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訴訟案引關注,中國人的智能汽車夢為何如此艱難?'

"

金秋九月,本應是萬物豐收充滿喜悅的日子,近日一則新聞則吸引了汽車行業的所有關注的目光。作為國產整車大廠,吉利汽車起訴威馬汽車侵犯商業祕密,並要求索賠21億!這條新聞一出,直接引發了汽車行業的振動。

各位看官,21億這個數字絕對是中國法律史上截止目前的最高金額!這不僅創下了訟訴賠付金額最高的商業祕密糾紛案,同時也立下了新興汽車公司知識產權糾紛的新高度。吉利究竟出於何等目的,竟提出如此高的賠償金要求呢?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下原因。

眾所周知,汽車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就業面廣,消費拉動大,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支柱性的作用。此外,汽車工業技術還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整體科技實力。但隨著生產效率的提升,社會的發展,生態環境的惡化和需求的變化,目前汽車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和危機。與此同時,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在不斷推進,新能源汽車每天都日新月異,散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對傳統整車廠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壓力。

作為吉利集團的前任副總兼沃爾沃中國區董事長,汽車行業的專家沈暉面對新能源智能汽車的絕好機遇,在2015年創立了威馬汽車,這也為後續埋下了伏筆。自成立後威馬汽車制定了“三步走”集團發展戰略——第一步,做智能電動汽車的普及者;第二步,成為數據驅動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成長為智慧出行新生態的服務商。如今威馬汽車已完成了新智造、新零售和新服務的“3新體系”升級,在2019年3月順利完成了總額為3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成功領銜2019年第一季度新勢力銷量榜,為用戶提供“用得起、用得爽”的智能電動汽車。

面對新勢力造車的強勢進攻,傳統車企不甘示弱,21億天價賠付金隨之到來。其實近些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傳統車企和新勢力造車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各類型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與傳統觀念中提起訴訟就是進行維權不同,侵害商業祕密糾紛這一類型的知識產權案件更多時候已被作為企業間互相競爭、打擊競爭對手的一種商業策略和營銷手段,大多以侵害商業祕密糾紛提起的訴訟案件均以“雷聲大雨點小”的結局收場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發佈的官方數據顯示,2013-2017年間,在法院審判的侵害商業祕密糾紛案件中,原告敗訴率高達63.19%,原告部分勝訴的案件佔27.54%,全部勝訴僅佔9.27%。截至目前,在全部已有侵害商業祕密案件中,法院的最高判賠額為3500萬元,遠低於原告在訴訟申請中主張的賠償金額。無論最終法院判定結果如何,對吉利汽車來說都可謂百利無一害。

面對天價賠償金,作為國內造車新勢力中‘硬創新’的科技實力派,威馬汽車始終坦蕩,因為並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從成立之日起,威馬汽車始終堅持正向研發、自主開發,在確保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同時注重對自身知識產權的保護,截止2019年6月,威馬汽車在設計、技術等領域的申請專利數已達1076項,因此面對本案有十足信心贏得訴訟。

此外我國雖已形成了多品種全系列的汽車產業鏈,併成為世界汽車生產大國,但卻依然缺乏核心技術。面對新能源汽車的新風口,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順應了時代發展,更能擺脫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實現“換道超車”,實現美麗中國的願景。因此,上百家新勢力造車品牌也是緊跟時代步伐大力發展。但市場競爭是殘酷的,轉眼間就僅剩數十家,內要面對資金、研發、製造、生產、交付等諸多問題,外要面對傳統車企的圍剿和市場的嚴酷考驗,新勢力造車也面臨重重難關。

眾心齊泰山移,面對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市場的重重壓力,汽車行業的新舊勢力唯有發揮彼此優勢,精誠合作才能共破難關。行百里者半於九十,作為中國整車廠和新勢力造車的代表,吉利和威馬可謂是同根生,未來唯有苦練內功,才能提升中國汽車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實現中國人自己的汽車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