商人這次就危及到了他的生命。波斯商人覺得自己快不行了,於是拿出小刀,從腿中把這個寶珠取了出來送給李勉。這個波斯商人也一命嗚呼了。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李勉將船靠岸,在附近簡單地掘了一個墳墓,把寶珠放在波斯商人的口中,埋葬了這個商人,李勉繼續去揚州遊玩。李勉到了揚州居住在一個繁華的商業區,叫做旗亭,就是酒樓和集市集中的地方。湊巧的是這旗亭的附近就是一個波斯商人聚居的地方。有一次李勉到街口閒逛的時候碰到了幾個小孩在玩耍,其中有一個小孩看他非常像路上遇到的那個波斯商人。李勉就把路上的經歷告訴了那個孩子,這個孩子一邊哭泣一邊感激李勉,同時把他的家人又領過來見李勉,。見了李勉之後,李勉把這個事情告訴了他們,而且把埋葬他父親的那個地方大概指給他的家人看。後來 他的家人就坐船來到淮河那邊,然後發掘出來波斯商人那個簡單的墓葬,然後取出了寶珠。後來就回到波斯國。

在波斯之後,阿拉伯與唐朝,宋朝,元朝也保持了密切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關係。所以在當時的揚州城也留下了很多中阿文化交流的歷史的遺蹟。其中有一個仙鶴寺,還有一個普哈丁墓園,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絲綢之路的文化遺蹟。在宋朝的晚期,公元的1265年的時候,一艘阿拉伯商船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在揚州的港口靠了岸。揚州當地的老百姓已經見慣了海外的商人的船舶,可是說是見怪不怪了。但是這艘商船的到來還是引起了揚州的官民的關注,因為這艘船來的不是一般人。乘坐這艘船來的其中有一個人就叫普哈丁。普哈丁本人小時候經常接觸到很多與中國交往的阿拉伯商人,從這些商人那裡知道了東方中國很多的歷史文化的知識,與此同時,他本人也博學多才。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就有了要到中國訪問的想法。

"

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在我國江南的某一個地方,幾位士子圍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在這兒談論自己的理想。其中一位士子說,他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做一個揚州刺史。這個“揚州刺史”當時是一個封疆大吏,而且揚州屬於東南富庶之地,所以這個理想看起來非常地高遠。另一位士子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掙大錢,發大財,做一個大富翁。這個聽起來也不錯。第三位士子接著說,我的理想是想得道成仙,騎鶴遨遊世界。但是第四位士子聽完了前三位說的之後,覺得他們一個人做揚州刺史想做官,兩一個想做哦富翁,第三個人想成仙,覺得他們的理想不夠高遠,所以說出了自己的理想,就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前面三位士子的理想都包含在了其中。所以從四位士子他們的言談話語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揚州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具有多麼高的地位。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曾經在武漢的黃鶴樓送友人孟浩然來下揚州,所以他曾經有一首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在李白的心目中,三月煙雨濛濛,繁花似錦的季節,也就是揚州最美好的季節。所以可見揚州這座城市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當然,揚州之所以在古代有如此大的一個魅力,還有一個原因,揚州還是古代重要的一座海港城市,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古城,是國際化的一座大都市。

比如說,我們說一個事情,和鑑真東渡有關。在今天日本原來的歷史文化名城叫做平城京有一座寺院叫做唐招提寺,前面冠了一個“唐”字,就證明是在中國的唐朝的那個時候建的。負責設計建造這座寺院的就是中國的佛學大師鑑真法師。據史書的記載,鑑真法師的老家就是揚州,在那個時候揚州又叫做廣陵,在李白送孟浩然的那首詩中,詩名也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的另一位詩人叫張若虛,他曾經做過一首詩,叫《春江花月夜》,其中也談到了古代的廣陵,“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這是一首很長的詩,這只是前面的幾句。這首詩光從詩名聽起來就非常地令人心馳神往。揚州的城南,瓜州的古渡口上還有一座觀潮閣,在那個時候,站在這個觀潮閣上就可以看到潮起潮落的情景,而張若虛這個詩人留下的詩不多,《全唐詩》裡面只有兩首,但是就憑藉這一首詩就受到了後人高度的讚揚。聞一多先生就曾經說《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可以說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可以說是“孤篇壓全唐”。

