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中榮:誰是“中風”的高危人群?

心血管病 中風 高血壓 體檢 搜狐健康 搜狐健康 2017-11-04

繆中榮:誰是“中風”的高危人群?

作者 | 周亦川

來源 | 搜狐健康

腦卒中,即我們常說的“中風”,在我國超過700萬的現存腦卒中患者中,約70%為缺血性腦卒中。這種病不僅在老年人中多見,在臨床上北京天壇醫院神經介入科主任繆中榮也遇到了不少40多歲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讓人痛心的是,他們常常會問到一個問題:醫生,為什麼我的腦血管堵了?

繆中榮介紹,體檢時就有一個指標叫做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當壞膽固醇不斷增多後就會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斑塊只會越長越大。如果有一天斑塊在血管壁上突然破了,斑塊裡的物質就全部出來了,會堵塞血管,阻斷正常血流,沒有血流來輸送氧氣的腦組織就開始壞死,這就是腦梗死,即缺血性腦卒中。

預防腦卒中,不要等到昏迷、癱瘓了才找醫生,往往為時已晚。繆中榮說,有三類人群是腦卒中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別加強注意:

1. 有卒中的病史,這是最高危的。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最大的特點是容易復發,已經發作過的人就要非常重視,珍惜生命,嚴防第二次發作。腦卒中發作後,一定要到醫院做相關的精準檢查,讓專業醫生判斷有沒有再次發作的風險。比如一個高危因素就是腦血管狹窄,血管窄了就很容易被堵上,需要評估是否要支架或搭橋治療。

2. 高危發作因素。房顫是一種腦卒中發作的高危因素,發作時產生的靜脈血栓是腦血管堵塞的元凶,據統計房顫患者腦卒中發病率是普通人的五倍,因此預防腦卒中一定要把房顫等高危因素控制好。

3. 其他危險因素,如“三高”。高血壓會加速動脈支血管硬化的發生,高血脂是導致腦動脈硬化,發生腦卒中發作的一個主要的因素,而血糖是否達標也對腦卒中的防控十分關鍵。

另外還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吸菸、嗜酒、長期熬夜,都易導致腦卒中的發生。還有一些經常參與劇烈運動的患者,頸部易受到傷害,還包括“手重”的頸部按摩,都可能引起腦卒中。

繆中榮:誰是“中風”的高危人群?

在體檢中有一個重要的檢查——頸動脈超聲,有不少人報告提示頸動脈狹窄,這是不是腦卒中的先兆?繆中榮解釋,頸動脈斑塊確實是腦卒中發作的危險因素之一,頸動脈是腦血管的上游,有斑塊脫落會造成血管堵塞;但是,有些老百姓過分焦慮,覺得今天不除掉斑塊明天就“中風”這也是不準確的。我們需要對斑塊進行評估,一般來說通過藥物綜合控制即可,如果頸動脈內徑堵了70%以上,造成血流減少時需要考慮手術。因此有了斑塊,患者第一應該定期複查,半年查一次看斑塊有沒有長大;如果發現頸動脈狹窄程度很重,或者超聲、CTA顯示這個斑塊不穩定,就需要內外科醫生綜合討論是否需要手術治療了。

繆中榮強調,預防腦卒中,不僅要關注常規體檢中的“三高”、心電圖,還要到腦專科醫院做專業性的腦血管檢查。最簡單的是頸部超聲和顱內多普勒血流(TCD),快速無創,把頸動脈、椎動脈以及顱內的血管都能查到。這種方法很方便,但檢出率與醫生的操作經驗有關。

最準確的檢查是CTA,就是CT的血管造影,把主動脈弓以上的血管情況都能查出來。這種方法需要使用100毫升的造影劑,對一般人來說沒有影響,但對造影劑過敏、造影劑腎病的患者不適用。

還有一種是MRA,磁共振造影,這種方法不打造影劑,可以檢查主動脈弓以上的血管,但準確度不如CTA。

繆中榮說,對於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別是有“三高”等危險因素的人建議做CTA或MRA預防腦卒中。舉例來說,日本腦血管瘤發病率與中國差不多,但日本在40歲以上的人都建議做腦部磁共振造影檢查,發現了腦血管瘤就能有效預防,出血率逐年變低。

繆中榮:誰是“中風”的高危人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