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回顧延長油田的來龍去脈及啟示


文/李德生 口述,龔劍明 整理;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石油勘探

1延長油礦早期勘探歷史

1.1清政府嘗試開採石油

陝北自古以來,沿延河一帶,油田甚多,石油產自上三疊統延長組緻密砂岩中。公元1080年,北宋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就開始在延長、延川一帶鑽鑿一些石油淺井,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採入缶中。頗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皆黑。餘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鬆墨不及也,遂大為之,其識文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餘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今齊、魯間松林盡矣,漸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蓋知石煙之利也。石炭煙亦大,墨人衣。餘戲為《延州詩》雲:‘二郎山下雪紛紛,旋卓穹廬學塞人。化盡素衣冬未老,石煙多似洛陽塵。’”這段文字真實記載了北宋時期就開始利用石油製作石墨的過程。

1905年3月,清政府外務部批准陝西省自辦延長油礦,並指定候補知縣洪寅為“總辦”。洪寅取油樣送到漢口化驗,證明油質“勝於東洋,能敵美產”,於是,聘請日本技師阿部正治郎到陝北勘察石油資源。同年10月,陝西巡撫曹鴻勳會同陝甘總督升允向清政府上書《試辦延長石油籌修車路以興利源而資轉運》的奏摺,11月8日,光緒皇帝硃批:“商部知道。欽此。”至此,中國陸上第一個石油廠——延長石油廠正式成立。為保證從日本採購的鑽機和煉油設備能順利到達延長,數萬民眾歷經千難萬險,費時一年,於1906年底,終於修通了金鎖關至延長縣共258.5km的馬車道。延長油礦的建立,是清末民族工業依靠本地資源,藉助外國先進工業技術自主辦廠的一次有益嘗試。

李德生回顧延長油田的來龍去脈及啟示


1907年4月,清政府僱用日本技師佐藤彌市郎在延長縣西門外勘定井位並安裝櫓臺機器,在主要油苗附近用頓鑽機開鑽延1井,6月5日開鑽,9月6日鑽至井深68.89m處見旺油,開採出上三疊統延長組油層,初期日產原油150~200kg,9月10日鑽到81m處完井,日產原油1~1.5t,延長石油官廠正式成立。10年後日產油量逐漸減少,直到1934年油井遂告涸竭。總共產油時間為28年,累計產油2550t。延1井的出油,結束了中國大陸不產石油的歷史,當時用小煉油釜提煉,產燈油和蠟燭產品,享譽陝西全省。1985年國務院副總理康世恩為延1井題名“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並立碑紀念,1996年延1井被列入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推翻“中國貧油論”

1914年至1916年期間,袁世凱北洋政府將所有地方油礦都收歸國有,並設立了“籌辦全國煤油礦事宜處”,將陝北石油開採權租讓給美國美孚公司(MobilCo.),並簽訂《中美合辦油礦條約》,美孚公司在延長縣設立“中美油礦事務所”,聯合開辦延長油礦。美孚公司派出馬棟臣(F.G.Clapp)、王國棟(M.L.Fuller)等6名地質工作人員和5名測量技師,中國方面也派了9名技術人員,雙方人員分成兩隊從北京經山西進入陝西,在陝北境內10萬km2地區開展地質普查,在延長、延安、永坪、甘泉、宜君等地進行細測地形,並繪製100km2以上1∶12000的構造圖,共鑽井7口,投資白銀800餘萬兩。

美國地質家回國後撰文稱:“我們發現了63個油苗,鑽了7口探井,井深自610m至844.3m。沒有一口井的產量可認為具有工業價值,勘探中沒有獲得成功的原因是地表砂岩的巨大厚度,1000m以上的白砂層造成石油散失,不能聚集成藏。若有頁岩為覆蓋層,含油遠景會好一些。”“陝西盆地已具有小規模石油生產,但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石油開發工作。”1926年,在《美國石油地質家協會會志》第十卷中題為《中國東北部的含油遠景》文章闡述了上述判斷的原因:“在兩個國家中都發現了古生代的石灰岩,但中國比美國的石灰岩變質程度高,美國的厚層頁岩富含有機質,形成了大量的石油;而中國東北部該層缺失,而石炭—二疊紀地層的厚度小,很少超過160m,所以中國東北部沒有厚的生油層,它不可能像美國東部和中陸區的油田那樣產生大量的石油。”所以,“從整體來看,石炭紀以後的地層,主要是陸相成因,絕大部分地層缺少能夠生成大量石油的富含有機質的頁岩。適當的蓋層很少,因為以砂岩為主的地層,易於造成石油的散失而不利於石油的富集。在中國東北部的主要盆地中,也沒有像美國東部和中陸區等主要產油區大量存在的一些明顯背斜、穹隆和階地。”1920年,美國地質調查所將中國石油儲量估計為19100萬t,僅為美國儲量的2%。美孚公司散佈的“中國貧油論”陰影曾長期籠罩著中國石油界。