而鑑真大師本人就是廣陵人,也就是今天的揚州人。鑑真生活的按個時期在揚州這個地方佛教很興盛。鑑真大師他十四歲的時候,就到揚州的大明寺出了家。出家之後非常勤奮,好學,博覽佛經。與此同時,他還在業餘的時間閱讀一些建築的,繪畫的,醫學方面的書籍,所以知識非常淵博。後來成年之後還到全國各個地方去遍訪名師,所以他自己的佛學的修養越來越高深。後來在尋訪回來之後,重新回到大明寺,做了大明寺的住持。一直在揚州生活了五十多年的時間。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在唐玄宗統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就是當時日本派遣遣唐使到中國。到中國的時候就在揚州這個地方登陸。在揚州登陸之後,這個遣唐使中間有一部分日本的僧人,其中有兩個人,一個叫做榮睿,一個叫做普照。他們久仰鑑真大師的大名,所以就想在這兒拜訪鑑真大師,並且請鑑真大師到日本去弘揚佛法,尤其是律宗,這是鑑真大師最擅長的。日本的佛教主要是從中國傳入的,所以希望鑑真大師能夠到日本去弘揚佛法。當時雖然說有大量的人渡海去到日本,也有日本人通過重洋來到中國,但是當時的航海技術和船舶的製造技術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在大海上航行的危險性是不言而喻的。況且那個時候鑑真大師已經五十多歲了,所以當他聽到邀請的時候,他自己心裡面也在考慮要不要去。但是經過權衡,鑑真大師覺得應該到日本去,更進一步在日本弘揚佛法。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一次到日本東渡竟然前後花了六次的時間,而且花了十二年。

到了日本之後,他被邀請到了日本的平城京,也就是今天日本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奈良。他利用自己淵博的佛學知識,在日本傳授律宗,所以被日本人尊稱為“律宗的始祖”。與此同時,鑑真大師還主持在奈良,修建了一座中日合璧的具有唐朝風格的招提寺,所以被命名為唐招提寺。同時鑑真大師東渡日本,他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佛教文化交流的範疇,因為他當時東渡的時候帶去了大大量的書籍,包括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因為鑑真大師喜歡書法繪畫,所以還把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真跡也帶到了日本,把中國的醫藥學知識也在日本廣泛地傳播,所以日本人非常感激鑑真大師,後來把鑑真大師稱為“文化之父”,給予極高的評價。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根據史書的記載,鑑真大師這六次東渡,出發的基點都是在揚州,所以揚州見證了唐朝時期中日之間的這場文化交流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就在鑑真大師東渡日本的唐朝的中後期,揚州這座城市也獲得了迅速的發展,甚至當時史籍上出現了一種說法,叫做“揚一益二”,也就是論城市的繁華的程度,商業貿易的繁榮的程度,在全國各地揚州數第一,益州也就是今天的成都數第二。可見它的繁華程度。

唐朝還有一位詩人叫做張祜,他曾經在揚州巡遊。巡遊的過程中間就寫了一首詩叫做《縱遊淮南》來描述當時揚州的繁華,“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通過詩句,我們就可見揚州這座城市在詩人心目中的地位。 揚州城市的繁華,環境優美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商人,包括日本人,韓國人,還有波斯人,阿拉伯商人。他們在這裡經商,甚至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

在唐玄宗開元年間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官在今天的開封做浚儀縣尉的李勉,任職期滿了,新的任命還沒有下來,所以中間就有一個時間的空當,他就慕名到揚州去遊玩。他在汴河上行走的時候,有一次靠岸就遇到了有一個人想搭他的便船。那個人告訴李勉,他說我是一個波斯商人在中國經商,我也想到揚州去,我想搭您的便船,不知是否方便。李勉這個人也是一個品行非常好的人,所以就答應了下來。一路上兩個人就聊天,很交心。波斯商人就告訴李勉,我在中國經商已經二十多年了,我的家就按在了揚州,家裡面有我的夫人還有三個孩子,他們都在揚州住。結果走著走著,李勉發現這個波斯商人生病了,而且病的很厲害。

當這個船走到泗水就是接近淮河的時候,那個波斯商人拉著李勉的手,跟他說了一番真心話,也是告別的話。他說其實我是波斯的貴族之後,到中國經商的過程中間得到了一個消息,我們波斯國的國王丟了一個傳國的寶珠,價值連城。這個寶珠丟了之後,他就在全國貼出來安民告示,說有誰如果把這個寶珠找回來,就對他封官加爵。我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在中國這個地方也在找,沒有想到在中國把這個寶珠找到了。所以這個波斯商人告訴李勉我也是一時貪圖榮華富貴,找到之後怕這個寶珠遺失,於是就割開大腿上的一塊肉,把寶珠藏在大腿中。這就是我們在古書上看到的“割股藏珠”。這是很危險的,而這個波斯商人這次就危及到了他的生命。波斯商人覺得自己快不行了,於是拿出小刀,從腿中把這個寶珠取了出來送給李勉。這個波斯商人也一命嗚呼了。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李勉將船靠岸,在附近簡單地掘了一個墳墓,把寶珠放在波斯商人的口中,埋葬了這個商人,李勉繼續去揚州遊玩。李勉到了揚州居住在一個繁華的商業區,叫做旗亭,就是酒樓和集市集中的地方。湊巧的是這旗亭的附近就是一個波斯商人聚居的地方。有一次李勉到街口閒逛的時候碰到了幾個小孩在玩耍,其中有一個小孩看他非常像路上遇到的那個波斯商人。李勉就把路上的經歷告訴了那個孩子,這個孩子一邊哭泣一邊感激李勉,同時把他的家人又領過來見李勉,。見了李勉之後,李勉把這個事情告訴了他們,而且把埋葬他父親的那個地方大概指給他的家人看。後來 他的家人就坐船來到淮河那邊,然後發掘出來波斯商人那個簡單的墓葬,然後取出了寶珠。後來就回到波斯國。

