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

在全國廣大黃梅戲觀眾心目中,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就等同於黃梅戲。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國大舞臺,進而又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發展史的一代宗師。嚴鳳英1930年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幼年時期便愛唱田野小調、山歌,9歲時開始學藝搭班演唱黃梅調。1944年,年僅14歲的嚴鳳英第一次登臺演出《二龍山》,扮演劇中的丫頭,雖戲份不多,但嚴鳳英演來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她也因此被稱為“丫頭掛帥”。

"

在全國廣大黃梅戲觀眾心目中,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就等同於黃梅戲。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國大舞臺,進而又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發展史的一代宗師。嚴鳳英1930年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幼年時期便愛唱田野小調、山歌,9歲時開始學藝搭班演唱黃梅調。1944年,年僅14歲的嚴鳳英第一次登臺演出《二龍山》,扮演劇中的丫頭,雖戲份不多,但嚴鳳英演來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她也因此被稱為“丫頭掛帥”。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嚴鳳英與家人合照

之後,嚴鳳英在舞臺上嶄露頭角,越唱越紅,但也因此而備受苦難與艱辛,尤其是在1945-1948年,她曾一度被騙到安徽南部的青陽去唱戲,受盡了折磨與欺凌,但生性倔強的嚴鳳英不屈於惡勢力,逃離魔掌之後,繼續演唱黃梅調。1949年,嚴鳳英與黃梅調都迎來了藝術發展的新春天,黃梅調也定名為黃梅戲。20世紀50年代初期,嚴鳳英為振興黃梅戲虛心學習京、昆藝術,以此來豐富自身表演,進而改革提升黃梅戲。

"

在全國廣大黃梅戲觀眾心目中,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就等同於黃梅戲。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國大舞臺,進而又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發展史的一代宗師。嚴鳳英1930年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幼年時期便愛唱田野小調、山歌,9歲時開始學藝搭班演唱黃梅調。1944年,年僅14歲的嚴鳳英第一次登臺演出《二龍山》,扮演劇中的丫頭,雖戲份不多,但嚴鳳英演來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她也因此被稱為“丫頭掛帥”。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嚴鳳英與家人合照

之後,嚴鳳英在舞臺上嶄露頭角,越唱越紅,但也因此而備受苦難與艱辛,尤其是在1945-1948年,她曾一度被騙到安徽南部的青陽去唱戲,受盡了折磨與欺凌,但生性倔強的嚴鳳英不屈於惡勢力,逃離魔掌之後,繼續演唱黃梅調。1949年,嚴鳳英與黃梅調都迎來了藝術發展的新春天,黃梅調也定名為黃梅戲。20世紀50年代初期,嚴鳳英為振興黃梅戲虛心學習京、昆藝術,以此來豐富自身表演,進而改革提升黃梅戲。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黃梅戲《天仙配》劇照

1952年秋,嚴鳳英排演了老舍先生的名劇《柳樹井》,同年11月,她還帶著這出現代戲與傳統劇目《藍橋會》轉戰大上海。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黃梅戲首次在滬上舞臺唱響,年僅22歲的嚴鳳英與面貌一新的黃梅戲受到了上海廣大觀眾的青睞。1953年4月30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在安徽省會合肥正式成立,嚴鳳英也成為當家主演。嚴鳳英進團伊始便排演了新編神話劇《天仙配》,後又帶著《天仙配》、《打豬草》、《夫妻觀燈》、《送香茶》等劇目赴南京等地演出,大獲成功。

"

在全國廣大黃梅戲觀眾心目中,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就等同於黃梅戲。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國大舞臺,進而又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發展史的一代宗師。嚴鳳英1930年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幼年時期便愛唱田野小調、山歌,9歲時開始學藝搭班演唱黃梅調。1944年,年僅14歲的嚴鳳英第一次登臺演出《二龍山》,扮演劇中的丫頭,雖戲份不多,但嚴鳳英演來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她也因此被稱為“丫頭掛帥”。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嚴鳳英與家人合照

之後,嚴鳳英在舞臺上嶄露頭角,越唱越紅,但也因此而備受苦難與艱辛,尤其是在1945-1948年,她曾一度被騙到安徽南部的青陽去唱戲,受盡了折磨與欺凌,但生性倔強的嚴鳳英不屈於惡勢力,逃離魔掌之後,繼續演唱黃梅調。1949年,嚴鳳英與黃梅調都迎來了藝術發展的新春天,黃梅調也定名為黃梅戲。20世紀50年代初期,嚴鳳英為振興黃梅戲虛心學習京、昆藝術,以此來豐富自身表演,進而改革提升黃梅戲。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黃梅戲《天仙配》劇照