雖然美孚公司對中國的石油儲量做出了悲觀的判斷,但中國人自己並沒有放棄,延長石油廠的職工在缺資金和設備的條件下,每年鑽探一兩口油井,維持年產石油100~200t的產量,以解決當地軍民的需求。1923—1933年期間,根據當時農商部所屬地質調查所安排,王竹泉、潘鍾祥、謝家榮、楊公兆和胡伯素等人先後5次赴陝北進行石油地質調查。王竹泉等人根據調查中新發現的化石,改正了美國地質技師馬棟臣、王國棟在陝北石油地質調查中的錯誤:①原定為石炭系的陝西系,由植物化石證明其為侏羅系;②原定為二疊系的安定石灰岩,因發現有魚化石,而知其為侏羅系上統,並在永坪挖溝觀察岩層傾向,詳勘其附近之地質構造,推翻了美孚公司對陝北地層的錯誤論斷,在永坪西南等地發現新構造。同時,對延長等油田的儲油層進行劃分,定為延長、永坪、膚施3個主要儲油層段;得出了永坪油田前景較好以及在延長油田可多鑽淺井,進行小規模開採的結論[8]。王竹泉和潘鍾祥幾次調查陝北油田,寫成《陝北油田地質》一文,真實記錄了當時的地質調查情況。

1934年國民黨政府設立陝北油礦勘探處,處長為孫越崎,勘探處下設延長、永坪兩個事務處。先後在延長、永坪打淺井7口,這些井的井位,大都是根據王竹泉、潘鍾祥等所提供的地質資料確定的。其中延長101井在101m處見旺油,初日產原油1.5t;永坪201井深104m,初日產原油3t。當時只有鑽機5部,鑽井隊伍100餘人,油井整體產油規模不大,但永坪地下出油這一事實為潘鍾祥提出陸相生油說奠定了實踐基礎。潘鍾祥後來在美國學習期間,曾撰文提出“石油也能夠來自淡水沉積”,就是根據他多次赴陝北進行調查的成果而得出的結論。

1935年4月28日,劉志丹率領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延長縣,繼而解放永坪,接管陝北油礦勘探處本部及延長區和延長石油廠。同年10月,中央紅軍北上先遣隊到達陝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國民經濟部部長毛澤民決定恢復延長石油廠的生產,延長石油廠先後隸屬於陝甘寧邊區政府建設廳和中央軍委軍工局,礦冶專家嚴爽被任命為延長石油廠廠長,高登榜為特派員,迅速組織恢復延長和永坪兩地的生產,將永坪採出的原油用毛驢託運到延長煉製,煉出了煤油、擦槍油、蠟燭、石墨等產品,供應中共中央機關和紅軍各部隊。

地質學家持續的勘探,加上陝北人民的支持,使得延長石油廠得以持續發展,終於在美國認為貧油的地方成功開採出了石油,並在20世紀30年代就誕生了陸相生油的理論,徹底打破了“中國貧油論”陰影,極大地鼓舞了石油勘探者。

