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發現心臟病、糖尿病致死的重大因素,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心血管病 糖尿病 心臟病 中風 康品君 2017-06-06

美國科學家發現心臟病、糖尿病致死的重大因素,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有10種飲食因素與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的死亡密切相關

2017年3月,一項新研究發現,在美國,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致死的案例中,有近一半都與飲食有關。即,飲食中缺乏某幾種食品和營養物質(例如蔬菜),以及飲食中包含了超過推薦水平的另一些物質(例如鹽分),均會大大增加以上慢性病死亡風險。

研究者利用現有的研究和臨床實驗,鑑別出了10種飲食因素,它們與“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有最緊密的聯繫

“美國人的飲食中真的有太多‘垃圾食品’了,而‘有益食品’卻遠遠不夠。”研究的第一作者勒娜特·米夏表示。“美國普遍對水果、蔬菜、堅果/籽實類、全穀物、蔬菜油脂或魚類攝入不足。”她這樣說道。米夏是波士頓塔夫茨大學營養科學與政策學院的一位助理研究教授。

研究人員利用大量來自於國家資源的數據,從而考察2012年內心血管疾病——心臟疾病、中風以及II型糖尿病——導致的死亡,以及這些病例中飲食可能起到的作用。

“在美國,僅2012年間我們就統計到700,000例這些疾病導致的死亡案例,”米夏表示,“其中近一半都與這10種飲食因素有關。”

美國科學家發現心臟病、糖尿病致死的重大因素,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飲食中的鹽分過量是首要原因。據分析,近10%的心血管死亡案例都與此有關。這項研究確定了每天2,000mg,或者說少於1茶匙的鹽分是最適攝入量

另一項導致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關鍵因素是一些食品攝入量過低,包括堅果和籽實類、海產中的歐米伽-3脂肪酸、蔬菜、水果和全穀物,以及一些食物的攝入量過高,包括加工肉食品(例如冷切肉)和糖分(通常來自於甜飲料)——這些因素的每一種都會導致6%-9%源於心臟疾病、中風以及糖尿病的死亡病例。

攝入食品和營養物質想要達到“最佳攝入量”,就要根據研究和臨床試驗中能夠降低疾病風險的相關水平來考慮。米夏提醒大家,這個水平並不是固定的。最適攝入量“可能稍微變高或變低”,她解釋道。

研究表明,多不飽和脂肪酸(存在於大豆、葵花籽以及玉米油中)攝入量過低,會使得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升高2%。研究分析還顯示,非加工紅肉(例如牛肉)食用過多會使得致死率升高約0.5%

美國科學家發現心臟病、糖尿病致死的重大因素,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米夏表示,關鍵的要求在於:“多吃健康食品,少吃不良食品”。舉例來說,一般認為每日蔬菜的最佳攝入量為4份。她表示,這大致相當於2杯經過烹煮的蔬菜,或者4杯新鮮蔬菜(1杯約為240ml)。而水果的每日最佳食用量則一般是3份:“大概就是一個蘋果、一個橙子再加半個中等大小的香蕉的量”。“還要少攝入一些鹽分、加工肉類以及含糖的甜飲料,”米夏表示。


美國科學家發現心臟病、糖尿病致死的重大因素,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研究還發現,不良飲食導致的死亡,相比於老年人,年輕人中比例更大;相較於受教育水平高的人群,在受教育水平較低的人群中比例更大;相較於白人,少數民族中比例更大。

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的阿斯坎·阿夫欣博士表示:“我要稱讚這項研究的作者,他將社會人口的因素,例如人種和受教育程度,以及其在飲食與心血管疾病間的關係中起到的作用展示了出來。”“這個領域應當受到更多重視,這樣我們才可能更加全面的瞭解飲食與健康之間的聯繫。”阿夫欣說道。

這項研究已於3月7日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志》上。

康品君總結:增加心臟病、中風、糖尿病死亡風險的10種飲食如下,對比一下,看看你的飲食需要改進嗎?

  1. 堅果攝入不足

  2. 籽實類攝入不足

  3. 海產中的歐米伽-3脂肪酸攝入不足

  4. 蔬菜攝入不足

  5. 水果攝入不足

  6. 全穀物攝入不足

  7. 鹽分攝入過量

  8. 加工肉食品(例如冷切肉)攝入過量

  9. 非加工紅肉(如豬肉、牛肉)攝入過量

  10. 糖分攝入過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