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9月11日-14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廣州市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做指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廣州國際新能源、節能及智能汽車展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展覽館舉辦。

期間,由車雲網和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舉辦,電動邦聯合主辦的“新生態新勢能——2019新能源汽車大會”於9月12日-1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三層舉行。本次大會以”新生態 新勢能”為主題,邀請業內重量級專家及企業大咖參會,將圍繞”後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生存之道”、“智能充電的大賽道”、“新能源的氫趨勢”等話題分三場進行討論,共同探討新生態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之道。

論壇期間,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先生擔任主持人,與優電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愷先生、萬幫新能源高級副總裁王磊先生、奧動新能源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文濤先生、蔚來NIO Power電力雲總監馬翔先生及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先生幾位嘉賓以“智能充電的機遇與挑戰”為話題展開圓桌討論,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

"

編者按:9月11日-14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廣州市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做指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廣州國際新能源、節能及智能汽車展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展覽館舉辦。

期間,由車雲網和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舉辦,電動邦聯合主辦的“新生態新勢能——2019新能源汽車大會”於9月12日-1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三層舉行。本次大會以”新生態 新勢能”為主題,邀請業內重量級專家及企業大咖參會,將圍繞”後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生存之道”、“智能充電的大賽道”、“新能源的氫趨勢”等話題分三場進行討論,共同探討新生態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之道。

論壇期間,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先生擔任主持人,與優電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愷先生、萬幫新能源高級副總裁王磊先生、奧動新能源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文濤先生、蔚來NIO Power電力雲總監馬翔先生及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先生幾位嘉賓以“智能充電的機遇與挑戰”為話題展開圓桌討論,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主持人劉堅:非常感謝大家堅持到最後,聽我們嘉賓互動環節對於智能充電包括換電技術,各位專家包括一些企業老總的一些觀點,我們也知道,因為中國新能源產業正好在這個階段處於轉型階段,包括補貼退坡,更多通過市場化方式、積分方式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問題。

未來從2021年開始,更多需要考慮的就是怎麼樣促進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我們知道對於用戶來說,充電是電動汽車用戶非常關注的問題,我們今天也非常榮幸請到相關的企業解答這方面的一些觀點。

最開始首先我提兩個問題,我們知道電動汽車充電的確帶來相當大的新的服務,包括很多的數據,我剛剛聽到一些專家提到,數據量非常大,包括充電量、分地區充電功率、電池充電頻次、SOC,累計大量的數據,我們知道這些數據可以應用在電網,降低充電費用部分,如果利用得好,還可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除了這種應用場景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更好利用充電信息,有沒有其他潛在的應用場景?首先請在座的幾位專家給我們做一下分享。

臺上兩位嘉賓是來自蔚來馬總和普天的韓總,剛才都沒有介紹,首先從你們開始吧。

"

編者按:9月11日-14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廣州市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做指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廣州國際新能源、節能及智能汽車展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展覽館舉辦。

期間,由車雲網和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舉辦,電動邦聯合主辦的“新生態新勢能——2019新能源汽車大會”於9月12日-1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三層舉行。本次大會以”新生態 新勢能”為主題,邀請業內重量級專家及企業大咖參會,將圍繞”後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生存之道”、“智能充電的大賽道”、“新能源的氫趨勢”等話題分三場進行討論,共同探討新生態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之道。

論壇期間,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先生擔任主持人,與優電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愷先生、萬幫新能源高級副總裁王磊先生、奧動新能源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文濤先生、蔚來NIO Power電力雲總監馬翔先生及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先生幾位嘉賓以“智能充電的機遇與挑戰”為話題展開圓桌討論,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主持人劉堅:非常感謝大家堅持到最後,聽我們嘉賓互動環節對於智能充電包括換電技術,各位專家包括一些企業老總的一些觀點,我們也知道,因為中國新能源產業正好在這個階段處於轉型階段,包括補貼退坡,更多通過市場化方式、積分方式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問題。

未來從2021年開始,更多需要考慮的就是怎麼樣促進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我們知道對於用戶來說,充電是電動汽車用戶非常關注的問題,我們今天也非常榮幸請到相關的企業解答這方面的一些觀點。

最開始首先我提兩個問題,我們知道電動汽車充電的確帶來相當大的新的服務,包括很多的數據,我剛剛聽到一些專家提到,數據量非常大,包括充電量、分地區充電功率、電池充電頻次、SOC,累計大量的數據,我們知道這些數據可以應用在電網,降低充電費用部分,如果利用得好,還可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除了這種應用場景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更好利用充電信息,有沒有其他潛在的應用場景?首先請在座的幾位專家給我們做一下分享。

臺上兩位嘉賓是來自蔚來馬總和普天的韓總,剛才都沒有介紹,首先從你們開始吧。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

馬翔:我來自蔚來汽車,智能化充電領域,過去三年裡,在整個蔚來生態圈裡面,還是做了很多的美而精的東西,其中的數據在裡面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蔚來的角度,做智能充電,其實最關鍵的是兩點,我們通常從兩個維度思考這個問題。一是用戶體驗,二是整個能源供給的系統化效率。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從用戶體驗來角度來說,用創始人的話說,我們的目標是讓加電比加油更方便,我們具體的設想裡面,當我們一個用戶買了一輛電車後,加電對於這個人來說,並不應該成為他的負擔,這是最基本的。同時作為使用這一輛車來說,加電根本不應該成為一個商品,最理想的場景裡,我們一個用戶開了一輛車,每天開,加電這事根本不存在,這是我們從用戶體驗角度理想的目標。

從系統化的角度,電網互動等等,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最關鍵的是資源和用戶需求供需平衡,從供給的角度,我們希望空間上、時間上,供給最好適配用戶需求波峰和波谷。

需求角度,我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引導用戶在資源最合適的時候,發起加電需求。這是我們未來思考智能化充電的兩個維度。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做了一些什麼,大家知道我們蔚來汽車有一個服務產品,叫做一鍵加電。打一個比方,就像叫外賣一樣,我們的用戶在蔚來APP裡面,非常容易像叫一個外賣一樣,點一點要加電了,這時候有一個服務專員上門,為我們用戶提供加電服務,或者充電、換電等等。最近我們在服務裡面啟動了閒時加電分支,我是蔚來ES8車主,我在我們APP裡設了三個條件,一是我期望被服務的時間,二是我期望被服務的地點,三是我期望服務開始時,整個車輛SOC。在我家從晚上10點到凌晨6點,我車輛SOC小於30%,一旦我做這個設置後,其餘關於加電的事我不用關心,我把車開回家停車庫,至少車的電量小於30%,通過蔚來能源互聯網、車聯網,自動探測到車輛的狀況,一旦我車輛滿足了剛才我設的三個條件,我的服務自動觸發。所以加電對我來說根本不是事,我把車停回家,第二天充電滿了,這是結合我們智能化、結合車聯網、物聯網的一個功能。所以這是拋磚引玉,就是我們關於系統化效率,結合我們數據的一個小例子,和大家分享。

韓波:我是普天新能源的,公司比較小,一開始央企聯盟裡面,跟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一起,2010年成立,專注於做新能源汽車快速充電,最主要是快充,慢充做得比較少。

今天下午聽的知識面比較廣,我主要過來學習的。跟大家說一下,我主要在深圳,深圳這邊目前的電動車,可能接近30萬輛,一天的充電量需求接近一千萬度,所有公交和出租、網約車,基本上全部電動化。對於這幾年,花了接近9年時間,走到現在基本上比較成熟了,我們把車定義為三個代,充電現在進入第二階段,未來是第三階段。

整體電動車,我2009年開始做充電,見證了整個過程,目前電動車使用成本和方便程度上,在深圳選擇度來說,選擇面比較廣。剛才有一些專家說,不被老百姓認可,主要是環境上,有一些地方確實不太方便。如果在高度發達或者比較密集的可以隨心所欲充電或者換電的地方,其實選擇是很容易的。我們自己都有電動車,是很方便的。

"

編者按:9月11日-14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廣州市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做指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廣州國際新能源、節能及智能汽車展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展覽館舉辦。

期間,由車雲網和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舉辦,電動邦聯合主辦的“新生態新勢能——2019新能源汽車大會”於9月12日-1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三層舉行。本次大會以”新生態 新勢能”為主題,邀請業內重量級專家及企業大咖參會,將圍繞”後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生存之道”、“智能充電的大賽道”、“新能源的氫趨勢”等話題分三場進行討論,共同探討新生態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之道。

論壇期間,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先生擔任主持人,與優電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愷先生、萬幫新能源高級副總裁王磊先生、奧動新能源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文濤先生、蔚來NIO Power電力雲總監馬翔先生及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先生幾位嘉賓以“智能充電的機遇與挑戰”為話題展開圓桌討論,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主持人劉堅:非常感謝大家堅持到最後,聽我們嘉賓互動環節對於智能充電包括換電技術,各位專家包括一些企業老總的一些觀點,我們也知道,因為中國新能源產業正好在這個階段處於轉型階段,包括補貼退坡,更多通過市場化方式、積分方式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問題。

未來從2021年開始,更多需要考慮的就是怎麼樣促進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我們知道對於用戶來說,充電是電動汽車用戶非常關注的問題,我們今天也非常榮幸請到相關的企業解答這方面的一些觀點。

最開始首先我提兩個問題,我們知道電動汽車充電的確帶來相當大的新的服務,包括很多的數據,我剛剛聽到一些專家提到,數據量非常大,包括充電量、分地區充電功率、電池充電頻次、SOC,累計大量的數據,我們知道這些數據可以應用在電網,降低充電費用部分,如果利用得好,還可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除了這種應用場景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更好利用充電信息,有沒有其他潛在的應用場景?首先請在座的幾位專家給我們做一下分享。

臺上兩位嘉賓是來自蔚來馬總和普天的韓總,剛才都沒有介紹,首先從你們開始吧。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

馬翔:我來自蔚來汽車,智能化充電領域,過去三年裡,在整個蔚來生態圈裡面,還是做了很多的美而精的東西,其中的數據在裡面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蔚來的角度,做智能充電,其實最關鍵的是兩點,我們通常從兩個維度思考這個問題。一是用戶體驗,二是整個能源供給的系統化效率。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從用戶體驗來角度來說,用創始人的話說,我們的目標是讓加電比加油更方便,我們具體的設想裡面,當我們一個用戶買了一輛電車後,加電對於這個人來說,並不應該成為他的負擔,這是最基本的。同時作為使用這一輛車來說,加電根本不應該成為一個商品,最理想的場景裡,我們一個用戶開了一輛車,每天開,加電這事根本不存在,這是我們從用戶體驗角度理想的目標。

從系統化的角度,電網互動等等,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最關鍵的是資源和用戶需求供需平衡,從供給的角度,我們希望空間上、時間上,供給最好適配用戶需求波峰和波谷。

需求角度,我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引導用戶在資源最合適的時候,發起加電需求。這是我們未來思考智能化充電的兩個維度。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做了一些什麼,大家知道我們蔚來汽車有一個服務產品,叫做一鍵加電。打一個比方,就像叫外賣一樣,我們的用戶在蔚來APP裡面,非常容易像叫一個外賣一樣,點一點要加電了,這時候有一個服務專員上門,為我們用戶提供加電服務,或者充電、換電等等。最近我們在服務裡面啟動了閒時加電分支,我是蔚來ES8車主,我在我們APP裡設了三個條件,一是我期望被服務的時間,二是我期望被服務的地點,三是我期望服務開始時,整個車輛SOC。在我家從晚上10點到凌晨6點,我車輛SOC小於30%,一旦我做這個設置後,其餘關於加電的事我不用關心,我把車開回家停車庫,至少車的電量小於30%,通過蔚來能源互聯網、車聯網,自動探測到車輛的狀況,一旦我車輛滿足了剛才我設的三個條件,我的服務自動觸發。所以加電對我來說根本不是事,我把車停回家,第二天充電滿了,這是結合我們智能化、結合車聯網、物聯網的一個功能。所以這是拋磚引玉,就是我們關於系統化效率,結合我們數據的一個小例子,和大家分享。

韓波:我是普天新能源的,公司比較小,一開始央企聯盟裡面,跟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一起,2010年成立,專注於做新能源汽車快速充電,最主要是快充,慢充做得比較少。

今天下午聽的知識面比較廣,我主要過來學習的。跟大家說一下,我主要在深圳,深圳這邊目前的電動車,可能接近30萬輛,一天的充電量需求接近一千萬度,所有公交和出租、網約車,基本上全部電動化。對於這幾年,花了接近9年時間,走到現在基本上比較成熟了,我們把車定義為三個代,充電現在進入第二階段,未來是第三階段。

整體電動車,我2009年開始做充電,見證了整個過程,目前電動車使用成本和方便程度上,在深圳選擇度來說,選擇面比較廣。剛才有一些專家說,不被老百姓認可,主要是環境上,有一些地方確實不太方便。如果在高度發達或者比較密集的可以隨心所欲充電或者換電的地方,其實選擇是很容易的。我們自己都有電動車,是很方便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

營運車輛,真實的需求就是快充,私家車的真實需求大部分來源於慢充。深圳所有的車位不是自己的,都是租的,沒有單獨購買車位的權限,所以主要推廣在於政府。

對於補貼來說,我非常贊同退坡,因為從充電佔的成本,降到以前1/3,還有整體的車,包括電池,以及可以做到三塊多、四塊錢,現在便宜很多,成本來說,基本接近傳統車60%,購車、能源加上所有的購置稅包括限行方面,全部加起來,基本上是傳統車的60%。除非使用高端車,那可能不一樣,高端車成本比較高。所以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充電領域,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們覺得充電是一大制約因素,也是一個有利帶動,以前總有人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建一個充電站再說,政府說你先建,我再投放車。運營商想,我把站建下去,你不投怎麼辦?我們就想政府先把車買了,我根據你的車來匹配。所以就扯不清楚,車電分離模式我們十年前做過,最早200臺公交車,在深圳就是車電分離,車電分離當時為了解決用戶心理壓力,他不認可電池這個東西,不知道這個東西幹嘛的,安全性的問題。現在也有這樣一些問題,目前電動車第三代了,400公里以上是常態,我們幹到80多萬公里也有,都沒有問題,所以基本上已經形成傳統出租車,或者營運類車輛使用效率95%到97%,這是有據可查的,私家車這邊,目前純電動也越來越多,充電環境還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劉堅:我想再請教一下王磊總,您的PPT裡大量數據,包括充電分佈,充電量方面。你對充電應用場景有沒有一些補充?