在波斯之後,阿拉伯與唐朝,宋朝,元朝也保持了密切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關係。所以在當時的揚州城也留下了很多中阿文化交流的歷史的遺蹟。其中有一個仙鶴寺,還有一個普哈丁墓園,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絲綢之路的文化遺蹟。在宋朝的晚期,公元的1265年的時候,一艘阿拉伯商船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在揚州的港口靠了岸。揚州當地的老百姓已經見慣了海外的商人的船舶,可是說是見怪不怪了。但是這艘商船的到來還是引起了揚州的官民的關注,因為這艘船來的不是一般人。乘坐這艘船來的其中有一個人就叫普哈丁。普哈丁本人小時候經常接觸到很多與中國交往的阿拉伯商人,從這些商人那裡知道了東方中國很多的歷史文化的知識,與此同時,他本人也博學多才。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就有了要到中國訪問的想法。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首先是學習漢語,與此同時閱讀大量的中國的史籍,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就對中國的揚州這座城市以及大運河充滿了景仰之情,所以他就把來到中國的目的地定在了揚州這座港口。來到揚州逇時候,當時的普哈丁已經61歲的高齡了,揚州當地的地方官交做元廣恩就帶領當地的老百姓和當地的一部分官員來迎接普哈丁。普哈丁的學識和德行也得到了了揚州老百姓的認可,所以當地人就尊稱普哈丁為“篩海巴巴”,意思是有學問的人。普還定也在揚州留下了很多他的傳奇的故事和歷史的遺蹟,其中有一個遺蹟就是仙鶴寺。

普哈丁先後在揚州待了十年的時間。在這期間,他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資金,另一方面募集一部分資金,然後修建了一座清真寺,就是這個仙鶴寺。揚州這個地方水多,水多仙鶴就多。而到唐朝的時候,揚州這座城市又得了一個別稱,叫做“鶴城”,所以普哈丁主持修建的這座寺院就命名為“仙鶴寺”。與此同時,普哈丁利用一些業餘時間沿著大運河進行尋訪。在1275年的時候,一路向上遊尋訪到了山東,甚至到了今天天津的這個地方。每走到一個地方儘量地就靠岸,到一些市鎮裡面進行參觀,訪問,瞭解當地的風俗和民情,對中國的文化加深了理解。但是不幸的是就在這一次的尋訪過程中間,普哈丁由於年齡大,同時又舟車勞頓,回到揚州城外的時候,就在船上不幸去世了。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元廣恩遇當地的很多普通老百姓感到非常的悲傷,而元廣恩就在普哈丁去世的這個小船上發現了普哈丁當時留下來的一紙遺書。遺書上也沒有寫多少字,就說請把我安葬在大運河邊,可見在他的心目中,中國以及大運河揚州這座城市具有多麼崇高的地位。後來就有了普哈丁墓園,這個墓園一直保存到了今天,到明朝的時候,明成祖朱棣還專門下令把普哈丁墓園作為國寶加以保護。所以普哈丁的經歷也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中阿經濟文化交流的一段傳奇,也說明了揚州這座城市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所發揮的巨大的作用。

"

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在我國江南的某一個地方,幾位士子圍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在這兒談論自己的理想。其中一位士子說,他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做一個揚州刺史。這個“揚州刺史”當時是一個封疆大吏,而且揚州屬於東南富庶之地,所以這個理想看起來非常地高遠。另一位士子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掙大錢,發大財,做一個大富翁。這個聽起來也不錯。第三位士子接著說,我的理想是想得道成仙,騎鶴遨遊世界。但是第四位士子聽完了前三位說的之後,覺得他們一個人做揚州刺史想做官,兩一個想做哦富翁,第三個人想成仙,覺得他們的理想不夠高遠,所以說出了自己的理想,就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前面三位士子的理想都包含在了其中。所以從四位士子他們的言談話語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揚州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具有多麼高的地位。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曾經在武漢的黃鶴樓送友人孟浩然來下揚州,所以他曾經有一首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在李白的心目中,三月煙雨濛濛,繁花似錦的季節,也就是揚州最美好的季節。所以可見揚州這座城市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當然,揚州之所以在古代有如此大的一個魅力,還有一個原因,揚州還是古代重要的一座海港城市,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古城,是國際化的一座大都市。