1.3創新勘探助力抗戰

“七七事變”後,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逐步形成,延長石油廠開始了新的發展。1938年2月,上海的產業工人陳振夏、胡華欽、王凱等受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李富春派遣,到延長石油廠進行調查。陳振夏是搞機械出生的,青年時代當過工人、船員、輪機長,“五卅”運動期間,被推為上海中華電氣製作所罷工委員會委員長。上海淪陷後,陳振夏輾轉奔赴嚮往已久的革命聖地延安,他到延長石油廠後立即收集內戰期間疏散的設備器材,著手恢復生產。1939年,延安自然研究院建立,同時成立陝甘寧邊區地質礦冶學會,武衡、莫漢(範慕漢)、汪鵬(汪家寶)、佟城等人均屬於地質方面成員。1940年,陝甘寧邊區地質礦冶學會的汪鵬和佟城等到延長進行石油地質勘探。當時延長石油廠共有職工50餘人,只有永坪201井日產原油125kg至150kg。幾年下來一直在“吃老本”,僅利用原有的油井採油,產量日漸萎縮。陳振夏清醒地意識到,不開新井是沒有出路的,總有一天會徹底枯竭,經與技術人員、老工人考察合計,新井的位置選擇在西山洞。

打井需要工程材料,怎麼辦?井架的用料是鋼材,邊區鋼材奇缺哪裡來?窮則思變,陳振夏以木代鋼,利用簡陋的土法施工,除井架角柱用鋼管外,其餘都以堅硬木材替代,鑽機底座、傳動裝置的承力立柱和橫樑,用的也是硬木。1940年3月,延19井開工。由於設備落後,速度很慢,一晝夜只能打1m左右。陳振夏立下雄心壯志,一定要打出石油!經歷了兩個季度的日日夜夜,石油終於湧了出來!延19井每天流出的原油高達1.6t,油礦自清末以來打過多口井,從未有過這麼高的產量,依靠簡陋工具開採的油井實屬名副其實的“旺井”!

太平洋戰爭爆發期間,陸路運輸線被封鎖,作為重要戰略物資和工業“血液”的石油進口受限,極度匱乏,直接影響著全國人民抗戰救國的進程,石油工人發出“一滴汽油一滴血”的警語,為支援抗戰嘗試自主鑽探石油。

1941年12月,中央軍委軍工局任命陳振夏擔任延長石油廠廠長,中共中央軍委後勤部派第二軍工局第一科科長兼工程師汪鵬到延長石油廠主持技術工作,汪鵬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系,他到廠後認真整理分析資料,仔細研究延長周圍20多口老井的井位和生產情況,開展區域石油地質調查。他騎著馬,帶著皮尺和羅盤,依靠一個地質榔頭和一張1∶50000的地質圖,在西起安塞、東至黃河長達150km的延河河谷,進行地面地質調查和大面積的測量工作。汪鵬通過地質測量,認識到延長一帶是一個向西傾斜的單斜構造,傾角非常平緩,一般不超過2°~3°。在這個平緩單斜構造上,過去已鑽了不少井。由於過去鑽井開採工藝技術落後,油井管理不善,油層和水層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油井出油甚微。

汪鵬在勘查範圍內,終於在延長西南七裡村一帶找到了一個新的儲油構造,這個構造位於七裡村河溝兩側,為一鼻狀構造,其岩層的傾角一般為5°~6°,有的達7°~8°,是一個沒有鑽井過的“處女地”。汪鵬估計這一構造的地下油、水關係還保持著相對平衡狀態,有產旺油的可能,最後提出了在七裡村打井的建議,並在七裡村鼻狀構造上選定了七1井、七2井、七3井和七4井共4個井位。在廣大群眾的支持下,延長石油廠克服重重困難在七裡村構造開展鑽探工作,最先鑽探的是七1井,位於鼻狀構造北翼的延河邊油苗附近,至秋季先後在井深35.35m和79.46m鑽遇油層,日產原油1~2t,至此七裡村油田被發現和開採。隨後發現的七2井、七3井也相繼鑽成產油,但七4井卻產油不多。汪鵬認為,延長旺井出油與地質裂縫有關。

由於延長統砂岩巖性緻密,多數小產量油井急需增產措施。為了增加石油產量,延長石油廠職工積極鑽研,大膽探索,不斷革新生產技術。針對七1井和延3井,通過加深油井獲得增產。封堵水層用的套管,是八路軍繳獲的日軍山炮筒,在堵水過程中,經過多次試驗,創造了“空中套井法”併成功封堵。