王磊:在應用方面,展示的是我們收集了哪一些數據,包括是怎樣助推投資,包括整個市場發展更加健康的。

在這些數據收集完之後做產業化應用方面,還有很多,當然最建設的是出一個報告,拿來賣錢,這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包括車企在各個地方,這個城市對於怎樣的電動汽車、什麼樣的充電方式最感興趣。

我們可以針對一些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做產品,包括服務策略的調整,這是比較簡單的一些應用。它的應用確實非常多,大電網、有序充電、智慧能源,家用智慧能源管理,電池健康壽命管理都比較多。我們跟馬總蔚來這邊很多合作,包括智能充電、大功率充電方面,我們東西已經做出來了,馬上跟蔚來一起我們大批量投放,就是樁已經開始做的,這個過程裡頭,我們發現很多好玩的地方,我跟大家透露一下,我們跟很多主機廠都在合作,主機廠特別關注智能充電,家裡面智能充電場景的運用。

我舉一個例子,很多主機廠都在找到一個窗口或者找到一個連接的點,讓車主和主機廠或者和我們服務體系有更加強烈、更加頻繁的連接和關聯,這叫黏性管理,我們也知道很難找到一個每天車主都跟你有關聯的東西,維修不是,洗車不是,保養也不是,充電是,因為基本上一天兩天就會充一次電,所以這個事情我們可以跟主機廠聯合來做。

比如說把我們充電和車機系統和手機APP結合在一起,每天插上去後,像馬總說,直接可以回去就上樓了,第二天電肯定是滿的,但是這個過程裡頭,發生很多事情,比如說我們可以讓消費者在最便宜的電價的時候啟動充電樁,充電有意外的時候要及時提醒消費者,充電有問題,這是跟安全有關的,還有充電共享,家用充電智能化。

客戶每天充電要拿APP看一下,狀態怎樣,預約一下,啟停時間自己設定一下,這個APP就變成一個高頻剛需的,如果主機廠手上有這樣一個APP,他可以做什麼?可以在上面賣保險、賣延保、賣精品、賣預約服務,當然還有車的置換。所以這些應用我覺得才是基於智能化更加精彩的產業應用,都在後臺。

主持人劉堅:謝謝王總,給我們很多案例,給我們很多啟示,可以通過這些點開啟一些新的商業模式。

我把問題聚焦一下,聚焦在充電技術或者說數據怎麼樣與換電模式相結合,換電模式帶來的數據是否與充電有差異,新興增值的地方是什麼地方?我想把這個問題再留給王總和張總,兩位已經把換電作為我們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我想聽一下兩位專家對於在換電結合上的一些認識。

王愷:我從兩方面,一是客戶角度,去年我們在北京嘗試過對私的換電模式的使用,發現這裡面有幾個有意思的嘗試,其實北京買這種換電車型的客戶主要是無樁車主,因為目前無法安裝充電樁,這一類客戶如果考慮在使用半徑3公里到5公里之內有換電站是可以接受換電車型的。

作為車主,更希望自己在自己的車位上安裝充電樁,一個是車位,車樁位匹配上,容量匹配上,未來更需要智能化解決方案。其實我們也看到,咱們推出來,國家要求100%安裝充電設施,或者預留安裝條件,目前新建小區還是有機會實現這個目標的,針對目前存量的小區來說,容量確實是非常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所以未來我們也希望在儲能+充電的方向上,實現100%為客戶安裝充電設施。

主持人劉堅:剛才您說換電與儲能結合,如果我們採用換電模式,多大程度可以改進或者迎合充電,多大程度降低用戶充電成本?如果之前是充電,改為換電後。

王愷:目前換電最大場景是運營車輛,運營車輛是兩班,早班和晚班都要進行換電,起碼有一半時間是可以通過調峰谷時實現充電費用的降低。

張文濤:我們從奧動的觀點看一下換電和充電對比的價值。剛才PPT我們闡述到,換電現在主要是營運車輛這一塊進行推廣,突出表現幾個方面,整個社會資源利用角度來說,通過換電站這樣一個集中充電,快速換電能源補給方式,對社會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同樣服務1萬輛車,換電坪效是充電12倍左右,這是從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角度來看。

第二塊來說,用戶角度來說,用戶尤其是出租車司機,像廣州,一輛出租車,一天跑400-500公里,雙班制24小時在跑,用充電的話,單純充電時間加上排隊等待時間,如果滿足400-500公里的里程需求,大概3-4小時,換電大概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因為雙班制,其他會提升運營時間,背後帶來每個月的收入增加很多。

"

編者按:9月11日-14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廣州市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做指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廣州國際新能源、節能及智能汽車展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展覽館舉辦。

期間,由車雲網和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舉辦,電動邦聯合主辦的“新生態新勢能——2019新能源汽車大會”於9月12日-1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三層舉行。本次大會以”新生態 新勢能”為主題,邀請業內重量級專家及企業大咖參會,將圍繞”後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生存之道”、“智能充電的大賽道”、“新能源的氫趨勢”等話題分三場進行討論,共同探討新生態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之道。

論壇期間,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先生擔任主持人,與優電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愷先生、萬幫新能源高級副總裁王磊先生、奧動新能源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文濤先生、蔚來NIO Power電力雲總監馬翔先生及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先生幾位嘉賓以“智能充電的機遇與挑戰”為話題展開圓桌討論,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主持人劉堅:非常感謝大家堅持到最後,聽我們嘉賓互動環節對於智能充電包括換電技術,各位專家包括一些企業老總的一些觀點,我們也知道,因為中國新能源產業正好在這個階段處於轉型階段,包括補貼退坡,更多通過市場化方式、積分方式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問題。

未來從2021年開始,更多需要考慮的就是怎麼樣促進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我們知道對於用戶來說,充電是電動汽車用戶非常關注的問題,我們今天也非常榮幸請到相關的企業解答這方面的一些觀點。

最開始首先我提兩個問題,我們知道電動汽車充電的確帶來相當大的新的服務,包括很多的數據,我剛剛聽到一些專家提到,數據量非常大,包括充電量、分地區充電功率、電池充電頻次、SOC,累計大量的數據,我們知道這些數據可以應用在電網,降低充電費用部分,如果利用得好,還可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除了這種應用場景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更好利用充電信息,有沒有其他潛在的應用場景?首先請在座的幾位專家給我們做一下分享。

臺上兩位嘉賓是來自蔚來馬總和普天的韓總,剛才都沒有介紹,首先從你們開始吧。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

馬翔:我來自蔚來汽車,智能化充電領域,過去三年裡,在整個蔚來生態圈裡面,還是做了很多的美而精的東西,其中的數據在裡面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蔚來的角度,做智能充電,其實最關鍵的是兩點,我們通常從兩個維度思考這個問題。一是用戶體驗,二是整個能源供給的系統化效率。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從用戶體驗來角度來說,用創始人的話說,我們的目標是讓加電比加油更方便,我們具體的設想裡面,當我們一個用戶買了一輛電車後,加電對於這個人來說,並不應該成為他的負擔,這是最基本的。同時作為使用這一輛車來說,加電根本不應該成為一個商品,最理想的場景裡,我們一個用戶開了一輛車,每天開,加電這事根本不存在,這是我們從用戶體驗角度理想的目標。

從系統化的角度,電網互動等等,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最關鍵的是資源和用戶需求供需平衡,從供給的角度,我們希望空間上、時間上,供給最好適配用戶需求波峰和波谷。

需求角度,我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引導用戶在資源最合適的時候,發起加電需求。這是我們未來思考智能化充電的兩個維度。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做了一些什麼,大家知道我們蔚來汽車有一個服務產品,叫做一鍵加電。打一個比方,就像叫外賣一樣,我們的用戶在蔚來APP裡面,非常容易像叫一個外賣一樣,點一點要加電了,這時候有一個服務專員上門,為我們用戶提供加電服務,或者充電、換電等等。最近我們在服務裡面啟動了閒時加電分支,我是蔚來ES8車主,我在我們APP裡設了三個條件,一是我期望被服務的時間,二是我期望被服務的地點,三是我期望服務開始時,整個車輛SOC。在我家從晚上10點到凌晨6點,我車輛SOC小於30%,一旦我做這個設置後,其餘關於加電的事我不用關心,我把車開回家停車庫,至少車的電量小於30%,通過蔚來能源互聯網、車聯網,自動探測到車輛的狀況,一旦我車輛滿足了剛才我設的三個條件,我的服務自動觸發。所以加電對我來說根本不是事,我把車停回家,第二天充電滿了,這是結合我們智能化、結合車聯網、物聯網的一個功能。所以這是拋磚引玉,就是我們關於系統化效率,結合我們數據的一個小例子,和大家分享。

韓波:我是普天新能源的,公司比較小,一開始央企聯盟裡面,跟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一起,2010年成立,專注於做新能源汽車快速充電,最主要是快充,慢充做得比較少。

今天下午聽的知識面比較廣,我主要過來學習的。跟大家說一下,我主要在深圳,深圳這邊目前的電動車,可能接近30萬輛,一天的充電量需求接近一千萬度,所有公交和出租、網約車,基本上全部電動化。對於這幾年,花了接近9年時間,走到現在基本上比較成熟了,我們把車定義為三個代,充電現在進入第二階段,未來是第三階段。

整體電動車,我2009年開始做充電,見證了整個過程,目前電動車使用成本和方便程度上,在深圳選擇度來說,選擇面比較廣。剛才有一些專家說,不被老百姓認可,主要是環境上,有一些地方確實不太方便。如果在高度發達或者比較密集的可以隨心所欲充電或者換電的地方,其實選擇是很容易的。我們自己都有電動車,是很方便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

營運車輛,真實的需求就是快充,私家車的真實需求大部分來源於慢充。深圳所有的車位不是自己的,都是租的,沒有單獨購買車位的權限,所以主要推廣在於政府。

對於補貼來說,我非常贊同退坡,因為從充電佔的成本,降到以前1/3,還有整體的車,包括電池,以及可以做到三塊多、四塊錢,現在便宜很多,成本來說,基本接近傳統車60%,購車、能源加上所有的購置稅包括限行方面,全部加起來,基本上是傳統車的60%。除非使用高端車,那可能不一樣,高端車成本比較高。所以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充電領域,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們覺得充電是一大制約因素,也是一個有利帶動,以前總有人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建一個充電站再說,政府說你先建,我再投放車。運營商想,我把站建下去,你不投怎麼辦?我們就想政府先把車買了,我根據你的車來匹配。所以就扯不清楚,車電分離模式我們十年前做過,最早200臺公交車,在深圳就是車電分離,車電分離當時為了解決用戶心理壓力,他不認可電池這個東西,不知道這個東西幹嘛的,安全性的問題。現在也有這樣一些問題,目前電動車第三代了,400公里以上是常態,我們幹到80多萬公里也有,都沒有問題,所以基本上已經形成傳統出租車,或者營運類車輛使用效率95%到97%,這是有據可查的,私家車這邊,目前純電動也越來越多,充電環境還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劉堅:我想再請教一下王磊總,您的PPT裡大量數據,包括充電分佈,充電量方面。你對充電應用場景有沒有一些補充?

