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靜坐不蓋腿容易生大病

養生 南懷瑾 黃帝內經 中醫 空調 守正學堂 2018-12-04

為什麼打坐要蓋腿呢?因為我們常被氣侯影響。平常不打坐也都是這樣,大家不注意。人在睡眠、打坐、靜止的時候,體溫就下降。因此睡眠要蓋被子,打坐也是一樣,怕風寒從膝蓋或後腦進來,所以後面領子包好,保護兩個膝蓋稍微蓋一點,不是圍被子一樣圍住。

如果夏天不需要,可以不蓋。大家現在有一個毛病,禪堂到處看到,夏天打坐也包得好好的,不曉得幹什麼,那是不合理的,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假定在東南亞、印度,出家在家的修行人,全身光的,在曠野裡頭也可以,因為他有本能的習慣,已經適應了。所以打坐蓋腿一切等等,要自己知道調整,這個觀念要搞清楚。

南懷瑾老師:靜坐不蓋腿容易生大病

  至於有些禪堂正統的規矩,包這兩個腿不是這樣隨便一蓋,要很規矩,兩個膝蓋頭好像包成四方塊一樣,不然就犯了規矩,就要挨香板了。我們這裡沒有這個規定,只是告訴大家一個道理。

  現在人是在冷氣間裡得病的,這裡冷氣可以很冷很冷,但是試了幾天了,認為溫度不能低於二十六度。冷氣是給你涼快涼快,夏天要按照自然的規律,身體有一點微汗是最好,最健康了,貪著涼快會得冷氣病。下午燈開多了有一點熱,他們說要調一下。所以這裡氣溫是控制的,不像一些地方,把冷氣開著玩,冷得像冬天,那是死路一條,不可以的。像我坐在這裡,背上在流汗,我還喜歡呢!如果不流汗,我的習慣認為生病了,那就不得了啦。

  我以前同美國的教授談,你們講衛生是消極的,中國文化是講養生之道,道家叫“攝生”,攝就是抓來,自己把生命控制住,就叫攝生。所以道書上叫攝生之道,這是積極的。

  我現在不是講西醫,是講中醫第一部要讀《黃帝內經》。其中第一篇就是說人瞭解陰陽六氣,現在的人都不相信,學中醫的也不肯讀,認為是空洞的理論。陰陽就是下面、反面,陰陽兩個字是代號,什麼事都有正反兩面,是相對的。甚至每天的氣候,每件事情也都是相對的。整個宇宙大氣層跟著太陽月亮的行度,十二個月當中有六種變化,所以說是六氣。

  哪六氣呢?風、寒、暑、溼、燥、火。現在假設不開冷氣坐在這裡,或到外面晒一下太陽,是什麼感覺呢?現在梅雨季節快要過了,馬上到三伏天了,就是《黃帝內經》講的燥、熱、火這個季節,身上難受,所以梅雨季到三伏天最嚴重。這是講身體外面的感受。

南懷瑾老師:靜坐不蓋腿容易生大病

  如果學醫的就要知道,夏天身體裡面反而是寒的,我們的胃是寒的;可是大家喜歡夏天吃冰涼的東西。以養生之道來講,修道的人不幹這個事,夏天反而要喝熱的,吃熱的。這裡地球自然的物理,夏天手伸到井裡去,地下水是涼的。

  我們夏天覺得熱,因為受大氣的影響,身體體能的溫度向外發散,表皮上感覺很熱流汗,內部就寒了,這是養生的道理。所以很高明的醫師,有時候夏天的病,不是給你吃涼藥,反而是吃大熱藥。

  因為看到你們蓋腿這件事情,就先講起這方面了。燥跟熱不同。暑溼,現在還沒有到三伏天嗎呢,我們是講黃梅天的溼。現在我們覺得熱啊、冷啊,氣候不舒服啊,那是溼度的關係。這個空氣裡頭有水,而這個水被太陽一晒變熱水,我們現在的身體像是泡在洗澡池的熱水裡,因而不大舒服。

所以暑天有溼。尤其上海在海邊,這裡是太湖,暑溼蠻嚴重的,最嚴重的是南京、武漢,西湖邊上,有水汽的都是暑溼。所以學醫,保養身體就要注意這個。現在是告訴大家自己保養,所以才講陰陽六氣。

  我們過去讀書,也讀《黃帝內經》,我是十二歲半開始讀的,我怎麼讀起這個呢?我有個老師,他也信佛,一部《金剛經》擺在那裡,另外也有一部《黃帝內經》。我們年輕嘛,站在旁邊,聽到黃帝很稀奇,他就笑一笑,告訴我一句話,這是醫書啊!“先生啊!我看一下好不好?”“要看拿去嘛,最好你能背更好。”

那個時候就接觸《黃帝內經》了。我現在講中國人學文也好,學醫也好,學政治也好,如果《黃帝內經》都不摸,都不懂,夠不上談中國文化。你不要認為那個是醫學用的,裡頭許多人生的道理,政治的道理。

剛才說溫度已下調一二度了,太多一點了吧?你們馬上要調回來,現在已經到下午了,太陽一下去就涼快了,我是貢獻你們意見。還有一句話,剛才進來大家熱,現在還是三點鐘呢,為什麼現在會覺得涼快一點呢?剛才你們報告感覺難受,所以把溫度調低一點。是這個原因嗎?不是。

什麼原因呢?中國文化一句老話“心靜自然涼”,要注意這個,非常重要。我還記得年輕時,站在操場看兵操練,自己站五個鐘頭,全身武裝,還穿著皮馬靴,在大太陽下,裡頭的汗像雨水一樣的流,外面看不出來。我靜靜站在那裡,屹然不動。

  那個時候沒有體會那麼深,只好把自己忘了,要裝英雄嘛,要領導別人,做模樣。什麼叫心靜自然涼?對熱啊、冷啊,不在乎它,不理它。你說熱得不得了,想到熱得不得了,你更熱了,所以不能心靜自然涼。你看大家因為有個老頭子坐在這裡給你們亂吹,一聽話把這個熱的觀念一忘,就好多了,這是心靜自然涼,修養的道理就是這樣。

換句話說,你碰到煩惱或危險的時候,只好放下,所以禪宗講“放下”你不理就沒有事,那就輕鬆多了。就是為了蓋腿,為了打坐,給大家講了那麼多囉嗦的話,要大家注意。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南懷瑾老師:靜坐不蓋腿容易生大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