1952年秋,嚴鳳英排演了老舍先生的名劇《柳樹井》,同年11月,她還帶著這出現代戲與傳統劇目《藍橋會》轉戰大上海。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黃梅戲首次在滬上舞臺唱響,年僅22歲的嚴鳳英與面貌一新的黃梅戲受到了上海廣大觀眾的青睞。1953年4月30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在安徽省會合肥正式成立,嚴鳳英也成為當家主演。嚴鳳英進團伊始便排演了新編神話劇《天仙配》,後又帶著《天仙配》、《打豬草》、《夫妻觀燈》、《送香茶》等劇目赴南京等地演出,大獲成功。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江姐》

1954年9一10月,嚴鳳英與藝術搭檔王少舫帶領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再次赴上海蔘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了《天仙配》等劇目,嚴鳳英、王少舫還以《天仙配》一劇雙雙榮獲演員一等獎。1954年底,嚴鳳英又排演了朝鮮古典名劇《春香傳》,僅在合肥一地就連演40場,轟動一時。在此之後,嚴鳳英又陸續排演了《女騎馬》、《牛郎織女》、《桃花扇》、《打金枝》、《碧玉簪》等古裝戲以及《紅色宣傳員》、《豐收之後》、《江姐》等現代戲,嚴鳳英與這些經典劇目如同一股和煦春風,將黃梅戲藝術遠播全國各地,並蜚聲海外。

"

在全國廣大黃梅戲觀眾心目中,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就等同於黃梅戲。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國大舞臺,進而又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發展史的一代宗師。嚴鳳英1930年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幼年時期便愛唱田野小調、山歌,9歲時開始學藝搭班演唱黃梅調。1944年,年僅14歲的嚴鳳英第一次登臺演出《二龍山》,扮演劇中的丫頭,雖戲份不多,但嚴鳳英演來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她也因此被稱為“丫頭掛帥”。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嚴鳳英與家人合照

之後,嚴鳳英在舞臺上嶄露頭角,越唱越紅,但也因此而備受苦難與艱辛,尤其是在1945-1948年,她曾一度被騙到安徽南部的青陽去唱戲,受盡了折磨與欺凌,但生性倔強的嚴鳳英不屈於惡勢力,逃離魔掌之後,繼續演唱黃梅調。1949年,嚴鳳英與黃梅調都迎來了藝術發展的新春天,黃梅調也定名為黃梅戲。20世紀50年代初期,嚴鳳英為振興黃梅戲虛心學習京、昆藝術,以此來豐富自身表演,進而改革提升黃梅戲。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黃梅戲《天仙配》劇照

1952年秋,嚴鳳英排演了老舍先生的名劇《柳樹井》,同年11月,她還帶著這出現代戲與傳統劇目《藍橋會》轉戰大上海。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黃梅戲首次在滬上舞臺唱響,年僅22歲的嚴鳳英與面貌一新的黃梅戲受到了上海廣大觀眾的青睞。1953年4月30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在安徽省會合肥正式成立,嚴鳳英也成為當家主演。嚴鳳英進團伊始便排演了新編神話劇《天仙配》,後又帶著《天仙配》、《打豬草》、《夫妻觀燈》、《送香茶》等劇目赴南京等地演出,大獲成功。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江姐》

1954年9一10月,嚴鳳英與藝術搭檔王少舫帶領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再次赴上海蔘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了《天仙配》等劇目,嚴鳳英、王少舫還以《天仙配》一劇雙雙榮獲演員一等獎。1954年底,嚴鳳英又排演了朝鮮古典名劇《春香傳》,僅在合肥一地就連演40場,轟動一時。在此之後,嚴鳳英又陸續排演了《女騎馬》、《牛郎織女》、《桃花扇》、《打金枝》、《碧玉簪》等古裝戲以及《紅色宣傳員》、《豐收之後》、《江姐》等現代戲,嚴鳳英與這些經典劇目如同一股和煦春風,將黃梅戲藝術遠播全國各地,並蜚聲海外。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嚴鳳英故居紀念館(安慶羅嶺鎮)