王磊:在應用方面,展示的是我們收集了哪一些數據,包括是怎樣助推投資,包括整個市場發展更加健康的。

在這些數據收集完之後做產業化應用方面,還有很多,當然最建設的是出一個報告,拿來賣錢,這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包括車企在各個地方,這個城市對於怎樣的電動汽車、什麼樣的充電方式最感興趣。

我們可以針對一些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做產品,包括服務策略的調整,這是比較簡單的一些應用。它的應用確實非常多,大電網、有序充電、智慧能源,家用智慧能源管理,電池健康壽命管理都比較多。我們跟馬總蔚來這邊很多合作,包括智能充電、大功率充電方面,我們東西已經做出來了,馬上跟蔚來一起我們大批量投放,就是樁已經開始做的,這個過程裡頭,我們發現很多好玩的地方,我跟大家透露一下,我們跟很多主機廠都在合作,主機廠特別關注智能充電,家裡面智能充電場景的運用。

我舉一個例子,很多主機廠都在找到一個窗口或者找到一個連接的點,讓車主和主機廠或者和我們服務體系有更加強烈、更加頻繁的連接和關聯,這叫黏性管理,我們也知道很難找到一個每天車主都跟你有關聯的東西,維修不是,洗車不是,保養也不是,充電是,因為基本上一天兩天就會充一次電,所以這個事情我們可以跟主機廠聯合來做。

比如說把我們充電和車機系統和手機APP結合在一起,每天插上去後,像馬總說,直接可以回去就上樓了,第二天電肯定是滿的,但是這個過程裡頭,發生很多事情,比如說我們可以讓消費者在最便宜的電價的時候啟動充電樁,充電有意外的時候要及時提醒消費者,充電有問題,這是跟安全有關的,還有充電共享,家用充電智能化。

客戶每天充電要拿APP看一下,狀態怎樣,預約一下,啟停時間自己設定一下,這個APP就變成一個高頻剛需的,如果主機廠手上有這樣一個APP,他可以做什麼?可以在上面賣保險、賣延保、賣精品、賣預約服務,當然還有車的置換。所以這些應用我覺得才是基於智能化更加精彩的產業應用,都在後臺。

主持人劉堅:謝謝王總,給我們很多案例,給我們很多啟示,可以通過這些點開啟一些新的商業模式。

我把問題聚焦一下,聚焦在充電技術或者說數據怎麼樣與換電模式相結合,換電模式帶來的數據是否與充電有差異,新興增值的地方是什麼地方?我想把這個問題再留給王總和張總,兩位已經把換電作為我們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我想聽一下兩位專家對於在換電結合上的一些認識。

王愷:我從兩方面,一是客戶角度,去年我們在北京嘗試過對私的換電模式的使用,發現這裡面有幾個有意思的嘗試,其實北京買這種換電車型的客戶主要是無樁車主,因為目前無法安裝充電樁,這一類客戶如果考慮在使用半徑3公里到5公里之內有換電站是可以接受換電車型的。

作為車主,更希望自己在自己的車位上安裝充電樁,一個是車位,車樁位匹配上,容量匹配上,未來更需要智能化解決方案。其實我們也看到,咱們推出來,國家要求100%安裝充電設施,或者預留安裝條件,目前新建小區還是有機會實現這個目標的,針對目前存量的小區來說,容量確實是非常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所以未來我們也希望在儲能+充電的方向上,實現100%為客戶安裝充電設施。

主持人劉堅:剛才您說換電與儲能結合,如果我們採用換電模式,多大程度可以改進或者迎合充電,多大程度降低用戶充電成本?如果之前是充電,改為換電後。

王愷:目前換電最大場景是運營車輛,運營車輛是兩班,早班和晚班都要進行換電,起碼有一半時間是可以通過調峰谷時實現充電費用的降低。

張文濤:我們從奧動的觀點看一下換電和充電對比的價值。剛才PPT我們闡述到,換電現在主要是營運車輛這一塊進行推廣,突出表現幾個方面,整個社會資源利用角度來說,通過換電站這樣一個集中充電,快速換電能源補給方式,對社會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同樣服務1萬輛車,換電坪效是充電12倍左右,這是從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角度來看。

第二塊來說,用戶角度來說,用戶尤其是出租車司機,像廣州,一輛出租車,一天跑400-500公里,雙班制24小時在跑,用充電的話,單純充電時間加上排隊等待時間,如果滿足400-500公里的里程需求,大概3-4小時,換電大概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因為雙班制,其他會提升運營時間,背後帶來每個月的收入增加很多。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奧動新能源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文濤

從出租車公司角度來說,我們這個服務,電池使用壽命可以確保需要的,還有安全方面,因為我們在充電倉內是恆溫慢充,安全有保障。

奧動整個模式,可以很好應用車電分離方案,隨著我們未來營運車輛規模化推廣,帶來我們換電站網的佈局進程,未來可以很好推廣到C端用戶,因為補貼下滑,原來購車成本優勢不再那麼明顯,如果換電模式,推動車電分離,消費者買一個車殼,租電池,全生命週期成本算下來還是非常低的。

主持人劉堅:換電對於運營車來說,吸引力非常大,可以降低運營車的運營成本。下面把時間留給臺下聽眾,看看大家有沒有問題,針對剛才的演講包括論壇過程中的內容。

提問:謝謝主持人,因為業界也提到關於換電模式問題,很多人認為換電更適合運營的車輛,臺上兩位,奧動是做運營車輛換電,馬總認為未來做私人車換電,我想請二位PK一下,對於私人用車來說,換電模式到底行不行,能否支撐成本?

主持人(劉堅):換電模式在運營車輛和私家車之間,兩者之間的適用性。

馬翔:未來充電、換電我們都做,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兩者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怎麼來說?如果從整個系統化角度來說,充電也好、換電也好,只不過是兩種不同的方式,都有優和劣。

從換電角度來說肯定更快,也能引出更新穎類似於車電分離的商業模式,同時電池在換電站的充電櫃裡面,可以更好的調節整個電池的健康度,這些都是換電的一些優點。

"

編者按:9月11日-14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廣州市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做指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廣州國際新能源、節能及智能汽車展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展覽館舉辦。

期間,由車雲網和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舉辦,電動邦聯合主辦的“新生態新勢能——2019新能源汽車大會”於9月12日-1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三層舉行。本次大會以”新生態 新勢能”為主題,邀請業內重量級專家及企業大咖參會,將圍繞”後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生存之道”、“智能充電的大賽道”、“新能源的氫趨勢”等話題分三場進行討論,共同探討新生態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之道。

論壇期間,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先生擔任主持人,與優電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愷先生、萬幫新能源高級副總裁王磊先生、奧動新能源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文濤先生、蔚來NIO Power電力雲總監馬翔先生及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先生幾位嘉賓以“智能充電的機遇與挑戰”為話題展開圓桌討論,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主持人劉堅:非常感謝大家堅持到最後,聽我們嘉賓互動環節對於智能充電包括換電技術,各位專家包括一些企業老總的一些觀點,我們也知道,因為中國新能源產業正好在這個階段處於轉型階段,包括補貼退坡,更多通過市場化方式、積分方式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問題。

未來從2021年開始,更多需要考慮的就是怎麼樣促進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我們知道對於用戶來說,充電是電動汽車用戶非常關注的問題,我們今天也非常榮幸請到相關的企業解答這方面的一些觀點。

最開始首先我提兩個問題,我們知道電動汽車充電的確帶來相當大的新的服務,包括很多的數據,我剛剛聽到一些專家提到,數據量非常大,包括充電量、分地區充電功率、電池充電頻次、SOC,累計大量的數據,我們知道這些數據可以應用在電網,降低充電費用部分,如果利用得好,還可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除了這種應用場景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更好利用充電信息,有沒有其他潛在的應用場景?首先請在座的幾位專家給我們做一下分享。

臺上兩位嘉賓是來自蔚來馬總和普天的韓總,剛才都沒有介紹,首先從你們開始吧。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

馬翔:我來自蔚來汽車,智能化充電領域,過去三年裡,在整個蔚來生態圈裡面,還是做了很多的美而精的東西,其中的數據在裡面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蔚來的角度,做智能充電,其實最關鍵的是兩點,我們通常從兩個維度思考這個問題。一是用戶體驗,二是整個能源供給的系統化效率。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從用戶體驗來角度來說,用創始人的話說,我們的目標是讓加電比加油更方便,我們具體的設想裡面,當我們一個用戶買了一輛電車後,加電對於這個人來說,並不應該成為他的負擔,這是最基本的。同時作為使用這一輛車來說,加電根本不應該成為一個商品,最理想的場景裡,我們一個用戶開了一輛車,每天開,加電這事根本不存在,這是我們從用戶體驗角度理想的目標。

從系統化的角度,電網互動等等,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最關鍵的是資源和用戶需求供需平衡,從供給的角度,我們希望空間上、時間上,供給最好適配用戶需求波峰和波谷。

需求角度,我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引導用戶在資源最合適的時候,發起加電需求。這是我們未來思考智能化充電的兩個維度。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做了一些什麼,大家知道我們蔚來汽車有一個服務產品,叫做一鍵加電。打一個比方,就像叫外賣一樣,我們的用戶在蔚來APP裡面,非常容易像叫一個外賣一樣,點一點要加電了,這時候有一個服務專員上門,為我們用戶提供加電服務,或者充電、換電等等。最近我們在服務裡面啟動了閒時加電分支,我是蔚來ES8車主,我在我們APP裡設了三個條件,一是我期望被服務的時間,二是我期望被服務的地點,三是我期望服務開始時,整個車輛SOC。在我家從晚上10點到凌晨6點,我車輛SOC小於30%,一旦我做這個設置後,其餘關於加電的事我不用關心,我把車開回家停車庫,至少車的電量小於30%,通過蔚來能源互聯網、車聯網,自動探測到車輛的狀況,一旦我車輛滿足了剛才我設的三個條件,我的服務自動觸發。所以加電對我來說根本不是事,我把車停回家,第二天充電滿了,這是結合我們智能化、結合車聯網、物聯網的一個功能。所以這是拋磚引玉,就是我們關於系統化效率,結合我們數據的一個小例子,和大家分享。

韓波:我是普天新能源的,公司比較小,一開始央企聯盟裡面,跟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一起,2010年成立,專注於做新能源汽車快速充電,最主要是快充,慢充做得比較少。

今天下午聽的知識面比較廣,我主要過來學習的。跟大家說一下,我主要在深圳,深圳這邊目前的電動車,可能接近30萬輛,一天的充電量需求接近一千萬度,所有公交和出租、網約車,基本上全部電動化。對於這幾年,花了接近9年時間,走到現在基本上比較成熟了,我們把車定義為三個代,充電現在進入第二階段,未來是第三階段。

整體電動車,我2009年開始做充電,見證了整個過程,目前電動車使用成本和方便程度上,在深圳選擇度來說,選擇面比較廣。剛才有一些專家說,不被老百姓認可,主要是環境上,有一些地方確實不太方便。如果在高度發達或者比較密集的可以隨心所欲充電或者換電的地方,其實選擇是很容易的。我們自己都有電動車,是很方便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

營運車輛,真實的需求就是快充,私家車的真實需求大部分來源於慢充。深圳所有的車位不是自己的,都是租的,沒有單獨購買車位的權限,所以主要推廣在於政府。

對於補貼來說,我非常贊同退坡,因為從充電佔的成本,降到以前1/3,還有整體的車,包括電池,以及可以做到三塊多、四塊錢,現在便宜很多,成本來說,基本接近傳統車60%,購車、能源加上所有的購置稅包括限行方面,全部加起來,基本上是傳統車的60%。除非使用高端車,那可能不一樣,高端車成本比較高。所以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充電領域,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們覺得充電是一大制約因素,也是一個有利帶動,以前總有人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建一個充電站再說,政府說你先建,我再投放車。運營商想,我把站建下去,你不投怎麼辦?我們就想政府先把車買了,我根據你的車來匹配。所以就扯不清楚,車電分離模式我們十年前做過,最早200臺公交車,在深圳就是車電分離,車電分離當時為了解決用戶心理壓力,他不認可電池這個東西,不知道這個東西幹嘛的,安全性的問題。現在也有這樣一些問題,目前電動車第三代了,400公里以上是常態,我們幹到80多萬公里也有,都沒有問題,所以基本上已經形成傳統出租車,或者營運類車輛使用效率95%到97%,這是有據可查的,私家車這邊,目前純電動也越來越多,充電環境還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劉堅:我想再請教一下王磊總,您的PPT裡大量數據,包括充電分佈,充電量方面。你對充電應用場景有沒有一些補充?

王磊:在應用方面,展示的是我們收集了哪一些數據,包括是怎樣助推投資,包括整個市場發展更加健康的。

在這些數據收集完之後做產業化應用方面,還有很多,當然最建設的是出一個報告,拿來賣錢,這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包括車企在各個地方,這個城市對於怎樣的電動汽車、什麼樣的充電方式最感興趣。

我們可以針對一些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做產品,包括服務策略的調整,這是比較簡單的一些應用。它的應用確實非常多,大電網、有序充電、智慧能源,家用智慧能源管理,電池健康壽命管理都比較多。我們跟馬總蔚來這邊很多合作,包括智能充電、大功率充電方面,我們東西已經做出來了,馬上跟蔚來一起我們大批量投放,就是樁已經開始做的,這個過程裡頭,我們發現很多好玩的地方,我跟大家透露一下,我們跟很多主機廠都在合作,主機廠特別關注智能充電,家裡面智能充電場景的運用。

我舉一個例子,很多主機廠都在找到一個窗口或者找到一個連接的點,讓車主和主機廠或者和我們服務體系有更加強烈、更加頻繁的連接和關聯,這叫黏性管理,我們也知道很難找到一個每天車主都跟你有關聯的東西,維修不是,洗車不是,保養也不是,充電是,因為基本上一天兩天就會充一次電,所以這個事情我們可以跟主機廠聯合來做。

比如說把我們充電和車機系統和手機APP結合在一起,每天插上去後,像馬總說,直接可以回去就上樓了,第二天電肯定是滿的,但是這個過程裡頭,發生很多事情,比如說我們可以讓消費者在最便宜的電價的時候啟動充電樁,充電有意外的時候要及時提醒消費者,充電有問題,這是跟安全有關的,還有充電共享,家用充電智能化。

客戶每天充電要拿APP看一下,狀態怎樣,預約一下,啟停時間自己設定一下,這個APP就變成一個高頻剛需的,如果主機廠手上有這樣一個APP,他可以做什麼?可以在上面賣保險、賣延保、賣精品、賣預約服務,當然還有車的置換。所以這些應用我覺得才是基於智能化更加精彩的產業應用,都在後臺。