1943年,在七1井加深至86.3m(延長組第14—15砂層)時獲得高產油流併發生強烈井噴,噴出的油柱高達數丈,連噴9天,強行完井投產,最初日產原油96.3t,一個月後日產原油仍達15.9t,這是延長的第一口高產井。鑽獲這樣高產量的油井,在延長油田開發史上尚屬首次,這次石油勘探初期嘗試技術革新帶來的效益,轟動了陝甘寧邊區。隨後又加深延3井,獲得自噴,日產原油11.6t。兩口高產油井的鑽獲,使1943年的原油產量達到1279t,創歷史最好水平,有力解決了當時陝甘寧解放區汽油、煤油、蠟燭等軍民需要。煉油工人加強提煉,兩套煉油釜晝夜開工,改敞口小火脫水為加蓋大火脫水,由過去的3天煉1釜改為1天煉3釜,煉油量比過去提高了5.6倍。生產的產品滿足了陝甘寧邊區的運輸、照明、印刷等需求,還用部分產品換取了布匹和其他物資,直接支援了抗日戰爭,也對粉碎國民黨政府對陝甘寧邊區的經濟封鎖,發揮了積極作用。1944年5月22日,毛澤東同志為延長石油廠廠長陳振夏親筆題詞“埋頭苦幹”,迄今仍為延長石油職工的企業精神。

汪鵬後來調回軍工局,佟誠任延長石油廠七裡村分廠副主任。佟誠於1945年5—9月間對延河及小拐溝長約10km、煙霧溝超過10km的地區進行了測繪,寫出了《延長石油地質概論》《對於延長附近舊井位置的評論》和《確定井口位置的說明》,為延長油田的進一步開發提供了寶貴的資料[5]。佟誠所定的七11井、七12井、七14井和延20井、延21井、延22井等井位,除延20井有數層稠油難以生產外,其餘各井均產旺油或有較好的油流。

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佔領延安,延長石油廠停產。同年9月,延安徹底解放,延長石油廠又回到人民手中。1948年延長石油廠恢復生產,當年生產原油158t,汽油產率提高到21%。1949年,延長石油廠在七裡村打井4口,一些老井得到加深和改造,實現年產原油820t,年產汽油176t,有力地支持了人民解放軍向西北進軍[8]。由此,自1907年鑽成第一口油井,至194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42年間,石油勘探與開採活動主要集中在陝北“三延”地區,共鑽井52口,累計進尺為12994m,共計算地質儲量169萬t,累計產油6155t。

2延長油礦突破性發展

2.1爆炸增產支援建設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於對老區經濟發展的關注,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調集了全國的地質、地球物理、鑽井、採油工程技術人員,多工種全方位支援延長油礦和陝北地區的石油勘探開發工作。1950年6月,燃料工業部在西安成立了西北石油管理局,康世恩擔任局長,並組建了陝北石油勘探大隊,由副局長張俊兼任大隊長。他說:“我要一批幹部,從上海抽,從四川抽,從玉門抽,加強陝北的石油勘探。陝北的老百姓養活紅軍十年,我們要回報,首先把陝北的石油工業發展起來。”於是,從全國各地抽調人員組建陝北石油勘探大隊,石油勘探大隊下轄6個地質隊、1個重力隊、1個輕便地震隊、3個鑽井隊(延長、棗園、四郎廟各1個鑽井隊)。其中,第二地質隊的隊長由李德生擔任,該隊共有5名隊員:沈乃菁,他年歲較大;包茨,後來擔任四川石油管理局的總工程師;宋四山,後來擔任長慶油田研究院的院長;還有王方和測量師陸繩祖。第二地質隊的工作範圍在“三延”地區(延長縣、延安縣、延川縣),主要工作內容是按照1∶50000比例尺對每個地質露頭開展石油地質詳查並製作地質圖。


