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充電難,比亞迪E6在香港“身份”由出租車轉私家車

比亞迪純電動車E6在香港“身份”正在發生變化,由電動出租車轉向私家車。比亞迪方面8月1日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稱,目前,比亞迪電動車在香港出租車領域試驗期已結束,該企業收回車輛轉成私家車,在香港租給客戶。

近年來,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不斷加快國際化步伐。在國際市場方面,比亞迪以公共交通為突破口,不斷推進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交和出租車領域的發展和應用。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在美國、日本、英國、巴西、荷蘭、澳大利亞等全球逾5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00個城市運營,實現了公交電動化全球六大洲的佈局。

遭遇充電難,比亞迪E6在香港“身份”由出租車轉私家車

不過,比亞迪在國際化道路上也並非一帆風順。由於充電時間長、充電站少等原因,比亞迪E6已經陸續退出香港電動出租車運營。早些年,香港推進城市綠色化建設,引入電動巴士和電動的士試運營,推進公共交通的電動化,其中就從中國內地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引入了40多輛比亞迪E6。

據媒體報道,一位比亞迪E6出租車主申請綠色運輸試驗基金獲得30萬元補貼,自己再花24萬元買了一輛比亞迪電動出租車,每天跑12個小時就要花2個半小時去充電,每天就比其他燃油的出租車少賺200塊,一天的收入只有800塊。加上找充電站困難,還有輪胎磨損比起普通車更快維修成本高,於是決定退出電動出租車,改為了私家車。

香港環保署於去年曾表示,經過兩年的試運營,證明電動出租車並不適合香港,比亞迪電動出租車每天只跑一班,有別於其他燃油出租車分為白班和夜班;雖然電動出租車可以節省下50%的燃料費,但是每班充電兩個半小時,兩個班的話就要充電5小時,長時間的充電並不適合出租車的運營需求,所以停用了比亞迪電動出租車。

比亞迪方面今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稱,目前,該公司在香港的E6純電動車,除了一輛已賣給客戶還用於出租領域之外,其他的皆轉成私家車,採取租賃的模式。電動車是完全可以適合在香港運營,但需要完善商業模式。比亞迪還處於摸索哪種商業模式更適合於香港市場的過程中,出租車和私家車兩種商業模式都還是處於嘗試探索階段,不排除未來在香港會有更好的商業模式。

無論境內還是境外,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充電難,這都是影響新能源車普及推廣的主要原因之一。深圳一位純電動出租車司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深圳,一般晚上充電樁基本夠用,但白天充電樁還是不夠用,要經常排隊等待,純電動出租車使用起來還是不太方便,而且白天一度電的收費差不多是晚上的兩倍,運營成本較高,但白天客人多。未來,隨著充電樁不斷增多,以及純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可達到500公里以上,這樣的話,純電動車將更適合在出租領域運營。

目前,比亞迪E6續航里程為400km,快充大約需要2小時。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多家整車企業和電池企業正在續航里程以及快充等方面提升技術,一旦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以及快充能實現在15分鐘內完成,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治癒消費者的里程焦慮症。此外,為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全國充電設施建設速度大大加快,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建成了規模化的充電服務網絡,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得到穩步推進,以配合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步伐。根據工信部公佈的數據,2016年全國新建公共充電樁達到10萬個,是2015年的十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