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新能源 能源 轎車 E車匯 2019-08-11
"

“從續航的角度來看,現在的電動車發展似乎有些畸形”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都在唱衰純電車的前景,從最開始的汙染轉嫁,到使用問題上的種種不便,彷彿它就是車界的害蟲一樣。如果從長遠角度來說,純電車或許只是新能源化的一個階段,但在最佳方案出來之前,如何將它做好依舊是車企必須考量的問題。

"

“從續航的角度來看,現在的電動車發展似乎有些畸形”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都在唱衰純電車的前景,從最開始的汙染轉嫁,到使用問題上的種種不便,彷彿它就是車界的害蟲一樣。如果從長遠角度來說,純電車或許只是新能源化的一個階段,但在最佳方案出來之前,如何將它做好依舊是車企必須考量的問題。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高續航”,一直是純電車發展突破的關鍵詞,從最早的200公里,到現在的500+,甚至挑戰600公里。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說,續航越高意味著出行範圍越廣,但大部分的車企,卻都是在向著高額補貼看齊,而忽略了其它的因素。

"

“從續航的角度來看,現在的電動車發展似乎有些畸形”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都在唱衰純電車的前景,從最開始的汙染轉嫁,到使用問題上的種種不便,彷彿它就是車界的害蟲一樣。如果從長遠角度來說,純電車或許只是新能源化的一個階段,但在最佳方案出來之前,如何將它做好依舊是車企必須考量的問題。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高續航”,一直是純電車發展突破的關鍵詞,從最早的200公里,到現在的500+,甚至挑戰600公里。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說,續航越高意味著出行範圍越廣,但大部分的車企,卻都是在向著高額補貼看齊,而忽略了其它的因素。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問題:做工下降、駕乘感受不佳、故障率上升甚至自燃。

慶幸的是,這個問題即將結束,車企們也即將結束長久以來的續航拉鋸戰,冷靜下來,思考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一款什麼樣的純電車。

如果從消費者角度來說,花同樣的錢,我們就希望換來相等價值的東西,而作為大件的汽車自然也要滿足這一點。但很多時候,我們的觀點確實被帶的有些跑偏,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二者所代表的價值是相等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

“從續航的角度來看,現在的電動車發展似乎有些畸形”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都在唱衰純電車的前景,從最開始的汙染轉嫁,到使用問題上的種種不便,彷彿它就是車界的害蟲一樣。如果從長遠角度來說,純電車或許只是新能源化的一個階段,但在最佳方案出來之前,如何將它做好依舊是車企必須考量的問題。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高續航”,一直是純電車發展突破的關鍵詞,從最早的200公里,到現在的500+,甚至挑戰600公里。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說,續航越高意味著出行範圍越廣,但大部分的車企,卻都是在向著高額補貼看齊,而忽略了其它的因素。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問題:做工下降、駕乘感受不佳、故障率上升甚至自燃。

慶幸的是,這個問題即將結束,車企們也即將結束長久以來的續航拉鋸戰,冷靜下來,思考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一款什麼樣的純電車。

如果從消費者角度來說,花同樣的錢,我們就希望換來相等價值的東西,而作為大件的汽車自然也要滿足這一點。但很多時候,我們的觀點確實被帶的有些跑偏,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二者所代表的價值是相等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相比純電車,燃油車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源補給的便捷,一輛10萬落地的緊湊轎車,92號汽油就能走遍天下,5分鐘就能把油箱加滿,稍加平穩駕駛就能達到400公里的續航,冬夏交換並不影響發揮。再往上的價格區間,能換來的就是各種附加的屬性,豪華、操控、以及樂趣。

"

“從續航的角度來看,現在的電動車發展似乎有些畸形”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都在唱衰純電車的前景,從最開始的汙染轉嫁,到使用問題上的種種不便,彷彿它就是車界的害蟲一樣。如果從長遠角度來說,純電車或許只是新能源化的一個階段,但在最佳方案出來之前,如何將它做好依舊是車企必須考量的問題。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高續航”,一直是純電車發展突破的關鍵詞,從最早的200公里,到現在的500+,甚至挑戰600公里。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說,續航越高意味著出行範圍越廣,但大部分的車企,卻都是在向著高額補貼看齊,而忽略了其它的因素。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問題:做工下降、駕乘感受不佳、故障率上升甚至自燃。

慶幸的是,這個問題即將結束,車企們也即將結束長久以來的續航拉鋸戰,冷靜下來,思考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一款什麼樣的純電車。