比如說,我們說一個事情,和鑑真東渡有關。在今天日本原來的歷史文化名城叫做平城京有一座寺院叫做唐招提寺,前面冠了一個“唐”字,就證明是在中國的唐朝的那個時候建的。負責設計建造這座寺院的就是中國的佛學大師鑑真法師。據史書的記載,鑑真法師的老家就是揚州,在那個時候揚州又叫做廣陵,在李白送孟浩然的那首詩中,詩名也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的另一位詩人叫張若虛,他曾經做過一首詩,叫《春江花月夜》,其中也談到了古代的廣陵,“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這是一首很長的詩,這只是前面的幾句。這首詩光從詩名聽起來就非常地令人心馳神往。揚州的城南,瓜州的古渡口上還有一座觀潮閣,在那個時候,站在這個觀潮閣上就可以看到潮起潮落的情景,而張若虛這個詩人留下的詩不多,《全唐詩》裡面只有兩首,但是就憑藉這一首詩就受到了後人高度的讚揚。聞一多先生就曾經說《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可以說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可以說是“孤篇壓全唐”。

而鑑真大師本人就是廣陵人,也就是今天的揚州人。鑑真生活的按個時期在揚州這個地方佛教很興盛。鑑真大師他十四歲的時候,就到揚州的大明寺出了家。出家之後非常勤奮,好學,博覽佛經。與此同時,他還在業餘的時間閱讀一些建築的,繪畫的,醫學方面的書籍,所以知識非常淵博。後來成年之後還到全國各個地方去遍訪名師,所以他自己的佛學的修養越來越高深。後來在尋訪回來之後,重新回到大明寺,做了大明寺的住持。一直在揚州生活了五十多年的時間。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在唐玄宗統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就是當時日本派遣遣唐使到中國。到中國的時候就在揚州這個地方登陸。在揚州登陸之後,這個遣唐使中間有一部分日本的僧人,其中有兩個人,一個叫做榮睿,一個叫做普照。他們久仰鑑真大師的大名,所以就想在這兒拜訪鑑真大師,並且請鑑真大師到日本去弘揚佛法,尤其是律宗,這是鑑真大師最擅長的。日本的佛教主要是從中國傳入的,所以希望鑑真大師能夠到日本去弘揚佛法。當時雖然說有大量的人渡海去到日本,也有日本人通過重洋來到中國,但是當時的航海技術和船舶的製造技術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在大海上航行的危險性是不言而喻的。況且那個時候鑑真大師已經五十多歲了,所以當他聽到邀請的時候,他自己心裡面也在考慮要不要去。但是經過權衡,鑑真大師覺得應該到日本去,更進一步在日本弘揚佛法。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一次到日本東渡竟然前後花了六次的時間,而且花了十二年。

到了日本之後,他被邀請到了日本的平城京,也就是今天日本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奈良。他利用自己淵博的佛學知識,在日本傳授律宗,所以被日本人尊稱為“律宗的始祖”。與此同時,鑑真大師還主持在奈良,修建了一座中日合璧的具有唐朝風格的招提寺,所以被命名為唐招提寺。同時鑑真大師東渡日本,他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佛教文化交流的範疇,因為他當時東渡的時候帶去了大大量的書籍,包括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因為鑑真大師喜歡書法繪畫,所以還把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真跡也帶到了日本,把中國的醫藥學知識也在日本廣泛地傳播,所以日本人非常感激鑑真大師,後來把鑑真大師稱為“文化之父”,給予極高的評價。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根據史書的記載,鑑真大師這六次東渡,出發的基點都是在揚州,所以揚州見證了唐朝時期中日之間的這場文化交流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就在鑑真大師東渡日本的唐朝的中後期,揚州這座城市也獲得了迅速的發展,甚至當時史籍上出現了一種說法,叫做“揚一益二”,也就是論城市的繁華的程度,商業貿易的繁榮的程度,在全國各地揚州數第一,益州也就是今天的成都數第二。可見它的繁華程度。

唐朝還有一位詩人叫做張祜,他曾經在揚州巡遊。巡遊的過程中間就寫了一首詩叫做《縱遊淮南》來描述當時揚州的繁華,“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通過詩句,我們就可見揚州這座城市在詩人心目中的地位。 揚州城市的繁華,環境優美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商人,包括日本人,韓國人,還有波斯人,阿拉伯商人。他們在這裡經商,甚至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

在唐玄宗開元年間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官在今天的開封做浚儀縣尉的李勉,任職期滿了,新的任命還沒有下來,所以中間就有一個時間的空當,他就慕名到揚州去遊玩。他在汴河上行走的時候,有一次靠岸就遇到了有一個人想搭他的便船。那個人告訴李勉,他說我是一個波斯商人在中國經商,我也想到揚州去,我想搭您的便船,不知是否方便。李勉這個人也是一個品行非常好的人,所以就答應了下來。一路上兩個人就聊天,很交心。波斯商人就告訴李勉,我在中國經商已經二十多年了,我的家就按在了揚州,家裡面有我的夫人還有三個孩子,他們都在揚州住。結果走著走著,李勉發現這個波斯商人生病了,而且病的很厲害。

