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今天我們介紹一種“反季節”的器物,在影視劇裡它一般是這樣的: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北宋定窯白瓷嬰兒枕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古人為什麼要如此難為自己?

這麼高的枕頭睡起來舒不舒服?

這個硬梆梆、冷冰冰的傢伙真的好用麼?

其實明清時期就有人對瓷枕的舒適度提出質疑,現在我們對此存有疑惑也是很正常的嘛。

21世紀距離瓷枕流行的時代已經產生了將近一千年的距離,現在只能用零散的材料對瓷枕的“高”、“冷”和“硬”作一點淺顯的解釋,給大家提供另外一種思考的角度。

《說文·木部》:“枕,臥所薦首者。從木,冘聲。”從古到今枕頭的功能都比較穩定,使用枕頭主要是為了讓休息和睡眠更舒適。

作為一種寢具,“枕”有著久遠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期晚期就出現了人類使用的石枕(1957年湖北黃岡螺螄山遺址墓葬發現一件石枕,長18釐米、寬約16釐米、厚4—5釐米),人們那個時候就有意識地使用枕頭來墊著腦袋休息了。

人們在早期使用的“枕頭”很可能是隨地取材、稍作加工,最早的枕頭可能是草束、木棍、石塊、土塊或者動物毛皮、獸骨之類的,不過因為質地的原因,很多軟質的枕頭實物已經腐朽不存。

對“枕”較早的記載,可見《詩經·唐風·葛生》:“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詩經·陳風·澤陂》中還有“寤寐無為,輾轉伏枕”的詩句。

枕頭是一種私密的寢具,作為一種詩歌意象,它往往與情事關係密切,在我們熟悉的典故中,洛神甄妃、高陽公主和崔鶯鶯都曾與此相關。

從考古發現來看,枕頭在各個時代發展出了各異的姿態,材質和形狀各不相同。主要可以分為硬枕軟枕兩類:硬枕除了瓷枕,還有玉枕、金銀枕、銅枕、漆枕、竹木枕、水晶枕等。

軟枕以布、絹、毛皮等製作而成,內部填充布頭、草葉、粟谷等物,以刺繡或者彩繪裝飾,我們熟悉的“繡花枕頭”就是這種軟枕。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1995年徐州獅子山楚王墓食官監陪葬墓出土

長35.5釐米,寬7.8釐米,高9.5釐米

現藏於徐州博物館

那麼問題來了,睡瓷枕這麼不舒服,為什麼能夠流行這麼久呢?它的魅力在哪兒?

今天我們不能理解古人睡瓷枕的習慣,是因為現代人對古代的生存環境、睡眠習慣、養生理論一知半解。瓷枕真的是用來睡覺的嗎?

是的,除了一部分瓷枕是陪葬品,大多數瓷枕是實用品,以前的人們確確實實枕著它睡覺。

我們可以從瓷枕的使用痕跡、現存的文獻圖像資料和出土的實物等方面判斷它的實用性。瓷枕最重要的功用,在於夏天納涼。

01納涼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沒有空調的夏天該怎麼熬過去呢?古人通風、打扇、鋪簟、用冰,還有一樣消暑神器——瓷枕。

唐宋以來的詩文對瓷枕不吝讚美:

“鞏人作枕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發冷泥丸驚。”

——北宋·張耒《謝黃師是惠碧甆枕》

這句詩說明瓷枕是文人間的饋贈,也直接反映其盛夏消暑的功能。

02養生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最會享受生活的李漁就和曹廷棟反著來,他在《閒情偶寄》裡專門介紹“如何午睡才舒服”

他認為“睡又必先擇地。地之善者有二:曰靜,曰涼。不靜之地,止能睡目,不能睡耳,耳目兩岐,豈能安身之善策乎?不涼之地,止能睡魂,不能睡身,身魂不附,乃養生之至忌也。”

就要涼絲絲的才適合入睡呢!古代養生理論認為“頭為陽,惡熱”,睡覺時溫度過高反而不易入睡。

關於瓷枕的高度,我們也可以從古人的養生言論中找到答案。古人認為枕頭高三寸或四寸比較合適,而且他們倡導側臥的睡姿。

太低則項垂,陽氣不達,未免頭目暈眩;太高則項屈,或致作酸,不能轉動。酌高下尺寸,令側臥恰與肩平,即仰臥亦覺安舒。

03支髻

花間詞經常提到的“山枕”,經常與女子聯繫在一起,它很可能就是今天的“如意頭形枕”或“葉形枕”: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在描寫女子閨閣生活的詞作中,我們可以發現瓷枕的另外一個功能——支髻固發

古時女子頭髮很長,梳髮髻更是耗時耗力,所以午睡時女子睡瓷枕便可以保持住髮髻不散亂——只有硬質的枕頭才能有這樣的功能。

雖然缺乏直接的證據,但從詩歌中可以得到間接印證:女子睡覺時並沒有把頭髮完全打散,他們依然用釵或簪固定髮髻。所以睡瓷枕自然可以為女子固定髮髻提供方便,尤其是唐、五代以來女性越發以高髻為美,如意頭形的“山枕”就更適合女子使用了。

建國之後,東莞地區依然使用這種瓷枕,結婚後的東莞婦女都梳髮髻,往往一個月才梳一次,只有睡瓷枕才能保住頭髮不亂。這種傳統流傳了很久。

04祈福辟邪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瓷枕的裝飾方法豐富多彩,除了刻劃花工藝,還有以形態各異的雕塑來修飾瓷枕的。

“韋后姊七姨嫁將軍馮太和,為豹頭枕以辟邪,白澤枕以闢魅,伏熊枕以宜男,亦服妖也。”

——《唐書·五行志》

唐宋以來,用於祈福辟邪的肖形枕多種多樣,獸形枕大多被賦予辟邪的功能。

唐、五代時期有豹頭枕、虎枕。北宋時新創獅枕、牛枕、蛟龍枕。金代直接以獸脊為枕面,有獅枕、虎枕和雙獅枕等樣式。元代獸形枕已不多見。清代以臥貓枕居多(逃不開的貓科!)。

祈福保平安也是瓷枕的一大主題。唐宋時期流行的瓷枕以北方窯口出品居多,在動盪不安的時代間隙,河北等地的普通工匠依然通過製作這方瓷枕將祝福傳遞給千家萬戶——祝願今晚枕著瓷枕的人吶,平安、樂觀、多子、富貴。

以磁州窯系瓷枕為代表,枕面上的文字靈動風流,大多洋溢著生機盎然的生活情趣,寄託了古人浪漫蘊藉的情懷,他們彷彿透過冷冰冰的瓷枕向遙遠的我們送來問候,輕輕道一聲帶著歷史餘溫的“晚安”。

古人為什麼喜歡睡瓷枕?不硌的慌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