如果從消費者角度來說,花同樣的錢,我們就希望換來相等價值的東西,而作為大件的汽車自然也要滿足這一點。但很多時候,我們的觀點確實被帶的有些跑偏,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二者所代表的價值是相等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相比純電車,燃油車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源補給的便捷,一輛10萬落地的緊湊轎車,92號汽油就能走遍天下,5分鐘就能把油箱加滿,稍加平穩駕駛就能達到400公里的續航,冬夏交換並不影響發揮。再往上的價格區間,能換來的就是各種附加的屬性,豪華、操控、以及樂趣。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純電車的優勢則在於,同樣馬力,電機響應更快,城市行走更輕快,堵車幾乎不存在“怠速損耗”,整體耗電的費用比汽油車好上很多。同時,由於車身部件構成簡單,保養費用更低,可靠性更高,沒有傳統的發動機也意味著車身的NVH理論上也更好一些。

"

“從續航的角度來看,現在的電動車發展似乎有些畸形”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都在唱衰純電車的前景,從最開始的汙染轉嫁,到使用問題上的種種不便,彷彿它就是車界的害蟲一樣。如果從長遠角度來說,純電車或許只是新能源化的一個階段,但在最佳方案出來之前,如何將它做好依舊是車企必須考量的問題。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高續航”,一直是純電車發展突破的關鍵詞,從最早的200公里,到現在的500+,甚至挑戰600公里。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說,續航越高意味著出行範圍越廣,但大部分的車企,卻都是在向著高額補貼看齊,而忽略了其它的因素。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問題:做工下降、駕乘感受不佳、故障率上升甚至自燃。

慶幸的是,這個問題即將結束,車企們也即將結束長久以來的續航拉鋸戰,冷靜下來,思考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一款什麼樣的純電車。

如果從消費者角度來說,花同樣的錢,我們就希望換來相等價值的東西,而作為大件的汽車自然也要滿足這一點。但很多時候,我們的觀點確實被帶的有些跑偏,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二者所代表的價值是相等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相比純電車,燃油車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源補給的便捷,一輛10萬落地的緊湊轎車,92號汽油就能走遍天下,5分鐘就能把油箱加滿,稍加平穩駕駛就能達到400公里的續航,冬夏交換並不影響發揮。再往上的價格區間,能換來的就是各種附加的屬性,豪華、操控、以及樂趣。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純電車的優勢則在於,同樣馬力,電機響應更快,城市行走更輕快,堵車幾乎不存在“怠速損耗”,整體耗電的費用比汽油車好上很多。同時,由於車身部件構成簡單,保養費用更低,可靠性更高,沒有傳統的發動機也意味著車身的NVH理論上也更好一些。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然而,純電車最大的劣勢就在於充電的速度,就算按照國家電網快充速度,充到80%也需要半個小時,而且這個時間在冬天還會延長一些。此外,和手機充電一樣,當電量充到80%左右(各個車型不盡相同)的時候,系統就會進入涓流充電狀態,充滿的時間甚至是快充的2倍。

那麼問題來了,就算以電動車的標準,續航多少公里才夠使用?

首先,對於家中有充電樁,或者附近有充電條件的人來說,續航里程並不是非常重要。大多數人的車,都是往返於家、單位、超市、飯館這些生活場所,用來出遠門的情況非常少,按照比較極端的情況,每天平均使用100公里的話,300公里續航的車型其實可以滿足。就算沒有電樁,也就是每天多出半個小時的充電時間而已。

"

“從續航的角度來看,現在的電動車發展似乎有些畸形”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都在唱衰純電車的前景,從最開始的汙染轉嫁,到使用問題上的種種不便,彷彿它就是車界的害蟲一樣。如果從長遠角度來說,純電車或許只是新能源化的一個階段,但在最佳方案出來之前,如何將它做好依舊是車企必須考量的問題。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高續航”,一直是純電車發展突破的關鍵詞,從最早的200公里,到現在的500+,甚至挑戰600公里。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說,續航越高意味著出行範圍越廣,但大部分的車企,卻都是在向著高額補貼看齊,而忽略了其它的因素。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問題:做工下降、駕乘感受不佳、故障率上升甚至自燃。

慶幸的是,這個問題即將結束,車企們也即將結束長久以來的續航拉鋸戰,冷靜下來,思考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一款什麼樣的純電車。