當這個船走到泗水就是接近淮河的時候,那個波斯商人拉著李勉的手,跟他說了一番真心話,也是告別的話。他說其實我是波斯的貴族之後,到中國經商的過程中間得到了一個消息,我們波斯國的國王丟了一個傳國的寶珠,價值連城。這個寶珠丟了之後,他就在全國貼出來安民告示,說有誰如果把這個寶珠找回來,就對他封官加爵。我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在中國這個地方也在找,沒有想到在中國把這個寶珠找到了。所以這個波斯商人告訴李勉我也是一時貪圖榮華富貴,找到之後怕這個寶珠遺失,於是就割開大腿上的一塊肉,把寶珠藏在大腿中。這就是我們在古書上看到的“割股藏珠”。這是很危險的,而這個波斯商人這次就危及到了他的生命。波斯商人覺得自己快不行了,於是拿出小刀,從腿中把這個寶珠取了出來送給李勉。這個波斯商人也一命嗚呼了。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李勉將船靠岸,在附近簡單地掘了一個墳墓,把寶珠放在波斯商人的口中,埋葬了這個商人,李勉繼續去揚州遊玩。李勉到了揚州居住在一個繁華的商業區,叫做旗亭,就是酒樓和集市集中的地方。湊巧的是這旗亭的附近就是一個波斯商人聚居的地方。有一次李勉到街口閒逛的時候碰到了幾個小孩在玩耍,其中有一個小孩看他非常像路上遇到的那個波斯商人。李勉就把路上的經歷告訴了那個孩子,這個孩子一邊哭泣一邊感激李勉,同時把他的家人又領過來見李勉,。見了李勉之後,李勉把這個事情告訴了他們,而且把埋葬他父親的那個地方大概指給他的家人看。後來 他的家人就坐船來到淮河那邊,然後發掘出來波斯商人那個簡單的墓葬,然後取出了寶珠。後來就回到波斯國。

在波斯之後,阿拉伯與唐朝,宋朝,元朝也保持了密切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關係。所以在當時的揚州城也留下了很多中阿文化交流的歷史的遺蹟。其中有一個仙鶴寺,還有一個普哈丁墓園,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絲綢之路的文化遺蹟。在宋朝的晚期,公元的1265年的時候,一艘阿拉伯商船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在揚州的港口靠了岸。揚州當地的老百姓已經見慣了海外的商人的船舶,可是說是見怪不怪了。但是這艘商船的到來還是引起了揚州的官民的關注,因為這艘船來的不是一般人。乘坐這艘船來的其中有一個人就叫普哈丁。普哈丁本人小時候經常接觸到很多與中國交往的阿拉伯商人,從這些商人那裡知道了東方中國很多的歷史文化的知識,與此同時,他本人也博學多才。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就有了要到中國訪問的想法。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首先是學習漢語,與此同時閱讀大量的中國的史籍,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就對中國的揚州這座城市以及大運河充滿了景仰之情,所以他就把來到中國的目的地定在了揚州這座港口。來到揚州逇時候,當時的普哈丁已經61歲的高齡了,揚州當地的地方官交做元廣恩就帶領當地的老百姓和當地的一部分官員來迎接普哈丁。普哈丁的學識和德行也得到了了揚州老百姓的認可,所以當地人就尊稱普哈丁為“篩海巴巴”,意思是有學問的人。普還定也在揚州留下了很多他的傳奇的故事和歷史的遺蹟,其中有一個遺蹟就是仙鶴寺。

普哈丁先後在揚州待了十年的時間。在這期間,他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資金,另一方面募集一部分資金,然後修建了一座清真寺,就是這個仙鶴寺。揚州這個地方水多,水多仙鶴就多。而到唐朝的時候,揚州這座城市又得了一個別稱,叫做“鶴城”,所以普哈丁主持修建的這座寺院就命名為“仙鶴寺”。與此同時,普哈丁利用一些業餘時間沿著大運河進行尋訪。在1275年的時候,一路向上遊尋訪到了山東,甚至到了今天天津的這個地方。每走到一個地方儘量地就靠岸,到一些市鎮裡面進行參觀,訪問,瞭解當地的風俗和民情,對中國的文化加深了理解。但是不幸的是就在這一次的尋訪過程中間,普哈丁由於年齡大,同時又舟車勞頓,回到揚州城外的時候,就在船上不幸去世了。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元廣恩遇當地的很多普通老百姓感到非常的悲傷,而元廣恩就在普哈丁去世的這個小船上發現了普哈丁當時留下來的一紙遺書。遺書上也沒有寫多少字,就說請把我安葬在大運河邊,可見在他的心目中,中國以及大運河揚州這座城市具有多麼崇高的地位。後來就有了普哈丁墓園,這個墓園一直保存到了今天,到明朝的時候,明成祖朱棣還專門下令把普哈丁墓園作為國寶加以保護。所以普哈丁的經歷也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中阿經濟文化交流的一段傳奇,也說明了揚州這座城市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所發揮的巨大的作用。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我們大家都熟悉康熙和乾隆下江南。乾隆皇帝曾經六次下江南。其中第四次的時候是乾隆三十年這一年還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當年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歡瘦西湖,有一次在瘦西湖進行巡遊的時候,陪同的有地方官,還有一個大鹽商叫做江春。江春是徽州歙縣人,而乾隆皇帝來到揚州是他表現自己的一個大好機會,所以前後大概出資一百多萬兩銀子,包辦了乾隆皇帝在揚州幾乎所有的花費。這次陪同乾隆皇帝巡遊瘦西湖,乾隆皇帝心情非常好,然後看到前面美景的時候順口說了一句話,他說這個地方的美景非常像我在北京的瓊島春陰看到的那個情景,只不過遺憾的是這個地方就差一座白塔。乾隆皇帝其實也就是隨口說說,但是說者無意,聽著有心,江春就把話記到心裡了,然後到了當天晚上,就用一萬兩銀子賄賂乾隆皇帝身邊的貼身太監,讓他們連夜把瓊島春陰那座白塔憑記憶畫出來了,然後連夜江春集中工匠,就在瘦西湖的旁邊修建了一座白塔。第二天乾隆皇帝再次來到瘦西湖巡遊,忽然抬眼看到了前面的一座白塔,一問才知道是江春乾的事,心裡很高興,同時感慨“富哉商乎,朕不及也”。

