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房顫不能“拖”心臟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治療房顫不能“拖”心臟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和我們平常所認知的心血管疾病不一樣,心房顫動(房顫)在一開始總是顯得若有若無,症狀不是很明顯,所以很容易被忽視。但現實卻很殘酷,房顫是心血管疾病中的頑疾之一,一旦從初期的陣發性房顫轉為持續性房顫,治療難度將大幅增大。

房顫有年齡偏好,尤其好發於老年患者,其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顯著提高,平均每增長10歲,罹患房顫的機率會增加一倍多,其中7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高達10%。

每週一、二上午的專家門診裡,房顫病人佔了一大半,對此現狀,上海市胸科醫院房顫診治中心主任劉旭教授指出,房顫的治療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腦梗死是房顫的嚴重併發症之一,由房顫引起的腦梗死致殘率高、複發率高、死亡率高,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為了引起大家的警醒,劉旭教授將通過嚴謹的臨床科學數據,普及房顫知識。

認識房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房顫,顧名思義就是心房顫動,也就是說心臟搏動的節律、頻率都不正常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房顫的電活動並非完全無序。有學者發現,房顫維持過程中,心房中有一些位點的頻率和位置往往在很長時間保持穩定。之後通過Davidenko和Narayan的研究,目前的研究熱點——“轉子學說”,浮出水面,業內看來這是根治房顫的突破口,目前上海市胸科醫院劉旭教授團隊在此領域不僅是領跑者更是牽頭者。

房顫初發的時候,患者可能會出現心慌、乏力,但人們往往不重視。其實這時候應該自測脈搏,如果脈搏不整齊,持續時間較長,就要引起警惕。還有一些患者平時並沒有這些症狀,但隨著年齡及患房顫的危險因素增加,還是建議定期檢查心電圖,以便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房顫雖然不像某些心臟疾病會讓人暈厥或猝死,但一旦觸發這顆“地雷”,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的。

房顫最常見的危害有四個方面:影響患者生活、增加血栓發生的機率、導致心功能不全、增加死亡率。其中,血栓是房顫最嚴重的併發症。房顫時心房喪失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淤滯而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可隨著血液至全身各處,可引起腎、肝、腸血管動脈等栓塞,更嚴重且常見的是腦栓塞(即中風,偏癱)、肢體動脈栓塞(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

治療房顫——醫患雙方共同的目標

目前房顫的治療主要包括2個方面: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由於房顫的發病機制較為複雜且患者各自的身體狀況存在差異,目前市面上供選擇的藥物卻並不多,所以使得藥物治療這種方法針對性差而且效果不佳,而且無法根治。在以前,醫學上治療房顫的手段很有限,所以大多選擇藥物治療,但是近年來導管消融治療的方法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成為治療房顫的首選方案。導管消融治療不僅僅可以根治房顫,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房顫患者腦卒中發生率,降低高達正常人2倍的死亡率。

生了病要服藥打針,絕大多數人都能坦然接受,因為我們已經對此司空見慣了。但談及射頻消融,大家肯定都充滿疑惑和畏懼。其實,心臟射頻消融是一種介入治療方法,運用於臨床已有20餘年的歷史。這種方法是將很細的導管送達心臟發病位置後,釋放射頻電流,從而一次性消除“病灶”。這種方法不開刀,創傷小,成功率極高,目前已成為根治房顫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選方法。手術大多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患者可以在清醒的狀態下接受手術。治療過程中僅有 1-2 分鐘的疼痛感,絕大多數患者能忍受,術後康復快,一般術後第二天就康復,住院 3-4 天即可出院。理想的治療時機是房顫的早期,最好在陣發性房顫開始往持續性房顫發展的時候,比如一月發作一次的時候就採取導管消融治療。

房顫作為“慢性病”,可以允許患者有一定的猶豫期,先嚐試著採用藥物治療。房顫也許相當長一段時期都不帶來難受的感覺,或者發作時候症狀較輕,病人覺得可以耐受,但是疾病始終存在。這個疾病是進展性的,它一定會越來越重。陣發性房顫的病人由於病情比較侷限,所以導管消融的成功率高,不易復發,而如果有患者不把房顫當一回事,也許3-5年後,就不能再施行手術了。房顫的治療和很多疾病一樣趕早不趕晚。雖然病情拖得越久越難治療,但是無關發病的年齡,不僅60-70歲的患者可以接受射頻,甚至80歲以上的老人只要經過身體狀況評估,也能獲得妥善治療。

上海市胸科醫院作為國內首批開展射頻消融治療的單位之一,早在多年前就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學房顫診治中心。自從1998年10月在全國率先開展房顫的導管消融開始,上海市胸科醫院劉旭教授團隊的房顫消融技術始終領跑全國,作為上海市醫學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劉旭教授個人完成的射頻消融的例數和質量,無論在國內外都名列前茅。他還勇於向傳統房顫診療路徑發起挑戰,提出並實施一系列獨具特色、成效斐然的診療途徑,其科研成果曾多次獲國家級、市級科技獎項。此外,劉旭教授團隊在2萬餘例房顫導管消融這一國際上較大的病例群中,凝鍊出先進的理念:房顫轉子(Rotor)消融。經過近600餘臺的實際操作,總結出“房顫轉子(Rotor)-胸科標測方法學”併成立了中國Rotor俱樂部,劉旭教授也被譽為中國房顫“轉子”消融第一人。

預防房顫,合理治療房顫,讓我們不再等待,一同攜手出擊,戰勝房顫,守護健康!

新民晚報記者 潘嘉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