主持人劉堅:謝謝王總,給我們很多案例,給我們很多啟示,可以通過這些點開啟一些新的商業模式。

我把問題聚焦一下,聚焦在充電技術或者說數據怎麼樣與換電模式相結合,換電模式帶來的數據是否與充電有差異,新興增值的地方是什麼地方?我想把這個問題再留給王總和張總,兩位已經把換電作為我們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我想聽一下兩位專家對於在換電結合上的一些認識。

王愷:我從兩方面,一是客戶角度,去年我們在北京嘗試過對私的換電模式的使用,發現這裡面有幾個有意思的嘗試,其實北京買這種換電車型的客戶主要是無樁車主,因為目前無法安裝充電樁,這一類客戶如果考慮在使用半徑3公里到5公里之內有換電站是可以接受換電車型的。

作為車主,更希望自己在自己的車位上安裝充電樁,一個是車位,車樁位匹配上,容量匹配上,未來更需要智能化解決方案。其實我們也看到,咱們推出來,國家要求100%安裝充電設施,或者預留安裝條件,目前新建小區還是有機會實現這個目標的,針對目前存量的小區來說,容量確實是非常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所以未來我們也希望在儲能+充電的方向上,實現100%為客戶安裝充電設施。

主持人劉堅:剛才您說換電與儲能結合,如果我們採用換電模式,多大程度可以改進或者迎合充電,多大程度降低用戶充電成本?如果之前是充電,改為換電後。

王愷:目前換電最大場景是運營車輛,運營車輛是兩班,早班和晚班都要進行換電,起碼有一半時間是可以通過調峰谷時實現充電費用的降低。

張文濤:我們從奧動的觀點看一下換電和充電對比的價值。剛才PPT我們闡述到,換電現在主要是營運車輛這一塊進行推廣,突出表現幾個方面,整個社會資源利用角度來說,通過換電站這樣一個集中充電,快速換電能源補給方式,對社會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同樣服務1萬輛車,換電坪效是充電12倍左右,這是從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角度來看。

第二塊來說,用戶角度來說,用戶尤其是出租車司機,像廣州,一輛出租車,一天跑400-500公里,雙班制24小時在跑,用充電的話,單純充電時間加上排隊等待時間,如果滿足400-500公里的里程需求,大概3-4小時,換電大概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因為雙班制,其他會提升運營時間,背後帶來每個月的收入增加很多。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奧動新能源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文濤

從出租車公司角度來說,我們這個服務,電池使用壽命可以確保需要的,還有安全方面,因為我們在充電倉內是恆溫慢充,安全有保障。

奧動整個模式,可以很好應用車電分離方案,隨著我們未來營運車輛規模化推廣,帶來我們換電站網的佈局進程,未來可以很好推廣到C端用戶,因為補貼下滑,原來購車成本優勢不再那麼明顯,如果換電模式,推動車電分離,消費者買一個車殼,租電池,全生命週期成本算下來還是非常低的。

主持人劉堅:換電對於運營車來說,吸引力非常大,可以降低運營車的運營成本。下面把時間留給臺下聽眾,看看大家有沒有問題,針對剛才的演講包括論壇過程中的內容。

提問:謝謝主持人,因為業界也提到關於換電模式問題,很多人認為換電更適合運營的車輛,臺上兩位,奧動是做運營車輛換電,馬總認為未來做私人車換電,我想請二位PK一下,對於私人用車來說,換電模式到底行不行,能否支撐成本?

主持人(劉堅):換電模式在運營車輛和私家車之間,兩者之間的適用性。

馬翔:未來充電、換電我們都做,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兩者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怎麼來說?如果從整個系統化角度來說,充電也好、換電也好,只不過是兩種不同的方式,都有優和劣。

從換電角度來說肯定更快,也能引出更新穎類似於車電分離的商業模式,同時電池在換電站的充電櫃裡面,可以更好的調節整個電池的健康度,這些都是換電的一些優點。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蔚來NIO Power電力雲總監馬翔

相對充電來說,充電也有優點,充電樁部署週期比換電站更快,而且從用戶應用場景來說,並不是每一次充電快對用戶來說是唯一的。比如說我在家,我不需要快,我去看電影,逛街,速度對我來說也不一定唯一的,所以這兩個工具從整個系統化角度來說,各有優劣。所以只有兩者有機結合一塊,我們認為才能發揮最高的價值。比如說我們未來的換電站,主要部署在高速服務區,同時我們也會把換電站部署在市中心一些區域,我們認為在那個地方它是最高效的,同時我也做一個廣告,從現在起買我們蔚來車,終身換電是免費的,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消息。

再回到您的問題,私家車、個人車、運營車輛,換電之間有沒有大的不同,我覺得最關鍵的不同,在於消費者的理念,因為最開始我們在做換電的時候,經常會被問到,我的新電池換成舊電池怎麼辦?這是經常被用戶問到的一個問題,事實證明這不是一個問題,未來整個車主裡面,整個換電滲透率,凡是換過電的車的用戶達到50%以上,終端消費者來說,換電不是一個問題。換電是好東西,無論個人還是運營,包括換電和充電來說,沒有本質區別。

張文濤:我覺得不管是充電還是換電,實際上都是我們車能源補給方式,就看不同時間節點針對不同類型的車輛,是不是可以一直表現出便捷、方便、成本更低。

我們奧動因為整個換電站投資比較大,我們第一階段首先希望通過營運車輛,可以快速的規模化上車,帶動我們換電站的佈局。

比如說我們廣州,如果明年這個階段,可以建設80多座換電站的時候我們可以開放對私的換電車輛服務,我們也可以嘗試進行車電分離模式推廣C端車輛配套的能源補給服務。對於廣州大城市來說,一般居民很少有自己專屬的充電樁,同時也不想擁有車輛使用權,想更多通過租賃的方案,降低車輛使用成本。等我們網絡更加密集、更加便捷的時候兩三公里就有一個換電站的時候,這時候再推C端用戶用換電,就更有競爭力了。

王愷:目前換電對私來說,我們面對一個巨大的陷阱,就是成本的陷阱。現在換電車型,換電站不是通用的,電池不是標準化的,目前奧動支持的車型,都是單品。開發成本和整個坪效來說,如果對於運營車輛來說,還是可以算帳的。

"

編者按:9月11日-14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廣州市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做指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廣州國際新能源、節能及智能汽車展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展覽館舉辦。

期間,由車雲網和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舉辦,電動邦聯合主辦的“新生態新勢能——2019新能源汽車大會”於9月12日-1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三層舉行。本次大會以”新生態 新勢能”為主題,邀請業內重量級專家及企業大咖參會,將圍繞”後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生存之道”、“智能充電的大賽道”、“新能源的氫趨勢”等話題分三場進行討論,共同探討新生態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之道。

論壇期間,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先生擔任主持人,與優電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愷先生、萬幫新能源高級副總裁王磊先生、奧動新能源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文濤先生、蔚來NIO Power電力雲總監馬翔先生及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先生幾位嘉賓以“智能充電的機遇與挑戰”為話題展開圓桌討論,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主持人劉堅:非常感謝大家堅持到最後,聽我們嘉賓互動環節對於智能充電包括換電技術,各位專家包括一些企業老總的一些觀點,我們也知道,因為中國新能源產業正好在這個階段處於轉型階段,包括補貼退坡,更多通過市場化方式、積分方式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問題。

未來從2021年開始,更多需要考慮的就是怎麼樣促進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我們知道對於用戶來說,充電是電動汽車用戶非常關注的問題,我們今天也非常榮幸請到相關的企業解答這方面的一些觀點。

最開始首先我提兩個問題,我們知道電動汽車充電的確帶來相當大的新的服務,包括很多的數據,我剛剛聽到一些專家提到,數據量非常大,包括充電量、分地區充電功率、電池充電頻次、SOC,累計大量的數據,我們知道這些數據可以應用在電網,降低充電費用部分,如果利用得好,還可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除了這種應用場景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更好利用充電信息,有沒有其他潛在的應用場景?首先請在座的幾位專家給我們做一下分享。

臺上兩位嘉賓是來自蔚來馬總和普天的韓總,剛才都沒有介紹,首先從你們開始吧。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

馬翔:我來自蔚來汽車,智能化充電領域,過去三年裡,在整個蔚來生態圈裡面,還是做了很多的美而精的東西,其中的數據在裡面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蔚來的角度,做智能充電,其實最關鍵的是兩點,我們通常從兩個維度思考這個問題。一是用戶體驗,二是整個能源供給的系統化效率。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從用戶體驗來角度來說,用創始人的話說,我們的目標是讓加電比加油更方便,我們具體的設想裡面,當我們一個用戶買了一輛電車後,加電對於這個人來說,並不應該成為他的負擔,這是最基本的。同時作為使用這一輛車來說,加電根本不應該成為一個商品,最理想的場景裡,我們一個用戶開了一輛車,每天開,加電這事根本不存在,這是我們從用戶體驗角度理想的目標。

從系統化的角度,電網互動等等,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最關鍵的是資源和用戶需求供需平衡,從供給的角度,我們希望空間上、時間上,供給最好適配用戶需求波峰和波谷。

需求角度,我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引導用戶在資源最合適的時候,發起加電需求。這是我們未來思考智能化充電的兩個維度。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做了一些什麼,大家知道我們蔚來汽車有一個服務產品,叫做一鍵加電。打一個比方,就像叫外賣一樣,我們的用戶在蔚來APP裡面,非常容易像叫一個外賣一樣,點一點要加電了,這時候有一個服務專員上門,為我們用戶提供加電服務,或者充電、換電等等。最近我們在服務裡面啟動了閒時加電分支,我是蔚來ES8車主,我在我們APP裡設了三個條件,一是我期望被服務的時間,二是我期望被服務的地點,三是我期望服務開始時,整個車輛SOC。在我家從晚上10點到凌晨6點,我車輛SOC小於30%,一旦我做這個設置後,其餘關於加電的事我不用關心,我把車開回家停車庫,至少車的電量小於30%,通過蔚來能源互聯網、車聯網,自動探測到車輛的狀況,一旦我車輛滿足了剛才我設的三個條件,我的服務自動觸發。所以加電對我來說根本不是事,我把車停回家,第二天充電滿了,這是結合我們智能化、結合車聯網、物聯網的一個功能。所以這是拋磚引玉,就是我們關於系統化效率,結合我們數據的一個小例子,和大家分享。

韓波:我是普天新能源的,公司比較小,一開始央企聯盟裡面,跟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一起,2010年成立,專注於做新能源汽車快速充電,最主要是快充,慢充做得比較少。

今天下午聽的知識面比較廣,我主要過來學習的。跟大家說一下,我主要在深圳,深圳這邊目前的電動車,可能接近30萬輛,一天的充電量需求接近一千萬度,所有公交和出租、網約車,基本上全部電動化。對於這幾年,花了接近9年時間,走到現在基本上比較成熟了,我們把車定義為三個代,充電現在進入第二階段,未來是第三階段。

整體電動車,我2009年開始做充電,見證了整個過程,目前電動車使用成本和方便程度上,在深圳選擇度來說,選擇面比較廣。剛才有一些專家說,不被老百姓認可,主要是環境上,有一些地方確實不太方便。如果在高度發達或者比較密集的可以隨心所欲充電或者換電的地方,其實選擇是很容易的。我們自己都有電動車,是很方便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

營運車輛,真實的需求就是快充,私家車的真實需求大部分來源於慢充。深圳所有的車位不是自己的,都是租的,沒有單獨購買車位的權限,所以主要推廣在於政府。

對於補貼來說,我非常贊同退坡,因為從充電佔的成本,降到以前1/3,還有整體的車,包括電池,以及可以做到三塊多、四塊錢,現在便宜很多,成本來說,基本接近傳統車60%,購車、能源加上所有的購置稅包括限行方面,全部加起來,基本上是傳統車的60%。除非使用高端車,那可能不一樣,高端車成本比較高。所以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充電領域,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們覺得充電是一大制約因素,也是一個有利帶動,以前總有人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建一個充電站再說,政府說你先建,我再投放車。運營商想,我把站建下去,你不投怎麼辦?我們就想政府先把車買了,我根據你的車來匹配。所以就扯不清楚,車電分離模式我們十年前做過,最早200臺公交車,在深圳就是車電分離,車電分離當時為了解決用戶心理壓力,他不認可電池這個東西,不知道這個東西幹嘛的,安全性的問題。現在也有這樣一些問題,目前電動車第三代了,400公里以上是常態,我們幹到80多萬公里也有,都沒有問題,所以基本上已經形成傳統出租車,或者營運類車輛使用效率95%到97%,這是有據可查的,私家車這邊,目前純電動也越來越多,充電環境還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劉堅:我想再請教一下王磊總,您的PPT裡大量數據,包括充電分佈,充電量方面。你對充電應用場景有沒有一些補充?

