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誤區,這9個真相你需要知道!

養生 健康 唯醫 2017-07-21

闢謠: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誤區,這9個真相你需要知道!

作者:黃哲元 廈門大學附屬一七四醫院骨科

腰椎間盤突出症其實是指腰椎間盤錯位超過正常椎間盤邊界範圍,壓迫神經,導致腰腿部疼痛、無力、麻木的一種疾病。但是,當還沒有去醫院就診的時候,總會有幾個問題搞不清楚:腰痛就是腰椎間盤突出嗎?腰椎間盤突出和腰椎鍵盤突出症是一回事嗎?到底什麼情況能保守治療?又該什麼時候進行手術治療?……別急別急,今天,來自廈門大學附屬一七四醫院骨科的黃哲元醫生為大家一一解答疑惑。

闢謠: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誤區,這9個真相你需要知道!

腰痛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嗎?——錯

狡猾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常常幻化為不同形態迷惑世人,比如腰痛就是最容易聯想到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

但單純的腰痛通常並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而更多是由腰肌勞損、椎小關節失穩等原因造成的。

椎間盤突出與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回事嗎?——錯

腰椎間盤突出與腰椎間盤突出症可不是一回事喲。確診腰椎間盤突出症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症狀和拍片結果。如果僅僅是拍片子發現了“腰突”而沒有相應腰腿麻痛的症狀,就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闢謠: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誤區,這9個真相你需要知道!

腰間盤突出症檢查首選CT檢查嗎?——錯

臨床上,有幾種常用的“照腰鏡”( CT、核磁共振、脊髓造影)可以讓“腰椎間盤突出症”現出原形,無所遁形。但法力最強的“照腰鏡”是核磁共振,其診斷的精確度和假陽性率都要優於CT檢查,且具有無創性、多維度、無輻射的特點。

根據北美脊柱外科學會《腰椎間盤突出症診療指南》[1],肌電圖檢查不能辨別神經壓迫的原因,不建議作為常規檢查項目。

對於有症狀的腰間盤突出患者,首選保守治療嗎?——對

輕度的腰間盤突出症有自愈傾向,此時患者可以採取保守治療,多數可以獲得症狀的緩解。但可惜的是,目前似乎並沒有任何一種特定的保守治療方案(例如牽引、理療、鍼灸等)確定對“腰突精”有效。所謂的症狀緩解可能會自然而然發生。

需要提醒的是,症狀嚴重的患者不宜盲目堅持保守治療,研究證實[2],保守治療後最初恢復程度不理想的患者後期也很難出現明顯的恢復

闢謠: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誤區,這9個真相你需要知道!

腰椎間盤突出症保守治療必須絕對臥床嗎?——錯

研究證實,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臥床休息與保持活動相比,幾乎沒有差異。

如果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礙並沒有嚴重到寸步難行的程度,大可不必限制其活動,嚴格要求臥床休息。這一點和以往的認識有很大差異。黃骨頭醫生的觀點是,可以在身體允許的情況進行適當活動,但避免彎腰勞累,尤其是突然的扭腰動作。

什麼樣的患者應該選擇手術治療?

何時是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對於有嚴重腰腿疼痛,拍片顯示確實有“腰椎間盤突出症”作怪的患者,如果症狀持續時間超過6周,手術比保守療效更好。推薦在6個月內進行手術。

闢謠: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誤區,這9個真相你需要知道!

現有證據表明早期手術治療(6個月~1年)患者術後康復更快,遠期的療效也更好[1]。雖然部分患者術後可能出現背痛或腿痛(醫生常說的“反跳痛”),但通常可以在短期內緩解。

目前最微創的捉“腰”手術是什麼?

目前臨床醫生多推薦脊柱內鏡(椎間孔鏡)微創的手術治療方式,是對付“腰椎間盤突出症”最有力的武器。

闢謠: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誤區,這9個真相你需要知道!

該手術在局麻下進行,患者可以一邊手術一邊聽音樂、看視頻、和醫生聊天,手術過程安全微創,傷口只有7mm(指甲蓋大小),手術完畢縫合一針,可以立即下地,術後一兩天就可以出院回家重新和小夥伴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啦。

闢謠: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誤區,這9個真相你需要知道!

腰椎間盤突出症微創手術後需要臥床多長時間?

研究發現,腰椎間盤突出術後限制活動2周與限制活動6周並沒有明顯的差別。

但通常椎間盤纖維環生長癒合的時間需要4周,為了減少術後復發的機率,目前多數醫生建議患者術後臥床的時間延長至4周。

腰椎間盤突出症導致了腳沒有力氣,還能繼續開車嗎?

研究證實[3],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出現下肢無力症狀,經過積極的手術治療,手術後仍然可以安全的駕駛汽車。既然開車都可以,那麼與小夥伴們一起郊遊玩耍自然更不在話下啦。

闢謠: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誤區,這9個真相你需要知道!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Kreiner, D.S., et al., An evidence-base

參考文獻:

1. Kreiner, D.S., et al., An evidence-based clinical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radiculopathy. Spine J, 2014. 14(1): p. 180-91.

2. Cowperthwaite, M.C., W.B. van den Hout, and K.M. Webb, The impact of early recovery on long-term outcomes in a cohor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prolonged nonoperative treatment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linical article. J Neurosurg Spine, 2013. 19(3): p. 301-6.

3. Thaler, M., et al., Driving reaction time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for disc hernia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paresis. Spine J, 2015. 15(5): p. 918-22.


闢謠: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誤區,這9個真相你需要知道!

想要學習更多骨科專業知識?

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唯醫”APP

手術視頻免費下載,會議直播從不間斷

細分骨科所有專業,讓您光速獲取資源

隨時隨地,唯醫為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