當李德生和地質隊員到達現場踏勘時,既感到能為革命老區工作而興奮,又因為全區覆蓋著200多米厚的第四紀黃土而擔心難有勘探收穫。地質隊經過觀察和分析,雖然陝北地區覆蓋了很厚的黃土,但河流切割的地方都有露頭,出露侏羅系和三疊系,發現地層勘測只能沿著延河、清澗川、洛河及兩側的溝谷一條一條地進行。當時的交通運輸工具是適應當地特點的五六頭小毛驢,用來馱帳篷、廚具、測量儀器等設備。地質隊的儀器比較簡單,就是測量用的標杆和木樁。調查完全靠步行,中午吃點乾糧喝點河水,晚上借老鄉的窯洞住宿,在煤油燈下整理當天的資料和繪製圖件。工作方法是依靠當時蘇聯專家建議的指導和推廣,逐個地質點進行勘測,每1km左右定一個“地質點”,每天可完成20~30個地質點。在走過延長2000多條山溝後,通過對延長張家灘頁岩、董家河天然裂縫、安溝油苗油砂露頭處進行地質構造調查,分析了延長石油的發展趨勢,撰寫了《陝北三延地區石油地質詳查報告》和《陝北地區南—北地層對比報告》,總結了超特低滲透“裂縫油田”規律。


李德生回顧延長油田的來龍去脈及啟示


1953年元月,康世恩被任命為北京石油管理總局局長,西北石油管理局和陝北石油勘探大隊被撤銷。李德生調任到組建的延長油礦擔任主任地質師兼地質室主任,主管採油地質工作。地質室主要技術人員有曹潤伍、劉啟發、王學飛、胡克䇍、張文昭、宋四山和朱明恭等。由於延長統砂岩巖性緻密,多數小產量油井急需增產措施。同年3月,蘇聯專家克里洛夫斯基到延長油礦,總結並贊成爆炸增產技術。於是延長油礦決定對所有老井實施大規模爆炸增產計劃,由副礦長劉樹人負責,組織採油工程師秦同洛、朱兆明、黃先馴等加上轉業軍人辛同哲等技師配合執行。油礦向軍工部購進一批黃色炸藥和雷管,用鐵皮包裹製造成長1m、直徑3in的圓形彈殼幾百個,在專用的倉庫內由辛同哲等技師和軍工製成炸彈。油層爆炸增產試驗首先選擇七3井、七11井、七13井、七17井等4口井開展,均取得較好效果,單井產量增加1~4倍,成為當時油井的主要增產手段。3月至11月共爆炸油井73口,共128井次,使用炸藥13t,增產原油545t,佔1953年產油量1367t的40%。在當時惡劣條件下,爆炸增產探索體現了延長油礦職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埋頭苦幹”的企業精神。


李德生回顧延長油田的來龍去脈及啟示


由於早期經驗不足,爆炸增產組織實施經常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故和挑戰。比如1953年3月14日,七6井就發生了意外爆炸事故:當時負責爆炸的黃先馴工程師把12根1m左右的炸彈逐一沉到井底,但由於電路故障,炸彈引爆後並沒有爆炸。按照規程,只能把炸彈留在井底,檢查修復電路後,重新下入一顆炸彈到井下引爆全部留在井底的炸藥,但黃先馴工程師沒有和大家商量,徑自把未爆炸的炸彈往上提,本意是想提至套管鞋處卡斷鋼絲繩,使炸彈自然落入井底產生撞擊後引爆,但由於套管固井質量較差,炸彈爆炸後,將7根6in套管炸飛出井筒,最遠的一根飛至50多米外,甚至將值班房房頂砸出一個大窟窿。每根套管長10m,直徑為6in,重量達幾十千克,套管中的炸彈長1m,直徑為3in,這些套管和炸彈威力極大。當時在井場工作的還有辛同哲、秦同洛、戴行錚、韓大匡和李德生,地面尚有10多個未下井的炸彈,炸飛的套管散落在井場四周,幸未傷人,也未擊中未下井的炸彈,有根套管飛向旁邊堆放的炸藥處,幸好被一個絞車擋了一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礦長柏映群召開會議分析事故,會上黃先馴工程師作了檢討,組織上對這起事故的責任人給予了相應處分。