如果從消費者角度來說,花同樣的錢,我們就希望換來相等價值的東西,而作為大件的汽車自然也要滿足這一點。但很多時候,我們的觀點確實被帶的有些跑偏,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二者所代表的價值是相等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相比純電車,燃油車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源補給的便捷,一輛10萬落地的緊湊轎車,92號汽油就能走遍天下,5分鐘就能把油箱加滿,稍加平穩駕駛就能達到400公里的續航,冬夏交換並不影響發揮。再往上的價格區間,能換來的就是各種附加的屬性,豪華、操控、以及樂趣。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純電車的優勢則在於,同樣馬力,電機響應更快,城市行走更輕快,堵車幾乎不存在“怠速損耗”,整體耗電的費用比汽油車好上很多。同時,由於車身部件構成簡單,保養費用更低,可靠性更高,沒有傳統的發動機也意味著車身的NVH理論上也更好一些。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然而,純電車最大的劣勢就在於充電的速度,就算按照國家電網快充速度,充到80%也需要半個小時,而且這個時間在冬天還會延長一些。此外,和手機充電一樣,當電量充到80%左右(各個車型不盡相同)的時候,系統就會進入涓流充電狀態,充滿的時間甚至是快充的2倍。

那麼問題來了,就算以電動車的標準,續航多少公里才夠使用?

首先,對於家中有充電樁,或者附近有充電條件的人來說,續航里程並不是非常重要。大多數人的車,都是往返於家、單位、超市、飯館這些生活場所,用來出遠門的情況非常少,按照比較極端的情況,每天平均使用100公里的話,300公里續航的車型其實可以滿足。就算沒有電樁,也就是每天多出半個小時的充電時間而已。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當然,也有一種情況,就是需要出遠門,或者附近充電設施不夠便捷的情況,長續航車型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實際上,如果經常需要用它通勤,還想把充電次數降到最低,那多少公里的續航恐怕都不夠,相比傳統燃油車補充能源的方式,純電車還是差了很多。

"

“從續航的角度來看,現在的電動車發展似乎有些畸形”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都在唱衰純電車的前景,從最開始的汙染轉嫁,到使用問題上的種種不便,彷彿它就是車界的害蟲一樣。如果從長遠角度來說,純電車或許只是新能源化的一個階段,但在最佳方案出來之前,如何將它做好依舊是車企必須考量的問題。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高續航”,一直是純電車發展突破的關鍵詞,從最早的200公里,到現在的500+,甚至挑戰600公里。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說,續航越高意味著出行範圍越廣,但大部分的車企,卻都是在向著高額補貼看齊,而忽略了其它的因素。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問題:做工下降、駕乘感受不佳、故障率上升甚至自燃。

慶幸的是,這個問題即將結束,車企們也即將結束長久以來的續航拉鋸戰,冷靜下來,思考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一款什麼樣的純電車。

如果從消費者角度來說,花同樣的錢,我們就希望換來相等價值的東西,而作為大件的汽車自然也要滿足這一點。但很多時候,我們的觀點確實被帶的有些跑偏,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二者所代表的價值是相等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相比純電車,燃油車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源補給的便捷,一輛10萬落地的緊湊轎車,92號汽油就能走遍天下,5分鐘就能把油箱加滿,稍加平穩駕駛就能達到400公里的續航,冬夏交換並不影響發揮。再往上的價格區間,能換來的就是各種附加的屬性,豪華、操控、以及樂趣。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純電車的優勢則在於,同樣馬力,電機響應更快,城市行走更輕快,堵車幾乎不存在“怠速損耗”,整體耗電的費用比汽油車好上很多。同時,由於車身部件構成簡單,保養費用更低,可靠性更高,沒有傳統的發動機也意味著車身的NVH理論上也更好一些。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然而,純電車最大的劣勢就在於充電的速度,就算按照國家電網快充速度,充到80%也需要半個小時,而且這個時間在冬天還會延長一些。此外,和手機充電一樣,當電量充到80%左右(各個車型不盡相同)的時候,系統就會進入涓流充電狀態,充滿的時間甚至是快充的2倍。

那麼問題來了,就算以電動車的標準,續航多少公里才夠使用?

