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供血不足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藥品 心血管病 心血管 冠心病 前列腺 羊奶驛站 2019-08-24
"

腦供血不足病理基礎與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痙攣、血流緩慢及血小板聚集等有關。治療原理:降低血液粘稠度,維護修復血管的正常功能。

"

腦供血不足病理基礎與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痙攣、血流緩慢及血小板聚集等有關。治療原理:降低血液粘稠度,維護修復血管的正常功能。

腦供血不足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腦供血不全的治療應著眼於保護殘存的神經機能,改善和恢復受損的神經機能,防止其向嚴重的腦缺血類型發展。慢性腦供血不全的治療可以分為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兩部分,藥物治療的原則包括:擴張血管、控制血壓、改善腦血流循環、抗凝溶栓、抗腦水腫、活血化瘀、改善腦代謝及保護神經細胞幾個方面。臨床上通常應用以下幾類藥物。

1、血管擴張劑

常用的有鈣通道阻滯劑,其藥理作用為:(1)擴張血管,增加腦血流量;(2)保護腦細胞,避免腦缺血後神經細胞發生去極化,阻止ca2’內流及貯鈣細胞器或載體和內質網釋放ca2’進入細胞液中,可減少神經細胞的死亡,減輕組織損害;(3)抗矽脈粥樣硬化作用;(4)維持紅細胞變形能力;(5)抗血小板聚集等。臨床常用於治療腦缺血性血管病變的鈣通道阻滯劑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和氟桂嗪等。

尼莫地平為第2代ca2’通道阻滯,能鬆弛血管平滑肌,具有抗缺血、改善微循環作用。在選擇性擴張腦血管、預防和治療腦血管痙攣造成的腦組織缺血性損害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列局部腦缺血具有保護作用。還能有效地防止腦血管痙攣,選擇性擴張腦血管,明顯降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其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是有效安全的。

組胺類似藥培他啶,對腦血管、心血管,特別是對椎一基底動脈系統有較明顯的擴張作用,顯著增加心、腦及周圍循環血流量,改善血循環,並降低全身血壓,還有輕微的利尿作用。主要用於血管性頭痛及腦動脈硬化,並可用於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如腦血栓、腦栓塞、一過性腦供血不足等。

血管擴張劑可增加血流,疏通血管,用於缺血性腦病有一定的療效,但急性腦梗塞現在一般不主張應用腦血管擴張劑,因其可能產生促進腦水腫,腦內盜血和降低血壓等不利影響,不能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失狀態。故一般可考慮在急性期過後應用,尤其是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或慢性腦供血不足時,應用腦血管擴張劑有效。

對擴管藥物的應用,目前仍有爭議。一般認為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急性期不用。其理由是根據病理生理學研究,腦梗塞後可表現局部充血和局部缺血等不同表現。局部缺血型一般發生在缺血的急性期,如發病3日內,39%表現局部缺血,該病變部位的血管處於麻痺狀態。這時使用擴管藥,對病變區的血管不發生反應。而且由於正常部位的血管擴張,使病變區的血液流向正常腦組織,病變區的血流量更少,即所謂盜血綜合徵。故認為在腦梗塞的急性期,應用擴管劑非旦無益,反而有害。

對擴管藥物的應用時間,應根據病人入院時的不同情況而定。如果腦缺血癥狀較輕,無意識障礙及顱內壓增高的表現,ct掃描證實病灶較小,無梗塞後出血(出血和梗塞並存)現象,起病後即可應用;而對中重度腦梗塞,入院時有意識障礙及顱內壓增高表現者,ct顯示腦梗塞面積大,佔位效應明顯者,必須先行脫水治療,待病情穩定,症狀好轉方可應用,一般可掌握在發病2~3周。

推薦閱讀:<<<腦供血不足患者應該吃些什麼[page]

腦供血不足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二)

腦供血不足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2、抗凝劑及抗血小板聚集劑

雙香豆素類中效抗凝劑可競爭性對抗維生素k的作用,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還可降低凝血酶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反應,能防止血栓的形成及發展,用於治療血栓栓塞性疾病,但因其起效慢,對缺血性腦血管作用不佳。

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急性期,是否適用抗凝治療,目前認識也不一致。但有些學者認為,在嚴密觀察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活動度和時間的條件下,可用超小劑量肝素1000~1500u/小時連續靜滴,持續72小時,然後口服雙香豆素,首次300毫克,維持量150毫克,還可能會有益的。但若不具備化驗條件,抗凝劑最好不用。

藻酸雙酯鈉為酸性多糖類藥物,是以藻酸為基礎原料,用化學方法引入有效基團合成而得的類肝素藥物,能阻抗紅細胞之間和紅細胞與血管壁之間的粘-附,具有改善血液流變學的粘彈性的作用。另外,本品能使凝血酶失活,具有抗血栓、降血粘度、微動靜脈解痙、紅細胞及血小板解聚等前列腺環素(pgiz)樣作用。本品還有明顯降低血脂的作用,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發生和發展,對外周血管有明顯的擴張作用,能有效的改善微循環,抑制動靜脈內血栓的形成,不僅具有治療作用,同時有可靠的預防作用。主要用於缺血性腦血管病如腦血栓、腦栓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常用劑量50~100毫克,1日3次口服,或4~8毫克/公斤/日,加入5%~10%葡萄糖500毫升內靜脈滴注,每分鐘30~40滴,每日1次。

建議:

(1)抗凝治療不作為常規治療。

(2)對於伴發房顫和冠心病的患者,推薦使用抗凝治療(感染性心內膜炎除外)。

(3)tia患者經抗血小板治療,症狀仍頻繁發作,可考慮選用抗凝治療。

3、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栓的特性,能減少周圍動脈內阻塞性血栓的形成,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反應。其作用機制為:使血小板環氧酶,即pg合成酶乙酰化,從而抑制了環內過氧化物的形成,txa2生成亦減少,用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作,長期服用未見血小板有耐受現象。臨床研究發現在男性患者預防中風的效果較女性患者好,可能與女性的血小板環氧酶對其耐受性較高有關。

4、潘生丁

潘生丁又名雙嘧達莫,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可抑制血小板的第一相聚集和第二相聚集,高濃度可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反應。它是一種冠脈擴張藥,能增強冠脈血流量,具有抗心絞痛作用,長期應用潘生丁對冠心病有益,大劑量潘生丁連續服用,對心絞痛有效。

腸溶阿斯匹林和潘生丁,在體內能抑制血小板的很多功能,包括adp等釋放反應,故常用於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常用劑量:腸溶阿斯匹林50~100毫克,每日1次;潘生丁25~50毫克,1日3次。對二者聯用,是否能增加協同作用,尚有爭議。

5、曲克蘆丁

曲克蘆丁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時能對抗5一羥色胺、緩激肽引起的血管損傷,增加毛細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可防止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的水腫。對急性缺血性腦損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

建議:

(1)大多數tia患者首選阿司匹林治療,推薦劑量為50~325mg/d。

(2)對於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應用“阿司匹林無效”的患者,建議應用asa25mg和dpa緩釋劑200mg的複合製劑,2次/d,或氯吡格雷75mg/d。

(3)如使用噻氯匹定,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檢測血常規。

(4)頻繁發作時,可選用靜脈滴注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