"

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在我國江南的某一個地方,幾位士子圍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在這兒談論自己的理想。其中一位士子說,他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做一個揚州刺史。這個“揚州刺史”當時是一個封疆大吏,而且揚州屬於東南富庶之地,所以這個理想看起來非常地高遠。另一位士子說,我未來的理想是想掙大錢,發大財,做一個大富翁。這個聽起來也不錯。第三位士子接著說,我的理想是想得道成仙,騎鶴遨遊世界。但是第四位士子聽完了前三位說的之後,覺得他們一個人做揚州刺史想做官,兩一個想做哦富翁,第三個人想成仙,覺得他們的理想不夠高遠,所以說出了自己的理想,就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前面三位士子的理想都包含在了其中。所以從四位士子他們的言談話語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在一千五六百年以前,揚州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具有多麼高的地位。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曾經在武漢的黃鶴樓送友人孟浩然來下揚州,所以他曾經有一首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在李白的心目中,三月煙雨濛濛,繁花似錦的季節,也就是揚州最美好的季節。所以可見揚州這座城市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當然,揚州之所以在古代有如此大的一個魅力,還有一個原因,揚州還是古代重要的一座海港城市,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古城,是國際化的一座大都市。

比如說,我們說一個事情,和鑑真東渡有關。在今天日本原來的歷史文化名城叫做平城京有一座寺院叫做唐招提寺,前面冠了一個“唐”字,就證明是在中國的唐朝的那個時候建的。負責設計建造這座寺院的就是中國的佛學大師鑑真法師。據史書的記載,鑑真法師的老家就是揚州,在那個時候揚州又叫做廣陵,在李白送孟浩然的那首詩中,詩名也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的另一位詩人叫張若虛,他曾經做過一首詩,叫《春江花月夜》,其中也談到了古代的廣陵,“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這是一首很長的詩,這只是前面的幾句。這首詩光從詩名聽起來就非常地令人心馳神往。揚州的城南,瓜州的古渡口上還有一座觀潮閣,在那個時候,站在這個觀潮閣上就可以看到潮起潮落的情景,而張若虛這個詩人留下的詩不多,《全唐詩》裡面只有兩首,但是就憑藉這一首詩就受到了後人高度的讚揚。聞一多先生就曾經說《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可以說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可以說是“孤篇壓全唐”。

而鑑真大師本人就是廣陵人,也就是今天的揚州人。鑑真生活的按個時期在揚州這個地方佛教很興盛。鑑真大師他十四歲的時候,就到揚州的大明寺出了家。出家之後非常勤奮,好學,博覽佛經。與此同時,他還在業餘的時間閱讀一些建築的,繪畫的,醫學方面的書籍,所以知識非常淵博。後來成年之後還到全國各個地方去遍訪名師,所以他自己的佛學的修養越來越高深。後來在尋訪回來之後,重新回到大明寺,做了大明寺的住持。一直在揚州生活了五十多年的時間。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在唐玄宗統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就是當時日本派遣遣唐使到中國。到中國的時候就在揚州這個地方登陸。在揚州登陸之後,這個遣唐使中間有一部分日本的僧人,其中有兩個人,一個叫做榮睿,一個叫做普照。他們久仰鑑真大師的大名,所以就想在這兒拜訪鑑真大師,並且請鑑真大師到日本去弘揚佛法,尤其是律宗,這是鑑真大師最擅長的。日本的佛教主要是從中國傳入的,所以希望鑑真大師能夠到日本去弘揚佛法。當時雖然說有大量的人渡海去到日本,也有日本人通過重洋來到中國,但是當時的航海技術和船舶的製造技術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在大海上航行的危險性是不言而喻的。況且那個時候鑑真大師已經五十多歲了,所以當他聽到邀請的時候,他自己心裡面也在考慮要不要去。但是經過權衡,鑑真大師覺得應該到日本去,更進一步在日本弘揚佛法。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一次到日本東渡竟然前後花了六次的時間,而且花了十二年。