首先,對於家中有充電樁,或者附近有充電條件的人來說,續航里程並不是非常重要。大多數人的車,都是往返於家、單位、超市、飯館這些生活場所,用來出遠門的情況非常少,按照比較極端的情況,每天平均使用100公里的話,300公里續航的車型其實可以滿足。就算沒有電樁,也就是每天多出半個小時的充電時間而已。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當然,也有一種情況,就是需要出遠門,或者附近充電設施不夠便捷的情況,長續航車型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實際上,如果經常需要用它通勤,還想把充電次數降到最低,那多少公里的續航恐怕都不夠,相比傳統燃油車補充能源的方式,純電車還是差了很多。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不過,對於老百姓來說,對於純電車的市場需求依舊存在,但補貼退坡帶來的短期影響就是車價的攀升,價格成了十分敏感的關鍵詞。當然,受限於預算和心理預期,一些消費者也會開始重新考慮續航的問題,是加3萬買補貼前還在預算內的500公里車型,還是省下1萬買續航350公里的車型。

"

“從續航的角度來看,現在的電動車發展似乎有些畸形”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都在唱衰純電車的前景,從最開始的汙染轉嫁,到使用問題上的種種不便,彷彿它就是車界的害蟲一樣。如果從長遠角度來說,純電車或許只是新能源化的一個階段,但在最佳方案出來之前,如何將它做好依舊是車企必須考量的問題。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高續航”,一直是純電車發展突破的關鍵詞,從最早的200公里,到現在的500+,甚至挑戰600公里。當然對於消費者來說,續航越高意味著出行範圍越廣,但大部分的車企,卻都是在向著高額補貼看齊,而忽略了其它的因素。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問題:做工下降、駕乘感受不佳、故障率上升甚至自燃。

慶幸的是,這個問題即將結束,車企們也即將結束長久以來的續航拉鋸戰,冷靜下來,思考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一款什麼樣的純電車。

如果從消費者角度來說,花同樣的錢,我們就希望換來相等價值的東西,而作為大件的汽車自然也要滿足這一點。但很多時候,我們的觀點確實被帶的有些跑偏,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二者所代表的價值是相等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相比純電車,燃油車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源補給的便捷,一輛10萬落地的緊湊轎車,92號汽油就能走遍天下,5分鐘就能把油箱加滿,稍加平穩駕駛就能達到400公里的續航,冬夏交換並不影響發揮。再往上的價格區間,能換來的就是各種附加的屬性,豪華、操控、以及樂趣。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純電車的優勢則在於,同樣馬力,電機響應更快,城市行走更輕快,堵車幾乎不存在“怠速損耗”,整體耗電的費用比汽油車好上很多。同時,由於車身部件構成簡單,保養費用更低,可靠性更高,沒有傳統的發動機也意味著車身的NVH理論上也更好一些。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然而,純電車最大的劣勢就在於充電的速度,就算按照國家電網快充速度,充到80%也需要半個小時,而且這個時間在冬天還會延長一些。此外,和手機充電一樣,當電量充到80%左右(各個車型不盡相同)的時候,系統就會進入涓流充電狀態,充滿的時間甚至是快充的2倍。

那麼問題來了,就算以電動車的標準,續航多少公里才夠使用?

首先,對於家中有充電樁,或者附近有充電條件的人來說,續航里程並不是非常重要。大多數人的車,都是往返於家、單位、超市、飯館這些生活場所,用來出遠門的情況非常少,按照比較極端的情況,每天平均使用100公里的話,300公里續航的車型其實可以滿足。就算沒有電樁,也就是每天多出半個小時的充電時間而已。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當然,也有一種情況,就是需要出遠門,或者附近充電設施不夠便捷的情況,長續航車型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實際上,如果經常需要用它通勤,還想把充電次數降到最低,那多少公里的續航恐怕都不夠,相比傳統燃油車補充能源的方式,純電車還是差了很多。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不過,對於老百姓來說,對於純電車的市場需求依舊存在,但補貼退坡帶來的短期影響就是車價的攀升,價格成了十分敏感的關鍵詞。當然,受限於預算和心理預期,一些消費者也會開始重新考慮續航的問題,是加3萬買補貼前還在預算內的500公里車型,還是省下1萬買續航350公里的車型。

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我們到底需要一輛什麼樣的電動車?

或許在2021年,補貼完全退出之後,市場會分為兩派。城市通勤、充電方便的用戶會選擇續航350公里上下的經濟適用款,而500公里以上的車型則是中量級和豪華車型的專場。畢竟以現有的技術來看,短時間內電池不會有飛躍式的進步,受限於安全和成本考慮,車價也會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

實際上,買純電車和燃油車的理念是一致的。根據用途決定車型,買一輛適合自己的車,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