舞臺下的嚴鳳英熱愛人民、熱愛生活,她時刻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她的表演也因此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可是,這樣一位樂觀開朗、深受觀眾愛戴的黃梅戲演員竟然在暴風驟雨般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年僅38歲的嚴鳳英含冤離開了難以割捨的黃梅戲舞臺和廣大的觀眾。在嚴鳳英去世之後,人們無限緬懷,並未忘記她對黃梅戲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

在全國廣大黃梅戲觀眾心目中,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就等同於黃梅戲。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國大舞臺,進而又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發展史的一代宗師。嚴鳳英1930年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幼年時期便愛唱田野小調、山歌,9歲時開始學藝搭班演唱黃梅調。1944年,年僅14歲的嚴鳳英第一次登臺演出《二龍山》,扮演劇中的丫頭,雖戲份不多,但嚴鳳英演來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她也因此被稱為“丫頭掛帥”。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嚴鳳英與家人合照

之後,嚴鳳英在舞臺上嶄露頭角,越唱越紅,但也因此而備受苦難與艱辛,尤其是在1945-1948年,她曾一度被騙到安徽南部的青陽去唱戲,受盡了折磨與欺凌,但生性倔強的嚴鳳英不屈於惡勢力,逃離魔掌之後,繼續演唱黃梅調。1949年,嚴鳳英與黃梅調都迎來了藝術發展的新春天,黃梅調也定名為黃梅戲。20世紀50年代初期,嚴鳳英為振興黃梅戲虛心學習京、昆藝術,以此來豐富自身表演,進而改革提升黃梅戲。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黃梅戲《天仙配》劇照

1952年秋,嚴鳳英排演了老舍先生的名劇《柳樹井》,同年11月,她還帶著這出現代戲與傳統劇目《藍橋會》轉戰大上海。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黃梅戲首次在滬上舞臺唱響,年僅22歲的嚴鳳英與面貌一新的黃梅戲受到了上海廣大觀眾的青睞。1953年4月30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在安徽省會合肥正式成立,嚴鳳英也成為當家主演。嚴鳳英進團伊始便排演了新編神話劇《天仙配》,後又帶著《天仙配》、《打豬草》、《夫妻觀燈》、《送香茶》等劇目赴南京等地演出,大獲成功。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江姐》

1954年9一10月,嚴鳳英與藝術搭檔王少舫帶領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再次赴上海蔘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了《天仙配》等劇目,嚴鳳英、王少舫還以《天仙配》一劇雙雙榮獲演員一等獎。1954年底,嚴鳳英又排演了朝鮮古典名劇《春香傳》,僅在合肥一地就連演40場,轟動一時。在此之後,嚴鳳英又陸續排演了《女騎馬》、《牛郎織女》、《桃花扇》、《打金枝》、《碧玉簪》等古裝戲以及《紅色宣傳員》、《豐收之後》、《江姐》等現代戲,嚴鳳英與這些經典劇目如同一股和煦春風,將黃梅戲藝術遠播全國各地,並蜚聲海外。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嚴鳳英故居紀念館(安慶羅嶺鎮)

舞臺下的嚴鳳英熱愛人民、熱愛生活,她時刻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她的表演也因此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可是,這樣一位樂觀開朗、深受觀眾愛戴的黃梅戲演員竟然在暴風驟雨般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年僅38歲的嚴鳳英含冤離開了難以割捨的黃梅戲舞臺和廣大的觀眾。在嚴鳳英去世之後,人們無限緬懷,並未忘記她對黃梅戲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嚴鳳英七仙女造型漢白玉石像

1978年5月23日,在安徽省文藝工作者大會上,嚴鳳英在去世10年之後終得以平反昭雪。1978年8月31日,安徽省文化局在合肥市舉行了隆重的嚴鳳英骨灰安放儀式。1986年,安徽省安慶市委、市政府為嚴鳳英塑立了《天仙配》中七仙女造型的漢白玉石像。在此之後,一部長達15集的黃梅戲電視連續劇《嚴鳳英》問世,再現了她那璀璨的藝術人生。進入新世紀,為了向一代宗師致敬,學習她的藝術精神。

"