李德生回顧延長油田的來龍去脈及啟示


經過這件事情以後,蘇聯專家克里洛夫斯基與中方地質、工程專家討論改進措施,針對套管固定不牢的問題,爆炸增產措施做了種種改進。比如下完炸彈後,如何解決鋼絲繩與炸彈脫鉤的問題?決定放棄“空井爆炸方案”,改為“注水泥塞爆炸方案”。採取措施有:炸彈沉入井底油層部位後,在其上方注入10~20m厚的水泥漿,凝固後形成一段水泥塞,既保護了井筒和套管,又增強了爆炸壓力波橫向影響油層,在油層內形成了更多的裂縫,提高了爆炸增產效果。此後又在水泥漿中加入重晶石增加穩固性,使炸藥產生更大的威力。引進了水力壓裂,可達1000atm,增加壓裂車,使用沙子填充裂縫,在支撐裂縫上取得創新。後來又試驗了在儲油層內採用坑道採油和火燒油層的增產措施,但因油層的滲透率太低,含水飽和度高,火燒油層難以形成設計要求的燃燒面,因而基本被否定。延長油礦爆炸增產措施一直延續到1975年才停止,當年延長油礦聯繫長慶油田壓裂車隊協助進行油層加砂壓裂試驗,並在延長、永坪、青化砭、甘谷驛䓁4個油田24口井進行油層加砂壓裂試驗,獲得很理想的增產效果。1982年延長油礦得到石油工業部進口的一套700型壓裂機組,從此,隨著壓裂車等新技術引進,生產井壓裂加砂增產替代了油井爆炸,成為延長油礦的主要增產措施。

1953年11月13日,北京石油管理總局局長康世恩率領以蘇聯特拉飛莫克院士為首的專家組來到延長油礦考察,專家組還包括蘇聯地質專家索科洛夫、西馬科夫、薩依多夫、庫卡平和採油專家拉福魯什科,以及總局副總地質師陳賁、總工程師姜輔志、副局長沈晨、地質處長劉南及俄語翻譯劉永山、李國玉、劉太明等一行。經過兩天的實地考察和交流,11月16日,專家組在專家招待所會議室聽取了李德生所作的延長油田地質彙報,彙報內容包括油田開發簡史、油田地質構造、地層剖面、儲層物理性質、油井採油規律、地下水活動和油井爆炸增產措施等,李德生展示了有關地質圖件,並回答了各位專家提出的問題。專家組逐一察看了窯洞內岩心庫保存的延長組第6層至第25層砂岩,包括含油砂岩層之間的頁岩夾層及生油層張家灘頁岩等,每層標明厚度、孔隙度、滲透率等數據。特拉飛莫克院士代表專家組在總結會上肯定了延長油礦所取得的進展,並作出了初步結論:

①延長油田是裂縫型油田。由於有很多裂縫,儲藏了旺油井的產油量。如打井遇到裂縫便出旺油,如未遇裂縫便不產旺油,如裂縫不大出油有限,垂直和水平方向都有裂縫。②第15層是彈性水驅油層,油和水流向井口是由於本身的膨脹力,但這種力量是很小的,只能在開採初期有一定作用,以後便變為重力驅動,從比較高處流向低處。由於滲透率、孔隙度低,第21層驅動形式不明顯,好像是水驅但水層來源很小。③延長油田用體積法可以計算出總地質儲量,但與可採儲量出入很大。可採儲量完全與裂縫有關,其計算要利用採油曲線,用統計對比法求得。

李德生回顧延長油田的來龍去脈及啟示


1954年元月,李德生編寫完成《延長油礦1953年地質年報——陝西延長油田上三疊統淺油層的儲油和出油條件》,該報告對延長油礦1954年以前所進行的勘探開發工作進行了系統的總結,並結合蘇聯專家建議,提出了今後工作的方向和方法。

1954年9月,李德生接到北京石油管理總局調令,離開延長油礦到玉門礦務局工作,離開延長油礦時,他對生活多年的黃土山區和工作相處融洽的員工依依不捨。當年歲末,當李德生得知1954年延長油礦原油產量達到3526t,為1953年產量的2.6倍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時,他為自己曾經奮鬥的延長油礦無比欣慰。此後,李德生利用延長油田勘探積累的經驗指導玉門油田的勘探開發工作,同時一直關注延長油礦的技術革新。