王磊:在應用方面,展示的是我們收集了哪一些數據,包括是怎樣助推投資,包括整個市場發展更加健康的。

在這些數據收集完之後做產業化應用方面,還有很多,當然最建設的是出一個報告,拿來賣錢,這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包括車企在各個地方,這個城市對於怎樣的電動汽車、什麼樣的充電方式最感興趣。

我們可以針對一些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做產品,包括服務策略的調整,這是比較簡單的一些應用。它的應用確實非常多,大電網、有序充電、智慧能源,家用智慧能源管理,電池健康壽命管理都比較多。我們跟馬總蔚來這邊很多合作,包括智能充電、大功率充電方面,我們東西已經做出來了,馬上跟蔚來一起我們大批量投放,就是樁已經開始做的,這個過程裡頭,我們發現很多好玩的地方,我跟大家透露一下,我們跟很多主機廠都在合作,主機廠特別關注智能充電,家裡面智能充電場景的運用。

我舉一個例子,很多主機廠都在找到一個窗口或者找到一個連接的點,讓車主和主機廠或者和我們服務體系有更加強烈、更加頻繁的連接和關聯,這叫黏性管理,我們也知道很難找到一個每天車主都跟你有關聯的東西,維修不是,洗車不是,保養也不是,充電是,因為基本上一天兩天就會充一次電,所以這個事情我們可以跟主機廠聯合來做。

比如說把我們充電和車機系統和手機APP結合在一起,每天插上去後,像馬總說,直接可以回去就上樓了,第二天電肯定是滿的,但是這個過程裡頭,發生很多事情,比如說我們可以讓消費者在最便宜的電價的時候啟動充電樁,充電有意外的時候要及時提醒消費者,充電有問題,這是跟安全有關的,還有充電共享,家用充電智能化。

客戶每天充電要拿APP看一下,狀態怎樣,預約一下,啟停時間自己設定一下,這個APP就變成一個高頻剛需的,如果主機廠手上有這樣一個APP,他可以做什麼?可以在上面賣保險、賣延保、賣精品、賣預約服務,當然還有車的置換。所以這些應用我覺得才是基於智能化更加精彩的產業應用,都在後臺。

主持人劉堅:謝謝王總,給我們很多案例,給我們很多啟示,可以通過這些點開啟一些新的商業模式。

我把問題聚焦一下,聚焦在充電技術或者說數據怎麼樣與換電模式相結合,換電模式帶來的數據是否與充電有差異,新興增值的地方是什麼地方?我想把這個問題再留給王總和張總,兩位已經把換電作為我們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我想聽一下兩位專家對於在換電結合上的一些認識。

王愷:我從兩方面,一是客戶角度,去年我們在北京嘗試過對私的換電模式的使用,發現這裡面有幾個有意思的嘗試,其實北京買這種換電車型的客戶主要是無樁車主,因為目前無法安裝充電樁,這一類客戶如果考慮在使用半徑3公里到5公里之內有換電站是可以接受換電車型的。

作為車主,更希望自己在自己的車位上安裝充電樁,一個是車位,車樁位匹配上,容量匹配上,未來更需要智能化解決方案。其實我們也看到,咱們推出來,國家要求100%安裝充電設施,或者預留安裝條件,目前新建小區還是有機會實現這個目標的,針對目前存量的小區來說,容量確實是非常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所以未來我們也希望在儲能+充電的方向上,實現100%為客戶安裝充電設施。

主持人劉堅:剛才您說換電與儲能結合,如果我們採用換電模式,多大程度可以改進或者迎合充電,多大程度降低用戶充電成本?如果之前是充電,改為換電後。

王愷:目前換電最大場景是運營車輛,運營車輛是兩班,早班和晚班都要進行換電,起碼有一半時間是可以通過調峰谷時實現充電費用的降低。

張文濤:我們從奧動的觀點看一下換電和充電對比的價值。剛才PPT我們闡述到,換電現在主要是營運車輛這一塊進行推廣,突出表現幾個方面,整個社會資源利用角度來說,通過換電站這樣一個集中充電,快速換電能源補給方式,對社會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同樣服務1萬輛車,換電坪效是充電12倍左右,這是從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角度來看。

第二塊來說,用戶角度來說,用戶尤其是出租車司機,像廣州,一輛出租車,一天跑400-500公里,雙班制24小時在跑,用充電的話,單純充電時間加上排隊等待時間,如果滿足400-500公里的里程需求,大概3-4小時,換電大概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因為雙班制,其他會提升運營時間,背後帶來每個月的收入增加很多。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奧動新能源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文濤

從出租車公司角度來說,我們這個服務,電池使用壽命可以確保需要的,還有安全方面,因為我們在充電倉內是恆溫慢充,安全有保障。

奧動整個模式,可以很好應用車電分離方案,隨著我們未來營運車輛規模化推廣,帶來我們換電站網的佈局進程,未來可以很好推廣到C端用戶,因為補貼下滑,原來購車成本優勢不再那麼明顯,如果換電模式,推動車電分離,消費者買一個車殼,租電池,全生命週期成本算下來還是非常低的。

主持人劉堅:換電對於運營車來說,吸引力非常大,可以降低運營車的運營成本。下面把時間留給臺下聽眾,看看大家有沒有問題,針對剛才的演講包括論壇過程中的內容。

提問:謝謝主持人,因為業界也提到關於換電模式問題,很多人認為換電更適合運營的車輛,臺上兩位,奧動是做運營車輛換電,馬總認為未來做私人車換電,我想請二位PK一下,對於私人用車來說,換電模式到底行不行,能否支撐成本?

主持人(劉堅):換電模式在運營車輛和私家車之間,兩者之間的適用性。

馬翔:未來充電、換電我們都做,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兩者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怎麼來說?如果從整個系統化角度來說,充電也好、換電也好,只不過是兩種不同的方式,都有優和劣。

從換電角度來說肯定更快,也能引出更新穎類似於車電分離的商業模式,同時電池在換電站的充電櫃裡面,可以更好的調節整個電池的健康度,這些都是換電的一些優點。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蔚來NIO Power電力雲總監馬翔

相對充電來說,充電也有優點,充電樁部署週期比換電站更快,而且從用戶應用場景來說,並不是每一次充電快對用戶來說是唯一的。比如說我在家,我不需要快,我去看電影,逛街,速度對我來說也不一定唯一的,所以這兩個工具從整個系統化角度來說,各有優劣。所以只有兩者有機結合一塊,我們認為才能發揮最高的價值。比如說我們未來的換電站,主要部署在高速服務區,同時我們也會把換電站部署在市中心一些區域,我們認為在那個地方它是最高效的,同時我也做一個廣告,從現在起買我們蔚來車,終身換電是免費的,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消息。

再回到您的問題,私家車、個人車、運營車輛,換電之間有沒有大的不同,我覺得最關鍵的不同,在於消費者的理念,因為最開始我們在做換電的時候,經常會被問到,我的新電池換成舊電池怎麼辦?這是經常被用戶問到的一個問題,事實證明這不是一個問題,未來整個車主裡面,整個換電滲透率,凡是換過電的車的用戶達到50%以上,終端消費者來說,換電不是一個問題。換電是好東西,無論個人還是運營,包括換電和充電來說,沒有本質區別。

張文濤:我覺得不管是充電還是換電,實際上都是我們車能源補給方式,就看不同時間節點針對不同類型的車輛,是不是可以一直表現出便捷、方便、成本更低。

我們奧動因為整個換電站投資比較大,我們第一階段首先希望通過營運車輛,可以快速的規模化上車,帶動我們換電站的佈局。

比如說我們廣州,如果明年這個階段,可以建設80多座換電站的時候我們可以開放對私的換電車輛服務,我們也可以嘗試進行車電分離模式推廣C端車輛配套的能源補給服務。對於廣州大城市來說,一般居民很少有自己專屬的充電樁,同時也不想擁有車輛使用權,想更多通過租賃的方案,降低車輛使用成本。等我們網絡更加密集、更加便捷的時候兩三公里就有一個換電站的時候,這時候再推C端用戶用換電,就更有競爭力了。

王愷:目前換電對私來說,我們面對一個巨大的陷阱,就是成本的陷阱。現在換電車型,換電站不是通用的,電池不是標準化的,目前奧動支持的車型,都是單品。開發成本和整個坪效來說,如果對於運營車輛來說,還是可以算帳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優電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愷

如果對於私人車輛來說,換電頻次特別低,需要備用電池,一個車型汽車保有量是不能達到便捷性的。北京因為出租車大規模使用,換電站密度可以做起來,如果其他城市沒有運營車輛的基礎,換電半徑是非常大的,所以便利性、成本來說是很大的考驗。如果我們未來充換電結合同時推動,首先要推動的就是電池的標準化和互換的問題。

提問:我想聽一下各位對於無線充電的看法,今後的普及方式?可能個人用戶更容易普及,公交可能相對慢一些,不知道各位怎麼看的?

王磊:我們是做充電的,我們隨時面臨一個情況,誰會把我們幹掉。做的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問題,比如說我們一開始是投20Kwh、30Kwh,後來60Kwh,60Kwh變成120Kwh,再接下來會碰到更大的挑戰,像無人駕駛,很多車已經上無人駕駛了,特別是最後一段的自動泊車,自動泊車距離越來越遠,甚至是車開過來自己找你,意味著你不用到車位上去了,如果這樣的場景變成普遍現象,誰給充電樁插槍。可能我們投資幾十億,補貼也不少,可能就沒有了,有要面臨一種新的挑戰。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關注無線充電技術,因為這可能是一個解決的辦法,因為我不需要插槍。

我們做了很多評估,這一個階段無線充電有自己的優勢,但是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包括成本的問題,包括電力轉換能效問題,包括對於周邊環境干擾的問題,這些我們覺得還需要一點時間,當然我們在這方面,也做了自己的一些佈局。比如說我們有的機械式自動插槍,這一點上,我們有一些主機廠,已經開始做一些前期聯合測試,所以在這個階段裡頭,我們不排斥任何解決方案,包括換電,我覺得挺好的。因為這個市場足夠大,如果中國的汽車保有量50%、30%,變成新能源汽車,每年消耗的電耗會是3000億度電或者5000億度電,中國要興建三個或者五個三峽大壩,那麼大的市場,幹嘛說換電不好,幹嘛說無線充電不好,把自己做好就夠了。

提問:剛才說到充電工具越來越大,但是據我所知,星星充電早期有一大批慢充電樁,廣州也有,有一些站慢慢充的人少了,就失修了,就荒廢了。

未來的發展中,慢充充電樁,是不是星星充電格局裡有一定配比?因為有一些場景,像共享汽車,一般晚上用的人比較少,大部分就停那兒,而且要有專門車位。是不是這種場景對於星星充電來說,可以保留一定配比的慢充、低功率的充電樁?

王磊: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問題,如果講這個問題,可以嘮叨一個小時。

我們的友商特來電,一開始投很多直流樁,民營企業一開始投很多交流樁。現在交流樁在公共充電場合裡面,使用率非常低。有一些交流樁有一年或者半年從來沒有人去充過電。我們管這種樁是死樁、呆樁。心理上我很感謝這些樁,它是我的學費,促進充電市場慢慢發展,因為投這些樁後,才知道這些東西不對,如果沒有投怎麼知道現在是對的。而且那些樁當時大量的是建居民區周邊、社區周邊、商場。如果現在看很多城市商場裡面,還有很多交流樁,我們要感謝這些交流樁,尤其是車企,一定要感謝這些交流樁,因為它讓老百姓知道什麼是充電樁,讓老百姓知道,我買充電汽車可以在外面很容易找到充電樁的,所以這是它的歷史使命。

"

編者按:9月11日-14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廣州市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做指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廣州國際新能源、節能及智能汽車展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展覽館舉辦。

期間,由車雲網和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舉辦,電動邦聯合主辦的“新生態新勢能——2019新能源汽車大會”於9月12日-1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三層舉行。本次大會以”新生態 新勢能”為主題,邀請業內重量級專家及企業大咖參會,將圍繞”後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生存之道”、“智能充電的大賽道”、“新能源的氫趨勢”等話題分三場進行討論,共同探討新生態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之道。

論壇期間,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先生擔任主持人,與優電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愷先生、萬幫新能源高級副總裁王磊先生、奧動新能源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文濤先生、蔚來NIO Power電力雲總監馬翔先生及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先生幾位嘉賓以“智能充電的機遇與挑戰”為話題展開圓桌討論,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主持人劉堅:非常感謝大家堅持到最後,聽我們嘉賓互動環節對於智能充電包括換電技術,各位專家包括一些企業老總的一些觀點,我們也知道,因為中國新能源產業正好在這個階段處於轉型階段,包括補貼退坡,更多通過市場化方式、積分方式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問題。

未來從2021年開始,更多需要考慮的就是怎麼樣促進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我們知道對於用戶來說,充電是電動汽車用戶非常關注的問題,我們今天也非常榮幸請到相關的企業解答這方面的一些觀點。

最開始首先我提兩個問題,我們知道電動汽車充電的確帶來相當大的新的服務,包括很多的數據,我剛剛聽到一些專家提到,數據量非常大,包括充電量、分地區充電功率、電池充電頻次、SOC,累計大量的數據,我們知道這些數據可以應用在電網,降低充電費用部分,如果利用得好,還可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除了這種應用場景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更好利用充電信息,有沒有其他潛在的應用場景?首先請在座的幾位專家給我們做一下分享。

臺上兩位嘉賓是來自蔚來馬總和普天的韓總,剛才都沒有介紹,首先從你們開始吧。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

馬翔:我來自蔚來汽車,智能化充電領域,過去三年裡,在整個蔚來生態圈裡面,還是做了很多的美而精的東西,其中的數據在裡面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蔚來的角度,做智能充電,其實最關鍵的是兩點,我們通常從兩個維度思考這個問題。一是用戶體驗,二是整個能源供給的系統化效率。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從用戶體驗來角度來說,用創始人的話說,我們的目標是讓加電比加油更方便,我們具體的設想裡面,當我們一個用戶買了一輛電車後,加電對於這個人來說,並不應該成為他的負擔,這是最基本的。同時作為使用這一輛車來說,加電根本不應該成為一個商品,最理想的場景裡,我們一個用戶開了一輛車,每天開,加電這事根本不存在,這是我們從用戶體驗角度理想的目標。