在全國廣大黃梅戲觀眾心目中,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就等同於黃梅戲。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國大舞臺,進而又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發展史的一代宗師。嚴鳳英1930年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幼年時期便愛唱田野小調、山歌,9歲時開始學藝搭班演唱黃梅調。1944年,年僅14歲的嚴鳳英第一次登臺演出《二龍山》,扮演劇中的丫頭,雖戲份不多,但嚴鳳英演來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她也因此被稱為“丫頭掛帥”。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嚴鳳英與家人合照

之後,嚴鳳英在舞臺上嶄露頭角,越唱越紅,但也因此而備受苦難與艱辛,尤其是在1945-1948年,她曾一度被騙到安徽南部的青陽去唱戲,受盡了折磨與欺凌,但生性倔強的嚴鳳英不屈於惡勢力,逃離魔掌之後,繼續演唱黃梅調。1949年,嚴鳳英與黃梅調都迎來了藝術發展的新春天,黃梅調也定名為黃梅戲。20世紀50年代初期,嚴鳳英為振興黃梅戲虛心學習京、昆藝術,以此來豐富自身表演,進而改革提升黃梅戲。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黃梅戲《天仙配》劇照

1952年秋,嚴鳳英排演了老舍先生的名劇《柳樹井》,同年11月,她還帶著這出現代戲與傳統劇目《藍橋會》轉戰大上海。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黃梅戲首次在滬上舞臺唱響,年僅22歲的嚴鳳英與面貌一新的黃梅戲受到了上海廣大觀眾的青睞。1953年4月30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在安徽省會合肥正式成立,嚴鳳英也成為當家主演。嚴鳳英進團伊始便排演了新編神話劇《天仙配》,後又帶著《天仙配》、《打豬草》、《夫妻觀燈》、《送香茶》等劇目赴南京等地演出,大獲成功。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江姐》

1954年9一10月,嚴鳳英與藝術搭檔王少舫帶領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再次赴上海蔘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了《天仙配》等劇目,嚴鳳英、王少舫還以《天仙配》一劇雙雙榮獲演員一等獎。1954年底,嚴鳳英又排演了朝鮮古典名劇《春香傳》,僅在合肥一地就連演40場,轟動一時。在此之後,嚴鳳英又陸續排演了《女騎馬》、《牛郎織女》、《桃花扇》、《打金枝》、《碧玉簪》等古裝戲以及《紅色宣傳員》、《豐收之後》、《江姐》等現代戲,嚴鳳英與這些經典劇目如同一股和煦春風,將黃梅戲藝術遠播全國各地,並蜚聲海外。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嚴鳳英故居紀念館(安慶羅嶺鎮)

舞臺下的嚴鳳英熱愛人民、熱愛生活,她時刻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她的表演也因此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可是,這樣一位樂觀開朗、深受觀眾愛戴的黃梅戲演員竟然在暴風驟雨般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年僅38歲的嚴鳳英含冤離開了難以割捨的黃梅戲舞臺和廣大的觀眾。在嚴鳳英去世之後,人們無限緬懷,並未忘記她對黃梅戲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嚴鳳英七仙女造型漢白玉石像

1978年5月23日,在安徽省文藝工作者大會上,嚴鳳英在去世10年之後終得以平反昭雪。1978年8月31日,安徽省文化局在合肥市舉行了隆重的嚴鳳英骨灰安放儀式。1986年,安徽省安慶市委、市政府為嚴鳳英塑立了《天仙配》中七仙女造型的漢白玉石像。在此之後,一部長達15集的黃梅戲電視連續劇《嚴鳳英》問世,再現了她那璀璨的藝術人生。進入新世紀,為了向一代宗師致敬,學習她的藝術精神。

嚴鳳英將黃梅戲這一鄉間劇種推向了全世界,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現代黃梅戲《嚴鳳英》劇照

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排演了大型原創現代黃梅戲《嚴鳳英》,該劇以20世紀50年代嚴鳳英的表演藝術日趨成熟並達到藝術巔峰這一時期為背景,展現了她最美好的人生經歷,描述了她藝術創作與情感的交織,表現了她曲折豐富的戲劇人生。雖然嚴鳳英已經離世四十多年,但她永久活在人們的心中,尤其是她緊跟時代脈搏對黃梅戲藝術的改進提升,以及她以飽滿的激情和精湛的演技排演的一大批經典劇目、塑造的一系列精彩人物形象,在黃梅戲舞臺上延續至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