1955年,延長油礦成立了永坪煉油工段,從延長調整過來3臺蒸餾釜,年處理能力3000t,當年10月1日投產。1958年,延長油礦擴大生產規模,急需鑽機,為了解決生產燃眉之急,延長油礦廣大職工仿照美國星牌鑽機,用木料自制成功了“延安牌”鑽機。該鑽機主要部件全是木頭,可鑽深井140~150m。1958年延長油礦主要是用“延安牌”鑽機打井,1959年後逐步被“鋤型”鑽機所代替。1965年,延長油礦委託石油工業部北京設計院設計管式常壓蒸餾—熱裂化裝置,規模為年加工原油1.5萬t,並於1966年12月建成投產,隨後兩次對該裝置更新改造,更換了主要設備,更新了操作和檢修環境,使常壓蒸餾年加工能力提高到3萬t,熱裂化年加工能力提高到2萬t,該套裝置運行長達19年,大大提高了延長油礦的石油加工效率。1971年,延長油礦在延長油田進行小藥量炸點,開展擠水壓裂試驗,效果顯著,使原來爆炸無效區及無效油層都成了高產區,重新認識和加強了油層壓裂試驗工作。1973年又創造了自拔反扣管子的新工藝,提高了壓裂效益。1974年,延長油礦又成功試驗了清水加砂壓裂。

2.2改革開放迎來新發展

1978年,李德生調回北京任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總地質師,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後,仍不忘延長石油故里,20多年來,他曾6次回到延長看望老戰友,探討延長石油的發展前景。這期間,延長油礦也於1986年11月更名為延長油礦管理局,但延長人仍習慣稱之為延長油礦。借改革開放的東風,延長油礦加快了石油勘探開發技術革新。

1991年,延長油礦在在子長油礦成立注水試驗隊,進行單井注水試驗。1998年在川口採油廠進行先導性試驗,經過幾年研究和試驗,確定了適合延長油田的注入水水質標準,完善了精細水質處理工藝,引進了汙水處理與回注工藝,並簡化了地面注水工藝流程,形成了適用於陝北特低滲透油田的注水工藝流程。在加深對油藏認識和動態研究的基礎上,積累了一定的特低滲透油藏注水開發經驗,使油層能量逐步升高,隨後全面推廣。

1996年,延安油礦煉油廠又開發生產出了90號汽油,15萬t/a常壓蒸餾裝置建成投產;1997年,7萬t/a催化裂化裝置建成投產,形成原油一次加工150萬t/a常壓裝置和二次重油加工80萬t/a催化裝置,以及150萬t/a汽油重整和20萬t/a柴油加氫的配套裝置,生產的產品不僅有柴油、汽油、煤油,還擴展到聚丙烯、苯、甲苯、二甲苯、異丁基苯等。

1998年,中國石油工業開始大重組,為了順應新形勢,陝西省委、省政府決定將原來屬於延安市的延長油礦管理局、延煉實業集團公司和原來屬於榆林地區的榆林煉油廠合併,組建為省政府直屬的國有獨資企業,為陝北石油持續、科學開發奠定了基礎。1999年2月4日,陝西省延長石油工業集團公司在延安掛牌運營。

2000年11月11日,位於延安市川口鄉編橋村南的延長油礦第一口水平井開鑽,11月30日完井,井深945m,垂深515.013m,水平位移為514.65m,該井是由勝利石油管理局鑽井公司負責鑽井施工,中原油田勘探局鑽井綜合工程處固井公司負責固井施工,延長石油工業集團公司工程處壓裂隊負責壓裂施工。延水平一井的順利投產,獲得了鑽井、完井、射孔、壓裂、管柱配置、測井等第一手資料,為水平井的鑽探積累了寶貴經驗。

2005年9月14日,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延長石油集團)成功組建。自2007年以來,延長石油集團確立了“一業主導、多元支撐”“油氣並重、油化並舉,油氣煤鹽綜合發展”的產業發展戰略,當年原油產量、煉油加工量和油品銷售均突破1000萬t大關,成為中國新興的千萬噸級大油田。延長石油集團通過不斷探索,在常規的“貧氣區”發現了儲量超千億立方米的大型緻密砂岩氣田即延安大氣田,目前已實現了規模開發。與此同時,率先在盆地南部的三疊系延長組取得了陸相頁岩氣勘探的突破。