從系統化的角度,電網互動等等,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最關鍵的是資源和用戶需求供需平衡,從供給的角度,我們希望空間上、時間上,供給最好適配用戶需求波峰和波谷。

需求角度,我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引導用戶在資源最合適的時候,發起加電需求。這是我們未來思考智能化充電的兩個維度。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做了一些什麼,大家知道我們蔚來汽車有一個服務產品,叫做一鍵加電。打一個比方,就像叫外賣一樣,我們的用戶在蔚來APP裡面,非常容易像叫一個外賣一樣,點一點要加電了,這時候有一個服務專員上門,為我們用戶提供加電服務,或者充電、換電等等。最近我們在服務裡面啟動了閒時加電分支,我是蔚來ES8車主,我在我們APP裡設了三個條件,一是我期望被服務的時間,二是我期望被服務的地點,三是我期望服務開始時,整個車輛SOC。在我家從晚上10點到凌晨6點,我車輛SOC小於30%,一旦我做這個設置後,其餘關於加電的事我不用關心,我把車開回家停車庫,至少車的電量小於30%,通過蔚來能源互聯網、車聯網,自動探測到車輛的狀況,一旦我車輛滿足了剛才我設的三個條件,我的服務自動觸發。所以加電對我來說根本不是事,我把車停回家,第二天充電滿了,這是結合我們智能化、結合車聯網、物聯網的一個功能。所以這是拋磚引玉,就是我們關於系統化效率,結合我們數據的一個小例子,和大家分享。

韓波:我是普天新能源的,公司比較小,一開始央企聯盟裡面,跟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一起,2010年成立,專注於做新能源汽車快速充電,最主要是快充,慢充做得比較少。

今天下午聽的知識面比較廣,我主要過來學習的。跟大家說一下,我主要在深圳,深圳這邊目前的電動車,可能接近30萬輛,一天的充電量需求接近一千萬度,所有公交和出租、網約車,基本上全部電動化。對於這幾年,花了接近9年時間,走到現在基本上比較成熟了,我們把車定義為三個代,充電現在進入第二階段,未來是第三階段。

整體電動車,我2009年開始做充電,見證了整個過程,目前電動車使用成本和方便程度上,在深圳選擇度來說,選擇面比較廣。剛才有一些專家說,不被老百姓認可,主要是環境上,有一些地方確實不太方便。如果在高度發達或者比較密集的可以隨心所欲充電或者換電的地方,其實選擇是很容易的。我們自己都有電動車,是很方便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

營運車輛,真實的需求就是快充,私家車的真實需求大部分來源於慢充。深圳所有的車位不是自己的,都是租的,沒有單獨購買車位的權限,所以主要推廣在於政府。

對於補貼來說,我非常贊同退坡,因為從充電佔的成本,降到以前1/3,還有整體的車,包括電池,以及可以做到三塊多、四塊錢,現在便宜很多,成本來說,基本接近傳統車60%,購車、能源加上所有的購置稅包括限行方面,全部加起來,基本上是傳統車的60%。除非使用高端車,那可能不一樣,高端車成本比較高。所以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充電領域,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們覺得充電是一大制約因素,也是一個有利帶動,以前總有人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建一個充電站再說,政府說你先建,我再投放車。運營商想,我把站建下去,你不投怎麼辦?我們就想政府先把車買了,我根據你的車來匹配。所以就扯不清楚,車電分離模式我們十年前做過,最早200臺公交車,在深圳就是車電分離,車電分離當時為了解決用戶心理壓力,他不認可電池這個東西,不知道這個東西幹嘛的,安全性的問題。現在也有這樣一些問題,目前電動車第三代了,400公里以上是常態,我們幹到80多萬公里也有,都沒有問題,所以基本上已經形成傳統出租車,或者營運類車輛使用效率95%到97%,這是有據可查的,私家車這邊,目前純電動也越來越多,充電環境還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劉堅:我想再請教一下王磊總,您的PPT裡大量數據,包括充電分佈,充電量方面。你對充電應用場景有沒有一些補充?

王磊:在應用方面,展示的是我們收集了哪一些數據,包括是怎樣助推投資,包括整個市場發展更加健康的。

在這些數據收集完之後做產業化應用方面,還有很多,當然最建設的是出一個報告,拿來賣錢,這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包括車企在各個地方,這個城市對於怎樣的電動汽車、什麼樣的充電方式最感興趣。

我們可以針對一些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做產品,包括服務策略的調整,這是比較簡單的一些應用。它的應用確實非常多,大電網、有序充電、智慧能源,家用智慧能源管理,電池健康壽命管理都比較多。我們跟馬總蔚來這邊很多合作,包括智能充電、大功率充電方面,我們東西已經做出來了,馬上跟蔚來一起我們大批量投放,就是樁已經開始做的,這個過程裡頭,我們發現很多好玩的地方,我跟大家透露一下,我們跟很多主機廠都在合作,主機廠特別關注智能充電,家裡面智能充電場景的運用。

我舉一個例子,很多主機廠都在找到一個窗口或者找到一個連接的點,讓車主和主機廠或者和我們服務體系有更加強烈、更加頻繁的連接和關聯,這叫黏性管理,我們也知道很難找到一個每天車主都跟你有關聯的東西,維修不是,洗車不是,保養也不是,充電是,因為基本上一天兩天就會充一次電,所以這個事情我們可以跟主機廠聯合來做。

比如說把我們充電和車機系統和手機APP結合在一起,每天插上去後,像馬總說,直接可以回去就上樓了,第二天電肯定是滿的,但是這個過程裡頭,發生很多事情,比如說我們可以讓消費者在最便宜的電價的時候啟動充電樁,充電有意外的時候要及時提醒消費者,充電有問題,這是跟安全有關的,還有充電共享,家用充電智能化。

客戶每天充電要拿APP看一下,狀態怎樣,預約一下,啟停時間自己設定一下,這個APP就變成一個高頻剛需的,如果主機廠手上有這樣一個APP,他可以做什麼?可以在上面賣保險、賣延保、賣精品、賣預約服務,當然還有車的置換。所以這些應用我覺得才是基於智能化更加精彩的產業應用,都在後臺。

主持人劉堅:謝謝王總,給我們很多案例,給我們很多啟示,可以通過這些點開啟一些新的商業模式。

我把問題聚焦一下,聚焦在充電技術或者說數據怎麼樣與換電模式相結合,換電模式帶來的數據是否與充電有差異,新興增值的地方是什麼地方?我想把這個問題再留給王總和張總,兩位已經把換電作為我們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我想聽一下兩位專家對於在換電結合上的一些認識。

王愷:我從兩方面,一是客戶角度,去年我們在北京嘗試過對私的換電模式的使用,發現這裡面有幾個有意思的嘗試,其實北京買這種換電車型的客戶主要是無樁車主,因為目前無法安裝充電樁,這一類客戶如果考慮在使用半徑3公里到5公里之內有換電站是可以接受換電車型的。

作為車主,更希望自己在自己的車位上安裝充電樁,一個是車位,車樁位匹配上,容量匹配上,未來更需要智能化解決方案。其實我們也看到,咱們推出來,國家要求100%安裝充電設施,或者預留安裝條件,目前新建小區還是有機會實現這個目標的,針對目前存量的小區來說,容量確實是非常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所以未來我們也希望在儲能+充電的方向上,實現100%為客戶安裝充電設施。

主持人劉堅:剛才您說換電與儲能結合,如果我們採用換電模式,多大程度可以改進或者迎合充電,多大程度降低用戶充電成本?如果之前是充電,改為換電後。

王愷:目前換電最大場景是運營車輛,運營車輛是兩班,早班和晚班都要進行換電,起碼有一半時間是可以通過調峰谷時實現充電費用的降低。

張文濤:我們從奧動的觀點看一下換電和充電對比的價值。剛才PPT我們闡述到,換電現在主要是營運車輛這一塊進行推廣,突出表現幾個方面,整個社會資源利用角度來說,通過換電站這樣一個集中充電,快速換電能源補給方式,對社會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同樣服務1萬輛車,換電坪效是充電12倍左右,這是從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角度來看。

第二塊來說,用戶角度來說,用戶尤其是出租車司機,像廣州,一輛出租車,一天跑400-500公里,雙班制24小時在跑,用充電的話,單純充電時間加上排隊等待時間,如果滿足400-500公里的里程需求,大概3-4小時,換電大概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因為雙班制,其他會提升運營時間,背後帶來每個月的收入增加很多。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奧動新能源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文濤

從出租車公司角度來說,我們這個服務,電池使用壽命可以確保需要的,還有安全方面,因為我們在充電倉內是恆溫慢充,安全有保障。

奧動整個模式,可以很好應用車電分離方案,隨著我們未來營運車輛規模化推廣,帶來我們換電站網的佈局進程,未來可以很好推廣到C端用戶,因為補貼下滑,原來購車成本優勢不再那麼明顯,如果換電模式,推動車電分離,消費者買一個車殼,租電池,全生命週期成本算下來還是非常低的。

主持人劉堅:換電對於運營車來說,吸引力非常大,可以降低運營車的運營成本。下面把時間留給臺下聽眾,看看大家有沒有問題,針對剛才的演講包括論壇過程中的內容。

提問:謝謝主持人,因為業界也提到關於換電模式問題,很多人認為換電更適合運營的車輛,臺上兩位,奧動是做運營車輛換電,馬總認為未來做私人車換電,我想請二位PK一下,對於私人用車來說,換電模式到底行不行,能否支撐成本?

主持人(劉堅):換電模式在運營車輛和私家車之間,兩者之間的適用性。

馬翔:未來充電、換電我們都做,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兩者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怎麼來說?如果從整個系統化角度來說,充電也好、換電也好,只不過是兩種不同的方式,都有優和劣。

從換電角度來說肯定更快,也能引出更新穎類似於車電分離的商業模式,同時電池在換電站的充電櫃裡面,可以更好的調節整個電池的健康度,這些都是換電的一些優點。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蔚來NIO Power電力雲總監馬翔

相對充電來說,充電也有優點,充電樁部署週期比換電站更快,而且從用戶應用場景來說,並不是每一次充電快對用戶來說是唯一的。比如說我在家,我不需要快,我去看電影,逛街,速度對我來說也不一定唯一的,所以這兩個工具從整個系統化角度來說,各有優劣。所以只有兩者有機結合一塊,我們認為才能發揮最高的價值。比如說我們未來的換電站,主要部署在高速服務區,同時我們也會把換電站部署在市中心一些區域,我們認為在那個地方它是最高效的,同時我也做一個廣告,從現在起買我們蔚來車,終身換電是免費的,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消息。

再回到您的問題,私家車、個人車、運營車輛,換電之間有沒有大的不同,我覺得最關鍵的不同,在於消費者的理念,因為最開始我們在做換電的時候,經常會被問到,我的新電池換成舊電池怎麼辦?這是經常被用戶問到的一個問題,事實證明這不是一個問題,未來整個車主裡面,整個換電滲透率,凡是換過電的車的用戶達到50%以上,終端消費者來說,換電不是一個問題。換電是好東西,無論個人還是運營,包括換電和充電來說,沒有本質區別。

張文濤:我覺得不管是充電還是換電,實際上都是我們車能源補給方式,就看不同時間節點針對不同類型的車輛,是不是可以一直表現出便捷、方便、成本更低。

我們奧動因為整個換電站投資比較大,我們第一階段首先希望通過營運車輛,可以快速的規模化上車,帶動我們換電站的佈局。

比如說我們廣州,如果明年這個階段,可以建設80多座換電站的時候我們可以開放對私的換電車輛服務,我們也可以嘗試進行車電分離模式推廣C端車輛配套的能源補給服務。對於廣州大城市來說,一般居民很少有自己專屬的充電樁,同時也不想擁有車輛使用權,想更多通過租賃的方案,降低車輛使用成本。等我們網絡更加密集、更加便捷的時候兩三公里就有一個換電站的時候,這時候再推C端用戶用換電,就更有競爭力了。

王愷:目前換電對私來說,我們面對一個巨大的陷阱,就是成本的陷阱。現在換電車型,換電站不是通用的,電池不是標準化的,目前奧動支持的車型,都是單品。開發成本和整個坪效來說,如果對於運營車輛來說,還是可以算帳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優電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愷

如果對於私人車輛來說,換電頻次特別低,需要備用電池,一個車型汽車保有量是不能達到便捷性的。北京因為出租車大規模使用,換電站密度可以做起來,如果其他城市沒有運營車輛的基礎,換電半徑是非常大的,所以便利性、成本來說是很大的考驗。如果我們未來充換電結合同時推動,首先要推動的就是電池的標準化和互換的問題。

提問:我想聽一下各位對於無線充電的看法,今後的普及方式?可能個人用戶更容易普及,公交可能相對慢一些,不知道各位怎麼看的?