到了日本之後,他被邀請到了日本的平城京,也就是今天日本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奈良。他利用自己淵博的佛學知識,在日本傳授律宗,所以被日本人尊稱為“律宗的始祖”。與此同時,鑑真大師還主持在奈良,修建了一座中日合璧的具有唐朝風格的招提寺,所以被命名為唐招提寺。同時鑑真大師東渡日本,他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佛教文化交流的範疇,因為他當時東渡的時候帶去了大大量的書籍,包括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因為鑑真大師喜歡書法繪畫,所以還把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真跡也帶到了日本,把中國的醫藥學知識也在日本廣泛地傳播,所以日本人非常感激鑑真大師,後來把鑑真大師稱為“文化之父”,給予極高的評價。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根據史書的記載,鑑真大師這六次東渡,出發的基點都是在揚州,所以揚州見證了唐朝時期中日之間的這場文化交流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就在鑑真大師東渡日本的唐朝的中後期,揚州這座城市也獲得了迅速的發展,甚至當時史籍上出現了一種說法,叫做“揚一益二”,也就是論城市的繁華的程度,商業貿易的繁榮的程度,在全國各地揚州數第一,益州也就是今天的成都數第二。可見它的繁華程度。

唐朝還有一位詩人叫做張祜,他曾經在揚州巡遊。巡遊的過程中間就寫了一首詩叫做《縱遊淮南》來描述當時揚州的繁華,“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通過詩句,我們就可見揚州這座城市在詩人心目中的地位。 揚州城市的繁華,環境優美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商人,包括日本人,韓國人,還有波斯人,阿拉伯商人。他們在這裡經商,甚至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

在唐玄宗開元年間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官在今天的開封做浚儀縣尉的李勉,任職期滿了,新的任命還沒有下來,所以中間就有一個時間的空當,他就慕名到揚州去遊玩。他在汴河上行走的時候,有一次靠岸就遇到了有一個人想搭他的便船。那個人告訴李勉,他說我是一個波斯商人在中國經商,我也想到揚州去,我想搭您的便船,不知是否方便。李勉這個人也是一個品行非常好的人,所以就答應了下來。一路上兩個人就聊天,很交心。波斯商人就告訴李勉,我在中國經商已經二十多年了,我的家就按在了揚州,家裡面有我的夫人還有三個孩子,他們都在揚州住。結果走著走著,李勉發現這個波斯商人生病了,而且病的很厲害。

當這個船走到泗水就是接近淮河的時候,那個波斯商人拉著李勉的手,跟他說了一番真心話,也是告別的話。他說其實我是波斯的貴族之後,到中國經商的過程中間得到了一個消息,我們波斯國的國王丟了一個傳國的寶珠,價值連城。這個寶珠丟了之後,他就在全國貼出來安民告示,說有誰如果把這個寶珠找回來,就對他封官加爵。我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在中國這個地方也在找,沒有想到在中國把這個寶珠找到了。所以這個波斯商人告訴李勉我也是一時貪圖榮華富貴,找到之後怕這個寶珠遺失,於是就割開大腿上的一塊肉,把寶珠藏在大腿中。這就是我們在古書上看到的“割股藏珠”。這是很危險的,而這個波斯商人這次就危及到了他的生命。波斯商人覺得自己快不行了,於是拿出小刀,從腿中把這個寶珠取了出來送給李勉。這個波斯商人也一命嗚呼了。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李勉將船靠岸,在附近簡單地掘了一個墳墓,把寶珠放在波斯商人的口中,埋葬了這個商人,李勉繼續去揚州遊玩。李勉到了揚州居住在一個繁華的商業區,叫做旗亭,就是酒樓和集市集中的地方。湊巧的是這旗亭的附近就是一個波斯商人聚居的地方。有一次李勉到街口閒逛的時候碰到了幾個小孩在玩耍,其中有一個小孩看他非常像路上遇到的那個波斯商人。李勉就把路上的經歷告訴了那個孩子,這個孩子一邊哭泣一邊感激李勉,同時把他的家人又領過來見李勉,。見了李勉之後,李勉把這個事情告訴了他們,而且把埋葬他父親的那個地方大概指給他的家人看。後來 他的家人就坐船來到淮河那邊,然後發掘出來波斯商人那個簡單的墓葬,然後取出了寶珠。後來就回到波斯國。