3延長油礦勘探對現代中國石油工業的啟示

中國石油地質學者在20世紀40年代初提出陸相生油理論,60年代提出大慶長垣二級構造帶整體含油的理論和實踐,70年代提出渤海灣盆地複式油氣區帶滾動勘探斷塊油田的理論與實踐,80年代提出古潛山、古隆起和碳酸鹽巖縫洞型油氣藏的勘探開發理論與實踐,90年代提出前陸盆地逆掩斷層相關褶皺的理論與實踐。進入21世紀以來,石油地質學者對鄂爾多斯、四川、鬆遼、渤海灣、塔里木、準噶爾等多旋迴疊合盆地重新認識,加入了頁岩油、頁岩氣等新元素,建立了“立體勘探”的新模式和新實踐。經過多年對中國含油氣盆地構造學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研究,認為中國大陸及陸架盆地處於西伯利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匯處,由多塊體、多山系和多盆地拼合而成。形成多旋迴、多期次海相和陸相都很豐富的油氣生成和聚集過程。

鄂爾多斯盆地為多旋迴疊合含油氣盆地,地跨陝西、甘肅、寧夏、山西、內蒙古五省區,面積為32萬km2。盆地基底為太古宙—古元古代變質岩系,中、新元古代為裂陷槽海相盆地,沉積淺海碎屑岩—碳酸鹽巖;早古生代為克拉通盆地,為陸表海碳酸鹽臺地型沉積層;晚古生代—中三疊世為克拉通坳陷盆地,沉積物為濱海碳酸鹽巖過渡為陸相碎屑岩沉積層;晚三疊世—白堊紀為大型陸相坳陷盆地,沉積物為內陸湖泊、河流砂體沉積物;新生代盆地整體上升,主體為大型平緩西傾大斜坡,沉積物為三趾馬紅土和其上巨厚的風成黃土。鄂爾多斯盆地南、北緣有斷陷,西緣有褶皺帶。鄂爾多斯盆地油氣資源具有分佈面積廣、儲層緻密、滲透率極低等特點。

1905年成立的延長油礦經歷百年石油勘探開發,逐步認識了地質規律和勘探開發緻密低滲透砂岩油藏的鑽採工藝技術。最初預計七裡村油井的產量不會太高,但是沒想到在幾代石油人的努力拼搏下,還能在磨刀石上開採百餘年,這真是一個奇蹟!比起大油田,雖然延長油田原油產量甚微,但卻在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

延長油田是中國油田開發的試驗田,為新中國的石油開採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長期以來,幾代石油職工埋頭苦幹、開拓創新,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地質規律的鑽採工藝技術;壓裂、酸化、鑽叢式井、水平井等技術快速發展。令人倍感欣慰的是,如今陸相生油理論和水力壓裂技術完美結合,2016年延長油田年產油量達到1127萬(t共有6萬口油井)、天然氣20億m3(共有氣井200多口);長慶油田年產油量達到2392萬t(共有10萬口油井)、天然氣365億m3(共有9000多口氣井)。對於非常規緻密油氣層,除石油地質理論創新外,還依賴技術上的創新,比如水力壓裂和水平鑽井、陸鑽及分離等技術。在延長油田邁入第二個“百年”之際,延長石油從常規油氣勘探正式進入非常規油氣勘探領域。目前,延長石油集團在鄂爾多斯盆地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6億t,連續10年千萬噸以上增產穩產;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6650億m3,建成產能32億m3;落實頁岩氣地質儲量1600億m3,建成產能5億m3。

延長油礦誕生了中國陸相生油理論,先導了中國石油勘探開採工作,見證了中國石油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傳承了中國石油職工“埋頭苦幹”艱苦創業的企業精神。延長油礦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大協作帶來的有力支援,如鋼鐵工業、製造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石油國企兄弟單位的支持。回憶延長石油這段最初勘探開發歷史,李德生有兩個深刻體會:

一是製造業要發展。歷史上製造業的侷促限定了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早期簡陋的勘探開發設備讓無數石油界前輩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如今有了一大批自主開發的大型勘探開發設備,壓裂車的自主研製、壓裂改造的可溶橋塞等前沿技術有待我們去創新、去引領。

二是理論和技術要創新。美國專家拋出的“中國貧油論”沒有壓垮我們,中國石油人反而開闢出陸相生油理論,最終創造了“長慶奇蹟”,奠定了陸相生油理論的國際地位;從常規油氣到非常規油氣的勘探開發,技術上又是一個“新長征”,相信中國石油工作者一定會作出新的歷史貢獻。

來源:能源情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