王磊:我們是做充電的,我們隨時面臨一個情況,誰會把我們幹掉。做的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問題,比如說我們一開始是投20Kwh、30Kwh,後來60Kwh,60Kwh變成120Kwh,再接下來會碰到更大的挑戰,像無人駕駛,很多車已經上無人駕駛了,特別是最後一段的自動泊車,自動泊車距離越來越遠,甚至是車開過來自己找你,意味著你不用到車位上去了,如果這樣的場景變成普遍現象,誰給充電樁插槍。可能我們投資幾十億,補貼也不少,可能就沒有了,有要面臨一種新的挑戰。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關注無線充電技術,因為這可能是一個解決的辦法,因為我不需要插槍。

我們做了很多評估,這一個階段無線充電有自己的優勢,但是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包括成本的問題,包括電力轉換能效問題,包括對於周邊環境干擾的問題,這些我們覺得還需要一點時間,當然我們在這方面,也做了自己的一些佈局。比如說我們有的機械式自動插槍,這一點上,我們有一些主機廠,已經開始做一些前期聯合測試,所以在這個階段裡頭,我們不排斥任何解決方案,包括換電,我覺得挺好的。因為這個市場足夠大,如果中國的汽車保有量50%、30%,變成新能源汽車,每年消耗的電耗會是3000億度電或者5000億度電,中國要興建三個或者五個三峽大壩,那麼大的市場,幹嘛說換電不好,幹嘛說無線充電不好,把自己做好就夠了。

提問:剛才說到充電工具越來越大,但是據我所知,星星充電早期有一大批慢充電樁,廣州也有,有一些站慢慢充的人少了,就失修了,就荒廢了。

未來的發展中,慢充充電樁,是不是星星充電格局裡有一定配比?因為有一些場景,像共享汽車,一般晚上用的人比較少,大部分就停那兒,而且要有專門車位。是不是這種場景對於星星充電來說,可以保留一定配比的慢充、低功率的充電樁?

王磊: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問題,如果講這個問題,可以嘮叨一個小時。

我們的友商特來電,一開始投很多直流樁,民營企業一開始投很多交流樁。現在交流樁在公共充電場合裡面,使用率非常低。有一些交流樁有一年或者半年從來沒有人去充過電。我們管這種樁是死樁、呆樁。心理上我很感謝這些樁,它是我的學費,促進充電市場慢慢發展,因為投這些樁後,才知道這些東西不對,如果沒有投怎麼知道現在是對的。而且那些樁當時大量的是建居民區周邊、社區周邊、商場。如果現在看很多城市商場裡面,還有很多交流樁,我們要感謝這些交流樁,尤其是車企,一定要感謝這些交流樁,因為它讓老百姓知道什麼是充電樁,讓老百姓知道,我買充電汽車可以在外面很容易找到充電樁的,所以這是它的歷史使命。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萬幫新能源高級副總裁王磊

但是現在我們已經不再投交流公共充電樁了,很少很少,就是針對特定用戶。所以這個話題展開來,是另一個話題,就是是接下來公共充電場站長什麼樣子,沒法展開,大家想象一下就可以了,一定是有區分的,奔馳、寶馬、奧迪、蔚來汽車,他們會到一類充電樁充電,網約車、出租車到另一邊,物流車也是另外的,都是分開的,就像現在洗車一樣,很多專門洗豪華車品牌的,也有專門洗出租車的,這是未來趨勢,所以基於大數據分析,我們也在調整,我們找合適不同類型充電場景的充電站長什麼樣子,我們和奔馳、奧迪聯合投放的充電站,慢慢大家會看到,包括我們和蔚來也會有。

提問:我是做動力電池這一塊的,現在2019年動力電池國家補貼,馬上快取消了,面對國家補貼取消後,新能源電動車成本上升,電動車的電池會佔到電動車成本中60%,我們現在考慮的問題是,我想請問後續我們日常使用車的行程,國家要求400公里,細分市場和代步方面,200公里也夠用。如果像各位專家要跨大城市,一般不會自己開車,因為太辛苦了,如果國家政策影響後,後期電池包會不會像400公里,有可能200公里,因為出行夠用了。會不會有這樣的可能?充電這一塊會不會也有相應的調整?因為國家政策會導致我們整個電動車接下來市場的變動,包括普天這邊韓總講到,他們做快充,快充的話充電場景必須有一個固定地方,現在市場家用,有一些小的充電設備,慢充的,如果和快充相比,特別是後期,和換電相比有什麼區別?家用電的時候,就像我們現在用手機一樣,在家裡可以充電,如果突然間沒有電,在路上的時候配套,有沒有這樣的趨勢?

主持人劉堅:您的第一個問題,相當於是未來補貼政策調整後,會對我們車型短距離出行,像小型的純電動汽車,市場是不是有影響?對於充電行業,是不是政策轉到充電領域的政策扶持?

未來政策更多會向充電環節轉變,但是未來是不是說短途出行有一些小型電動汽車,短續航電動汽車市場可能也會起來。這很難說有一個很清晰的答案。

馬翔:我們經常被潛在的用戶拷問靈魂,第一個問題,續航是多少,第二是充電是否方便,第三我能裝充電樁嗎?從現在來看,整個市場用戶對於車輛續航長短,是左右他考慮買不買新能源汽車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整個市場在未來一定是會細分的,包含著高續航的車,也包含一些低續航的車,因為整個車輛的使用場景會非常不一樣。其實從現在我們蔚來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在往這個方向探索,因為基於整個蔚來的換電體系,現在我們已經推出了電池日租服務,蔚來電池包有70度,也有84度,比如說買70度電池,價格比較便宜一些,一旦要遠行,可以租一塊84度電池,換一句話說,只要到蔚來換電站把70度換為84度,84度用多少天,就交多少錢。從這個角度來說,整個車輛電池包大小,續航一定是和用戶個人需求密切相關。所以這是我對於你第一個問題的思考。

"

編者按:9月11日-14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廣州市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做指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廣州國際新能源、節能及智能汽車展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展覽館舉辦。

期間,由車雲網和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舉辦,電動邦聯合主辦的“新生態新勢能——2019新能源汽車大會”於9月12日-1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三層舉行。本次大會以”新生態 新勢能”為主題,邀請業內重量級專家及企業大咖參會,將圍繞”後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生存之道”、“智能充電的大賽道”、“新能源的氫趨勢”等話題分三場進行討論,共同探討新生態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之道。

論壇期間,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先生擔任主持人,與優電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愷先生、萬幫新能源高級副總裁王磊先生、奧動新能源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文濤先生、蔚來NIO Power電力雲總監馬翔先生及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先生幾位嘉賓以“智能充電的機遇與挑戰”為話題展開圓桌討論,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主持人劉堅:非常感謝大家堅持到最後,聽我們嘉賓互動環節對於智能充電包括換電技術,各位專家包括一些企業老總的一些觀點,我們也知道,因為中國新能源產業正好在這個階段處於轉型階段,包括補貼退坡,更多通過市場化方式、積分方式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問題。

未來從2021年開始,更多需要考慮的就是怎麼樣促進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我們知道對於用戶來說,充電是電動汽車用戶非常關注的問題,我們今天也非常榮幸請到相關的企業解答這方面的一些觀點。

最開始首先我提兩個問題,我們知道電動汽車充電的確帶來相當大的新的服務,包括很多的數據,我剛剛聽到一些專家提到,數據量非常大,包括充電量、分地區充電功率、電池充電頻次、SOC,累計大量的數據,我們知道這些數據可以應用在電網,降低充電費用部分,如果利用得好,還可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除了這種應用場景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更好利用充電信息,有沒有其他潛在的應用場景?首先請在座的幾位專家給我們做一下分享。

臺上兩位嘉賓是來自蔚來馬總和普天的韓總,剛才都沒有介紹,首先從你們開始吧。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

馬翔:我來自蔚來汽車,智能化充電領域,過去三年裡,在整個蔚來生態圈裡面,還是做了很多的美而精的東西,其中的數據在裡面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蔚來的角度,做智能充電,其實最關鍵的是兩點,我們通常從兩個維度思考這個問題。一是用戶體驗,二是整個能源供給的系統化效率。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從用戶體驗來角度來說,用創始人的話說,我們的目標是讓加電比加油更方便,我們具體的設想裡面,當我們一個用戶買了一輛電車後,加電對於這個人來說,並不應該成為他的負擔,這是最基本的。同時作為使用這一輛車來說,加電根本不應該成為一個商品,最理想的場景裡,我們一個用戶開了一輛車,每天開,加電這事根本不存在,這是我們從用戶體驗角度理想的目標。

從系統化的角度,電網互動等等,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最關鍵的是資源和用戶需求供需平衡,從供給的角度,我們希望空間上、時間上,供給最好適配用戶需求波峰和波谷。

需求角度,我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引導用戶在資源最合適的時候,發起加電需求。這是我們未來思考智能化充電的兩個維度。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做了一些什麼,大家知道我們蔚來汽車有一個服務產品,叫做一鍵加電。打一個比方,就像叫外賣一樣,我們的用戶在蔚來APP裡面,非常容易像叫一個外賣一樣,點一點要加電了,這時候有一個服務專員上門,為我們用戶提供加電服務,或者充電、換電等等。最近我們在服務裡面啟動了閒時加電分支,我是蔚來ES8車主,我在我們APP裡設了三個條件,一是我期望被服務的時間,二是我期望被服務的地點,三是我期望服務開始時,整個車輛SOC。在我家從晚上10點到凌晨6點,我車輛SOC小於30%,一旦我做這個設置後,其餘關於加電的事我不用關心,我把車開回家停車庫,至少車的電量小於30%,通過蔚來能源互聯網、車聯網,自動探測到車輛的狀況,一旦我車輛滿足了剛才我設的三個條件,我的服務自動觸發。所以加電對我來說根本不是事,我把車停回家,第二天充電滿了,這是結合我們智能化、結合車聯網、物聯網的一個功能。所以這是拋磚引玉,就是我們關於系統化效率,結合我們數據的一個小例子,和大家分享。

韓波:我是普天新能源的,公司比較小,一開始央企聯盟裡面,跟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一起,2010年成立,專注於做新能源汽車快速充電,最主要是快充,慢充做得比較少。

今天下午聽的知識面比較廣,我主要過來學習的。跟大家說一下,我主要在深圳,深圳這邊目前的電動車,可能接近30萬輛,一天的充電量需求接近一千萬度,所有公交和出租、網約車,基本上全部電動化。對於這幾年,花了接近9年時間,走到現在基本上比較成熟了,我們把車定義為三個代,充電現在進入第二階段,未來是第三階段。

整體電動車,我2009年開始做充電,見證了整個過程,目前電動車使用成本和方便程度上,在深圳選擇度來說,選擇面比較廣。剛才有一些專家說,不被老百姓認可,主要是環境上,有一些地方確實不太方便。如果在高度發達或者比較密集的可以隨心所欲充電或者換電的地方,其實選擇是很容易的。我們自己都有電動車,是很方便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普天新能源深圳總經理韓波

營運車輛,真實的需求就是快充,私家車的真實需求大部分來源於慢充。深圳所有的車位不是自己的,都是租的,沒有單獨購買車位的權限,所以主要推廣在於政府。

對於補貼來說,我非常贊同退坡,因為從充電佔的成本,降到以前1/3,還有整體的車,包括電池,以及可以做到三塊多、四塊錢,現在便宜很多,成本來說,基本接近傳統車60%,購車、能源加上所有的購置稅包括限行方面,全部加起來,基本上是傳統車的60%。除非使用高端車,那可能不一樣,高端車成本比較高。所以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充電領域,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們覺得充電是一大制約因素,也是一個有利帶動,以前總有人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建一個充電站再說,政府說你先建,我再投放車。運營商想,我把站建下去,你不投怎麼辦?我們就想政府先把車買了,我根據你的車來匹配。所以就扯不清楚,車電分離模式我們十年前做過,最早200臺公交車,在深圳就是車電分離,車電分離當時為了解決用戶心理壓力,他不認可電池這個東西,不知道這個東西幹嘛的,安全性的問題。現在也有這樣一些問題,目前電動車第三代了,400公里以上是常態,我們幹到80多萬公里也有,都沒有問題,所以基本上已經形成傳統出租車,或者營運類車輛使用效率95%到97%,這是有據可查的,私家車這邊,目前純電動也越來越多,充電環境還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劉堅:我想再請教一下王磊總,您的PPT裡大量數據,包括充電分佈,充電量方面。你對充電應用場景有沒有一些補充?