在波斯之後,阿拉伯與唐朝,宋朝,元朝也保持了密切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關係。所以在當時的揚州城也留下了很多中阿文化交流的歷史的遺蹟。其中有一個仙鶴寺,還有一個普哈丁墓園,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絲綢之路的文化遺蹟。在宋朝的晚期,公元的1265年的時候,一艘阿拉伯商船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在揚州的港口靠了岸。揚州當地的老百姓已經見慣了海外的商人的船舶,可是說是見怪不怪了。但是這艘商船的到來還是引起了揚州的官民的關注,因為這艘船來的不是一般人。乘坐這艘船來的其中有一個人就叫普哈丁。普哈丁本人小時候經常接觸到很多與中國交往的阿拉伯商人,從這些商人那裡知道了東方中國很多的歷史文化的知識,與此同時,他本人也博學多才。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就有了要到中國訪問的想法。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首先是學習漢語,與此同時閱讀大量的中國的史籍,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就對中國的揚州這座城市以及大運河充滿了景仰之情,所以他就把來到中國的目的地定在了揚州這座港口。來到揚州逇時候,當時的普哈丁已經61歲的高齡了,揚州當地的地方官交做元廣恩就帶領當地的老百姓和當地的一部分官員來迎接普哈丁。普哈丁的學識和德行也得到了了揚州老百姓的認可,所以當地人就尊稱普哈丁為“篩海巴巴”,意思是有學問的人。普還定也在揚州留下了很多他的傳奇的故事和歷史的遺蹟,其中有一個遺蹟就是仙鶴寺。

普哈丁先後在揚州待了十年的時間。在這期間,他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資金,另一方面募集一部分資金,然後修建了一座清真寺,就是這個仙鶴寺。揚州這個地方水多,水多仙鶴就多。而到唐朝的時候,揚州這座城市又得了一個別稱,叫做“鶴城”,所以普哈丁主持修建的這座寺院就命名為“仙鶴寺”。與此同時,普哈丁利用一些業餘時間沿著大運河進行尋訪。在1275年的時候,一路向上遊尋訪到了山東,甚至到了今天天津的這個地方。每走到一個地方儘量地就靠岸,到一些市鎮裡面進行參觀,訪問,瞭解當地的風俗和民情,對中國的文化加深了理解。但是不幸的是就在這一次的尋訪過程中間,普哈丁由於年齡大,同時又舟車勞頓,回到揚州城外的時候,就在船上不幸去世了。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元廣恩遇當地的很多普通老百姓感到非常的悲傷,而元廣恩就在普哈丁去世的這個小船上發現了普哈丁當時留下來的一紙遺書。遺書上也沒有寫多少字,就說請把我安葬在大運河邊,可見在他的心目中,中國以及大運河揚州這座城市具有多麼崇高的地位。後來就有了普哈丁墓園,這個墓園一直保存到了今天,到明朝的時候,明成祖朱棣還專門下令把普哈丁墓園作為國寶加以保護。所以普哈丁的經歷也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中阿經濟文化交流的一段傳奇,也說明了揚州這座城市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所發揮的巨大的作用。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我們大家都熟悉康熙和乾隆下江南。乾隆皇帝曾經六次下江南。其中第四次的時候是乾隆三十年這一年還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當年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歡瘦西湖,有一次在瘦西湖進行巡遊的時候,陪同的有地方官,還有一個大鹽商叫做江春。江春是徽州歙縣人,而乾隆皇帝來到揚州是他表現自己的一個大好機會,所以前後大概出資一百多萬兩銀子,包辦了乾隆皇帝在揚州幾乎所有的花費。這次陪同乾隆皇帝巡遊瘦西湖,乾隆皇帝心情非常好,然後看到前面美景的時候順口說了一句話,他說這個地方的美景非常像我在北京的瓊島春陰看到的那個情景,只不過遺憾的是這個地方就差一座白塔。乾隆皇帝其實也就是隨口說說,但是說者無意,聽著有心,江春就把話記到心裡了,然後到了當天晚上,就用一萬兩銀子賄賂乾隆皇帝身邊的貼身太監,讓他們連夜把瓊島春陰那座白塔憑記憶畫出來了,然後連夜江春集中工匠,就在瘦西湖的旁邊修建了一座白塔。第二天乾隆皇帝再次來到瘦西湖巡遊,忽然抬眼看到了前面的一座白塔,一問才知道是江春乾的事,心裡很高興,同時感慨“富哉商乎,朕不及也”。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揚州

不過,這個時期的揚州已經不是一座海上絲綢之路的港口了,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長江下游環境的變化,隨著長江下游農業,農耕的加劇,再有長江的泥沙淤積在下游,所以海岸線逐漸地向後退,慢慢地長江就在上海這個地方進入大海。第二個原因由於長江下游上海的崛起,到了明清時期,上海就代替了揚州成為長江口岸的一座海上絲綢之路的城市。儘管如此,明清時期的揚州由於徽商的存在,仍然保持了它的繁華,甚至在那個時候,還被稱為“銷金鍋子”。當近現代很多其他的海上絲綢之路城市比如像廣州,福州,寧波都實現了華麗的轉身,保持了自己的城市的繁華的時候,揚州這座城市卻沒有趕上這趟列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