王磊:在應用方面,展示的是我們收集了哪一些數據,包括是怎樣助推投資,包括整個市場發展更加健康的。

在這些數據收集完之後做產業化應用方面,還有很多,當然最建設的是出一個報告,拿來賣錢,這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包括車企在各個地方,這個城市對於怎樣的電動汽車、什麼樣的充電方式最感興趣。

我們可以針對一些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做產品,包括服務策略的調整,這是比較簡單的一些應用。它的應用確實非常多,大電網、有序充電、智慧能源,家用智慧能源管理,電池健康壽命管理都比較多。我們跟馬總蔚來這邊很多合作,包括智能充電、大功率充電方面,我們東西已經做出來了,馬上跟蔚來一起我們大批量投放,就是樁已經開始做的,這個過程裡頭,我們發現很多好玩的地方,我跟大家透露一下,我們跟很多主機廠都在合作,主機廠特別關注智能充電,家裡面智能充電場景的運用。

我舉一個例子,很多主機廠都在找到一個窗口或者找到一個連接的點,讓車主和主機廠或者和我們服務體系有更加強烈、更加頻繁的連接和關聯,這叫黏性管理,我們也知道很難找到一個每天車主都跟你有關聯的東西,維修不是,洗車不是,保養也不是,充電是,因為基本上一天兩天就會充一次電,所以這個事情我們可以跟主機廠聯合來做。

比如說把我們充電和車機系統和手機APP結合在一起,每天插上去後,像馬總說,直接可以回去就上樓了,第二天電肯定是滿的,但是這個過程裡頭,發生很多事情,比如說我們可以讓消費者在最便宜的電價的時候啟動充電樁,充電有意外的時候要及時提醒消費者,充電有問題,這是跟安全有關的,還有充電共享,家用充電智能化。

客戶每天充電要拿APP看一下,狀態怎樣,預約一下,啟停時間自己設定一下,這個APP就變成一個高頻剛需的,如果主機廠手上有這樣一個APP,他可以做什麼?可以在上面賣保險、賣延保、賣精品、賣預約服務,當然還有車的置換。所以這些應用我覺得才是基於智能化更加精彩的產業應用,都在後臺。

主持人劉堅:謝謝王總,給我們很多案例,給我們很多啟示,可以通過這些點開啟一些新的商業模式。

我把問題聚焦一下,聚焦在充電技術或者說數據怎麼樣與換電模式相結合,換電模式帶來的數據是否與充電有差異,新興增值的地方是什麼地方?我想把這個問題再留給王總和張總,兩位已經把換電作為我們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我想聽一下兩位專家對於在換電結合上的一些認識。

王愷:我從兩方面,一是客戶角度,去年我們在北京嘗試過對私的換電模式的使用,發現這裡面有幾個有意思的嘗試,其實北京買這種換電車型的客戶主要是無樁車主,因為目前無法安裝充電樁,這一類客戶如果考慮在使用半徑3公里到5公里之內有換電站是可以接受換電車型的。

作為車主,更希望自己在自己的車位上安裝充電樁,一個是車位,車樁位匹配上,容量匹配上,未來更需要智能化解決方案。其實我們也看到,咱們推出來,國家要求100%安裝充電設施,或者預留安裝條件,目前新建小區還是有機會實現這個目標的,針對目前存量的小區來說,容量確實是非常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所以未來我們也希望在儲能+充電的方向上,實現100%為客戶安裝充電設施。

主持人劉堅:剛才您說換電與儲能結合,如果我們採用換電模式,多大程度可以改進或者迎合充電,多大程度降低用戶充電成本?如果之前是充電,改為換電後。

王愷:目前換電最大場景是運營車輛,運營車輛是兩班,早班和晚班都要進行換電,起碼有一半時間是可以通過調峰谷時實現充電費用的降低。

張文濤:我們從奧動的觀點看一下換電和充電對比的價值。剛才PPT我們闡述到,換電現在主要是營運車輛這一塊進行推廣,突出表現幾個方面,整個社會資源利用角度來說,通過換電站這樣一個集中充電,快速換電能源補給方式,對社會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同樣服務1萬輛車,換電坪效是充電12倍左右,這是從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角度來看。

第二塊來說,用戶角度來說,用戶尤其是出租車司機,像廣州,一輛出租車,一天跑400-500公里,雙班制24小時在跑,用充電的話,單純充電時間加上排隊等待時間,如果滿足400-500公里的里程需求,大概3-4小時,換電大概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因為雙班制,其他會提升運營時間,背後帶來每個月的收入增加很多。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奧動新能源運營中心總經理張文濤

從出租車公司角度來說,我們這個服務,電池使用壽命可以確保需要的,還有安全方面,因為我們在充電倉內是恆溫慢充,安全有保障。

奧動整個模式,可以很好應用車電分離方案,隨著我們未來營運車輛規模化推廣,帶來我們換電站網的佈局進程,未來可以很好推廣到C端用戶,因為補貼下滑,原來購車成本優勢不再那麼明顯,如果換電模式,推動車電分離,消費者買一個車殼,租電池,全生命週期成本算下來還是非常低的。

主持人劉堅:換電對於運營車來說,吸引力非常大,可以降低運營車的運營成本。下面把時間留給臺下聽眾,看看大家有沒有問題,針對剛才的演講包括論壇過程中的內容。

提問:謝謝主持人,因為業界也提到關於換電模式問題,很多人認為換電更適合運營的車輛,臺上兩位,奧動是做運營車輛換電,馬總認為未來做私人車換電,我想請二位PK一下,對於私人用車來說,換電模式到底行不行,能否支撐成本?

主持人(劉堅):換電模式在運營車輛和私家車之間,兩者之間的適用性。

馬翔:未來充電、換電我們都做,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兩者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怎麼來說?如果從整個系統化角度來說,充電也好、換電也好,只不過是兩種不同的方式,都有優和劣。

從換電角度來說肯定更快,也能引出更新穎類似於車電分離的商業模式,同時電池在換電站的充電櫃裡面,可以更好的調節整個電池的健康度,這些都是換電的一些優點。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蔚來NIO Power電力雲總監馬翔

相對充電來說,充電也有優點,充電樁部署週期比換電站更快,而且從用戶應用場景來說,並不是每一次充電快對用戶來說是唯一的。比如說我在家,我不需要快,我去看電影,逛街,速度對我來說也不一定唯一的,所以這兩個工具從整個系統化角度來說,各有優劣。所以只有兩者有機結合一塊,我們認為才能發揮最高的價值。比如說我們未來的換電站,主要部署在高速服務區,同時我們也會把換電站部署在市中心一些區域,我們認為在那個地方它是最高效的,同時我也做一個廣告,從現在起買我們蔚來車,終身換電是免費的,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消息。

再回到您的問題,私家車、個人車、運營車輛,換電之間有沒有大的不同,我覺得最關鍵的不同,在於消費者的理念,因為最開始我們在做換電的時候,經常會被問到,我的新電池換成舊電池怎麼辦?這是經常被用戶問到的一個問題,事實證明這不是一個問題,未來整個車主裡面,整個換電滲透率,凡是換過電的車的用戶達到50%以上,終端消費者來說,換電不是一個問題。換電是好東西,無論個人還是運營,包括換電和充電來說,沒有本質區別。

張文濤:我覺得不管是充電還是換電,實際上都是我們車能源補給方式,就看不同時間節點針對不同類型的車輛,是不是可以一直表現出便捷、方便、成本更低。

我們奧動因為整個換電站投資比較大,我們第一階段首先希望通過營運車輛,可以快速的規模化上車,帶動我們換電站的佈局。

比如說我們廣州,如果明年這個階段,可以建設80多座換電站的時候我們可以開放對私的換電車輛服務,我們也可以嘗試進行車電分離模式推廣C端車輛配套的能源補給服務。對於廣州大城市來說,一般居民很少有自己專屬的充電樁,同時也不想擁有車輛使用權,想更多通過租賃的方案,降低車輛使用成本。等我們網絡更加密集、更加便捷的時候兩三公里就有一個換電站的時候,這時候再推C端用戶用換電,就更有競爭力了。

王愷:目前換電對私來說,我們面對一個巨大的陷阱,就是成本的陷阱。現在換電車型,換電站不是通用的,電池不是標準化的,目前奧動支持的車型,都是單品。開發成本和整個坪效來說,如果對於運營車輛來說,還是可以算帳的。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優電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愷

如果對於私人車輛來說,換電頻次特別低,需要備用電池,一個車型汽車保有量是不能達到便捷性的。北京因為出租車大規模使用,換電站密度可以做起來,如果其他城市沒有運營車輛的基礎,換電半徑是非常大的,所以便利性、成本來說是很大的考驗。如果我們未來充換電結合同時推動,首先要推動的就是電池的標準化和互換的問題。

提問:我想聽一下各位對於無線充電的看法,今後的普及方式?可能個人用戶更容易普及,公交可能相對慢一些,不知道各位怎麼看的?

王磊:我們是做充電的,我們隨時面臨一個情況,誰會把我們幹掉。做的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問題,比如說我們一開始是投20Kwh、30Kwh,後來60Kwh,60Kwh變成120Kwh,再接下來會碰到更大的挑戰,像無人駕駛,很多車已經上無人駕駛了,特別是最後一段的自動泊車,自動泊車距離越來越遠,甚至是車開過來自己找你,意味著你不用到車位上去了,如果這樣的場景變成普遍現象,誰給充電樁插槍。可能我們投資幾十億,補貼也不少,可能就沒有了,有要面臨一種新的挑戰。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關注無線充電技術,因為這可能是一個解決的辦法,因為我不需要插槍。

我們做了很多評估,這一個階段無線充電有自己的優勢,但是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包括成本的問題,包括電力轉換能效問題,包括對於周邊環境干擾的問題,這些我們覺得還需要一點時間,當然我們在這方面,也做了自己的一些佈局。比如說我們有的機械式自動插槍,這一點上,我們有一些主機廠,已經開始做一些前期聯合測試,所以在這個階段裡頭,我們不排斥任何解決方案,包括換電,我覺得挺好的。因為這個市場足夠大,如果中國的汽車保有量50%、30%,變成新能源汽車,每年消耗的電耗會是3000億度電或者5000億度電,中國要興建三個或者五個三峽大壩,那麼大的市場,幹嘛說換電不好,幹嘛說無線充電不好,把自己做好就夠了。

提問:剛才說到充電工具越來越大,但是據我所知,星星充電早期有一大批慢充電樁,廣州也有,有一些站慢慢充的人少了,就失修了,就荒廢了。

未來的發展中,慢充充電樁,是不是星星充電格局裡有一定配比?因為有一些場景,像共享汽車,一般晚上用的人比較少,大部分就停那兒,而且要有專門車位。是不是這種場景對於星星充電來說,可以保留一定配比的慢充、低功率的充電樁?

王磊: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問題,如果講這個問題,可以嘮叨一個小時。

我們的友商特來電,一開始投很多直流樁,民營企業一開始投很多交流樁。現在交流樁在公共充電場合裡面,使用率非常低。有一些交流樁有一年或者半年從來沒有人去充過電。我們管這種樁是死樁、呆樁。心理上我很感謝這些樁,它是我的學費,促進充電市場慢慢發展,因為投這些樁後,才知道這些東西不對,如果沒有投怎麼知道現在是對的。而且那些樁當時大量的是建居民區周邊、社區周邊、商場。如果現在看很多城市商場裡面,還有很多交流樁,我們要感謝這些交流樁,尤其是車企,一定要感謝這些交流樁,因為它讓老百姓知道什麼是充電樁,讓老百姓知道,我買充電汽車可以在外面很容易找到充電樁的,所以這是它的歷史使命。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萬幫新能源高級副總裁王磊

但是現在我們已經不再投交流公共充電樁了,很少很少,就是針對特定用戶。所以這個話題展開來,是另一個話題,就是是接下來公共充電場站長什麼樣子,沒法展開,大家想象一下就可以了,一定是有區分的,奔馳、寶馬、奧迪、蔚來汽車,他們會到一類充電樁充電,網約車、出租車到另一邊,物流車也是另外的,都是分開的,就像現在洗車一樣,很多專門洗豪華車品牌的,也有專門洗出租車的,這是未來趨勢,所以基於大數據分析,我們也在調整,我們找合適不同類型充電場景的充電站長什麼樣子,我們和奔馳、奧迪聯合投放的充電站,慢慢大家會看到,包括我們和蔚來也會有。

提問:我是做動力電池這一塊的,現在2019年動力電池國家補貼,馬上快取消了,面對國家補貼取消後,新能源電動車成本上升,電動車的電池會佔到電動車成本中60%,我們現在考慮的問題是,我想請問後續我們日常使用車的行程,國家要求400公里,細分市場和代步方面,200公里也夠用。如果像各位專家要跨大城市,一般不會自己開車,因為太辛苦了,如果國家政策影響後,後期電池包會不會像400公里,有可能200公里,因為出行夠用了。會不會有這樣的可能?充電這一塊會不會也有相應的調整?因為國家政策會導致我們整個電動車接下來市場的變動,包括普天這邊韓總講到,他們做快充,快充的話充電場景必須有一個固定地方,現在市場家用,有一些小的充電設備,慢充的,如果和快充相比,特別是後期,和換電相比有什麼區別?家用電的時候,就像我們現在用手機一樣,在家裡可以充電,如果突然間沒有電,在路上的時候配套,有沒有這樣的趨勢?

主持人劉堅:您的第一個問題,相當於是未來補貼政策調整後,會對我們車型短距離出行,像小型的純電動汽車,市場是不是有影響?對於充電行業,是不是政策轉到充電領域的政策扶持?

未來政策更多會向充電環節轉變,但是未來是不是說短途出行有一些小型電動汽車,短續航電動汽車市場可能也會起來。這很難說有一個很清晰的答案。

馬翔:我們經常被潛在的用戶拷問靈魂,第一個問題,續航是多少,第二是充電是否方便,第三我能裝充電樁嗎?從現在來看,整個市場用戶對於車輛續航長短,是左右他考慮買不買新能源汽車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整個市場在未來一定是會細分的,包含著高續航的車,也包含一些低續航的車,因為整個車輛的使用場景會非常不一樣。其實從現在我們蔚來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在往這個方向探索,因為基於整個蔚來的換電體系,現在我們已經推出了電池日租服務,蔚來電池包有70度,也有84度,比如說買70度電池,價格比較便宜一些,一旦要遠行,可以租一塊84度電池,換一句話說,只要到蔚來換電站把70度換為84度,84度用多少天,就交多少錢。從這個角度來說,整個車輛電池包大小,續航一定是和用戶個人需求密切相關。所以這是我對於你第一個問題的思考。

智能充電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

嘉賓合影

主持人劉堅:今天非常感謝大家留到最後,討論環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